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胡适进化论主张中的悖谬

浅析胡适进化论主张中的悖谬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0 00:00:38
浅析胡适进化论主张中的悖谬
时间:2022-10-20 00:00:38     小编:聂青

胡适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领军式人物,1917 年1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刊登的《文学改良刍议》奠定了其在新文学革命运动中的地位。在胡适早期的发表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白话文学史》等文章和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贯穿其中的文学革命的理念就是进化论。经严复翻译并引进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念,被急于救亡图存的国人奉为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灵丹妙药。而胡适更是把生物学上的进化论直接拿来用在文学上,并提出著名的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的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反思这一文学观念时,当时被贴上真理标签的文学进化观,存有许多悖谬之处。

一、不可逆转的单向进化

(一) 对被功利化处理的进化论的接受

进化论在五四前后是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科学理念而被广大知识分子接受的,这一西方理念的引入对古老而又保守的旧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在当时的知识界成为压倒性的主导思潮。胡适曾说:《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汰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以后,这个优胜劣汰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从胡适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得知,进化论作为一种西方科学理念,在中国受到认同接受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它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念正好契合当时国人寻求社会变革、救亡图存的心理。从后一个意义层面上来说,国人接受的是进化论的价值观意义。在中国知识分子这里,本来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进化论理念被功利化处理了,开始具有了价值观意义,甚至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胡适正是在这一价值主导和意识形态中接受了进化论,受生物学进化论的启发,并以此为参照对文学史现象做整体把握,提出极具工具化色彩的文学进化论。

(二) 单向线式思维

胡适文学革命的核心思想就是文学进化论。而进化论在被严复翻译引进中国之时,原貌已经遭到相当程度上的损毁。首先,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明显并未忠于原著,他所翻译的《天演论》其实是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糅合在一起。根据原作者赫胥黎的观点,生物界的演化过程是同时包含进化和退化两种情况的。而为了切合当时的社会需求,严复便将这种有进化亦有退化的双线进化论,主观性地改为了只有进化的单线进化论,认为世道永远都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在急需变革和寻求出路的旧中国,人们便很容易将天演等同于进化,又同时将进化等同于进步。这一观念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深入人心,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在提起进化一词时,其潜台词就是进步。

而胡适的核心文学观念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实际上是把生物学上的进化论运用到文学领域,蕴含其中的是进步的价值观。这种进步的进化观否认了文学演变的其他可能性,认为文学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从胡适的很多言论可以看到,他简单地把文学分为活文学和死文学活文字和死文字白话与文言民间文学与庙堂文学等二元对立的状态,且前者永远代表文学的最终方向,后者只会腐朽陨灭,这是典型的严复式的单线进化论。胡适的单线进化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是这样表述的: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分析文学进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时也提到,每一类文学不是三年两载就可以发达完备的,须是从极低微的起源,慢慢的,渐渐的,进化到完全发达的地位,还认为一种文学的进化,每经过一个时代,往往带着前一个时代留下的许多无用的纪念品。胡适的这些进步的文学进化观很显然是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一味地认为后来的文学必然要优于以前的,并且不加区分地否定批判所有的传统。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式人物,但其对进化论的理解有时未必比那些被扣上保守派帽子的新文化对立阵营中的人正确,如学衡派吴宓就曾经针对胡适的这种进步的文学进化观加以批评:物质科学,以积累而成,故其发达也,循直线以进,愈久愈祥,愈晚出愈精妙。然人事之学,如历史、政治、文章、美术等,则或系于社会之实境,或出于个人之天才,其发达也,无一定之轨辙,故后来者不必居上,晚出者不必胜前。胡适的这种单线的进步文学进化论不仅给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极大震撼,而且直接影响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基调。

然而,文学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它不可能和生物进化过程保持同步。文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也和生物进化的规律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虽然生物的进化有可能会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朝好的方向前进,但是,从未有任何现象表明文学的发展一定会后来者居上。如今的社会早已进入现代化,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是你能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作品要比《红楼梦》更胜一筹?还是说当今的诗作水平都远在李杜之上?因此,笔者认为,胡适只看到了所谓的进化,却忽视了文学发展的独特性。不是所有的进化都是进步,以进步为指向的进化饱含着主体的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胡适的这种单线进化观无疑是典型的庸俗进化论。

二、主题先行的书写进化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不仅是一种价值决定论,还是一种主题先行的进化论。在他的言论中,他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大胆假设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然后又小心地用民间文学求证,由此勾画出一部白话文学史,甚至把白话文学奉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同时明确表明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中国文学史若去掉了白话文学的进化史,就不成中国文学史了,只可叫做古文传统史罢了。正所谓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为书写白话文学史而书写的主题先行式的文学史理念,使得我们知道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是一种主题先行的书写进化,它不仅模糊、误读了进化论,而且使得让整个华夏民族引以为豪的两千多年的古代文言文学,被胡适借进化论的名目判了死刑,从此,白话文学昂起头颅向着所谓的进步,一路高歌。

