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5:36:25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时间:2023-08-06 05:36:25     小编:

摘要:《解放日报》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上有其鲜明的特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两个中心,即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和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另一方面,《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三大作用,即呼吁团结、学习苏联和动员群众。与此同时,《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三重价值,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党性;二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民声;三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真理。

关键词:《解放日报》;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1006308

纪念十月革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远超过了纪念本身的价值。学术界对纪念十月革命有较多研究成果①,然而从《解放日报》角度研究纪念十月革命的成果尚未曾见。作为中共中央出版于延安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因战事等原因停刊于1947年3月27日,对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笔者看来,《解放日报》不仅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两个中心、发挥三大作用,还突出表现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三重价值上,值得研究和总结。

一、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

自希特勒背信弃义攻打苏联后,尤其是希特勒在1941年10月3日狂妄宣称德军阅兵式11月7日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之后,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莫斯科,聚焦于苏联1941年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中共领导的《解放日报》密切关注着1941年苏联纪念十月革命的动向,当苏联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在莫斯科圆满完成后,《解放日报》可谓不惜篇幅、浓墨重彩、不遗余力地报道苏联纪念十月革命,开启了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之门。

通过刊登斯大林的演说、报告及其国外反响,建构以苏联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核心。受到战争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解放日报》刊登斯大林的演说、报告均要晚于实际发生日,但这并不影响其话语的核心地位。1941年苏联纪念十月革命前夕正值希特勒把战火烧近莫斯科,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并发表演说这一消息经合众社伦敦七日电、路透社莫斯科七日电传到延安,《解放日报》于是年11月8日第1版显著位置配以醒目的两个标题报道这一消息:《热烈纪念十月革命,红场上举行军事检阅,斯大林发表演说》和《斯大林广播演说,德军伤亡四百五十万,苏希望建立第二条战线》,还特别交代“全文尚未收到,兹将所收到之不完全电讯发表”。[1]此后,《解放日报》不惜版面,分别于11月28日第2版,12月6、7日第2版刊登了斯大林在莫斯科市苏维埃代表与劳动人民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会议席上的报告。1942―1943年,《解放日报》均会在第1版刊登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会上的报告或演说的简介,隔一天后刊登全文。先后刊登《苏京庆祝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发表演说》(1942年11月7日)、《苏京庆祝十月革命节大会上,斯大林同志报告全文》(1942年11月8日);《纪念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苏京举行盛大庆祝会,斯大林委员长即席发表演说》(1943年11月8日)、《莫斯科十月革命庆祝会上,斯大林同志报告,苏联爱国战争一年总结》(1943年11月9日)。1944年11月8日《解放日报》第1版刊登《庆祝十月革命二十七周年,斯大林发表演说》后,在随后其存续的两年多时间里,分别刊登了莫洛托夫在苏联十月革命节庆祝会上的演说、日丹诺夫在苏联中央十月革命节盛会上论国际形势等。斯大林在纪念十月革命盛会上的演说、报告,代表着苏联不可征服的政治符号,为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增添了信心,对奋战在反法西斯前线的国家和人民是极大的鼓舞。这一点我们从斯大林的演说、报告在国外的反响可见一斑。以1941年《解放日报》刊登各国报纸舆论为例,英各报一致认为斯大林有胜利信心,第二战线已引起英国注意;土耳其报纸评价“苏联胜利信心坚定,纳粹吹牛完全破产”[2];塔斯社日内瓦十日电,斯大林演说“在德国已起惊慌失措之印象”[3];塔斯社伯尔尼十四日电,捷克聆悉斯大林广播“誓死反抗法西斯匪帮之奴役”[4]。其后,《解放日报》均用“盛赞”等褒义用语报道英美报纸舆论对斯大林演说、报告的肯定,并根据反法西斯形势的发展,其中报道有所侧重,如1942年和1943年刊登英美报纸舆论盛赞斯大林报告中的第二战线问题,1944年则刊登英美报纸舆论肯定斯大林报告中关于盟国长期合作、重视对于日寇的批判以及确定德国的崩溃和战后安全等问题。

通过报道苏联红军钢铁般意志、辉煌战绩以及苏联人民以加快生产、支援前线等方式庆祝国庆,建构以苏联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亮点。苏联红军用怎样的战斗表现纪念十月革命,苏联人民用什么方式来纪念十月革命,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是通过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等问题,是身处抗战之中的中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解放日报》重点报道的话题。如前所说,1941年十月革命纪念日最为引人关注,莫斯科红场阅兵能否顺利进行举世瞩目。为此,《解放日报》配以“苏空军建立勋功”标题刊登路透社莫斯科十日电,“斯大林在莫斯科发表演说之时,德机五百架迭次企图进攻,结果并无一机飞达市空,而被击落之德机共达卅四架之多”[5]。这一消息的刊登可谓大快人心。之后,《解放日报》陆续报道苏联红军宣誓坚守斯城、纳尔契克德寇被阻、杜亚普赛红军推进等消息,以及苏联前线将领介绍、斯大林致红军将士命令等内容。一方面,《解放日报》借助纪念十月革命,把K联红军抗击和打败德寇的消息及时报道出来,突显了苏联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辉煌战绩;另一方面,苏联人民以加快生产、支援前线等方式庆祝国庆,占据着《解放日报》有关纪念十月革命报道的大量版面。纵观《解放日报》对苏联人民纪念十月革命的报道,大体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苏联农民、工人以大生产庆祝国庆,支援前线。苏联农民以完成秋收任务纪念十月革命在“日夜不停工作”[6];苏联工人进行生产竞赛,掀起新的生产高潮,许多工厂“已提前完成了他们一年的计划”[7]。苏联人民“日以继夜地工作,以供前方需要”[8]。第二,苏联人民以各种积极方式庆祝国庆。苏联人民为迎接十月革命筹备艺展、踊跃劳军、苏青年开大会、苏京召开纪念大会、人们谈个人工作计划等,以及苏联各大城市庆祝国庆的场景报道,如《苏联三大英雄城热烈筹祝十月革命节》(1945年11月4日第3版)等。 此外,《解放日报》为丰富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还在十月革命节或其前后刊登了各国对苏联国庆的贺电,联共中央十月革命节口号,《真理报》社论文章,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加里宁、铁木辛哥等人的报告、演讲等。

二、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

《解放日报》在参考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策略,并使之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味道。《解放日报》通过刊登毛泽东、朱德纪念十月革命的系列行为,发表社论和纪念文章,报道延安群众纪念十月革命的集会和生产竞赛等方式,建立起以延安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

