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八十年代后当代文学边缘写作的表现

八十年代后当代文学边缘写作的表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0:09:12
八十年代后当代文学边缘写作的表现
时间:2023-01-15 00:09:12     小编: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中不可忽略的走向边缘化创作,其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不断边缘化的过程。八十年代之后,文学创作开始摆脱历史和政治的重压,开始消解深度,用故事替代了深度意义,文学回到了写作叙述本身,写作成为语言的冒险和叙述的游戏。

关键词:解构;边缘化;个人化

边缘化的姿态一直是当代文学崛起和不断演变过程中的根本性立场,是8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的既定走向和策略。过去,人们附加在文学上的负担过于沉重,已远远超出文学自身的承受能力,作家们渴望创作重返文学本身,他们的创作逐渐远离中心意识形态,开始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一、写作内容的故事化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传统的宏大叙事不断被挑战、被解构,写作体裁逐渐脱离过去的政治为先的范式。而从八十年代以后文学开始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信条进行反抗,作品不再刻意渲染英雄,渲染崇高,体裁也不再囿于信仰,作家们致力于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卑琐的或有趣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故事进行创作,他们不再关注终极价值,而是刻意消解深度,不再面对整个文明去创作超越的作品,写作只是个人的私事,一次偶发的动机,一次没有目的的短暂的语词的欢乐。无论是马原、余华、格非、莫言还是王小波、王朔、苏童,他们都只致力于自我的、自由的写作。马原是他们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他的《拉萨河的女神》没有中心情节,只是写了十三位文学家和艺术家在拉萨河的一个小岛上的一次聚会,没有情节的曲折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在传统的小说观念看来,《拉萨河的女神》甚至称不上是一篇小说,他舍弃了那种由情节构成所决定的矛盾冲突,但它就是被马原写出来并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不小的震动。八十年代开始,艺术家们意识到整个文明的危机,他们面前的文明已经崩溃,他们背后的“人类”也已经萎缩,他们不是创作主体,他们只是孤零零的作者,他们不想也不必要去追随文明的或人类的精神灾难,他们更乐于玩味这个世界,所以,冷静的甚至是冷漠的讲故事成为他们写作的标识。

二、作品人物塑造的反叛

八十年代之后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写作有很大的转变,作家们不再写传统的英雄,作者笔下的人物走向边缘,他们都是有缺陷的更鲜活的人物,他们有的猥琐,有的阴暗,有的自闭,他们在社会、道德、正统的边缘。作家正是以这种边缘人物的写作来对抗以往作品的崇高,以这种边缘来解构英雄,解构崇高,解构传统道德。在女性作品中这种边缘化写作倾向就更为明显,作品中人物对正统的挑战更为尖锐。这些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弑父、弑夫、同性恋、性爱等等,她们开始从女人的视角写作,开始大胆的暴露身体,暴露那些怪诞的女性感觉。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作家的“个人化”写作接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逐渐转向对女性自身的发现,女性自己心灵的独特性重视。正如徐坤女士所说:“她们力图通过女人自己的目光认识自己的躯体,正视并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发现和鉴赏自己的身体,重新发现和寻找女性丢失和被湮灭的自我。”[1]文学创作的“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锋作用,但文学在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中,一部分作品流于低俗,他们把个人化、私语化写作几乎等同于暴露隐私、性描写和暴力描写,有些作者玩弄一些类似于“拼贴”式的技法,搬用一些流行话语,甚至故弄玄虚,产生了一批无论思想还是艺术都称不上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清华.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思潮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肖鹰.近年非理性主义小说的批判[M].文学评论,1990.

[3]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王云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当代文学作品中诠释和表达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我国茶文化由来已久,对茶的探索和喜爱已经穿越了时空,持续了上千年。茶饮品在现代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家喻户晓并且喜闻乐见的绿色饮料。茶文化发源于中国人流传千年的饮茶习惯,和茶叶有着同样相当长的文化积淀。茶的历史太悠久,以至于对茶的起源和由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早在盛唐时期开元盛世就有“茶圣”陆羽在著作《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把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归结为神农的功劳。茶叶在中国人的心.........
十年写“文革”十年史
发布时间:2023-08-13
1996年7月,经中宣部批准,《“文化大革命”简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一次印刷5万册,很快售罄。第二次印刷7000册,再次热卖。至今,已八次印刷,总印数超过20万册。 “三次斗争”研究小组 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3-08-06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具备解释传统文学定义反抗与质疑现代性的双重原则,所以其对现代性的理解与社会并不相同,文学相对更重视对另一些层次的研究,该文就是针对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而做出的浅层研究。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现代性 ......
