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相连,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同时,体育又能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第二,体育还可以促进学生智育水平的发展,比如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能促进大脑的发育,能提高思维和记忆力,能消除大脑的疲劳,提高思维敏捷性;第三,体育能使学生展示自身的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个性,而利用体育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展示学生的个性。
那么学校里面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呢?作为体育老师,从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说是人们积极探索某一事物的重要认识倾向。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探讨,而且往往会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以及十分向往的情感。高中生对于体育的浓厚兴趣通常源自于各类竞技比赛、体育游戏、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关注。其后,高中生的认识会趋于一致,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要从学会生存、做人、合作、创造等视角不断激发和提升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以更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到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之中。
二、变革高中体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高度重视学习者个性之发展,而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并不只是要让高中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体育学习与锻炼身体的技巧与方法传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习者,让其掌握具体的方法,并运用合理的身心教育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较高的道德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认识事物之能力。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来源于应试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其不足之处是过于强调身体上的锻炼而忽略了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教育。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将高中生的心理和身体活动进行紧密结合,运用课堂教法当中的各环节对高中生实施教育。具体到高中体育教师,其在体育教学中要勇于破除陈旧滞后的观念,从而适应于体育教学之需要。在体育教学的方法上,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应用开放式教学法,积极培养高中生群体的创新意识,引导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还要积极创新,持续而深入地探索新型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方法,从而积极引领高中生实现教学方式之变革。
三、加强高中课外体育活动教学
素质教育具备一个十分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就是全面引领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过程。所以,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课外活动显得十分重要。高中课外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指导学习者依据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自身兴趣爱好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练习,必要时还应当由教师加以示范与总结。在体育课外活动中,要实施自由组合式教学方式,也就是要依据本校实际体育课外活动条件、高中生们的需求以及兴趣等进行分组,这样一来就能够打破固有的按照教学班级进行分组的形式,让高中生能够在各自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小组中进行自由自在的练习,从而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体育老师要让高中生充分理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迫切性,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得到人际关系交流需求上的满足,进而促进学习者身体素质的新提升。
四、提升高中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对于高中生的发展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素质教育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实质上就是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切实树立起良好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高中体育教师还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与技能,精通体育专业知识与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而且应当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如此一来,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效果。
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一个重要途径。绝不能把德、智、体割裂甚至对立起来。鉴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唯有真正面向全体受教育者,重视高中生实际能力之培养,才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表明了我国政
府对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素质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应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阶层所必须认识到的。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前沿之地,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不断努力加强学校各方面体育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作为体育老师,更应该全力投入到體育新课程标准当中去,努力实现它,做好它,要不遗余力地贯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针,通过我们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