通过报道毛泽东、朱德纪念十月革命的系列行为,建构以延安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价值导向。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纪念十月革命必然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于是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和朱德身上,《解放日报》及时满足了大家的关注。1941―1943年,《解放日报》均会在11月7日刊登毛泽东关于纪念十月革命的讲演、文章或讲话。《毛泽东同志发表广播讲演》中指出:“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我们以为英国和美国应该用一切方法拿更多的飞机坦克来供给苏联,拿更多经费和武器来援助中国。”[9]毛泽东的《祝十月革命廿五周年》开篇指出:“我坚信今年的十月革命节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战胜法西斯阵线的转折点。”[10]《毛泽东同志在庆祝十月革命节干部晚会上的讲话》在介绍国际局势后,要求“坚决拥护四国宣言,制止仍然存在的投降危险与内战危险”[11]。可见,此时期毛泽东借助纪念十月革命之际赞扬苏联,表达了中共的政治立场和鲜明态度。与此同时,《解放日报》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朱德的两篇纪念文章,即《祝苏联十月革命》(1942年11月7日第1版)和《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1943年11月7日第4版)。还于1942年11月9日第1版刊登了《延安市前日盛会庆祝十月革命节,朱德司令出席报告》。朱德关于十月革命的纪念文章和报告,重点分析苏联红军取胜的原因,是对毛泽东关于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重要支持。1944―1946年,《解放日报》注重报道毛泽东、朱德两人纪念十月革命的集体行动。其中1944年延安十月革命纪念较为特别。1944年11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从重庆飞抵延安,8―10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与赫尔利进行了4次会谈,签订了《延安协定草案――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在赫尔利来延安的晚上,毛泽东与朱德设宴庆祝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七周年,《解放日报》于11月8日第2版刊登《毛主席、朱德司令设宴庆祝苏联国庆》。此后,在赫尔利在延安期间的三日里,均未见《解放日报》对延安纪念十月革命活动的报道,只报道了罗斯福对苏联国庆贺电、美英盛赞斯大林演说等国外的消息。1945年11月7日,朱德与毛泽东参加延安两万群众集会,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大会一致通过了致斯大林元帅的贺电”。[12]《解放日报》于8日第1版刊登《延安两万群众集会热烈庆祝十月革命节》。到1946年11月7日,《解放日蟆吩诘1版直接刊登《毛主席、朱总司令电贺斯大林元帅》全文。可见,毛泽东与朱德纪念十月革命的集体行动代表着当时中共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内容。

通过发表纪念十月革命的社论和纪念文章,建构以延安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舆论走向。社论是集中地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急迫问题的立场、观点和主张,是影响并指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13]《解放日报》于这几年的11月7日先后发表4篇社论,分别是《“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庆祝苏联二十四度国庆节》(1941年)、《真金的试炼――纪念苏联建国二十七周年》(1944年)、《纪念十月革命庆祝中苏同盟》(1945年)、《庆祝苏联廿九届国庆》(1946年)。而毛泽东的《祝十月革命廿五周年》(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庆祝十月革命节干部晚会上的讲话》(1943年)实际上起到了代社论的作用。《解放日报》这6篇社论文章,均以讴歌苏联十月革命和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为基调,并阐述中共对时局的判断及态度。如1943年11月7日代社论提出“拥护四国宣言”;1944年11月7日社论表达“我国抗战的胜利,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孙中山先生联苏政策之下才能达到,只有实行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即新民主主义,才能达到”[14];1945年11月7日社论写道:“我们纪念十月革命,我们庆祝中苏同盟!”[15]与此同时,《解放日报》刊登大量关于十月革命的纪念文章和文艺作品,夯实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舆论走向。《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念十月革命的研究文章和文学作品,虽从不同角度撰写众多纪念文章,但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仍是紧紧围绕社论思想进行展开或补充。如贺龙的《前方杀敌后方生产――纪念十月革命廿五周年》指出:“苏联全体军民,现在正以如火如荼的热情,努力杀敌,加紧生产”,“抗战中的中国军民,当然更是如此”。[16]叶剑英的《评苏德战争――纪念十月革命廿五周年》指出,斯大林格勒的保卫战胜利之所以伟大,在于粉碎了希特勒闪击的企图,阻止其抢占战略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这些纪念文章是对1942年11月7日社论中“我们中国人民庆祝红军的胜利,同时也即是庆祝自己的胜利”[10]进一步的展开或补充。此外,《解放日报》根据实际需要刊登了结合延安工作、回顾中苏历史等纪念文章以及孙中山、列宁、斯大林论十月革命的言论。还从建构纪念十月革命大众话语的层面,刊登了一大批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散文等,如续范亭的《十月革命感想》(1942年11月7日第4版);1942年11月8日第4版刊登《“十月”二十五周年献词》(萧三)、《十月革命节纪念》(丁玲)、《苏联,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旗帜》(刘白羽)和《斯大林三首》(续范亭)。还有翻译苏联作家的作品,如1946年11月7日第4版刊登《斯大林同志引导我们》(怒涛译)等。这些作品通俗易懂,有些诗词形象生动,如“法西斯蒂逞狂凶,死到临头拼力挣。没落阶级谁粉粹,举世瞻仰斯大林”[17]。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记忆。 通过全方位报道延安人民纪念十月革命的活动,建构以延安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现实场景。一方面,《解放日报》对延安群众欢庆苏联十月革命节的场景进行了报道。如“延安各界两万余人,包括数十里外赶来参加的延县自卫军,齐集南门外广场,举行庄严热烈的祝庆大会”[18]。另一方面,《解放日报》在表达中共借助十月革命纪念开展抗战生产的诉求的同时,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如在强调抗战生产时刊登劳动英雄刘春德的话:“只有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才能保证生产,才真正爱护工人。”[19]此外,《解放日报》为更全面反映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在十月革命节或前后刊登了《中国妇女致苏联女战士书》《中苏文协热烈庆祝十月革命节》《纪念十月革命节,新四军全体指战员电苏联红军慰问》等,增强了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震撼力和感召力。

三、《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三大作用

考察《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两个中心,重点分析苏中领导人的演讲、报告以及社论和纪念文章等,笔者认为,《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三大作用主要有:呼吁团结、学习苏联和动员群众。

