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历史的回望者

历史的回望者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2 00:32:24
历史的回望者
时间:2023-06-02 00:32:24     小编:

历史的回望者  在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中,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1efer)是颇为晦涩的一位,他的作品之所以难以理解,就在于观看者并不能轻易地从中直接识别出内涵。就其图像而言,艺术家总是以一种象征或超验的方式将作品的内涵隐藏在图像背后,而极少以叙事性的方式来直接表达。就作品的主题而言,基弗的作品深深地根植于本民族日耳曼文化的历史语境之中,或许在面对本土文化语境(比如德国、北欧等)中的观众时,他的作品相对容易理解一些,但这种理解也更多地是从文本(通过图像中的文字及标题的提示)而非图像本身的解读中获得的。而对于其他文化语境中的观众而言(比如中国观众),基弗的作品就显得非常晦涩难解了。不仅如此,基弗的作品始终是从历史的维度出发的,他总是聚焦于过去的各种时刻,却几乎不面向当代文明。这种时空的差异也从一开始就造成了当代的观众理解其作品的困难。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基弗作品的难解恰好是由于他所关注的对象与今天现实之间历史维度的差异所造成的。但这种历史维度的差异对于基弗的艺术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今天我们理解其作品的切入点,是基弗的艺术最为迷人的地方。

在基弗的艺术生涯之中,对于纳粹与二战问题的直接表现是其艺术发展的最初关注点,他后来的作品都是循着这条历史的线索逐步拓展并或多或少地与之有所联系。因此,理解基弗艺术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关注他对于纳粹与二战历史的不同表现方式。伴随着对于历史不同程度和层面的表现,他逐步建立起了自身作品在讨论历史问题时的那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日耳曼遗产与德国的历史

基弗的作品从一开始便以一种刺激性的方式直接面对乃至挑衅当时德国社会最为敏感的纳粹历史,比如他于1969年创作的摄影图集。这套作品是他在意大利和法国度假的时候,在不同国家的纪念性建筑前敬纳粹军礼的系列照片,而这一行为在当时是政府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纳粹与二战是德国人心中一个沉重的精神创伤,将历史的创伤直白地呈现出来并加以强化,直接触动当时的人们那种最为隐秘的情感,这一点不得不说是基弗的大胆之处。但是,这样的作品在价值判断上又是模棱两可的,直接模仿纳粹占领军的形象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带有明显的达达式的戏谑,但基弗的创作方式又是极为严肃的,这是一种反讽,还是新纳粹思想的抬头?至少从作品本身来看,很难明确判断出他的态度,这样的处理手法让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争议。

1973年,基弗创作了作品《四位一体》(Quaternity)。画面中,在一间木屋的地板上有三团火和一条蛇,似乎象征着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与撒旦,这成为了一种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微缩模型。而基弗在自己早年的阁楼画室启发之下创作出来的这种满是木纹的木屋,也构成了他早期作品的经典图像,成为了古代日耳曼森林地貌景观和神秘精神信仰的直接象征。在其他作品如《神剑》(Nothung,1973)、《圣父、圣子、圣灵》(Farther,Son,Holy Ghost,1973)、《德意志精神的英雄》(Germanys Spiritual Heroes,1973)、《帕西法尔》(ParsiFal,1973)等中,同样的木屋场景反复出现,如同原始的神殿一般,成为了艺术家心中一种精神的祭所。在这些作品中,燃烧的火堆成为了神或英雄的象征,但是基弗笔下的这种象征性的表现却并非是基督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是更多地指涉了北欧的原始宗教信仰,因为这些精神遗产才是日耳曼民族在形成之初就内化于其灵魂之根的基因。这些作品说明这一时期基弗的艺术之路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那种简单化的模仿和挑衅,转向了对于德意志民族自身的历史精神和文化遗产的探索和追求,这构成了此后基弗的藝术赖以生存的文化之根。

除了神秘木屋图像之外,20世纪70年代在基弗的作品中形成的另一典型图像便是一种宏大而厚重的焦土风景作品。1976年创作的《瓦卢斯》(Varus)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件作品展现了一条幽暗神秘的森林之路,画面中艺术家用粗犷的笔触描绘了夹杂着积雪与血迹的崎岖之路一直通向远方。如果只看图像很难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但基弗同时在画面上写下的一系列名字:VarusHermann成为了指涉作品主题的重要提示,他所表现的其实是日耳曼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事件:条顿堡林山之战。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Augustus)于公元5年在莱茵河以东设立了日耳曼行省,由当时的罗马贵族和指挥官帕布利乌斯昆提利乌斯瓦卢斯(Publius Quincdlius Varus)统率五个军团驻扎于威悉河上游一带作为这一地区的驻防军。公元9年,乘瓦卢斯率三个军团和辅助部队转移营地之机,日耳曼部落首领阿米尼乌斯(Arminius)赫尔曼(Hermann)诱使瓦卢斯率军进入条顿堡林山的伏击圈,将其全部歼灭。瓦卢斯兵败自杀,而阿米尼乌斯则成为了日耳曼的民族英雄。这次战役终结了罗马帝国向日耳曼地区的扩张,使得日耳曼人最终脱离罗马而独立,因此成为德意志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后来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中被喻为德国的首次胜利。除了《瓦卢斯》之外,围绕条顿堡林山之战,基弗还创作了一系列其他的作品。比如《世间智慧之路阿米尼乌斯之战》(Ways oF Woddly WisdomArminiuss Battle,19781980)将德国历史上著名的作家、音乐家和思想家的肖像与作战指挥官赫尔曼并置在一起。此外,还有《彼埃蒙德里安阿米尼乌斯之战》(Piet MondrianArminiussBatde,1976)等作品。通过表现这一系列主题,基弗将思考的对象转向了更为深层的日耳曼

