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三题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三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9 00:13:54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三题
时间:2023-05-09 00:13:54     小编:范国伟

新文化运动以来,平民、写实、文学进化观等文学姿态渐成潮流。文学向日常生活迁移,贵族的帝王将相让位于平民的人力车夫。无论是人和劳工神圣,还是轰轰烈烈的白话文的提倡,都是文学现代嬗变的结果。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人的发现,尤其是与平民相连的意义生产方式。知识分子的救世自觉和悲悯心态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时代精神,反过来也激励启蒙精英朝向理想的平民实践,展现不同于旧式读书人的独立自我。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指出了人道主义的新文学方向,他的总称为《西山小品》的《一个乡民的死》和《卖汽水的人》属于较早的创作尝试,诠释了把人当人的时代新潮。同样耐人寻味的还有朱光潜的《后门大街》,这篇被标为北平杂写的文章书写了市井生活的神奇,指示了现代平民生活的美学,展现了现代性境界。朱氏珍惜有加,戏称之为多么亲切的一个朋友,看得出视之为不妨托身的自由天地,是一角享受和释放的心地,难怪作家如此流连:丢开几十年教育和几千年文化在我身上所加的重压,自自在在地沉没在贤愚一体、皂白不分的人群中。相似的体验还发生在俞平伯身上,只不过他更专注于自我,在《清河坊》的市街上作绵长孤寂的沉思。他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旁的依恋的描摹,更多传达着其内心和外物交汇时的细腻与曲折,虽在瞬间的感觉大有分别。表面上似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忆念,实际上却昭示了文学的现代实绩。作为现代思想的结果,日常生活文学的生成极大地解放了文学生产力,引领文学在回归自身的同时也走进了现代生活的深处。

平民的日常生活向度扩大了文学空间,提升了现代启蒙品格。与时代思潮相应,这一品格的获得主要得益于域外文学观念的输入。不仅易卜生、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现实主义巨匠广受青睐,就连包括波德莱尔在内的新兴现代主义派别也得到推介。陈独秀一再强调的写实成为新文学坚实的动力,加上对黑幕派、复古派等的集中炮轰,参与开拓白话文疆土的弄潮儿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与对选学妖孽和桐城谬种的文言文学批判相关的创新自觉。新旧之争客观上准备了新文学建设的资源武库,不仅普通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就连作家生活于其中的世俗社会和草根人生也无不受到尊重。以鲁迅为例,除了遵命文学的写作之外,实际上他就现代生活的检讨一点儿也不比在历史和社会批判上的来得少。1923 年底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演《娜拉走后怎样》,就是在常人思维终点处的进一步提问。可以说,鲁迅思想丰富深刻而又令人触动的地方或者就在这后字上,而后常是平民生活的领域。据周作人回忆,当年鲁迅在东京时曾因小小的法豪事件而被迫搬家。同样,晚年的鲁迅也因上海弄堂平凡、普通的娘姨阿金大感不安,甚至动摇了多年的信念和主张,连对人事也重新疑惑起来。而去世前两月,他还一度写下《这也是生活》的文章,谈到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提醒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和重要。

日常生活地位的凸显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化的成果。远古时代,先民崇奉图腾神示,受外部世界支配。随着知识、科学的效用和意义越来越明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逐渐改变,个人的能动性日益自觉和强大,包括人本身在内的现实社会同时变得自明起来。循着从外显到内隐的思维路径,人类社会底层渐渐进入公共生活的中心,就像金字塔底部一样,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势必成为现代生活的重心,19 世纪发生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最早透露个中消息。郁达夫的《沉沦》、湖畔诗派的情诗等初期新文学却饱受不道德指摘,显示了反动复古的保守文学玩弄在日常生活上的伎俩。梁实秋虽不满新文学的浪漫主义趋势,但在新思潮框架下的日常生活取向却正是现代文学题中应有之义。受周作人赏识的废名小说可谓新文学日常生活启蒙和选择的绝佳例证,除了幽淡、哀静如《竹林的故事》、《菱荡》等显示了白话文章之美的现代抒情生活美学外,另有更为重要的一类,包括《火神庙的和尚》、《毛儿的爸爸》等看似松散无聊,实则诠释了日常生活哲学的日常生活小说。这类小说大胆挑战固有传统,不大讲究人物和性格,甚至连故事和冲突也没有,只是生活本色的自然和平淡,不过,却浸染了作家深不可测的主观,如废名自己所说,我总是觉得向来大家所谓的客观没有那么一回事。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所有的小说,我以为都是小说家他们做的诗,或者小说家都是拿他们自己的颜色描画人物。带有废名痕迹的沈从文小说虽不乏反抗吁求的表达,但却同样也在日常的意义上演绎小说和生活的纠葛。著名的《边城》不啻是鞭城,对现代文明病映像的城市取疏离和鞭挞姿态,但也何尝不在误会、期望等日常符号上展示了生活之美呢?在这一思潮下,郭沫若、周作人、林语堂等的生活的艺术的提倡,与波德莱尔影响下的审丑、审恶的倾向一样都证明了自身的合法化。