(一)呼吁团结

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陷入战火的背景下,《解放日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时,突出“呼吁团结”这一时代要求。首先,从《解放日报》刊登的斯大林演讲和报告来看,呼吁团结实乃“第二条战线”的核心思想。1941年斯大林提出“第二条战线”,指出:“德国人的盘算大错而特错。任凭赫斯仆仆风尘,英美非但没有参加德国侵略者的反苏战争,相反的他们和苏联站在一个阵营里反对希特勒德国。”[20]一年后,斯大林认为“它迟早会出现的。第二条战线不仅为苏联所需要,而亦为同盟国所需要”[21]。 1943年斯大林进一步指出:“反希特勒联盟的巩固法西斯集团的瓦解。”[22] 1944年斯大林演说中第一部分就讲道:“德国在两条战线的夹击中。”[23]其次,从《解放日报》纪念十月革命的社论来看,呼吁团结亦是延安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作用之一。1941年11月7日的社论写道:“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愿和苏联人民并肩前进,以取得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4] 1942年毛泽东的《祝十月革命廿五周年》(代社论)预言:“苏联打破了希特勒的进攻计划,英美的日益增长的战斗力,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努力,战胜法西斯不但是确定的,而且不远的了。”[10]1943年《毛泽东同志在庆祝十月革命节干部晚会上的讲话》(代社论)呼吁:“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我们全国爱国的军民同胞,应该一起努力,坚决拥护四国宣言,制止仍然存在的投降危险与内战危险,团结全中国一切爱国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1] 1944年11月7日社论指出:“苏联做了全人类和平与文明的救星……历史的火,已经把真金与假金分别开来了。”[14] 1945年11月7日社论标题《纪念十月革命,庆祝中苏同盟》已经表明该社论的立场。1946年11月7日社论借纪念十月革命之机,批评国民党破坏团结掀起内战。再次,从1944―1945年《解放日报》关于延安地区纪念十月革命反内战等报道来看,呼吁团结是时的强“音符”。1944年2月4日,毛泽东复电董必武时特指出:“延安报纸力避刺激国民党。”[25]加之,赫尔利访延安,为了团结,出现了1944年11月的《解放日报》在报道延安纪念十月革命活动方面几乎为零的现象。在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的情况下,1945年《解放日报》借助纪念十月革命发表不少反对内战的报道,谴责国民党破坏团结。如《太行、太岳筹备纪念十月革命节,宣传中苏新约反对进攻解放区》(10月31日第1版)、《绥德各界庆祝十月革命节,拥护中苏条约,反对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11月16日第2版)、《鄂豫皖万人集会庆祝苏联革命节,号召军民制止内战》(11月21日第1版)等。

(二)学习苏联

《解放日报》运用纪念文章和对应报道等方式,传递“学习苏联”之话语主题。一是刊登大量含有“学习苏联”话语的纪念文章。“学习苏联”话语直接来源于“为什么苏联能?”。撰写纪念文章的作者对此所站角度不同,而回答有所不同,但“学习苏联”之话语主题未变。例如吴玉章的《庆祝十月革命并纪念中国文字革命第一周年》,分析苏联能够英勇抵抗希特勒匪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提倡自然科学,发展重工业,加强军事工业外,将绝大多数不识字之国民,改造成为具有高度文化水准的国民”[26]。朱德的《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试图回答“为什么苏联在不过二年半的抗战中,便获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作出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给出了三点理由:首先,“有布尔塞维克的列宁斯大林党的领导”;其次,红军“以高度自觉勇敢坚决的精神,打击了敌人,而且掌握并精通了最高的军事技术和作战指挥”;最后,“还因为苏联在最困难的环境下,进行巨大的生产建设工作,后方的一切人员,均以奋不顾身的精神,来参加生产,支援战争,经常及时的供给了红军以充分的优秀的武器和一切装备”[27]。不管角度如何,随着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解放日报》对“学习苏联”主题话语的传播越来越明显,于1944年12月8日第4版刊登郭沫若的《向苏联看齐!――郭沫若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十月革命”二十七周年庆祝会上的演说辞》,该文归纳指出“我们要学习苏联”“我们就该学习这种‘在工作中不拒绝细小事件’的精神!”“学习这种严烈地执行自我批判的精神!”“学习这种善于运用‘多样的统一’的精神!”。[28]二是在报道苏联纪念十月革命的做法的同时,报道延安相应的纪念活动。如在发布十月革命节口号方面,《解放日报》于1945年10月29日在第3版刊登了《联共中央委员会发布十月革命节口号》(共计54条),后在10月31日第1版刊登《延安纪念苏联十月革命节筹备会,发布纪念十月革命节口号》(共计16条)。此外,为纪念十月革命进行加快生产、举行纪念会等方面,均有与苏联相互呼应的报道,特别在一些纪念大会的参加人数上,延安有超过苏联之势。《解放日报》在1942年11月9日第3版刊登了《十月革命节前夕苏京开纪念大会出席代表三千余》,后分别刊登了《延安市民众三万人集会,热烈纪念十月革命节,庆祝红军伟大胜利》(1943年11月8日第1版)、《延安两万群众集会热烈庆祝十月革命节》(1945年11月8日第1版)等消息。 (三)动员群众

《解放日报》报道延安纪念十月革命活动中有专门详尽的动员群众办法,彰显着“动员群众”之话语主题。《解放日报》刊登纪念口号、苏中各地加快生产支援前线、各类纪念文章、各种纪念会议或集会、战斗书、贺电等,本身就是进行着动员群众的工作。不仅如此,《解放日报》在借助十月革命动员群众方面还刊登了各地较先进的做法。以1942年11月5日第2版刊登的《宣传苏联英勇抗战,陇东筹备纪念十月革命节》一文为例,该文有3则通讯。一则通讯介绍了陇东各界扩大宣传的四点办法,即“(一)陇东周报出特刊,街头出墙报,并发小传单及张贴苏德战争形势图、和双方势力比较伤亡统计表;(二)各学校及旅宣传队组织化装宣传,各机关抽出干部分别进行宣传苏联抗战英勇事迹。事前学校应加专课,讲解十月革命历史等有关材料;(三)因群众忙于征粮工作,故不拟开群众大会,只在七日晚召开干部晚会日庆祝,演话剧;(四)调专人作关于斯大林格勒战争的时事报告。同r,宣传应与当前征粮运动密切配合,号召人民踊跃缴纳公粮。”另一则“子长讯”指出:“驻军‘巢湖’部队已将十月革命节故事变成两礼拜的政治课教材,现已开始在战士中进行普遍讲解。五个工厂将于是日开联合纪念大会。民教馆亦将向老百姓开放留声机,展览苏联生活照片等。边保剧团在是晚上演‘李秀成之死’。”最后一则电讯为“某旅政治部于日前发出指示:(一)广泛深入的宣传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特别是目前斯城的胜利。(二)加强整风学习和深刻了解整编的意义,并准备彻底执行整编计划。(三)利用壁画报进行开展苏联的介绍。(四)以地区为单位,于七日配合地方政府召开庆祝会。”[29]从这三则通讯来看,一方面说明《解放日报》的通讯记者深入基层,善于发现典型和宣传典型;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中共借助纪念十月革命进行着细致、贴近实际、广泛而生动的群众动员工作。因此,动员群众必然成为《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重要作用之一。

