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人文视域下“隐含作者”的效用

论人文视域下“隐含作者”的效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13 00:10:23
论人文视域下“隐含作者”的效用
时间:2023-06-13 00:10:23     小编:

摘要:自从韦恩・布思提出“隐含作者”这一重要的叙事理论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由于学者们对它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阐释,形成了以西摩・查特曼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流派将“隐含作者”看成是真实作者在写作中创造的一个产物,将“隐含作者”囿于文本之内,甚至认为作品在创造出来之后,作者就死了。而以詹姆斯・费伦为代表的后经典叙事学流派对“隐含作者”的理解走向另一个误区,将它等同于真实作者,认为创作文本的不是“隐含作者”,而是真实作者。这些对“隐含作者”的理解都有失偏颇。对该概念的正确理解应该打破文本的封闭性、客观性,将其置于人文视域之下,从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双向进行,并考虑作者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才能更好地把握“隐含作者”在叙事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隐含作者;人文视域;编码;解码;社会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2.032

在经典叙事学研究阶段,为了建构起比较完备的叙事学理论体系,西方众多叙事学家都从自己的理论视角出发,立言著述,共同建构、拱卫叙事学理论体系。韦恩・布思是美国著名的叙事学家,他在1961年提出的“隐含作者”这一重要的叙事理论概念在国际叙事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该理论在“旅行”过程中,由于有些西方学者对它的不充分读解,导致他们对隐含作者在叙事信息发送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误解,使得学界对“隐含作者”的理解产生混乱;有的学者甚至否定“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国内叙事学界对“隐含作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呈现出两种分歧:一是认为隐含作者的概念对于理解叙事交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二是认为隐含作者在叙事交流中的无效性。难怪年事已高的布思在《隐含作者的复活:为何要操心?》一文中惊呼:“隐含作者被谋杀了”[1]63。目前,叙事学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后经典叙事学对社会历史语境的关注极大地推动了叙事批评的发展[2]А>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也成为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当前的学术语境下,对“隐含作者”的正确理解应该打破文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封闭性,将其置于人文视域之下,从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双向进行,并考虑作者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隐含作者”在叙事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一、何为“隐含作者”

在叙事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韦恩・布思在他的著作《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隐含作者的概念是布思在探讨小说叙事交流信息传递过程时所提出的,他提倡对叙事作品的修辞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探索,以揭示作者如何“有意或无意地采取多种修辞手段将虚构世界传递给读者”[3]xiii。他认为隐含作者是小说叙事交流信息传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既与真实作者有密切关联,又具有与真实作者不同的特性。那么,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他在《小说修辞学》中是这样论述的:

的确,对有的小说家来说,他们写作时似乎在发现或创造他们自己。正如杰萨明・韦斯特所言,有时“只有通过写作,小说家才能发现――不是他的故事――而是故事的作者,或可以说是这一叙事作品的正式作者。”无论我们是将这位隐含作者称为“正式作者”,还是采用凯瑟琳・蒂洛森新近复活的术语,即作者的“第二自我”,毋庸置疑的是,读者得到的关于这一存在的形象是作者最重要的效果之一。无论他如何努力做到非个性化,读者都会建构出一个这样写作的正式作者的形象……正如某人的私人信件会隐含该人的不同形象(这取决于跟通信对象的不同关系和每封信的不同目的),作者会根据具体作品的特定需要而以不同的面目出现。[3]71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国著名的叙事学专家申丹教授认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2]36就编码而言,“隐含作者”就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或方式来写作的作者;就解码而言,“隐含作者”则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这一写作者的形象。就编码角度来看的隐含作者更多的是用于修辞性叙事学理论中,而就解码角度来看的隐含作者则多用于认知叙事学理论中。“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区分实际上就是“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人”和“处于日常生活中的这个人的区分”[4]71。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的变体,是真实作者戴上了某种面具之后的形象,是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真实作者就是布思所说的“小说家”,而“创造”一词是布思所用的修辞性用法,“他们(小说家)写作时发现或创作自己”,实际上就是指真实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处于某种特殊状态或写作过程中使自己进入了某种状态。这种特殊状态通常优于真实作者平时的生活状态。在布思看来,“隐含作者”既是文学作品的真正的创作者,又是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形象:隐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我们会读到的东西”,作品是隐含作者“选择、评价的产物”,他是“自己选择的总和”[3]74-75。从审美角度来看,读者能够根据文本信息,通过隐含作者的“选择”推导出隐含作者的形象。而“读者得到的关于这一存在的形象是作者最重要的效果之一”,也就是说,当读者真正地进入文本发现了“隐含作者”隐藏在文本之内的形象时,读者就是真正地理解了作品,准确地把握了隐含作者的形象、隐含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以及文学作品的主旨,这时的读者就是理想的读者、即隐含读者。不同的真实作者会“创造”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即使同一个作家在创作不同的文学作品时也“会根据具体作品的特定需要而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创造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形象出现。读者在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时,要根据文学作品的具体信息,建构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形象。但是,由于历史语境和学术背景的原因,叙事学界的一些学者对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进行了不充分解读甚或误读。