新文学虽靠白话起家,以形式向旧文学示威,但先驱者更为重视思想的力量及其启蒙价值,希望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求得文学新生。思想维度塑造了最重要的新文学景观,譬如同是表现复仇题材,不同作家的处理显然参与了因思想歧异而形成的文学方案和启蒙方式的并立。

作为常新的文学母题,复仇凝聚了强烈的生命诉求。无论公理正义还是生命人性,都不因复仇而减色。针对罪恶的复仇反而是同义语,意味着尊严与反抗。近现代中国贫弱和耻辱的暗淡境遇激发了天下家国的知识分子悲壮和忧愤的民族自觉,复仇成了消解焦虑的文化革命想象,鲁迅正是其中的代表。弃医从文的抉择未尝不从复仇而来,但并不苟安与满足,而是在大欢喜中前行。鲁迅的复仇最是彻底,像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一般,他在大悲悯中咀嚼痛苦和绝望,但绝不给他所憎恶的国人以同情与原宥。《野草》里的两篇复仇正是鲁迅泼辣勇猛的战斗精神的内心剖白。无论是对立着的两人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还是十字架上的人之子的玩味,都是对麻木、愚昧的精神大敌的复仇。两篇里的路人其实就是碌人或游手好闲之人,他们的无聊和加害扼杀了人与生命,理应遭受孽报。在鲁迅的创作动机上虽只是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的简单,实际上却是手术和药剂,沉重而坚定地表明了疗救的大愿和匠心。

最能展现鲁迅复仇精神的小说是收在《故事新编》里的《铸剑》(原题《眉间尺》)。就文本而言,无论是复仇的对象,还是复仇的原因,《铸剑》都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鲁迅的重心和巧妙在于他在复仇过程和复仇方式上的设计。眉间尺优柔、犹豫的性情看来担当不了复仇的重任,不过,仅仅靠了黑衣人的勇猛和机敏却也无济于事,必须是生命之上的生命,也就是双倍的激烈和力量才能告成。眉间尺和黑衣人正是彼此映照的一对,共同铸造了复仇之剑。鲁迅虽讲韧性和壕堑战,但毕竟只是战术一面,战略上的坚决和彻底却是毫不妥协的。

全部踏倒(《忽然想到六》)、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杂感》)和一个都不宽恕(《死》)的女吊的复仇精神等等,才是鲁迅的气质性情所在。依了周作人对于鲁迅《弟兄》特别是《伤逝》的解读,写作时间相近的《铸剑》也未尝不带有兄弟间关系隐喻的思路。黑衣人的宴之敖者正是鲁迅的身影,如许广平所忆,而眉间尺似是周作人性格的暗示。联系鲁迅对于父亲的病的忆述,复仇显然指向整个历史文化传统。在这一意义上,小说中的国王显然是个符号。复仇现场的惨烈非想象能知,但正因如此,鲁迅才强行复制了他最为痛恨的围观场景,以暴制暴。看来好玩的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 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唱词实际上展示了奔放无羁的无畏和剽悍,甚至连死也不给仇敌安稳,因而第四部分的后复仇情节也就成了复仇之上的复仇。

如果说鲁迅的复仇多有峻厉和勇猛的革命色彩的话,那么巴金却是在复仇的沉思中完成了思想和启蒙的另一种文学选择。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创作第一篇小说《灭亡》的时候,复仇就成了悲哀的作家实践不能忍受的生活应该用暴力毁掉(俄国政治家拉吉穴夫语)的主要方式。不过,意大利工人樊塞蒂(B. Vanzetti)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的自传中语却带给巴金另一方面的启示,即要爱人,要帮助人。