民族问题,但这些问题又都与纳粹问题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基弗作品一直以来所涉及的纳粹价值判断的问题,无论是将其评论为对纳粹的宣扬或贬损都是简单化的。因为历史本身并无简单的对与错,在基弗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恰好是历史的悖论:民族主义固然是一个国家(比如德国)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基础,但也恰恰是民族主义,当其发展到极端的时候,也会孕育出像纳粹这样可怕的畸形产物。

1980年,基弗与巴塞利兹(Baselitz)作为联邦德国的代表艺术家,参加了第39届威尼斯双年展,由此奠定了新表现主义的国际声誉。这次双年展的主题是20世纪70年代的艺术,当时法兰克福的施泰德尔美术馆馆长克劳斯加尔维茨(Klaus Gallwitz)之所以选择这两位艺术家,也是因为德国新表现主义正好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最令人瞩目的艺术现象。但是,新表现主义的兴起却并不是简单的艺术问题,而是更多地与当时德国社会的精神文化状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需要密切相关。二战之后,德国被一分为二,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法律管控,对于过去的那段纳粹历史一直讳莫如深。1969年社会民主党在联邦德国上台之后,开始跳出之前行政和立法的框架对纳粹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社会民主党对于纳粹的反思并未仅仅停留在希特勒掌权的第三帝国时期,而是追溯到了1871年俾斯麦(Bismarck)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并认为这才是造成后来民族主义走向极端的始作俑者。围绕着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的联邦德国,以海涅曼(HEinemann)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和在野党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后者认为俾斯麦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那个时代是符合整个德意志民族利益的,而执政党将德意志帝国与第三帝国相联系的意识形态宣传是一种对历史的捏造。虽然争论最终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结果,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此前人们对于纳粹历史的禁忌,而更重要的是,关于纳粹问题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历史理论阐释开始深入人心。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社会民主党为了拉开与纳粹之间的关系,开始在国家文化建设和宣传中更多地从德国传统的历史和记忆中挖掘文化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以基弗等人为代表的新表现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声名鹊起也就可以理解了。基弗的艺术是与那个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于纳粹与民族国家问题的讨论相契合的,通过对纳粹和德国民族主义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他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复杂情感、沉重的历史意识,正切中了那个时代德国社会和民众的心理脉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基弗的艺术开始往更加古老的文化深处挖掘日耳曼民族的思想遗产,其中一类最为常见的题材就是北欧神话。中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冰岛史诗《埃达》(又称《伊达》或《伊达斯》)是现存的记录北欧神话的重要文本,主要讲述的就是北欧传说中众神的历史。19世纪著名的德国作家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曾根据这些神话故事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作品,如《尼伯龙根的指环》(1876)、《女武神》(1856)、《齐格弗里德》(1871)、《诸神的黄昏》(1874)、《帕西法尔》(1882)等等,这些都是德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形成时期非常重要的文化成果。而在纳粹时期,瓦格纳的作品也被大量用作极端民族主义宣传的文化工具。在基弗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对上述剧作都有所表现。1982年,他创作的巨幅作品《(有翼的)韦兰之歌》(Waylands Song[with Wing])取材于《埃达》的最后一部分衰弱的神光。在北欧神话中,神并非永生,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情感和性情。韦兰是北欧神话中的铁匠之神,传说瑞典国王将其擒获之后囚禁在一座岛上专门为自己打造金银器皿,为了防止他逃跑还弄瘸了他的腿。为了报复国王,韦兰强暴了国王的女儿,还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将其骨头做成酒杯献给国王,并为自己制造了一对翅膀逃跑了。在基弗的作品中,通过使用稻草、铅等材料,基弗表现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焦土般的风景,就像二战之后德国满目疮痍的土地一般,画面中间一只带着飘带的翅膀飘浮在空中。基弗并不是以叙事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故事,而是通过作品名称的提示与图像的象征,将神话的残酷(韦兰的血腥报复)与当下的残酷(纳粹与二战)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如同瓦格纳一般)联系到一起,这是艺术家自身对于民族性和人性的双重思考。

炼金术与信仰

在基弗的作品中,对于稻草、铅、乳胶、沥青、沙土、铜线等多种材料的使用是很有意味的。但是基弗对于材料的理解却不是简单地出于形式的考虑,而是更多地出于某种神秘主义的思想。就像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对于多种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鲁道夫斯坦纳(RudolfSteiner)的人智学思想的影响一样,基弗作为博伊斯的学生,在材料的使用方面也受到了老师的影响,比如,对于铅材料的使用就带有某种炼金术的思想。在古代的炼金术中,铅是炼金术士们常用的一种重要材料,据说能够通过魔法提炼转化为金,是一种意味着能量和价值转化的神奇物质。而在基督教的思想中,铅的这种炼金功能又带有救赎之意。基弗在谈到藝术创作与炼金术的时候说道:在铅一银一金的循环中,需要时间的作用使铅转化为金。炼金术士为了加快这一过程就会施加某种魔法。作为艺术家我所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加速转化了本已经在事物之中呈现出的东西。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魔法。基弗的说法虽有些许调侃,但或许正是炼金术将不同材料联系在一起的思维启发了他对于历史的表现方式,现实的残酷与创伤早已经在历史之中呈现出来了,而基弗则是以一种加速转化的艺术方式将其在作品中凸显出来,引导观者在现实中重寻历史,在历史中观照现实。