二、误读之一:将“隐含作者”置于文本内 布思出版《小说修辞学》之时,正值形式主义批评在西方学界大行其道,而由形式主义发展而来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很快成为了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叙事研究潮流。无论是形式主义批评还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它们将研究的眼光聚焦于文本,强调文学作品的“客观性”,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艺术特色,排斥文本之外的因素,在进行文本分析时,不考虑社会历史语境和作者等外部因素,将“文本内”与“文本外”割裂开来,甚至宣称文学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之后“作者就死了”。结构主义学者罗兰・巴特(1977)在《作者之死》一文中就明确提出,由于语言的社会化、规约化的作用,作品一旦写成,就完全脱离了作者。

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许多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在理解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时,在潜意识中就容易滑入“文本”这一意识之网。他们往往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布思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阐述,在认知上聚焦于“创造”一词的本义,误认为真实作者(即小说家)在写作时创造了“隐含作者”这一客体,没有发现布思关于作者在写作时“创造”了隐含作者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即指真实作者进入了某种写作状态,以某种方式进行写作),因而否定了“隐含作者”的主体地位,将“隐含作者”视为真实作者在文本之内的创造物。在众多持此观点的叙事学家中,美国著名的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在他出版的专著《故事与话语》中提出的“叙事交流图”[5]151可谓代表了这一流派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理解。该图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研究中被视为经典,被广泛认同和采用。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查特曼和其他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一样只关注文本的研究。方框表明查特曼认为叙事文本被作者创造出来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独立体,割裂了文本内与文本外的联系、与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之间的联系;尽管隐含作者被视为叙事文本信息的发出者,但只是作为文本内部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真实作者置于方框之外,这说明查特曼认为创作文学作品的是真实作者,隐含作者成了真实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一个产物。这主要是因为查特曼没有很好地理解布思关于“真实作者创造出隐含作者”的说法。

从句子(1)和(2)中可以发现,查特曼在界定隐含作者时引用了布思对隐含作者的界定,但却将布思句子中十分重要的定语从句“这样写作的”省略掉了,使得隐含作者成了读者从文本中建构出来的形象。这样一来,查特曼就将隐含作者界定为“不是一个人,没有实质,不是物体,而是文本中的规范”[6]。而一些受查特曼理论影响的叙事学家也表达了对查特曼对“隐含作者”的理解的认同,里蒙・凯南认为“将隐含作者视为以文本为基础的建构物比把它想象为人格化的意识或‘第二自我’要妥当的多”[7]。狄恩格特也将隐含作者视为“文本意思的一部分,而不是叙事交流中的一个主体”[8]。热奈特在谈到隐含作者时说,“隐含作者被它的发明者韦恩・布思和它的诋毁者之一米克・巴尔界定为由作品建构并由读者感知的(真实)作者的形象”[9]。从这句表述中可以看到,不仅是米克・巴尔误解了布思对“隐含作者”的界定,将隐含作者看成是文本中推导出来的所有意思的总和,而且热奈特自己也将布思界定的“隐含作者”理解为作品内部所建构的形象,并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混淆起来。在众多西方学者对布思本义的误读之后,“隐含作者”不再具有主体地位,他被“谋杀”了,被置于文本之内。

三、误读之二:混淆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第一版面世后的几十年里,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的社会历史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重视形式批评逐渐转向了重视文化意识形态的批评。到20世纪80年代初,文本的内在形式研究已经从高峰跌入低谷,盛行的是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等外在批评派别。真实作者的地位在批评中得到显著提高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作者的角度研究作者对文本的影响,大量有关于作者的生平、传记、自传、信件、手稿、访谈、社会历史环境等信息被用来研究作品的主题、伦理道德等。似乎掌握了作者的信息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本,真实作者的信号不断被放大,而隐含作者的功能却越来越模糊、缩小、甚至被漠视遗忘,隐含作者不断地向真实作者靠近,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些学者干脆就认为不存在隐含作者,真实作者才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

