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师按自己预设实施教学时学生却不同程度地出现沉默,对此我们许多教师“耐不住寂寞”,不忍心让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白白流失。于是,频频“支招”,以求快速打破沉默,摆脱僵局。其实,沉默并不表明教学进程“卡壳”,也不说明讨论活动失败,更不能说沉默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因此,我们要全面理解沉默,善待沉默,耐心等待学生从沉默中“爆发”。
一、形成沉默的缘由
其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期间充满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课堂上教师预设的问题或教学环节,传递给学生时,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尝试解读,迂回探索,反思矫正,综合提炼的过程。学习的主体对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思考。因此,保持一定的沉默。此刻,思维正在剧烈活动着。而课堂上那种‘出现问题,就立即展开讨论各个学生脱口而出、对答如流的现象,如非刻意表演,则一定是某些超常学生的超常表现。我们不能对常态的课堂讨论活动有过高的期望。
其实,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保持一颗平常心,你会觉得课堂教学中的沉默,实属正常现象。其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因不能确定自己发现的问题是否有意义,担心由于不足而造成笑柄,特别是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自卑感强信心不足,不敢轻易表述:有的是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在公开场合亮相,即使有深刻的理解,也不肯主动表白;还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无求知兴趣,不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等等。
二、打破沉默的策略
(1)耐心等待。沉默是有价值讨论的前奏。讨论,就意味着要发言,而发言是一件让人心理有压力的事情。说得好就会给大家留下好的E隙,产生积极的回报,反之则不尽然。因此,发言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斟酌自己的语言,预设表达的效果,也在情理之中。平时在教学中,你会发现,当问题提出后,急于表白的学生,只能说出只言片语,甚至不着边际的话,而有足够时间思考,保持一定沉默的讨论才是真正意义的讨论。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两幅插图感受小村庄的变化,然后用一个大大的“?”激发学生思考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于是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总结出由于人们不断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结果带来灭顶之灾。在此基础上,我继续组织交流,自己从文中有什么收获。教育学生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以此来策应单元主题。当时教室里一片沉寂,以致我担心问题有误。但看看学生都在思索,就耐心等待,好一阵沉默过后,陆续有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有的说:小村庄的人们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才带来天灾。我们在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投入。试想如果在学生沉默时,我急于追问“支招”,也许就没有那精彩的生成了。
(2)巧妙化解。保持沉默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课堂上允许沉默,给学生沉默的权利,也是尊重学生,构建民主和谐课堂的要求。但是,如果长期下来,必然会导致差异的扩大,使优者更优,弱者更弱。因此,对待由于心理障碍造成的沉默则必须巧妙化解。首先,发掘内在潜能,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孩子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发挥创新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为他创造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意识到“我能行”,从而不再沉默,信心百倍地参与课堂讨论。其次,为学生创设心理自由的氛围。只有心理上感到安全时,学生才能敢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哪怕是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想法,只要有益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就要赏识和表扬。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更要加倍呵护,用商量的语气请他们发言。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兴趣,激发表达的欲望。只有心理上产生需要时,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学目标应是学生的最近区域,不可过高或过低,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体现层次性。只有学生的内在价值得到外界承认,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一文时,在欣赏完叶圣陶先生笔下不同姿态的荷花以后,我让学生根据现实想象荷花还有哪些姿势。一时间教室里陷入了沉默,等待许久也没有反应,我感到学生可能没有内容可说,于是,我出示了一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告诉他们依然用书中的句式来说。有了内容和方法,大家不再沉默,纷纷举手表达,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小朋友也争着发言。一句句精彩的话不断涌现:有的刚从水底钻出来,露出嫩嫩的小脑袋,有的两朵靠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呢!……多有趣的句子呀!
让我们都能善待每一次沉默,为构建和谐课堂而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