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管理中运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学校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校长能否正确运用规章制度,决定其领导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但是,在教师管理中单靠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特别是宽容与理解。
一、 校长要加强自身人格的修养,使之具有穿透力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行为规范,言谈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人格魅力的辐射,穿透力不可小觑。正所谓:欲正人,先正己。校长具有超前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能使教师产生敬佩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因此,校长必须具有令人敬仰的人格,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教师树立榜样,时时刻刻注意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只要校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二、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有容乃大
校长要善意待人,对教师要关心,爱护和培养,切不可凭借校长的地位、权力而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平易近人,坦诚待人,以心换心。在平时的工作中,校长要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让教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使每位教师在和谐、进取的氛围中尽情发挥,各施所长。前一段时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天中午,我刚回到学校,就发现办公室上有一封家长来信。来信中说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都不错,名声在外,让自己的孩子在这里读书感到放心。但近来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到,他们班的英语老师好,从来都不打骂学生,数学老师有时会骂学生,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经常骂学生,有一次甚至把他孩子的手都打出了血。由于没有说哪个班,无从了解。当时正开展中小学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治理行动,教师们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对于家长反映的打人并打出血的现象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为了教育老师,在教师政治学习会议上把这封家长来信向全体教师进行了宣读,以杜绝辱骂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会议结束后,一(2)班的班主任梁老师走进了办公室。她心情沉重地说这封信可能是她们班的家长所写,她们班有几个学生较为调皮,在课堂上经常违反纪律,屡教不改,有时批评的语气重了些。至于把学生的手打出了血是另有原因,那个学生手上刚好有个伤口没有愈合,那天上课时他手舞足蹈,口头多次提醒无效,只好走过去拉他坐好,不想再次碰破了伤口以致流血。说着说着,梁老师就流出了眼泪。据平常的了解,一(2)班确实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又听了梁老师的解释,因此对梁老师能主动来说明情况表示赞赏,对她在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作了肯定。两天后,通过调查证实了梁老师的所说,再一次和梁老师进行谈话,体谅她班的实际情况,但要注意教育方法,并和她一起探讨如何转变该班的这种现象。在心与心的谈话中,以“换位”的思想来考虑处理,“如果我是那位教师,我希望校长怎样对我,做怎样的处理我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对自己的行为逐渐有了深刻的
认识,切身体会到校长的宽容与理解,使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三、 以教师发展为本,理解需求
在教师的管理中,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而且有精神上的高层次需求。校长要理解教师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知人善用,努力为教师搭设展示才华的平台。如我校的杜教师,从到我校开始就担任数学科的数学。通过进修分别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现在已经是区级课题的研究者。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在杂志上发表,在论文评选中获奖。杜老师的成功是她富有进取精神使然,更和学校对她的培养和鼓励分不开。刚开始时,课上的不是很突出,经过领导和老师的帮助,慢慢地就掌握了门道,课上得越来越好,所教班的成绩也不错。为了加速她的成长,不断地给她压担子,不断地支持鼓励,一步一步地让她上学校、学片、镇、区的公开课,给她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前年,学校数学科的区级课题也是由她牵头立项进行研究的,现在已经到结题阶段。在教师的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互相理解,通过校长的管理,教师与教师也互相理解,力求达到支持而不拆台,谅解而不埋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 正确把握宽容和理解中的“度”
凡事都有“度”,事情如果超越了“度”,就会产生质变。在教师的管理中,宽容过度就成了纵容,理解过度就变成没有原则。在学校的管理中,不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违章乱纪的人和事,小的诸如迟到早退,大的如辱骂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等。如果失去原则,避重就轻,不求事实,迁就和袒护,教师的不良品行不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止,甚至还有放纵的势态,这就造成学校人浮于事,给学校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正面对待矛盾冲突。在教师管理中,解决困难,处理矛盾,有冲突是自然的,如果没有冲突反倒不正常。要敢于面对,敢于理直气壮地去解决,抱着一颗爱心、公正公开,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呢?另外要树立楷模,相信教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利用整体舆论去影响,形成一种良性的氛围。
校长在教师的管理中体现宽容和理解,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