除了在作品中融入北欧传统的神话题材之外,基弗的作品还涉及到不少的宗教题材,但又并非传统的基督教题材,而是前基督教时代的那些信仰与传说,比如反映早期的犹太教和犹太文学题材的:《红海》(The Red Sea,1984)、《耶路撒冷》(Jerusalem,1986)、《罗德之妻》(Lot's Wife,1990)、《莉莉丝的女儿们》(Lilith's IDaughters,1990)等作品。但基弗的作品从来都不会简单地讨论信仰的问题,这些看似与宗教相关的作品又始终有着纳粹、二战等问题的影子,这就使得他的作品总是在追忆遥远历史的同时带有强烈的现实情感冲击。正如评论家们所强调的那样,基弗无法忍受任何缺乏生命体验强力冲击的艺术形式。

作品《红海》从名字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即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穿过红海逃离了埃及人的奴役,红海由此成为了以色列人躲避灾难和痛苦的一个分水岭和象征。但是在基弗的《红海》中,画面正中描绘的是一个浴缸,里面盛满了红色的液体。这个浴缸的原型是基弗在他的祖母家的阁楼上面发现的(他的老师博伊斯也用同样的浴缸创作过作品)。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在纳粹党的社会宣传中,浴缸曾是德国家庭日常清洁的重要生活用品,是他们所宣扬的美好生活品质的一个象征。于是,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巧妙地叠加了关于红海的双重意象:一方面是《圣经》故事中的避难所;另一方面,盛满血液般红色液体的浴缸又隐喻了大屠杀背后的血流成河。但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意象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因为对于以色列人来说的避难所却是埃及追兵的地狱,而对于所谓优秀日耳曼人美好生活的实现,却又是以屠杀和掠夺无数犹太人和其他民族为代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弗笔下的红海成为了一个关于生命与死亡、屠杀与被屠杀的象征。同样带有《圣经旧约》指涉意味的《耶路撒冷》则是一件从炼金术出发创作的作品。艺术家在画面的上半部分粘贴了不少金箔,而最底部则是一片黑色,整个画面最突兀的地方是中间粘贴的两根铅条。左边的铅条上有个向上的箭头,右边则是向下的箭头,似乎暗示了铅在转化为金的时候所可能出现的两种状态:向上转化为金,向下则成为渣滓。作品题名为《耶路撒冷》,直接指向了那座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奉为圣城的古老城市。在现世的信仰领域,总是有一个美好的天国,就如同左边的铅条所象征的那样,人们可能会上升到金光灿灿的天国,但是宗教信仰所带来的血腥与暴力也是超乎想象的,作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所经历的那些灾难便是明证就如同右边的铅条向下成为糟粕与垃圾一样,宗教信仰也会带来超乎寻常的破坏与毁灭。通过对于信仰的反思,基弗同时也指涉了对于民族主义的反思,在第三帝国时期纳粹意识形态的宣传之下,当民族主义的狂热如问宗教般蔓延的时候,它所带来的巨大破坏与历史上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灾难(比如十字军东征)是一样的。在这种隋况下,德国也就成为了日耳曼民族在不断受难的另个耶路撒冷。

在基弗的作品中,还有另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莉莉丝。莉莉丝是希伯来传说中亚当的第一任妻子,是上帝按照亚当的完整身体结构创造出来的,不像后来的夏娃仅仅是取自亚当的一根肋骨。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莉莉丝具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求与亚当平等相处。于是,在一次争执之后,莉莉丝逃跑了,为此上帝派了三个天使去追她。天使在红海中央找到了莉莉丝,但是她不愿回来,于是便遭受了每天会有1f)(]个子孙死去的惩罚。莉莉丝这个形象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如歌德(Goethe)的《浮士德》及雨果(Hugo)的《历代传说》中被描写为美艳的夜魔。但是在史学家那里,莉莉丝却又被视为是妇女解放运动最古老的先驱,代表了对以上帝和亚当为代表的男性统治权力的最早挑战。在基弗1990年创作的《莉莉丝的女儿们》中,画面上粘贴了大大小小的连衣裙,似乎象征着莉莉丝那些在不断受难的孩子们。但是这件作品又并非是一件全然表现古老传说的作品,在那些衣裙之间,还间或有一两架铅制小飞机,很容易让人想到二战时期的轰炸机。由此,这又是件明确指向二战和纳粹的作品。莉莉丝因为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便要遭受子女不断死亡种族灭绝的痛苦,如同二战时期犹太人所遭受的种族灭绝的大屠杀一样,看上去如同天使般美好的小飞机就像高效率执行上帝命令的天使一样实际上却是痛苦和灾难的实施者,画面上空荡荡的衣裙飘浮在苍茫的空间之中,如同那些在历史上被无辜屠戮的寂寞灵魂,成为了对于过去逝者永恒的祭奠。在基弗创作的关于莉莉丝的作品中,经常会看到他使用连衣裙(这一点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博伊斯的毛毡西装),而连衣裙也成为了他在作品中表现莉莉丝或是由莉莉丝所代表的那些古代伟大女性的典型图像符号,仅是以《莉莉丝的女儿们》《古代的女人们》等为题的作品基弗就创作了好几件,而材料上也不仅仅局限在架上,同时还有雕塑与装置等多种形式。2015年基弗创作的《莉莉丝在红海》(Lillith at the Red Sea)便是一件装置作品,这件作品是在一个玻璃柜里静静地悬挂着一条破旧的连衣裙,衣裙上的污点与破损,以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小衣裙都暗示了她所经受的痛苦和折磨。以这样的形式,作品象征了莉莉丝因为反抗现实权力而流落红海的孤寂境遇,而整个作品也就像一个十字架一般,成为了自由意志的精神图腾。但是莉莉丝逃亡和躲避的红海也可能并不是后来我们所理解的那个红海,比如基督教意义上的红海或是地理上真实的红海。在古代文献中,如《死海古卷》所记述的红海实际上指的是血之海,那里既是死亡与杀戮的献祭之海,同时也象征了女性的经血,因而又是孕育着生命的希望之海。所以,在基弗的作品中,莉莉丝的寓意实际上具有多重的维度,既可能是对于战争与死亡的祭奠,同时又隐约蕴含着对于新生命和未来的期许。历史的星空