四、《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三重价值

考察《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两个中心、三大作用,其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价值亦突显出来,总结提炼《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三重价值有助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媒体工作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和参考。

(一)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党性

1941年5月15日,《中央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30]毛泽东在《解放日报》的发刊词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31]353直接点出了党与党报同呼吸共命运的特征。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其4月1日社论文章《致读者》中指出:“试问报纸到底如何才能成为集体宣传者集体鼓动者集体组织者呢?究竟怎样才能成为党手中最锐利和最有力的武器呢?那末,必须:第一、贯彻着坚强的党性。”[32]在9月22日又发表社论文章《党与党报》,再次重申“党报不但要忠实于党的总路线、总方向,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要与整个党的集体呼吸相关,息息相通”。[33]鉴于此,《解放日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党性有其应然性和必然性。

《解放日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采用各种形式亮出“团结,团结,团结”[31]353这一武器,把握“学习苏联”这一方向,联系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34]126的任务。以中共驳斥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为例,1943年7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社论《质问国民党》,7月21日刊出陈伯达的《评〈中国之命运〉》,11月7日刊登的《延安十月革命节太行举行扩大宣传周,延安市影展秧歌宣传昨日开始》报道中,我们仍可见中共要“在中国人民面前从思想上理论上揭露蒋之封建的买办的中国法西斯体系”之意图。[35]该报道指出:“太行区各界干部举行集会,特请党政军首长作重要报告,干部人员要配合整风,精读《评〈中国之命运〉》,进行思想反省。”[36]可见,《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决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口号,而是要借助纪念十月革命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思想建设。在这方面,续范亭的《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极具代表性。该文指出:“中国共产党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奋斗,培养锻炼了不少的坚强党员,开展了革命基业;毛主席提出整风以来,更进一步地教育了党员,这是一件大事,中国前途就寄托在这些人身上了。”[37]如果说《解放日报》对于纪念十月革命的一些新闻报道体现党性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像续范亭所写的这类纪念文章是旗帜鲜明的,且这类纪念文章的数量决不是少数,就连纪念十月革命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所体现。如夏蕾的《十一月七日》(诗词)有一段这样写道:“你说共产主义不合理,人民却对他非常欢喜。你想打共产党一个耳光,结果被打在说谎专家的脸上。”[38]

(二)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民声

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中要求“要把党的政策,党的工作,抗日战争,当地群众运动和生活,经常在党报上反映,并须登在显著的重要的地位,要有与党的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通讯员或特约撰稿员”。[34]126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社论文章《致读者》中指出:党报要“密切地与群众联系,反映群众的情绪、生活需求和要求,记载他们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事迹,反映他们身受的苦难和惨痛,宣达他们的意见和呼声”。[32]可见,《解放日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民声是党性在党报中充分反映的结果。

《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过程也是为民、体现民声的过程。《解放日报》不仅刊登有关十月革命的普及性常识,如温济泽的《十月革命的故事》(1945年11月3日第4版)等,而且更注重丰富延安民众文艺生活,运用文艺作品传递纪念的声音。如《迎接苏联十月革命节,本市开始宣传活动,机关学校放假三天工厂一天》报道中,指出“除了全市各界民众的庆祝大会以外,还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精彩宣传节目”。[39]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举办流动展览会、秧歌队表演、汽车队宣传以及戏剧演出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延安民众的精神生活,深受民众喜欢,已成为抗战时期乃至后来纪念十月革命时民众的必备活动之一。《解放日报》通过报道大量群众纪念十月革命的活动,更主要的是表达群众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追求民主自由的心声。像“只有共产党认识到民主的重要与可贵!!如果不把政权还给人民,中国永远不会强盛起来!”[40],“让我们在庆祝苏联这个人类的救星的革命纪念日,同时祝贺中国的救星――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万岁!”[41]等话语或类似的话语,已经频频出现在《解放日报》关于纪念十月革命的报道中,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认可和追随。 (三)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真理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髓,也是党报践行的宗旨。1942年5月10日,《总政部关于为供给〈解放日报〉稿件的指示》指出,“供给《解放日报》的稿件,主要应为我军的英勇战斗,在战斗中我指战员的英雄事迹,部队中各种有意义之活动”,通讯“要有实际而新鲜的内容,多取具体材料,少加分析,不要说空话”。[34]130有意义、实际而新鲜的内容,恰恰是党报所求之实。1943年9月1日的《解放日报》刊登了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该文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老老实实主义,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主义,就是科学的主义”;[42]187“在新闻事业方面,我们的观点也是老老实实的观点”;强调“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报纸,与人民有密切联系的报纸,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42]193此后,《解放日报》在创刊一千期时发表社论文章《本报创刊一千期》指出:“现在我们报纸上充满了内容丰富的新闻,而且都是很真实可靠的,政治上也是很好的。”[43]因此,《解放日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真理有其内在的逻辑理路。

《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两个中心和三大作用,反映了苏联和延安人民纪念十月革命的真实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向往像苏联那样强大,可以追求和平、自由、平等新生活的真实诉求。《解放日报》在1942年11月7日第4版刊登了林伯渠题词――“十月革命创造了人类的奇迹今天的斯大林格勒正矗立着这块历史的丰碑”。这一题词已充分说明中共纪念十月革命的意义所在,《解放日报》正在把这一意义通过各种形式传递出来。《解放日报》刊登有关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均在探索真理、反映真理,如贺龙的《法西斯的末日快要到了――为纪念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及庆祝苏联红军伟大胜利而作》,得出了“社会主义家无匹的力量,远远超过于资本主义国家”[44]这一真理性的结论。1944年11月7日社论文章更加鲜明地指出:“苏联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它的苏维埃制度,乃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制度。”[14]到1946年,《解放日报》这种追求进入社会主义这一真理话语则更为明显,如11月9日第3版刊登两篇对比鲜明的报道,一篇是《在联共中央十月革命节盛会上日丹诺夫论国际形势,苏联正为争取正义的民主的和平而斗争,世界民主力量强大乃和平事业胜利保障》,另一篇是《美英反动派表现了反民主和平的倾向》。同在第3版刊登赞苏反美英的报道,已表达出中共领导的《解放日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坚定地选择真理、坚持真理,为正义、民主、和平而奋斗的倾向。

