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庄子技术思想探析

庄子技术思想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01:02:51
庄子技术思想探析
时间:2023-03-21 01:02:51     小编:

孙守领摘 要:庄子的技术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判断标准的“道”。一方面,“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万物得道而生,技术的存在依赖于道;另一方面,“道”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万物遵道而行,技术的存在受制于道。二是具有人性内涵的“技”,主要是人的自我之性的技术。它是背离自然本性之道,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技术异化,因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为物役”负面影响而被庄子所批判。三是富有精神价值的“艺”。它不仅是能够给予观者以精神享受和生之感悟的艺术表演,还是游刃有余的精神境界,也是通达“道”的高超之“技”,其价值在于弥补“技”在精神方面的缺失,消解“技”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的自然本性复归。庄子对人为之“技”和“艺”的论述并没有改变“道”与“技”在其本原性上的对立,构建乌托邦式的“至德之世”既不现实,也不是庄子技术思想的根本目的。庄子技术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天人合一”,是从“技”到“艺”的理性回归,即把终极层面上的“道”植于现实世界之中,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技艺。这样,它不但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天与人的和谐发展,而且使人类自身得以完善。

关键词:庄子;道;技;艺;天人合一

技术是人类为了追求“好生活”――同时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完美状态――的存在,它是自然而然的。但实际上,人们往往过于追求有形的物质,使物质和精神需求远离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这不但使技术发生了漂移或异化,而且产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技术的异化程度逐步加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也变得愈加严重,进而导致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人性危机、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鉴于此,庄子从“道”这一判断标准出发,在其批判人为之“技”的同时,推崇更富有神性价值的“艺”,并试图用“艺”来拯救人为之“技”。在庄子看来,人为之“技”是非自然的、背离自然之道的,是人们过于追求有形的物质而忽视无形的精神需要所导致的。然而,推崇神性的“艺”,能够使技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重新趋于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推崇“艺”的至上性,因为过于追求无形的精神而忽视有形的物质需要,会陷入另外一个极端而产生新的危机。笔者认为,庄子批判人为之“技”,推崇富有价值的“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把自然而然的“道”植于现世之中,与人、与社会相结合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技艺”。

一、道:庄子技术思想的评判标准

“道”是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和评判标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蕴:从本质上看,“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万物得道而生;从本性上看,“道”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万物遵道而行。

(一)万物得道而生

“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是“万物之所由”1。庄子认为,“道”在时间上“自古以固存”2,先于天地,然又“生天生地”3,运化万物。“道”还是万物之形神产生的原因。万物外有其实,谓之形,其“形非道不生”4;万物内有其名,谓之神或德性,其“精神生于道”5。不仅如此,道之本质是在其生成万物之后,仍内存于万物之中,即“道”“无所不在”6。它在蝼蚁(动物)中、在秕(植物)中、在瓦甓(矿物)中以及在屎溺(废物)中。诚然,人相遇“道”而生,即“道”同时在人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它在人的身体中,使人与自然不同;它在灵魂中,使人能体悟“道”的存在。换言之,庄子发现了可依靠的“道”,这使生存和技术有了可能。如果人遇不到“道”,不依靠“道”,就不可能存于世;人不存于世,也不会产生技术,所以,技术的产生得益于本根的“道”。这也是技术把“道”作为其评判标准的可能性存在。

(二)万物遵道而行

“道”不但是万物得生之根本,而且是天地万物运行之本性――作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本原则的存在,又被庄子称作“自然无为”。首先,“自然无为”是道生天地、运化万物的前提条件。庄子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7,而又天地无为“万物皆化生”8。其次,“自然无为”还是天地万物有其殊性的原因和遵从的对象,即“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9。换言之,天地万物都要遵道的本性(自然无为)而行。而且庄子还强调,道之本性或者说自然无为,它是一个恒常的存在,且其动必失。庄子云:“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10在庄子看来,一旦人类不遵循“道”这一自然法则,背离其自然之本性,其行为就不是真的自然无为,而是带有主观意愿的妄为,从而损害自身,不能长存于世。因此,庄子反对人为,反对以人事干预自然,反对不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而“以人助天”1、“以人受天”2、“以人灭天”3以及“以人入天”4的技术活动。所以说,技术的存在受制于道或自然无为,道成为技术评判标准也是一种必然。