白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最近,基弗的创作中还有另一类更为宏大的主题对宇宙星空的表现,这一主题的表现显示出基弗试图从更为宏阔和深远的视角展开对历史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基弗在20世纪80年代曾创作了一系列铅书作品,但是他的书不讲述任何人类的故事,而是从一个遥远的、人类之外的视角讲述着地球的故事,这个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地球只是暂时地处于人的占领之下。应该说,对于宇宙和星空的表现,如《从星光坠下的暗光》(This Dark Light ThatFails From the Stars,1996)、多件《星辰隕落》(Stadall,1998、19951999、2006)等作品正是对铅书这一思路的进一步发展。在1998年的巨幅作品《星辰陨落》之中,基弗表现了一个浩瀚的宇宙星空图景。在璀璨的星空中,基弗不仅标出了星座图,同时还将宇航局发布的星座数据标注在上面,在图像下方的地面上,散落的碎玻璃象征着陨落之星的碎片。从表面上看,这件作品似乎无以名状,但观众又能从那种模模糊糊的宏大之中感受到某种重大的意义。或许,对于星空的表现正是基弗重新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另一种方式,人类的文明有诞生也有毁灭,一如宇宙中的恒星有诞生也有死亡,基弗表现星辰的陨落多少带有对于文明衰亡的隐喻。然而与恒星相比,人类文明又是极为渺小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上的那些生死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对于历史的兴亡与生命的轮回能有某种释然。但是,我们对于宇宙星空的体验也可能仅仅只是当下的一种感觉而已,因为自我是因为此在才能成为自我,在海德格尔(HEidegger)那里,看似由历史所定位的自我的此在又恰恰是向未来展开的。然而,对于历史和未来我们真的能够把握吗?由宇宙星空所象征的宏大的时空实际上是人类不可能真正把握和理解的超验维度,一如我们对过去的历史无法真正认知和还原一样,所以,实际上对于过去与未来,我们都一无所知。因此,基弗所创作的星空既是一个空间维度上的自然星空,同时又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历史星空,而在这双重层面上,今天的我们却都无所适从。

 基弗的艺术创作是围绕着德国在二战之后的社会创伤和精神状况展开的,并由此拓展到了对于更为宏大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思考领域。在对德国的历史和现实境遇的思考中,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忧郁的历史基调。对基弗而言,德国并非是像炼金术那样如凤凰般从灰烬之中升起,而是一种整体上变得忧郁(灰暗)的精神:那是一种光明与黑暗相交融、精神与渣滓相混合的灰暗。其实,那种状态并不仅仅是德国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历史的一种共注。埃斯库罗斯(Aeschylus)说:战争中,真理是第一个受害者。当我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候,当我们看过文明的兴旺与毁灭之后,就会发现,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价值和信仰,而基弗的艺术所具有的那种整体上带着忧郁的灰暗气息正是对于这种深沉复杂的感觉最贴切的呈现。

基弗的作品最有意味的地方在于呈现了人类史诗般的挽歌,将普世性和个人化的情感同时投入其中,应该说,在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整体情绪是悲观主义的,而他也总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却不轻易表达看法。即使在今天,当基弗已经成为了一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时候,围绕他的作品仍然存有些许争议。在某种程度上是品味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的宏大建构感兴趣,但这同时也反映出对其作品中的那种艺术趣味和伦理趣味更为深刻的质疑。这样的评价或许更多地指向基弗作品中關于民族性的伦理问题。其实,德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和过去在沉痛之中也隐隐有着某种微妙的自豪感,这是任何一个有着强烈民族归属感的人都可能具有的情感,正如法国人对于拿破仑时代的历史公开地引以为傲一样,或许这也仅仅是因为法国是二战的战胜国而已。所以,这种复杂的民族情感并不能通过简单的伦理价值判断来厘清。我们今天的国家就是在民族主义兴起的浪潮中才得以凝聚和成形的,而在当代世界秩序中运行着的丛林法则却并没有从本质上有所改变,民族主义仍然是维系一个国家最为有力的精神纽带。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对于历史和文明进行所谓真理化的理解与判断呢?无论如何,在对历史的理解中总是交织着对于人性的理解,而在基弗的作品中,至少已经触及到了人性的这种复杂性,或许这才是所谓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作品在表面的冷漠背后又是具有人性温情的。

