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汉语辞书释义的发展

汉语辞书释义的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28 04:11:49
汉语辞书释义的发展
时间:2022-09-28 04:11:49     小编:

摘 要 经抽查,汉语辞书释义的方式,古代有声训、以组合代释义、想当然式、定性式、同义词近义词解释和描写式六种。前三种是原逻辑释义,在辞书释义中逐渐减少,现代《汉语大词典》除特定领域外只有后三种。释义内容的进展,有准确性的提高、对释词意义的消歧、释语的词性对口、释语的平易化、态度的客观化,其中描写式还有表达走向完善、概括范围走向恰当、信息从粗略走向精细等。所释义项也由随选到合理的完备。各门科学知识的引进和科学术语的大量应用使现代释义获得飞跃发展,从经验阶段上升到科学阶段。这两个阶段也具有人类普适性。

关键词 辞书 释义 释义语 释义方式 准确性

辞书的释义方式在两千年中多有变化,而其变化也远不只是文言和白话的区别。观察辞书释义的方式和内容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释义这门学问本身的进步轨迹,还可以观察到语言、思维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字书和词典释义有别,今天的词典对单字的释义有时比较简单,重在解释复音词。但简单的释义可以追踪同书的复音词。上古的《说文》和《释名》比较特殊。《说文》的解释必须照顾和字形相关的意义,《释名》解释的是词的语源义。但是和字形相关的意义仍然是词义,而《释名》的声训是古代常用的,《说文》里就不少,故在《说文》没有适取词/义项的时候可用《释名》例。古代字词不分,也不会出现单音词释义简单的问题。故放到一个系列中考察。

一、释义方式的消长与分析

根据语料,笔者把辞书释义方式概括为6种,每种用其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做代表:Z,以组合代释义;S,声训;D,定性;T,同义词近义词解释;X,想当然解释;M,描写性解释,包括定义。当然这些分类有层次。S和X两类都可能有描写或定性,但先分流出来,其余的再分。

【Z式】,以组合代释义。它们都是最基本的词,供人们日常使用。古代有13例,如:

南 《说文・部》:“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尾 《广韵・尾韵》:“首尾也。”

【S式】,声训。用读音相同相近的词来释义,古代有12例。

母 《说文・女部》:“牧也。”

热 《广韵・薛韵》:“《释名》曰:‘热,k也,如火所烧k。’”

【X及其复合式】,即用无需验证真伪的习惯看法来释义,常常是评价性的。古代有19例。

火 《说文・火部》:“也。南方之行。”按:“南方之行”指五行之一,X式。

人 《广韵・真韵》:“天地人为三才。”

白 《正字通・白部》:“西方之色。”

春 《说文》释“推也”,即草木推土出芽。按:S式。《广韵・谆韵》改作“四时之首”,变成M式(描写式),《汉大》更采用复合的T+M式:“1.春季;春天。我国习惯指农历正月至三月,为一年四季中第―个季节。”

四 《说文・四部》:“阴数也,象四分之形。”按:X式。《正字通・□部》变成:“物数倍二为四。”M式。

火 《汉大》改用M式解释:“1.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大多数释义采用下面三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逻辑的释义方式。它们解释的是使用义,其释义可以根据事实检验真伪。

【T式】,用同义词近义词释义。

毁 《说文》:“缺也。”《广韵・纸韵》:“坏也,破也,缺也,亏也。”《正字通・殳部》:“坏也,亏也。”《汉大》:“1.毁坏;破坏。”按:四个点都使用T式。

长(zhǎng) 《广雅・释诂一》:“老也。”

【D式】,此定性指用上位类名释词,或用“类名+总称”“泛指+类名”“数字+类名”等形式,无描写。类名一般固定性好,如有外加的描写就是M式了。

刀 《说文・刀部》:“兵也。”按:即兵器。

草 《说文・H部》:“百卉也。”《汉大》:“1.草本植物的总称。”

【M式】,用描写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方式释义,包括与他词对比。其中以“属加种差”法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就是定义。 百 《说文・白部》:“百,十十也。”《正字通・白部》:“十十为百。”《汉大》:“1.数词,十的十倍。”按:为D+M式,揭示“百”的本质,是定义。

这三种释义方式能够或详或略地正面揭示词义,一直沿用到今天。即使《汉大》使用了简单的T式、D式,基本上都能在同书中追踪到比较详实的解释。假如读者对“母:母亲”的解释不满足,可追查“母亲”:“1.子女对生养自己的女子的称谓。俗称妈妈。……3.泛指生儿育女的妇女。”

用同义词近义词释义,简单易懂。可是它欠翔实精准,如果一个词没有同义词近义词就无法使用这一释义方式。还有,它容易导致循环释义。定性式如果只有上位类名,则内容空泛。定性式在《说文》《玉篇》《广韵》里常见,简单释“草也”“木名”或“鸟也”,现在几乎不用了。用“……的总称”等也可能出现循环释义。描写式是最细致最准确的,其生命力也最强。由于其释词难度最大,所以发展得也较晚。

古今总趋向是M式释义不断增长。《说文》点有9个,到《正字通》就发展到23个;到《汉大》发展到41个。它们分别占同一个点的19.1%,41.1%,69.5%,都大幅度提升。到了现代它已是占压倒优势的释词方式。

有一例特殊。甚,《说文・甘部》:“尤安乐也。”“甚”的意义和安乐无关,许慎可能不是说“甚”表安乐,而是以“尤”解释“甚”。这一例不入诸类,暂作不慎失误看待。

二、释义内容的进展

1.准确性的提高

准确性的提高指释义由走样不实到揭示所指的真实属性,对象确定,概括面恰当(不大不小,边缘清晰)。准确性的提高是释义进展的最大一宗,55个词中大多数经历了这个过程。它们有些是用逻辑释义方式代替了原逻辑方式,有些是在逻辑方式中调整,或复合释义。但方法有效不能保障释义有效,更不能保障释义优良。如:

龙 《说文・龙部》:“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汉大》:“1.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而从《说文》到《正字通》都以为真有其物。《汉大》指出其传说的性质,分清真假。