这种对隐含作者认识上的偏差也出现在当今著名的叙事学家的著述中。詹姆斯・费伦是布思的忘年交和学生。他是以美国为主体的叙事文学研究协会的前主席,国际叙事学权威期刊《叙事》杂志的主编,是当今西方最具有影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研究的领军人物[10]。他的修辞性叙事模式认为“意义产生于隐含作者的能动性、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反馈循环”[11]47。在费伦眼中,“叙事是动态的经验”,是“读者参与的发展进程”。但他对理解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却出现了一些偏差。让我们先看看费伦对“隐含作者”所作的界定:“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精简了的变体,是真实作者的一小套实际或传说的能力、特点、态度、信念、价值和其他特征,这些特征在特定文本的建构中起积极作用”[11]45。费伦这一界定扭转了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将隐含作者视为一种文本功能的观点,恢复了隐含作者的主体性,隐含作者不再是文本信息建构出来的抽象形象,与真是作者具有重叠的部分,这改变了割裂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之间关系的看法。但是,我国著名叙事学研究学者申丹教授认为,费伦对隐含作者的定义仅涉及编码,不涉及解码[2]45,这与布思的“隐含作者是编码和解码的有机统一体”的观点不一致,也会影响费伦对“隐含作者”的全面理解。“隐含”既指向作品之外又指向作品之内。这是该概念不容忽视的两个方面。“隐含”指向作品之外,表明隐含作者具有主体性,创作了文学作品;“隐含”指向作品之内,表明隐含作者是作品隐含的作者形象,“隐含作者的形象只能从作品中推导出来,隐含作者之间的不同也只能是通过比较不同的作品才能发现”[2]45。而费伦对隐含作者的界定只涉及编码一个方面,消解了“隐含”的文本性,凸显了“隐含”的主体性,使得隐含作者无限地向真实作者靠拢、转化。申丹教授还不无遗憾地指出,“费伦跟其他西方学者一样,认为作品的写作者不是隐含作者,而是真实作者”[2]45。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家罗宾・沃霍尔-唐(Robin R.Warhol-Down)在她出版的《讲授叙事理论的选择》一书的第14章中探讨了性别问题,在该章中有一个“关于叙事交流的当代叙事理论模式”的图表。在该表中,她将夏洛蒂・勃朗特、埃米莉・勃朗特、玛丽・安・埃文斯等列在有血有肉的作者一列,将她们视为“作品的实际写作者”,而将她们相应的笔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乔治・艾略特等列在隐含作者一列,仅仅将他们视为“笔名”。这显然也否定了“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乔治・艾略特”等这些隐含作者是作品的真实写作者的身份。在这里,隐含作者作为作品写作者的权力又被剥夺了,隐含作者的主体性消亡了。 四、人文视域:对隐含作者的正确理解

以上两种对“隐含作者”的误读,究其原因,是没有完整地把握布思的原义。布思的“隐含作者”是处于特定写作状态的作者、是编码和解码的有机统一体,而“真实作者”则是处于日常生活状态的人,两者是同一个人但往往又有所不同。对于“隐含作者”的正确把握,一个定律就是将隐含作者看成是作品的写作者和读者从文本之内建构出来的综合体。

面对学界对“隐含作者”的误读,布思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别人厘清这一概念的含义。他在《隐含作者的复活:为何要操心?》一文中努力维护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并重申了隐含作者的含义。在文章的开始,布思就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自己面对批评家纷纷宣称“作者(指隐含作者)的死亡”会“觉得毛骨悚然”,否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我们如何阅读作品无关”的观点,认为批评家所说的“作者在文本之外所表达的意图可能会与作品所最终实现的意图大相径庭”的观点“恰恰生动地说明了必须区分隐含作者和(有血有肉的)作者”。布思可谓聪明至极,他在文章的开头就借力打力,利用反对“隐含作者”概念的批评家的观点来捍卫、证明了“隐含作者”这一叙事理论概念的重要性,使得“各种各样谋杀作者的荒唐企图”不攻自破,为“隐含作者”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出了一声巨响。

接着,布思说明了当初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四个动因:其一,他对当时学界普遍追求小说中的“客观性”(作者隐退)感到不满。认为这种立场会导致贬低亨利・菲尔丁、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以及很多伟大欧洲和俄罗斯作家的超凡叙事技艺,并经常导致对作品的误读。其二,对学生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隐含作者与有血有肉的作者混淆的误读感到烦恼。布思特别谈到学生在阅读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时,完全与第一人称叙述者霍尔登・考尔菲尔相认同,看不到作者在潜文本中对这位叙述者严重错误和弱点的反讽。其三,对批评家忽略修辞伦理效果的价值而感到“道德上”的苦恼。主要因为:一是一些批评家认为小说仅作为艺术品,不表达意义;二是越来越多的批评家片面强调读者反应,无视作者的意图,无视作者对读者的道德教育。其四,人们在说话或写东西时,就会隐含我们的某种自我形象,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文学创作中尤其如此。布思举了一个精彩而生动的例子证明了作者戴面具的重要性:数十年前,他问作家索尔・贝娄近来在干什么,贝娄回答说自己每天花四个小时修改一部将被命名为《赫尔索格》的小说。布思追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贝娄回答说:“我只是在抹去我不喜欢的我的自我中的那些部分。”

在布思谈到的这四个动因中,重申了作者、隐含作者、区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区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同时,布思还用作家叶芝、勃朗宁、西尔维亚・

