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解析清代的清书庶吉士

解析清代的清书庶吉士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2 00:13:15
解析清代的清书庶吉士
时间:2023-08-22 00:13:15     小编:郭克榕

新清史代表学者欧立德在其文章《满文档案与新清史》中认为,新清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主要特色是使用汉语之外的语言写成的资料,而满文档案通常,虽然并非总是,启示汉文材料中所隐藏的事情。满洲人同时也要是个满洲人,这种自我认同,是他们可以维持少数统治的原因①。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满语并非满洲统治者刻意筑起的一道与汉人之间的屏障。杜家骥认为,努尔哈赤时期满文就已经推行和普及了②。而令汉人学习满文,则在皇太极入关前就得到了施行③。随着满洲贵族入主中原,满汉语言相通的要求更加迫切,在满洲官员学习汉语的同时,部分汉官也被令学习满文,形成了清书庶吉士制度。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礼科右给事中姚文然的上奏,基本阐明了朝廷设立清书庶吉士的初衷:窃思满汉一家,咸思报主,止因语言文字间隔难通,未免彼此有异同之见。前此两科馆选,虽有清书,但选员无多臣请于新进士内广选庶吉士,察其品行端方、年力强壮者,俾肄习清书精熟,授以科道等官,内而召对,可省转译之烦。即出而巡方,亦便与满洲镇抚诸臣言语相通,可收同寅协恭之效。④顺治帝也曾申明,选派庶吉士学习满文,是为了以充侍从之选、以资奏对讲读⑤。

清代庶吉士学习满文问题,很早就有学者留意,其中最为详尽的研究,当属李宗侗《清代对于年轻翰林习满文的办法》一文。李先生以清实录为主要资料,考证了实录所载历科清书庶吉士的姓名、出身,然因其时资料未详,文中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勘定史料,更为详细、具体地探讨这一问题。

一 清书庶吉士制度概述

1.清书庶吉士制度的存续时间

李宗侗认为,这种办法开始在顺治十年二月(公元一六五三年)丙辰那天。其依据是,《清世祖实录》载,此日谕吏部:国家设翰林院衙门,原为储养人才,以充侍从之选,故特选教习满书官员,令伊等兼习满语满文,以资奏对讲读。选授之时,惟择少年,以其易于学习也。①但细加考察,发现清书庶吉士制度的实施是与满洲入主中原后的开科取士同时进行的。顺治三年(1646年),入关后首次开科取士,四月选授进士多象谦、梁清宽张汧等四十六名为庶吉士,俱送翰林院读书四年二月,赐习满书庶吉士刘泽芳、张文明、韦成贤、王紫绶、夏敷九、沙澄、胡兆龙、陆嵩、李霨、艾元徵等貂帽、凉帽各一顶,皮镶朝衣、缎朝衣各一袭,靴各一双③。这10位满书庶吉士皆为顺治三年进士,故知庶吉士学习满语是随着清代庶吉士制度一同开始的,顺治十年的谕旨只是对此制度的再次强调。关于清书庶吉士制度的结束时间,说法比较统一。如《清宣宗实录》所记最后一批清书庶吉士散馆时间为道光十八年,故李宗侗认为,最后一科清书庶吉士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科。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亦云:清书庶吉士自道光十八年戊戌科以后,未经派习④。即是说,末科清书庶吉士于道光十六年馆选,十八年散馆,此后不再派习。

2.清书庶吉士的馆选

清书庶吉士之选任有人数和年龄方面的限制,其规定是在施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国初庶吉士分习清书,系与汉书各半⑤。就实录记载来看,康熙九年(1670年)之前的历科庶吉士皆记有馆选名录,其人数十到二十余人不等,最多一次为康熙九年,选清书庶吉士27人。之后历科不再记录馆选人数,只记散馆时授为编修、检讨者,部用与外转者皆不记,故人数不便统计。单就散馆人数看,康熙年间清书庶吉士人数浮动较大,如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散馆时有24人,四十八年(1709年)为28人,而四十二年(1703年)仅有4人。就每科的平均数而论,康熙时期远多于雍正、乾隆时期,此时满语文正处于广泛使用时期。但到雍正之后,清书庶吉士的数量大幅减少,每科派十四五员、十七八员不等⑥。如《天咫偶闻》记:翰林学士习国书,盖以备翻译编纂之任康熙年间,馆选之例,庶吉士年四十五以下者,悉皆分读清书。世宗御极以来,只择年少资敏者。每科不过十余人,盖取其年富力强,可收记诵翻译之功也⑦。据实录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前后,每次散馆内升清书庶吉士七八人,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时骤减至三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奏准:本科庶吉士习清书五员,合旧科未经散馆之清书庶吉士共有八员,为数较多,今将现派五员内酌减二员。此次决定将清书庶吉士每科的人数减至三员。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因每科庶吉士内派习清书者三人,未免过少,故上谕:除本科业经派定毋庸增改外,嗣后每科清书庶吉士著遵奉乾隆十六年谕旨,仍酌派在十人内外,毋致过少。⑧ 但之后散馆内升者,仍旧在二到四人之间。

总体来看,清书庶吉士人数,顺治、康熙时期最多,每科可达二三十人;雍正、乾隆时期勉强维持在十人左右,至嘉庆时期则减少到了每科三人。后虽经下旨增派,但未见明显增加,于道光十八年散馆后则被取消。这一变化趋势,与清代行政过程中的满语使用情况是一致的。清朝前期,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书,尤其是涉及军机、边疆、民族、旗务部分均使用满文;雍正末年,军机处月折中已杂用汉文;嘉庆以后,即便是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等主要由满员把持的重要机构中,汉文文件也逐渐占据优势;道光时期,谕令满洲侍郎以下至五品京堂官进内廷考试,结果翻译通顺和稍有错误的只占十之三四,不能落笔的却有一半之多⑨。此外,因清书庶吉士需兼习满语满文,为易于学习①,多以年轻者为之,向以庶吉士四十五岁以下者派充。至雍正年间,止以年少资敏者十余人令其学习。乾隆十六年后,令选年三十岁以下者。但有些庶吉士,馆选之时年龄合例,散馆时或因吿假丁忧年齿已长者,例准改习汉书。如康熙时改习者,庶吉士孙致弥、孙时宜、李应绶;雍正时改习者,编修程元章,庶吉士康忱、李士、唐绍祖、郑为龙、孙诏;嘉庆五年庶吉士王鼎、毛式郇,九年庶吉士潘恭辰②。乾隆十六年,曾对清书庶吉士的省份进行了规定。因边省之人选馆本少,声律亦素所未娴,既习国书,自必专意殚精,惟清文是务。非天分优而学业勤者不能兼顾散馆时或以清书优等授职,而留馆后遇通行考试,往往绌于诗赋,列入下等,改令别用,致使翰苑中江浙人员较多,而远省或致竟无一人。为了均教育而广储才,故决定嗣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庶吉士,不必令习清书。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亦视其人数,若在三四员以下,酌派年力少壮者一二人。其江浙等省,人数在五六员以上者,酌派二三人,率以三十以下者充之,每科通计在十人内外③ 。