牛 《正字通・牛部》:“耕畜。齿有下无上,三岁二齿,四岁四齿。”按:无上齿和二齿四齿,是无稽之谈,牙齿过少根本无法咀嚼。《汉大》:“ 1.反刍偶蹄类哺乳动物,头部有角一对,体大力强,善于负重。肉、乳可食。”

《说文》点的原逻辑释义方式一共14个(不算1例T+X式),到《正字通》已改变为逻辑方式的9个,到《汉大》全部变为逻辑方式。但是“手”的释义《说文》是T式,《正字通》反引《释名》退到S式,进展不稳定。

手 《说文・手部》:“拳也。”《正字通・手部》:“《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汉大》:“1.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

“拳”是握起来的手,以“拳”释“手”,不妥。张自烈没有采用《说文》释义,转而引用《释名》之释,亦非。《汉大》的描述就清晰准确了。

见 《说文・目部》:“视也。”《广韵》和《正字通》同。《汉大》:“1.看见;看到。”

“见”是看见的意思,“视”只是看。《汉大》的解释才到位。

T式释义,应符合互换性和单一性原则,古代还没有这种认识。以“视”释“见”无互换性。单一性详见下条“对释词意义的消歧”。

不 《正字通・一部》:“不然也,不可也。未也。”按:“不然”“不可”很像“不”的应用,也可以看作T式释义,不明确。而“未”和“不”有许多不同,如“未”能表示还不够、还没有(未善,未到)等,不能换成“不”。《汉大》:“4.副词,表否定。”则相对较好。

于 《说文・亏部》:“於也。”《广韵》同。《正字通・二部》:“语助。”按:其书证是《诗经》的“于沼于b”,介进地点。“于”在《汉大》中,做介词有11个义项,“於”做介词也有11个义项。无法弄清要释“于”的什么义。《汉大》把介进地点的意义明确分出来解释:“10.介词,犹在。”

以上二例,所指对象到《汉大》终于清楚确定。

M式释义的准确性的发展,第三部分将单独讨论。

2.对释词意义的消歧

M式里面常用对释词表达关键意义,T式则用对释词单独释义,没有语境。一个词通常有多个义项,为了明确指示被释词的意义,现代辞书学提倡取对释词的最常用义与之对应,以单一性消歧。这一点,古代辞书常常是随意的,乃致不避同字不同词。如:

活 《广韵・末韵》:“不死也。”《汉大》:“1.生命存在。与‘死相对。”

不死,易被理解为不会死,如“不死之药”。《汉大》的解释消除了歧义。

圆 《玉篇・□部》:“周也。”《汉大》:“1.圆周;环形。”

《玉篇》的解释应该指圆周,但是“周”的形容词义“周密、周全”和动词义“环绕、接济”都比它常用,所指不清。《汉大》仍然用T式,但指明“圆周”,无歧义。

变 《说文・攴部》:“更也。”《广韵・韵》:“化也,通也,易也。”

“更”有平声和去声两读,是两个词。此“更”应读平声,《说文》没有说明。或许《广韵》编纂者为了意义更显豁,采用了“化”和“易”。用两三个对释词释义,可以互注,读者根据互注词的共同意义去理解。这是弥补意义不明的一个办法。

又 《广韵・宥韵》:“犹更也。”《正字通》同。《汉大》:“2.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 “变”和“又”都用“更”来解释,“又”是副词,用“更”的去声义。《广韵》也没有指出读音。再者,去声“更”在中古已经主要是表递度的程度副词,很少表示重复。故“又”用“更”解释比“变”的释义问题更大。

由 《尔雅・释诂》:“自也。”《广韵・尤韵》:“从也,经也。”《汉大》:“17.介词。自;从。”

如果单看《尔雅》的解释,会理解为介词。可是《尔雅》把它和遵、循、率放到一组解释为“自”,这些词是动词,放在一起就混了。《广韵》的解释也没有把介词义项指出来,“经”的动词义“经过”最常见。“由”本来也有动词义表示经由、经过,如“行不由径”。最后《汉大》给它一个含定性语的D+T式,这就明确了“自”“从”使用的是最常见的介词义。

以最常用义来释词,并适当配以互注词,加强了T式的释义能力。如果T与D、M式复合使用就更详备。“最常用义”的要求缩小了同义词近义词释词的适用范围。这没有什么遗憾,有力的M式已发展起来,替换了许多从前的T式。T式在母语综合词典中越来越少用,但是它适合双语词典和方言词典的释义,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3.释语的词性对口

释语中的对释词语或整个句子,要符合被释词的词性。解释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应当有各自一般性的释义用语原则,才能保障释义质量。如解释名词,用名词性的类属语、对释词语。解释动词,用动词性的类属语、对释词语。解释形容词,用形容词性词语、“形容……”、“像……的(颜色,形状)”、“……的样子”等。占语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最好能指出其词性,虚词则应全部指出其词性,才好理解。

古代辞书喜欢用T式释义,同义词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所以释义一般是对口的。M式也大多对口。但是因为认识不足,有一些不能对口,或不能明确对口,到现在才改变。如:

长(zhǎng) 《广韵・养韵》:“大也。”按:“大”的基本义是大小的大,形容词。可是《广韵》用的是动词“长大”义,不明。《正字通・长部》:“长,长养之。”解为及物动词,而生长的长是不及物动词。《汉大》也用T式:“18.生长,成长。”明确对口不及物动词。

热 《正字通・火部》:“炎气也。”按:用名词性的释义语解说,不合。《汉大》释“1.温度高。”与“冷”相对,其对释词“高”跟“热”都是形容词。

必 《广韵・质韵》:“审也,然也。”按:从意义看,编纂者想要解释“一定”的副词用法。可是“审”是典型的动词和形容词,虽以“然” 做互注词,但“然”也是形容词。同时意义有些错位,“审” 做副词表示“确实”,“然”表肯定指已然,而必然却表示将然。 《汉大》:“7.副词。必然;一定。”用定性语加副词对释。

甚 《广韵・沁韵》:“大过。”《正字通・甘部》引之作“剧过”。按:“甚”通常用作副词,表示非常,特别是在中古和近代。如果把《说文》的“尤”分离出来,就是恰当的解释。可是,《广韵》的解释像释动词。《汉大》:“4.很,极。”同样以程度副词对释之。