(一) 大胆的假设

差不多一百年以前,胡适登高一呼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他大胆假设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然后设定好白话文学史的主题和框架,利用自己最拿手的历史考据功夫,从中国古代文言文学史中给我们拉出一条白话文学的线索,之后便开始往其预设好的白话文学史中填充材料,并使得古文传统史与白话文学史在书中双线对立。

在书中,为了使白话文学史得以成立,胡适简单粗暴地将文学分为活文学和死文学活文字和死文字白话与文言民间文学与庙堂文学,认为为考取一职半官的庙堂文学是无法和表达小老百姓悲欢离合的田野文学相比的,并说二千年的文学史上,所以能有一点生气,所以能有一点人味,全靠有那无数小百姓和那无数小百姓的代表的平民文学在那里打一点底子,依据白话文学史的框架,又得出中国的文学分成两条路子的结论,也即是一条是那模仿的,沿袭的,没有生气的古文文学;一条是那自然的,活泼泼的,表现人生的白话文学,向来的文学史只认得那前一条路,不承认那后一条路。这一论调显然是从预设的主题里拉出来的,而胡适采用的是没有任何科学逻辑推理的判断,直接妄下断言,这恰恰背离了他所主张的实验主义。

此外,胡适又将历史的进化分为完全自然的演化和文学的接触进化,认为前者的演化是无意识的,迟缓的,难保不退化的,后者是有意的鼓吹。在近代有了白话小说后还有人做骈文,胡适认为是因为没有有意的革命,认为文学革命就是因为有了有意的鼓吹和有意的主张,所以才得以成行,所以白话文学的运动能在这十年之中收获一千多年收不到的成绩。然而,我们认为,有意无意或许可以改变文学一时的发展态势,但文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显然,胡适犯了不加推理、论证,便直接下结论的毛病,这是受其主题先行理念的影响,为白话文学史的得以存在寻找论据。

(二) 小心的求证

胡适用一部《白话文学史》来求证其假设,他认为死文言绝对产不出活文学,并且拿出历史考据的功夫从二千多年的古代文学中找出了一条白话文学的线索,以表明这两千多年的古文传统中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白话文学(平民文学)才有了一丁点儿意味。在书中他把文学史的发展分为白话文学史和古文文学史两条线,根据进化论的观点,本应是两条线都会进化,然而胡适却认为只有白话文学史在进化。胡适为求证其假设而理出的那条白话文学线,其实是在他所谓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田野文学与所谓的庙堂文学对抗的意识形态下产生的,也即是说这并非什么进化,而是胡适的目的论策略论的表现。为了证明只有白话文学史是进化的等一系列假设,他又用平民文学史完全代替白话文学史来加以推论。因此,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而是一种有意的书写,他对待历史是一种主观先行论,而不是客观真实论。

细读《白话文学史》,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是一个提前预设好结论的求证过程,这本书就是为了证明作者所谓的死文字绝对产不出活文学,只有活白话才创造了两千年来的文学传统中最有意味的文学的论点。白话文学和古文传统两条矛盾冲突的线索贯穿于书中,白话文学代表的是活泼的、生动的、表达小百姓喜怒哀怨的活文学,是最自然真实而非僵硬雕饰的死文学的民间文学,是讲究实用、表达民生疾苦的田野文学;又因民间文学多用当时的口语写成,明白浅显,通俗易懂,所以便因此被冠以白话文学的称号。而庙堂文学则被刻画成应制的、堆砌的、非实用的、与现实人生无涉的贵族文学,是言之无物、空洞拗口的死文学。于是前者取代后者并成为主流,两条线索的矛盾冲突以及斗争最终以白话文学的独占鳌头和古文传统的末路为结局。这无疑显示了其文学主张的功利色彩以及文学评判标准的实用性特征。以此文学观念来观照文学,定会遮蔽其他一些文学作品的价值。这种论证方式也暴露出胡适文学评价标准的简单粗暴,他定下白话文学史的框架,只将那些符合自己白话文学或者平民文学标准的文学作品纳入框架予以叙述,对不合标准的作品则避而不选,使得中国文学史的原貌及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遭到很大程度上的遮蔽。