不论是从道的本质上看,还是从道的本性上看,它都是“以道观之”5。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6即从道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本质上是同根同源、没有贵贱之分。所谓贵贱、善恶、是非和美丑这些相悖的概念,都是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的不同造成的。若万物从它们自身的立场或利益出发,就会产生“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7、“自其异视之,肝胆楚越”8的结果。若是“以俗观之”9,事物的贵贱并不是由独立的个体来操控,而是由世人公认的习俗来决定。在某种程度上,习俗虽然避免了“以物观之”10各自而为的绝对对立,但仍然无法走向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因为习俗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判断,往往不能注意到自然物的存在权利和价值而危及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所以,庄子主张以“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11的立场去“兼怀万物”12,即排除认识主体的主观好恶偏见,以平等客观的态度观察研究世间一切客体。13这就要求人类在使用技术时,尊重自然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而不是侵害和蔑视它们。

由此可见,技术的产生和应用都离不开“道”这一判断标准。如果技术离开了“道”,技术就不会产生;如果技术离开了“道”,技术就会破坏人类自身和自然的本性,违背自然规律,从而阻碍人类和技术本身的发展。 二、技:庄子技术思想的人性内涵

技术是什么?立足于“道”的评判标准,庄子认为,技术是受人性支配的行为,或者说技术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体现。但事实恰恰相反,在现实社会中,技术背离了人的自然本性,成为人的自我之性的技术。它以人类的自我为中心,往往因过于追求技术所带来的物质利益,而被称为“技之异化”或物化之技。尽管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它更多地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道德的堕落,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生存、精神困惑等。

庄子借汉阴丈人之口构建一个“技之异化”模式(《天地》):技――机事――机心――“朴”散(如人性的丧失、道德的堕落等)――生存的虚无(精神的困顿)1。在这里,技术和技术活动都是由人的“机心”――与人的自然本性相对立的功利之心或者人为之心――所致。然而,功利或人为的“机心”容易使人被眼前的利益蒙蔽而为各种贪欲所驱使,从而遮蔽“道”。“道”的遮蔽使人们失去自然本性这一评判标准,技术开始从自然之性异化为自我之性,技术的目的也由最初双面的“好生活”转向单面的物质利益需求。当人们从物质利益那里得到满足时,人的自我本性就会超越人的自然本性成为主导,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出现对立。同时,由自我本性主导的技术进步也富有功利性。技术越进步,人的功利心就越重,以致人们把自我本性误认为是自然本性,从而导致其自然本性丧失,这就形成一种技术与人性的恶性发展模式。基于这种恶性的发展模式,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会愈加严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也会深化,最终形成人性危机、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所以,庄子批判技术,或者说,批判“技之异化”。

然而,庄子不仅仅对“技之异化”模式进行了分析,还阐述了人为技术的具体危害。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的人为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利益的关系,从而导致人的善性丧失。庄子认为“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2,遗忘本初之心的结果是技术由善变恶。然而,技术之恶,迫害他人的同时伤害自己――为了技术所带来的个人私利,人们利用甚至出卖亲朋好友及国家利益,致使他人陷入危险、社会政治陷入混乱,进而危及自身安全。

第二,技术的人为性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一方面,庄子反对治物性以适人。从道的层面上看,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本性和生存的权利,人类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变了它们的自然本性,约束它们的自由,例如陶者治埴、匠人治木、伯乐治马等。在庄子看来,人类应该遵道而行,遵从自然的本性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3。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会生长长养、生生不息。另一方面,庄子反对造成生态混乱的技术进步。庄子在《lD》篇中,以射鸟、捉鱼和捕兽的技术进步为例,他认为:“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也!”自然物生活的混乱、生存环境的破坏,都是人类不遵从道而盲目地发展和使用技术所致。技术的不断进步,危及的不仅仅是动物的生活生态环境,更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第三,技术的人为性还造成“人为物役”,导致人们陷入利益的怪圈,无法自拔而失去自由,尤其是精神自由。所谓“人为物役”,就是人成为外物的奴隶。技术是为了满足人在物质上的生存需要,并希望在物质需要满足之后,能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享受,但事实上,人们没有获得很多闲暇的时间,他们需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财产不受他人的侵犯,甚至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形成了物质利益和技术发展相互推动。然而,人类却成为了“技术――物质利益”相互推动的服务者而非掌控者,因此说,人被外物所奴役。

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技术、人与人关系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为物役”,这些都不是庄子愿意看到的。因此,庄子批判技之异化,甚至批判技术。

三、艺:庄子技术思想的价值

“艺”源于庄子对人性技术――技之异化的批判,其目的是对技术负面影响的消解。庄子认为,技术的异化是过于为己、为物造成的,它因缺少对精神需要的追求而背离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危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然而,“艺”是精神需要的体现,其弥补了“技”在精神方面的缺失,故能够消解“技”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的自然本性复归。

