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

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2:58:20
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
时间:2023-08-07 02:58:20     小编:

摘 要:索隐思想是一种神学阐释方法,认为世界各民族都本源于基督教,后来的人类历史也都在《旧约》中有所预示。利玛窦在华建立了“适应”的传教策略,希望在原始儒家文献中找到基督教的痕迹。利玛窦重视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其“适应”策略可视为中国索隐派之先声。中国索隐派由白晋建立,傅圣泽、马若瑟、郭中传等人是核心人物,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易经》上,希望从中解释中国古代的上帝信息。因为礼仪之争,耶稣会在华传教在清中期中断,到晚清才由新教重续其业。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理雅各以译介中国经典而著名,他对于《易经》以及其他中国古代典籍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这些书籍中的“上帝”,即是基督教的God。理雅各的思想可视为中国索隐派之后继者。易学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与这些来华的传教士,特别是中国索隐派有密切之关系。

关键词:索隐派;《周易》;利玛窦;白晋;傅圣泽;理雅各

西方传教士来华,是中西文化交通史上的大事件。不论是唐代的景教、元代也里可温教,还是明清之际的耶稣会,以及后来的新教,其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毫无疑问便是宣扬基督信仰。但面对和西方文化有极大差异的中国,选择何种方式作为切入点,是诸多传教士最为关切也是最为焦虑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形成了不同的传教策略。本文所关注的来华传教士的“索隐”思想,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传教策略。狭义的中国索隐派(Figurists),是指以白晋、傅圣泽、马若瑟等人为核心的传教士,以《周易》为研究中心,希图从中找到上帝的讯息。由于中国“索隐派”非常关注对于《周易》的研究,有时被径直称为“易经派”。关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①本文的重心在于说明,白晋等人之前,以利玛窦为代表传教士,主张“适应”策略和学术传教,强调中西文化间的融合与对话,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索隐”思想,但他们可以视为索隐派的先驱者;而白晋之后,以理雅各为代表的一些新教传教士,继承了索隐派的传教策略,继续从中国经典,尤其是《周易》中阐扬上帝的信息,可以视为索隐派的后继者。

一、《圣经》阐释与索隐思想

斐洛希望调和犹太教信仰与希腊哲学,他采用寓意方式解释圣经,认为《圣经》和柏拉图哲学并无矛盾,本质相同。他希望用“犹太的普世主义”来统纳希腊哲学,认为“柏拉图和他的学园派学者,其年代远在摩西之后。可以认为正因为他们学贯古今,也必然接触过犹太人的《圣经》,他们学说中的精华也正是从《圣经》得来的。”④斐洛之本意在于阐明犹太教乃一种普遍之宗教,能够吸引并赢得“所有人的关注,野蛮人、希腊人、陆地和岛屿上的居民、东方和西方各民族、欧洲和亚洲,从这头到那头的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⑤

继承此一犹太释经传统的是亚历山大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克莱门特(Clement)和奥利金(Origen)。克莱门特也着力调和基督教真理与希腊哲学真理之关系,并成为这两大思想“综合的范例”⑥。他认为“上帝把哲学赋予希腊人,与赐律法给犹太人,具有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起着一个使女的作用,把人们引向基督。再者,哲学就是上帝与希腊人订立的约,而且――就像犹太人有他们的先知一样――根据这个约,上帝赐给了荷马,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这样的人以灵感。真理只有一个而且都源于上帝。”⑦克莱门特亦遵循斐洛的亚历山大犹太主义之寓意方法,认为解读《圣经》必须能够透过字义(literal sense)看到背后的比喻(parables)、隐喻(metaphors)和寓意(allegories)。克莱门特的思想,使得“异教哲学与《圣经》得以贯通。它成了整个历史的统一原则,特别是‘新旧’二约的统一原则。”⑧

在斐洛和克莱门特等前驱的影响下,克莱门特的学生奥利金形成了关于圣经阐释的系统理论。奥利金提出了《圣经》经文的三种意义:somatic(文字上的)或语文学上的意义;psychic(心理上的)或道德上的意义;pneumatic或属灵的意义。尤为重要的就是第三种意义,“一般说来,神秘的意义与文字上的意义有区别。神秘的意义通过一种寓意的方法而发现,这是一种发现在文本后面的隐藏意义的方法。”⑨