书中不仅以是否是白话和田野文学为标准立论,而且还以作品创作者的阶级身份来立论,侧重于平民的文学创作。在《白话文学史》中,文学要么是代表平民阶级的贴近生活、平适自然的民间文学,要么就是雕琢应制无涉现实的贵族文学。这种划分方法明显是根据等级对立的阶级身份划分的,只要你是平民,那你的作品就带有了平民化色彩若你是贵族,那你即使创作出所谓的白话文学,也会被打入庙堂文学之流。等级对立造成的风格差异被胡适用来褒民间而贬庙堂。胡适在整部白话文学史中就是颠倒以往的等级,来扶正后来的平民文学。或许也只有两大线索以及两大线索所代表的两大等级的死活对立,才能切合当时的社会变革需求,只有旧的意识形态被新的代表前进的意识形态绝对打倒,才能为新文学革命制造足够的舆论并提供历史支持。而正是由于这种工具性的功利色彩,胡适在全力推翻旧有古文传统并论证相关假设的时候,并未能给白话文传统一个鲜明的历史支撑,他留下的只有僵硬、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文白模式。

三、简单移植的机械进化

胡适从生物进化论中受到启发,提出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进化理论正是胡适发动文学革命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但是,我们知道,进化论首先是一种生物上的进化论,是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的理论,胡适使用的进化论以及他将进化论运用在文学上是有相当的历史局限性的。将一种生物学上的进化假设理论简单地移植到人文科学领域,必然是合理性与缺陷同在的。将进化论简单移植到文学领域,给文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了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在胡适的文学观念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除上述悖谬之外,这些弊端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体现。

(一) 语言的死活观

胡适曾在其一首打油诗中云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胡适的文字死活观是其文学观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胡适运用进化论的机械性。文学包括文字的发展,绝不能用简单的生物学上的死活来衡定。中国的语言文字,无论文言还是白话,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古今使用的文字虽有所不同,但文字亦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任何文字都不能轻易地被判定为死文字。即使是现在使用不多的文言,依然以多种方式存在于文人笔下或艺术的殿堂,一直参与构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实际上就是从语言的角度展开的,他认为文言是死的语言,白话是活的语言,主张用白话代替文言。文言的死,按照胡适的说法,是指文言喜雕饰堆砌,乱用套语,大量使用典故,讲究对仗,而白话的活则是:白话的文字既可读可说、又听得懂。凡演说、讲学、笔记,文言决不能应用。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台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又认为白话有简单而又合乎逻辑的文法,好学易懂便用。由此可知,对于胡适来说白话只是一种易于进行文学革命的新工具、活工具,文言则是腐朽的死工具。白话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使得其成为向群众宣传新思想的绝好工具。但我们今天认为,语言的新陈代谢原因很多,语言的生命在于是否被使用,只要是还在使用的语言就不能判定为死的。而且语言的死活存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索绪尔说: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 也不能改变语言;它只凭社会的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