这样对立的思想突出表现在他 1930 年创作完成的短篇小说《复仇》中。医生勒沙洛斯所述德国青年约翰伦斯塔特为妻子吕贝加复仇的故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加上了反犹运动的政治背景罢了。小说的用意并不在此,而是对待复仇的不同态度。讲述者医生勒沙洛斯本人也深陷矛盾的漩涡中。一方面认为最大的幸福是复仇,但在讲完福尔恭席太因(即约翰伦斯塔特)的复仇故事后,却又不无疑惑,如他所说,我虽然也像他那样相信复仇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互相仇杀的事在我看来终于是可怕的。难道除了复仇以外,我们便找不到别的道路吗?譬如宽恕,不更好吗?学法律的比约席坚信除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外,还没有别的路。在我则肯定路是有的,但在什么路上却又含糊。其实,复仇希米特军曹和鲁登堡将军后福尔恭席太因的自杀无异于否定。在前面横着不可知的困苦的将来及我实在厌倦了的剖白更是复仇之后空虚和无聊的表示,与鲁迅嬉笑怒骂式的处理显然不同。巴金曾提到《复仇》的创作是一种痛苦的回忆驱使着,并且感到一种温情,一种激动,或者一种忘我的境界。也许正是这样痛苦和温情的融汇,才造成了《复仇》的分裂和两难。

与鲁迅相比,巴金对复仇的处理固然不能算彻底,但还至少认为复仇是幸福的,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的汪曾祺那里,连复仇本身也开始怀疑了。汪曾祺曾以复仇为题前后写了两篇小说,足见其对于这一题材的兴趣和偏好。1941 年 3 月 2日,《大公报》上所载的《复仇》特别加上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的副题,到了 1946 年第 1 卷第 4 期《文艺复兴》上的《复仇》则已没了副题,却另外加上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的庄子语作为题记。虽前后历经 5 年,但两篇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只是规模和手法略有不同,可以想见汪曾祺信念之坚定。无论是把孩子作为预定的接受对象,还是不折镆干的析题,都是汪曾祺超脱无为的道家思想的写照,是他文化生产的人性和生命观照。受沈从文影响,汪曾祺的笔触伸到了现实生活之外,同时在人心深处倾听生活的回声。复仇者为父报仇的永恒模式成了一种象征,不只是苦难和悲剧的根源,更是心灵扭曲和罪恶的渊薮。小说中的我别母离家,到处漂泊。母亲熬成白发,复仇者也失去了自我,只属于剑,惟一的愿望就是这剑必须饮我仇人的血。小说最重要的地方是结局。比较而言,鲁迅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痛快和洒脱,巴金却呈现了复仇的现代困境:一方面是无政府主义的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则是爱的哲学的痛苦与反省,却不利于复仇的继续。汪曾祺同样坚定,却走了和鲁迅不一样的路,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只是人类和世界的思想投影,此前的散淡铺排也是反衬结局的必然。在民族抗战的危机关头,汪曾祺的复仇哲学也许不合时宜,但在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上,和解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不是一种宗教般的彻悟呢?

如果说八股文与文以载道观念相连的话,那么现代文体则以思想取胜,同样的题材也有各不相同的言说方式。文学再不是铁板一块,既是表意上的权衡,更是思想分歧的结果。围绕着晦涩的看不懂的新文艺的争论就是思想和文学协商的又一案例。

事情的起因源于以絮如作笔名、化身为中学国文教员的梁实秋在《独立评论》第二三八号上给胡适的《看不懂的新文艺》的通信。1937 年的梁实秋很是活跃,先是在《东方杂志》新年号上撰文讨论文学的美的问题,以为美学的原则不能应用到文学上去,相信文学的美,只能从文字上著眼,认为美在文学里的地位是不重要的,指出文学作品不能与道德无关,强调文学是道德的,但不注重宣传道德。和之前与鲁迅论战时的人性论一样,这里的道德也是他文学价值的标尺,用以维护文学的独立性和永恒性。为此,梁氏不惜放逐美的属性,以免堕入唯艺术论的深渊。其苦心虽佳,但毕竟是引火烧身的做法,代价着实不小。朱光潜即抓住了其中的漏洞,指出梁氏最大的问题是把文学中的情感经验、人生社会现象和道德意识都认为与美无关,认为是削足适履的说法。《独立评论》的通信同样粗疏,因是实名举报,细心的梁氏特别变通加上自谦的絮如笔名,还以教了七年书的中学国文教员作伪装,及救一救中学生央告,实际上是他维护文学领地,忧虑文学未来的譬喻性说法,同时也是基于新文学的消费群体的实际而煞有介事的呼吁的反映。早在新古典派的《学衡》那里,教育和中学生就成为梅光迪、吴宓诸人攻击新文化的口实。梁实秋的中学生其实还是他前述道德的对象,因而救一救的说法也就并非虚张声势的危言耸听了。

