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写小说的人,不能放过那道稍瞬即逝的光芒”

“写小说的人,不能放过那道稍瞬即逝的光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2:21:59
“写小说的人,不能放过那道稍瞬即逝的光芒”
时间:2023-08-04 22:21:59     小编:

走走:张悦然有天发微博说你向她推荐了一本小说。“然后他深沉地说,现在我真的很羡慕你。我问为什么。‘因为我已经看过了,再也没法得到第一次读它那种幸福感了。’他回答。――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推荐语吗?”我好奇的是那是哪本书?有没有什么书,第二次第三次读,一样能给你这样的幸福感?

双雪涛:是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当时我正在写一个小长篇,我的工作方式是上午写,中午出去散步,有时下棋,下午写一小会儿。然后想办法消磨时间,清空脑袋,晚上洗完澡,把白天的东西改一下。当时《自由》已经买了好久,相当厚,摆在书桌,有天拿起来看了几页,然后就看了一天,彻底打乱了过往的作息。这本书在我心里有个独特的位置,即是他用一种很笨拙的方式呈现了某种已经消亡的伟大,或者说,诚恳地写出了自己的卓越。那时带着汗味,带着桌子的硬木气息的现实主义,竟然在现代作家的手里再现,而且又带着内在的现代性,把读者彻底包裹住,一种沉浸感,使阅读成了一种生活,和人物以及人物的命运一起生活,这是已经好久没有的阅读经历。经常的情况是,此人写得真棒,厉害啊,漂亮……但是《自由》把我吸纳进去,已经忘记去品评。我知道自己也许永远也写不出这么一本书,虽然我也带着某种野心在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但是这种风格和完成度,可能不在我的频度里,所以让我更加难以自拔,同时也给我信心。只要你足够好,足够耐心,足够企盼自己的不朽,就可能完成伟业。

当然,值得多次阅读的书很多,而且我愿意多次阅读,我反对细读,逐字逐句地压榨作者的企图,但是我乐意重读。可能有时读通了几本书,就可以做一个还凑合的写作者。我一直重读的书: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曾经在我大学最迷茫的时候扶了我一把,告诉我即使人生短暂虚无,也要爱智慧。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我一直觉得汪的白话文是汉语写作里的高峰。完美的语感,柔软的观望,强大的自信。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李文俊的翻译太好,也许可以说,这是一部李克纳的作品。福克纳永远在谋求着史诗,谋求着人性里永恒的懦弱和强大。

走走:我看你的第一部作品是你的长篇小说《聋哑时代》,你在自己博客里写,“过了一年,翻出旧稿来改,发现当时确实真心想要写好,所以写得不好”。这句话很有意思,举重若轻、大成若缺,肯定是最难达到的,因为还不能让人看出刻意来。

双雪涛:是,其实现在回头看,包括《聋哑时代》,说实话,没有自悔少作的感觉。不是自负,而是一种对时光在自己身上流逝的痛感。那时的自己,有一种刚刚起步,满腔的情绪和对世界的感知想要表达的幼稚。倒是会使一些篇章,有一点纯粹的,与生活血肉相连的气息。

就像你曾经说,一种满不在乎的深情。现在已经很难捕捉,因为写作已经成为职业,同时也就使写作成为了一种盾牌,抵挡了生活里面很多真实的感受。一切都可以进入写作,也就使一切不那么真实。所以越改越差,越想写好越写不好,可能也是持续性写作永远的难题。

走走:你的短篇《大师》和阿城的《棋王》很像,借了象棋写人,写“术”和“道”的差异,最后又落到了做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我最喜欢的一段是父亲和和尚下棋,和尚最后说出这样一席话:“我明白了,棋里棋外,你的东西都比我多。如果还有十年,我再来找你,咱们下棋,就下下棋。”尤其是最后八个字,“咱们下棋,就下下棋”,这是真正回归了棋道。可是对应上面那个问题,对应我看到的你的几乎所有创作谈里谈到的小说的“伟大”、“牛逼”(即使你把小说比喻成阑尾,把写作者比喻成滑稽的人),我觉得在写作这个层面上,大概我们还都在“术”的层面?

双雪涛:也许,但是也不尽然。可能我觉得的伟大,或者牛逼,应该指的是小说已经超过“术”的东西。

走走:但是没有就“写写东西”那种心境……

双雪涛:那是很难。至少我自己,永远想要写好。即使一个便条,我也修改。写给友人的邮件,我基本上都改三四遍。我觉得这不是问题,虽然艰辛。但是很多时候,随心所欲可能就在字斟句酌的长路里面。拿出的东西不体面,是永远无法向着随心所欲靠近的。修行可能就是如此,拽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再站高一点,直到有一天松开头发,发现自己已经飘了起来。

但是我反对过多的技术讨论,这个我们之前也争论过,这种“术”我一直比较警惕。

走走:嗯,但是对于很多初学者,注意,是初学者,而不是初写者,有很多技巧,是必须去学的,必须用外在的技巧去清理掉之前多年语文教育浸染的陈词滥调。

双雪涛:我觉得,如果初写作时,还有语文教育的陈词滥调,那可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根本没有写下去的必要,另一种是慧根还在,只是一种残留的习惯。而对于后一种,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解决,向着好东西的标准进发,自动就会修正自己。而技术,如何写,甚至细分到如何写心理、动作、场景,我觉得是无用的,因为每一个新小说,都是新宇宙,有新法则。小说家有点像匠人,其实完全不是,天壤之别,跟书法、绘画也有着本质区别。没有所谓技术关,只有好还是不好。

走走:会被此伤害的,本身也走不远。

双雪涛:这么说,可能就会出现更多的悖论。但是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多了解一些创意写作教学的东西。也许了解之后,不会这么偏狭。但是现在,这个时点,我还是偏狭的。我之所以写小说,可能就是因为很难去笃信什么。

走走:父亲和和尚的终极对决,怎么会想到出现“十字架”这样一个赌注?

双雪涛:十字架是一种献祭。写《大师》的时候,我正处在人生最捉襟见肘的阶段,但是还是想选择一直写下去。有一种自我催眠的烈士情怀。当然也希望能写出来,成为一个被承认的写作者,但是更多的时候,觉得希望渺茫,也许就无声无息地这么下去,然后泯灭。那这个过程是什么呢?可能就变成了一种献祭。我就写了一个十字架,赌博,一种无望的坚定。因为我的父亲一辈子下棋,当然故事完全不是他的故事,但是他为了下棋付出之多,收获之少,令我触目惊心。比如基本上大部分时间,处在不那么富裕的人群;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只是在路边的棋摊那里,存有威名。但是一到他的场域,他就变成强者,享受精神上的满足。当时他已去世,我无限地怀念他,希望和他聊聊,希望他能告诉我,是不是值得。当时已无法做到,只能写个东西,装作他在和我交谈。

走走:90后写作者国生有天和我谈到王家卫的《一代宗师》(3D新剪版),他说,“本来以为在说武林和宗师,但好电影一定是在说人生:人生注定一败涂地,但还是要有人的尊严、气节、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肖申克的救赎》,因为人生如果不是往一败涂地走去,谈信念也未免太过轻易。也像是巨石注定要滚落,只有这时,人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我觉得这番话非常适合阐释你对《大师》的结局设计。

双雪涛:嗯。也不能说,结尾上扬就肤浅。人生到底是有很多面向,但是从一个失败者身上,也许能看到很多东西。人注定毁灭,地心引力太强大,注定要落在地上,落在死亡的岸上。毁灭的过程,有时有那么一点光泽。海明威老说这个,其实是某种真谛似的东西,人生的悲剧性基础,和划落过程中那么点光泽。写小说的人,当然可以写悲剧,写喜剧,但是不能放过那道稍瞬即逝的光芒,这可能是我一直在留意的。《大师》的结尾,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结尾,所谓正常,就是我认为的真实。每个小说家都有自认为的真实,这是写作的乐趣所在,但是一定要坚持心中那个真实。由你命名,独一无二的真实。

走走:我一直觉得《大师》里有很多你和父亲的真实记忆,结果你说“全是虚构。真实的东西占多少?一点也没有。小说里的真实和虚构不是比例问题,是质地的问题”。我们来具体谈谈你对质地的理解吧。