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从不同方面表现释义的准确性,可以归到广义的准确性里去。

4.释语的平易化

辞书释义应当使用通俗平易的言语,才能有效发挥其解说和学习的功能。汉字是意音文字,我们还要考虑到字形的通用性。古代辞书编纂者比较注意这一点,通常用语浅易。但是有些释义还是偏于古奥。我们考察的都是语文词典,不是供专业人员使用的专科词典,这一点不能忽视。如:

天 《广韵・先韵》:“上玄也。”按:“上玄”出于扬雄《甘泉赋》,是个生僻词。

此 《正字通・止部》:“《六书故》:‘此犹兹也,斯也。’”按:这个释义比《说文》等 “止也”有进步,但“兹”“斯”比“此”难懂。《汉大》用语平易,见上文所引。

火 《说文・火部》:“也。”按:“”出《诗经》,齐国方言指火,很生僻。

华(花) 《尔雅・释草》:“C也。”按:“C”读敷,郭璞说是江东方言,生僻。

清 《说文・水部》:“J也,水之貌。”按:J,即朗。,通作澄。《正字通》原样引之。用这样怪僻的字,本来易解的“清”却搞不懂了。

灿烂 《说文・火部》:“灿,灿烂,明s貌。”按:用对状态形容词的典型释义语“……貌”释之,本好。但是,“s”很难懂,其实就是“净”字。这个释义不确,“灿烂”应是光彩鲜明貌。

用语用字不平易的原因,有的是没找到平易的对释词,又难以描述;有的是崇古心理。

纵观59条《汉大》的释义,没有以深奥怪僻的语言释词的,也没有怪字。当代辞书编纂者基本有个共识,以书面化的现代汉语释词,而汉字规范也比以前做得好多了。

5.态度的客观化

辞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解释词义的,不是给出评价的。所以用语应当客观中性,不能掺杂编纂者的评价态度。古人不在乎这一点,现代不时有人提请注意,除特殊领域外基本改掉了。

人 《说文・人部》:“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按:这里没有对“人”进行本体解释,仅做贵贱评价。《汉大》:“1.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用语言进行思维的高等动物。”根据其本质属性做客观解释。

大 《说文・大部》:“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按:这个解释的问题跟上条一样。其实,“大”的字形就像一个人张开手脚比划“大”,很简单。《汉大》:“1.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摆脱了以人为中心的释义方式。 黄 《广韵・唐韵》:“中央色也。”《正字通・黄部》同之。按:所谓“中央色”,指土地的颜色,《说文》言其“地之色也”。古代以五色配五方,中央配黄,这是归类的原始形式,抓住数字相同就拉到一起,其实并无理性意义。事实上土地也不止是黄色,东部多红壤,西部多紫壤,北部多黑壤,中部多黄壤。中原人以自己为中心认识五色五方。《汉大》:“五色之一。即像金子或成熟的杏子的颜色。”描述具有普遍性。

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有某些基本词难以解说的尴尬。在现代科学传入中国后,人们比较容易克服这类毛病,本语料中没有一例。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并不那么容易。《汉大》对“人道主义”“民主”这类普世价值的解释,都指为资产阶级思想。民主本是多数决定,它却说:“民主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5个词,我们以古代为一个单位,《汉大》为一个单位,取古代最好的一个解释同 《汉大》做释义质量对比,有47个词的释义质量明显提高,8个词基本保持原来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基本保持原来水平的释义,或者是古人已经说得不错,或者是今人的认识跟古人一样模糊。举几例:

天 《正字通・大部》:“杨注《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空虚者皆天也。”按:说得已经恰当,若能指出“着重指抬头望见的虚空”更好。《汉大》:“3.天空。”“天空,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而离地数尺之内的空间是不是天,没有说明。

忧 《说文・心部》:“愁也。”《广韵》同。《汉大》:“1.忧愁;忧虑。”“忧愁;忧虑愁苦。”“忧虑;忧愁思虑;忧愁担心。”按:部分循环释义+有效T式。

德 《广韵・德韵》:“德行。”按:即道德品行。《正字通・彳部》:“心之良有曰德。”按:这话表述不清,或有讹误。如果说“心之良曰德”就能理解了。《汉大》:“1.道德;品德。”“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按:说得颇有理论,却未承认一项普世道德,如爱劳动、仁慈、公正等。 (“品德”的解释是“品质道德”。)

三、描写法的进步

M式释义的优势及其使用频数的发展,前面已经讨论。因为它特别复杂,现在把这种方式专门提出来,考察其用语和表达上的发展。

1.表达式走向完整

古代M式释义,有些表达式过于简单,以致不完整。下面的例子,我们用括号注明其所缺的成分。

镂、刻

《尔雅・释器》:“(雕刻)金谓之镂,(雕刻)木谓之刻。”

兽 《尔雅・释鸟》:“(动物)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按:指出了典型的外部特征,而无上位类名。《正字通・犬部》:“(大动物)飞曰禽,走曰兽。又在野曰兽,在家曰畜。”仍然缺上位类名。

原 《广韵・元韵》:“(土地)广平曰原。”按:其对释词语很好,但是没有“广平”的主体。“原”今称平原。《汉大》平原:1.广阔平坦的原野。”基本就是在《广韵》释义的基础上加了主体。

所缺的上位类名,有的是语言中没有,如“雕刻”,有的是有而还未广泛使用,如“动物”。主体词语也是这样,“土地”是早就有的词。本语料中没有这种缺少上位类名或必要的主体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故列出此类。

2.概括范围走向恰当

M式对对象做出的概括是否恰当,依赖类概念的普遍化、清晰化。古代常有过大过小现象,今天得到很大改善。如:

尾 《正字通・尸部》:“凡居后者为尾。”按:所指过宽,后屋、后卫等不叫尾。《汉大》:“1.尾巴。动物躯干末端突出的部分。”描写恰当。

轻 《正字通・车部》:“凡不重者皆曰轻。”按:概括过宽。不重和轻之间有中间状态。《汉大》:“1.物体的重量小。与‘重相对。”正确描述再加反义词提供联想。

笑 《正字通・竹部》:“喜而解颜启齿也。”按:这个描述能很好地解释典型的笑。但是 《汉大》的解释更全面:“1.显露愉悦的表情,发出欣喜的声音。”这还包括了不由衷的笑和微笑。