除了源自犹太传统的寓意解经传统外,其他类似索隐派理论的学说还有原始神学(Prisca Theologia)和12世纪的喀巴拉(Cabala)。其共通之处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都有基督教的痕迹,可以通过对《圣经》的解读,发现其中隐藏的神秘意义。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喀巴拉被重新发现,基督教徒希望以此促使犹太教徒归信基督。⑩

二、适应策略与学术传教:

中国索隐派之先驱

索隐派思想,一方面生出狭隘的基督教中心主义,如前所述的基歇尔;另一方面,也使得基督教对于其他宗教和文化有了几分尊重与宽容,并积极对异教和异文化加以“适应”,以图从中发现基督教的痕迹。尽管其目的最终还在于归化异教徒,但这份理解与尊重却有着超越宗教的意义,在异文化沟通之初期,显得尤为难得。晚明耶稣会来华之初,秉承的即是“适应策略”(accommodation),其代表人物就是利玛窦。

耶稣会士的“适应”传教思想直接来源于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不是要他们必须像我们而是相反”,这句话成了早期耶稣会士遵奉的一句格言。{16}利玛窦所遵照的是保罗所说的“在什么样人中成什么人”的教训,以此作为其在中国传教的根本依据。利玛窦的思想被徐光启概括为:“易佛补儒”。{17}利玛窦之“补儒”,并非将儒学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是区分了“先儒”和“后儒”,区分了“经”和“疏”。他“尊先儒,反后儒”,尊经而斥疏。具体来说,就是批判宋明理学对于经典的阐释,而转向儒家经典之原本。在《天主实义》中,他多次批驳“俗儒”、“腐儒”、“今儒”等,其具体所指即为程朱理学,认为他们从源初儒学的有神论走向了无神论或泛神论。利玛窦认为,古代中国已经知道上帝的信息:“从他们历史一开始,他们的书面上就记载着他们所承认和崇拜的一位最高的神。”在古代经书中已有体现的上帝的信息,在后来的儒者那里被逐渐遗忘,新儒学“全部哲学都是有负于这些古代哲学家的。”{18}今日之急务乃恢复古经书之真相,宣告中国人,“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19}

在《天主实义》中,利玛窦“以中化中”地引用中国古代经典来论证中国自有天主之精义。利玛窦特别重视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书,尽管据说他著有《八卦与九宫之变化》{20},但对于《周易》似也无特殊的看法。倒是中国学者与之探讨儒耶关系时,常把话题转到《周易》上来,或会使利玛窦及其他传教士逐渐意识到《周易》在诸经之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利玛窦虽然没有对《周易》进行专门研究和译介,但其著述中所体现的“易佛补儒”的思想以及在儒家典籍中寻找基督教信息的做法,实则开启了后来索隐派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周易》的序幕。

柏应理等人撰写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也是利玛窦开创的适应策略的延续,此书被誉为“在耶稣会适应政策下产生的最高学术成果。”{24}此书是“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和《论语》的翻译和注解。但和利玛窦不同的是,《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撰写者们对《易经》持批判的态度。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把伏羲当做传说中而非历史上的人物,由此,被耶稣会士认为是伏羲作品的《易经》,其地位也令人怀疑了;二是他们认为新儒学中无神论和唯物论的倾向源自《易经》,最重要的证据便是“太极”的概念。{25}也因为此,他们没有参照朱子的《四书集注》,而是采用了张居正的《四书直解》。虽说张居正对于朱熹的注疏有所批评,但其思想还是在理学范围之内的,耶稣会士夸大了张居正和朱熹之间的分歧,并以此作为贬斥新儒学的凭借,并以此作为回归原始儒学的途径。

三、“发现”上帝:中国索隐派与易学研究

尽管利玛窦对于“四书”、“五经”都非常重视,但其最为重视的却是“四书”,其后的金尼阁、柏应理等人亦是如此。至白晋来华,开始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周易》,并以此建立了中国索隐派。

如前所述,索隐思想在欧洲渊源有自,在文艺复兴的气氛中,这一思想得以复兴。在基督教与异教及异文化的接触过程中,索隐思想成为了理解和吸纳异教徒的一种重要手段。早期来华耶稣会士自觉地运用“适应”策略,虽说不能等同于索隐派,但却和索隐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视作中国索隐派之先驱。后来的白晋自觉地把索隐思想运用到了在中国的传教实践中,成为了中国索隐派的创立者,他对于《周易》的研究,也开启了西方易学研究的新局面。