整体而言,基弗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历史维度是多重且复杂的,同时包含了虚幻与真实、天国与现世、远古与当下等多重维度,并总是将不同的维度进行自由融合和切换。在创作题材上,他从日耳曼遗产与德国的历史出发,展开了对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艺术考古;在创作手法上,他从远古的炼金术那里汲取灵感,用异质性的材料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为架上绘画的语言带来了冲击。而在基弗数十年的艺术发展历程中,他又不断地从之前题材的时空维度中拓展出来,从更为宏大和深远的立场重新思考文明的历史,在不断回望历史的同时,也带给当下的人们对于现实的更多思考。在今天这个艺术语言已经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艺术世界中,当新媒体、影像和高科技已成为艺术发展时尚趋势的时候,重新观看基弗那些略显古老的作品时,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度与厚重感却仍然具有迷人的魅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黄卫古道踏出历史的回音
发布时间:2022-08-05
黄河的变迁,在内黄县留下太多印记:稀松柔软的黄沙地、漫山遍野的老枣林、漆色斑驳的古帝陵和汉庭院,还有卫河流过的黄河故道。故道覆新河,由此获重生,隋唐至清末的千百年间,卫河成为中原向北方漕运的中坚力量,也沟通、串联起沿岸的村落,一并走向繁盛。漫步黄卫古道,可一窥卫河往昔的繁盛,触摸古道上的人文脉络,倾听中原历史的悠悠回音。千年永续的卫河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不急不缓,涔涔流过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四.........
历史与影像:互为“他者”
发布时间:2023-07-08
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承办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抗日战争时期......
社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13-12-14
无论你的出生怎样,无论你的学校怎样,现在都是不可变的事实,我们惟有重新反思我们的人生目标,你想一生追求什么,你最喜欢从事什么。一旦认准了,我们就必须以一生的精力去追求它,成功只属于不断追求的人。“人的伟大在于认识自己”。......
“声学指纹”可望解开历史谜团
发布时间:2022-12-10
“声学指纹”可望解开历史谜团 卡尔·哈伯一天早上身陷车阵,听到收音机中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一批历史录音带岌岌可危。许多20世纪初期的流行歌曲和著名演说录音带由于受损或遭腐蚀,都已无法播放。档案管理员正力图修复保存。 大......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2-11-13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国际社会上不断有人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在管住朝鲜上负起更大责任?针对朝核问题,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近日撰写长文,深度剖析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作者指出,中国是自200.........
回归历史人文主义教育的本真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 要:历史学作为典型的人文科学,其教学的核心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在人格上的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但是由于受到当前高考模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历史教......
五角大楼:美国历史的见证者
发布时间:2023-07-06
作为美国军方的代名词,五角大楼人人皆知,其实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写字楼,无论是规模、设计还是用途,都远胜于任何一家地产商所开发的超甲写字楼。更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不单是一栋建筑,更是历史的发生地,是美国从孤立一隅走向全球霸权的见证者。战争部的新家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上台之后他立即着手组建政府机构,其中一项重要事务是军队的管理与领导问题。虽然美国宪法原则上规定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但在.........
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23
" 一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
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资料
发布时间:2023-04-19
" 一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
精神游历者的追寻与民族传统的守望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当代藏族女作家白玛娜珍的长篇小说致力于书写当代藏族女性所经历的精神裂变。城市文明不仅不可阻挡地改变了藏族民众的物质生活,也使其传统伦理道德面临转型,并由此经历了失去精神家园的生存困苦。作家在试图用宗教的神性圆满......
历史、日常、他者与“南京”想象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朱雀》是70后作家葛亮的长篇处女作,一部书写南京的小说。作品如何写出南京这座故都屡历沧桑而沉潜不变的底色,是本文解读的重点。简而言之,小说从这几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是以历史之“变”凸显生活之“常”,将动荡的家国......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2)
发布时间:2022-09-28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2)中国不掌握解决朝核问题的钥匙,在说服朝方停止核项目上也缺乏关键筹码。美朝双方的意图南辕北辙,致使朝鲜半岛核问题陷入困境。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打开朝核问题这把锈锁,还是要找到那把钥匙傅莹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国际社会中不断有人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在管住朝鲜上负起更.........
中日历史上量词比较的研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关于中日词汇中的量词的研究及比较已经有一些先行者进行了研究。但各位前辈研究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关键词]中日量词;研究;展望 一、量词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在汉语中,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量词不仅具......
论当前将“欲望”改为“需要”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6-10-26
一、西方经济学原理的欲望与需要 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学含义指的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欲望的科学。其中的核心要素是稀缺性、无限的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选择。在笔者的《青山.绿水.蓝天......
希望赛首站落幕 小将红字创历史
发布时间:2022-11-12
一次比赛的胜利并不代表什么,还是要继续努力,一步一步打好基础才行 张俊斌如愿夺业余首冠 张俊斌在本站比赛中每天都打出了负杆成绩,稳定的发挥与他赛前制定的策略分不开,“我都没有很放松,完全是按照试场时策略进行。对于困......
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
人生如茶,回顾延寿宫2014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3-03-15
这世间,许多事,求得,求之不得;许多梦,忘得,忘记不得。就如同我们泾阳茯砖茶,虽已断隔几代,但泾阳是茯砖茶的发源地这一历史不容改变。 时光无言,季节的流转,总是会有那么些许薄凉;泾阳延寿宫茯砖茶业有限公司经过了复兴泾阳......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乐知者”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16
"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乐知者” 论文摘要:不仅课上要下功夫,课下更要下功夫,一定要做到内外结合,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除了课堂内教学活动以外,我们还要有相应的课外历史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做到“课堂内外大课堂”......
浅谈历史唯物主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定位之争,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已经开始,延续到正统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纷争,之后在苏联哲学中形成一个形式化的定论。近年来随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质疑,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哲学还是......
回眸历史横看东西,养正固本重信念
发布时间:2022-07-30
进入21世纪,人文精神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界热点思考的问题。历史是蕴含人文知识的一门学科,本文以此为切入口,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通过历史学科教育使学生懂得社会,认识自我,并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一、树立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较于当下的教育理念来说显得较为枯燥死板,导致很多情况下变成机械的应试训练。在新兴的教育理念下,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
做灵魂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3-16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靠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楷模。非常欣赏一个词叫“守望”,不为别的,只为那种执着......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2-11-26
一、散文诗是中外在特殊时代契合的产物 中国是诗的国度,任何文体都被赋予了诗的色彩,中国诗歌也经历了由不定型—准定 型—定型—准定型诗体—不定型诗体转化的诗体演变过程。因此形同西方散文诗特点的 文体很早就存在。如郭沫若认为我......