除了年龄和省份限制外,清书庶吉士的选取还有一些其他规定。如品行端方、年力强壮④,年青貌秀、声音明爽⑤等,由于没有硬性标准,其施行情况亦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清书庶吉士在选任之初并不局限于汉人,如康熙时清书庶吉士的姓名中有德赫勒、牛纽、博济⑥等人,从姓名可知他们非汉族庶吉士。但至乾隆二年(1737年),皇帝则下旨停止了满洲庶吉士习清文之例:满洲进士选授庶常,向例俱学习汉书朕思满语系满洲自幼所习,只须汉文通顺,人人皆能翻译。且授职之后,自可令办翻译之事,清文亦不致荒废。何必于选馆之时专令学习乎?嗣后满洲庶吉士习清书之例著停止。⑦此后派习清书之庶吉士均为汉人。

3.清书庶吉士的教习

顺治四年(1647年)首次馆选清书庶吉士之后,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等奏言:新庶吉士周启寯等二十员,应同前科庶吉士分别读满汉书。命学士查布海、蒋赫德等一并教习。⑧此建议得到顺治帝的首肯。自此在历次庶吉士馆选之后,均有教习满书、分别满汉书教习的说法,可见清书庶吉士选出后,并不与汉书庶吉士一同教习。康熙五年(1666年)后规定,凡教习庶吉士,本衙门以满汉掌院学士职名移送内阁具题钦点⑨,即庶吉士之教习皆由钦定。在现今保存的内阁文书中,亦可查得乾隆、嘉庆时期翰林院上奏清书庶吉士教习人选的部分题本。如乾隆朝的题本,有二十六年(1761年)七月的今科习清书庶吉士,臣等选得少詹事德尔泰堪膺习清书之任、三十四年(1769年)六月的今科习清书庶吉士,选得侍读学士巴彦学通晓清文,堪膺指授清文之任、五十五年(1790年)六月的学习清书庶吉士,今选得詹事府詹事伯麟一员,堪膺小教习之任等瑏瑠。 教习清书庶吉士的教材,顺治时期未见明载,仅知皇帝曾赐满书翰林官王熙等八人《满文资政要览》《人臣儆心录》各一部,为其学习满文之用瑏瑡。而后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曾奏准每员颁给辽金元史、《洪武宝训》《大学衍义》等书各一部。十八年准奏,除《洪武宝训》《大学衍义》仍照先颁给外,其辽金元史,庶吉士学习无益,应停其颁给瑏瑢。至于后期有无更换教材,虽无记载可寻,但从相关信息可以推知,康熙年间《五体清文鉴》修编完成后应有较大改易。据晚清文人方浚师《蕉轩随录》记载,他在京为官时,与满洲友人精习翻译者时加讨论,所用之书为《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增定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总纲》一卷、《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三十三卷等①,这些应为当时汉官学习满文的一些常用书籍。

4.清书庶吉士的考试

馆选之后,清书庶吉士即于翰林院学习供职,学习年限由三年到七八年不等。学习期间,皇帝亦时加考试,并根据成绩予以赏罚。这种考试制度并非始于清书庶吉士选任之初,而是自顺治十一年(1654年)开始实行的。当时清书庶吉士学习已经三载有余,甚至六七载者,皇帝认为,学习清书此即职业所属,傥能专勤勉力,满书满语何患无成,恐其不肯用心,以致旷废,故发上谕:朕还宫即行亲试,其年久无成者决不轻贷。②在可查之史料中,这是清朝皇帝第一次对清书庶吉士的考试。考试频率并无定规,刚开始实行时进行得比较频繁,奖惩也颇为分明。如顺治十三年二月对十二年选入翰林院之清书庶吉士进行考试,并据考试结果进行了赏罚。此次考试陈敱永、胡简敬、田逢吉、党以让、邓钟麟、冯源济、史大成、田种玉、綦汝楫、王泽宏等十名,俱加赏赉。后四名程邑、吴贞度、范廷魁、韩雄允等各罚俸三个月③。该年闰五月,顺治帝又对久学清书之庶吉士进行了考试。其中王熙、张士甄、诸豫、王清、余恂、沙澄学问皆优,足征勤励,不负朕作养。至白乃贞、范廷元、李仪古、许缵、曾向之所学今反遗忘,著住俸,于翰林院再行教习三年。倘能省改勤勉,仍准留用;如怠惰不学,从重议处。郭棻、李昌垣学习已久,全不通晓,旷业宜惩,著降三级,调外用。仍于补官之日罚俸一年④。对于学业不精之人,作出罚俸、重新教习甚至是降级、调外用的处罚,惩处可谓相当严厉。顺治十五、十六年,顺治帝分别对当时新晋庶吉士与在翰林院学习之清书庶吉士进行了亲试,对学业不精者的处置更为严厉,除罚俸、降级外⑤,更于顺治十六年考试后下旨:陈敬、殷观光习学清书日久,文义荒疏,足见平日全不用心,殊不称职。俱著革退,永不叙用。⑥顺治时期对于清书庶吉士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满洲人进行国家治理的需要。其时国初海内甫定,督抚多以汉人充之,凡文移用国书者皆不省识。每省内委内院笔帖式数人,代司清字文书⑦。即当时的情况是,汉族官员看不懂满文,要靠北京派往各省由满族人充当的笔帖式代笔。而满族官员又不会讲汉语,故每部置启心郎一员,以通晓国语之汉员为之⑧。