梁氏指出:提倡语体文之目的,就为是把那艰难晦涩、劳时费神的文言打倒,使文学普遍化,使人民的文化水准提高。这里的使文学普遍化最为关键,可谓梁氏初衷和目的所在,与下文中的魔道一词形成鲜明的对比。据统计,短短的一则通信中魔道一词竟然使用 4 次之多,还另用了4 次糊涂,愤慨之状可掬。梁氏所举三个看不懂的例子其实只在卞之琳《第一盏灯》和何其芳《扇上的烟云》的两个靶子上,第三个只是陪衬,或是模仿的赝例。泛泛而论,作为汉园三诗人的成员,卞之琳和何其芳的写作实践似乎标志着 20世纪 30 年代创新实验和文学前沿的最高成就,不应求全责备。梁实秋所抄原文也不一定像他自己所批评的只有极少数人,也许竟会没有人,能懂的诗与小品文那样,更不是他所上升到的社会上的一个大问题的高度。卞诗言简意丰,所作《断章》曾引起广泛的关注,何其芳更是当年《大公报》文艺奖金的得主,但梁氏的牢骚却颇得主编胡适赏识,除下断语说是今日最值得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外,还打了卞、何二人板子,并置得失于不顾地声言何其芳表现的能力太差,公然批评他根本就没有叫人人看得懂的本领,其捍卫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白话国土的用心可见一斑。梁实秋和胡适的双簧信(卞之琳语)之所以能引起周作人的注意,最初恐怕源自废名。据卞之琳回忆,向来像老衲似的废名,激于义愤,亲找胡适,当面提出了强烈质问,大概也就推动了懒管闲事的周作人起来说话,激于义愤的说法或者不错,但晦涩本身却也是周作人、废名文学观中的核心理论难题。因此,周作人的出面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况且,此时的废名适值新诗教学研究,他自己的新诗作风也与卞之琳相近。事变前后,废名曾写信给卞,称北平有一个无聊的中学教员据说是大学教员做了一件无聊的勾当,可见梁氏所玩絮如、保定之类的花头在当时也就不成秘密。新文化运动后,有着自由主义倾向的周作人与胡适虽大体上接近,但毕竟是不同路径。就梁氏通信而言也同样存在歧见,如就胡适所说表现的能力太差的指责,周作人却认为也有作风如此的问题,指出他们也能写很通达的文章,但是创作时觉得非如此不能充分表出他们的意思和情调,无疑是在为他与俞平伯和废名的自我文学观辩护。至于使中学生走入魔道的问题,周作人仍然坚持一直以来的自由主义老调,以为教育家与文艺家各自诚意的走自己的路,不要互相顾虑,以至互相拉扯,并确信中学国文功课自有其目的和权衡,与新文艺的看不懂和无价值也没有必然联系。周氏还旁敲侧击,有意讥讽梁氏自己醉心文艺,实际上还是没忘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初期就和梁实秋发生的有关丑的字句的论争。周氏文章明白而不失醇厚,又不事激烈,一切都那么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连自信起于私怨的当事人卞之琳也啧啧称赞,以为是无懈可击的冷处理的妙文。