双雪涛:小说,与现实的距离之遥远,超出很多作家的想象。因为语言本身,尤其是中国语言,就带有虚构性。汉语是诗的、叙述的、隐喻的、间离的语言,所以小说本质上,就是虚构,即使是真实记忆,到了小说里,马上瓦解、粉碎、漂浮、背景化,然后成为另一种东西,就是你的精神世界。这是完全属于精神领域的场子,无论你带进来的是什么,都变成主观的、意识层面的东西,和所谓的现实的真实彻底分离。我所理解的质地就是这个,来到这个世界,先选择记住,再选择遗忘,然后开始创造。

走走:现在重新回过头来看《大师》,我觉得它像是你对自己的某种警醒,某种人生选择的暗示。纳博科夫写过一个长篇小说《防守》,天才棋手被关心自己的庸妻一步步扼掉了退路和空间,最后走上了死局。《大师》里的父亲,原本也该走上专业道路,但是因为母亲离家,父亲不再下棋,回归生活,最终被繁琐的生活本身毁掉,成为傻子。我忍不住会想到你最终放弃家人为你选择的法律专业、银行生计,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你在向你已去世的父亲致以尊敬与爱的同时,也选择了承受生活意义上的重,成全生命意义上的重。

双雪涛:我从小其实一直希望完成父母的心愿,成为一个工工整整的学生。成绩一直还凑合,就一路走下来,其实过程中,有过几次选择的机会,比如去写字,比如去当运动员,但是现实的强大就是,你一旦走偏,就无法再回来。我就小心翼翼地继续走,路两旁的东西就当是风景,看看而已。大学毕业之后,工作比较安逸,一切想要我达到的,我基本上都达到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时刻。人生极其扁平,我的人生,就放在一纸档案里,拎起来就能拿走。因为一直阅读,但是很少写东西,高中时,我可以流畅地阅读古文。偶尔写作文,老师觉得不太差,其实那时如果认真写,也许也能写点什么出来,但是从没往这方面想过。就是当起银行职员之后,迫切地想要把自己袒露出来,把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搞清楚,就开始写东西,然后发现,我操,这玩意有意思。然后矛盾就出现了,到底干嘛去。因为你看了我投给《收获》的小说,给我打了个电话,所以我觉得还是写小说去吧……所以承受生命力的重,其实是内心的一种自私。为自己整一把,干点有趣的事儿,成为一个说得过去的小说家。人生中第一次,有了可称之为事业或者理想的东西。一晃好几年过去,觉得蛮好,家人比我承受的压力要大,我自己一直乐在其中。当然也有崩溃的时刻,虚无茫然的时候,挺过来,一看,还可以,也许比干别的,崩溃的时刻要少一些。

走走:很多评论文章都把你的《大师》和阿城的《棋王》相提并论,作出种种比较。我感兴趣的是你在写创作谈时写道:“我高中时看过《棋王》,深受震动。现在再看,觉得很好。”为什么你的阅读感受会从“深受震动”下调至“觉得很好”? 双雪涛:你看得很细啊……首先《棋王》对于中国文学,影响之大,我觉得不下于那几个老被提起的长篇,比如《白鹿原》之类,因为《棋王》,是个人的,精神的,里面有道,而且语言,完全去政治化,去西方味。在那个年代,写出这样的小说,只能说是天才所为。因为耳濡目染的,不是这种东西。这种东西,接续的,是早已经被遗忘的传统,被烧掉,否定的东西。我高中时第一次看《棋王》,震动确实很大,觉得小说写到这个程度才有意思。而且阿城的《棋王》,叙述是非常有距离的,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叙述姿态。他自己也说过,你们看着激动,我自己不激动,我很冷静。所以从各方面,这个小说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甚至是提纲挈领的。现在再看,第一觉得阿城对于棋本身,是不懂的。他写了一点下棋的过程,看起来应该是不懂的,或者他就没打算往懂的方面写。他的棋,直接换成武术是可以的,没什么不同。棋对于这篇小说,只是个形式,而非内在关联。第二,那种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溶解在叙述里,有时会一跳,一个词,会觉得厉害。比如,“喝水,在身体里一荡。”荡,可见他是炼字的。里面有很多动词,都是炼过之后的选择。还是多少有点做作,矫枉过正的东西。可惜他不太写了,真想看看他现在写小说是什么样子。

走走:“一年里我写了十几个中短篇小说,每篇都不太一样”,因为你不太喜欢“风格”这个词,觉得风格就是约束,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你小说里重复出现的一些元素:大火(《大路》、《平原上的摩西》);工厂(倒闭、工人下岗的和还没倒闭的)(《安娜》、《平原上的摩西》、《大师》、《走出格勒》);踢足球(《冷枪》、《我的朋友安德烈》);引用圣经(《平原上的摩西》、《长眠》);打枪(打真枪或在游戏里打)(《长眠》、《靶》、《冷枪》);艳粉街(《走出格勒》、《平原上的摩西》);残疾,跛脚或者独眼、带翅膀的婴孩降世因此被视为不祥的谷妖(《跛人》、《大师》、《走出格勒》、《翅鬼》);抢劫(《大路》、《平原上的摩西》、《走出格勒》);诗歌(《生还》、《我的朋友安德烈》、《长眠》、《走出格勒》)……我觉得这些元素基本勾勒出了你这个写作者?

双雪涛:真厉害,还真差不多。我出生在沈阳市一个繁华商业街的胡同里。当然当时的繁华和现在的繁华是两码事,可能那时候出门能买两匹布,一袋苹果,吃点冷饮,就算是与繁华接近了。那个胡同我大概住到十岁,就是我记忆能力大大增强的时候,搬到了市里最落魄的一个区域,艳粉街。我的邻居大概有小偷、诈骗犯、碰瓷儿的、酒鬼、赌徒,也有正经人,但是得找。总之,在那个环境里,会看见各种各样的人。有个女孩,十岁,和我打架,输了,半夜把我家的门卸了下来。她没有妈妈,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姓,姓仇。我就住在那里,然后每天父母骑车,送我去市中心上学。那里也有学校,但是教学水平可以想见。到了市区,我又是另类,大家都住在学校附近,我是个野孩子。虽然一直成绩可以,但是总体上,隔阂很大。艳粉街有条火车道,我老去那玩,去看火车,觉得火车是特别牛逼的东西,威严,承载着巨大的想象。那里还有煤场,我曾经就在煤山里走失了,差点回不了家。这一切,都是我一直牢记的东西。因为就在我的血液里,无论表面看起来如何,无论写东西之后如何如何,我还是艳粉街的孩子。你说到诗歌,我很爱读诗歌,但是不会写。诗歌里有些语言的童贞,我喜欢那种组合和韵律,大多数不懂,但是语言本身就比较可看。《长眠》里我写了一点,但是写得很差,不入流,算是过了一把瘾。《圣经》是因为我老读,有时候就翻翻,因为我们这些人大多数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学。西方文学的根基是西方社会,而西方社会和宗教的关系太密切。读《圣经》,或者读柏拉图,都是接近西方文学的方式。我不相信一个东方人,能够完全地理解西方的神,半路出家的信徒我也总是抱有怀疑,但是不妨碍我去了解他们的神。那里面充沛的元气,和舍我其谁的腔调,是写作者非常需要的东西。

走走:你似乎还有某种奇人情结,《大师》里精于棋艺的父亲、《靶》里笨拙文弱却神枪手般的兰江、《我的朋友安德烈》中的理科“天才”安德烈、《无赖》中的小偷老马、《冷枪》里可以在枪战游戏里拿全国第一的老背、《长眠》里的诗人老萧……他们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奇怪或奇异之处,但也正因为这种天生长了反骨或多了翅膀的“奇”,他们全都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穷困潦倒,被太过正常的人淘汰在社会底层,为什么你会迷恋预设物质生活的正常与非正常、精神生活的平庸与不平庸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结构?