试析八十年代广播媒介在小说传播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要:八十年代是我国广播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诸多小说作品乘着广播的翅膀而被广大受众所接触和了解。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为例阐述在八十年代的媒介环境下,广播媒介在小说传播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减少接受障碍,扩大受众群体;延伸传达......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5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已不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怎样正视和进行研究的问题。现在学界......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写作
发布时间:2022-12-02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写作”,解决您在写古代文学论文中的难题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写作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浅谈管窥古代公文写作的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6-08-17
公文是实施管理的有效工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产生的。为了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更加高效,更加科学,人们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使用了公文。公文的产生,是随着文字的出现,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国家(部落)的出现而逐步产生......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3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从“十七年......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发布时间:2013-12-17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来源 当下,“后现代”思潮对中国当代绘画正发生着全面的潜移默化......
现代文学的当代阐释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现代文学的概述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现代文学的领域的划分是不明确的,对现代文学的界定仍然还不够清晰。而且现代文学从“五四运动”发展到现在,其发展时间也就是八九十年,各方年的积累还远远不够。即便是一些知名的大文学家像郭沫......
九十年代动作片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8-06
1前言 前文曾提到香港武侠电影以刘家良为代表的一批武术指导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成长为电影生产的行家里手,这为武侠电影动作形态的大发展积蓄了内在动力。而比刘家良、唐佳等人稍晚崛起的一批武术指导,包括成龙、洪金宝、袁和平......
詹姆逊与中国后现代理论的缘起
发布时间:2023-02-22
詹姆逊强调他是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区别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身份”,至少表明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当时中国学者的理论资源的显著差异。詹姆逊读过的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于 1917 年,一直发展到现在,并且也在继续发展。但是区分开来看,自最初发展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自新中国至今,是当代文学的历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中国......
解读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8-06
一、从十七年文学到新时期文学 在70、80年相交之际,我国历史语境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样一来当代文学就不可避免的面临转型情况,然而实际上,这种转型不够完全,而是在特殊的历史下,我国文学历史上出现的一个复杂而不可拒绝的过程,这......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中国批评 失语 文化语境 误读 论文摘要: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失语”尴尬......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4
关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其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尽管有的书写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好的还是出现了很多;有的写得很有学术个性,而有的作为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如此,我还想从一名本科师范院校教师和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眼光......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启蒙 断裂 反思 理想的现代性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
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写作中的主体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9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写传蔚然成风,出版了大批作家传记。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回眸人物系列丛书等。此外,还有四川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
法学中的现代与后现代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7
作者:於兴中 一、简介 如果把传统-现代-后现代看作一种分析模式,并将之用于分析理解欧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大致是可行的,因为西方历史上确曾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发展过程。如果把文艺复兴以前以神为依归、以宗教......
走向后现代: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家
发布时间:2022-12-12
" 摘要:本文通过检视西方政治社会学中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演进,揭示出当代中国研究中也存在一种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嬗变。这种变迁正在导向后现代阶段,这集中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由二分对立式框架向三分互动式框架的转......
探析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发布时间:2023-03-27
探析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探析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探析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浅析医疗空间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
现代文学蛮性书写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主要是发现理解人和人性,不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义,还具有不同的风格,为读者提供丰富阅读体验。但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因此同其他国家和时代关于蛮性书写书......
流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发布时间:2023-05-13
流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流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流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后现代主......
谁更能代表当代中国?
发布时间:2015-10-26
萧三匝的《左右为难:中国当代思潮访谈录》,是他专访李泽厚、徐友渔、许纪霖、汪晖、陈明、萧功秦等九位当代中国思想界比较活跃的学者的实录,为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界的思想能够抵达怎样的广度与深度,留下了一份饶有意义的备忘录。自然......
现代抑或后现代:作为“影像流”的电视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影像流 现代性 后现代 论文摘要:电视作为影像流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影像流的无序性让电视呈现出后现代特征;影像流的有序性使电视呈现出理性化特征。因为电视受到权力或者利益的制约,从总体上考察电视是符合现代......
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7-06
战后日本明清史学,至八十年代发生重要转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特点之一是,有关地域社会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所谓地域社会研究实际上包含两个含义,即具有确定含义的地域社会论和地域研究中的社会研究,不管怎样,二者都把视野转向地......