然在笔者所见的各种史料中,至康熙年间,已经没有皇帝对于清书庶吉士日常亲试的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因翰林学士习国书,盖以备翻译编纂之任。故须专心熟习,辨析精微,积学功深,与年俱进,始为不负所选而翰林甫经散馆,遂谓无从考验,束置高阁,以致教习三年,转为虚设。遂遵循上谕,清书庶吉士在散馆后,仍要进行考试,翰林大考成为定制⑨。翰林大考无定期,或三五年,或十余年一次瑏瑠,其间已升为编、检之庶吉士仍要进行考察。到了乾隆时期,满语在公文中的使用日渐减少,满文危机也日益严重:乾隆以前,廷寄清文多,故满章京事繁,近来多改汉文,满章京遂成闲曹矣。瑏瑡然乾隆帝认为,清语乃我朝之根本瑏瑢,故而采取多种政策对满语进行改革,包括规范满语用语、编纂满语工具书、创制满文篆体字等。在此背景下,乾隆帝对于清书庶吉士的满文学习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每科学习清书之庶吉士,于散馆授职后,遂不留心清文,以致日久荒弃,历来习气如此。昔我皇考曾经训饬,今当散馆之期,再行申谕:所有清书留馆各员,既用三年之功,仍应随时温习,不使遗忘弃置。数年之后,朕当考试,以分勤惰,毋谓朕不戒视成也①。

5.清书庶吉士的散馆

同汉书庶吉士一样,清书庶吉士在学习期满后,经皇帝考试,按其成绩散馆,或授予编、检,或以部用,或延长在馆学习时间,或外放,或革职。据朱珪《皇朝词林典故》记载:凡散馆定例,教习庶吉士大臣及分教庶吉士翰林官,引一甲三人及庶吉士,序立体仁阁下,行三跪九叩礼,鱼贯趋入,授题给笔札。清书试以翻译,汉书试以诗赋,上钦定一二三等,越日引见,分别授职。②清书庶吉士的首次散馆考试在顺治十年。其时,计三科之内,有经六七年者,有经三四年者,顺治帝认为,若不加分别,伊等何由激劝,故而亲临内院面试。绩优者三人不拘资俸以应升之缺用其次可造者十二人,各仍照原衔,责令勉力习学,俟再试分别其全未通晓、不能成文者五人,理应调外,念伊等曾入词林数内,姑著调六部用③。此次庶吉士散馆后所授官职,作为先例为后来所沿用。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十月,谕大学士等曰:朕阅庶吉士散馆试卷,其习清书者,仅学习一年,虽无甚优,亦不甚劣。即至三等之卷,犹能对汉文翻译,伊等俱著留翰林院④。可见对于清书庶吉士之判断,是以可对汉文翻译为主。一般而言,其满文粗通者,俱照例授翰林院编修、检讨学满书未久者,俱著再教习三年满文甚劣者,俱照原甲第以知县用而满文全未学习竟不通晓者,著革职⑤。清书庶吉士馆选后的职事,据王士禛记载,顺治时与汉书庶吉士有所区别:清书者,升内阁学士;汉书者,升京堂官或往升侍郎。⑥但根据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明清档案人名权威资料查询数据库所录,可查的190位清书庶吉士出身的官员(约占笔者所辑清代清书庶吉士人数的一半),其仕进途径与汉书庶吉士并无明显区别。

二 清书庶吉士的满语学习

1.清书庶吉士的满语水平

顺治时设立清书庶吉士,旨在加强满汉文化融合,便捷翰林院文书交流。为了易于学习,国初新庶常年少者,多派习国书⑦。然而科举入仕者皆自幼研习经典,庶常选拔中亦无满文之内容,可以说在分习清书之时,庶吉士几乎不晓满语,因此在馆学习三年甚至六七年后,散馆时授编、检之人,皇帝对其满语水平的评价也仅为粗通而已。那么,研习满语的汉人庶吉士其精进者的满文水平如何呢?在各种笔记记载中,不乏满文精熟的清书庶吉士。如顺治四年进士王熙,馆选时仅20岁,少年登第,章皇帝喜曰:公辅器也。上亲为之教习清文,兼习释典。与孙学士承恩、麻文僖公勒吉日侍西清⑧。世祖召见宏文院,命以满语奏对,大加褒赏⑨。不仅可翻译文书,亦可自如奏对,其满语水平自非一般。再如,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入翰林院之庶吉士张鹏翮,因其通晓满语而受皇帝垂青瑏瑠。其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任刑部尚书时,四月十八日,皇帝御门听政,与傅腊塔谈及布喀借银予民买种一事,又顾张鹏翮曰:汝晓满语否?倾傅腊塔所奏,尔意同乎?张鹏翮奏曰:臣略晓满语,意亦相同①。皇帝与傅腊塔所言之事内中案情复杂,张鹏翮于倾听之间知其大体,且明白傅腊塔奏对之语,并于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见其满语水平已非略晓。

乾隆时期,仍有部分清书庶吉士精熟满语。如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校阅《金史》时,发现其中讹舛甚多,故命大学士讷亲、张廷玉、尚书阿克敦、侍郎舒赫德用国朝校定切音,详为辨正,并注清文,以便考证②。其中,张廷玉于康熙三十九年选授清书庶吉士,四十二年散馆,后为三朝重臣。至乾隆十二年,仍可担负《金史》满文校音及注释之任,表明其清文水平相当不错。再如乾隆十七年进士翁方纲,被选为清书庶吉士。翁学士方纲散馆时,上以翻绎陶潜《桃花源记》命题。是日午刻,学士已脱稿,适闻驾出;上步自西阶,至其跪所,取卷阅之,问姓名至再。谕曰:牙拉赛音,汉语甚好也。次日,御定一等一名。可用满文译出《桃花源记》,且让乾隆皇帝称道,其清书水平可见一斑。嗣是纂修秘籍,掌握文衡,靡役不与,遂裒然为北学领袖矣。其受知遇实始此③。乾隆之后,清书庶吉士的数量明显减少,每科不过十员,散馆授职且后有书可稽者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林则徐、杨希铨、李品芳等名臣都曾入选清书庶吉士,但史籍对其满语学习之记载亦无多可寻。唯嘉庆二十二年散馆之清书庶吉士吴振棫,后作《养吉斋丛录》一书,其中对清书庶吉士之制有所涉及,但亦少就满文发论,故亦不知其所习满文水平如何④。