双雪涛:一方面来源于我父亲,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还有就是我对技艺本身,比较痴迷。我觉得一个人把一种东西做到极致,就接近了某种宗教性,而这种东西,是人性里很有尊严的东西。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神祗,就是自己的手艺。小说家本身,就是文学这个宗教的信徒,也是在努力把某种东西做到极致。塑造他们的时候,倾听他们的声音,某种程度,也是对自我的迫近,而现代人,正在丧失这种专业性。专业的细分,导致一些人掌握的职业性是很虚无的东西。我向往那种有着生命体验,凝结着个人对世界思考的手艺,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这里面也有一点对社会机制的反叛,就是在这个体制里头,边缘化的,多余的人,到底是不是无用的,过着没有意义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机制的原因,拥有话语权的,大多是混蛋;而柔软的,沉默的,坚持了那么一点自我的人,很多都沦为失败者。而事实上,一个好的世界,是所有人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

这也是我老写的东西,当世界丧失了正义性,一个人怎么活着才具有正义。

走走:对你的小说,很多评价是写实、冷峻、坚硬,但它同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举重实重。你一直跟我说是因为你每写一个都“拼尽全力”,但我现在想到,是不是和你一直会预设上述那种二元对立结构有关?非此即彼,不是有了正常生活从此平庸,就是有了强大精神世界从此被社会拒绝接受,人生的困境如果有更多色彩,更多复杂向度,大概才会到达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不是现在你笔下的主人公被压垮被摧毁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双雪涛:说得非常好,这是我非常想去尝试的东西。二元化的东西,我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有人总结了一下,看去上好像是有道理的,这里面存在着我对世界的简化,或者说,一种主观的浪漫。但是这个东西的解决方法,可能需要时间,需要多写多读,对于世界的观察更丰富和透彻。我想进入这个过程,慢慢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写坏点东西去完成。谢谢你说到这点,正是我在琢磨的问题。

走走:看你的稿子,有一个细节印象很深,是你的署名方式:双雪涛作品,署名和小说标题往往会占去一整页,别的写作者不会像你这样,他们不会加上“作品”二字,我觉得这个细节看得出你怎么看待写作这件事。

双雪涛:嗯,可能也是比较自恋……我是希望每一篇东西,拿出来,都叫一个作品,而不是一个什么其他的东西。而作品的定义,其实是有要求的,大概应该是形式和内容上,有一点圆满性,有一点自己独到的东西。就像小说家这个词,我不太敢用,可能有了很多很多说得过去的作品,才能叫做小说家。

走走:你因为喜欢文学,最早为《看电影》写了很多电影评论,是不是工作机会让你接触到台湾办了个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写《翅鬼》(又名《飞》)这样一个题材?

双雪涛:也不是工作的机会,当时是有个朋友看到了《南方周末》上的征文启事,告诉我,“也许你可以搞搞,看你读了不少小说,也看了些电影,这个比赛两样都有”,我就去参加了。当时家里一团乱,总之是有一堆家族琐事,我就让他们吵吵闹闹,自己关起门来写,写了二十一天,好像是一口气写下来,几乎没怎么修改,也没有太多犹豫。因为是台湾的比赛,首先想到了海峡,想到征服和被征服,奴役和被奴役,想到了自由,然后想到一个非常令自己心动的意象,就是井。先想到井,然后想到长城,然后想到一对男子,也就是义气,然后想到一大群人,也就是族群。我想了一周时间,其实这些基本上都比较清楚,但是想不出开头的第一句话。后来脑海中突然冒出一句:“我的名字叫默,这个名字是从萧朗那买的。”这一句话解决了故事背景、发生年代、幅员广度、个体认知的所有问题,最主要的人物也出现了。后面的写作就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写,不停地写下去,这是我第一个可以叫做小说的东西,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创作的巨大乐趣。我常在深夜里战栗,因为自己的想象,和自己超越自己的想象,自己给自己的意外,现在回想,那真是太令人怀念的夜晚,一切存在未知,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故事。

走走:《翅鬼》写的是雪国,一群有翅膀的奴隶为了权利与自由,与一群没有翅膀的统治者殊死斗争的故事。你生在沈阳,见过太多雪,名字里也有“雪”。而主人公萧朗被砍去翅膀被阉割的情节也让我联想到你的家世:你家“祖籍北京,听说祖上是给溥仪做饭的,伪满成立之后跟着出了关。爷爷是满族人,‘文革’的时候吓坏了,一斧子劈烂了家传的族谱,从那时候起,我们全家都变成了汉族”。被斧子劈烂的家谱与被砍掉的翅膀一脉相承,而写作是你高飞从而找回自己身份的方式……

双雪涛:这里面的翅膀,其实是我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因为当时手头的工作相当刻板无趣。单位的朋友也很多,其实对人本身,很多我是喜欢的,但是那个氛围确实让人窒息,一切都像是卡夫卡笔下的世界,我内心向往着挣脱,但是不知道要挣脱到哪里去。挣脱首先要有翅膀,翅膀是我逃走的最好工具,但是这双翅膀,又几次被我自己斩下,因为我很难确定自己到底是谁。这个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和我的血缘方面的东西关联较小,也许有潜意识的关联,更多的是,我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该干点什么,飞,能飞多远,有没有属于我的故乡。而这个故乡,也许是安妥心灵的所在,我找寻的更多的是这个东西,精神世界的安放地。

走走:2011年,你的小说处女作《翅鬼》(中篇)得了首奖;时隔一年,你的另一个长篇小说写作计划《融城》又获得第十四届台北文学奖年金。这两部作品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奇幻类型小说特征,但是从你给我的投稿日期来看,这期间你又攒了一个长篇《聋哑时代》,却完全遵循了纯文学写作的传统路径。按理,写类型小说尝到了甜头,怎么会浅尝辄止,选择一条更艰难的路呢?

双雪涛:在我心里,《聋哑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其重要程度,类似于一种良药。我曾经患过严重的失眠,在初中的时候,一是压力太大,二是思虑过剩。导致的结果一个是失眠,一个是出现了阅读的障碍,基本表现是,一旦读书,文字就会变成清晰的声响。这个毛病其实一直跟着我,所以很长时间,我阅读,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但是一点点地克服了不少,但是不敢写作,因为脑中的那根大梁曾经断过。写完《翅鬼》,我发现大梁还在,过程有过几次抖动,但是还好,我就想,怎样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初中的磨难写出来。而我一直认为,那个年龄对人生十分关键,是类似于进入隧道还是驶入旷野的区别。而我初中的学校,在我看来,是中国社会的恰当隐喻。控制和权威,人的懦弱和欲望,人的变异和坚持。所以写完《翅鬼》,我就全身心地开始写作《聋哑时代》,一方面是想写一部好的小说,写出我们这代人有过的苦难,而苦难无法测量,上一辈和这一辈,苦难的方式不同,但是不能说谁的更有分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想治愈自己,把中过的玄冥神掌的余毒吐出来。这个过程,十分艰难,但是还是完成了,存在着很多瑕疵,但是我也为当时的自己点赞,这里没有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界限,这里面只存在我当时最想说的是什么。

走走:你曾说过你极端看重语言。那么你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语言?事实上,我觉得你在写类型小说的时候,很快会转换到和你其他纯文学小说不同或者说正相反的语言风格上。它们华丽、嗦、煽情,完全没有你在纯文学杂志上发表的那些的简洁、节制、力量感。语言也需要这样的“分裂人格”吗?

