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英语中动结构起源假说

英语中动结构起源假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4 01:12:57
英语中动结构起源假说
时间:2022-11-24 01:12:57     小编:

摘要:中动结构是用来描述非施事主语的类属性的结构,其内部蕴含情态性解读,并且施事不在句法层面体现。由于格体系的脱落,英语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语用语序到语法语序的类型学转变,在新的类型学框架以及语用功能的联合影响下,古英语中的man结构的一部分成员经历了由话题到主语的语法化过程,从而产生了中动结构。

关键词:中动结构;类型学转变;语法化;隐施事;man结构

中动结构在近几十年来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特别是其独特的句法结构吸引了很多学者的目光。但是现有的成果很少涉及中动结构的起源,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能够获得的历史语料不多。关于这个问题,唯一比较系统的成果是Niada Simargool在2005年发表的学位论文。它探讨了中动结构的历史发展并认为中动结构和古英语的man结构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又否认中动结构起源于man结构。笔者拟在该文基础上,对中动结构的产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中动结构概述

中动结构指的是NP(非施事)+V+ADV这一类结构。例如:

1 Bureaucrats bribe easily.

2 The car drives fast.

3 The new oven cleans in minutes.

还有一些中动结构没有结尾的状语,但是存在其他提供新信息的手段如否定,或超语言特点如重音等,或者是和周围的语境搭配在一起体现出新信息,比如:

4 The umbrella folds up.

(释义:雨伞能够合起来。)

5 The frozen meat doesn’t cut.

(释义:肉切不动。)

中动结构在句法上的特点如下:施事在句法内部不出现,但存在于认知框架里,主语由动词的被动参与论元充当,而谓语动词仍采取主动语态。从语义上看,中动结构涉及的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具体事件,而是虚拟事件,而且它的主旨也不是对事件的描述,而是对主语性质的陈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中动结构具有“非事件性”。主语作为被动参与的论元具有某种性质,这种性质使得所涉及的虚拟事件具有某种结果,可以说主语对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了为什么谓语动词是主动语态。另外,中动结构的隐含施事具有任指性,并不具体指某个人,即无论施事是谁,对该结构所描绘虚拟事件的结果都不造成任何影响,这也是它在句法上没有体现的认知动因。

和隐含施事的任意性相关联的是中动结构内部蕴含的情态性。Lekakou对中动结构的情态性有着非常透彻的分析。中动结构里面隐性的施事,可以被解读成为anyone。纵观显性anyone的分布,可以发现anyone一定要与一些极性成分(比如表情态的参数)共现才能保证句子合法。即使任意性施事是隐含的,仍然需要此类的核准参数,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参数也应该是隐性的。对于中动结构来说,用来核准其隐含任意性施事的是隐性的情态参数can,即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里是蕴含了情态性解读的,在句法上则不需要情态的显性表达。Lekakou曾举例来证明这一点:

6 These glasses clean easily.

(释义:玻璃本身的特性使得它能够很容易被任何人擦拭干净。)

7 These glasses can clean easily.

8 These glasses can be cleaned easily.

例6是个典型的中动结构,从释义可以看出对该句本身是蕴含情态性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在句法层面将情态动词显现出来,句子便是不合法的,如例7。而例8,为了表达相似的语义,被动结构里需要出现情态动词can,可见被动结构本身是不蕴含情态性的,如要表达情态语义,必须提供相关的情态动词。

二、话题的语法化

中动结构产生于中古英语晚期。这个时期在英语的发展史上是个语言类型过渡阶段――格体系渐渐脱落,导致古英语时期的语用语序也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固定的语法语序。在语用语序框架下,结构成分的排序受到语用功能的影响,话题作为已知信息,要排在句子的句首,不论充当话题的论元是否是主语,而语法语序则要求固定的SVO句型,即主语排在句首。有些语用语序框架下的句子结构为了适应新的语序框架,必然要发生一些改变,导致在中古英语这个过渡时期产生了一些新的结构,其中就包括中动结构。