一个人的八十年
发布时间:2023-08-05
她最终还是走了…… 且,她是用自己的尸体与我告别的。当我得知这一个预料中的消息时,我还是十分的惊讶,非常的悲痛。这种痛,是别人无法理解的,于是我再次选择自己承受。在这种思绪中,不断地浮现余虹先生写的《一个人的百年》,......
八种有代表性的土壤颜色
发布时间:2023-06-16
1.黑色土壤腐殖质是由动植物遗骸经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由于腐殖质呈黑棕色,它含量的多少就决定了土壤颜色的深浅。黑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作用于农业生产中,表现为肥力高,钙、镁、钾、钠等无......
当代中国工笔画的色彩表现
发布时间:2023-08-07
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对于无论是当代工笔画还是传统工笔画、中国工笔画还是西方工笔画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构图要素,是营造画面意境、传达创作者情感的重要媒介和渠道。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文精神的拓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文化多元化局面的逐步形成,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发生了重大变革,无论是在艺术风格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更具现代化和人文性,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之上更融合了西方文化因素和民间因素,推动着中国当代工笔.........
当代“新工笔”表现特点解析
发布时间:2023-08-11
一、新工笔的发展历史情况 1、85 美术新潮的影响艺术之所以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所想所为,就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其特有的记忆与创新的特性。艺术不是静止不变的事物,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真实存在的......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茶文化的诠释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四千年前古代人简单的冲茶、喝茶,直至现当代文学等各类艺术作品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诠释,其内涵和价值对现当代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基本概念的阐述,对茶文化多重特性和内在含义加以合理分析,以贾平凹、鲁迅、老舍、梁秋实等文学大师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诠释为例,深刻探究了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意.........
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发布时间:2023-06-27
中国古代文学一般是指自上古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至20世纪初五四运动之前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学,包括古典诗词曲和古代散文、小说、戏曲以及各种民间文学。这些作品虽然产生于古代,是已经逝去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5
一、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定义 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有另一种意见提出现代性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维。现代性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不断发展的,由幼稚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理论建构。在很多学者的眼里,文......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一、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
当文学面对现代苦难
发布时间:2015-08-24
底层叙事涉及很多争论性话题。但不少争论纠缠表层,而它们恰恰需要深层剖析。 比如何谓“底层”?我们通常只看经济收入,这种经济主义实际显示了被话语环境制约的暧昧。很多人不穷但没有社会话语权,其公民地位是否也在底层?即使同......
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17
摘要:早在4700年以前我国已经产生了饮茶的行为活动,在这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不断通过自身发展以及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逐渐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并且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涉及到茶文化的作品比比皆是,通过茶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融合达到了两者的共同进步。本文立足于现当代文学的角度,通过对茶文化背景之下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发展。关键词:茶文化.........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4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一 随着各种或新或旧的社会思潮渐次兴替,中国戏剧的理论与实践正面临一个空前混乱的时期。......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7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一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尹鸿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现代派小说也受到了......
谈当代舞蹈创作之新表征
发布时间:2016-12-08
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下,艺术门类不断增加、艺术样式也不断丰富,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艺术载体舞蹈,其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崛起,舞蹈创作也体现出自有的发展轨迹与崭新面貌。 1 多元文化不断渗......
探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形成极强差异性,主要通过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展示出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内容的展现比传统文学作品更加体现人性,贴近自然,更加能够展现出作品个性。通过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不同呈现,指出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表达的社会意义。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情感价值在文学的发展进程之中,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学相比,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其.........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傅谨 一 随着各种或新或旧的社会思潮渐次兴替,中国戏剧的理论与实践正面临一个空前混乱的时期。这样的混乱是否存在于所有文化领域且存而不论,至少是在艺术领域,它确实存在着而且正在对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现实的影响......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政治制度是与本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家权力机构和基本制度,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结构形式、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行为活动原则,如议会制度、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0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国学与现当代文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国学研究中,这对现当代文学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要科学的处理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引导国学、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
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9
“后”语境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其一般指西方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关于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化思潮所产生的语境特征,又被学界称为“后学”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当代文学开始有选择性地介入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以后现代思潮为背景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信息传媒技术的全球同步传递,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失时机地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后现代大众文化也随之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论述了后现代背景下中......
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作家
发布时间:2023-08-26
当代作家影响力排行榜: 1莫言:以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成名,《红高粱》则使他享誉文坛。天才般狂放的叙事和中国民间文化的奇妙结合,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2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先锋代......
