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刘瑜,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体验一个有责任感的“公知”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对现实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三
《观念的水位》是刘瑜近几年在国内几家报刊“时评专栏”文章的总汇。林林总总数十篇文章按类别分了5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念・此处”是对中国政治生活的评论。在此,刘瑜的一些观念令人拍案叫绝。
对“中国人素质低”的说法,刘瑜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发现“它更多的是源于制度”,源于管理者。“一个随地大小便的人,如何教化别人不要随地吐痰?”到底谁素质低,一目了然。(《素什么质》一文)
什么叫“民意”,刘瑜认为,民众形成意见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没有这个基础,1936年到苏联去,大清洗也是民意;1939到德国去,打波兰也是民意。同样,中国1957年的反右,1966年的“文革”都是“民意”。(《民意与伪民意》一文)
历次政治运动,整人的人又成了被整的人,手握大权,无视他人权利,往死里整人;而一旦被整,同样下场。刘瑜将这种恶性循环,归根于对“可以被普遍推广及他人的‘道德准则’”的排斥。由此引申出“人权观念的伦理基础不是任性,而是博爱。” (《他也可以是我》一文)
第二部分“观念・别处”,则将政论视野进一步开阔到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其中,对中国长期以来履行援非的“国际义务”及其后面的博弈,刘瑜的观念令人深思。
对非洲“穷兄弟”们的慷慨援助,不管是一穷二白的毛时代,还是财大气粗的当下,中国的援非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近年来,一些非洲国家不断爆发针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工人的极端事件,赞比亚和巴布亚新几内的骚乱、尼日利亚对中国人的绑架,南非和莱索托的抱怨,利比里亚和加蓬的指责……中国公民在非洲国家的安全情况堪忧。
非洲的“穷兄弟”们是不是有些忘恩负义?
在刘瑜的文章中,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的反华情绪日益滋长,批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贸易结构问题,二是无条件经济合作问题,三是公司伦理问题。
贸易结构方面:由于中国大量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阻碍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固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并造成了大量失业。于是,冲突就难免了。
“新殖民主义”――90年代中国用以指责西方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的理论,很快乌龙到了自己头上。
对此,刘瑜的评论颇为客观:中国产品挤掉当地某些工人的饭碗,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后果之一。受中国“飓风”影响的,不仅仅是南非和莱索托工人,还有欧洲和美国工人。同样,全球贸易自由化也使中国的汽车业、农业、服务业同样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当然,刘瑜也正视了这个现实:在“全球竞争”的条件下,中国缺乏劳工保护,相对很多国家存在严格劳工保护的情况,注定是不公平的。
无条件合作表现在“政治不干涉”原则:你的部队正在杀人放火是吧,没关系,我们接着做生意;你正在选举舞弊是吧,没关系,我们接着做生意;你刚贪污了几百万美元是吧,没关系,我们接着做生意。
对近年来将援助作为“改造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模式的一个工具”的欧美国家,自然要指责中国的这种行为“颠覆”了国际社会在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交往中,对“流氓政权”实行经济制裁,对一般发展中国家发放“有条件贷款”的努力。
对这个批评,刘瑜“有保留地赞同”。赞同的是:“经济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它一定有其政治后果。”保留的是:“西方的‘有条件合作’开展多年却收效甚微……基本上相当于拿独裁者的错误来惩罚老百姓。中国的‘无条件合作’不妨是一种尝试,它的最大受益者也许是独裁者,但是经济渗透效应也许可以把其中一些好处带给老百姓……既然直接命令发展中国家政治改革鲜有成功,带动其经济发展,让政治改革从经济发展中生长出来,也是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在见仁见智之间又隐约透出了理想主义。
公司伦理:在中国资本涌向世界时,也将中国低工资、低环保、低人权的企业治理模式带到了世界很多角落。有关报道还证明,中非贸易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更多廉价商品席卷输出国市场,冲击当地的商家,一些劣质商品甚至对当地人的健康和安全形成威胁。对此,一些非洲领导人也对中国的劳动标准持批评态度。