双雪涛:哈哈。我觉得,我提供出来的,是我当时能提供的自认为好的语言。而且在把《聋哑时代》修改成短篇和中篇之前,我一直在写比较长的东西,虽然不是大长篇。《融城记》和《刺杀小说家》,都是村上春树的产物。当时我极其迷恋村上,欲罢不能,几乎把他的书全找来看了一遍(除了最初的三本),包括杂文、采访,我喜欢他的文学观,也喜欢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操守和职业性。到现在为止,我还从他的东西里汲取营养,也许我辞职也和他有关系。但是他的语言,在那时影响了我,我不知不觉操起那种语言讲故事,遮掩了某一部分自己的语言习惯。这其实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修改,不断形成自我的过程。我也曾学习过卡佛,写过比《刺杀小说家》更做作的东西。我也曾模仿过余华,写过现在看来让自己难堪的浅薄冰冷的东西……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我一直认为,写作需要一点任性的东西,放肆的东西,浅薄的东西,不那么贪图赞美,但是自己想写的东西。有时候,认真地走一些弯路,是有益的。也许下一个东西,我可能会写得更放肆些,谁知道呢,写作者首先要保证自己叙述的激情,保证自己对世界的兴趣。深刻、简洁,当然是好的,但是有时候也要警惕寡淡和无聊,努力写出自己当时所想的,所感受的,所喜爱的,就挺好,也许将来会让自己难堪,但是也许这种难堪没那么坏。我一直觉得,写作保持生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拓宽自己。也许写得不好,但是有兴趣就应该去试,而不是固守自己的疆土。就像你写你的历史系列,其实也是一种冒险,但是至少你去试。 走走:有评论文章说你的小说“大都有一个镜像式的结构,表现在叙述视角上,是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的使用和‘他者’的存在的并置……几乎都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但核心主人公却又非‘我’,而是其他人”。我想他的结论背景应该是拉康的镜像理论,因为在拉康看来,“自我无法靠主体本身得以确立,它必须是主体依赖于自身在外界折射出的镜像关系才能够得以确立”。你笔下的“我”几乎都安于现状,因此安全,而“我”内心真实的欲望都投射给核心主人公去尝试,去冒险,去失败,最终“我”只需要有效规避成为“他”,“我”就能免于恐惧,尽管“我”对自身境况也会“深感厌倦和无奈”。我觉得这是为什么大家觉得你的小说冷、硬的原因之一,有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把“我”豁出去,一起(而不是旁观)冒险,一起付出代价?

双雪涛:《聋哑时代》里的李默,其实是我写过的东西里,叙述者参与感比较强的,那可能是唯一的一个,而且其作用,更多的也是观望者。不是我喜欢当观望者,而是叙述者和他所看到的所有人都是“我”的一部分,是孙行者身上的汗毛,也许将来我会试试,但是不会刻意去试,既然大家都是我,谁去试,都没有关系。

走走:我觉得我做访谈,特别想弄清楚的,是影响这个人写作的人生问题,是这个作者看待世界的方法……所以你写作时的旁观我觉得潜意识里,你有某种自保的倾向……

双雪涛:嗯,田耳也说我性格里,有某种求稳的倾向。这个确实存在,我希望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位置。因为从小到大,只有这么干,才能一路走下来。很多卷子,要检查很多遍,导致我现在关门都要关上三回。这种从严格教育体系里成长的经历,可能一直在影响我,理性的、保守的、有条理地去生活。一切最好都不要失去控制,一切最好都比较恰当,即使有风险,也是恰当的风险。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辞职写作,是我人生中最离经叛道的事情。

其实那时的想法,也是想从这种妥当的意识里把自己拖出来,但是也许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在成家之后,更多的东西需要考虑。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他人。从某种程度,家庭就是一种体制内。而这种体制内,可能也在影响着我,归属到原来的性格里。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困境,但是我觉得,一个写作者永远处在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而他面对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走走:那么写作正好应该是一次臆想的安全的冒险……我是觉得,也许你写到一定时候,觉得自己有了个瓶颈的时候,可以再想想这个角度的。

双雪涛:对,臆想的安全冒险,非常准确。你说的瓶颈,我希望自己能提前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只能站着去面对,别让自己趴下。

走走:我们来具体讨论一下《冷枪》吧,“我”叫棍儿,靠赤裸裸的暴力在现实世界称王称霸;“我”的好友老背则在射击游戏里所向披靡。“我”最终被人伏击,两只踝骨,全都折了,但因为忌惮对方家世,在大学保卫科威胁“打回去就不可能毕业了”后选择息事宁人;老背则因为难以容忍有人打游戏作弊而将那人后脑打了一个窟窿,在准备被抓前他因为心事已了,安心入睡。“我”去看看那人被打成怎样,结果发现那人没事,还在游戏中继续作弊,而且那人是在食堂门口伏击“我”的其中一个。“他应该给过我一棍子,也许是面门,也许是后脑,或者在脚踝。”于是小说结尾,“我走到他身后,挥起拐杖把他打倒在地”。

给你写这篇评论《指认现实的符号与发明现实的小说家》的汪功伟是我的朋友,评论中他的解读如下――

“老背恰好可以被视为某种知识分子的原型:他们凭着自己的‘美丽心灵’天真地认为这个世界理应在某种不受搅扰的规则中运转,而一旦这种五彩肥皂泡般的幻想被打破,他们却迅速投靠现实暴力的怀抱,正如老背最终在‘我’的床上安然入梦,而‘我’则代替老背杀死了那个狡猾地破坏了公平原则的人。”

我后来和他有过相关讨论,我觉得,因为“我”只是挥起拐杖把“他”打倒在地,而不是把那人打死,所以,老背这样的天真的知识分子不会对暴力、对违反规则(法律)的行为真的造成伤害,而“我”这样的暴力的原型却会去袭击那个作弊者,以暴制暴(因为他也是现实生活中曾经袭击我的人,而不只是一个在虚拟世界中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而且,他既是一个落单的人,也是一个没有元凶家世背景的人。(“你想干嘛?我不认识你,打人是让人找去的。”)

如果按汪功伟的解读,“我”把那人杀了,那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反转了:

老背以为自己把那人杀了,(“在他寝室里,不用去看了,救不回来了,”他指了指自己的后脑。“我把他这儿打了一个窟窿。寝室就他一个人。”)也不打算逃走,只是想先睡一觉,(“棍儿,我能在你床上睡会儿吗?先别找人抓我,我太困了。”)那么“我”如果真的把那个人杀了,也不会有“我”什么事的,反而让老背这种天真的知识分子背了黑锅。联系到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在游戏中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老背,用的网名却是“我”的绰号“棍儿”……

就像你说的,“好的小说是生活绝妙的比喻句”,我觉得这篇小说既在某种显意识层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在某种潜意识层面泄露了你自身的很多价值取向。简而言之,我觉得你在质疑知识分子的破坏性,强调法/规则要守护公平正义,同时又鼓励在自保的前提下放冷枪,鼓励不讲法/规则。也就是说,你否定了明目张胆开枪的人,同时又鼓励被子弹追赶的人躲进暗处放冷枪。你的文本的尖锐和一切意义,其实建立在你不自觉地代入了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其实和你尖锐所指向的是一体的,你自身的价值取向正是你文本想影射想批判的……

双雪涛:说得很棒。这篇小说其实讲的是世界的残暴和个体在残暴的世界里能干点什么。你的解读很厉害,对于《冷枪》,确实是一种非常有穿透力的理解方法。但是那篇小说的结尾,他举起拐杖,第一,是不会把对方打死的,只是打倒在地;对方可能很快站起来,把这个半瘸的人打得死去活来;第二,因为对方不会死去,所以背黑锅一事也就无法发生,因为他已经清楚地知道是谁打的他。所以这也就来到一个节点,就是这一拐是因为什么发生的。是因为理性的判断,对方无背景,有人可背黑锅,还是只是一种压抑了很久的愤怒和正义。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因为结尾我写了一点,他开始是想走掉的,这个也不是一个计谋,欲擒故纵什么的,而是他确实想走,就这么算了。当他走到楼梯口,一种很久以来的对无规则世界的狂怒,把他拉了回来,这个无规则世界处处在伤害着他(包括老背和他的父亲),他曾经妄想用强硬的手腕与其对抗,但是一败涂地(还有女朋友对他的不屑)。他走了回来,给了那人一拐,不是那么光明磊落,从背后袭击。这其实是一种感性的,一时的,无奈的选择。我不是提倡这种选择,可能我只是想写的是,恶是怎么传递的,一些恶是怎么发生的,到底什么是正义,到底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的,我们是不是都要安静地领受。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你的解读,虽然不是我心里所想,但是对我很有启发。

走走:2015年第二期《收获》发表了你的中篇《平原上的摩西》,在给《收获》订阅号写的创作谈中,你提到“每个写作者不但创造着作品,也在创造自己”,你希望通过写作,塑造出一个怎样的自己?