当代文学中的“九一八”国难叙事及其症候
发布时间:2022-08-02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学意义,实质是它最早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由于中国当时是鸦片战争后列强瓜分东方殖民地的弱国和牺牲品,也由于当时西方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存在着绥靖主义思潮和政策、远东发生的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没有纳入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战略意识,所以“九一八”事变的巨大世界历史意义一直没有受到世界主流史学的重视,迄今亦然。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中国和中国人而言,“九一八”是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
史与文教学现当代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5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
名女人“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5-07-29
保湿、抗皱、舒缓、紧致……梳妆台上放满了延缓衰老的逆龄护肤品有没有?但你不会傻到认为只靠每天涂涂抹抹就真的能像女星们那样“长生不老”吧!别傻了!在抗老这件事上,还是可以作一下弊的,让人觉得“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 ......
简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发布时间:2023-02-02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
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新的文学形态,一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走向。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革命性和日常性上,这两点特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实主义作为其宣泄的载体。中国当......
八一八当年学校里的那些大事
发布时间:2023-04-04
办公室迎来了几个青春飞扬的小读者,我去给他们倒水的时候,把她们独留在了会客室,结果回来的时候,听到她们为了――到底谁的学校最牛掰掐了起来,玛门我顿时ORZ!像你们这种说自己学校出了多少美男子,出了多少学霸简直是弱爆了好吗......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18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的生成,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契机。将慕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一个变革性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创新形式,提出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路径。关键词:慕课;中国现当代.........
新时期与现代文学两个三十年之比较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8
由于评论家们评价尺度不同、视角不同,文学现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因此,也就诞生了诸多意见不一的观念。通过现代文学来评价,毛泽东先生曾用新诗迄无成功这句话高度赞扬古典诗词的成就,而沸腾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文学大师排名则遭到了......
从现代性的角度看后现代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3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力图通过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认识现代性。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指出现代性的一些不足,谈谈自己对后现代的一些理解。 关 键 词:现代性,资本,同一性 后现代“思想庞杂深邃,正如后现代的......
现当代文学在大学生文学涵养培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大学生文学涵养的养成离不开人文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结合。现当代文学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学涵养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作用。在现当代文学的积累过程中,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掌握文学知识,奠定文学功底,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从、作......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史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3-05-04
婚姻和家庭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男女个人,以及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利益汲汲相连,而且还影响、制的著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民族传统,便会有不同的婚姻和家庭方式。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岁月里......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对人类男女两性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受西方近代女性解放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主义色彩鲜明的相关作品。《李双双小传》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试图以该作品为案例进行分......
文学性:现代内涵及其当代限度(1)
发布时间:2013-12-18
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陷入了危机。在笔者看来,这种“危机感”的产生虽然有现实人文环境的挤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下,就文学而言的“文学性”的内涵发生了膨胀、扭曲或游离,以至文学的内涵发生变化......
论小说《边城》的当代传播
发布时间:2023-06-24
文学作品的传播是从传播学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出版、译介、改编、阅读和教育等,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传播,文学经典的产生尤其如此。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经典的生成过程。小说《边城》最初于1934年连载发表于《国闻周报》,解放前就被多次出版和译介。进入当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沈从文热”以来,《边城》的传播呈现出“三多一广”的特点,即出版次数与版本多、译介语种多、传播媒介方式多和阅读与教育面广。.........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7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文学批评作为文艺评论的内容之一,还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就目前的文学发展现状而言,我们需要正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并做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以此来确保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动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从学分学时的安排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均为3学分,需一学年共54学时来完成,不可谓不重要。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取得最大化成效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略陈管见,以与大家商榷。关键字: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一实现理性归纳与感性分析的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文学史类,文学.........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巫身份转变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1
摘要:巫文化是在远古时代形成并影响至今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不仅对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产生广泛影响,在现当代社会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20世纪,巫文化得到反复的书写和生动呈现。从革命年代作品中的被打倒被摒弃到和平年代作为......
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学
发布时间:2022-12-02
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学 [摘要]20世纪初由索绪尔所发起的语言研究的根本性变革,使现代语言学得以建立,但也人为地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局限在语言的所谓最中心部分,使其走上了一条十分狭窄的探索之路。自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起,......
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3-16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的矛盾,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所谓后......