2.清书庶吉士的学习心态

前已有述,清朝习满文之汉人庶吉士中有不少水平精进者,但他们对于清书学习之心态如何,亦值得我们探究。在清朝统治的大环境中,对学习满文的政策持直接否定态度的一般很难述诸笔端,况且进士及第者,本身已经成为统治精英,更有可能成为朝廷重臣,其言论中愈发不会出现对于满文学习政策的反对意见。但是从一些笔记记载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汉人庶吉士对于满文学习的态度。如康熙时期,凌绍雯因少习清书,殿试对策,遂用清书、汉书两体写之。读卷官奏请上裁,置二甲之末⑤。后人讥之为侧艺偏长,诡遇可耻,认为如绍雯者,设拘守常格,随众汉体,岂并此二甲末名亦不得耶⑥。可见时人认为,满文书卷仅为炫技之为,不可称之为真才实学。而这种对于满文学习的轻视,在乾隆朝的文人中就更为多见了。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曾谕:昨因钱维城散馆,翻译清书考列三等,复试以汉书,虽诗句有疵,赋尚通顺,著仍留修撰之职。⑦清书考试失利而复试汉文者,在清朝之记载中并不多见。而其失利原因,则被记述为:公性聪敏,以国书为易学,遂不复用心。⑧虽然传言未必可信,但汉文可称修撰,而满文仅列末端,可见钱维城对于满文学习并不甚留意。

相比于那些因散馆考试满文欠佳而被外放的官员,钱维城是幸运的。如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袁枚,散馆时因未娴清书,外放知县,对其一生影响颇大⑨。从其初入翰林时弱水蓬山路几重,今朝身到蕊珠宫瑏瑠的欣喜到外放出京时三年春梦玉堂空,珂马萧萧落叶中瑏瑡的失落,我们不难读出他对于清书学习的怨怼。

三 结语

汉人对于满语的学习,因不似满人有明令必行,基本出于两个目的:一则为公文、案牍之实用,二则为博学多闻之工具,或是二者兼有,而以实用为主。如顺治二年(1645年),皇帝允前监臣李若琳请,汉官子孙愿读清书者俱入国子监,时京官、外官、文臣、武臣、现任、原任等皆有请求①。这一方面是其归附新朝的姿态,另一方面也确为汉人求于满人朝廷跻身之需求。而到了清末,虽然嘉庆、道光二朝明令禁止汉人书吏代写满书②,但汉人书吏代写满文之事亦不可绝。可见满文之学习,并非统治者政令可及,其有需要者必自为之,无须者亦强迫不得,清书庶吉士之设立亦是如此。