桥是路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1-23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岁月发生多少次更替,无论经过多少个花开花落风狂雨骤,桥始终连接着路永远无怨无悔,恪心坚守,即便是永远的日晒,永远的风吹,永远的雨淋,也静静承载,矢志不移。除非那座桥走到了尽头。否则,桥永远是路默默的......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及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预示着21世纪初我国将把开发的重点放在西部地区。其实,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有其兴盛辉煌的一页,西部地区的发展兴衰历程值得人们回顾和思考。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进程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
历史概念解读中的“历史味道”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历史概念解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偏重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对历史概念的解读缺乏“历史味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考试的成绩。历史概念的解读要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历史概念形成的前因......
历史书写的锋刃与大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5-07-31
马社香的新书《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出版了。书的体裁是访谈录,采访原毛泽民的夫人、毛远新的母亲朱旦华,共计72篇,以第一人称口述,辅以作者的研究笔记,连缀出全书的筋骨。这本书论述的角度突出女性化和个性化。我们能看到作......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3-12-17
"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令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发人深思。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正确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深入探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我们面临的一......
“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哲学”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7
" 引论 在黑格尔对形而上学与科学进行综合的企图失败之后,欧洲哲学开始为纯粹理性寻找其他的出路。这种寻找构成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过渡,或者也可以说,构成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开端并且成为它所包含的一个贯穿要素,从而使十九世......
对美国学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回顾
发布时间:2023-06-21
近年来,美国学者在中国史的研究上颇有成绩,有不少认真埋头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也有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专著问世。由于见闻有限,这里只介绍与本人研究领域相关或较为接近的几个问题,挂一漏万之处尚请谅解。 一、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 ......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16-01-09
摘要:文章对汇率制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较为详尽的历史回顾。结果发现,人们对汇率制度理论的研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要不要恢复金本位制度的争论开始的,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轨迹潜藏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
回望“三线”建设50年
发布时间:2015-08-17
“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4-01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是后来的民族音乐学,及今天的“Enthnomusicology”一词译成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学,或者干脆叫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争论,都是与这一学科自始......
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13-12-19
" “语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本世纪之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前景将是怎样的?语文教育界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任务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应该深入研究和商议的问题。 一、......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史回眸与理论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
回首遗憾,迎接希望
发布时间:2023-02-09
2015年就要结束了。 从2010年来到编辑部,每年的年末,都会有同样的感觉:新年新气象,电竞的春天就在前方!而翻年过后才发现:光打雷,不下雨,又是充满遗憾的一年。从惊蛰到仲夏,光看见从业者和玩家火 般的热情,没看到秋天的累......
聆听大师 回望传统
发布时间:2023-02-23
“在企业家、登山和‘不行贿’三个标签里,我选择了‘不行贿’。“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对自己的命运有无穷好奇的期盼,一直试图创造生命的意义。物质生活越丰富,工作形态越超脱,事业成就越大,社会影响力越大,对这个问题的焦虑就越强烈。“万科企业文化的要点:简单、透明、规范、责任。就中国传统文化和目前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现实来说,要做到上述几点不容易。正是不容易,才值得去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许就是万.........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康德(I. 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的三......
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回顾(一)-(七)-综合新能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0
按:这是笔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写的历史回顾,共七则,1997年作过一次订正。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2003.12 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回顾(一) 李其道农村小水电的兴起 一、发展沿革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以后,农村广泛开展了互助合作运......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历史回顾与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11-27
[摘要] 在国际社会低碳发展诉求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位居世界第六和世界第四,我国已成为天然气市场大国。然而在天然气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11-11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环境化学是化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文中简要回顾了20年来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环境化学的......
历史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本文在对比、分析“民族自自治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内涵、基本内容以及使用原则的基础上,认为:“民族自决”不适用于西藏,“民族自治”是西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族自治权”;“民族自决权”;西藏发展道路 ......
制度德育研究十五年:历史回顾与现实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制度德育”可谓是新世纪道德教育的时代诉求,是在批判传统学校德育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富有时代道德的精神制度规范学校德育,以“善的制度”涵养“善的德性”,培养具有主体性、充满正义和和谐德性的道德人格,主要通过建立完......
巧用历史口号 盘活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5-09-15
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年代乱、事件杂、人物多。要想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弄清前后事件的联系,找出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教学来说,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摸索出一套适合历史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巧......
简析废墟上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5-26
吴冠中先生生于中国旧社会,从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望尽了旧中国的屈辱与贫穷。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后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同......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之历史回顾与创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01
一、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历史回顾 (一)历史发展 (二)设立初衷 1.责任追究,提高办案质量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约束法官行为的立法还处于空缺的状态,加之法官强大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法官队伍整体素不高,导致其在运用法律过程中......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28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学习历史就是学习过往事件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中总结经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学习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历史地图的帮助,所以,本文就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一、使用历史地图的优点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目前世界的样子与古代世界的样子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由于学生自身缺乏对古代地理的认识,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历史.........