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 要:后现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理性主义教育之上,教育自从神坛走下来后,就受到了理性的束缚,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最好的哲学注解。现代和后现代之辩成为人们理解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教育的重新理解和建构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6
孙晓平: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逄增玉: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起点,是在大学期间。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就读中文系。读书期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兴趣,起因是当时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有位蒋锡金先生给我们讲授鲁迅旧体诗研究。蒋先生是三十年代参加过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人,当时从事诗歌写作,后来协助鲁迅夫人许广平参与鲁迅全集的编纂工作;抗战爆发后参加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还曾经协助.........
品质的背后――谈当代铜版画创作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铜版画是通过媒介转换来完成的艺术形式,因而对其技术品质和艺术品质的要求较高,本文从铜版艺术所承载的技术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关系入手,分析铜版画艺术的品质内涵,为铜版画艺术探索、反思与调整,做出有益的理论依据。关键词:铜版画 技......
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文化产物,本文中着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希望以来来为我国的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商科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22
文学教育在工具理性时代价值旁落。在商科院校强调人才培养与市场直接对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更是困境重重;而其自身长期以来学科化、制度化带来的教学的知识化取向、文学教材跟学生生活世界的疏离,亦加大了这种生存的危机。......
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古筝作品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23-08-04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
现代文学复仇神话重写意义
发布时间:2017-01-20
摘要:复仇是重要的文学原型,但是受传统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复仇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并不发达。近代以来,在外族入侵、民族救亡的文化语境中,复仇的文学情绪再次被激发起来。作为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神话复仇意味着文化复仇,更有助于激......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3-08-06
一、低俗化与市场 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市场吗?当然不能。市场只是文学、艺术运行的一种机制、规则与方式,将什么样的作品推入市场则是作家、艺术家的理想与道德及观念所决定的。商品只是文艺作品的属性之一,不能说有人需要我就制造。......
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
发布时间:2023-08-05
近年来,关于“虚无主义”的谈论日渐增多。价值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失落,道德滑坡,对崇高的躲避、怀疑甚至嘲讽,作为价值虚无主义的表现引起更多人的忧虑。对历史传统的反叛,对正统观点的颠覆,......
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形式探微陶
发布时间:2023-02-22
一、留白的表现形式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来讲,各画派的独特表现形式都是在中华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形成的。而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表现形式,在传统绘画中一直被画者们用来调整画面结构更是一种含蓄的意境表达。刘海粟在当时第一次提......
现代职教理念下当代文学课程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当代文学是在不断发展以及变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该课程的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现代职教理念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发展,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关键词]现代职教理念;现当代文学;应用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等四个方面。这些理念运用到现当代文学课程的.........
浅谈当代中国电影中旗袍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3-02-03
旗袍是中国女性比较独有和明显的一个服装特色,在世界的文化发展以及电影进步运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女性穿着旗袍的形象,既代表着女性身份的束缚,又是一种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权崛起的表现。因此就针对中国电影中旗袍的表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寻根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的文学作品涌入我国的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往外输送我们的文学经典,我国的文学作品也在逐步走向世界。近几年来,文学作品的输出被置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文学要如何在世界文学之林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该怎么样与西方的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学之根,如何寻求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呢?关键词:全球化;现当代文.........
现当代文学中疏离文本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要:从现当代文学产生以来,几经波折与坎坷,路过了春光明媚的照耀与暴风骤雨的洗礼,终于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晴朗的天。当代很多作家、学者也都热心投入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因此,使现当代文学上升到了又一个高度。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的研究较以往大有改观。相当数量的学术论著对其沿革损益、民族地域间差异及与当时社会变迁、思想文化走向等问题从横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既有对当时诸如世族......
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因缘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张爱玲等人的因缘写作,一是源于因缘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源于明清小说对世俗化因缘的描绘。文化心理的变动制约着现代作家的因缘写作。因缘在现代作家笔下具有多种含义,其叙事......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根”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4-22
【 内容 提要】 中国 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即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症”的药方,就是重建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 理论 体系。而建设这种......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摘 要:现当代儿童文学以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依据,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我国的儿童文......
西北场域与当代背景下的诗歌写作
发布时间:2023-07-09
杨献平:森君兄,你我认识多年。其实,我们还没认识之前,我就关注你的诗歌写作状态。当然这也是你和我同在西北这一共同诗歌场域和背景之下的结果。我一直觉得,西北这个地方真正的内质和精神并不在于它的自然环境,这当然只对于诗歌......
用心当好“三个代表”
发布时间:2013-12-18
用心当好“三个代表” “人大代表就要代选民的言,表选民的意。”这是台州市人大代表诸葛碧如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选人大代表10多年来,诸葛碧如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 诸葛碧如是温岭市一名退休医生,在卫生部门工作40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