“艺”在《庄子》一书中多次被提及,有天籁,有地籁,更多地是以出神入化的技艺呈现出来,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天道》中的“轮扁斫轮”、《知北游》中的“匠人捶钩”和《达生》中的“工旋矩”“佝偻承蜩”“梓庆削木”“津人操舟”“东野御车”等。这些本是日常生存之技,庄子却对它们多有欣赏,赋予其美感和精神价值,并申之以言道。以《养生主》中“庖丁解牛”为例:

第一,“艺”能够给予观者以精神享受和生之感悟的艺术表演。就观者(文惠君)而言,庖丁解牛手触、肩倚、足履、膝p之动作,轻盈飘逸,带有美感,“合于桑林之舞”;其砉然、响然、d然的运刀声音,切合音律,富有节奏,“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又听闻庖丁解牛“依乎天理”的解牛之言,悟得养生之道。

第二,“艺”是游刃有余的精神境界。庖丁在回答文惠君的“技盖至此乎”时,他把技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眼看到全牛;其次眼睛看不到全牛;最后精神阶段1。精神阶段即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个阶段,牛的实体理念已经存在庖丁心神之中,从哪动刀、如何动刀,庖丁已经不需要再作思考了,并在解牛之后精神自满,故游刃有余。

第三,“艺”是通达“道”的高超之“技”。以庖丁之见,解牛之技有高有低,从换刀频率上看,有岁更刀的良庖,其技之精;有月更刀的族庖,其技之劣;更有庖丁之刀虽经十九年之运、数千牛之解,依然“若新发于硎”,其技之至,可为“艺”。然而,换刀的频率是由解牛之法的不同造成的。族庖解牛,用刀砍,这不仅很难把牛的骨肉进行分离,而且损其刀,故月更刀;良庖解牛,用刀割,与族庖相比,这方法对刀的损害要小得多,尽管如此也需要岁更刀;而庖丁解牛,“依乎天理”,顺道而行,又善藏其刀,故庖丁之刀十九年未换。 更重要的是,庖丁在其解牛之后的表现: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1。“四顾踌躇”者,审视而徘徊也;“满志”者,意满志得也。道妙已彰,精神自然充实。“善刀而藏之”者,则有“藏技”之意2。刀是庖丁解牛的工具,是技术的象征。“善刀”为善待其技,“藏之”为隐藏其技。技隐而才不显,有技者似乎无才可用,无用为大用,可以养生;技隐而艺扬,能消解技术的异化,通达“道”,从而使人的自然本性复归。

“艺”和“技”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技”缺少“艺”的规范和制约,容易造成“技之异化”;如果“艺”缺少“技”配合和支撑,就无法呈现。所以,庄子认为,“艺”是“技”的创造性体现,有以技为基础的艺术表演,有非物质的充实,有“道”的彰显和通达。艺的这些价值在于消解物化之技,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四、天人合一:从技到艺的理性回归

在“道”的判断标准上,庄子把自然界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揭示了自然界中天地万物和人类之间是彼此平等、相互依存、没有差别的同一关系,这意味着人与自然都不能有目的性,他们都不能以自身为中心。在庄子看来,“技”是人性自我的彰显,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它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强调了人在自然界的主导地位。所以,庄子批判技术。由于技术又是行为工具和手段,可合于道,庄子试图用精神价值的“艺”来弥补技术在人类精神方面的缺失,消解技术的异化,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进而消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立。

然而,“道”与“技”在其本原性上是对立的。从“道”的终极层面看,技术本身是无用的,是“人为了人的生存”的存在,它是不可能具有自然本性的,换言之,技术的产生和使用不可避免地危及自然界和人自身。为此,庄子在《马蹄》篇中提出了一个没有技术的理想社会,即“至德之世”3。在这个没有技术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近乎无知、无利、无善、无恶,人与人、人与自然接近于和谐;人顺应其自然天性,能“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4,以至于达到“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理想状态。但事实上,无技术的理想世界和有技术的现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它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社会背景。战国时期的诸国征战不断,社会动乱不堪,人的德性丧失严重,世人没有时间思考这些社会乱象的原因――是否背离“道”,他们在乎的是实在的生存,并认为技术能够实现其生存愿望。因此,庄子并没有完全否定技术,而是追求现实层面上的“道”与“技”合一,即把最崇高的“道”植于实际环境当中,与实在的人和社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这才是庄子技术思想的根本。