白晋入宫之事虽有偶然的因素在,但就后来的效果看,此举也昭示着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的一次大变革。耶稣会士一改利玛窦着力结识士大夫精英的学术传教方法,转而围绕皇帝展开传教。白晋“国王的数学家”的身份,已经表明了其所在的宗教团体所效忠对象从宗教转向了国家。随着法国这一时期在欧洲地位的上升,政治和宗教的关系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其显要例证就是,在国家主义思想的刺激下,葡、法传教士在欧洲和中国发生了很多的冲突。随着世俗权力的强大,君主在国家事务和宗教事务中的作用增加,白晋转向效忠“太阳王”路易十四和中国皇帝康熙,就是基于这一背景的变化。与《四书》和士大夫的道德理想相关联类似,对于《周易》的强调,似乎更为切合注重儒学正统性的清初黄帝的口味,“在白晋看来,《易经》既是联结中国与欧洲的一把思想钥匙,又是获得满洲皇帝青睐的一把政治钥匙。”{27}由此看来,白晋的索隐思想,既是对利玛窦适应策略的继承,也是根据传教现实加以改进的结果,由士大夫走向了皇帝,由《四书》走向了《易经》。

在1697年8月30日的一封信中,白晋首次提出了索隐派观点,{31}并在其后三十多年的生命中,不断加以阐释和补充,形成影响深远的中国索隐派。白晋以《周易》为核心的索隐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经和传、注、疏剥离,剔除对于经的解释部分,认为这些注释中有“大量错误和一种纯属迷信的占卜”。由于历代的错误解释,使得中国人逐渐忘却了《周易》本来精义所在。白晋自己对《周易》进行了注解,其工作的核心就在于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基督教信息。

二、揭示《周易》中暗含的数学信息,认为伏羲创造了由抽象符号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八卦和六十四卦,其中包含了有关自然界的科学原理和神秘信息。白晋和莱布尼茨有关《周易》的通信,就是以这方面内容为要点。白晋更是将伏羲的数学体系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联系起来,认为他们三人的数学体系是相同的。

三、文字问题。汉字这一象形文字(Hieroglyphen),曾引起过许多传教士的注意,索隐派也把对中国象形文字的研究作为研究重点之一。和前述基歇尔不同,白晋认为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并不一样,汉字更富寓意。汉字产生于大洪水之前,是伏羲按照日月星辰创造的神圣符号,“它们反映的是上主和救世主对过去和将来规划的奥秘”。{32}《易经》就是这些文字最为重要的载体,“包含着象形文字智慧(Hieroglyphenweisheit)的完整体系且描述了过去和将来直到世界末日所有的变化。”{33}同属索隐派的傅圣泽认为,“易”由“日”和“月”两字组成,“日”代表圣父,是光明之源,“月”代表的是“天主圣言的人性灵魂(圣子)的形象”,“易”由此可看作是圣父和圣子的合一(Hypostatische Union)。{34}

在白晋周围形成的索隐派,包括郭中传、傅圣泽、马若瑟等,另外樊西元、聂若翰、卫方济等,也被认为与这一派思想相关。

作为法国耶稣会士中对“索隐主义最忠心不贰的拥护者”{35},傅圣泽曾作为白晋的助手一起研究《周易》,他的观点与白晋相互启发,尽管在主要观点上看法一致,但傅圣泽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索隐主义体系。其与白晋显要的区别是,“当白晋将注意力集中在《易经》中的算术和几何成就时,傅圣泽却因其对道教的兴趣而超越这一点。”{36}他认为中国古典文献源于天启,典籍中的“道”即代表天主徒的上帝,“太极”也代表着相当于“上帝”和“天”意义上的“道”。{37}自利玛窦对佛道两家持批判态度后,后来的耶稣会士对传统中国思想和宗教的认识也着眼于原始儒家,专注于儒家的经典,而傅圣泽扩大了对古代中国关注的视野,把目光投向了道家,认为其中也包括圣教真意。傅圣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其在回到法国之后,与当时诸多思想家交往,传播了索隐主义思想,这份名单包括:伏尔泰、圣西门、孟德斯鸠、拉姆塞、德・科蒙、布罗斯、傅尔蒙和约瑟・斯彭斯等。

四、维多利亚时代的东方朝觐:

中国索隐派之后继者

新教来华传教士常把自己在华的传教当做是明清耶稣会事业的继续,他们遵循着类似于利玛窦的“适应”策略,强调对于中国文化的尊重和适应。首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就强调借助于科学和知识等“工具”,并强调中国具有和希腊、罗马一样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理雅各作为对于中国传统研究最为深刻的新教传教士之一,对于耶稣会士的“适应”传统,也有着更为全面的理解。1873年理雅各在参观天坛时,和同行者进行了一次即兴的礼拜仪式,尤其富有意味,即如吉瑞德所言:“理雅各在天坛上的行为,显示出与早期耶稣会士之间的某种联系,这些耶稣会士适应调和了中国传统仪式,他们的行为,曾经让

1

7、18世纪的更多正统天主教传教士和教皇感到反感和愤怒。”{43}

理雅各以翻译《中国经典》而闻名,曾翻译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诗经》、《春秋》、《礼记》以及《庄子》、《道德经》、《佛国记》等中国古代经典。理雅各对于儒家的看法前后有些变化,但从他关于中国宗教和《周易》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坚持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上帝的存在,中文中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God。这一观点曾造成极大争议。理雅各认为,“传教士想要改变一个人的信仰,必须先要屈尊去了解他们将要改变的人和他们将要改变的宗教。”{44}理雅各关于中国古代宗教的看法,和白晋等人的索隐思想很接近。

理雅各曾在1854-1855年间翻译过《周易》,但他觉得,虽然完成了翻译,但他认为对于这部书并不甚理解。他于是把初稿放在一边,希望并相信有一天灵光乍现,让他得到一条线索,指引他洞悉这部神秘的经典。{45}直到1874年,理雅各才意识到自己可以把握到《周易》的秘密而开始重新翻译。其“朝向正确理解的第一步”是把经传分离理解,只用经本身来理解经。把经传分开的做法,是索隐派解读《周易》最基本的策略,理雅各之举,可看做是对索隐派做法有意无意的继承。

在理雅各翻译的《周易》中,把“帝”、“上帝”译作God的例子所在多有,略举几例如下:

1.《履卦・彖》:“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Its subject)occupies the God (given) position, and falls into no distress or failure;――(his)action will be brilliant.(p.223)

2.《豫卦・象》:“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The ancient king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composed their music and did honour to virtue, presenting it especially and most grandly to God, when they associated with Him(at the service)their highest ancestor and their father.(p.287-288)

3.《益卦》六二:“王用享于帝吉。”

Let the king,(having the virtues thus distinguished),employ them in presenting his offerings to God, and there will be good fortune.(p.150)

4.《鼎卦・彖》:“圣人亨以享上帝。”

The sages cooked their offerings in order to present them to God.(p.255)

5.《涣卦・象》:“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The ancient king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resented offering to God and established the ancestral temple.(p.341) 6.《说卦》:“帝出乎震。”

God comes forth in Kǎn(to his producing work).(p.425)

“凡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上帝’,他一概译为God。”“中国古籍里的‘上帝’就等于是基督教圣经里的‘耶和华’。”{47}这种做法使得许多传教士集体写信给把理雅各所译《周易》收入著名《东方圣书》丛书中的麦克斯・缪勒,这些反对者认为,中文的“上帝”只能译作Supreme Ruler、Supreme Emperor或Ruler(or Emperor)on high等。缪勒则坚定地站在理雅各一边,认为“将God译成中文,没有比‘上帝’更恰当的词。”{48}译名之争背后,彰显的是对于中国宗教以及儒耶关系的看法。理雅各译的《周易》在很长时间都是西方的标准译本,他的思想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

虽然理雅各接受了用God对译“上帝”,但他并非如同时代“汉学中国――印欧传统”那样,采用“一种强迫性的不加控制的胡乱愚蠢比较”方法,坚守着“一种有关起源的类似《圣经》一元发生学理论”,而是在比较的视野中,坚持一种人类文明起源的多元论,主张站在异文化的立场上看待文化与宗教的差异。{49}理雅各的立场代表着一种变化,即代表着从传教士汉学到专业汉学的过渡。一方面,理雅各延续着利玛窦、白晋以来的索隐传统,认为中国文化初期有着一神信仰,有上帝信仰的证据,只是在后来这一传统衰落了;另一方面,他自觉地运用比较的视野和方法,赞成文化的多元起源论。这样的看法更接近于一种纯学术的立场,也开启了后来对于中国文化的新的研究范式。