顺治初设清书庶吉士时,大量汉人庶吉士被选派学习清书,其中很多都成为朝廷重臣。这也说明,语言并非满汉之间的一道屏障,满洲人最初亦没有因此将自己与汉人隔绝。满语是朝廷中的通用语言,顺治、康熙时期,每科均有数十名进士要专职学习,这些进士后任机要者亦没有因为满语的运用与满人之间产生隔阂。到了雍正、乾隆时期,清书庶吉士选任人数大幅减少,其中也有庶吉士产生了不乐于学习满文的心理。与此同时,满文在日常办公中的使用频率也降低了,乾隆时期虽然三令五申,仍难挽满语颓势,甚至宗室不习满语都成为普遍现象,如信郡王德昭诸子中,竟有年逾四十不能清语亦不能拉弓者③。嘉庆年间,重新增加清书庶吉士人数,成为振兴满文的一项措施。但是到了道光末年,满语已经全面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满族人同广大的汉族人杂居共处,接受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深,汉语文逐渐取代满语文成为满汉人之间乃至满人之间唯一的交际工具④。当皇帝、满员与汉员之间基本不存在语言障碍时,派庶吉士学习满语的制度便自然而然地被取消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晚清法界人士的民法观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在晚清变法修律的过程中,处于变法修律最前沿的法界人士对民法为规定私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一属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民法的重要性也已引起了法界人士的注意,他们也已经认识到民法与民事诉讼法是主法与助法的关......
清代的粥厂
发布时间:2014-01-17
“嗟来之食”的典故,读者想多知晓。《礼记·檀弓》记载,春秋时代的某一年,齐国大饥,好心人黔敖制作食品,放在路旁,等待饥饿的人来吃食,一位饿肚男子眼睛不怎么看得见,还用袖子遮着自己的脸,步履艰难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干粮,......
夏鼐清华读书记
发布时间:2023-02-24
夏鼐是著名考古学家。一般而言,学者都爱读书,但夏鼐爱读书,却到了痴迷的地步。 清华园里好读书 读书,对于夏鼐而言,是治学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夏鼐日记》的出版,为我们展开了夏鼐在书海中遨游的生动画卷。 不过,......
清代蒙学文献中的书法教育初探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要]在清代启蒙教育中,对蒙童的书法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受见字如见人的思维模式和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书法教育在启蒙教育阶段显得尤为的重要,笔者通过梳理清代蒙学文献发现其中多处强调书法教育,本文将整理整理书法教育相关史料,......
清粥小菜解春困
发布时间:2023-03-18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的这首《食粥》,将小小一碗粥的作用从果腹上升到了养生。其实粥本没什么新奇,只因加入的材料多了,也便有了养生一说。 粥,从字面上便可看出它与米有着......
清代恩科重要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09
[关键词]清代;恩科;重要性 一、恩科在清代科举中的地位 清王朝自顺治三年为笼络汉族士大夫阶层并为新王朝吸收治国人才而开的丙戌科,成为清王朝采用科举手段选官的开始。清王朝又经过多年的兴学校、育人才,到康雍乾之际,文风日......
歌手李健与他的清华博士妻
发布时间:2022-11-02
大热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孙楠、韩红、张靓颖等一众“大咖”加盟,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半路杀出的李健。他一把吉他,浅吟低唱,文艺气息扑面而来,迷倒大批女粉丝,被奉为“男神”。 “男神”的个人感情生活也随着这档节目的热播而......
清白书生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7-09
清乾隆年间的一个盛夏,滕州举子文之栋前往京城赶考。当他身背行囊进入济南地界的时候,只觉口干舌燥,便来到路边一家客栈要了一壶清茶解渴。文之栋正喝着茶,只见烈日下一个老者赶着一辆小马车,汗流浃背地向客栈走来。也许老者太过......
中国清代绘画
发布时间:2023-07-05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
浅谈晚清传教士的反儒观念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传教士入华以来,基于传教之需不断同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协调和抗争。从固有成见到体系内涵的冲突,无不体现着基儒艰难的共存性。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根本在于两重价值观的差异,同时儒学体系的自傲排外性、教育体制特性......
清代循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 要]我国古代社会,官吏是皇帝与百姓间的桥梁,在诸多的官吏群体中,循吏是其中的典型。对循吏的记载,见诸于历代正史的“循吏传”。受儒家文化影响,循吏除遵守法律外,还因循人情。循吏所因循的人情,体现于正史循吏的政绩中,尤......
清华博士当电工有何不可?
发布时间:2023-07-18
【背景介绍】 当前社会评价人才是否"大材小用",用的是学历与就业画等号的传统思维,什么学历就应当到什么职业岗位就业,如果就业岗位低于社会预期,就是"小用"或者"教育浪费""人才浪费"。近年来,博士到中学任教、到生产第一线工作......
解析含“清真”要素的商标注册
发布时间:2023-07-02
清真标示是中国穆斯林在中国文化场景中关于伊斯兰信仰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的中国化表达,是中国穆斯林群体达成自我认同,将严谨的伊斯兰教宗教信仰和鲜明浓厚的民族特色信息传达给社会公众,以此与非穆斯林群体相关活动或物品加以区别......
试析清代的“分家”——以48件徽州分家文书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1-01
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时空单位的家庭,有由婚姻—→生产—→生活—→生育—→继承(分家)等各个环节构成的发展的周期。这些环节,将一个家庭的不同阶段不同形态、将无数大大小小消亡的家庭和新生的家庭动态连接,整体上反映着其时社会的......
日本回流之清代《陈元龙书李频诗轴》
发布时间:2022-11-03
提起陈元龙,要从海宁陈家说起。海宁陈氏,本姓高,明永乐初,有自临安出赘于海宁者,因姓陈氏,并入海宁籍。史传记载于陈氏大都作海宁籍,为嘉兴望族之一,可与查氏并观。海宁陈氏自从明季以来科第相继,世代簪缨,康雍乾年间更是朱紫......
2015读书之年10本新清史书单
发布时间:2022-12-14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入展开和相关著作的汉译出版,“新清史”近年来成为中国知识界的热议话题。不久前,姚大力的一篇《不再说“汉化”的旧故事――可以从“新清史”学习什么》(4月5日《上海书评》)再次将这个话题提及至大众眼前,......
走出晚清的近代史
发布时间:2022-10-26
近代史要以近代性为准。晚清,还停留在中世纪,在时间上,多指1840年以后。而近代,要走出中世纪,不过,它在时间上有可能更早,大概在明中叶以后。由此,我们可见,历史的进程,并非如直线一条,总是往前走,有时会中断,有时会回头,......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 随着科举以八股文为考试文体的弊端日渐暴露,书院片面强调八股文教学的现象受到猛烈的抨击。有的书院将实学和西学引入书院,试图改变书院的教学内容,但却收效甚微。直至慈禧太后延续戊戌维新的科举改革措施,废除八股文,使......
清代佃农的中农化
发布时间:2023-04-27
" 引言中农,一般是指经济地位介于富农和贫农之间的农民。他们大都具有比较齐备的、包括土地、农具和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多数是自耕农。土地是封建社会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耕种地主土地的佃农获得土地,实为佃农中农化最本质的标志......
浅谈明清惠州府进士的生成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02
明清惠州府进士98人,其中,明代44人,清代54人。惠州府进士数量在全国并不占优势。在明代15个、清代19个直省中,广东均排名十二;在广东省府际(含相当于府的直隶州)之间,惠州府均排名第五,其中,明代占全省进士的5.2%,清代占5.3......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三大争论宣告了经学时代的结束 清末,皮锡瑞总结有清一代经学。谓有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底,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
清代的墨尔根官学
发布时间:2022-09-04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署后,中俄边境地区呈现了平和安定景象。康熙三十二年(1689年),黑龙江将军由暖环驻墨尔根,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黑龙江将军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府在墨尔根驻扎近十年。将军萨布素总理全省各项军政......
晚清传教士与进化思想之修正
发布时间:2016-01-05
〔摘要〕 辛亥革命前(1910年),传教士林乐知将李约各的The Making of a Man翻译为《人学》,以批判斯宾塞将自然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人学》以基督教思想修正严复等译介的社会进化论,体现了同为美国传教士的原作者和译者对中、......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
发布时间:2022-11-13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 自从十七世纪末叶和清代初年,随着中国萨满信仰习俗被介绍到西方[1],引起西方学者对阿尔泰语系广袤世界同类民俗事象的关注,并在此后的三个世纪......