普拉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例子来说明真实作者就是指日常生活状态中的人,隐含作者就是以特定立场、方式或面貌来创作文学作品的人。并且,布思向我们表明,隐含作者通常具有比真实作者更好的形象,不仅隐含作者是我们颇有价值的榜样,而且对于较为纯净的隐含作者和令人蔑视的有血有肉的作者的区分,实际上可以增强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产生更好的伦理效果。这是布思从编码的角度对隐含作者的阐述,阐明了文学作品是隐含作者“选择、评价的产物”。从解码的角度而言,隐含作者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这一写作者的形象与文本规范。只有跟隐含作者完全保持一致,读者才能完全理解作品。这种读者就是所谓的“隐含读者”,是隐含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隐含读者”强调的是隐含作者的创作目的和体现这种目的的文本规范。而生活中的“真实读者”由于每个人的不同经历、立场、学识、兴趣等原因往往很难达到对“隐含读者”的要求,阻碍了真实读者进入文本预设的接受状态。“隐含读者”只是文本预设的阅读位置,叙事交流的实际接受者是“真实读者”。[4]77但是,“隐含读者”对于从解码角度来认知“隐含作者”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含读者成了理解文本规范的标杆。不同的真实读者只有尽可能地靠近隐含读者的阅读位置,才可能尽可能正确地解读文本。这样就可以避免“当今对文本误读泛滥成灾”的现象:“读者事先就‘知道’会在文中找到什么,然后自然就找到了,根本不管隐含作者希望他们找到什么”。[1]79

通过以上对真实作者、隐含作者、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的正确理解与区分,我们可以将前面提到的查特曼的“叙事交流图”修改如下:

在此,我们可将查特曼“叙事交流图”中的“实线方框改为虚线方框”,表明打破小说文本的“客观性”和“封闭性”,在保持文本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打通了“文本内”与“文本外”之间的联系,使“文本内”与“文本外”建立起了有效的信息交流,用后经典叙事理论来看待文本,既可以从修辞性叙事学角度来解读文本,也可以从认知叙事学角度来解读文本。“用虚线方框和将隐含作者骑在虚线方框内外”清楚地表明隐含作者既处于文本之外又处于文本之内,很好地阐释了隐含作者既涉及编码又涉及解码的双重性质。“将隐含读者骑在虚线方框内外并用实线箭头连接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表明隐含读者既是隐含作者预设的理想读者位置,又与真实读者具有紧密的关系,考虑了持不同立场的真实读者对文本的不同反应,同时用隐含读者的标准来防止真实读者对文本阐释的无限相对性。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本图中仍然“用虚线箭头连接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就是要强调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之间关联性和差异性。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的变体、是进入了某种写作状态的人。真实作者虽然处于创作过程之外,但是他的经历、背景、学识、性格、价值观、伦理观、社会历史语境等因素会对进入写作状态的作者产生影响。童庆柄先生在2012年11月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百年文学理论学术路径的反思”学术研讨会所结集的论文中指出[12]:文学批评要重视社会历史语境,批评家只有了解了郭沫若的亲身经历和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才能理解他在创作历史剧《蔡文姬》时所处的“隐含作者”的状态,才能理解郭沫若对自己这个剧本的评价“蔡文姬就是我”,才能更好地理解该作品。 五、结 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识到“隐含作者”在叙事交流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可以改变一些学者认为“隐含作者”无用的观点;同时,由于出发点和认知角度不同,影响了一些学者对“隐含作者”的全面把握,因而造成他们对“隐含作者”的阐释出现了偏差。只要打破将文本视为孤立体的思维,从人文视域研究叙事交流过程,辨识“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确切涵义,厘清“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编码与解码双重角度来认识隐含作者的涵义与功能,并考虑文本创作的社会历史语境,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隐含作者”、理解文学作品主题和蕴意。

[参考文献]

[1]韦恩・布思.隐含作者的复活:为何要操心?[M]∥James Phelan, Peter J.Rabinowitz.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马海良,宁一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申 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Wayne C.Booth.The Rhetoric of Fic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4]申 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Seymour Chatman.Story and Discourse[M].Ithaca:Cornell UP,1978.

[6]Seymour Chatman.Coming to Terms: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87.

[7]Shlomith R.Kenan. Narrative Fiction[M].London:Routledge, 2002:88.

[8]Nili Diengotte.The Implied Author Once Again[J].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1993 (22):71.

[9]Gerald Genette.Narrative Discourse Revised[M].Trans,Jane E.Lewin. Ithaca:Cornell UP,1988:140.

[10]申 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2.

[11]James Phelan.Living to Tell about It[M].Ithaca:Cornell UP, 2005.