双雪涛:啊,又是一个好问题……我希望自己有写作者的尊严,其内涵可能就是,最高目标就是写出好东西,这种常识。希望自己能一直牢记这个常识。我希望自己更卑微,永远记得自己是文学的学徒,在写作的过程,一点点发现自己那么平凡,而人性的幽深和世界的广大也可以用平凡去体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永远对他人保持兴趣的人,因为写作就是对他人的观望。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具有道德感的人,希望文学无处不在的道德感能感染我,让我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美好。

走走:最后我们来谈谈福克纳吧,福克纳早前影响过中国一干先锋作家,近来我又听到不少年轻作家提起他,比如路内、阿乙,你在创作谈里这样写:“感谢福克纳老师,虽然我不太懂你。”你要感谢他的是什么呢?

双雪涛:哈。我感谢他,是因为他的书那么难懂,但是还是影响到我。虽然我无法用他的方式去写作,也无法写出他那种让人一震的开头。但是他的本质,是敢于写出他看到的人性里的所有东西,也敢于表现他的道德观和宗教感,更敢于开创他自己的文体,去开拓小说的场域。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的东西中国作家不要陷入太深,有些东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由伟大的作家写出,而不是什么伟大的形式。所以我感谢他,是感谢他告诉我,什么叫做纯粹的作家,什么叫做勇敢自信的叙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那些年,父亲走过的时光
发布时间:2023-05-04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 他出生于福建下洋镇思贤村榕兴楼,童年时常寄人篱下,常常食不果腹。他9岁便到漳州爷爷开的瑞生堂药店里做学徒,成天与兄弟们一起碾药制药,混身都是药味。 土改结束后,父亲加入了公安队伍,成为了一名出色......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发布时间:2015-08-21
很高兴自己生了病 出差两个月,下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往父母家跑。迎接我的却是爸爸那一纸漂亮的书法:即日起,高明与高山断绝父子关系,双方老死不相往来。 高明是爸爸,高山是我。虽然到今年法律才规定不探视父母犯法,但爸爸在......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1-15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当封建制度蚕食人心的事实不断清......
那些不敢说破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2-12-07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
让语文闪耀人生光芒
发布时间:2022-12-2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阅读与鉴赏”的内容进行了原则性的界定:“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语......
“微芒”时代的星光
发布时间:2022-11-17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梦想:有一个舞台让自己表演,哪怕它很小很小。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期望:自己的尽情表演,有人观赏、鼓掌、喝彩。 或许,年轻时,我们都这样想过。 人生的舞台,从来都不该是自娱自乐......
如何让文言这颗璀璨明珠绽放光芒
发布时间:2023-03-15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之一,它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崇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对历史、考古、文化均有很大的贡献,因此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字字落实,词词清晰,句句清楚”是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视的教学......
道光帝的那碗面片儿汤
发布时间:2023-03-17
晚清总理衙门章京、民国清史馆编修李岳瑞在他的历史笔记《春冰室野乘》中记载:一日,道光皇帝想吃面片儿汤,令御膳房备办。次日,内务府奏,请添置御膳房一所,专门供应此物,尚需设专官管理,总计开办费数万,每年经费数千。皇帝说......
最美不过那夜雪
发布时间:2015-08-24
◎张诗群 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一个恋旧、安静的平凡女子。落笔清丽唯美,哀婉沉凉,如江南流水,在石拱桥下低声潺,絮絮诉说着旧日缠绵。喜欢躲避车马喧嚣,铺雪种字;喜欢与芳草为邻,听风絮语。 桃花在你的词里纷纷谢了春红,千......
放不下那片梧桐叶
发布时间:2022-12-11
临近中午,杏花的清香伴着阳光,闯入窗户,国父盯着对面墙上一幅铅笔画,寥寥几笔,画着长长的街、几棵梧桐。他喃喃道:“婉儿快来,这辈子我亏欠你最多……” 倚着魁梧梧桐做春天的梦 12岁以前,孙琬只与父亲见过两次面。整个童年......
凋零的《伤逝》,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27
我还活着,其实我已经死了,在涓生宣布他已经不再爱我的那一刻,我就死了。 一年前我与涓生相识,他经常和我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那时我每天都期盼着午后去涓生的住所,和他一起讨论伊孛......
李光耀:伟人已逝,伟业长存
发布时间:2023-05-14
1995年1月17日,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他位于总统府中的办公室。 李光耀先生影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也很早就开始关注新加坡的经验。在过去几年里,因为工作等机缘,我得以与李光耀先生和他的家人有过多次交往,至今想来感受至深。 201......
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绽放光芒
发布时间:2022-11-18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国际交往、科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英语课程能够为我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伴随着对英美等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使我国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度产生了盲目推崇西方及日韩文化,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不自觉等问题。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当代.........
论鲁迅小说《伤逝》《奔月》的经济意识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伤逝》和《奔月》是鲁迅经济书写的典范之作。小说通过经济书写论证了鲁迅以生存为本位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在爱情之上的有关启蒙的超越思考。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可以将宽泛的经济问题具体化,从而在两性关系中挖掘小说的悲剧......
最美不过“食”光
发布时间:2022-09-23
新锐作家张春有一篇风靡网络的文章――《各种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时刻》,用简洁清爽的小文段,以独特的角度写出各种食物的美味时刻。比如,她写“玻璃瓶装的可乐冻到正好出现柔柔软软冰粒的时刻,上上下下都悬浮着那种冰粒,不管是大口还是小口都可以吃到它。真是梦幻可乐。”再如,“薯条,刚出锅,热热的,外表脆脆的,还有一点儿明显的细盐在外面,里面是软的,最好是拿脆而热的薯条刮甜筒冰淇淋吃。一截一截咬下去,每一口都吃.........
那些过不去的“时差”逃不掉的“必须”
发布时间:2023-03-27
薛忆沩是一个对时间有着高度敏感的人。语言的考究、数学的精准与诗性的浓郁常常在他的小说中水乳交融。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如题目所示,他的最新中篇小说《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一篇有着强烈时间与时代感的波澜......
数学:照耀混沌的光芒
发布时间:2015-09-16
数学,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闪现着照耀混沌的光芒;数学,蕴含着无穷的能量,支撑着科学探索的殿堂. 数学,不仅仅是解题,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无论从哲学的、历史的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数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那年光阴,小巷正好
发布时间:2022-11-27
在似水流年的荡漾下,那段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的烂漫时光,凝成心头一点朱砂!又回到海门小巷,当年的它粉墙黛瓦,跫跫石板巷,九曲桥下玲珑水迤逦,流水人家灯火通巷,温儒绵延……而如今的它,硬邦邦的水泥路旁倚着鳞次栉比的楼房,路上行人纷纷,只是匆忙过市,繁华喧嚣侵占了小巷……亲,这些年你还好吗?踽踽独行于石板小巷,寻觅远去的人和物。曾经的巷口,阿嬷的板车微微靠在街角,一声响亮的吆喝“油条香豆浆嫩嘞”,亲切.........
那个人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5-08-25
中古时代欧洲有一所很出名的智力学校,那里培养出来的人都特别聪明,而且大都成就了一番事业,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想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但学校的入学考试特别严格,有一届考试是这样的:把所有的考生关在一间大屋子里,每天吃喝都很......
新写实小说对世俗人生的还原
发布时间:2023-04-09
【摘要】在新写实小说中,世俗社会中挣扎摸索的世俗小人物构成了作品中的人物主体。作品还原了生存环境的窘迫,展现了世俗本相,人们精神追求的虚无、自我的丧失,成了生活的常态。但同时作品也极力描述了小人物在恶劣环境逼迫下,主......