1937 年 7 月 4 日出版的《独立评论》(第二四一号)刊出了两篇重量级的论文:除前述知堂(周作人)的《关于看不懂》标为(一)(通信)外,紧随其后的是沈从文以同样题目标为(二)(通信)的文章。和周作人的精微、圆到相比,表现在论文上的沈从文着实迥异于他《边城》式小说给人的印象,可以领略发生于民国士人之中率直朴实或称之为绅士的风度。与周作人借此为弟子们及其文学观的辩护不同,沈从文似是为何其芳打抱不平,因为梁氏攻击的何其芳获当年《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散文集《画梦录》正为沈从文所主持。有了这般曲折,沈文的观点也就不难揣测了。在创作自由的原则下,沈从文认为,所谓看不懂,实际上是一种变:变文学革命初期的明白易懂为用文字描写自己感觉的权利,变所见到的为所感到的。沈从文反对胡适缺少表现能力的批评,认为恰恰表明有风格,表明有他自己表现的方法,在这点上倒是与周作人殊途同归。不过,率直的文风还是让沈从文走得更远。在讨论所谓看不懂的新文艺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意义时,沈氏指出,它的功就是把写作范围展宽,不特在各种人事上失去拘束性,且在文体上也是供有天才的作家自由发展的机会。这里的宽正是文学空间的扩展或转换,虽在进化上可以说是与胡适同调,但接下来的疏忽隔膜及不能追逐时变的话头还是能让老前辈胡适听起来不大舒服。因而在编辑后记中,胡适除了坚持叫人看不懂、未免是贤智之过的看法外,还强调明白易懂是文字表现的最基本的条件。胡适与沈从文的不同是在文学的想象方式上的不同。作为文体作家,沈从文不只在思想,也在文字语言上进行实验,结果难免与更关注内容实验主义的胡适产生分歧。与稍前在《新诗》上公开讨论晦涩的朱光潜提请大家注意声音节奏一样,证明了思想与文学的分割与共生。