回忆的荒凉与归乡的无望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 《二十四城记》和《出梁庄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表达了相同的精神困境和艺术思考。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70后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隐喻着一代人回忆的荒凉与归乡的无望......
浅谈历史教学中历史遗址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01
浅谈历史教学中历史遗址的运用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面临着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学生带人历史现场?如何让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如何教会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在接触历史之前,历史知识相对匮乏,其对历史的认识也有失偏颇。进人中学后,他们在系统接受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对很多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好地把握历史的真谛。.........
历史上的法律和法律的历史(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在于他们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英国著名的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梅因正是这样一位大师;经典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对原初的问题作出了新颖的论述,并且其主题具有恒久的价值和可以承受解释的张力......
让历史细节为历史课堂添彩
发布时间:2023-01-28
历史(history)一词与故事(story)相近,英语历史history 一分为二变为:hi story(你好,故事)。许纪霖教授曾说过: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讲故事其实就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曾经......
历史纪录片与中学历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8
历史从来都不是枯燥的,历史教学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种多媒体出版物中呈现的历史却让人无法把握历史的真伪,而历史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经过了还原的相对真实的历史,将历史通过影像娓娓道来,让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真切体验,从而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一、历史纪录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
高原葡萄酒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3-31
“世界海拔最高的葡萄天堂、世外桃源般的迪庆高原,位于香格里拉平均海拔2400米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河谷腹地,高原产区的葡萄主要以名贵赤霞珠为主,它适应性强,成熟较晚,非常适合迪庆的气候特点,且它的天然糖份高,无需添......
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6-28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 塞林格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这篇小说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至今,《麦田里的守望者》仍然雄踞美国畅销书榜首。时间证明,《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已经超越了它所在的时......
“效果历史”:女性凝视下的新历史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一、李少红与效果历史的邂逅效果历史由德国现代阐释学美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提出,他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的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1]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诠释必须在自身与他者统一中方能呈現历史的实在性,他强调历史意识是理解活动过程中的一个要素,它不仅表示意识受到历.........
无主患者的回家路
发布时间:2023-05-04
一、背景介绍 (一)基本情况 (二)家庭情况 父母去世,老童自小离家打工,未婚,逢年过节回家。与家人关系疏远,尤其自母亲去年去世后,常与哥嫂发生冲突。 (三)精神状态情况 老童生病后,身体无法自理,又没有钱支付治......
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功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12
一、历史地图具有以图代文的功用 历史地图与课文相辅相成,为历史事件提供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替代文字表达难以说明的内容。 任何历史的史实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和发展有机组成的。但在教科书中,文字资料不能直观、确......
历史课堂创设历史情境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历史课堂创设历史情境的策略探究传统教学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中教师将备好的课程逐步讲解,学生仅仅作为倾听者对教师的课程进行记录、背诵。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注定会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营造与课本相适宜的课堂历史情境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创设历史情境的重要.........
心灵回望中的坚守与期待
发布时间:2023-02-22
故乡是什么?散文家说,假如你是一只风筝,故乡就是攥住风筝线的地方。故乡是什么?诗人说,故乡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惋惜,故乡是“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的哀叹,故乡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条道路」的话题,打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厌倦,在欧美各国政、学两界流转激荡,正领一时风骚。但是,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文明」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消费历史
发布时间:2014-01-17
1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呵你带不走那一串熟悉姓名。千古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了生前事,何计......
建国6O年来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回眸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青年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论文摘要:今年我国将迎来建国60周年,本文以历史变迁为主线,结合时代背景和对青年的要求,梳理了各个时期党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目标要求,分析论述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
历史、传记
发布时间:2023-07-09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宋国涛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9 49.80 ISBN:9787511519733 本书在仔细梳理史料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任党委书记的事迹。透过这些历史记忆的片段,我们不仅可以了解......
历史串烧
发布时间:2022-12-11
马良得到了一只神笔,画了十个太阳,后羿射下来九个,还有一个逃走了。后来后羿追不上,于是就请夸父来帮忙,只可惜夸父还是追不上,追到半路还差点渴死,无奈之下只好把渭河的水喝了一半,又奋力追击,但最后还是累死了。死前把自己的手杖扔了出去,化为了一座山堵在了愚公家的门口。后来精卫为了让水位上涨就不断填海。后来引发了洪水,但幸好被愚公家门口的山堵着。但愚公为了自由,把山挖了一个窟窿,于是就发生了洪水。接着大.........
演义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征服者的荣耀和力量AlexandertheGreat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人物简介: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他的远征客观上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传播。对应酒种:TIVERVranec戴维娜韵丽干红葡萄酒产地:马其顿(Magedon)戴维娜(Dal.........
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3
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历史教学是根据课本资料为学习背景,老师通过课堂延伸,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而历史课本剧就是以学生学习的材料为背景,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材料,师生之间相互收集历史资料补充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片段,整合成一个历史剧本,然后在课堂上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样通过知识的学习、材料的整合、剧本的编写使学生所学历史深刻地被学生理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记忆效果,对历史人文、.........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3-02-09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条道路」的话题,打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厌倦,在欧美各国政、学两界流转激荡,正领一时风骚。但是,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文明」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3-06-02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条道路」的话题,打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厌倦,在欧美各国政、学两界流转激荡,正领一时风骚。但是,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文明」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浅析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巡回审判的历史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2-12-06