(二) 语言系统的特殊性

实际上,任何语言都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文言也不例外。我们反对胡适的语言死活观,是因为由于时代和思想的变化,这一系统中必然会有一些当今不再使用的字或词,但我们不能据此宣判文言的死刑。因为语言系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代和思想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系统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文言系统需要及时地废除旧词旧意,增加新词新意。周作人在《新文学源流》一书中也说过,古文和白话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难以区分死与活。我们不能以书面或口头或其他功利性标准对语言的死活做机械划分,文言未必就是死的语言,由于种种情境,那些曾被认为是腐朽的已死去的语言有时会死而复活。新时期以来的国学热以及古典诗词吟诵与创作,或可说明此点。胡适的语言死活观和进化论,是一种机械进化的表现。文言固然有腐朽的成分,但更不乏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在盛赞白话文学的同时,若对中国古典文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便显得粗暴蛮横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适时推进资产证券化
发布时间:2022-07-29
国务院简政放权和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的背景下,人民银行注册制落地,银监会也启动实施备案制。可以预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极大提升资产证券化发行管理效率、激活参与机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资产证券化......
胡适次子胡思杜不幸的人生结局
发布时间:2023-07-18
一 1917年,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回国,跟早已订婚的同乡女子江冬秀完婚。 胡思杜堂兄胡恒立在回忆儿时的胡思杜时,说他的脸圆圆的,异常的活泼搞怪,常常妙语连珠,是大家的开心果。 然而胡思杜在成年后却不怎么好读书,喜欢玩......
浅析章太炎的教育主张
发布时间:2023-01-18
" 论文摘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一直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保守,内容陈旧,方法简单机械,培养目标单一,个人发展片面,功利主义倾向相当明显。为此,章太炎从发展个性、开启智慧、掌握常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
胡适的新文学文体
发布时间:2022-08-03
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相接触,促进了中国戏剧的文体演变,催生了中国现代戏剧。胡适认为,中国文学的各式体裁中,戏剧最受束缚至今还没有摆脱那种跟乐曲、歌舞和杂技的传统联系,尚未形成一种说话自然、表演自发的戏剧网。所以,特别着力......
关于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综合口评说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综合评说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一是它逻辑体系的三性(松散性、矛盾性、冲突性)。二是胡适与自由主义运动的关系在于对待知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三是胡适对后世自由主义运动的影响表现为思想遗产与行为示范。 ......
要书不要命的胡适
发布时间:2023-03-16
胡适喜欢读书,是出了名的。年轻时在上海读书,宿舍里没桌子,胡适就将蜡烛放在帐子外的床架上,他趴在床上,将石板放在枕头上读书。因为太用功,一段时间,胡适的耳朵几乎全聋了,幸得他时常锻炼身体,才逐渐康复。 胡适读书有三大......
探究胡适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20
一、引言胡适(1891.121962.2),他是一位翻译家,翻译过众多对翻译事业颇有影响的译作,而且十分重视翻译理论的建设和实践,曾大力支持和鼓励专家传译名著。他秉承着但为开风气不为师的态度,在中国文学翻译发展进程上具有开拓之功。关于胡适的文学翻译研究,有袁锦翔的《胡适与文学翻译理论》,从胡适主张翻译西方名著和他对佛经的翻译两个方面概述了胡适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贡献;有史云波的《胡适对中国现代化翻.........
从胡适的相貌谈起
发布时间:2023-01-15
一 张中行生前撰文回忆胡适:“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温源宁如此描述44岁......
浅述悖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30
古希腊的芝诺为了证明运动的不可能,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阿喀琉斯追乌龟悖论和飞矢不动悖论,我们先以这两个悖论开始 阿喀琉斯追乌龟悖论: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转述如下: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
Fitch―悖论的直觉主义逻辑解决方案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要:Fitch-悖论从可知性原则和“非全知”的观点出发,导出结论“每个真理事实上被知道”,该结论对反实在论提出了严苛的挑战。以T.Williamson为代表的反实在论者采用直觉主义逻辑,并根据双重否定消去规则失效的原理,成功地避免了......
全球化语境下胡适的白话文学观
发布时间:2022-11-28
【内容提要】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不但是中国文学母体孕育的结果,更应是全球化特别是欧化语境下的产物。他的白话文学观包括白话文学的发展观和白话文学的语言观两部分。在发展观上,胡适受到实验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启迪;在语言观上,他......
胡适先生 2013年24期
发布时间:2023-03-02
我住的房子在南港,“中央研究院”的附近。沿着窄窄的研究院路二段,信步走下去,穿过一个公车站,再几步,到了胡适公园。 决定在这个公园走走,尽管不怎么了解胡适。 我的不了解是正常的――50年代,在他离开大陆后,他所在的北......
文学翻译自然主义谬论及措施
发布时间:2023-03-15
文学翻译自然主义谬论及措施 文学翻译自然主义谬论及措施 文学翻译自然主义谬论及措施 本文从元伦理学入手,揭示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症结———自然主义谬误(对价值和事实的混淆性认识)。作为对策,主张将翻译标准双维度......
试析胡适《四十自述》师承观发微
发布时间:2022-08-30
" 论文摘要:《四十自述》中大量文字用于描述胡适幼年、少年求学期间与教师的交往,隐含胡适的师承观。师承是学术薪火环环相扣的链状传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术与思想的传递与接力。教师传递与发送影响,以显性或隐性的形态对学生产生......
胡适与所谓“中国意识的危机”(下)
发布时间:2023-07-27
胡适针锋相对地批驳了他们:“我们的观察,恰恰和他们相反。 中国 今日最可令人焦虑的,是 政治 的形态, 社会 的组织和思想的 内容 与形式,处处都保持中国旧有种种罪孽的特征,太多了,太深了,所以无论什么良法美意,到了中国都成......
以“说谎者”‘悖论分析解悖发展的趋势
发布时间:2016-08-09
一、悖论所产生的厉史背景 悖论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是指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是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究其悖论问题的所在,是因为人们对某此概念不够深刻的理解所致。悖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都是比较深刻的,......
胡适为林可胜辩护
发布时间:2023-03-22
胡适与协和医学院关系极深。胡适出席了协和医学院成立典礼,并是最早董事之一。林可胜来到协和,两人也有很多交往。 抗战爆发后,胡适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先是从事公共外交,后正式接替王正廷出任驻美大使。林可胜在七七卢沟桥事变......
浅析描述的意义理论及其悖论表征
发布时间:2022-08-19
当我们用语言谈论对象的时候,涉及两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就对象本身而言; 一是就关于对象的描述而言。区分这两种不同层次,关于语言哲学的理解就会展开一个新的层面。意义理论是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作为对词或词组及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