晚清民初以降,伴随着民族国家的现代进程,由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倡导发动的中国文学变革也逐渐深化和拓展开来。除小说、白话文等新形式的崛起和发达外,写实、复仇及文体等新思想观念的绍介和自觉实践更是破天荒的革命,塑造和丰富了更具活力与魅力的新文学内涵,上述彼此牵连互相影响的文学史景观就是再清楚不过的范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发布时间:2017-01-20
摘要:在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大局环境下,众多文学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的逐步完善当中。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希望通过文明的重塑来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进而逐步丰富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
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1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诸多师范院校开始改变专业设置,由单一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向中文多专业方向发展,陆续开设了一些非中文专业,如高级涉外文秘、影视戏剧、文化产业、对外汉语等,而作为汉语言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2-09-20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教学课时不断缩减、学生学习热情普遍低迷、就业压力冲击课程教学等诸多困境。实施专题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突破教学课时锐减的瓶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大大缓解“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要确保专题式教学之质量,就必须精选专题,妥善处置教学内容,严密组织课堂教学,合理评定课程成绩。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困境;专题式教学一、.........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近几年,高考改革之风越吹越盛,语文改革在其中占相当一部分比重,高考对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板块。然而,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也是令语文教师极为头疼的一个板块。教......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大学教育多元化,要求学校在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时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要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本文先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启蒙 断裂 反思 理想的现代性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
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新的文学形态,一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走向。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革命性和日常性上,这两点特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实主义作为其宣泄的载体。中国当......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09
“中国”是指因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推动而发端于19世纪末,又因为“五四新文学革命”而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以白话文为主导,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并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的文学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8
中国现当代文学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鲁郭茅巴老曹文学六大家,20年代形成了北大的学生数次的思想潮流和文化运动,30 年代形成了上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的三大文学流派,形成了西南联大名师齐聚的独特风......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时代感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自2007年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来,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直沿袭......
从现代角度浅析三湾改编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实践,枪杆子真正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从三湾改编的内容里很清楚地看到一个核心,那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和“民主平等”。 关键词:现代角度;三湾改编;以人为本;民主平等 ......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 本文试图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研究,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索,从以下三个方面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这三个方面是:一、“被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为“自觉现代”的文学;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表现出充分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0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的生成,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契机。将慕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一个变革性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创新形式,提出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路径。关键词:慕课;中国现当代.........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8
近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重要发展阶段,新的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研究价值,自从中国现代文学创生以来,就与现代传媒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而又彼此共生。因此......
浅析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考虑的三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摘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明确为何构建、构建什么和如何构建三大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需求和满足企业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点,积极试点......
浅析现代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进步, 21世纪的社会里,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发面发展,而不再是局限于课堂知识。古筝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学习古筝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古筝教学中还是存......
从现代国家构建视角浅析中国官员腐败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官员腐败问题成为一个普遍的政治乱象。政府官员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是国家形象和国家权威的直接代表,解决好腐败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国家必经的坚实一步。要解决腐败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出腐败......
浅析中国古代城墙体现的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9-02
浅析中国古代城墙体现的传统文化 城墙,作为古代社会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与城市的兴起及发展本身并不存在着联系,但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城市自产生之日起,城墙就与之相伴。据相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城墙在我国起源很早......
浅谈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1-19
众所周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它从博大精深的宇宙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使自身保持生命的活力。但是,哲学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属于一种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因此哲学问题总是浓缩着时代的问题。 那么什么......
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5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开篇说道: 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 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 P. 1)在中国过去的数千年历史中,自然不乏文化昂进之时......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小句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2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小句问题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一些http://WWw.LWlm.cOM传统的语法单位,如语素、词、短语、句子之外,我们还会碰到如小句、主谓短语这样的语法术语。从名称上看,小句是相对于大句而言的,但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则在很多地......
浅谈现代中学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6
"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师生沟通 道德培养 论文摘 要:中学教育的作用和最终目的是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阐述了我国中学教育中常见的三种障碍,并针对这三种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中学教育管理工作......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树立科学的文学史观,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视野和文学性思考能力,从而建立系统性知识结构。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文学思......
探析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三个“还原”
发布时间:2022-12-04
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解的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还原到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或者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原到历史之中,或者还原作品中的人物的感情,学生就会深刻理解这些问题,古代文学修养水平就会显著地提高。 一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历史性强而现实性较弱,其次是思想性太强而趣味性不足;再者是教学手段上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少;最后是教学形式灌输性强而探究性少。针对本门课程......
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文章以时间线索来解读中国在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他这形象,通过研究勾勒出中国形象在日本近代文学的衍变,首先分析了明治年间日本作家笔下中国形象是游移于现实与经典之间的概念,大正时代的日本作家把中国看做日本的东方观点,......
浅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记忆伦理
发布时间:2022-11-30
文革结束以来,有关革命(诸如文革、反右、合作化、土改以及内战等)的创伤记忆已成为后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鲜活、持久的部分,并日益在读书界产生巨大影响。在此情形下,记忆及其伦理不能不成为学界理当直面并讨论的现实问题。所谓......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10
微课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浓缩和整合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