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技”,它们的融合何以可能?在某种意义上,“道”与“技”的关系就是“理”与“术”的关系。所谓“理”重在知晓万物运行法则,在注重个别技能的同时,切不可破坏整体秩序的发展;所谓“术”,重在行,强调现实性、操作性、实用性。重术轻理,则会助长人性的欲望,技术将成为一种可用的工具,破坏自然界中的平衡;重理轻术,则又会导致社会空谈理论,脱离现实,人类的物质生活得不到发展,技术发展只会过于谨慎,为伦理价值所约束。所以,“理”与“术”的相互兼顾和平衡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需要,即庄子技术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天人合一”。

如何实现天与人的平衡发展?庄子主张人“与天为一”1、与自然亲和的生活方式2。一是对待自然世界的态度。万物固然有别,但它们是内在平等的、同一的,没有贵贱之分;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类应以平等态度对待自然,尊重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天与人不相胜”3,人与自然都有其生存权利、内在价值和自然律,这要求人类在发展和使用技术时,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合理地利用自然――节制而非肆意浪费;相反,如果强调“与人为一”,则容易表现出人对天的主宰性而导致“以人灭天”4。因此,只要合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没有偏离常态轨迹的技术发展,甚至只要是未过度破坏自然界(能够自然恢复)和人性(能够自我调整)的技术就是庄子支持的。5

庄子所关心的不只是因技术异化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他的技术思想还聚焦在人类自身的完善上。庄子认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同时满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它们分别通过“技”与“艺”来实现。但是,单向度的“技”或者“艺”的发展容易造成人类自身发展的失衡,进而导致人非人的危机。因此,发展和使用技术的同时要兼顾“艺”,通过技与艺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协调发展,人类才能完善自身,才能回归自然。

总而言之,人作为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要有道之胸怀,要遵循天地之理,要兼顾“艺”,与自然亲近。只有这样,人与自然界才会和谐共融。

On Thoughts of Chuang?Tzu:A Rational Regression from Technology to Art

Sun Shouling

Abstract: Chuang?Tzus thoughts on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philosophy, can be summed up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ao” is a criterion for judgment. On the one hand, “Tao”, as the root of the universe, generates all thing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technology depends on “Tao”. On the other hand, “Tao” is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and all things follow principles of “Tao”, so does technology. Second, “technology” has connotations of human nature. It deviates from the “Tao” of the nature. The technology alien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material interests results in the de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uang?Tzu criticize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enslaving force of material pursuit. Third, “art” contains spiritual value. It is wide spiritual realm as well as artistic performance providing people with mental enjoyment and reflections on lives. “Art”, the advanced version of “technology” with access to “Tao”, arouses human nature when making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 spirit and eliminating its negative impacts. Chuang?Tzus exposition on “technology” and “art” does not change the primitiv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ao” and “technology”.Constructing a utopia “Perfect Virtue Society” is neither practical nor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Chuang?Tzu.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Chuang?Tzus thoughts on technology is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a rational regression from “technology” to “art”, or to make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Tao” rooted in the real world and generate “technology” and “art” combined with man, society and na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It can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improve the human beings.