五、结语

正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说,话语“不是自然而就,而始终是某种建构的结果”[45]。作为中共机关报的《解放日报》把党的政策、方针贯穿于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建构始终,建构起“同质化”的“两个中心”,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共纪念十月革命的态度和诉求,并使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为党的宣传动员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解放日报》在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中,采用不断重复的话语建构方式,发挥了“呼吁团结”“学习苏联”“动员群众”的三大作用。不管是刊登领导人演讲、报告,还是报道苏联和中国纪念十月革命的方式等,最终这种不断重复的话语主题建构会形成一种话语模式,即“话语→主题不变的话语→真理性话语”。然而,话语的建构并非虚妄的举动,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实践因素。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所说:“话语的建构并不是来自人们头脑中思想的自由飞舞,而是来自社会实践,后者牢牢地植根于并定向于真实的物质的社会结构。”[46]我们可以从毛泽东对十月革命的评论略见一斑。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是结论。”[47]正因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导向意义,也使得《解放日报》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建构拥有了重要的价值。我们把《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价值归纳为三重价值,即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党性、民声和真理。这三重价值具有叠加式、共振式、同向性等特点,充分体现在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始终。总之,《解放日报》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三重价值为指引,不断重复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三大作用,扩大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两个中心的影响力,有利于中共纪念十月革命话语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 主要成果有:项佐涛等《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陈金龙《十月革命与毛泽东革命话语的建构》,载于《现代哲学》2012年第3期;梁化奎《十月革命纪念中瞿秋白对“俄国人的路”的接受和传播》,载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等等。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广播演说,德军伤亡四百五十万,苏希望建立第二条战线[N].解放日报,19411108(1).

[2] 苏联胜利信心坚定,纳粹吹牛完全破产[N].解放日报,19411111(2).

[3] 斯大林演说使德惊慌失措[N].解放日报,19411112(1).

[4] 聆悉斯大林广播,捷人鼓舞奋发,誓死反抗纳粹奴役[N].解放日报,19411115(1).

[5] 十月革命节日,苏空军建立勋功,德机五百偷袭苏京被击退,斯大林演讲鼓舞着苏兵士[N].解放日报,19411111(1).

[6] 纪念十月革命苏农民完成秋收[N].解放日报,19411108(1).

[7] 纪念十月革命节苏联工人大竞赛[N].解放日报,19451027(3).

[8] 国庆节之莫斯科:部队与军需品源源开赴前线[N].解放日报,19411109(1). [9] 毛泽东同志发表广播讲演[N].解放日报,19411107(3).

[10] 毛泽东.祝十月革命廿五周年[N].解放日报,19421107(1).

[11] 毛泽东同志在庆祝十月革命节干部晚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1107(1).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217.

[13] 秦硅,胡文龙.新闻评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99.

[14] 真金的试炼――纪念苏联建国二十七周年[N].解放日报,19441107(1).

[15] 纪念十月革命庆祝中苏同盟[N].解放日报,19451107(1).

[16] 贺龙.前方杀敌后方生产――纪念十月革命廿五周年[N].解放日报,19421107(4).

[17] 续范亭.十月革命感想[N].解放日报,19421107(4).

[18] 延安两万群众集会热烈庆祝十月革命节[N].解放日报,19451108(1).

[19] 子长各界庆祝十月革命节,号召努力生产自卫学习[N].解放日报,19431118(2).

[20] 斯大林同志演辞全文[N].解放日报,19411128(2).

[21] 庆祝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发表演说[N].解放日报,19421107(1).

[22] 莫斯科十月革命庆祝会上,斯大林同志报告,苏联爱国战争一年总结[N].解放日报,19431109(1).

[23] 庆祝十月革命二十七周年,斯大林发表演说[N].解放日报,19441108(1).

[24] “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庆祝苏联二十四度国庆节[N].解放日报,19411107(1).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3.

[26] 吴玉章.庆祝十月革命并纪念中国文字革命第一周年[N].解放日报,19411107(3).

[27] 朱德.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N].解放日报,19431107(4).

[28] 郭沫若.向苏联看齐!――郭沫若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十月革命”二十七周年庆祝会上的演说辞[N].解放日报,19441208(4).

[29] 宣传苏联英勇抗战,陇东筹备纪念十月革命节[N].解放日报,19421105(2).

[30]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0.

[31] 毛泽东.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2] 致读者[N].解放日报,19420401(1).

[33] 党与党报[N].解放日报,19420922(1).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35] 毛泽东.关于公布《评〈中国之命运〉》一文[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

[36] 延安十月革命节太行举行扩大宣传周,延安市影展秧歌宣传昨日开始[N].解放日报,19431107(2).

[37] 续范亭.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N].解放日报,19431109(3).

[38] 夏蕾.十一月七日[N].解放日报,19451109(4).

[39] 迎接苏联十月革命节,本市开始宣传活动,机关学校放假三天工厂一天[N].解放日报,19431105(1).

[40] 延安盛大群众集会,庆祝十月革命和边区参议会,参议员一致呼吁全国实行民主[N].解放日报,19411106(2).

[41] 林伯渠.普天同庆[N].解放日报,19431108(2).

[4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43] 本报创刊一千期[N].解放日报,19440216(1).

[44] 贺龙.法西斯的末日快要到了――为纪念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及庆祝苏联红军伟大胜利而作[N].解放日报,19431108(3).

[45]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6.

[46]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w[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1.