浅析张东荪的文化观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近年来学界对于张东荪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大都是从政治、哲学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很少涉及文化领域。张东荪是《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初期主编,他的文化思想影响了其后的走向。本文以《时事新报?学灯》为视角来管窥张东荪的......
当代认识论中的葛第尔反例辨谬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9
一、引言:对葛第尔反例的反应 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等于问:说某个人S 有知识P 或知道P,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在传统知识论中,主流回答是一个关于知识的三元条件定义:一、S 相信P;二、S 有理由(即得到辩护地)相信P;三、P 是真的。这......
浅论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曲》中的技巧与意境
发布时间:2023-05-30
毕业论文 摘 要 要想把2胡中最好的声音和最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淋漓尽致,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而过硬的基本功来自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化训练;通过扎实......
张学良和胡蝶,缘悭一面
发布时间:2023-03-13
张学良和胡蝶,最传奇的“英雄与美人”,无论是在台北、在上海,还是在北平,他们都没有见过面。2007年12月7日,台湾浸信会周联华牧师应我们的邀请,专程从台北飞来上海,用“少帅与我”题目,讲述了他与张学良40年的交往。监禁中的张......
浅析舆论监督权的法理悖论与消解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宪法条文与舆论监督权的法理悖论 我国宪法并未在公民权利条款中直接规定舆论监督权。所谓舆论监督权,其实是一些学者根据相关宪法条文的语义推论出来的概念装置。我国现行《宪法》第41 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悖论的形态
发布时间:2023-06-08
一、悖论存在与否 悖论是以一种什么形态来存在:首先是否存在,是要通过解析才能说明它的存在,因为它确实是有,并且能推动逻辑、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但是它是不存在,是因为它是我们思维构造出来的一种形式,它的形态是语言、是文字或是......
胡适的初恋情人韦莲司
发布时间:2023-07-23
随着胡适档案资料的不断公开和发掘,以及研究的深入,胡适感情世界呈现出了令人意外的五光十色。他与美国姑娘艾迪丝・克利福特・韦莲司深情50年的故事已经不新鲜了。但情爱的感人不在于是否为人熟知和古旧,而在于它的强度和深沉。 ......
溥仪和胡适聊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03
溥仪和胡适聊了什么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1906年出生,3岁登基,1911年退位时不过5岁。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受土肥原贤二煽动,出走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因此,1931年后日方对溥仪的报道多半带有粉饰的意味。 不过,上......
胡适与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创作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 要: 五四时期,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上有了全面的变革。其中,胡适对白话新诗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本论文从背景中思考白话新诗产生的原因,在成果及意义上探索五四诗歌革命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价值,以期对白话新诗的产生及胡......
张克东:远离胡作非为的公司
发布时间:2023-03-25
“国企管理者往往比较守规矩,企业财务报表造假的动力不足。去民营企业,就要对管理者知根知底,管理者人品要不错。那种不守规矩、胡作非为的公司,如果去当独董,风险很大,要远离。”作为资深独立董事,张克东对独董这个行当有着很......
浅析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推进法制化进程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6-12-12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概况 在当前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基层干部和村民民主观念不强,民主意识淡薄,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浅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发布时间:2016-07-2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的全面把握。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论善意取得适用领域的扩张
发布时间:2023-04-07
论善意取得适用领域的扩张 论善意取得适用领域的扩张 论善意取得适用领域的扩张 摘要: 法律制度的扩张在法律发展中是常见的现象。善意取得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其传统的适用领域是动产所有权......
中国自由主义的“胡冠鲁戴”
发布时间:2022-10-06
" 一九九零年代中晚期,暌隔几十年之久的自由主义在中国复潮,由此引出鲁迅研究中的 一个新话题,即鲁迅是不是自由主义者。这个问题在以前断不会存在,毫无疑问,鲁迅是反自 由主义的。在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一九五六年,《文艺报》曾发......
胡适与吴健雄的师生情谊
发布时间:2023-06-16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然而她最崇敬的恩师,却是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胡适。如今文理两科壁垒森严,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其实是大陆学者至今不能问津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胡、吴的师生关系是在上海中国公学时建立的。上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的中国公学因学潮难以为继,无奈之下聘请胡适回母校担任校长。胡适上任后,马上进行整顿,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也由300余人猛增至1300人左.........
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胡适提出了健全个人主义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一方面要把自己锻造成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特立独行,敢说老实话,敢向恶势力作战。而我们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培养的是普遍型人才,而不是个性人才。在高校大学生的培养中,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文章从胡适“健全个人主义的思想”出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关键词: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
梅兰芳与胡适君子之交
发布时间:2023-01-28
10年过后,胡适为何 “退步”了? 在“新文化运动”早期,胡适与鲁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观点比较一致,都认为应当同中国旧文学一样,加以彻底革新,他们都推崇西方话剧的表演形式与思想内涵。 但10年后,胡适似乎又与这一初衷背道......
论考证胡适先生对宪法与法制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6-09-21
胡适是宪政的忠实拥护者,胡适注重宪政与人权之问的关系,为宪政和法制赋予了有价值意义的内涵。从人权角度出发,认为宪法是人权的重要依托,是个体权利的可靠保障。对于立国与立宪以及约法与人权方面,他也有过深入的研究。胡适宪政思......
胡适自传英文版发现记
发布时间:2015-08-19