那么,从语用语序到语法语序,这种演变到底是如何实现的?Milton Butler提出,对于某些结构而言,所谓的语用语序到语法语序的转变,其实就是句子的话题语法化成主语的过程。笔者发现这一类结构有如下特点:在整个结构里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施事,且结构只有一个论元,出于语用需要,通常位于句首充当话题,由于它不是施事,不具有主格,也不能兼任主语。新的语法框架要求句首必须由主语占据,该位置不能为空,但是语用功能对句子的影响还在,已知信息还是倾向于排在前面,另外,句子也没有多出来的论元可以充当主语。在这种情形之下,话题就渐渐语法化成为主语,即话题逐步获取了主语的两个特征――主格和主谓一致性,变成话题主语合一的结构,这样既满足了语用要求,又和新的语法语序并行不悖。

这类结构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是impersonal construction。这个结构里面通常只有一个真正意义的论元,指受到某些心理状态影响的人,但是他们不是施事,所以通常后面带的格标记是与格或者宾格。在中古英语时期,它的内部成员逐步走上了两条道路,其中一部分在原结构基础上演变出了非指称性的it,比如me semeth变成了it seem to me;另一部分成员则经历了上文谈到的话题语法化的过程,本来出现在动词前面的宾格成分变成了主格,比如me nedeth变成了I need,同时也获取主谓一致性,从而变成了personal construction。 这种演变机制符合上文提到的类型学转变。SVO句型的固化意味着,单纯的靠语用功能来给论元排序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人们交际中的语用需要却仍然存在,即将已知信息排在句首的倾向仍然存在。在SVO结构和语用功能对句子的双重影响下,折中的状况产生了:句首话题逐渐获取主语的特征,担当起主语的角色,这样一来,导致更多的论元角色被派主格并充当主语,尽管它可能不是施事,但在句法上已然满足了主语的条件,同时又不丧失其作为话题的语用功能。

三、中动结构起源于man结构的可能性

Milton提出的演化机制对中动结构起源的研究具有很大启发。它产生于中古英语晚期,而且整个结构只有一个非施事论元,位于句首充当话题。笔者认为,中动结构完全有可能是经历了话题语法化成为主语的过程,而变成了现在的中动结构。那么中动结构是在什么基础之上进行的语法化过程呢?由于古英语语料难以获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Niada在论文里也试图探讨这个问题,但并未给出直接的答案。他认为中动结构和古英语的作格结构位于一个连续统上面,很有可能中动结构是作格结构的延伸,它的出现是弥补古英语中man结构的消亡造成的语义空白,但是它并不是man结构演化而来的。

虽然笔者不认同Niada的结论,但是他对这个问题所作的一些工作还是很有建设性的。笔者将在他的研究基础上,试图证明中动结构和作格结构不太可能存在承继关系,它倒是更有可能是由man结构演化而来的。

(一)中动结构和作格结构

对于作格和中动结构的关系,Niada是这样描述的:由于二者在表层结构上非常类似,不妨将二者看作是个连续统,甚至可以说中动结构是从作格开始慢慢演化的,而且很有可能是作格结构为所有话题作主语的句子示范了发展方向。

这个结论过于草率,从语义上看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截然不同:作格结构多描述具体事件(如例9),而中动结构描述虚拟事件,而且主旨是通过虚拟事件来阐明主语的某种属性;作格结构的认知框架内不存在施事,也就谈不上是否在表层结构显现施事的问题,但是中动结构的认知框架里面是存在隐含施事的,只不过在句法层面没有体现罢了;由于施事的隐含性导致中动结构的情态性也是隐含的,句法层面不出现情态动词,但是作格结构则没有这个限制(如例10)。

9 The glass broke.

10 The glass can break.

另外,在中古英语后期,话题主语合一的句子的演化方向是由语序框架和语用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和作格结构毫无关系,至于作格结构也是话题主语合一的构式,这仅仅是个巧合罢了。