3.信息从粗略走向精细

辞书描写所提供的信息量,应该足以说明对象特征和重要属性,如逻辑类别、品质、形态、功能、材质、运动方式、存在时空等等,而又不太多。这是从粗略描写开始的,慢慢变得翔实,真正转精是在现代。如:

花 《正字通・H部》:“草木之葩也。”有描写而没有信息量。按:《汉大》:“1.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引入详密的生物学定义。

春 《广韵・谆韵》:“四时之首。”按:仅指出时序。《汉大》还告诉了农历“春”的起止月份,见前所引。

飞 《说文・飞部》:“鸟翥也。”按:这种描写,只比T式多个主语。《汉大》:“ (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长(cháng) 《正字通・长部》:“短之对。”按:这跟“大,小之对”一样,仅指出反义关系,且易陷入循环释义。《汉大》:“1.指在空间的两端之间距离大。” 而 《正字通・而部》:“连上接下语助词。”按:能指出它表示连接很好,但所连接的关系未分。《汉大》“而” 做连词有11个义项,最常用的两项释义:“6.连词。表示并列。犹如,又。”“9.连词。表转折。犹然而,却。”

桧(guì) 《说文・木部》:“(木名,)柏叶,松身。”按:描述实物采用譬况法,这是古代常用的方法,时代越早越少使用譬况词。《正字通・木部》:“桧,木名……今桧叶似细杉,干如柏。其兼柏叶者名二色桧。”也是譬况法,但有了譬况词“似”“如”。《汉大》:“1.木名。柏科,常绿乔木。茎直立,幼树的叶子象针,大树的叶子象鳞片,雌雄异株,春天开花。……”有了科学归类,譬况更精细(“茎直立”是赘语)。

譬况是在对象难以说明的时候,做整体的混沌的比较,以引起联想。它形象而简便,却不精细,也可能循环。当代《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动物图谱》等专科工具书,不再使用譬况描述法,而以新的术语表达形状,如卵圆形、鳞形、掌状、披针形、刺形、纺锤形等。

描写式的消除歧义、词性对口,参见前面。

这里列举的是主要的发展路线,还有一些,本文不细加罗列。

表达式的完整和概括范围的恰当,以及许多精细化现象,都使释义的准确性提高了,信息量也大为增加。

四、总 论

释义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是释义方式的精选和描写的细致,另一方面是术语的发展,后者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科学术语是一门语言中切分概括最有认识意义、也最清晰的概念。经验性术语则比较懵懂。古代汉语的术语很少,根据今天的分科来套,笔者抽样调查《清实录》的术语是今天《人民日报》的3%,质量是经验性的(李海霞 2007:109―113)。在我们的释义语料里,古代百科术语有:人、兵(武器)、鳞虫、水、十等几个,语言学术语有:俱词、定辞、语助辞。辞(词)往往是表虚词的术语,用“俱词”释“皆”,“定辞”释“必”,比不分词性用“咸”“定”来解释要清楚。但是古代的术语意义模糊,名称不定。哪些是“辞”哪些不是“辞”,没有人界定,解说时用不用也较随意。又叫助语辞、语辞、助字、虚字。“四方攸同”的“攸”、“椒聊”的“聊”和“而”等被古注视为语助辞,而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却说:“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又指挂在口头上的词语。清袁仁林把虚字叫作“语言衬贴”,未臻贴切。没有术语则问题更大。《广韵・德韵》:“或,不定也。”这是指的不定指的代词,还是选择连词?只有产生了词性和选择关系的概念,才能把它们分开说清楚。

今天《汉大》释义所用术语,绝大多数已是科学性术语。语料中百科的如液体、物体、体积、面积、圆周、强度、草本植物、种子植物、哺乳动物、偶蹄类、器官、上肢、劳动、工具、思维,语言学的如语言、代词、数词、连词、介词等,都有尽量科学的定义,这才把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有效揭示出来。概念是认识成果,又是认识工具。当人们没有这些必要概念的时候,不管多么善于写作,要贴切地表达是办不到的。

释义质量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所释义项是否有一定系统性,是否遗漏较常见的。古今辞书的义项设置由随选一个发展到适用范围内的基本完备。

上古的辞书编纂者对词义的认识尚粗浅,综合性辞书也还没有出现,《说文》《释名》《尔雅》和《方言》都有各自的特定任务,所以几乎都只能解释一个意义。中古的字书没有了解释字形的任务,专释词义,又有了韵书,对多义词进行解释时,常有两三个义项,但选择比较随意,不一定考虑常用不常用。《正字通》义项更多一些,但离基本完备还远。如:

长(cháng) 《说文・长部》:“久远也。”按:《广韵》同,都没有解释其最常见的意义――长短的长。《正字通》方才增加“短之对”义项。

轻 《说文・车部》:“轻车也。”(未计入本语料)按:“轻”在上古已是形容词,未见单独指车的用例。许慎如果补充一句“引申为重之对”,或“又重之对”就能反映实际情况。

圆 《说文・□部》:“圜,全也。”按:指完整。又:“圜,天体也。”指天穹,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又《员部》:“员,物数。”(三字均未计入本语料)圆的圆形义上古就已常见,多作“员、圜”。可是诸辞书的解说都没有这个意义。只有《玉篇》解释为“周”,《广韵・仙韵》仍然是:“圜,天体。”

《尔雅》把同义词系连在一起,《方言》排列方言词中和“雅言”相对应的词,各用一个词释之,不管所释的义项是那个词唯一的、主要的还是生僻的,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就不用具体列举了。

所选到的义项,通常有同义词近义词可以解释,不劳描述。

现代辞书的编纂,是大量收集语料做卡片,再把用例一个个归类理出义项,《辞源》已开始这样做。这使得义项收得空前齐备,重要义项不会被遗漏。近年又利用电子语料库,更上一层楼。当然,即使是综合性辞书,收取义项仍然有一定范围,不像专书词典那样穷尽收录,所以只是一种适度的完备。