[47]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责任编辑:夏畅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未建抗日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5-07-29
从1950年开始,国民党努力消除当年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痕迹,所以那时候通过教育、大众宣传等方式来加强民众对抗战的纪念。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蒋纬国曾自出3000万新台币,委托“中国电视公司”制作纪念抗战胜利的节目,但现在......
日月: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3-05-10
人在天地间,什么是我们的生命坐标?中国人爱讲阴阳,如何才是阴阳平衡? 《周易》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怎样去学天的自强不息?怎样去学习大地包容的这点品德? 其实秘密就在汉字里,......
流放十二月(组诗)
发布时间:2015-08-24
一 朔风袭来,一月的雪横亘整个北部平原 叶子凋零的树枝,风翻阅着麻雀的羽毛 风雪流放的寒地,冬夜的林子像猫头鹰一样 静谧 迷乱的冬天不时有雪沫零星地飞舞 一幢俄式老旧黄房子的屋顶堆着积雪 舒缓的雪给沉闷的空气带......
猫咪主管英国《每日邮报》二零一五年六月十日等
发布时间:2015-08-07
罗马尼亚一只名为博西的猫咪近日过关斩将,击败700名应聘者,成为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一家网络商店的联络主管。这只猫咪9个月大,当上主管后,它每月不仅能领到110英镑的薪水、一份价值37英镑的猫食奖励,而且还有其他外快。这一待遇比......
1964年毛泽东表扬了《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20
1964年春的一天,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在一次会议上对当时的解放日报社总编辑魏克明说:“这次有你们的了,上次跳过了。”接着,他传达了毛主席在1964年1月同吴冷西关于报纸工作的谈话中有关表扬《解放日报》的一段话:“《解放......
返回生命本身:老子与尼采的话语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6-07-01
老子在有周数百年专制集权的文化政治体制分崩离析之际,通过反者,道之动的言说,隐晦地表达了其理想,即期冀当下的文化政治制度,能够返回到华夏文明始源的混沌无言、自然无为状态,而这一切,都以生命能否回归到婴儿式的浑朴纯真为基......
放学首日全纪录
发布时间:2015-08-26
9月1日,女儿拿到崭新的课本和课程表后,开始满心期盼第一天的学习。这一天,对她来说是兴奋的,对我则是紧张多于其他,因为我知道,孩子第一天对小学的印象、第一天的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她对学习的态度。所以,我把第一天当作一......
试析大数据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20-02-16
大数据正在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新闻报道是大数据和新闻报道的综合体,传统的新闻报道就是新闻事件的加工过程,而大数据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意义消费和意义影响,在群众中更加广泛地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新闻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新闻作为一种话语载体被广泛地传送,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因此对大数据新闻报道话语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话语构建与.........
纪念“五四”话科学
发布时间:2022-10-06
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当年正在求学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并受到它的熏陶和鼓舞,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一辈子投身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我是1918年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的。第二年,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很快地传到了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我是从偏僻农村来的,一来到南京这个中国南方的文化中心,立刻感受到新文化运动正在冲击着封建古国的.........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在广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3-02-18
1月19日上午9时,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粤桂边分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南路子弟代表逾300余人,在广州三寓宾馆隆重集会,纪念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70周年。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历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发布时间:2023-03-1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名句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诗篇。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
二十一世纪文学史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史 罗宏:我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怎么来的。开始的时候,是个很小的问题。就是,我看了一些所谓“80后”作家的作品,韩寒、郭敬明的一些文本,我想看看:这些这么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看完......
报刊媒体的“议程设置”与延安文学的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文学议题设置正是通过有效地设置话语传播者的议题来影响受传者议题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报刊媒体具有聚合信息、设置议程等功能,在现实文学传播的语境中,不仅充当载体或介质的角色,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
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动因析解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 要]16世纪西欧发生的“价格革命”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对于它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事实上,“价格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西欧社会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
解构与建构:解读《弗洛斯河十的磨坊》的道德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道德观念是v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作品的主题,小说的故事结构设计、人物成长线索都是为了呈现这一内涵主旨而建构。从文学作品创作角度为切入点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核心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解读与研究,进而得出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文学作品的深刻涵义和“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道德观。[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乔治,艾略特;道德观[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论延安时期中共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政治诉求
发布时间:2023-04-16
【摘 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辛亥革命纪念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来开展,命名为“国庆纪念”或“双十节纪念”,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来表达对于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缅怀。纪念活动更承载着中共对于自身合法性的解释,政治观点的表达,权......
日本文化与日语日常会话的共生
发布时间:2017-03-29
摘要:文化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语音、语调以及语言所附带的肢体动作等方面。由于中日文化存在差异,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与日本人进行沟通时在某种程度会产生误解,导致很难把握语言负载的准确意义。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发布时间:2023-05-24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决定指出,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
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13-12-19
" “语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本世纪之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前景将是怎样的?语文教育界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任务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应该深入研究和商议的问题。 一、......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日美关系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 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地区展开相互角逐争夺利益较为激烈的年代,也是美日关系由缓和妥协逐渐走向激烈对抗的时代。其实两国围绕着在东亚利益,两国很早就已经开始争斗,有合作也有对抗。日俄战争中正是由于美国......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日语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时遇到许多困难。作为外语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对其要求更多的侧重在外语语言交流能力上。能够拥有扎实的日本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知识背景,和日本人进行准确、合适的语......
话语分析二十年
发布时间:2023-04-05
提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也作了介绍和归纳。本文还着重介......
浅谈构建对话理念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11
" 论文关键词:对话式 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对话式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精神走进课堂教学中,在这种真正的对话情景中,师生双方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在各自达......
四川省纪委举办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5-07-30
在陈列室里,贾瑞云热情地当起义务讲解员,不时为大家解说展品背后的故事。随后,信访室、案管室和审理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邀请大家走进办公室,为大家介绍本室工作特点、重心和成效。 ......
解放语文
发布时间:2022-10-16
" 解放语文,我们必须以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建设为目标来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学生,包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活动中自我感悟,自我思考。把语文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把语文从争论中解放出来,把语文从书本中解......
分析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06
话语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合而成的完备的符号体系。与语言不同的是,话语反映一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权力结构,运用同一种语言可以有无限种话语形式,表达无限种价值观。近年来话语体系建设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但与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不同的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更多地带有意识形态博弈的色彩。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在当前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别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话语创新。本文侧重考察马克思的.........
“历史概念”的解读与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设计与优化,而授课过程中“历史概念”的解读影响课堂的高度与深度。本篇论文主要以“封建”、“左”“右”等词为例谈一词多义以及对立词义区分现象,探讨“历史概念”的解......
论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要: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正在聚焦全球的目光,中国道路已成为各国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国对自身道路和文化乃至文明的重新审视和阐释也逐渐成为新的课题,中国需要一种新的话语体系。阐释国家话语体系的内涵、构成,分析其建构中......