谈清代川戏兴盛论
发布时间:2023-01-20
谈清代川戏兴盛论 谈清代川戏兴盛论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谈清代川戏兴盛论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教 育 网 川戏之名始见于明代陈铎的散曲《嘲川戏》和《朝天子·川戏》......
清代女词人熊琏薄命词的浅析
发布时间:2023-01-21
在中国文化中,薄命一词常是人们对悲惨命运探求无果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宿命论,由此衍生的红颜薄命之叹更是史不绝书。明清时代,随着女性文学的繁荣,基于女性生活的悲惨境遇仍未有任何改观红颜薄命成为许多女性作家表现的常见主题。对这......
论清代女性题壁诗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 要:明清之际,女性题壁诗大盛。不同于男性文人的风雅行为,女子的题壁之举往往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传达的是有关她们生存状况和心理活动的真实信息。而男性文人对于女性题壁诗的关注,背后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他们的政治......
浅析《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无讼”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01
一、无讼思想之重勘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的理念最先是由孔子提出的,体现了儒家对于听讼的最高境界。孔子所倡导的无讼理念并非指不发生、不处理或者拒绝诉讼,而是指听讼者要有效地处理案件,从情理上来教化当事人,从......
浅析清代热河围场皇木采办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本文通过对清代围场皇木采办的方式、用途及过程的记述,详实地介绍了清代中后期皇家建筑材料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清代;热河;围场;皇木;采办 有清一代,土木繁兴,凡修建宫殿、陵寝、园林等皇家建筑,皆需大量优质木植......
浅析我国代课教师清退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阐述了代课教师清退政策的出台背景,对代课教师的清退政策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妥善处理该问题的一些措施。 论文关键词:代课教师;清退;农村 一、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出台的背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
分析清代后期湖南减灾防灾
发布时间:2013-12-18
分析清代后期湖南减灾防灾清代后期湖南屡遭水、旱灾害侵袭,灾害发生时往往粮食奇缺,粮价飞涨,饥民遍野,社会危机四伏,极大威胁正常的社会秩序。据统计,清代后期湖南因饥荒引起的社会危机19年次[86],其危机程度不同,大小不一。轻者......
清代丁村田契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 丁村,在山西襄汾县汾河之东,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作物地区。丁村是举世闻名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一一丁村人所在地,至今还保存有明清民宅建筑40余处,1985年已辟为丁村民俗博物馆。最近,笔者在整理丁村田宅文契中,接触到一些清代丁村田......
清代直隶旗地考述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旗地是清代所特有的一种土地占有形态。作为畿辅重地,直隶旗地与清王朝统治的兴衰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对有清一代直隶旗地的产生与演变进行了梳理,接着对清中期以后日益严重的“旗民交产”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最终指出私有化是旗......
清代甘肃因兵蠲恤
发布时间:2022-08-14
关键词:清代;甘肃;统一新疆;因兵蠲恤;恤兵;恤民 摘要:自清廷经略西北建立统治以降,甘肃就兵兴不休,统一新疆的战争更是历经康雍乾三朝,前后长达68年。为发挥甘肃兵民力量,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清廷对甘肃屡屡实行蠲恤,不......
浅析清代民事诉讼规则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15
所谓民事诉讼规则,从现代诉讼法的角度来讲,是指民事案件中,纠纷当事人如何行使诉讼权利,从使其受到侵害的民事权益得以保障等为内容而制定的有关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则。其内容始终是围绕诉讼当事人如何行使诉权进行展开的,以及对司法......
替代电镀的清洁技术
发布时间:2013-12-17
清洁生产技术: 电镀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在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选择其它的无污染或轻污染的表面处理技术作为它替代,各类表面处理技术的特性和污染情况为: (1) 湿法 类别 特性 环境污染 电镀化学镀 用......
试论清代农业的成就*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 要]本文从土地生产率、粮食亩产量、新生产部门、生态农业、农学著作及养活的人口等多方面论述了清代的农学成就,并指出其在中外农业 发展 史上的地位。同时,对于清代农具和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也进行了 分析 。 [关键词]清代......
晚清官绅与《格致书院课艺》
发布时间:2022-07-25
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中西方董事们达成共识:创办一所专授自然科学知识、培育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一批热衷西学东渐的中外学者、士绅执著地为进取者传授新事物、开拓新视野。随着历史推进,书院历经格致公学、市立格致、格致中学不同......
试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审美倾向
发布时间:2022-12-16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尚清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人士大夫们不满现实逃避现实的产物,但“尚清”却又体现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多地体味到了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从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保持了精神的纯......
清丽清远踏歌行
发布时间:2015-08-24
最好的旅行,又何尝不是身体与心灵的同时出发呢? ――题记。 一 按照考察的行程计划,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全体师生一行将探访一座素有“香清溢远,北江明珠”之美誉的山水城市――广东清远。据说,那里风光之旖旎,景色之秀美......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官学化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 要]明清时期是中国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书院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但是,在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书院的官学化越来越严重,书院越来越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徽州书院作为全国书院的一部分自然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然而,徽......
明清书画造假与售买轶事
发布时间:2015-08-20
一 书画造假,古已有之,从文献记载看,它大致出现在南北朝,唐宋时已多见。据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唐代著名画家程修己曾伪造王羲之书法,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伪造褚遂良书法。米芾《书史》记载了他所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
清代闽籍著名书法篆刻家林艺术风格刍议
发布时间:2023-06-22
明清之际,福建印学蔚为活跃,是仅次于吴越和新安的重要地区。虽因闽籍印人“生于海滨,多为人所忽略。”――周亮工《书倪觏公印章前》,加之清代“迁界”、海患频繁等政治和军事等原因,许多闽籍印人的艺术影响在全国一度被湮没。但对闽、台地区及其后世的书法篆刻影响深远。周亮工在《闽小记》和《印人传》都记录了不少闽籍印人,林是其闽、台篆刻家中首肯的一位。清代著名学者郑杰在其所著艺文集《闽中录》中也论及林,对其倍加.........
诗清新创作的当代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04
诗贵清新,古今皆然。清新的诗是长春的树,是带露的花,是高山流水,是大海清潮,是读者常读常新的珍品,是诗人不懈追求的佳妙。千百年来,诗界为求清新,一直在不断追求形式的变革,从古风体、格律体到自由体;从唐诗、宋词、元曲等等......
清代后中国文学的历史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命名 文学历史的叙述,终究还是要归入历史的叙述。而历史总有其自身的叙述体系,有其自身的叙述框架。中国历史叙述的整体框架就是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朝代的历史。我们在这里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二十四史所......
前苏联30年代“大清洗”
发布时间:2023-05-27