关于释义质量,还有是否与书证一致,是否有色彩、文体之类语用信息等,这些古今差异也很大,本文暂不讨论。

推动释义方法和质量进步的,主要是认识的深广化、清晰化和科学术语的大量使用。

就收词而言,古代辞书偏重收释单音词,而复音词在先秦就已经不少。唐宋的词目我们统计了3005个,复音词已占52.1%。旧式辞书只有雅书按义类收了一部分复音词,但是语言中绝大多数复音词还是查不到。直到《辞源》才普遍地收释各类复音词(87790个),无数后起词和概念才进入词典。

我们把语料中全部释义分为不良、较好和优良三个等次。较好,指描写基本准确、对释词意义对号且不是生僻义、定义的内涵外延相符、虚词用相同词性的词来解释(多义虚词不分义项除外)、在一部书内没有循环释义、也没有意义落空(如《说文》“华,荣也”,而“荣,桐木也”)、不含字词古奥的释义语。优良,即在较好的基础上,描写严密科学、对释词用最常见义、虚词(含副词)出词性,简略者在同书内能追踪到优良的释义。

优良的,《说文》点有7条,如牛、包、我、百。《正字通》增长到13条,如天、毁、笑、变、圆。《汉大》54条达到优良,且多是优良中特别严密科学的释义。未及的是德、理、忧、甚、皆。