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自传之一,令后世无数读者无限追怀。迄今为止,这本自传已经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乃至日本等地再版、重印、增订多次,仅就胡适生前出版过的版本考察,已有五种之多――民国时期有《新月》......
浅谈心智哲学中的整一性投射谬误与物理主义困境
发布时间:2023-01-05
心智哲学也被译作心灵哲学,在英美哲学中与认知科学时常相互纠缠。多年以来,各种版本的物理主义及其还原主义变种:计算主义在这个领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一、整一性投射谬误的产生 内在描述与外在描述是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对于任何......
关于天胡荽化学成分分析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8-07-06
1仪器与试药熔点用Kafler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计未校正;红外光谱用5DX睩T型红外光谱仪测定;核磁共振谱用BRUKERAV5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层析用硅胶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薄层色谱检测用254nm、365nm紫外灯、固体碘和显色剂(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乙醇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药材于2006年8月采于江西省上栗县,经广东药学院药用植物与中药鉴定学教研室刘基柱老师鉴定,样品现保.........
吴承恩主张全盘西化?
发布时间:2022-11-08
《西游记》一开篇,作者吴承恩便介绍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遂分为四大部洲:日东胜神洲,日西牛贺洲,日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并非吴承恩的凭空捏造,正是印度佛教对世界的想象。 在《西游记》里,吴承恩......
“知道者悖论”
发布时间:2023-02-20
悖论问题是困扰人类心智千年的难题。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整个一部哲学史可以看作是与各种悖论做斗争的历史。在为数众多的悖论当中最著名当数说谎者悖论,这不仅因为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更是因为该悖论以最为简单的形式告诉人们,通常......
“9·11”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
发布时间:2023-03-28
内容 提要:本文通过对 历史 事实的 分析 揭示了美国在“9·11”之后作为“新帝国”在一系列 问题 上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其帝国地位与其基本的民主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美国重新审视其 社会 的开放性,而实行一个较为强硬的移民政策,这对......
艺术至上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1-14
摘 要: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用一场鲜血淋漓的悲剧成就了一位画家一场酣畅淋漓的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而言,这种罪孽则成为对艺术至上归宿的一种触目惊心的预言,从而召唤出一个残酷的艺术神谕:艺术之上的至臻境地,则会演变为人性......
试析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1
胡耀邦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胡耀邦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地方、共青团、党校等思想战线系统担任过重要职务,后又担任党的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成熟的马......
边缘人的悖论
发布时间:2015-08-12
边缘身份不一定会带来伟大的突破,它更容易使人沉沦;然而边缘身份的人,形成突破的比率要大大高于中心人,这却是无疑问的 1790年,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英国著名保守主义思想家、政治家埃德蒙・柏克出版了《法国革命论》,在书中对......
浅谈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发布时间:2023-04-10
" [论文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区别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近来在学术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宣称有q-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思想造成了一定影响。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
九一八事变后胡适民族危机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8
[摘 要]九一八事变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并由此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胡适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他的很多思想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在分析胡适的一生时,发现九一......
梁启超、胡适与杜诗学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梁启超和胡适是杜诗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关键人物。他们以现代的学术眼光、文学观念、审美情趣来观照杜诗,从不同的角度突破了传统杜诗学的研究框架,开启了杜诗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之路。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知识分子“传媒化”及价值悖论
发布时间:2015-08-25
199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转型。这个转型,伴随全球化、后现代语境,以及网络媒介的崛起,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在本文的考察视野内,还牵涉到知识传播和文化模式的迁移等问题。本文将把知识分子还原到......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论
发布时间:2023-01-14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
试析资本家劳动力悖论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要:通过对工资与劳动力价值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论》第一卷中隐含的一个假定: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忽略不计。这一假定和资本家劳动力悖论相关。而揭示和解决这一悖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我国私营企业主的合法......
煤炭脱困悖论
发布时间:2023-05-28
尽管限产难度较大,但煤炭行业洗牌契机或已出现。 5月7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了煤炭行业脱困暨经济运行调节电视电话会议。此前的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刚组织召开过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第27次联席会议。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干预及其悖论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企业的创新、创意离不开有效的政府制度环境,而政府干预却经常处于无效率之中。从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角度,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干预悖论”的“社会集团、地方政府、利益集团”三元动态博弈模型,再根据逆向归纳法,求......
“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中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10