五、结语

来华传教士对于《周易》的研究深受源自《圣经》解释学的西方索隐思想的影响。利玛窦采用“适应”策略在华传教,认为原始儒家文献与基督教至为契合,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上帝信息。利玛窦虽没有明确标举索隐主义,但他实可视作后来中国索隐派之先驱。白晋是自觉把索隐思想运用到中国传教实践和中国典籍研究中的传教士,他把传教对象的重点从士大夫转向皇帝,把研究文本的重心从《四书》转向《周易》,标志着传教士在华传教策略的一次重要转变。此一策略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国家主义兴起背景下融通之举,但更是其一贯坚持的索隐主义之体现。白晋建立了中国索隐派,傅圣泽、马若瑟、郭中传等人均是中坚。这一派虽因中国礼仪之争而受挫,但他们所坚持的异文化、宗教间融会共存的理念,实是中西文化交通史上的重要经验。因礼仪之争所中断的在华传教事业,由晚清新教传教士重新开启,初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亦持适应和尊重的传教策略。新教传教士理雅各译介了包括《周易》在内的诸多中国经典,其关于中国宗教和《周易》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典籍中之“上帝”,即为基督教的God。这一观点曾引起过著名的“译名之争”。理雅各关于《周易》的观点,与索隐派思想有契合之处,实可视为中国索隐派之后继者。

《周易》作为中国的“群经之首”,一直以来在西方学界都颇受关注,西方之易学研究一直方兴未艾。而这一研究传统,实由来华传教士所开启,中国索隐派作用最大,由其所开创的易学研究模式,对于后来西方的易学研究,亦有持久之影响。

③ [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75页。

④ [美]胡思都・L.冈察雷斯著,陈泽民等译:《基督教思想史》(第一卷),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⑤ 斐洛:《摩西传》(Ⅱ,20),转自[英]罗纳尔德・威廉逊(Ronald Williamson)著,徐开来、林庆华译:《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斐洛思想引论》,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⑥⑨ [美]保罗・蒂利希著,尹大贻译:《基督教思想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第58-59页。

⑦⑧ [美]胡思都・L.冈察雷斯著,陈泽民等译:《基督教思想史》(第一卷),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第194页。

{13} 《简明不列颠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174页。

{16} [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28} 见李天纲著:《中国礼仪之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5}{36}{37} [美]魏若望著,吴莉苇译:《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第185页;第190页。

{45} The I Ching(The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Preface”,Dover Publications, Inc.,New York,1963.

{47} 《中国人对神的称呼》,[英]麦克斯・缪勒著,陈观胜、李培茱译:《宗教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167页。