Key words: Chuang?Tzu; Tao; technology; art;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庄子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 要 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在哲学、文学、美学、艺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其思想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从庄子的哲学思想中研究和探析适用于现代家长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能对现代家庭教育起到一......
《庄子》中讽喻修辞所承载的思想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12
一.参透人生的“讽喻” 庄子能将讽喻修辞运用到如此深入人心的境界,归根到底在于庄子对人生世界的参透,参透后所看到的世界是充满肮脏和虚伪的,庄子便是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人。他的思想超前,对事物的观察可以窥其本质,这种......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1.导论庄子对技术的见解,可发见于其关于知识的论议。在区分假知与真知时,庄子曾以技术为典型来说明后者。故将见庄子......
庄子理想生态模式的实现路径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在庄子的理想生态模式“至德之世”,人与物保持着本性,没有互相伤害之心,安然相处 。要通达“至德之世”,庄子主张人与动物平等,都不能超出特定活动区域;人要顺遂而不能破坏动物的本性;人与动物不分彼此,向道回归。庄子的......
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8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异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各种技术批判流派的兴起,有关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技本批判思想......
简析墨子科技思想的产生
发布时间:2015-09-10
墨家的科技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代自然辩证法的最高结晶,其主旨表现为道技统一的科学技术观,真正地第一次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墨子及其重视科技方法的实际运用,其学说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在于“为天下兴利除害”。墨子的思想极......
有体温的庄子,兼论其思想的两度放飞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杨义先生的新作《庄子还原》从多个层面为我们还原了庄子的形象,为我们描摹出一个有体温的、真切的庄子,角度独特,材料翔实,考证严谨。但其在对庄子哲学的论述过程中,稍微混淆了“逍遥”与“齐物”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主要部分......
对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2
对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析 对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析 对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析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论文摘要:荀子是先秦儒家行政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传统行政伦理思想主要表现表现如下:行政伦理的指导原则——循“道”;行政......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14
摘要:死亡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认为,死亡的本质是气的聚散;死亡可既可以为个体带来无尽的快乐,又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者的生命。庄子在承认死亡的重要价值之外,还极其重视养生之道,将生命放置于崇高的地位。相比而言,孔、孟等儒家学说对死亡的探索,则以仁义道德为基点,认为只有获得“正命”,方能实现死亡的意义。关键词:庄子生死观孔孟先秦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庄子《庖丁解牛》赏析
发布时间:2023-08-24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一篇著名散文。赏析庄子的这篇散文时,我们一定要抓住他灌注其中的哲理性和文学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赏析到位。众所周知,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将之作为阐发哲学观点的论据,这些寓言故事又常常以人物间问答的方式出现。由于庄子写作“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因而,故事中的人物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如《逍遥游》中许由的形象,《人.........
浅谈《庄子》中的“技”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23-08-06
《庄子》中有很多关于技的论述和寓言故事。《庄子》直接论述到技的内容,多认为技伤物、乱世、害生,对技持否定批判态度;但在《养生主》、《达生》等篇的寓言故事中,又对能工巧匠充满了赞叹。 一般认为,《庄子》批判的是悖道之技,赞......
分析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分析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分析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分析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摘要]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他的技术哲学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从属于自然哲学,具有突出的实践......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6
" 马克思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认为应该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后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6
摘 要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子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电子技术能否赶上国际化水平,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探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3
随着Internet、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探讨分析”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探讨分析 电子商务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商业交......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发布时间:2023-02-10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一、人性理论 荀子提出了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不同的性恶论。荀子所说的“性”仅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指人天赋的维持......
印象中的孔子与庄子
发布时间:2023-06-23
印象中,孔子是楷书,中规中矩;庄子是草书,天马行空。我们知道,习书先习楷。未有楷书不习先习草书的道理。其实,做人也是如此,孔子是首先要研习的。人只有先懂得规矩,才能灵活自如。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从何来?一部《论语》。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我个人觉得不切实际,有点夸大其词了。但是,就修身而言,《论语》是绕不过的必修教材,这是没有疑义的。恰如习书的人,必须首先研习欧体或.........
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 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孟子的气论思想被引......
电子阅览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03
摘 要 电子阅览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目前,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通过利用电子阅览室的汇文系统、诺亚星教师管理系统,对在电子阅览室上网学生的上网行为的随即抽样调查,并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
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2-10-22
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摘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工业上取得的飞速发展,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创新研究,并详细阐述高分子材料......
对和谐社会下的老子治世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19
对和谐社会下的老子治世思想探析 对和谐社会下的老子治世思想探析 对和谐社会下的老子治世思想探析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摘要:老子的的哲学思想贯穿着法自然,要求奉行无为不争的原则。这一原则涉及到治世思想中,对内体现......
浅论庄子之乐
发布时间:2023-08-14
摘要:《庄子》中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往往会带我们进入一种自由、快乐之境。 “庄周梦蝶”这一经典寓言阐释了庄子之乐的内涵:逍遥之乐,无己之乐,归道之乐。庄子的达观影响着很多人,“庄周梦蝶”更是启示我们超越有待的人生,......
庄子是一口井
发布时间:2023-02-04
人在得意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庄子的。一旦失意,这才把庄子想起来,感觉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其实对于那个溺水的人来说,这根稻草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但在心理上,起码有那样一点安慰,觉得自己抓住了一点什么,可能还是有救了。人其实是很势利的。人对庄子的爱,其实就包含着这样势利的成分在。我是个爱庄子的人,我对庄子的爱,其实也是包含着势利的成分的。而且现在提笔遥望庄子,说明我的人生,可能又落回到某种低.........