(二)中动结构和man结构

和中动结构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man结构是在语用语序框架之下产生的,使用非常频繁,能产性很强。它具有一些典型的语用语序结构特征,比如,位于句首的绝大多数都是话题而非主语,同时它也遵守V2原则,即谓语动词一定会占据句子的第二个位置,这也是语用语序的一个重要特点。

古英语的man结构通常用于施事不确定或者未知的情况,man这个词相当于一个不定代词,指某些人或者任何人。该结构的语义功能很多,比如下面的例子:

11 Sunnandaeges freols healed man georne

(Sunday’s feast holds one gladly)

(释义:The feast-day of Sunday should be observed gladly.)

12 Wydewan&steopcild werie man&nerie

(Widows and orphans protect someone and save)

(释义:Widows and orphans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save.)

13 A Et pam phtsange reade man peare godcundan lare bec

(At the matins read someone the spanine teaching books)

(释义:During matins,books of spanine teaching should be read.)

古英语的man结构和中古英语产生的中动结构有如下相似点:

第一,中动结构和部分man结构拥有相同的语义特征。

man结构的语义功能非常丰富,但是其核心是对话题的类属性进行阐述,或者阐述普遍真理,而中动结构也是用来陈述主语的某种属性的。它们都描绘了虚拟事件,具有非事件性,而且在其虚拟事件的认知框架里,都存在任意性的施事,指代任何人。在这两个结构里,施事对于所描绘的虚拟事件,都没有任何影响,真正能够造成影响的,是结构主语论元的自身特征。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man结构的任意性施事以man的形式在句法中得以体现,而中动结构的施事是隐含在认知框架里面的。

尽管上述man结构例子都是用被动结构来释义,但是man结构和被动结构在语义功能上具有很多区别。首先,被动结构不是用来阐述某论元的类属性的;其次,man结构是内部蕴含情态性,如例

1

1、例13,而被动结构则需要显性的情态参数来标示其情态性:如例12。原结构没有显性的情态词,但是在释义时却用到了情态动词“should”。因此,和被动结构相比,还是中动结构和man结构在语义上更为相似。

第二,中动结构和某些man结构在句法上相似。

可以比较一下例12和例14,例14是在中古英语晚期发现的最早的中动结构之一:

14,Al the worchyp of this word hit wyl wype sone away,Hit fallus and fadys forth. (All the worship of this word it willwaype soon away,it falls and fades forth.)

二者都是话题位于句首且话题是非施事论元,谓语动词采取主动态,唯一的区别是man结构有自己单独的主语man,而中动结构的主语由话题的非施事论元充当。

第三,中动结构产生于man结构消失的中古英语晚期。

中动结构产生于中古英语的晚期,而此时恰恰是man结构消失的时间。这不应被看作是巧合,其中必有原因。

第四,两者使用的语体范围具有一致性。

man结构在古英语时期被广泛使用并且经常用来释义拉丁语教义中的被动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拉丁教义的正式文字翻译中,使用被动句而不是man结构。这说明该结构多用于口语之中。而口语化也是现代英语里中动结构的特点,它多见于商业广告和产品说明,尽管被人们广泛使用,却在正式的教学类语法中没有一席之地。

基于以上的相似性(特别是第一点),本文拟提出如下假说,作为典型的语用语序结构,man结构的语序随着语用功能的不同而丰富多样,因此随着旧的类型学框架的崩坏,man结构内部成员的命运也不同,一部分man结构的语义功能被当时已经存在的其他结构所代替,比如被动结构,而还有一些man结构则在新的类型学框架内演化成了其他结构,比如中动结构。因此,中动结构是在man结构基础之上通过话题的语法化逐渐演变而来的。

通过上文还可以看出,二者尽管有诸多相似性,但同时也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man结构具有显性的任意性施事man,中动结构的任意性施事则不在句法层面体现。如果中动结构是从man结构演化而来的话,施事的何去何从是必须要解释的。笔者认为,在man结构向着中动结构演化的过程中,随着话题论元的语法化,施事man也随之脱落了。这个假设基于如下理据:

第一,在man结构里,任意施事man是主语,随着类型框架的改变,句首的话题论元通过一系列语法化的过程逐渐获取了主语的句法特点,演化成了主语,man失去了自己的句法地位,极有可能就随着语言的发展脱落了。按照Butler的观点,在新的语法框架取代旧的语法框架时,很可能为了保证新的语序产生出一些新成分,如it和there就是为了保证主语的存在而产生的形式主语,那么笔者认为,也完全有可能为了保证新的语序,从而消弭掉一些失去语法地位的成分。

第二,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施事man也有隐藏起来的理由。结构的意义是要强调话题的类属性,这种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为施事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施事man是任指性的,正如本文开头分析的那样,为了强调主语的影响,施事需要弱化,完全有理由隐含在认知框架内,而不在句法上显现。

另外,对于任意性论元来说,它的出现需要一个核准的参数(比如情态词)以确保其合法,如果该任意性论元是显性的,那么相关的核准参数也应该是显性的,反之亦然。比如中动结构里面,任意性施事是隐性的,核准参数的情态成分也不能出现在句法层面,而是蕴含在句子语义中。Lekakou提出,这种核准性其实是双边的,反过来也成立。如果某结构具有了隐性的情态性解读,那么就意味着该结构的任意性论元也应该是隐性的。而通过对前文提供的man结构例句的观察可发现,man结构和中动结构一样都是内部蕴含情态性,即,尽管句法结构里面没有出现显性的情态参数,可是结构仍然可以做出情态性解读,但却同时存在一个显性的任意性施事――man,这本身就是这个结构的不和谐之处,可以说是和后来的语法趋势相悖的。故而,当一部分man结构演变成中动结构,任意性施事Wlan的脱落非常可能的。

还需要提及的是,Niada虽然注意到了二者的关联,但仅仅认为这是一种语言的补偿作用,即中动结构的出现补偿了man结构消失所造成的语义空白。其理由是:第一,二者存在非常大的区别:man结构的施事是在结构中显现出来的,而中动结构的施事是隐含的并没有句法体现出来,而且中动结构的动词受到了严格的限制,man结构则没有此种限制。第二,中动结构的主语和动词具有主谓一致关系,而man结构的句首话题和后面的动词并不存在这种制约关系。

笔者认为这两点理由均不成立。前文已经谈过了施事的隐现问题,这里谈一下动词的问题。

中动结构的动词确实有明确的选择限制,而man结构相对能产性更高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能够进入中动结构的动词基本都可以进入man结构,即中动结构接受的动词范围是man结构的子集。man结构由于语序丰富,它的内部成员的演化轨迹是不同的,仅仅一些受事位于句首充当话题的句子演化成了中动结构,因此能进入中动结构的动词比进入man结构的要少是可以理解的,动词问题并不足以对二者的传承关系构成威胁。句首论元和动词的一致性问题恰恰能证明man结构经历了话题语法化的过程。

man结构是语用语序框架下的结构,话题位于句首且主语“另有其人”,句首的话题成分和动词没有一致关系。而中动结构是类型学转变的产物,符合语法语序框架下的SVO结构,句首成分同时充当话题和主语,当然和动词具有一致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中动结构的主语就是原来的话题经过一系列语法化过程逐步获取主语特征而变成的,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和谓语动词具有一致性。所以,这种一致性的不统一恰巧可以证明笔者提出的假说。

四、余论

本文在归纳中动结构产生的类型学动因的基础之上,大胆提出了中动结构产生的类型学假说由一部分man结构演变而来。二者存在太多相似之处,让人无法放弃有关二者之间承继关系的猜想。但足,由于古英语语料不容易获得,对于其间演变的具体过程仍然不是十分清晰,该假说仍然需要更多的例子来证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