一、美国巡回法院史 ( 一) 巡回法院的产生 巡回法院作为联邦司法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建立过程需回溯美国建国史。美国1776 年宣布独立后成立邦联,立国13 州签订的《邦联条例》并未设立国家层面的司法分支,成为邦联制的重大缺陷......
出版守望者的文化乡愁
发布时间:2023-02-05
愚以为,任何一本书,哪怕只有吉光片羽一句话、一个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或某些论述、史料让人有所思、有所得、有所启迪,那都值得拜读了,如果一本书不时有兴奋点、可爱处,以共鸣,以启发,那更是善莫大焉。 业师聂震宁先生新书《出......
历史性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3-12-17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内容提要】艺术史论在袁运甫这样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的全部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正是他“有容乃大”的虚心态度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成果。从张光宇先生手中接过“......
历史课的“三性”
发布时间:2023-02-26
目前,我国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仍然以教材为蓝本,那么历史教师应当在教本的指导下结合当今国际国内的大事,开发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的历史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堂好的历史课的基石。首先,实用性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根本。“学以致用”这四个字道出了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就是用于指导生活,提高生存技能。学习历史就是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规律,吸取前人的经验,从而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
第三道路世紀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3-03-27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條道路」的話題,打破了人們對意識形態的厭倦,在歐美各國政、學兩界流轉激蕩,正領一時風騷。但是,這種話題對中國人來說並不新鮮。中國人對「第三條道路」或「第三種文明」的類似追求,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
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下]
发布时间:2023-06-22
的化,只能走一个渐进的道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道路,这个过程五十年以后能否完成?百年以后能否完成,都是尚待考虑的,我们不能焦虑的期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这种态度是不现实的。现在学术界有人提出了很激进的观点,......
混与分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5-08-11
在政策支持、金融创新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许多商业银行已经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获得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等金融业务牌照。截至20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3-07-15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正确认识史料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历史、历史学和史料的确切含义。作为区别于自然史的人类社会史,其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也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正如李大钊所说:“历史就是人类......
作为隐喻、记忆与经历的历史:“80后”历史书写三调
发布时间:2022-09-05
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刊载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有一段后来被广为援引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除了人所共知的启蒙命意之外,鲁迅这一笔的意义还在于,他将“历史”明确地引入新文学的视域,就像孟悦谈到的,从此,“‘历史’便如同一位隐而不露的主人.........
主动回应方能不负众望
发布时间:2023-03-21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因明确“税率法定”,收获了代表的“点赞”和舆论的激赞。 国家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本次人代会上,围绕“税率”二字的增删,从国家最高议事殿堂至民间舆论场,......
道教古籍整理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01
关键词:[HTK]道教古籍;整理;历史;现状;未来 摘要:[HTK]文章对东晋至现代的道教古籍整理情况作了回顾,对其中的重要事件进行简要述评,并对道教古籍整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KH*3D] [BT3]1清代以前的道教古籍整理情......
西医的黑历史
发布时间:2017-04-10
现在的西医,严格地说应该是现代医学体系,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科技昌明的果实。如果单讲中西之别,那么,曾经有过一个很长的阶段,所谓的西医,还真的不如中医。即使按现代医学的角度,中药的某些成分,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而针灸,不管经......
从历史人物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6-11-02
摘 要: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习历史,首先要研究创造历史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抓住他们的内心活动、所处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尊重史料,理性地、科学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才能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历史,培养充满正能......
我国社会权保障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11-18
关键词 社会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保障制度 作者简介:王遥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宪法基本权利、人权理论与历史;张扩振,江西师范大学讲师,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 一、引言 二、......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微故事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28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微故事的运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期待,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的年龄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历史微故事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巧妙运用历史微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一是要突出微故事与课文内容的密切联系,二是要突出微.........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5-09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作用,与文字教材相比,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思辨历史:当代历史剧创作的第三种倾向
发布时间:2023-02-27
笔者曾就历史剧《伏生》与《我们的荆轲》做过一次比较,勾画出当代历史剧创作存在的两种倾向即对传统道义精神的呼唤和对现代人性的考量。理性来看,传统道义与现代人性是相对而非全然对立的关系,《伏生》与《我们的荆轲》共同暗示着这......
历史高级黑
发布时间:2023-01-25
刘墉 我这一辈子:1719年至1804年 黑你没商量:从民间戏曲《宰相刘罗锅》,到李保田主演的同名电视剧,刘罗锅在大家心中的样子是一个弓腰驼背、脸上挂褶的老头。总之就是一个丑,生出来就老别人10岁,见面就长人一辈。 说句公道......
历史与当下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为传统政治学说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本文以其代表作《君主论》的第十五章为切入点,围绕马基雅维里对现实,道德,美德等概念的看法以及学界对此的讨论展开描述。 [关键词]思想史;文艺复......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01
[关键词]欧元区;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形势 2095-3283(2013)04-0007-04 一、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欧债危机的恶化使得欧元区各国纷纷实行财政紧缩政策,金融动荡、市场脆弱,欧元区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受欧债危机拖......
触摸历史,在别人的亲历中
发布时间:2022-08-06
我爱藏书,尤爱收藏关于中国的书。站在书架前,外国人――主要为西方人――所写的中国亲历记,排列成行,穿过百年云烟,与我面对。岁月沧桑,一代又一代西方人走进中国。旅行家、传教士、探险家、考古学家、商人、外交官、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他们伴随中国历史前行,甚至参与中国历史的创造。种种不同的体验与叙说,让曾经神秘的中国,渐渐变得清晰,变得具体,变得不再陌生,不再遥远。.........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交际意愿作为交际行为的预设前提,是提高和改善中国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交际学、二语习得以及跨文化交际三个领域的已有研究出发,论述了交际意愿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一语交际意愿;二语交际意愿;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