[12]童庆柄,文学研究如何深入历史语境:对当下文艺理论困局的反思[C]∥“百年文学理论学术路径的反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阎连科及其作品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要:阎连科的小说在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下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不论是他作品的哪个系列,都或多或少有着作家自身或者自身生存的土地的影子,“沟系列”和“耙耧系列”尤为突出。阎连科的这两个系列的小说都是对他的家乡河南嵩县(河南洛......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合作供给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质量的现实原因进行详细阐释,并提出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网络的重塑路径。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公共服务基础条件、多元供给主体行为模式和多元合作供给关系三个维度来看,正是.........
成人教育学视域下工作场所学习初探
发布时间:2022-08-1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的逐渐转型,我们正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努力,与工作相关的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工作做准备的传统的学习工作的单一模式正逐步向学习和工作相互融合的多维模式转变,工作场所学习受到了......
人学视域下的经济金融危机原因和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在提升,在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盲目逐利心理,投资过热,使调控失利,从而爆发金融危机。经济金融主要包括经济金融人和经济金融环境两大部分。人学视域下,经济金融危机是经济金融人和经济金融环境等因素演变造成的结果,因此,要从经济金融人和经济金融环境等因素来化解经济金融危机。关键词:人学视域下经济金融危机对策经济金融危机的出现主要是金融体系出现严重絮乱,主要表现在企业出现种种原因而导.........
红豆的隐喻与文艺工作者的异化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 要:与显示“党的力量之伟大”的设定不同,宗璞的《红豆》中,江玫的自我改造似乎格外痛苦和艰难。20世纪50年代的文艺工作者经过了类似的改造过程。小说中的红豆作为一种隐喻,可以被视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工作者的某种珍藏。这些文......
隐忍在人间的低调歌者
发布时间:2015-08-25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做的唯一的东西就是自家后院芒果树下那个马口铁的小工棚。就是那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 不过波普从不闲着。他总是睡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他干活。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
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1
摘要:通过分析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和政策依据,针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认定机制不够健全、重物质脱贫、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选择。关键词:教育公平;资助育人;贫困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之一。在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新生入学.........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东亚合作
发布时间:2023-02-26
作为中国新时期外交积极有为的支柱工程,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将深刻影响亚欧大陆的地缘经济和政治面貌。那么,这一战略与十多年来蓬勃发展的东亚区域合作是什么关系?将在多大程度上与既有的东亚合作项目形......
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合作学习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的方式,赋予了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合作学习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小组建设、任务设计、互动质量、时空资源和评价体系的整体改善。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和......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学生工作
发布时间:2023-01-06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基于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创新管理模式,工作思路。高职院校通过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和完善考评体......
论人称代词“咱”的语用含意
发布时间:2023-07-21
" 论文关键词:咱 会话含意 语用移情 论文摘要:“咱”是一个北方口语化的称谓词,属于俗语范畴,从语用功能来看,它可以附着一些特殊的感情色彩,既能表达亲密喜爱的情感,也能表达倨傲不满的情绪,语词意义具有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关于审美教育视域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从思想内容方面看,如体现人情美的《散步》、《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背影》等,体现高尚情操的《爱莲说》、《陋室铭》、《真正的英雄》、《伟大的悲剧》等,体现景物美的《春》、《济南的冬天》、《三峡》、《紫藤萝瀑布》等,体现爱国主义感情的《藤野先生》、《黄河颂》、《最后一课》等。这些课文都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情感熏.........
进化论视域下的《新史学》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 要:《新史学》是鲁滨逊阐述“新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变革环境为新史学思想的孕育提供了土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为“新史学”思想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其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对鲁滨逊影响较大,......
“现实的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 党中央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着实践基础薄弱、社会性缺失和全面的历史性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从实践、社会、历史三个向度提供了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
认知语言识解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彰显。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或背景,视角,三个角度来分析并结合《洛丽塔》的两个中文译本来研究认知语言学识解视域下,对译者主体......
文化模式视域下的打工文学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 要:打工文学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文化模式是被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由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习俗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存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始,伴随着我国......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本文从小说本身出发,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从全新的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劳伦斯在作品中不仅揭露了自然生态危机, 更揭示了人类精神生态陷入的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劳伦斯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办法,即人类应该......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23-06-21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价值论视域下网络文化的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1
网络文化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联姻、应用所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实践形态,从广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网络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经新型整合之后构成的亚文化复合体。从狭义上说,网络文化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场域......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13-12-18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分别在意识和物质两个层面,宗教神学的逻辑起点在上帝,黑格尔的逻辑起点在理念。弗洛伊德的逻辑起点与其说是在“人”本身,不如说是对“性”的关照。那么......
整体政府视域下的县域城镇化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1
县域是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县级政府处于中国行政管理层级的较低层次,在行政管理和日常工作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需要一套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引导、督促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从整体政府视角来探讨县域城镇化的绩效评价......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蕴含的语言文化
发布时间:2023-02-18
从古至今,人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区别他人、代表自己的简单符号。在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名更多的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特点以及生活环境产生联系。文学作品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文学作品的内涵也赋予在人物姓名......
分析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16-07-08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 对各方面都做出相应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可以提升教育管理的整体效率, 使高校在管理下处于有序状态。 与此同时,在人文关怀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制度管理理念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 与培养高素质人......
浅谈天人共同体视域下的正义观