海勒根那小说两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羊圈里的弟弟 我的家是在一个叫白音查干的地方,毫不起眼,在所有地图上都无法找到。家乡的草场十分破败。说是草场,那是人们习惯的称谓,其实那只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荒子:凹凸无序的沙岗,各种丑陋不堪的乱蓬蓬的草长在上面,更多......
春光易逝当珍惜
发布时间:2023-03-09
当春风拨开寒冬紧裹在枝头的最后一件外衣,就瞧见了阔别已久的星点嫩绿。随着春雷春雨的阵阵呼唤,辽阔的大地渐渐醒来,越来越多的色彩如水墨画般呈现在我们眼前。春天,就这样微笑着来到人们身边。艳阳高照,万物复苏。没人会去计较冬日里某棵枯树身上那粗犷的线条,也没人会去在意冰河初绽时向前涌动的声响。大家早已陶醉在百花争艳的春光里,看蜂蝶翩跹,莺飞草长。但春光难驻,有来必有去。不经意间,繁花零落,蜂蝶渐消,有种.........
就是这个人,一有机会就写逝去的武林
发布时间:2022-10-13
徐皓峰把武术扔下好久了。“我现在过的是体力消耗最少的一种生活。就是你不锻炼,但身体也无大碍,这么一种生活。”他告诉《博客天下》。 42岁的他,身形高大,留着青年毛泽东式的发型,像个大胖孩子。他总是笑脸迎人。他的惯常打扮......
浅谈小说《那儿》的底层意识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论文主要是以曹征路的小说《那儿》为研究文本,通过对底层及底层意识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小说中人物体现出的底层意识,分析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背叛与承担”的主题,揭示这种“背叛与承担”与底层意识的关系,探求社会和个人拥有......
不放过擦肩而过的每一次机会
发布时间:2022-11-05
一次去开笔会,遇到一个我心仪很久的作家,我说你写得真是太好了,每次看你的文章都会感动。他说,知道吗?如果不是写字,也许我就是一个小木匠,甚至可能进了监狱。我很吃惊,问:为什么?他娓娓道来。“15年前,我是一个14岁的少年,不只是调皮,我还偷东西,同学们有什么值钱的好玩的好吃的东西全会让我偷来。我的名声极坏,老和社会上一帮小哥们混在一起,找人打架,简直是不可救药。父母对我无可奈何。我父亲就是一个木匠.........
不到极致 不露锋芒
发布时间:2022-11-03
七彩虹iGame主板新品品鉴会 现场充斥着神秘的气息,而现场乐队也演奏了几首能表达iGame主板意境的曲目。iGame主板在本次品鉴会暨生日会邀请了不少业界资深媒体以及游戏媒体,作为品鉴会的重点嘉宾有iGame主板掌门人丁雪峰、iGame主......
“焐热”会说不会写的字词
发布时间:2022-11-25
“今早在地铁上遇见一个葳蕤的女子。”“周末咱们上哪儿搴芳去?”打开微博朋友圈,我们时常会看到这种含有“网络热词”的“神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推出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让这些在历代文学经典中被“冰封”许久的词汇重新被焐热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会经常遇到口语不知如何书写的尴尬。本期就让我们一起“焐热”那些会说不会写的字词。现在就来考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下面这些语句中,用拼音表示的字词应如何.........
写小说的快乐和自由
发布时间:2015-08-25
大概在我刚刚从诗歌写作转入小说写作的时候,我曾经写过这么些话,表达我对小说这种文本的理解,在小说的世界里,我与过往的智者相遇,并且对这种形式充满了别样的兴致―― 首先要说的是:写小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马尔克斯第一次......
走进“微芒”时代的星光
发布时间:2022-11-09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梦想:有一个舞台让自己表演,哪怕它很小很小。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期望:自己的尽情表演,有人观赏、鼓掌、喝彩。 或许,年轻时,我们都这样想过。 人生的舞台,从来都不该是自娱自乐,......
4D打印初现光芒
发布时间:2023-01-18
2013年,在美国加州举办的TED(技术、娱乐、设计的英文缩写)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斯凯勒・蒂比茨为大家表演了一个技惊四座的“魔术”。 他将两根貌似普通的长绳扔进水中,绳子很快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根绳子像......
试说“不以豪放论苏词”
发布时间:2023-04-26
一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说到唐诗,离不开李白杜甫白居易。说到宋词,也忘不了柳永苏东坡辛弃疾,且都认为苏辛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东坡更被看作是这一流派的开创者。这些评价似乎已成定论,但也有研究者提......
还在读古龙小说的那些年
发布时间:2023-05-30
在网络出现之前,很难想象我们是如何打发青少年时光的。那时有大把的时间,却没有网络、没有游戏,也几乎没有玩具,岁月显得如此悠长。我们无事可做,闲逛、打闹,能认字之后就开始租小说来看:读武侠小说的女生和读爱情小说的女生轻......
说不让小孩子干啥,得告诉人家能干啥呀
发布时间:2015-08-28
儿子马上两岁了,开始各种淘气,你不让他干啥,他就非要干干试试。《大卫不可以》是他最爱看的一本书,大卫都快成他的榜样了,大卫干过的所有调皮事他排着队学,尤其爱挖鼻孔,越禁止越挖,边挖边冲你笑,存心气死你的节奏。 挖就挖......
从源语小说到译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要: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奖引发了学界持久的讨论与争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莫言立足故乡娓娓道来的、极具本土性与民族性的东方风情与民间传奇,在有意无意之间恰恰满足了西方他者长期以来的东方想象与猎奇心理;葛浩文、陈安娜......
小说的等级制与开放性
发布时间:2022-12-19
长久以来,我发觉中国的小说界存在一种古怪的歧视观念:纯文学鄙视通俗文学,政治正确歧视政治不正确,纯情小说鄙视色情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歧视奇幻武侠小说等等。种种歧视之中,其实显影出一种滑稽的文学体裁等级制的意识形态。......
浅析小说《心》的写作技巧
发布时间:2023-04-26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作为伟大的国民作家和日本大文豪,享誉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他虽然文学起步比较晚,38 岁时才创作第一部作品《我是猫》,逝世的时间又比较早,49 岁死于胃溃疡,总的创作时间并不太长,但......
口香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3-07-10
对于有的人来说,嚼口香糖能让他们放松下来,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嚼口香糖却是一个非常恶心的习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嚼口香糖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实,关于口香糖有很多奇怪的故事,你知道吗? ......
那些你不知道的氛围营销
发布时间:2022-11-01
在商场,你看到什么广告,闻到什么气味,听到什么声音,甚至连售货员仿佛无意触碰你手臂的动作,其实都暗含玄机。 让你怀旧。你每天在广告中看到家人、宠物和昙花一现的童年时光,不单是触动你心弦的伎俩,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怀旧会......
被美丽世界的光芒洞穿
发布时间:2023-02-18
不知为什么,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没上学,父亲给我按照族谱取的名字是“传文”,他希望我以文为生。等我上小学时,他让我给学校报的名字是“鹏山”,他希望我有大鹏一样的志向与前程。我是很晚以后才知道,“大鹏”是一个叫“庄子”的......
馋人说吃――原来那不叫面条/雅舍谈吃――菜包
发布时间:2023-02-28
馋人说吃――原来那不叫面条 文/孟凡贵 紫竹林的“面条”是用米做的。我说的这个紫竹林并不是普陀山观音大士的那个紫竹林,而是一个叫“紫竹林”的小饭馆。从我们家往北是珠市口,珠市口往西,路北有一个浴池叫清华池,是当时北京......
不即不离 不偏不倚
发布时间:2022-12-24
最初知道蔡东,是因为她的《下一站,城市文学》。在这篇仅是两千余字的短文里,她先是以孟繁华教授那引起广泛争议的《乡村文明的崩溃与“50后”的终结》引出话题,认为它“不圆滑,不和气,不点名表扬”,是“一篇坦诚、敏锐而前瞻的力作”,后又顺理成章地揭橥深圳城市文学的困境,不留情面地指出它所存在的问题:“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格局的狭窄、艺术性的不足、题材和文体的单调也令人忧虑。”①此文写得干脆利落.........
我治不了急病,只能说一些慢道理
发布时间:2023-03-22
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的口号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的实际行径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没够,大家永远都在忙碌着。 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
不在记忆里的那个人
发布时间:2022-08-11
InMemory“DidyouknowaboynamedMaxHendrickson?”Goodquestion.DidI?Hendrickson?Fromwhere?Sunnyvale,yousay.Thenamesuresoundsfamiliar.MaybeKayleeHendrickson?Oh,thatwashissister?Well,thenthereyougo.Wait,whatd.........
在古诗歌的光芒中感受自然
发布时间:2022-07-22
慷慨的大自然赐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展现了它风情万种的妖娆美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综合性学习的“感受自然”,亦应素质教育的时运而萌生。 “感受自然”,旨在让学生融入自然,放飞心灵,学会观察,抓住自然景物......
那些走过的弯路和爱错的人
发布时间:2023-03-14
你说人生有两大杀手:走弯路和爱错人。 我想起那个著名的第五个饼的故事。有人吃到第五个饼的时候饱了,于是说早知道不吃前面的四个饼就好了。聪慧如你,却没发现你的这句名言,其实和吃饼的人说的话大同小异。 早知道不做前面的......