试论《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 《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出现过许多人物,而其中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被提及频率最高、也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庄子》三十三篇原文中共有二十一篇提到“孔子”其人,包括少量话题“谈论到孔子”和大部分“孔......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08
一、孔、老思想的师承关系 要想厘清老子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内在脉络,我们就必须弄清老子和孔子孰先孰后,这其中不仅包括二人的生卒年,更重要的是二人思想和著述的先后关系。 虽然老子的具体生卒年在考古学界争议颇大,但我们大抵......
探析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课难以实现其真正教学效用。因而将现代信息......
鸽子的养殖技术探索
发布时间:2017-08-26
摘要:影响鸽子养殖的因素有很多,环境、技术和品种都会影响养殖效果。饲养者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达到规定标准。还应该掌握鸽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关键词:鸽子;养殖;管理鸽子养殖与其他家禽饲养情况不同,不同年龄段的鸽子差异性较大,需要分阶段调整养殖措施和管理方法。目前,鸽子养殖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可供参考。养殖户需要加强对科学技能的学习,实现鸽子养殖专业化、科学化,提高产蛋量和.........
庄子“彼是”说疏解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齐物论》在《庄子》诸篇中历来颇受关注,因其牵涉的思想因素不尽在道家的本位系统,即便对文本作浅显考察也可发现它与名辩学派的关联。文中屡次出现“彼此”“是非”及“彼是”等对仗工整的铺排,历代《庄》注多对“彼是”一......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技术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要:物联网技术是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经济繁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本文首先对物联网的概念加以界定。其次,详细阐述物联网体系构成及关键技术的组成。第三,从树立融合意识和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两方面提出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应......
从《庄子》探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方特色
发布时间:2023-08-06
2014年7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在甘肃兰州召开。大会从总体上探讨了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其中包括地域景观与文学的关系、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地理环境与文学的关系、区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地域民俗与文学的关系等等。由此可......
中国文人画中“出水芙蓉”的审美取向与庄子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文人画作为我国传统历史中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文人士大夫们对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一种内心的表达和折射。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深受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以几个典型文人画家及其作......
乾陵边的土庄子
发布时间:2023-01-04
在乾陵周边,有过去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土庄子。所谓土庄子,就是渭北旱塬上人们为了建窑洞而在平地上垂直挖一个正方形的院子,在院子的四周打上窑洞,再从地势较低的一方出个洞子,就形成了土庄子。小时候,我曾见过挖土庄子的过程。......
浅析《庄子》隐士文献的经典化
发布时间:2023-01-21
作为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隐逸文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中主流仕宦文化而言的边缘文化,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我国隐逸文化源远流长,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隐士,且隐逸传统非常之强大,这从传统......
中国的老庄思想和电视色彩学的联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6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是让人们无闻和禁欲,让人们修身齐家治天下,庄子是老子的思想的继承者,庄子是春秋末期的楚国人,他是哲学家和文化学,写了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和夸张口味的散文,庄子的散文可谓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瑰......
从《齐物论》看《庄子》
发布时间:2023-05-15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
运用网络技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的普及应用,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严把质量关、提升工作效益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网......
关于袁隆平的科技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他用行动赶走了世界饥饿,而他科研路上的艰辛,如果没有他的科技伦理思想时时坚定的支撑着,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本文从袁隆平生活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其思想形成的根源,然后探讨了他的科技伦......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23-08-18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孔子;语言哲学;“名实之辩”;“言意之辩”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
孔子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毫无疑问有赖于重新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古典文明传统,特别是儒家这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传统。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对于政治的思考以及政治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其毕生的政治追求及理想的政治社会,建立以......
漫谈庄子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2-16
【摘 要】本文从庄子的生平、价值观念、主要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庄子》著作等方面引出庄子的思想。庄子对自然界永恒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渴求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时间的车轮碾过千年后仍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
试析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03
" 论文摘要:针对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如何从传统实验、仿真实验到开放实验、创新性实验进行了一些可行性探讨。搭建传统实验、仿真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三级平台。传统实验+仿真实验+开放实验室的方法,大大满足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实践要求。......
关于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 要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取得飞速的进展,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也快速提升,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面临着巨......
《君主论》的重民思想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23-08-07
引言:《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传世之作,也是饱受争议的伟大代表作。这部凝结了马基雅维利核心政治思想的作品是马基雅维利献给君主的治国之书,从国家类型到管理军队再到治人之术,马基雅维利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分门别类进行了详细解......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当前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更加有内涵,其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便深刻地阐释了这一点。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随着各个行业的进步和改善,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便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及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分.........
《庄子》至人观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8
一、问题的提出 圣人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理想人格,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诸子依据自己的理想人格塑造各自不同的圣人形象。有学者立足儒家圣人观的表达,试图透视中国文化的精神(王文亮:《中国圣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B江医家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26
【摘要】 B江医家人才辈出, 薪火相传。现代也涌现出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术名家, 特别是在传承古代B江医家脾胃思想的基础上, 对脾胃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前辈的思想, 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联系, 对脾胃的思想继承并创新......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