发布时间:2022-09-12
居今之世,我们对于现实处境中的全球性面向与地方性面向(民族国家面向)有着同样真切的感受,思想者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迫切需要超越单一的民族国家的视域,而代之以一种全球地方视域(glocal perspective),即同时站在民族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的......
企业文化论文:理论视域
发布时间:2015-12-25
一、企业文化的界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包括初创企业。然而对于初创企业,因为业务模式还不成熟,还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思想,所以无法形成自己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但这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形成......
试论文化视域下的西部地方行政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化的内容涉及广泛,其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和凝聚功能对行政组织改革创新既有推动又会对其造成一定矛盾。文化在行政领域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西部地方文化对其行政改革产生着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其中......
浅论影视作品中暗含的不良教育现象
发布时间:2023-01-06
影视作品是由电视或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内涵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集音乐、构图等艺术形式于一体,诸如电影、电视剧、广告、以及娱乐节目等是其常见类型。影视作品因其直观性、普及性,在文化传播、大众教育、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论视觉文化语境下区域电影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 本文认为,通过对电影《为你而来》文本的解读,发现一个可喜变化,即区域电影正试图突破原有景观电影模式束缚,实现了景观化场景与电影叙事的良性发展。从而使作品得到观众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 地方电影;《为你而来》......
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元认知理论作为目前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在学科学习当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元认知理论视域来探讨语文自主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具有可行性的。分析目前自主性......
 简述“亲亲相隐”之辨及“隐”包含的三种层次
发布时间:2023-05-29
一、文本解读的争议与辨析亲亲相隐思想见于《论语》子路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孔子与叶公的这段对话中有三个关键字攘、直、隐。学者们对亲亲相隐思想的讨论也多是围绕这三个关键字的理解展开,所以我们首先要对这三个关键字的含义分别进行讨论:(一)攘:对行为目的的理解从攘这一行为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行为者的动机。郑玄认为,直.........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各领域对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扎实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方能促使大学生......
浅谈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跨文化俄语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 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习的社会性,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跨文化俄语人才培养,应着重建立师生间的对等和合作关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跨文化;俄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志码:A......
教育学视域下爱文化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 《街头日记》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反映美国社会现实的校园影片。它将美国当时社会的种族歧视揭露得真切彻底,同时也将一位白人女教师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将其大爱无私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中的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
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浅析
发布时间:2017-08-21
摘要: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它是一种复合体。声乐艺术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种种特征,在艺术实践中声乐艺术受到文化的支配,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制约。声乐艺术是一类艺术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理论到艺术实践,去探寻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声乐艺术的文化本质。关键词:文化;声乐艺术;意蕴、作用一、声乐艺术的文化意蕴(一)声乐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探析 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是指对于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与直观观感。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wWw.LWlm.com的浸润,可以说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民族声乐作品审美的方方面面。我......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区域性商业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 传统文化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传统文......
论阿多诺视域下艺术的本质
发布时间:2022-12-31
【摘 要】文章从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和《美学理论》两部著作出发,分析了阿多诺视域中的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为我们研究阿多诺的美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艺术;否定性;超越性;革命性 文艺美学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态批评视域下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简介 劳伦斯在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坛上十分受欢迎,他的一生虽然十分短暂,但是在短暂的人生中创作出了很多杰出的文学作品,不仅涉足小说领域,也有戏剧、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对于色情有过多的描......
翻译模因论视域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被引进中国。这些影片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有助于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开阔视野。与此同时,英文电影的大量引进使得有关专家和学......
探析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经济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哲学理论,经济法是现代法律制度,虽然不在同一层次上,但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对经济法的立法、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经济法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制度性方法。 关键词:......
整合理论视域下中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 要]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又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具备了先天的传播优势。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资源的不断丰富,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原文化......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 要:目前我国县级GDP核算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着手,提出了一些改进县级GDP核算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GDP核算工作;有效措施;重要性 一、引言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可以用来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好的统计......
数学文化观视域下的高校数学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要】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是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在高校中,数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也是最为有难度的一门学科,对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对在数学文化观视域下的高校数学教育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高校;数学教育;数学文化目前在高校的学习中,数学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学习到真正东西的学科,并且对.........
论人才价值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人才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正确认识人才价值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人才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章主要阐释了人才价值的含义并说明人才价值是人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和他人形成的一种效益关系,明确人才价值创造过......
谈英语视频字幕翻译中译者的隐身
发布时间:2023-07-06
英语视频字幕翻译发展势头正盛的今天,视频翻译译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成员多为八零后,九零后,他们无偿奉献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通过网络给国人带来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这样的现象是可喜的,不过也暴露出这个种自由体系下的缺失......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词汇语用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5