我国辞书编纂源远流长。其收词释义和注音(本文不讨论)的发展历史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经验阶段和科学阶段。我们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古代辞书的发展速度较慢,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进展都是经验性的。而经验是狭隘的、不严密的,同偏谬和迷信交杂在一起。科学阶段,我们的语料以《汉大》为代表,收词又比《辞源》完备得多,释义质量飞速提高。回顾开创中国现代辞书时代的《辞源》,是1915年出版的,辞书编纂自此驶上科学的快车道。《汉大》出齐于1993年。8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过去的两千年,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引进了现代科学知识和辞书编纂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汉语的表达也比古代周密多了。科学阶段的辞书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记载和解释的宝库。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当然,我们的一些释义还要不断改进,人文社科方面的某些释义还有艰难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2.李海霞.术语――词汇中爆炸的新星.∥王建华,张涌泉主编.汉语语言学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林玫.意义、释义与词典释义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评《现代汉语词典》语言学条目释义
发布时间:2023-01-02
评《现代汉语词典》语言学条目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http://wWw.LWlM.cOM以下简称《现汉》)以其规范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为突出特点,在海内外享有盛誉。2005年推出的第5版,又使该书的内容更趋赅博,字形与词形更规范,注音与......
汉语大型辞书同义并列复合词的训诂失误及应遵循的原则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同义并列复合是双音化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此形成的复合词很早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大型辞书在训释这些词语的时候还存在常见的三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辞书训诂应遵循区分词与非词、平等性及概括性等三大原则。......
汉语间接回指及对其释义过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间接回指是回指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文章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对汉语中各种间接回指的现象重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分类方法,并用认知域堆栈以及认知域关联过程对汉语间接回指的释义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汉语......
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0
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 摘要:本文从历史角度研究了“坐”的语法化过程,对其语法化过程作了一番详细的梳理。并且对引起其语法化的机制做了简略分析。 关键词:坐;语法化;因为 近年来,语法化是语言学领域研究的一个......
对外汉语学习型词典释义的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0
对外汉语学习型词典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词典类型,它不同于传统的旨在帮助解释阅读中所遇难词的消极型词典,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为语言学习而编写的积极型词典,并且,前面也已经分析了,它是一种外向型词典,不同于供本族学习者使......
汉语语义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9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想要学习的语言,汉语热已经成为当下非常普遍而且时髦的现象。因此,汉语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注意。虽然,在古代,汉语作为一种外......
浅析汉语修辞中折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
发布时间:2023-04-27
【摘要】汉语修辞活动中,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各种修辞活动折射出具体与抽象、整体与部分,联想与比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 【关键词】修辞 汉民族 思维 ......
浅析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法考察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 要:修辞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是指修辞方法介入造词过程,组织语素从无到有地造出新词语的一种方法。修辞方法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汉字修辞和修辞格两个方面来考察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中......
浅谈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叠音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它之所以有这样的生命力,与它特有的音义组合形式是分不开的。对于叠音词的修辞功能,本文以史为序,以历代名篇为点,依次对叠音词引证分析。一者,不再重述它在不同文学样式中所具有的活力;二者,力......
汉语修辞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9
一、修辞的定义和意义修辞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表达方法。尤其对于那些难以直接表达的东西,利用修辞则可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我们所想的意思。我们列举出如下几个修辞定义:在先秦时代,古人们就将修辞二字放在一起连用了。《易经》说:修辞立其诚,放在这里合用的修辞应属修饰文辞之意。谭永祥在《汉语修辞美学》里,将修辞定义大胆分为六种类型:调整修饰、加工说;选择说;准确鲜明生动说经济、简练说;适应题旨情景说;美辞.........
汉语修饰语语序类型的认知解释
发布时间:2023-06-17
20世纪上半叶语言学界主要采用了李方桂对汉藏语系的类属划分,认为汉语属汉藏语系。采用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是单向的,在研究汉语以及壮侗语、苗瑶语之间的关系时,将焦点放在汉语对于这些语言的影响上面,忽略了这......
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的动态释义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 要]语言对比中经常有不同语言中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词语语义作为词语的概念内核,与词语所表达的现实世界、词语的认知主体―人,以及词语本身依附的主体―语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实世界-人-语言之间并不是静态独立存在的......
汉语口语修辞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解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 论文关键词:21语修辞;汉民族;文化信息;思维;心理;风俗 论文摘要:言语修辞活动中,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12语修辞活动中折射出汉民族具象、整体......
英语辞书编纂中的全球化视角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 随着国际英语以及各种新变体的形成,英语的单一性标准和规范受到质疑,多元标准和多中心论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文章试图通过呈现全球化视角对世界范围内英语辞书编纂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英语辞书编纂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启......
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6
这里要谈的汉语诗歌,是文言文体的汉语诗歌。要说的构成,是指这些旧体诗在体式方面的构成条件。我现在就是要解剖一下汉语诗歌,看看是什么语言条件,构成了汉语特有的诗歌体裁。同时,也要看一看在体裁方而历代诗歌的发展,表现为什么......
浅析汉语量词的修辞格及文化心理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在修辞中大量使用量词是汉语的一大显著特征,量词各种修辞格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本文主要探讨了量词的四种常用修辞格,并且从思维方式角度分析了量词修辞用法所反映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关键词:汉语 量......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初文等术语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的术语对训诂学、文字学都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通过整理,文章对初文、繁文、省文、异文四类术语做了较详细的归纳分类,并将其与权威理论进行对比,阐明了郭氏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使用这四......
古代藏文辞书
发布时间:2023-07-26
摘要 藏文辞书随着藏文字的创制、普及和规范应运而生。公元9世纪,藏族历史上第一部辞书――《翻译名义大集》,由吐蕃国王颁布使用。自此,这部梵藏文对照的经典双语词典在一千多年里,一直是梵藏文翻译的权威工具书和藏语规范标准的......
大陆与香港中学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从大陆与香港现行的中学语文(汉语)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都没有把修辞教学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辞格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其实都是把修辞当作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点缀,从而,把修辞教学引......
论模糊词语的释义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19
" 摘要 语文辞典所收的词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明晰词语和模糊词语,即通常所说的明晰语言和模糊语言。对于明晰词语,可以运用明晰语言来揭示其本质特征,从而达到释义的准确;而对于模糊词语,还得运用模糊理论及模糊语言来加以解释......
让网络语言助力汉语言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08
让网络语言助力汉语言的发展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和应用。起初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络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特......
汉语言文学的全球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源远流长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大学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既历史悠久又与时俱进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专业也随之热门起来,有......
大陆与香港中学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比较(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从大陆与香港现行的中学语文(汉语)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都没有把修辞教学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辞格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其实都是把修辞当作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点缀,从而,把修辞教学引......
《论语》中“孝”的现代阐释与传承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要:黑格尔认为,家庭以“爱”为其规定,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家庭伦理实体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真理内容,并明确规定了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从黑格尔的家庭伦理实体视角观照孔子《论语》中的“孝”,其作为“仁”的具体实践,作为人......
《汉语大词典》义项漏收\书证缺失试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 要: 义项漏收、书证缺失是《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本文以《抱朴子·外篇》为例对此进行试补。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抱朴子·外篇》 义项漏收 书证缺失 一、义项漏收 【鼎列】 上宰鼎列,委之母后之族;专断顾......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借词;地域特征;语法特征;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词汇互借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倩词,借入方式不拘格,所折射出的文化色彩斑瀚,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在追根溯源中把......
矛盾修辞理论的解释和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矛盾修辞[微软用户1] ,作为一种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的修辞手法,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它表面看来似乎不符合逻辑甚至荒唐,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它总能捕捉并表达人们心里最强烈或最微妙的感情,因此,矛盾修辞被认为是一......
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歇后语的解释力
发布时间:2022-08-29
一、引言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大多数学者是从修辞或翻译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从隐喻、关联理论等角度对歇后语进行探讨,但对于不同类别歇后语意义构建问题的研......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⒈引言 本文将对过去所提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the relative construction)之间的关系,并非在句法的特征方面,而是在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方面得到最好的论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就跟句法话题有关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中,面临着即在世界的发展博取一席之位,同时又不随波逐流,走自己发展壮大的道路的难题。毫无疑问,马克思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是中国化的理论武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
走动的语辞
发布时间:2023-01-19
晚 秋 即使是作为季节的秋天,她 也只能拥有两只眼 那哭红了的,不是相思 是患了失忆症的日子 随着绿色的头发簌簌滑落 一不小心落进草的圈套 是大病初愈的野火 把天空举得越来越高 把自己藏进越来越远的春风 给......
汉语反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2-12-15