孔子的音乐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06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之称,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音乐思想发展的源泉,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 瓦尔登湖(Walden Pond)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Concord)郊,湖的四周青山环抱,碧绿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树木丛林的倩影,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公元一八四五年四月,一位二十八岁的美国青年携带一把斧头来到这里,砍伐树木,建造......
电子电拖电子技能实训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21
" 论文关键词:电子电拖 技能实训 教学 论文摘 要:我国制造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同时要求技术人才具备更高的实际操作技能。本文将论述探讨一下电子电拖电子技能实训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电子拖动与技......
张子和医学心理学思想浅析
发布时间:2022-08-04
[摘要]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以“汗”“吐”“下”著称,著有《儒门事亲》。在运用中医心理疗法方面众多创造医学心理学上有众多创造,将祖国医学中的心理疗法巧妙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辨证灵活,桴鼓相应。 ......
孔子教育思想与知识管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3-05-04
" [论文关键词] 知识管理目标 孔子教育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论文摘要] 知识管理是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组织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充分博弈,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的过程。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的处理和人的创造,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共......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08
摘 要: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因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等技术优点,被各界人士所青睐并且应用到我国各个领域中去。但是实际调查发现在我国工程管理领域该技术的应用还不是......
我国汽车电子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特别是在高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创新与革新对于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以及提高汽车电子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在对我国汽车电子企业技术创......
浅谈孔子“仁”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24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其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中就可体现出来。然而“仁”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但他却把仁思想进行扩展、丰富。本文从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仁”的内涵、“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几个方面进......
论孟子孝道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27
孝,在中国有着相当重的地位,中华文化亦可称之为孝文化。仁是孟子各种思想学说的核心和实质,孝则是孟子仁学的源泉、最终基础和归宿。要正确、全面认识和理解孟子的思想学说,就必须正确认识孟子的孝道思想。孝在《孟子》中共出现29 ......
简析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06
1、首页2、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广大朋友们,关于“简析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 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
《庄子》中的连绵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5
《庄子》汪洋恣睢的行文风格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而其中连绵词的使用却被许多人所忽视。本文研究《庄子》中的连绵词,主要从语汇和文学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其中的连绵词进行列举和统计。对《庄子》中的连绵词进行词义上的......
老庄国际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8-04
老子、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虽然没有形成生态伦理学的专著,但他们的经典著作中蕴含有丰富的国际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分析老庄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国际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对充实与完善现代国际生态伦理学理论提供思想资源与智慧启示。【关键词】老子;庄子;生态伦理;现代价值【作者简介】唐天勇,钦州学院商学院行政秘书、讲师,法学硕士,广西钦洲535099【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小研杨庄矿采空区的技术处理
发布时间:2022-10-22
1.引言 2.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 2.1 巷道布置概况 ①工作面采用机、风、轨三巷布置方式,其中轨道巷因断层影响未能作为进料、进风使用,只作为排水路线。巷道为煤巷沿底布置,属五煤层,工作面上部为不可采边界;东北为采......
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02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着......
浅谈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28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天人观上庄子和荀子都强调了天的客观性,然而他们的天人观最终又反映出各白立场的差异。庄子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白然之维,荀子同样是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
探究EDA 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06
近年来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也相继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逐步向创新电子实验教学方向发展.当前,EDA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在具体的电子实践技术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在电子实验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多的重视运用EDA技术来构建一个虚拟的实验操作平台,进而能够让学生在其营造出的虚拟实验环境下对数字电子技术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与.........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要:作为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哲学,从历时性看,对现实公共生活的批判和理想社会形态的指认,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符合马克思理论的本真精神。从共时性看,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其中,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构成了公共性的存在论前提;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表明了“彻底的解放”的公共性旨归,包含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和个体与类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
浅析《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艾米莉・勃朗特一生的作品很少, 《呼啸山庄》是她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累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 这部作品仍然发挥着它不散的余温和光芒, 向世人展示着它神奇的魅力和无......
电子机械论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浅探
发布时间:2023-06-17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电子机械论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浅探”电子机械论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浅探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电子机械论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浅探”,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出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主张消灭分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并提出超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社会理想,把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
关于亚里士多德技术德性思想生成的思想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12