摘要: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期国外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它以研究词汇为基础,对词汇在使用过程中的意义进行研究。词汇语用学是通过对词汇的详细叙述而对涉及到语义方面的语用学问题做出系统阐释。词汇语用学研究的重......
简论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19
" [李文琪摘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阐述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
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萧红作品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 女性人文主义将其对“女人”和“女人的文学”的强调当成一项策略,体现的是女人作为人的价值主体去审视、思考、探寻、追求女人、男人乃至个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将对女性人文主义理论的理解作为背景,详尽分析女性人文主义视角......
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与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转变观念,夯实......
浅谈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6
大学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形式。大学文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从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文化的相关事宜,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学文化的发展所需要的不同要素。 【关键词】功能;冲突......
语言学视阈下的地域文化符号
发布时间:2023-05-14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也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孕育生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怀特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
护理干预在亲友探视患者中的临床作用及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亲友探视患者中的临床作用,采用专业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的护理干预案例,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对护理干预的合理方法与作用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其作用进......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图书馆志愿者社团化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1
关键词:自组织;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模式摘要:文章简述了自组织理论的内涵与实践意义,分析了自组织理论与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关系,研究了自组织理论视域下图书馆志愿者社团化管理模式及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5-0097-03志愿者是指义务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自愿牺牲时间和精力而不收取报酬的人。图书馆志愿者则是无偿为图书馆提.........
文化认同视域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国掀起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热潮。在大众传媒方面,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承担起在新形势下形塑中华文化认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正历经着媒体融合的电视......
优选论视域下的句子主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引言 分析汉语言句法时,我们看到最多的词就是“主语”,因为在我国传统的汉语语法分析过程中,“主语”这一词并没有形成符合汉语言特点的特定概念。实际上,在西方的语法体系中最先形成的“主语”这个概念,我国语言学家在进行语法分......
“格文化”视域下的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1
格文化视域下的日本语言文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2014)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既重要又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自古以来,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可谓是细致入微、包罗万象,近年来,我国的日本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笔者与其他学者联合,在研究日语格助词、格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格文化研究的框架。一、格与格文化格在.........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 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由注重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转移到注重师德提升上来。对于教师来讲,要引领学生道德成长和为他们适应时代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师德素养,更须要......
石门山隐者
发布时间:2015-08-21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踏入这道石门,踩着斑驳的天光,逆时针倒走1500年,就到南朝齐梁了。 那个故鄣之子,梅溪隐者,石门山的王,正在这里等待我。 别有洞天! 齐梁的天地虽然逼仄,有点幽深,但美景无限。薜荔女萝缀满山......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政治语篇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要]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实体性隐喻出发,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从而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在政治语篇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概......
风险社会视域下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8-18
[内容摘要]对于网络社会而言,其具有与风险社会共同的不确定性、难以控制性等特征,从而亦属于风险社会的特殊形态。在网络风险社会中,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面临比成年人更大的风险。基于此,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期背景、未成年人网络风险立法方面不足以及司法保护不力的现实,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主要从立法与司法的视角上实现对未成年人网络风险保护之法律目的。[关键词]风险社会未成年人网络风险法律保护相较传统社.........
试论青年志愿者服务视域下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9
" 论文摘要:2013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在此历史节点上,党提出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的时代命题。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活动载体和评价机......
浅论中国梦视域下中国页岩气开发与使用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指导思想,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中国梦”对页岩气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页岩气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反作用于“中国梦”,通过页岩气的开发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科......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01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一、理解民族文化 我们......
简析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公民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公民文化;臣民文化;村民文化;公共领域;私人领域 [论文摘要]公民文化作为一种适合民主发展的意识形态,应有其存在的公共空间。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角度出发,转型时期中国公民文化的培育应从政府的角色转换、公共领......
市场机制下的网络文学审美视域
发布时间:2023-03-27
一、受众层面的变量:市场选择大于文学选择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21世纪以来,特别是bta①将目光投向文学的这几年,文学借助网络彻底走向了市场,走进了市场,与市场爱恨相交血肉相连,由此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文学写作模式。网络作品――在线付费阅读――无线付费阅读――简繁体书籍出版――影视剧改编――漫画和动画改编――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改编――其他电子阅读终端等,这一被称之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市场机制的.........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5-11-03
摘 要:与其他高校相比,民族高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其宗教信仰、文化、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特点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人文关怀思......
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三题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强国”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从近期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单纯经济指标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推进的问题。在屈指可数的时间内,要实......
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文化的多维度检视
发布时间:2023-02-12
社区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亚文化。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下,深人分析和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
文化自信视域下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之美
发布时间:2023-05-13