刘瑜的评论一针见血:很多中国投资者习惯了“无拘无束”的投资环境,他们似乎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比中国还穷,那么它的“投资环境”一定比中国更宽松。把欺负中国工人的血汗工厂照搬到他国,却没有想到很多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超过经济发展,工会、环保组织非常发达。面对抱怨与指责,中国资方在他国开始接触工会、环保组织,也渐渐意识到经商还有社会责任问题。
“一个国家的投资者无需和本国的劳工和环保组织对话、却往往要和他国的劳工和环保组织协商。”“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在被动地学习他国的人权、劳工保护和环保意识。”在欢迎这种变化的同时,刘瑜也认为这是一种“反讽”。
对“国际义务”反映出来的问题,刘瑜的观点是鲜明的:在一个政治和经济相互渗透的世界里,“政治是政治,经济是经济”的观念,不仅不对,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输出什么》一文)
如果说当初中国的援助带有意识形态附加的色彩――输出革命、毛思想及社会制度,那么,现在的援助则更具有中国改革开放的特色――输出资本、技术及市场。而资本输出的动力已经“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实用主义和重商主义,这些是中国主要的策略。”外媒是这样评论中国的非洲战略的②,这种评论似乎过于简单。对此,刘瑜的评论要客观、理性、全面,也不乏尖锐得多。
此书其余3个部分是政治书评、影评和一些更个体化的杂论,更具文青色彩的“评”与杂七杂八的“论”,来自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刘瑜在此引出的观念,同样耐人寻味。
四
刘瑜之所以受到推崇与喜爱,除了她那独到的洞见、精致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辨外,调侃中包裹的尖刻、嘲讽中蕴含的期翼,让人忍俊不禁的那种心领神会,甚至扬眉吐气的那种畅快淋漓,也是刘瑜的政论文章吸引读者的地方。 坊间满天飞,而主流媒体集体噤声的一些词汇,“五毛”、“天朝”、“民间维权人士”……网络评论上一些敏感词汇,“专制”、“宪政”、“人权”……刘瑜照用不误。这种不为官方讳、贴近社会、深入民间的风格,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至于刘瑜的博客,就更天马行空、挥洒自如了――访谈、对话、时评、政论、读后、随笔的多种样式;民主政治、公共意识、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公民社会的开放话题。书外的刘瑜,语言更犀利,立场更鲜明,她的周围聚集了据说是超过70万的粉丝,她的专栏文章总是刚一发表就会被大量转发和引用,一些铁杆粉丝还归纳出若干脍炙人口的“刘瑜语录”:
神化一个人本身就有问题,偶像思维往往是极权政治的文化基础。
历史是一个无限且循环的小数。
世界因我们脑子里少的那根弦而精彩。
你去读读文革或者大跃进期间的中国报纸,一点也不“妖魔化中国”,So what? (那又怎样)
我就这样蜷缩在我僵硬的渴望里,就像金正日蜷缩在朝鲜,顽强地自绝于人民。
面对人生的大面积空白,我决定要树立正确的空白观。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
……
作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开设的公共课《美国的民主》,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到了“开课前一小时,连课桌间的两条走道上都已塞到无处落脚”的火爆场面。
还因为执着于探求民主与宪政,“在知识界刘瑜还被笼统地划分至‘右派’阵营。”替她庆幸的是,现在已经不是1957的那个年代了。
刘瑜的文风清新、生动、洒脱、干练,既有海归的视野与张力,也有老北京口语的机灵与睿智,更透着都市白领女性的俏皮与幽默。所以不妨:当你人云亦云时,读读刘瑜;当你困惑不解时,读读刘瑜;当你莺歌燕舞时,读读刘瑜;当你信息不对称时,读读刘瑜;当你集体无意识时,读读刘瑜……读刘瑜,我的感受是,对某个问题我如果看到的是一条缝,同样的问题在刘瑜那儿就让我看到了一扇门。
当然,刘瑜不是一剂万能良药,作为一家之言,即使有着“媒体公知”的标签也药力有限。但在你愤青的时候给你推一针镇静剂,在你混沌的时候给你灌一杯醒酒汤,在你忘形的时候给你喝一碗麻辣烫,在你抑郁的时候给你吃一粒莫达非尼,如果能激起体内的肾上腺素(共鸣),疗效就达到了。
不言而喻,也有对刘瑜天然“排异”的,嘲讽其卖萌、自我的,抨击其学术功力不深的,指责其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的,乃至公开质疑、震惊其观点而建议抵制的……大有人在。如上,浅薄的、轻狂的、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可算一类;而另一类,则显而易见是刘瑜“阵营”的对立面――“左派”阵营了。
立场观念信仰的相左,在一个多元社会再正常不过。窃以为,对抛弃政治偏见,愿意“分享”刘瑜的人来说,放眼纷繁的世界,读读刘瑜是可行的;认识当下的中国,读读刘瑜是必要的;探求观念的碰撞,读读刘瑜是有益的;寻觅阅读的快感,读读刘瑜是愉悦的。
读读刘瑜――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个世界和你周围太多的七拱八翘会让你张口结舌甚至哑口无言;如果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个世界和你周围“水位”的嬗变会让你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读读刘瑜,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体验一个有责任感的“公知”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对现实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