1954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山东大学学生蓝翎、李希凡写的《评〈红楼梦研究〉》。这篇文章批评的是俞平伯关于《红楼梦》的学术研究。六天后,也就是10月16日,毛泽东写了著名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信中,毛泽东说:......
政治自由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4-29
" 一 引入论证、最近又因以赛亚•伯林而闻名于世的公式(formula)加以完美的表达。2这一公式指出政治自由在本质上是一个消极的概念,也就是说,自由的存在是以其他事物的阙如为标志的,尤其是一些强制因素的阙如——这些强制因......
“双重贞节”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2-11-05
《霞村》是丁玲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聚焦女性问题的力作。这篇小说以“我”到霞村暂时修养为叙述起点,从“我”和一位宣传科的女同志阿桂进入霞村,察觉到霞村并没有阿桂口述的那么热闹,反而显出一幅枯败、冷清,毫无生命力的......
从胡适的戴学研究看他的反传统
发布时间:2022-08-25
摘要:胡适在“整理国故”时期重新诠释戴震思想,充分挖掘戴震在反理学方面的独特建树,把戴学作为反传统的一面大旗。胡适的戴学研究有历史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他个人的原因。以胡适戴学研究之点看他反传统之面,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荒谬的动机
发布时间:2023-01-17
一 周惠惠的手术正在顺利进行中。她的整容计划庞大而系统,从脸颊、胸部、嘴角再到鼻子。原来整容也会上瘾,任由刀子在全身各个部位游走的周惠惠,早没了第一次手术时的恐惧,只剩下满满的期待。更难得的是,周惠惠的美丽变身计划得......
关于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浅析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9-04-16
在戏曲乐队里面,二胡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有许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都能通过它的演奏得到满足,进面让戏曲演员的表演与戏曲音乐的演奏更为完美、细腻。1二胡演奏的风格特点二胡是使用最为普遍、又最具有民族韵味及气质的拉弦乐器之一,俗称“抒情圣手”。二胡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很多戏曲里面都有二胡的身影,它还扮演着关键伴奏乐器的角色。二胡在音色方面具有厚实、圆润、柔和、优美的特点,可以将乐曲中缠绵、细腻、温.........
胡适与鲁迅交恶原因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02
一 不论在鲁迅研究界,还是在胡适研究界,胡适与鲁迅交恶的原因,都是一个焦点话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两人的分歧在《新青年》时代的“双簧信”事件中就已见端倪,也有学者认为两人真正......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27
在戏曲乐队里面,二胡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有许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都能通过它的演奏得到满足,进面让戏曲演员的表演与戏曲音乐的演奏更为完美、细腻。 1二胡演奏的风格特点 二胡是使用最为普遍、又最具有民族韵味及气质的拉......
浅析数据挖掘在化学化工中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18-08-09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所积累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人们已不能满足数据表面所提供的信息,并且逐渐开始尝试挖掘出大量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更加有用的信息,数据挖掘技术便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数据挖掘技术便在信息产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所积累的数据库中得到了过去所不可能获取的知识。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取得成效之后,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自计算机诞生以来.........
认识与谬误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断语[30] 不少持“法律真实”论者丝毫不否认法律真实是裁判的最起码的要求,而“客观真实”才是诉讼和裁判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且,事实上,在每年发生的数百万件各种类型的案件中,由于裁判者的努力和当事人的诚实勤奋,大部分都......
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互联网触角延伸、无远弗届的今天,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价值阐释,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媒介认知,也不限于技术功能的效益省察,还需要有人文价值理性的意义阐释。探询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旨在破除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遮蔽,......
小叶黑柴胡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07
临床常用中药柴胡因品种来源繁多,化学成分复杂,品种之间有效成分含量悬殊,导致质量良莠不齐,临床疗效不稳。笔者收集自1993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小叶黑柴胡相关文献22篇,从品种来源、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
浅析张謇主要教育思想国内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张謇作为清末状元,同时作为晚清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创办了众多的企业,建立了许多学校发展具。其关于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今天整个国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张謇的教育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儿童教育、师范......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发布时间:2023-07-27
前 言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看成是绝对真理,更不把他们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别观点、做出的具体结论,当作不变的、僵.........
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27
" 内容提要: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村级治理的民主化大势所趋,以乡村领导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乡村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村级治理的民主化必将对乡镇转变领导方式、转换工作作风构成强大的内在动力,对乡镇机构改革......
浅析二胡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07
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2胡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纵析非智力因素的各个特点,对2胡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进......
玩皮新主张
发布时间:2023-06-05
“我想自己做个皮夹当礼物,但是以前从没做过,能行吗?” “没有问题。” “需要做多久?” “一个下午就够了。” …… 自2009年牛公馆手工皮艺教室开办以来,类似这样的问题,“馆主”王继红已记不清回答过多少次。不过,......
浅析胡锦涛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发布时间:2023-02-12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浅析
发布时间:2023-01-25