{48} [英]缪勒《宗教学导论》,第166-167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
发布时间:2023-04-22
作者:刘小枫 诺斯替宗教在晚期希腊时代相当活跃,保罗和《约翰福音》的作者明显与诺斯替宗教有过瓜葛,但所谓基督教的“诺斯替”派在与教父们的激烈斗争中败北,被判为“异端”逐出教会。随后,这个教派在基督教世界中似乎消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索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文化中的美学意向、道德自律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多现实的契合点。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含了很多.........
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把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把它融入教材中,引入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6-12-23
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视野、开阔思维,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它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中华优秀传统与廉政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 发展 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 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以“......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发布时间:2022-11-18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且从未中断。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所有智慧的结晶[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与科学思想,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格修养、理想、情操与道德规范等精华部分,这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现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
《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教南宗研究的一部力作
发布时间:2023-02-06
盖建民教授所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史、文献与思想综合研究》一书,已于2013年6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如卿希泰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作者从20世纪末涉足道教金丹派南宗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以地域道教研究的视阈,挖掘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白玉蟾文献稽考、道脉传承谱系、宗派关系、修道思想和南宗宗教遗存田野调查诸多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纠正和澄清了日本学者和国内同行在白玉蟾文.........
宗教与科学---演化与进化
发布时间:2023-06-17
宗教与科学---演化与进化 宗教与科学---演化与进化 宗教与科学---演化与进化 科学是沿着一条与人们的直觉设想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它首先总结出的是那些远离我们的物体的规律,然后才慢慢的由远而近:首先是天体,然后......
中小学传统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一、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概述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传统武术有着长期流传、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形式多样、作用显著的特点。传统文化是指由于文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代表自己该民族特色的总.........
文化传承与英国文学教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9
文化传承与英国文学教学的关系研究 一、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 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
文化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要:中华文化是我国中华儿女经过几千年艰苦不觉的奋斗所形成的本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是全国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国外多种文化不断向我国涌入,而有些不健康的文化正逐渐侵蚀社会大众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用先进的党政理论去指导社会大众更好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需要将文化有效融入到教育内容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和我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不仅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哲理,而且还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思想。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要,不仅对学生日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确定等都会产生影响。而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还.........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0
" 论文关键词:华侨华人;宗教;特征;亚洲 论文摘要:亚洲华侨华人宗教既有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呈现出来的中华性与当地性的融合汇通。同时也兼具在海外特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而生成的现代变异特征,因而从不同的空间和相......
试析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2-11-26
" 论文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步是促进语言的推行,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同样也就没有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因此,当在进一步发展对......
试析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摘要: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方法,比一般教育方法更具有优势和特点。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功能,从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四个方面来发挥其功能。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
试论网络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高校 网络文化传播 思想政治教育 协调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网络文化的传播影响着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高校应使网络文化传播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协调。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而且也在......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7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它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 中国 传统文化是思想 政治 教育 十分重要的 内容 。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在经过 哲学 的反思以后,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思......
刍议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09-23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位及其原因,探讨了实现其价值的路径: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12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源意义和伦理价值,是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考量,在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08
"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众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扬长避短,加以合理利用,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
明清时期传教士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等文化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明和思想在交流过程中势必引起碰撞和冲突,这造成了明清时期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读,其混淆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文化内核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如此,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传教士;明清时期.........
略谈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3-28
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在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在开发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主重作用,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公民的传统文化教育,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用传统文化明辩义利的思想,端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 发展 , 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 传统文化, 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 科学 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7-09-07
在新世纪之初,为了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潮流,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几年之内,全国独立学院的数量就达300多所,独立学院采取较低录取分数、较高学费的模式,迅速扩招,在校生规模达百万以上。十多年过去了,独立学院开始进入内涵发展期,不再只是单纯追求规模,而是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大学阶段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在独立学院开展中.........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自从传播学引入我国以来,美国传统经验主义传播理论一直占据我国传播版图的主流地位,而对欧陆传播批判理论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作为欧陆传播批判理论继法兰克学派之后的重要理论流派之一,其传播学思想独具特色......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2-12-05
一、传教士电化教育活动缘起 19世纪以来,随着基督教海外宣教活动的扩张,尤其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传教士联翩东来。他们为了将基督福音传播给信仰儒教的中华民众,不断地探索传教的策略和手段。除建教堂并冒险深入中国各......
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与中法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物质及精神成果。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首先必须了解其文化,文化交流也因此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他们拉开了中法交往的序幕,成......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24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主战场,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一些思想观念的传入,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这正需要我们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活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西方的一些文化思想,网络文化观念涌入我.........