前言:时代大潮下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被曝抄袭的新闻比比皆是,模仿、抄袭、克隆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大到节目整体搬迁,小到复制片头创意、海报等,无所不用其极。例如,《幸运52》基本上是英国《百万富翁》的翻版;《开心辞典》神似香港亚视的《超级大富翁》;《走进香格里拉》与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创办的《幸存者》异曲同工;而早年的《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则出自于凤凰卫视的名牌栏目《非常男女》。近年来,.........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家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7
家风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其微观具体的体现。 好的家风不仅促进一个人良好品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还能够成为地域文化中的良性基因。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名门望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会逐步促成甚至主导这一地域文化圈的特点。......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8-05-02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凸显出重要性。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初浅探讨。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1-01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开发主体单一,注重了“物”,忽视了“人”在新课改的实际推行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当前主.........
数学文化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要:本文初探了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所具有特殊的育人教育价值,以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如何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更好地实现数学文化的的教育功能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职;数学教学 1.数学文化的......
浅谈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26
从当下教育的最终宗旨来看,人的可持续和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达、技艺的训练,还应该围绕人的能力与素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教育对象进行职业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职业文......
资本逻辑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思路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逻辑的作用表现的异常突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作用的发现和揭示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资本逻辑的作用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而起作用的范围和领域空前扩大。资本逻辑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为了理解现代社......
管理教练视域下的公务员人才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公务员在党组织中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如何切实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成为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世界知识潮流在蔓延,中国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奋勇向前,部分组织或企业在管理者角色转变方面却步履艰难。在西方先进的思......
探析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人的自我实现
发布时间:2023-05-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自主选择的空间日益广阔,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愿望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强烈。 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大调整的时......
国企战略视域下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7-01-11
近年来,随着国内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提升和创新。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助推企业完善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数据共享、信息透明和管理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本文以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要:我国推行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诞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更加丰富和充实,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
传播学视域下的新闻APP用户粘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25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新闻APP得到了各大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的热捧,成为了抢占市场和承载转型的前哨。2015年4月15日,肩负南方都市报转型重任的并读新闻APP高调发布,上线一月即获得百万下载量,舆论惊呼这就是互联网速度。截止......
以人为本视域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要流通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图书馆应用价值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推进图书馆建设,应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优化流通服务管理建设。文章立足对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研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践行人本理念、推M信息化建设、加快人才培育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人本视域下图书馆流通服务的优化策略。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流通服务中图分类号G.........
关于实用主义视域下心理学的多元化
发布时间:2023-03-04
" 论文摘要:心理学的多元化是指多种心理学研究的共存,它包括认识论水平的多元化、方法论水平的多元化和学科水平的多元化。多元化不是相对主义,它与实用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用主义为当代多元化的心理学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实用主......
要素省略发明的隐含限定特征
发布时间:2023-05-08
2015年1月,笔者在《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上发表了专栏文章《专利侵权判定方法在新颖性判断中的适用》一文,对笔者在审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4)高行终字第1180号“用于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的自动功率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中归纳的新颖性判断方法进行了论述,认为新颖性判断应当进行正向比较而不能进行反向比较。有专家对该文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文所提出的正向比较方法并不适用于省.........
重视隐性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要: 本论文注重挖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试图摸索出一种更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重视;隐......
游牧视域下的“多彩贵州”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多彩贵州”的文化蕴含研究》是一部学术创新之作。它首次从学术层面对“多彩贵州”内涵做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四色构成”说、石头钥匙根本说、山地文化本性说等理论观点,对贵州打造文化强省、整合旅游资源、构架文化经济支......
试析“镜域”视角下的意象
发布时间:2023-03-19
境域是现象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构建他们各自哲学体系共用的一个中心概念。所不同的是,胡塞尔的更偏向于指意识发生和展开的现象;海德格尔则偏指此在(缘在)的处身之境所谓存在时间中的绽出。在具体运用之中本应有所区别,即胡塞尔的可......
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25
[摘要]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ESP教学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SP教师的素质。PCK理论给ESP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PCK理论;EsP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一、引言 ......
效益最优视角下的我国视频侦查工作进路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我国视频侦查工作的实施状况包括投入与效果两个层面。周克华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伦敦地铁爆炸案中的案件基本参数状况、资源投入状况与收益状况是评价视频侦查工作实施状况的具体指标。视频侦查工作效益最优是指在视频侦查资源成本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实现侦查效益的最大化。视频侦查工作效益最优的经济学模型包括理想与现实状态两种函数。视频侦查工作的效益最优还应当兼顾法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内容。效益最优视角下的我国视.........
“场”视域下的课堂与学习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场是由事物发出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场作为一种新的物质存在方式(不同于固体、气体、液体)而存在物质。场有许多性质,通过研究这些性质,我们认为在课堂中:要形成一个积极、稳定的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场;制......
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中国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悲剧书写上有一定的共性。在女性视域下,《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都是见证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百岁......
浅析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发生着重大的转变。论文将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视域中对休闲体育观的发展进行历史、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