小说《华而不实》人性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欧・亨利小说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攫取素材,以幽默的笔触揭露美国生活真实的一面,构思精巧,结局出人意料,既有对小人物人性善的赞颂,也有对上流社会资本家人性变异扭曲的抨击。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剖析了以钱德勒为代表的虚荣......
耳光响亮(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18
一啊――皮一修在医生引导下,迎着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张开乌洞大嘴。医生的手电摁开,光柱像条白蛇“哧溜”钻进皮一修臭气熏天的嘴里。于是,内面桃红色的口腔、绛紫色的舌苔和藏满烟垢的槽牙毕现无余。皮一修紧闭双眼,任由镊子在他的烟嘴内拨弄。镊子碰到牙齿,他听到了坚硬的声响,带着金属撞击石头的质感。医生说:“咦,找到了,这儿。”然后,他感到左上腭被挑开,镊子的尖刺用力戳破某个软溜的东西,随后有腥咸的液体流出来.........
配近视镜不是验验光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3-07-12
Q:我家孩子今年8岁,最近发现他老是揉眼,去查了查视力,说是近视了。要不要马上给他配戴上眼镜呢?听说,有的人近视后没戴眼镜后来就好了,而有的人近视后戴上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A:孩子近视了,要不要给孩子配眼镜,这得看孩子到......
成长写作与“小说家”的诞生
发布时间:2023-01-08
对于《聋哑时代》而言,其最明显的不同,既不在第一人称的使用,也不在成长主题的表现上,虽然这两个方面都是这部作品所着重表现的地方。这部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结构。小说看似长篇,实则中篇小说的集锦。《序曲》之后,每一节皆以人......
不能说的爱情秘密
发布时间:2023-05-13
一 陆云陌第一次见到赵文哲的时候,是在学校的会议室,那时她正接受博士考试的面试。 云陌那时定的是中东方向,而赵文哲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是云陌导师的最佳人选。所以之前云陌和赵文哲通过邮件联系过。 那天赵文哲穿着一件......
项羽为何“说”不过刘邦
发布时间:2023-01-16
秦始皇东游,排场很大。项羽看到了,随即对他的叔父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却说:“大丈夫生当如此。”同样是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项羽赤裸裸地表达了自己要当天下之主的心态。而刘邦的话却委婉得多,从而避免了大家对他的敌......
那些电影院里你不知道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3-01-03
电影院并非一个暴利行业,它的成本是多元化与常态化的,而制片方、发行方、院线方、影院方和开发商作为一条产业链上的共生体,他们之间有着相应的经济关系。其中,电影院作为电影产业链的终端市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产业收益终端。一般来说,电影毛票房收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电影专项基金(5%)、增值税及附加(6.34%)、净票房(88.66%)。其中,净票房收入的50%作为影院向院线公司交纳片租及管理费,影院公司.........
那些年走过的那些路
发布时间:2022-11-13
因为我们大多数的选题制作都在北京完成,当然对这里的道路更加熟悉,所以北京的道路也占了不小的篇幅。文章的开头势必要从阜石路高架说起,阜石路高架是一条连通北京市区与门头沟区的主干路,从西四环定慧桥到达门头沟大概只需要20分......
经典小说摹写人生幻象的“杂色性”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29
摘要: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不同,经典小说具有摹写人生幻象的“杂色性”美学特征。经典小说一般主要通过题材涉猎、手法驾驭、风格探求等方面的“杂色性”来摹写一个不一定符合事实然而又有可能存在的人生幻象。这种“杂......
“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 要:从微观角度把“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放到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作动态考察,总结出该语句在言语交际中特有的语用特征,即基本语义弱化和主观情态义加强,探讨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多种语用功能,并在话语标......
人生中那些舍不得的东西
发布时间:2015-08-26
4岁那年,舍不得先生把我从四川达州的小县城接到了成都,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也是第一次看见城市的样子。 舍不得先生是个天生的艺术家,他写得一手没练过却笔迹娟秀的毛笔字,会用废弃的硬纸片订成一个本子,写上字给我当生字卡......
论小学绘本教学中的“说”与“写”
发布时间:2018-05-04
摘要:绘本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首选,儿童绘本教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事实证明,绘本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绘本精美的图画和文字可以给学生带来非常丰富、自由的想象空间,教师在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绘本来丰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锻炼学生的说些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讨论一下绘本教学对学生说些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小学绘本阅读写作绘本也就是图画书,.........
那些被囚禁在时光天井里的人们
发布时间:2022-10-16
不妨先从《拿来,酒瓶》这篇小说谈起。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老郑是个塘镇的电影放映员,他人过中年,浑浑噩噩地活着,赚钱的目的无非是去茶楼多喝几盏茶,他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小儿子。小儿子几年前在矿区被哑炮炸断了腿,瘫在家里。另一个主人公老周除了跟老郑去放电影,还经营着茶楼。老周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他那个疯疯癫癫的孙子从五岁起就被关在茶楼上,老郑有时会替周老头心疼,小疯子这辈子肯定娶不上媳妇,周老头家要断子.........
人生中那些舍不得的东西
发布时间:2023-05-05
人的一生会拥有太多的东西,但衣柜的容量有限,抽屉的容量有限,心的容量也有限,所以需要经常腾空一些位置,让新东西进来。 但有些人,衣服穿旧了、东西用坏了都舍不得丢,心里实诚地放着一个人,容不得虚掷。 舍不得先生说:“......
不在意别人的说法
发布时间:2019-12-10
LPL奖金要提高采访过程中娃娃总是在说:“有时候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单纯的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也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十一年前,上大学的娃娃白手起家,没有关系、没有人脉,带着一腔对电竞的热爱之情,义无反顾的投身了电竞事业,成为了一名魔兽职业选手。虽然没有取得如Infi、Sky、TH000般的耀眼成绩,但他一直没有离开电竞行业。提及当时的选择,娃娃不后悔,他甚至有些轻描淡写的说道:“.........
身体书写:小说的诗学与伦理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身体书写(用身体来思想)宣示的是“体验诗学”的理念。诗(艺术)论虽为“知性”行为,但身体之体验却是其立论最基本根基。脱离身体的诗论是反诗学的:它回避了诗与人生、人性间的诸多繁难与悖论。小说以诗学的方式触及人类生......
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类型多样,发挥着象征寓理、民俗风情展现、格调与气氛创造、讽刺、抒情写意等多方面的艺术功能。这些风景描写与战斗的思想性相统一,为作品创造出优美、典雅的品质。鲁迅小说的风景描写在中国传统小说和现......
微笑,是上天为你投递的光芒
发布时间:2022-11-30
她天生没有双腿,却热衷冲浪、滑雪、游泳、滑板等极限运动,她不能像常人那般奔波忙碌,却拥有每天赚1000美金的能力。即便她身体残缺,但也不妨碍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女人。她就是模特――凯娅・丝赛尔。 凯娅・丝赛尔出生在泰国,......
不活在他人的目光下
发布时间:2023-01-27
三毛说:“我们太过看重别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参与,让生命不再美好。”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不由得为之一颤。太多的时候,我们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像一只机械的陀螺,被别人的看法抽打,忙碌地旋转,却从未离开过那方寸之地,最终碌碌无......
把小说放在头顶的三个理由
发布时间:2023-02-05
我之所以对小说情有独钟,完全是因为意志薄弱,抵挡不了小说的诱惑。 从2008年开始写作,断断续续在全国各地二十余家文学刊物发表了四十个短篇、六个中篇,出版了一部长篇。越写越对小说敬畏,越写越觉得小说是一个必须放在头顶上顶......
道不远人 远人非道
发布时间:2022-11-27
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标志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则是中国人历经百余年艰难曲折之后才找到的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创新之路。在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10年之际,《精英与平民》聚焦我国政治......
短篇小说的能量
发布时间:2023-05-10
一 就我所知,写过长篇小说之前没写过几个短篇小说的作家,几乎很少。但写过短篇小说之后再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作家却为数不少。在他们看来,短篇小说也许能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诗学立场。契诃夫、芥川龙之介、鲁迅、博尔赫斯、卡佛......
黑暗中散发的光芒 陈寅恪在成都