在莫斯科河边有一幢苏联时期的“高干楼”,外墙上嵌有许多名人的头像和名字,标明他们在这里居住过。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中,住在这里的90%的干部被抓走、杀害,他们的家属也遭到牵连。现在人们把这座“高干楼”叫作“黑......
论汪清县在吉林延边抗日斗争史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吉林省汪清县在延边地区的抗日斗争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汪清党组织的建立为中共领导延边抗日斗争提供了组织基础;汪清抗日游击队和根据地的组建为延边抗日队伍提供了有生力量;汪清军用设施与民用设施的建立为延边抗日武装提......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发布时间:2013-12-17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职工群众陆续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现象又会重现,不仅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时还会引发火灾。更有甚者,将清明节变成了“炫富场”和“污染......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
发布时间:2023-07-12
满人入主中原后,并没有如以往朝代那样,将皇族的宗室上溯很远,只推及努尔哈赤的生父塔克世(顺治五年追尊号为显祖宣皇帝)本支,伯叔兄弟等旁支,则称“觉罗”。宗室系黄带子,觉罗系红带子,以示皇族身份尊贵与识别。然而,清代“黄带子”与“红带子”们贵族身份的获得虽始于血缘,却不是一劳永逸、一世不变的。其间,也存在着不间断的赏、革、降,还有调整与变动。赏有清一代,获赏得黄红带子者,多集中于前期,因军功累绩等情.........
探究清代满族妇女史
发布时间:2022-10-07
满族妇女史研究,同其他专题研究一样,有一些重要的途径是不容忽视的。其一,重视收集研读原始文献,尤其要注重对满文史料的运用;其次,关注并了解相关的社会制度,在清代,特别要注重对八旗制度的把握;第三,关注并了解相关理论,研究......
李清照:宋代文坛小S
发布时间:2015-08-21
在历代貌美女文青中,李清照是一朵奇葩,好玩、好酒、好色。 按理说,李清照也是高级名媛,她老爸李格非是当红知名作家、政界名流,她妈妈王氏是国务院总理的长女。李格非36岁才得一女,而李清照幼年丧母,得到老爸的无限溺爱,接受......
清代晚期东北西丹兵问题简析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 要]清中晚期,战事频发,东北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征调不断,兵员不足,为了补充兵丁,西丹兵得到重用,本文从西丹兵的数量、训练、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对于西丹兵对清末战事的影响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叙述。 [关键......
沈阳故宫博物院清代手串赏析
发布时间:2015-09-08
手串本为念珠,作为佛教信众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因此又称为念珠、数珠、珠数、诵珠、咒珠等。 眼下,手串也是深受社会大众普遍喜爱的一种饰物。 作为佛事用的念珠,从组成上说可分为单组和复组两大类,前者为......
清初清词评点的传播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08
宋词传播的途径有词集、传唱、题壁(题画、题扇)等,以前两者为主,尤其是歌筵绮席的传唱,这种传播方式对宋词的审美特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清代,词乐久己失传,词的传播途径几乎完全依赖于词集,一些传唱、题壁(题画、题扇)是极为个......
清代湘西“改土归流” 后的筑城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变迁解析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湘西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 湘西, 即湖南西部的沅水、灃水流域地区, 古称荒服。虽然从版图上看至少在秦代已经划归中央政府管辖(属黔中郡), 但事实上直到北宋时期才真正有效地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 这种控制 采用的方式就是......
八方溪缘:清净心,清爽菜
发布时间:2022-11-09
抽文:以一颗清净心,去品尝清爽可口的美食,是最好的养生。心灵的健康,加上纯净的饮食,才能达到身体的康健。 出境:陈壁峰八方溪缘创始顾问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西行来到鹿野苑,随后在这里为随侍过他的五位侍......
赵翼“颂清”与“刺清”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3-03-06
提 要:赵翼通过颂天命、颂皇恩、颂盛世、颂仁政、颂《明史》、抑胜朝、回护本朝之短等方式来颂清,又通过在叙事曲折之中微露真意、在考论史事之中讽喻当朝、在揭露社会矛盾之中批判当朝弊政等方式来刺清。他在颂清与刺清之间的彷徨,......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10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内容提要]: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多民族的聚居生活使藏族历史上的法律文化成为中华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清代在农奴制度下的藏族婚姻法......
清代京官俸禄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5-09-06
京官上朝 清代的京官是指在京城供职的官员,虽然身居京城,为天子近臣,但是京官的实际生活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与地方官相比,京官的日子过得不是太好,那么,京官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俸银的规定及花销 清代京官的俸禄,初期......
清朝奇案:贪官谋害清官
发布时间:2022-08-10
清嘉庆时期,吏治已出现很多积弊和腐败现象。从结构上来看,腐败最利害之处,一是漕运;二是赈济。很多官员中的蠹虫不顾百姓死活,侵贪公帑,胆大包天。其实,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乏清官廉吏,但在当时,即便这些官员想有所作为,也不......
清代城市空间范围的厘定
发布时间:2023-06-07
历史城市人口数据与城镇行政区域人口数据的混淆与偏差,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历史城市空间范围的模糊与不一。因此,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文献记载的城市概念来进行城市人口研究,必然原地踏步,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突破。为此,我们借助现代地......
清代宁波港回的转型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朱明立国伊始,厉行寸版片帆,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唐宋以来以外向型贸易为主的宁波港遭受严重冲击,港口功能开始向内陆港转化。代之而起的清王朝为防止复明势力反攻,进而实施更为严厉的海禁,进一步推动了宁波港的转型,这也使得清代......
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按照其研究进程,可划分为20世纪上半叶和20世纪下半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总体研究情况,反映了20世纪清代财政史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在20世纪的中国财政史研究中,(注:近年也有新的财......
论清代地方志的修纂人员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主持修纂清代地方志的地方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能够贯彻国家的修志政策,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但真正承担清代地方志书修纂任务的是地方知识分子,他们是地域历史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承者,这部分人有的是地方上的知名贤达......
清代绘画中世俗化的倾向
发布时间:2023-05-26
清代中晚期,中国社会出现巨变,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文人身份的转换,中国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高高在上的士夫文人把玩的高雅艺术逐渐走向平民,尤其是在江浙一带商业发达的地区,画家们在努力适应并迎合这种变化。文人画不......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发布时间:2023-06-10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文 章 来 自 教育 网 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
试析李清照《声声慢》的多模态意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15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试析李清照《声声慢》的多模态意义解读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论文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长河中以其空前绝后的悲怀愁情带给了后人无限的解读空间。虽......