汉语反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反义词问题,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学的多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对对外汉语的反义词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反义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近义词......
浅析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 要:对外汉语修辞学是一门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新兴学科。从整体看,现有的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绝大多数未能突破汉语本体修辞学的桎梏,完善自足的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只有坚持“以交际为中心”的修辞观,立足对外汉语教学实际,......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0
" 现代汉语“之”字结构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定中结构,其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备受语言使用者青睐。本文拟从修辞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之”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求明晰这一结构备受青睐的修辞学原因。 人们在运用语言时,为取得理想的交......
关于“司法”语义及其阐释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 对司法内涵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司法改革的目标确定与路径选择。目前,关于我国司法的主流观点主要包括“司法”即纠纷的法律解决,“司法”即诉讼,“司法”即审判,这些观点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我国的司法内涵在推进国家治......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汉语言文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以及发展,现如今汉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完善且成熟的语言体系。因此,在汉语言基础上演变并发展而出的汉语言文学广博精深且精妙绝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基,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的侵袭之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危机。为了能够适应当下较快的生活节奏,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侵袭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并对网络语言.........
浅谈近年来汉语语境中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些年来,一部分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家在对汉语文本进行阐释时,开始重视修辞论视角的引入,这对于汉语语境中的文学批评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家而言,文学首先是一种言语表达,面对一个文本,首先面对的......
从认知角度诠释定语从句的汉译
发布时间:2023-05-05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对同一真值事件的表达,因观察者的角度、注意焦点、详细程度不同而不同。这个不同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意象,反映对事物的不同认知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英语 的定语从句与它所修饰的中心词之间的关系与汉语相比有......
《王力古汉语字典·序》解释的“联绵字”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王力古汉语字典・序》把“注明联绵字”作为该字典的重要特点作了介绍,但其中所举的“联绵字”例词都是合成词,并且释义与议论多欠允当,这说明现代联绵字理论在实践中行不通。 关键词:《王力古汉语字典》 联绵字 猜测义......
简析汉语多义动词“打”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2
简析汉语多义动词打的意义在多义词的相关研究中,人们一直试图将意义具体化。传统研究普遍认为对多义词的理解包括意义列举和意义选择两方面。但词汇的不同意义和所包含的意义数量难以确定,选择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人关于某个单词的百科知识,但调取哪部分的百科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某词的意义是无法预料的。事实上,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潜在的模糊性能够被预见的、严格限定下的会话范围。在Taylor看来,抽象的基础就是使用,但如果.........
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网络语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3
摘要:汉语言文学和网络语言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汉语言文学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且完善语言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础。而网络语言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产生的,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本文......
开展面向聋人学生的汉语书面语的词汇语法的语料库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书面语的习得和运用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聋哑人,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力障碍,口语以及书面语的习得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聋生书面语能力的受限,大大阻碍......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汉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完善且成熟的语言体系,而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继承后,汉语言已经发展和演变出了汉语言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本,尤其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逐渐受到了网络语言的侵袭,使得我国汉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为了能够不断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汉语言文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关键词]新时代;汉语言文学;发展;影.........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语方言的特色和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18
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一切的修辞活动都是要通过语言因素,根据表达动机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修辞行为,以此来适应当时的语境,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手法合理运用,作者从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种要素修辞对汉语方言的特色和差异进行阐述,以期......
《王力古汉语字典·序》解释的“联绵字”
发布时间:2016-08-30
王力先生长期坚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倡导现代联绵字观念,并希望通过编字典将现代联绵字观念推广开来。《王力古汉语字典》(以下简称《字典》)中收了1526例联绵字,《王力古汉语字典序》(以下简称《字典序》)介绍了作者对联绵字的......
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并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新时期背景下,新媒体冲击了各行各业,中西方文化交融冲击了汉语言,也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遭遇了困难和阻碍。积极解决汉语言文学发展问题,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相关学者应加大力度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状况,优化汉语言文学推广之路,为中国文化全球化发.........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民族版)》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28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民族版)》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www.LWlM.cOm民族地区的汉语预科教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汉语预科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为北语出版社或者其他出版社编写的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材。为了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学......
浅谈修辞义的产生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修辞义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生成的词语的固定意义。修辞义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从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产生修辞义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心理机制是产生修辞义的心理基础,语言交际是产生修辞义的动力,语境是产生修辞义的主......
网络语言中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们的方方面面都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互动平台,给人们表现自我创造了空间。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形成了有别于日常交流语言的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独立存在。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语言表达形式,必然会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论文针对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关键词.........
完形对汉语拼音字母词的解释力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汉语拼音字母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员,具有很多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在字母词的性质、词义通达的类型等方面。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观思想的完形理念对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词 格式塔整体观 完形 一、......
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汉语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它依赖语境而存在,又在语境的制约与影响中不断演变、发展。语境能够使词义变得具体而单一,赋予词汇灵活多变的临时意义,并制约着词义的选择。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词义,弥补了以往单纯研究词语静态语言......
汉语“鼻”的语义衍生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中的普遍现象。运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以汉语中表示人体器官的名词“鼻”为例,从“义项划分”和“派生理据”两方面入手,对该词的多义现象展开分析,深入探讨该词词义延伸的认知思维模式及......
汉语“鼻”的语义衍生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引言 早期当人类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限制时,人类一种典型的思维特点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即把人自身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1](P28~34)这是由人类的认知顺序所决定的。当人类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时,他们最先认识的是自己周围......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了语言。客观事物是难以计数的,语言也无法对每一种现象、每一种行为、每一种事物进行精细准确的命名,因此语言产生初期的明确性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趋势。模糊的概念是在1965年时由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札德教授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里提出来的。语言的模糊性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借由它,我们避免了繁琐庞杂的表达,用少量的符号即.........
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网络的不断发展,推进了学科融合的进程,汉语言文学未来的发展也必然会与信息化相关联,这是社会趋势的必然,也是培养全能性语言人才的必要途径。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学生学习技能全面发展,推动整体国民素质提升......
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06
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一、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双音化的促进作用汉语的双音化是汉语发展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一环,佛经翻译在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进程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之中,有的学者认为双音化是汉语词汇量扩大的一个标志,我国汉语双音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是我国的中古时期,在击败粘结,中古汉语瓷婚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单音词汇为主体的汉语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之中,佛教经典的传播和翻译是汉语双音化发.........
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真实语境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词义不仅具有静态的语言义,而且会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而产生动态的言语义。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词的语言义无法自给自足,它只能勾勒一个词语抽象的轮......