发布时间:2023-07-28
初到成都,一切都没有着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人都担心,燕大这块金字招牌,恐怕是保不住了――好在来了陈寅恪。1943年冬,陈寅恪抵达成都。梅贻宝在全校周会上开心宣布:“我校迁徙西南,设备简陋,不意请得海内著名学者陈寅恪先......
从小说到电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3-04-12
[摘要]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史上的处女作,它改编自王朔的短篇小说《动物凶猛》。姜文以《动物凶猛》为基料,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一部“大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给电影界带来了巨大的意外惊喜。本文将王朔的小说《......
人工智能的曙光
发布时间:2022-09-02
强大的电脑科技将重新规划人类的未来,但如何才能确保其带来的好处会多于危险呢? “世上真的有上帝吗?”科学家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现在有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电脑回答。话毕,一道电光闪过它的电源插头――人们再也......
那一段童年的时光
发布时间:2015-09-15
梦中常常出现童年时的美好时光,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回到那时的生活,大麦地、小河塘、枫树林、石磨旁,那是儿时的天堂! 春日融融,我和伙伴们一起在田间捉蚂蚱,用来喂小鸡,嚷着:“嘿,小胖,你抓了几只?”“我没你抓得多,我只有......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 要:文学与医学之间存在相通性,因此文学艺术家往往将医学治病救人的特性带入文学,以彰显文学艺术在人们思想情感或者世俗时事中的疗救作用。“五四”时期,鲁迅洞悉时事弊病,以独特的疾病书写方式,在小说中揭示并抨击了社会时弊......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发布时间:2023-01-12
本书从作者自己的家庭渊源开始谈起,细数从清末至今日的历史剧变,透过敏锐的眼光和超强的个人记忆,讲述曾经亲身经历或耳闻的大量有趣的情节和故事,集中表现了中国百年历史的各大关键时刻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本书内容覆盖家庭、......
为别人的过错道歉
发布时间:2022-12-20
晏婴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可他在齐景公即位之初,并没有得到重用,只是派他去治理东阿(今山东阿城镇)。 虽然来到的只是一个小地方,但晏婴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工作起来十分卖力,起早贪黑,一干就是三年。没想到,有一天,......
库切小说《青春》中的对逃离的书写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库切自传体小说《青春》中讲述了青年约翰的故事,他是一个生活于南非而接受了殖民地教育的南非白人,在南非遭到排斥的境况使他想要摆脱南非对他的束缚。他远离家乡,想在英国寻找属于自己文化之根,却发现自己在英国和南非的......
一道蓝光过后,战舰消失了
发布时间:2019-11-23
嘿,大家好,我是“爱尔德里奇”号驱逐舰。在战火纷飞的1943年,我身上发生了一件扑朔迷离的事,至今仍像谜团一样困扰着人们……不说了,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吧。彩虹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彩虹计划”可谓鼎鼎大名。海上战火纷飞,战斗异常激烈。美国海军军官们正在筹划一次实验,好让军舰隐形,这样敌人如同蒙住双眼,无法进攻。军官们考虑了很久,准备实行彩虹计划,也正是这个计划,给我罩上了神秘面纱。不好,我消失了.........
主管要多说“我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3-05-28
好的研究,不管是医学还是产品研发,都是要设法找出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要以这样的心态着手研究,首先要承认自己目前知道与不知道的部份,接着透过假设与实验去搜集数据,找出需要知道的部份。 但是人们遇到问题时,态度却刚好相反,......
那一段落雨的时光
发布时间:2020-01-16
赵尊,从小酷爱阅读古诗文、散文及历史文学名著。从小学开始练习写一些古体诗,初中学写现代诗。期间习作得到中华诗词协会庄玉林老先生的鼓励和赞赏。虫声糅杂着薄雾,细雨搅碎了时光。推开窗,虽无放入大江来一般的豪迈,但却有小桥流水般的惬意。无边的细雨,悄悄地打在桁架上,如云一般倏忽地流去。落雨时,方觉始叩柴荆之美。这个时候,听心中的叮铃作响,心中自是沉静,那一段落雨的时光流去,心中是否又重添了一份喧嚣?江南.........
小说之道和刘汀的创作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刘汀应该属于“80后”那一代作家里的“实力派”。但他并没有去赶那个“青春写作”的潮流和时髦,而是沿着一条循序渐进、扎实而专业的写作训练道路走过来的。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他还是一位中文系的本科生。像许多初学写作的人那样,他也写自己的青春故事,写校园生活,写那些年轻的骚动不安的灵魂,写那些深夜莫名其妙地在街道上喊叫、朝着远处的女孩子打唿哨的人。比如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和《浮的年华》(还可以算上最.........
让学生“能说会道”——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3-12-19
"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说能促进听、说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在四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传统教育下的很多学生,他能读会写,但到生活实际中来,就是......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发布时间:2022-11-01
“我”出生于1970年代,成长于北方一个小县城,有一群以“小马哥”为崇拜对象、豪情侠义的朋友。即将开始高中生活,好友周磊却面临着辍学。为此,在“我”的鼓动下,众人模仿“小马哥”采取了一项义举,无意间却介入到了父辈们之间的......
不能错过的超级大片
发布时间:2023-05-15
2015年可以说是“电影盛年”,每个月都有至少一部超级大片不能错过,从灾难、剧情、科幻到动漫,每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得到满足。 1.《飓风营救3》 北美上映时间:2015年1月9日 2.《五十度灰》 3.《灰姑娘》 北美上映时间:......
人生的含义不光是幸福
发布时间:2023-07-25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担任心理治疗师。在书中,他以自己在那里遇到的两个企图自杀的囚犯为例。如同集中营的其他许多人一样,这两个人感到绝望,认为人生再也没有指望,没有盼头。弗兰克尔写道:“在这两个案例中,关键问题是要让他们意识到......
"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发布时间:2022-10-26
中学作文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为主。对于中学生而言,记叙文写作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没材料、少新意。这其中有客观原因:尽管作者不同,但彼此的生活经历和轨迹实在大同小异。为了练笔的要求,每学期要在给定的作文题目下完成多篇文章......
收藏旧时光,向古玩潜规则说不
发布时间:2023-04-07
收藏一件古玩,就等于拥有了一段时光、一个故事以及很多人的能量与回忆。所以与其说古玩装饰了世人的生活和梦想,不如说它记录了时光的故事。 收藏是讲究缘分的,真正品质上乘的古玩,历经千百年及战乱等各种因素影响,能够留传至今,......
有一万种将小说写得好看的方法,我选择了最不好看的一种
发布时间:2023-02-17
我本是一个写小说的人,现在的工作是创作电影剧本。从一个每天坐在电脑前打捞晦暗记忆的人变成每天坐在电脑前琢磨大众喜好的人,其中的作用力只是钱和社会认同而已。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创造出来的东西则是天差地别。在电影里,我......
米兰·昆德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叙事姿态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0
论文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新写实” 叙事姿态 叙事态度 叙事气度 叙事姿势 论文摘要:米兰·昆德拉与中国“新写实”都借小说通过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来“破译自我”,完成对今天人类生存状况的审视与批判,这使得二者在......
浅析路遥描写圆满爱情的小说《夏》
发布时间:2023-07-10
爱情,永远是路遥小说逃不开的话题。无论是在他的长篇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是在中短篇小说《夏》《、姐姐》、《月夜静悄悄》、《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爱情都作为一种青年人身上必备的特质而被表现。就笔者目前读过的小说来......
当代中国伦理文化小说的书写者
发布时间:2014-01-26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出的伦理革命,号召“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把伦理问题提升为超越政治、经济、军事之上的本源性位置,认为伦理问题不解决,政治等其它问题都不可能得到彻底根本的解决......
听说读写相渗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23-04-26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改革,将教学目标放到学生能力培养层面,结合英语听、说、读、写这四大块基本能力的相互渗透,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更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中的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听的过程中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