论清洁餐饮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1)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要]本文从简要分析餐饮业基本特征、地位、作用出发,从分析餐饮业供需矛盾中餐饮供给对餐饮消费主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入手,创新提出了要实现清洁餐饮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论述......
梅因公式与清水江文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著名公式为我们解析社会历史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近年来有学者把梅因公式用于清水江文书研究,由于对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的文化自觉和反省,导致研究范式出现“水土不服”......
清代市镇管理初探(之一)
发布时间:2023-04-12
【 正 文】 一 清代经济社区中,市镇处于市场网络的中间层次。无论在全国广大地区传统经济为主、纵向依赖性大于横向依赖性的所谓“机械环境”中,还是在少数先进地区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领域扩大,社会分工发达各种专业化组织横向依......
清代市镇管理初探(之二)
发布时间:2023-07-08
【 正 文】 官方对于市镇的管理受到诸种因素的限制,真正在市镇管理中全面发挥作用的是民间基层社会组织的实体。清代市镇虽百业聚集、五方杂处,民间基层社会组织的实体却仍是家族宗族乡族系列,或宗族色彩乡土色彩强烈的行帮组织......
浅谈清代文人流放之地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 要]位于黑龙江省的海林和宁安市的宁古塔是清代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流放地。300多年前的宁古塔尚未开化,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号称“荒徼”。据史料,仅在清初顺治年间,因科场案、浙东通海案及文字狱等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就有数千人。......
从《叫魂》看清代奏折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奏折是信息的载体,是官僚与皇帝之间交流的媒介。奏折按照传递渠道不同分为常规奏折和朱批奏折。奏折制度是清王朝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叫魂》一书中所涉及的奏折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奏折制度并没有如通常所认为......
清代宫廷演戏机构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5-11-04
摘 要: 详细阐述了清代宫廷演戏机构发展变革过程。清初顺治时期的教司坊,人数较少,管理简单;康乾时期的南府和景山,见证了清代戏曲由兴旺到繁盛,其组织规模前所未有;道光后的升平署开始了宫廷戏曲由盛转衰。清代宫廷演戏机构的......
明清商书文献中的运河航路秩序
发布时间:2016-09-26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日渐活跃,运河航运业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无论是短途的镇市赶集,还是长距离的大宗货物贩运,舟船都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为了追逐什一之利,水路行舟的经商者不但面......
上窝铺清代壁画考察记
发布时间:2023-03-15
上窝铺在崇礼县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这几年,却是我和朋友们常常念叨的地方。 几年前,张家口市文物部门的一位朋友告诉我,那个村庄有一处即将倒塌的关帝庙,庙内的壁画画得非常精彩,希望我能过去看看。 就在与那位朋友通......
浅析明清时期徽州的里书更换与私册流转
发布时间:2023-04-30
赋役合同是民间社会针对各种赋役事务自行订立的一种契约文书,是研究明清赋役史的重要资料之一。此类文书或以散件形式存在,或载于置产簿、誊契簿、合同簿以及家谱等簿册之中,包含的赋役信息较为丰富,体现了民间社会应对赋役制度的种......
永佃权与清代农民生活
发布时间:2023-07-24
" Permanent Tenancy Rights and peasantry’s Life in the Qing Dynasty 【内容提要】永佃权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刑科题本中有关永佃权的案例以及契约文书和方志的记载,再现出了清代农民生活的状况。 【英文摘要】In the Qing Dyn......
清代龟鹤益寿烛台考略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烛台是古代的照明器具之一,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将这种实用性强的生活器具赋予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清代龟鹤益寿烛台便是其中之一。它造型精巧、工艺精湛,又有美好的寓意,是一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艺术珍品。 [关键词]清代;龟......
浅析清代外藩蒙古的法律适用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9
在清代的历史档案中,有关贾德保辜案也的材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此案发生在嘉庆年间的外藩蒙古科布多城,城中的贾德与邵廉舒同为晋商,均为汉人,因索债事宜发生争执,贾德用刀扎伤邵廉舒致其身亡。案情本不复杂,但是审理一波三折,长......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款识是我国古代瓷器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标明了瓷器生产的年代,为瓷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款识以定瓷器的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因为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居多,而明清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且......
清代屯田对新疆的经济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清代新疆屯田引发了一系列连动效应,内地人口大量迁入,导致新疆人口急剧增长,改变了当地的民族布局,奠定了新疆当今民族分布的格局;手工业和采矿业的发展,奠定了近代新疆工业的基础;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贸......
济运护漕与清代的水利治理
发布时间:2022-08-08
摘要:有清一代,统治者秉持以漕运为先的理念进行治河,在运河全线及相关水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其治水方法大致有束水攻沙、蓄清敌黄,减黄助清,借黄济运与引汶济运,挑挖疏浚以及修治闸坝和水运管理等。清代以漕为先的水利治理......
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
发布时间:2023-07-13
清代的中原商中原由于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被清廷视为重要的市场;同时,中原的人口数量增长和城镇发展迅速,自然对于商品的需求巨增;况且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而不屑经商,直接引致全国各地的商贩在此聚集经商。在这......
浅析清代前期对缅贸易政策及管理
发布时间:2023-06-29
本文是一篇清代前期对缅贸易政策及管理的内容,在滇缅贸易往来中居于咽喉要冲的地位是其繁荣昌盛的根本原因。而成就这一景象则得益于清政府“宽松、自由、以民为本”的对缅贸易政策和规范管理。 [摘要] 清代前期,在“边境安稳、和平友善......
施工企业如何开展清收清欠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遍布各个领域,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做好清收清欠,及时回笼资金,降低资金占用,减少坏账成本,加快资金流转,改善资产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工作。本文就施工企业如何开展清收清欠进行......
给业主编制清单必须清楚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4
一、招标范围(目的和招标文件一致:比如桩基础、幕墙、门窗、有时不在招标范围内) 二、清单工程名称(有时招标工程的报批计划和图纸名称不一致,统一一下) 三、是否有甲供材料和分包工程(便于算材料购置费和列总承包服务费) 四、......
明清时期传教士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等文化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明和思想在交流过程中势必引起碰撞和冲突,这造成了明清时期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读,其混淆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文化内核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如此,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传教士;明清时期.........
近三十年来的清代┼嘌芯孔凼
发布时间:2023-01-11
摘 要:┼嗍乔宄跬馐∫泼袢氪ê痛江航运产生的社会副产品,在四川历史上有其独特的影响。近30年来,学界对┼嗟难芯咳〉梅崴冻晒,对┼嗟亩ㄒ濉⒉生的原因、组织形态、政府的治理政策等皆有梳理,解决了很多学术问题,但尚存较大的研究......
清代台湾南雅厅建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3
清代台湾地区的行政建置沿革复原,前贤研究十分充分,基本也取得了一致的结论。尤其是清代台湾府县的建置问题,因史籍记载清楚、详细,诸家意见完全一致。唯关于厅的建置的考订,尚有诸多可讨论之处。这是因为:(一)厅在明末萌芽,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