语篇实践视角下的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要:在语篇实践的视角下,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主体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构建社会事实,而同一社会事实会因建构主体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建构结果,话语斗争也因此展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对浙江农民倪海清因销售自制特效药被捕......
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 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和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一个全球话语场。既有国际话语秩序中主导者话语权的衰弱和新兴话语主体的崛起,正在演绎一个新的全球话语秩序。中国正力图成为亚洲区域话语秩序的建构者和全球话语新秩序的主导者......
电视剧红高粱海报再现意义的多模态话语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7-04
一、引言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发展及普及,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以往只依赖单一模态语言来传递信息的模式被多种交际模态所其取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Kress和Van Leeuwen在《意象阅读:视觉语法的构成》一书中,基于H......
第六章 解放话语权――网络文学主体视界
发布时间:2014-01-17
我们已经彻底揭露了自我的旧观念,因此我们几乎不能继续重弹老调了。……然而,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人类是某种事物。他到底是什么? ——索尔·贝娄:《略论当代美国小说》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
顺应现代文明的一个纪念日
发布时间:2015-08-21
“宽容”一词,早在14世纪就出现在法语中。其义是指容许、容忍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感情、思想、习惯、行为等的内心情绪。《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是如此诠释“宽容”一词的:“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
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12-19
人物简介 方李邦琴,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1935年出生于北京,11岁随家人前往台湾,上世纪6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如今,其名下拥有11家英文报纸,发行量超过600万份。她将这些报纸整合为“独立报系”,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非日报报系......
十二月文化月历
发布时间:2023-03-28
12.1 路遥出生在陕西榆林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路遥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 ......
21世纪侵权行为法的革命
发布时间:2013-12-19
21世纪侵权行为法的革命 21世纪侵权行为法的革命 21世纪侵权行为法的革命 [关键词]侵权行为法,道德基础,归责体系,过错责任原则 一、20世纪侵权行为法回顾 无论是大陆法系的国家,还是......
浅论民间信仰概念构建的开放性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民间信仰的概念应该是随着研究的进程而不断完善并具有开放性的。然后解释了为什么民间信仰的概念是开放性的。最后通过三个方面对民间信仰概念构建的开放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间信仰;构建;开放性;中国梦 ......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⒈引言 本文将对过去所提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the relative construction)之间的关系,并非在句法的特征方面,而是在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方面得到最好的论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就跟句法话题有关的......
“十八大报告”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全面、可持续以及循环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
简论继续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开放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论文摘 要]追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不难得出结论:只有解放思想,才有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会快速发展;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深化改革开放。进一......
平北抗日武装斗争与张家口的解放
发布时间:2023-04-11
以张家口为首府的察哈尔地区曾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而张家口的第一次解放也是共产党八路军解放的第一座省会城市。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张家口周边也先后建立了察南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和平北抗日根据地及其相......
正念革命 2014年5期
发布时间:2023-04-09
正念减压疗法 攥在手心的葡萄干变得越来越黏。它们看上去并不诱人,但在老师的指示下,我还是拿起了一颗,开始打量它。我发现它的表面在发光,再凑近些,还能看见从藤上摘下时留下的小印痕。接着,我把这皱皱的小东西放进了嘴里,用......
历史小说叙事话语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14
历史小说跨越历史和文学两个学科,其性质甚为特殊。它既是一种文学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虚构性和表现性,又处在历史学构造的强大话语背景之下,并深受其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叙事话语结构。话语是一定数目的陈述之问的散布系统,是......
健康焦虑的社会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23-06-15
关键词:健康焦虑;话语建构;需求;文本情感摘要:医学广告是健康焦虑建构的主要诱致性因素,也从侧面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医学话语体系与社会、身体、性别的互动。以《健康时报》2014年刊登的医学广告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的情感极性实证分析,发现医学广告偏向于负面情感的表现修辞叙事。其主要通过疾病的性别定型化、健康危机的制造与患者的自诊化等三个方面的话语策略建构受众的健康焦虑,而非正面、积极的自我提升感。这些.........
浅谈19世纪文学中的“宗教”与“革命”情结
发布时间:2023-06-04
摘要: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分为两大类: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两类文学均受18世纪启蒙运动,即“理性时代”的影响,认为人天生拥有理性,它促使人不凭借任何外在的力量去认识真理,在肯定人的理智的同时又肯定人性的自由与权......
收藏日军书信:为了承担的纪念
发布时间:2023-07-27
樊建川问来汇报的工作人员:“第一小分队到哪儿了?”“已经到了没有路的地方。”工作人员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图。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建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来没这么忙碌过。6月3日这一天,馆长樊建川要接待7波来访人员,但是他仍抽出时间来安排近期他最关心的事情――想办法从西藏阿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把美军飞虎队在二战时坠毁的飞机残骸背下来。听说飞机的一部分被美国人弄走,他禁不住骂了一句粗话。这不是一.........
《大话西游》与“文革后一代”的主体性建构(1)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话西游》进行文本分析和接受-反应分析,探讨了“文革后一代”的主体性建构问题。我将75年左右出生、于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年代初上大学的年轻人,称为“文革后一代”。他们在对认知养成极为重要的青春期,遭遇了八十......
村庄的建构与解构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摘要: 过去人们多是从家庭与家族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农村社会,但是伴随着国家的进入,村庄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人民公社解体以后,普遍建立了行政村,并建立了村民委员会,以及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在当前中国农村中,行政村......
改革开放以来纪实摄影的发展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27
自银版摄影术诞生以来,尽管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的飞跃,但它的基本纪实功能并没有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本质变化。摄影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170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变迁。同时,摄影......
贵阳解放时的快报和号外
发布时间:2023-02-20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获得解放。当天下午3时以后,欢欣鼓舞的各族人民,先后读到了3份传播解放信息的快报。其中两份为《解放快报》,均由江汉军区城工部贵州支部编,两份中有一份印有“新世界报社代发”等字,同在15日下午3时出版(图......
中国与周边国家应共同纪念抗战胜利日
发布时间:2023-02-2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国共两党都积极支持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与反日斗争,周边国家友好人士也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构成东方民族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洪流中始终活跃着来自朝鲜半......
让语言释放生命魅力
发布时间:2022-09-14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是一篇童话,课文第5节着重描述了小鹰在向更高的目标奋进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两位教师对这一节的不同处理,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案例一: 师(指读第一句话):哪个词告诉我们小鹰很努力?(“......
与远古生命对话
发布时间:2022-11-02
“化石就是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给我们留下的特殊的文字。”在《化石趣谈》通识课上,刘建妮这样告诉学生们。 风过留痕,雁过留声。透过一块块“死去的石头”,她看到的却是万年、甚至亿年前的生命体。她与它们对话,将穿越时......
晚清白话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发布时间:2023-07-28
一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语言在民族形成、国家建构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国语或主体语言犹如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的重要象征。我国语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的语言和文学变革主要是晚清......
话语共同体理论建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9
〇商务英语研究 编者按:在我国,商务语言一般视为经商的手段,因此叫做特殊目的英语。其实,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商务语言已经成为人的基本存在和发展方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集体和个人发达程度的标尺。因此,这一语言形态值得......
我军首次以解放军命名的部队
发布时间:2023-04-11
一提到解放军,人们会马上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联想到初创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其实,这一称谓是由我国南方的一支游击武装――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最早宣布并使用的。1945年1月19日,这支游击武装宣布......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
发布时间:2023-02-25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方音色彩评价模型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03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方音色彩评价模型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推开,普通话水平测试进入新的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特别是在语音标准程度的评判中,坚持量化评判为主,评分误......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发布时间:2022-11-09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一、 引言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20世纪初期,中国存在许多值得认真反思与研究的艺术现象,其中之一就是美术思潮......