宗教与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一直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19世纪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两位哲学家做比较,通过对二者宗教与理性关系哲学思想的分析,探寻自中世纪以来宗教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7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研究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更起着其他企业无可替代的作用。一、国有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其关系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我国学者何建新认为:“企业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要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传统文化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传统文化的优势 传统文化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精......
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衡阳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厚,文献厚重,通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助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脉络与规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喻情于理,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空间和研究深度与力......
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
现今社会当中,传统的中国文化已经逐渐的深入到社会阶层的每一个部分当中,更是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对党在初期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更是在后阶段执政党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执政党建设当......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发布时间:2023-04-04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审视;价值意蕴 论文摘要:本文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挑战和对......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5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学会提取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 3.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明确21世纪我们......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规范日常教育,重视契机教育,引领大学生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请华学派文学观念的纸媒介传播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要】清华学派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卓越学术共同体,其学术风格和文学观念通过报纸副刊得到集中的展现和传播。这种传播具有很强的议程设置性,清华学人通过掌控报纸副刊的编辑权力,不但传播了鲜明的学术思想,而且在文学批......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政治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7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政治文化研究 作为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且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政治文化需要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需要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参与和政治实践中不断完善。政治文化的组成要素涉及到政治认知、政治认......
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通说三个方面论述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提高......
思想政治网络教学与素质教育(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重任。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则凭借其快捷、便宜、先进、信息量大的优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思想政治网络......
晚清传教士与进化思想之修正
发布时间:2016-01-05
〔摘要〕 辛亥革命前(1910年),传教士林乐知将李约各的The Making of a Man翻译为《人学》,以批判斯宾塞将自然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人学》以基督教思想修正严复等译介的社会进化论,体现了同为美国传教士的原作者和译者对中、......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要]在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新形势而言,可以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
宗教多元的政治意蕴
发布时间:2023-01-27
" 宗教多元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然后才是一个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 在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将战争视为圣战,赋予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暴力压迫以宗教上的合法性。好象战争行为中的一切暴行被施行这些暴行的......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发布时间:2023-03-18
"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培养的层次和招生的数量看,其学科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达到空前的繁荣。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承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太多责任,而学科地位扣的受重视程度则相......
试析互联网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是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
宗教文化符号在品牌形象战略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宗教文化符号在品牌形象战略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而诞生的,而现代艺术设计早已脱离了诞生时的初级阶段,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设计已经晋升成为精神、文化范畴,反应的是现代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找到宗教图形语境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相通的关系并加以利用,是在现今混乱、平庸的设计素材中尚未完全发掘的一类,也是设计创意应用的正确性。宗教艺术图形的借鉴给现.........
论楚国的隐士群体及隐士政策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楚国的归隐现象比较常见,道家型隐士是隐士群体中的主流。楚国隐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归隐目的单纯,而且往往隐而不出;追求徜徉山水、自娱自乐的生活逸趣;隐士妻子大多支持、追随丈夫隐居。楚国征召过这批士人,而且对于他们的拒仕十分宽厚,并不强迫出仕。楚国众多道家型隐士的存在,以及政府宽容的隐士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楚文化的特点。关键词:楚国;隐士;特征;隐士政策中图分类号:K225/231文献标识.........
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3-05-06
中图分类号:G41 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化还会内化为人的精神素质。当文化内化为人的精神素质时,就会赋予主体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以及感情和倾向性。在从事日常的各种活动时,主体就会因受这种倾向......
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2-12-29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后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收与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扬爱国奉献精神,培养爱国......
快意恩仇易,开宗立派难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代宗师》电影记述了一群武林高手,他们中间有两位宗师:宫宝森和叶问。 宫二小姐是顶级高手。电影中,她赢了两场比武,分别是她父亲挑选的代表南方武林和北方武林的两个盟主继承人。她的两次出手,她父亲宫宝森都不认同。宫二第......
浅谈柳与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它有关的姓氏、诗词和风俗等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柳文化。 【关键词】柳;姓氏;诗词;风俗;文化 To Research on Willow and Traditio......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在一个开放和流动的的社会,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往往不可避免,这就使我国的文化以及文化产业面临一些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挥功能,可以应对文化所面临的挑战。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批判、文化引导功能......
来华留学生开设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5
随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高校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对传统文化课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凸显。但是,针对传统文化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十分匮乏,这尤其体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对留学生传统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情况及教材等方面的研究上。一、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传统文化课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我国在重视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
剖析古诗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10
我国的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品内容丰富,作品手法多种多样,作品题材广泛,塑造的形象众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浩渺无际的诗的海洋中, 有着堪称璀璨明珠的诗作。 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表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
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正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微博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不可小觑。本文借此机会对最近几年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文献做......
西方传教士与戊戌变法
发布时间:2022-12-03
【 内容 提要】甲午战后, 中国 国内要求改革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西方传教士在斯时中国的 政治 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广学会传播西学,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兴起和 发展 ;他们结交朝中权贵和维新派,鼓吹变法,对变法起到了推......