中国古代下现代文学理论异同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本文将对当前文学发展理论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充分探究当前我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探究古代与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特征。并且笔者也将就当前古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文学理论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希望对着接下看这项工作的研究起到更大的帮助。【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异同我国是一个文学大国,从最初的《诗经》、《论语》、汉代乐府、南北朝诗歌,再到李杜文章、元朝.........
国学热现象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6
儒学是国学的主体与发展基础,且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国学并非只包含了中国文化,还承载了文明历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国学热现象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国学热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具有密切关系,国学在经过一系列发展和变化后,逐渐以现当代文学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且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发布时间:2023-04-27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5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已不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怎样正视和进行研究的问题。现在学界......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4
关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其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尽管有的书写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好的还是出现了很多;有的写得很有学术个性,而有的作为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如此,我还想从一名本科师范院校教师和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眼光......
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当代青年成长问题。2013年5月4日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针对青年的“五项基本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党对广大青年的新要求,结合当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9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爱情等待;第二类是政治等待;第三类是伦理等待、这三类不同的等待主题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各有其独特的审美趣味与哲学内涵,而且都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创作者有待而等的理念、对......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每当权利失去均等,土地转移到少数人手中的时候,社会与政治,必起绝大的变异,中国历史显示多数朝代的覆亡,皆以此为主因。”意大利特来贡尼(C.T.Dragoni)教授对中国土地问题这样说。他应全国经济委员会之聘,由国联来华专意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从学分学时的安排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均为3学分,需一学年共54学时来完成,不可谓不重要。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取得最大化成效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略陈管见,以与大家商榷。关键字: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一实现理性归纳与感性分析的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文学史类,文学.........
浅析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发布时间:2023-02-03
一、现代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借鉴(一)传统绘画中留白技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艺术手段和独特的创作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规定性的视角,文人骚客作画只是兴致所至,没有空间局限,任意角度都可以对身临其境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在构图布局上讲究的是画面整体性的逸致和美感。留白灵活自由的构图方式实现古代文人画家这些作画目的。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常用技法中,留白与负空.........
浅析当代中国水彩画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3-01-16
1.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 (1)中国水彩地域性的特征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而长期以来沉淀的文化差异,使水彩艺术产生地域特征。对于这种地域差别,最明显的就是南北划分,历史基因和不同的文化传统极大地决定了这种差异性。水......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寻根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的文学作品涌入我国的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往外输送我们的文学经典,我国的文学作品也在逐步走向世界。近几年来,文学作品的输出被置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文学要如何在世界文学之林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该怎么样与西方的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学之根,如何寻求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呢?关键词:全球化;现当代文.........
浅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发布时间:2022-11-19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思潮 现代陶艺 本土性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发布时间:2022-07-24
【内容提要】 普通话写作建构了现代文学的特定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方言作为规范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探究与讨论式教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方法,授课过程可分为恰当设疑、阅读解疑、学生释疑、教师答疑和深思省疑5个环节。实践证明,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符合人本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有其重要作用;实践也证明,探究与讨论式教学......
中日现代文学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和日本现代文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共通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从现代文学的本质从发,分析了中日两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基......
关于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关键词:现代传媒 传媒生态 中国 现代性 论文摘要: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在相应的现代传媒的现代性中萌发和生长的。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生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和方式,而且还给予中国文学现代性以具......
浅析国际现代物流给中国物流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国家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其发展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比......
比较分析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思维与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如果我们面前出现某种新东西,我们既不能拿它去同什么东西比较,又不能将它同什么区别开来,那么,我们就不能对它形成一种思想,也不能......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5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式和手段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授课效果及质量。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和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课程教授的实际需求,无法对于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合理和科学的......
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价值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20
摘要:作品中正文本之旁的副文本,是用以辅助理解内容的相关文本。这类文本既是正文本的映衬文本,也是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代文学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本文对现代文学作品副文本当中蕴含的史料内容进行解析,继而探究副文......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要: 中国 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 发展 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 现代 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 艺术 有着最纯真、......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要]近年来的传统选秀模式造成了广大观众的视觉审美疲劳,一些选秀节目由于缺乏创新渐渐走向末路。而中国好声音却打破了偶像选秀,以实力为上,并以新颖的模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为当时的新闻传播学和电视媒介的娱乐节目的发展......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11
" 三农问题已经注定要成为中国的历史性议题。这个让国家总理天天头痛的难题,已经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三农问题是与会者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而与此同时,新浪网与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联合举行的“你认为最需要......
试析初中语文的现代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7-01-16
摘 要:现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课程的现代文教......
近代中国宪政文化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20
一、近代中国的宪政理念 近代中国的宪政思想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政治制度,而是与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富强为体,宪政为用”。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看来,西方的政治制度不仅是西方发达的原因,也是中国的希望。他们把宪政作为......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30
这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这一段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但是早已有人建议,把中国近代史规定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中国批评 失语 文化语境 误读 论文摘要: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失语”尴尬......
浅析当代中国信仰危机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26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刺激人的物欲的膨胀,而精神世界却越加的萎靡,幸福感麻木。在中国,道德信仰缺失,社会主义信仰淡化,信仰危机已成为一个严峻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等问题。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9
回望历史,在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的地位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虽然有两次,文学成为了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上个世纪 80年代,文学成为反极左思潮的一种方式,表达人们的对未来的愿望和憧憬。另一次则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4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我主要谈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新文学终结,另一个是“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这是两个大的理论和历史的问题。后面结合一些具体作品谈四个小问题:一个是底层文学的问题,一个是非虚构,另外两个是官场小说......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作风,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它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 经济全球化”下,在包装装潢设计中寻求属于本人民族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性和现......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5