话语行为与涵义理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亚里士多德说,语言使我们成为人。人作为复杂的主体,不可避免地是内在活跃或充满活力的,而人的话语行为又是这种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既要满足人们进行公共交流时所需要的社会约定性和某种语法规律,又要有语言表达式在形式上的灵......
二十一世纪的建筑给排水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要:本文就我国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的发展、展望21世纪在建筑给水排水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将有助于对现有的给排水系统、设备器件进行改进,以适应人们对建筑给排水的要求。......
十八世纪的学术与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7
据科林伍德(Robin Ceorge Collingwood)说,历史是历史学家在心灵中重温往事的一门学科。可是说实在的,回忆并不太可靠,有时历史仿佛是一棵进入冬天的树,随着时光流逝,盛夏的绿叶渐渐地落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当人们试图追忆它的时......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1-29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70年前,那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
十日谈
发布时间:2022-12-08
十周感谈 ——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实习报告 02031003 (一)实习情况综述 2011年3月5日至5月21 日,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区开展了为期十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选择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作义工时,我与这群因为上......
国产主流电影的生态话语构建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若将国产主流电影生态学和生态学研究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得到许多主流或是非主流方面的数据信息。生态话语与国产主流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当下国产主流电影承载着表现国家核心价值观和文学蕴含的重要责任,人们要站在新......
构建微粒观念,解决化学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5
“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一种,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微粒很小,微粒是运动的,微粒间有空隙,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形成前四点,“微粒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 要:要想构建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选择多种教学方式,把语文课上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实施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达到教和学生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时间的流逝让人惊觉。不久前,人们还在谈论如何迎接21世纪。一瞬间,我们却已经实实在在地身处在这个新世纪当中了。年轻一代对时间的流逝或许能满不在乎,可我这个已是耄老之年的人,顿时平添了“逝者如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萧条,日本舆论称之为“失去的十年”。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剖析了日本经济衰退的诸多因素,随后对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给予了分析及评价,并指出了在现阶段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日本经济政策,探究其对我国经济腾飞带来的启示。[关键词]日本经济衰退因素启示引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探寻其长期低迷的原因。199.........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1)
发布时间:2023-07-12
导 言 1966年至1976年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以下简称「文革」)。其中「文化」指的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学艺术而是马克思主义所认为是属於上层建筑的、与经济基础相应而互动的政治文化。其实文革自始至终讲的是......
英语会话中幽默的生成与理解
发布时间:2023-03-09
幽默语言在令人心情愉悦的过程中传递着只可意会的言外之意,实现着特殊的交际意图。会话幽默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言语交际行为产生幽默感。语言自身并不幽默,只有和语境以及要表达的意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幽默感。幽默的话......
谈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与中国话语权建构
发布时间:2022-09-23
一、现代世界秩序的基础及原则 自晚清以降,原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逐步被纳入到西方所主导的世界之中,这是当年洋务派精英所洞见到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历史巨变中,西方现代性向中国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秩序观及价值体系,......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发布时间:2023-02-07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是封闭的、或者异化了的理性结构。我们说美的规律不在理性结构而在感性动力之中,也就......
翻译:意识形态的建构、解构、重建与解读(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信息转换的文化活动,而且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意识形态以不同的语言形式隐藏在语篇之中,以各种隐蔽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者写作、译者翻译以及读者解读文本。本文拟以批评语言学为主要方法论,强调翻译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废检”与“法检之争”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 要:我国检察制度从清末建立之初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饱受争议,一方呼吁废止检察制度,而各级检察官员又据理力争,反对“废检”。从“废检”运动到“法检之争”,不难发现民国时期法检制度改革所陷入之种种困境,引人思考。 关......
年山水月的记忆与怀念
发布时间:2023-03-06
广州这座城,蕴藏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既有生命跃动的记录,又不乏终极理想的关怀;既有智慧痛苦的折磨,更有智慧结晶的欢悦。这主要落实在广州对独创性与个性文化的张扬上,内部的改革调整,对外的开放交流,使广州成......
浅谈语文“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人教版语文“日积月累”板块内容经典、形式丰富,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积淀文化。重视并合理利用这一板块的内容开展教学,就能提升学生的学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 教学 ......
改革作文评估方法,解放小学语文教师
发布时间:2013-12-19
" 关于怎样进行作文评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当我们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感到十分亲切。是......
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本文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对中日钓鱼岛事件的新闻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语言是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的,传播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词汇;语法 [中图分类号]:H31 [文......
日本名古屋市设立“乒乓外交”纪念碑
发布时间:2015-07-29
日本爱知县近日在名古屋市体育馆举行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44年前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并对日后中日邦交正常化带来积极影响的“乒乓外交”。 据悉,这座陶质纪念碑宽7米、高3米,镶嵌了依据中国、美国、日本国旗形象制成的三个小......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史回眸与理论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
改革开放30年论文——试论经济全球化下改革开放三十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观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深刻的教训。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对内改革、对外打开国门,大......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刍论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这不仅带来中国总体外交战略的转向,同时也将推动国际秩序发生深刻调整,形成新的国际运行规则。因此,倡导多元包容的文化精神,构建符合“丝路精神”的国际话语体系,......
解放思想与制度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4
一、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四次思想大解放的潮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了一个旗帜、选着了一条道路、丰富了一个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一)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次思想的解放使人......
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1-18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近些年来轻声研究的几个问题,诸如轻声的性质,轻声和轻音、轻声产生的原因、轻声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目前关于轻声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有规律的;无规律的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等。认为我们必须抓住实质,将理论研究......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1)
发布时间:2022-11-10
是封闭的、或者异化了的理性结构。我们说美的 规律 不在理性结构而在感性动力之中,也就是说理性结构只有作为一个被扬弃的五一节才能获得美的意义。换言之,美的王国是力量的王国而不是法则的王国。不是法则对于力量的制约,而是力量对于......
“中国文化复兴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中国文化复兴论”的生成受到了“以复古为解放”的国学发展模式、西方“文艺复兴”和日本国粹主义的启发。近代先哲在建构民族复兴话语时,都从不同视角强调了“中国文化复兴”对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文化复......
试论自媒体话语建构与地方政府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媒介话语建构主要体现在符号现实、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的互动建构性,并集中关注媒介内容选择过程中的“权力”以及受众对媒介所提供内容阐释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僵硬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模式和传播路径,对社会及公众了解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和效能发挥了多棱镜式的透视和解剖作用。关键词:话语建构;自媒体;地方政府;形象塑造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夏日意象建构认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1
摘要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意象。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空间合成理论和经验认知观,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夏日意象产生的完美意义建构进行了分析。 一 引言 诗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是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
联合国栽种“和平与团结树”纪念二战胜利七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5-07-27
UN Plants “Trees of Peace and Unity” to 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2015年5月5日 第69届联合国大会纽约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特别全体会议,庄严纪念二战中的所有受害者。在此之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