" 论文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地位显赫、思想卓越,其在几千年前提出的技术德性思想对今天仍然意义重大,追寻该思想的思想来源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论文关键词:技术;德性;技术德性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
试析“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来“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与体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方法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论文关键词:数......
电子商务网站营销数据分析技术的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8
电子商务网站营销数据分析技术的初探 电子商务网站营销数据分析技术的初探 电子商务网站营销数据分析技术的初探 论文关键词:日志数据 信息技术 数据仓库 联机分析处理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EC)在现代商务企业的发展中占......
浅谈庄子的超脱人生
发布时间:2023-03-19
浅谈庄子的超脱人生 浅谈庄子的超脱人生 浅谈庄子的超脱人生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论文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情感 【论文摘要】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5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道德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代,儒家伦理独立承担着培植中国人道德意识的使命。人们按照儒家伦......
《老子》和谐思想新论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道”,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同时又符合“道”的规定。任何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面,而相互对立的两面在“和”的作用下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事物,千差万别的万千事物的道理概莫能外。......
论《文子》的礼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文子》具有丰富的礼学思想,对礼的起源、本质、作用及礼的弊端、制礼的原则等都有独到的思考,其礼学思想上承老子,下启庄子,是先秦道家礼学思想发展的重要一环。《文子》认为礼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末世的产物,其本质在谦和敬。礼与德、仁、义一起构成圣人治理天下、统御万物的四种手段,但道德是本,礼是道德派生出来的,对于治理天下来说,是末之又末的手段,其作用仅及于一乡的范围。末世不可缺少礼,但礼破坏了人美好.........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 要 电力电子技术是自动化和电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这决定了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不仅重要,而且难学。论文从明确重点难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动手......
浅论荀子君道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05
和谐而有序的理想社会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理想社会并非天生如此,乃是统治者与民众协同建设所造就的政治格局。在构筑理想社会的政治实践中,君主扮演顶层设计者的重要角色,从这一视角出发,荀子设定了理想的君主所应当具......
《淮南子》的法家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淮南子》是两汉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为主线融汇了儒、法、墨、兵、阴阳等各家思想。但是,各家思想在《淮南子》中都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状态。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这本以道家思......
论老子的和谐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通过对老子哲学的学习与探究,本文对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分为个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主要板块,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解析与阐述,同时与个人、现实社会、国家政策等现......
分析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以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以及IPTV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环......
信息技术教学插上思想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如何能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目......
浅析韦庄词中的思乡情结
发布时间:2023-05-09
晚唐至五代时期出现的花间词派中,韦庄独以清新简雅著称,鹤立《花间》,可谓一代词宗。极富飘逸感的文风之下,韦庄词中始终蕴含着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尤以思乡词为代表。乡愁自古而来一脉贯穿整个中国文学史,韦庄在反复吟咏间......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初探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要: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教学学科的有机结合不仅有益于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式的学习能力有一定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思想品德课已有的说教性,凸显了思想品德课与时俱进的时代新要求。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有机融合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已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如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对象的扩大以及对.........
浅析老子师法自然企业管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06
《道德经》不仅包含有逻辑严密的高深哲理,也有丰富全面的治国治世方略。纵观老子《道德经》中可资今用的管理思想,主要就是师法白然的管理思想。其思想核心,即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白然的无为而治思想。道本白然,法道者亦......
探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发布时间:2017-06-19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研究高分子材料,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的应用范围较广泛,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需要相关部门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积极研发新型技术模型,顺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保证生产机制更加有效。1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价值高分子材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复合型材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结合实际需求,积极践行更加.........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章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特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基本功能研究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艺术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 课......
浅谈荀子的礼法思想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的哲学应运而生,成为哲学思想领域重要的代表之一。他通过继承、发展和修正儒家的“礼治”和法家的“......
针对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对于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困扰个艺术院校的一个难题,针对此问题,文章通过对艺术生个性特点、行为表现、面临问题的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对艺术系科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
艺术类专业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要: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近年来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不断扩招,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专业社会实践作为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对专业社会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析,从而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键词:新.........
浅谈《庄子》寓言思维及其后现代性精神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08
" 论文关键词:庄子 寓言 后现代 影响 论文摘要:《庄子》“藉外论之”的由“器”而入“道”的寓言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重要的言说思维形式.它与后现代性精神相通,并影响了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寓言一词最早出现于......
男子举重抓举技术动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9
摘 要:在普通人看来,举重就是对人体力量的考察。但是专业人士知道,举重其实还和自己手上的抓举动作和身体的协调配合是有关系的。因此男子举重抓举动作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也对这个做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提出了具有一......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