编者按: 随着加入WTO的临近,中国的法律制度也终于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全面实现与世界接轨。在中国迈向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澄清,有许多创造性的实践需要用理论的方式凝固下来,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理论上的探......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意识
发布时间:2022-12-10
1 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 从苏州市语文中考考纲要求来看,现代文阅读理解的主要考查要求有:①整体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或观点;②能理解、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
谈任访秋的现代文学史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3-06-29
学界对十七年(1949-1966)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研究,一向注重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已经公开出版并产生......
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于 1917 年,一直发展到现在,并且也在继续发展。但是区分开来看,自最初发展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自新中国至今,是当代文学的历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中国......
论文学圈教学法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文学圈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蔚然成风,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文学圈适用于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文学圈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学生不读作品的困境。关键词:文学圈教学法;中国现代文学;应用研究在高师院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现代文学三十年来发生的文学现象及经典作.........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发布时间:2023-01-29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换;面向 “现代”作为一个有着确定的时间外延与丰富性质内涵的概念,与传统和古代相对,但其含义却驳杂繁复,人言人殊,难以一言以蔽之。中外学术界大体上认为:它与人类从分散的民族史向统一的......
中国现代文学传媒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这些年以来,笔者对我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性研究,也将相关的文学现象开展了理论性的探索,通过当代传播媒体层面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不单单将报纸书籍当作研究载体,同时也将文学本体拿来探索。为此,此研究能够推动现代文学探究......
试分析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策略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2-10-20
摘 要: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快,教育的要求与质量越来越高,对待教育基础不停改进的现代化教学过程,需要采用全新的课程教学策略,满足现代化年青一代的学习需求。作者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阅读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09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文本阅读成为本课程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现代文学文本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文本阅读;现状;对......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对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融合的有机途径,以及两者结合产生的教育价值。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高职;人文教育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势在必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然而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缺乏兴.........
探析留学生群体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建
发布时间:2022-07-25
在中国古代的学术话语中,只有经、史、子、集等类别概念,没有现代的学科概念,因此,也就没有中国现代的学科分类。实际上,中国现代学科是在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大潮中,学习、借鉴乃至移植西方现代学术话语和学科规范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只有认清进行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原则性与路径等几个问题,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育的最大化与有效性,从而......
分析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14
引言 在研究通俗文学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到范伯群先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老先生的这两本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化史的著作,为研究现当代通俗文学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后来的研究者站在更高的......
浅析当代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出现了新的问题,如自然环境恶化、人的自我关系激烈冲撞、人民内部矛盾突出等。 【关键词】发展;存在的......
简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发布时间:2023-02-02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赏析
发布时间:2023-01-14
一、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反思 本土经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挥的作用是阻碍还是促进,我们无法用简单地言语来总结回答,当时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实状况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来蓝,我们应当辩证综合分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摘 要:现当代儿童文学以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依据,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我国的儿童文......
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
发布时间:2023-01-31
【论文关键词】现代设计 现代性 内涵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即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一、中国现......
关于文本细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将文本细读引入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教师可运用互文性文本细读的方法、评点法、导游式教学以及由学生主持讨论课的形式来进行文学教学。 [论文关......
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
发布时间:2013-12-18
设计 现代性 内涵 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即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
当代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25
当代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浅析当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安全和利益等格局,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1]1但同时,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公共领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现实社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有7亿多人上互联网,肯定需要管理,而且这个管理是很复杂、很繁重的。[1]1所以,在此情境下,如何实现对互联网的.........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体制、社会变革以及文学本身的地位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等院校中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不仅阻碍该课程的正常教育工作开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文学意识以及文学在当今高校发展中的地位。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怎样坚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文学立场,通过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意识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成为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因此,本篇.........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现代物流快递业
发布时间:2017-09-05
现代企业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对接的关键是校企层次的更加深入化,高等院校更注重于传统模式的教育化,应该和企业相对应的专业性人才相结合,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引入与企业实践性有关的知识,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实践和理论脱轨的现象,使校企能更好的发展下去。一、现代企业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对接现在高等院校和企业用工并非完全匹配,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了好多大学生就业难找工作难的问题,.........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发布时间:2023-02-05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一提起“隐逸”,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和他虚构的那个美妙绝伦的神仙国度桃花源,不知引起了我们多少人的向......
浅析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三字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 要】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A”通“B”和“A”同“B”的情况进行区别分析和分类,本文得出结论:主要从词义和字形两方面来区分通假字与古今字,从词义方面来区分异体字与通假字、古今字,即异体关系的字在词义上必须......
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异同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引言 我国是文学大国,从《诗经》到《论语》,从汉代乐府到南北朝诗歌,从李杜文章到元朝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数量浩如烟海; 上至言官大夫,下至歌姬弄臣,都为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而这种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发布时间:2023-01-17
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敬请关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09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 60 余年的历程,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这个学科已经不再年轻,而种种迹象也表明了一个事实:这个学科正在走向成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学科开始学会了反思,从改革开放......
国学与现当代文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国学研究中,这对现当代文学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要科学的处理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引导国学、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