经学与汉代语言文字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两汉时期,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即所谓小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与儒家经学的独尊和繁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彼此渗透,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特别是经学,在汉武帝独尊儒术、表彰六经之后,迅速跃居统治思想和正统学术的地位......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9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 近年来,中www.LWlM.cOm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实力为汉语走向世界创设了有利条件。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我国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已......
汉代“刁斗”考释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 要】 作者阐述了史书对于“刁斗”的记载,历代解释注家往往看法不一。本文主要依据汉代历史资料,对“刁斗”的概念、作用及影响进行探索性考释,认为“刁斗”系铜制温器,形状上无足无柄,是古代军队炊具兼警具。“刁斗”在使用......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图书馆汉语角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一、汉语角涵义 现在全世界兴起一股汉语热的潮流,学习汉语的人只增不减,越来越多。汉语角组织初衷为了外国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的书写、口语水平。活动一开始是自发组织,后来变成了有计划、有秩序、有一定人员组织的......
大型语文类辞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 大型辞书的编纂投入人力多,耗时长,对社会、读者的影响也较大,编纂过程也非常艰辛。大型成语辞书是大型语文类辞书的重要类型,它的整体设计、收词立目、注音释义、书证检索等都有自身的特点,在编写中必须尊重辞书编纂规律,......
回归故乡: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语言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2-12-02
回归故乡: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语言学阐释 20http://wWw.LWlM.cOM世纪初,现代汉语新诗诞生,对之的阐释随之展开。一个令人惊异的事情是,阐释者对于现代汉语诗歌的否定性评价屡见不鲜。从象征派诗人穆木天、李金发等人在一系列的文章中将......
浅谈汉语“玩”与英语“play”的语义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 要:本文借助加州大学汉语语料库和FLOB语料库,在语义场和类联接理论视角下,对汉英“玩”的句法搭配模式进行了英汉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汉语中的“玩”主要有两种搭配模式:“玩+NP”和“玩+结果状语”,其中“玩+NP”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得......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研究 一、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缺乏 国内许多院校为了追求对外汉语教学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条件就开办对外汉语教学进行招生,这些学校大多连最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没有,教师也都是临时从......
第九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10
开幕式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何元龙致欢迎辞,上海市辞书学会秘书长徐祖友、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敬体讲话,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景春做工作报告。 本次学术研讨会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进行......
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8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在语言科学研究中,语义理应享有与语音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是在最近三十多年,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语义研究才真正开始得到重视。由于语义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本文不打算也不可能全面展开......
新疆汉语方言词语义探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本文拟从语音、语义演变方面对新疆汉语方言中普遍使用的“谝传”“骗腿儿”进行考释,以确定方言本字,既为了正本清源,也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新疆方言词的特点。 关键词:新疆 汉语方言词 “谝” “骗腿” 语义 汉语方言是......
浅谈语义韵律理论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语义韵律 词汇教学 近义词 论文摘要:自语义韵律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受到了国内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对外词汇教学方面这一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将从语义韵律的研究出发,试图分析其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发及其不足......
《当代辞书过眼录》出版
发布时间:2015-08-19
年过九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资深编审、“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黄鸿森先生的《当代辞书过眼录》一书,于201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30年来的34篇辞书评介文章。卷首《中国百科全书事业三十年》一文,以精练的......
汉语象声词的语义与标写形式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要:从形与义的角度来看,记录象声词的字其偏旁与所指称对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往往可以从其偏旁看出其指称对象,甚至感知其词汇意义。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象声词的标写形式存在着极大的“任意性”。象声词的不同标写形式在竞......
浅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13
二十一世纪以来,网络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时代所席卷来的影响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自身的复杂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多样化。其更新的内容、速度都是意想不到的。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对语言规......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索
发布时间:2023-07-28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与此同时,网络语言随着大众潮流应运而生。根据调查显示,年轻群体接受互联网的程度占据主导地位,中学生更是深受其网络语言的影响。年轻一代思维灵敏,思想也十分活跃,易喜欢新鲜的事......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一、网络语言简介网络语言是网络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出现的语言形式,和中国的传统语言有很大不同,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传播性。使用网络语言的对象是广大网民,是人民大众,进行社交活动过程中,为快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思,同时要更好的提高交流效率,于是对现有汉语言进行了改编,以更简洁的形式进行更丰富内容的有效表达[1]。网络语言是新兴产物,在网络媒体中传播迅速。如今,网络.........
近代汉语结构助词“底”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近代汉语是汉语史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的发展演变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语法学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底”字结构......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10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但是,在网络兴起的时代里,网络语言的兴起使汉语言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对社会生活及语言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浅谈
发布时间:2019-12-04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下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了多样化发展,为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影响。网络语言正是现代传播模式以及网络技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对我国渊源流长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此笔者展开对新时期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及意义作用的梳理探索,以期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关键词:网络.........
“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无论是就思想层面、体制层面、还是受众层面而言,教理的讲授与理解都是根本的前提。从而这一传播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督教在异质语境中所必然经历的诠释活动。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一种“教理的讲授和理解”都不可......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使更多新事物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例如网络语言。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现今时代,其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在为人们生活添加了不同乐趣的同时,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
经学与汉代语言文字学的发展(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两汉时期,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即所谓小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与儒家经学的独尊和繁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彼此渗透,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特别是经学,在汉武帝独尊儒术、表彰六经之后,迅速跃居统治思想和正统学术的地位......
书法·书法教育:辞近而旨远的话题
发布时间:2022-12-31
书法与书法教育是一个辞近而旨远的话题。 日本广播公司NHK曾制作两集影像节目,探讨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的现象,其中一集以翔实的材料展示重要原因:神奇的汉字对中华民族精神所起到的凝聚作用。一个东西兼具的民族对曾影响其......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
发布时间:2016-08-24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 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为主要代表,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对同义词作为重点研究,以王征白先生《古汉语同义词辨析》为代表。随着研究专项的深......
试论我国当代的辞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 要 我国当代的辞书研究主题丰富,重点突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内容体系;立足国内辞书理论与编纂实践,积极引进国外成果;研究形式以建设为主,介绍、评论为辅;文献例证式研究占主体,定量、一手调查、语料库资料增多,个案、实验......
古汉语虚词专书研究的创始
发布时间:2023-07-10
古汉语虚词专书研究的创始 摘要 汉语虚词研究隶属于传统训诂学的范畴,直到元代,出现了第一部集中汇释虚词的专著,即卢以纬的《语助》一书。它运用的虚词训释方法,对后代虚词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虚词 《语助》 研究成就......
浅谈部首“雨”的释源及其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7
浅谈部首雨的释源及其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初探一、部首雨的释源象形字。古文字中雨的横画像天,竖画像雨滴。雨字甲骨文上边一横像天空,下边的小点像水滴。从天空中滴下来的水滴就是雨。小篆的雨字中,上面一横像天,冂像云,里面的部分像水从天空中的云中滴下来。雨的本义是:从云层中落向地面的水滴,是一种自然现象。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
研究现代汉语焦点理论在少儿汉语言发展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9-23
本文主要从自然焦点、重音焦点两类来讨论焦点理论在少儿汉语言发展教育中的运用。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现代汉语焦点理论.........
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劝酒佐兴的游戏,酒令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辞格。本文从汉字修辞的角度讨论了我国古代酒令中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方式:拆字与并字;增笔与减笔;联边。 关键词:酒令文化 汉字修辞 运用 酒令,是古代人们在宴......
全球化背景的汉语言文学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要:从目前情况分析,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基于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其传承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汉语言传承过程中显现出的弊端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中将详细阐述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优化策略,进而提升汉语在世界范围的认知。关键词:全球化背景;汉语言文学;发展思考由于受到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汉语言文学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人们学习外语的积.........
英汉对称结构修辞格对比
发布时间:2022-07-31
摘 要:英语和汉语虽然在词的构成、句法结构和词序等方面差别较大,但是两者在常用的修辞手法上存在着相似的现象。同属英汉对称结构修辞格的对偶与Antithesis常被认为是等值术语,但两者的区别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修辞格;对偶;An......
英语语言帝国主义下的现代汉语流行语
发布时间:2022-12-18
英语语言帝国主义下的现代汉语流行语 十九世纪中叶,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和众多不平等条约一起进入中国的,还有传教士及后来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语言——英语。至今,英语壮大为国家众多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从中高考到四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