毕业论文 摘 要 由杜甫新乐府诗改编的同名乐曲《新婚别》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完美结晶。《新婚别》对于2胡学习者来说是1部极好的训练教材,要分析好这些......
论“胡乱”的成词及“胡V”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3-05-26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白话词汇研究”(13BYY107)、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项目、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培育项目成......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精神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很多精神文化(简称新时期文化),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还有很多红色标语、红色歌......
浅析二胡快弓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 要:二胡的各种技巧经历了从萌芽、发生、发展到繁荣的嬗变过程,其中快弓技巧有着标杆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光明行》《三门峡畅想曲》《战马奔腾》三首代表性的曲目进行解析,试图归纳、总结二胡快弓三个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以期......
论析诚信的进化
发布时间:2023-04-23
" 论文关键词:诚信的进化;诚信主体;诚信客体;社会诚信 论文摘要:诚信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存在,也是一种动态的进化过程。就主体角度看,它包括自信、信人、欲人信、使人信、守人信等阶段;就客体角度看,它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相信、......
浅析证据裁判主义的裁判文书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6-11-30
一、证据裁判主义的基本内涵 证据裁判主义,也称之为证据裁判原则,是现在许多国家大多认可的一项证据法上的基本原则。从证据裁判主义的内涵来看,意思是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依靠证据,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第一支持,没有证据就不得主观......
简析舆论监督权的法理悖论与消解
发布时间:2023-06-30
引言 舆论监督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和概念。我国制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中都有 保障舆论监督 的条款,一些地方法规和法院判决书中也有类似用语。而在相关法律条文中,现行《宪法》第4 1 条最为重要。学术界的通......
胡适:我曾站在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3-03-01
20世纪20年代,刘文典和胡适,都在北京大学教书。同乡又加之两人在思想上有很多契合之处,他们很快成了好朋友。不过那时两人的境遇却大相径庭。胡适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学界家喻户晓的人物,每月领着260银圆的不菲薪俸,受着各类人的追捧......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民学者胡适等各自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理论逐一探析。 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 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在历史沿革的链条中去把握......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1-26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的悖论,从而使......
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模式悖论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要:在民法典立法中,商事法律处于何种位置?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法典立法的成败,甚至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陆民事立法模式既非民商分立也非民商合一,在民法典立法思路上坚持民商合一的模式,却选择民商分立模式下的民法典作为范本,在逻辑上存在悖论。民法典立法不是要适当增加商法规t,而是要根据商事活动的需要,实现民法与商法的体系化,这完全是因为商法规则的特殊性决定的。民.........
进化论与心理学及主体性
发布时间:2023-04-15
" 就其在无论历史形态还是现实形态的学术研究背景中的状况而言,进化论和主体性二者本身构成了相互分离的两个不同的论题,虽然它们可以在理论体系中被结合在一起:从进化论中既未必能导出主体性,又未必会导致对主体性的否定;对主体性的......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古船》与《白鹿原》两部长篇小说都有着对传统文化观念的批判,然而,《古船》在理想主义光晕里走向了对道德中心主义传统的皈依,《白鹿原》却在依恋传统中实现了对道德中心主义的消解。 关键词:《古船》;《白鹿原》;道......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困境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是我国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必然趋势。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人为的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城乡区别对待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
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进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一、前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理论的探索进程又拉开了全新的篇章。自那以来,基于我国自身国情的市场经济理论的雏形初现,并最终完善为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体系。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
“合成谬误”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10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最初提出“合成谬误”这一概念,主要用于解释经济学领域的一些现象。对单个个体成立的命题,对个体的集合反而不成立。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比如前几年出现的“蒜你狠”现象。市场上紧缺大蒜,少量个体户种植大蒜可以卖上好价钱且价格一度炒得很高,高到一提到大蒜,顾客的反应“大蒜?算了吧!”。但是当大家一窝蜂都去种植大蒜,情况就很糟糕,家家能保本不贴钱就算不错了。再比如,.........
浅析挡不住的民主立法进程
发布时间:2016-09-07
在这次全国人代会上,立法法的修改进展情况出乎意料地热。在各个代表团,税收法定原则是代表们争相讨论的焦点。而在会场外,如何征税、向谁征税、税率多少也成为民众发表意见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在这次全国两会期间,两个舆论场都在讨......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发布时间:2023-02-19
"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的主要论点之一是,后现代说到底是“经济变成了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1 在我看来,这是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的认识论和政治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认识与谬误
发布时间:2023-01-01
可见,科学认识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于事物的真实层面,而是要深入追究,直至获取真理。事实上,人类文化积累中形成的无数的真理,就是由于人类的不懈努力所实现。 (二)裁判的目的与方法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科学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