跨文化传播带来的伦理冲突与理论探索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伦理传达出对文化和社会继续存在至关重要的规则,它是人们共同构建和维护社会时预测未来的依据。伦理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会导致跨文化伦理冲突与危机,跨文化传......
唯物史观与宗教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唯物史观与宗教信仰之关系唯物史观同宗教信仰的关系并不是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完全对立,它们两者是互相包容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宗教信仰从史前文明存在至今,历史悠久,已然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传统诠释方式,它的消亡必然要同人类文明的消亡同步,即便科学、唯物完全发达到极致,从广义上来看,用科学数据制造出来的某种神明同样可以成为全新的后现代宗教偶像。因此,宗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活所呈现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以.........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7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一、禅宗精神与文艺美学的相通 本文试图对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美学有何启发、对我们建立和发展文艺美学有何重要帮助等问题......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23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
网络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因为它不仅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拓宽了传播渠道,加快了传播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方便。由于网络文化传播的盛行,更值得我们关注网络文化传播下大学生思想......
浅谈学校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升华
发布时间:2023-02-10
名校之名,首在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是指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各大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无疑给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
对宗教起源与本质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 要】 本文对有关宗教起源与本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费尔巴哈认为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威廉・詹姆士认为宗教的本质......
粤剧南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2
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不是一个单向关系,它们是互相施受的双向关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粤剧南派艺术传承发展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中国的传统戏剧发展到明清,迎来了艺术上的又一个高峰,先有四大声腔竞胜......
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http://WWw.LWlM.cOm传统优良的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
清政府与秘密宗教的博弈
发布时间:2022-08-07
秘密宗教的流布 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是相对于公开合法存在及活动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而言,是在少数成员中秘密传授的宗教。其教义和仪式一般都很神秘,且不外泄,多数宣扬劫难当头,要起来造反,因而被当局视为“......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13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5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是对未来国家的一种殷切希望,是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浅谈如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04
中央台热播的《汉字书写大会》掀起了收视狂潮,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气,让学生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生发精神、孕育思想,同时,也让教师为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而内涵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行的《文化生.........
英语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而且,在这一阶段,使用现有教材仍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潜......
中日文化史上的宗教交流:九字秘咒的传播与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22
" 论文关键词 九字秘诀;中国道教;日本神道教;交流 论文摘要 九字秘咒又称“六甲秘咒”,与此咒相配还有“四纵五横图”。这种源自中国道教的法术,后来传入日本,被神道教吸收,并加以发展完善,从而得以较为广泛的传播,影响颇大......
宗教与救赎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常被冠以“炫技大师”的称号,然而他除了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以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育家与音乐理论家,在其晚年的“神父时期”曾皈依宗教,并产生于宗教相关的音乐美学观。本文以其该时期的音......
传教士团体对康熙时期的政治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历狱及其平复对康熙时期的影响 在汤若望中风发作之后,对朝廷的工作逐渐力不从心。公元 1665 年三月,杨光先叩阍,进所著摘谬论一篇,摘汤若望新法十谬。所谓十谬,有一条是政治性很强的政治攻击。比如历祚无疆,而汤若望只进二百......
高职数学模块式教学研究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8-12-27
摘要:高职数学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应进行相关的模块教学,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关键词:高职数学;模块式教学;职业能力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高职数学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而同时又发展迅猛,在教学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基础和前提,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着重论述了隐性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课堂教学环境、文本教学内容、隐性资源的情景式......
中国当代文学教改的思考与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门课却体现出诸多不足,如教师株守传统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考核方式死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
试论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对比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渗透教育教学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教学产生巨大冲击,使之逐步失去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对比研究,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据定了未来国家发展的高度和后续力,但据调查,青少年的素质近年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耐力、爆发力、速度等指标已连续20年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肥......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3-05-14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内容提要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特别是老庄、《周易》、佛学(禅宗)思想的关系最为紧密。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
高中政治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8-13
将当代教学和信息技术继续整合,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热点课题。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高中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和政治教学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5-08-0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着亿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更是关系着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能否代代相传、基业永固。因......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的隐性冲突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 中国 现行 法律 制度主要渊源于西 方法 学,渊源于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必定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些隐性的矛盾或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法制;冲......
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0
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绪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空前繁荣,可与之极不相称的是,社会精神文化问题日益彰显:幸福感下降、道德滑坡、缺乏信仰、社会风气浮躁、拜金主义等等。是什么原因引起目前这......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8
新课程新要求,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应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最有效果、最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答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
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发布时间:2023-07-09
" 提要: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哲学内部的问题。因为任何彻底的哲学都不能不面对如何理解和对待宗教的问题。本文从讨论“什么是哲学”入手,试图通过深入分析理性的先验意识如何构成“这个世界”之根据来首先......
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25
摘要:当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其发展趋势对高校思政教育形成了巨大冲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影响深远。因此,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积......
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内容提要】本文从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史研讨了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及其表现,对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和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和诠释。 【关 键 词】......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兼具政治性及文化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应用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为充分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应积极创新改革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切实提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