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4:19:25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时间:2023-08-06 04:19:25     小编:

摘要:作为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哲学,从历时性看,对现实公共生活的批判和理想社会形态的指认,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符合马克思理论的本真精神。从共时性看,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其中,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构成了公共性的存在论前提;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表明了“彻底的解放”的公共性旨归,包含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和个体与类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蕴含于人与社会的公共性。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社会;公共性;个体;类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5-0041-03

从某种角度而言,公共性问题是一个伴随人类而生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共性呈现出不同样态。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几乎没有对公共性进行明确界说,但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和立场方法来看,公共性思想以蕴含性的方式存在。作为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哲学,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渗透在其理论体系中,体现出马克思矢志不渝的公共性理论关怀。对于中国而言,公共性是一个引入性话题。如何认识公共性、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生活何以持续可能,成为迫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以向我们提供“公共性的思维智慧”,确立“公共性的生活规范”。

一、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相对于个体性而言的。“今天,公共性则更应当理解为对多元的个体性、私人性和同一的普遍主义、极权主义的双重超越。”[1]有学者认为,“公共性起源于人的早期社会性。”[2]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得以可能的首要前提。公共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生活领域。当时的城邦事务属于公共生活,个人生活属于私人领域。共同的善就是共同的利益,普遍利益乃是个人利益之和。但是,古希腊的这种理想政治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即只有贵族和自由民享有“特权”。而且,在这种政治模式中,私人生活被排除于公共生活之外。私人性不被看作人的本性体现,“私人性”湮没于“公共性”。及至近代,思想家们看到了私人与社会的对立,同时,他们又凸显了社会领域的重要意义。卢梭认为,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由,就应限制“私人性”而订立契约。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超过了每个个人自我保存的力量,单纯的自然状态不能继续,因此,人们以契约的方式来保护每个私人的利益,而同时与全体相结合的每个人仍旧像以往一样的自由。但如哈贝马斯所说,卢梭把普遍意志理解为“心灵的共识”,这是一种“非公众舆论的民主”。[3]23因此,近代思想家突出了社会领域这一公共性,强调对社会成员整齐划一。

马克思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呢?在其中学毕业论文中马克思已阐明:我们的社会关系,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也就是说,一当“出世”,我们便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只要“在世”,社会关系便会贯彻始终。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单独的个体,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要生存,首先需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需要。这样一种“吃喝住穿”的“要生存”的需要才是人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需要,是我们生存本能的直接显现,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根本的生存论规定。人的这样一种生存论规定不仅决定了人必须通过生产活动同自然发生关系,而且也决定了人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建立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联系,即成为社会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个人才能得以发展和自我实现。只要承认人们“共在”,与个人相对的社会、与私人性相对的公共性就不仅是观念,而且是毋庸置疑的现实。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认为,我们拥有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其一,“公共领域是为个性而保留的”;[4]其二,公共领域接受“公众监督”。[3]157

正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所阐述的,人是通过进化由类人猿转化而来,而这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人的肉体组织、精神意识和智力水平都相应历史地形成了。人就是在这种改造环境的劳动即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虽然某些动物会表现出群体性,但动物的群体性是受本能行为支配,并不构成社会。社会是随着人的出现、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形成的。如马克思所说,人们意识到必须和其他人来往,即意味着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总是生活于社会中。人类的这一“开始”,同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动物的性质;但是,人类的这一“开始”又使人脱离了动物界,因为人的意识代替了人的本能,或者说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由此可见,人不仅从事实上说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而且人能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

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社会是个体活动的共同体。但同时,个体要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力求实现自由和人生价值。因此,人的存在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双重属性。作为社会存在物,人无法“摆脱”社会,其活动要受制于社会。在自由的指引下,人又不满足于现实存在,不会绝对屈从社会的限制,而是要超越现存、追求完满。个体既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又不想完全受制于社会,因此,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也就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如果说在古代社会也不无人与社会的矛盾,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人与社会的矛盾发展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也就成为了显性问题。

从共时性上看,历史可以被划分为个人生活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生产。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相互影响,个人生活的生产是“进行生产的个人”的独立性的生产,它构成公共生活,同时又从属于公共生活的生产或“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的生产。于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而行动,并生成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代表的如果是真实的公共性,那么,这种共同体或社会关系就会成为个人发展的手段;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代表的如果是虚假的公共性,那么,这种共同体或社会关系就只能为一些人的发展提供条件。马克思从现实出发,深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相冲突的矛盾。在私有制下,人进行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占有。生产是用来满足个人的需要,因此,这种生产具有功利性和利己性。在这种生产活动中,人的真正本质没有得到体现,暴露的是人的自私自利的狭隘性。所以,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是纯粹的“私人”。从生产过程来看,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生产资料却被私人所占有。因此,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不是真实的共同体,而是虚假的共同体,是市民社会。“社会的权利越大……人就变得越利己”。[5]这种共同体或社会关系就只能为一些人的发展提供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在一种虚幻的普遍性中论证其合理性。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这种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的虚假性,即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实际上成为了某些人的特殊利益,从而揭示了劳动异化下的虚假的公共性,批判了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主张追求真实的公共性。 二、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到了民族-国家,这使人类活动区域发生了扩大和变化。在民族-国家产生之后,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所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因此,公共性也随之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有学者说,“历来哲学对于人性和社会性的探索,实质上就是对人和社会的内在和外在的公共性的揭示。”[6]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之间的公共性,二是个体与类的公共性。

国家的出现正是由于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的矛盾,“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7]但是,国家所代表的并不是共同利益,而是特殊利益。统治阶级把阶级的特殊利益粉饰为普遍利益。因此,国家这种共同体实质上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资本主义阶段是这种虚幻共同体的典型。如同国家的产生是历史的产物一样,在马克思看来,国家也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走向消亡,国家共同体最终将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所取代。人的自由的实现程度、人的公共性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国家的自由”是成反比的。所以马克思说,国家形式自由与否,取决于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

正如个体在社会中诉求自己的自由,处于世界历史舞台中的国家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公共性需求。国家之间的公共性,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而逐渐凸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非常狭隘的民族和国家界限逐步被打破,各民族、国家之间展开了越来越丰富的沟通交往。物质、精神、文化的交流也随之而来。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比马克思当年所描绘的“世界历史”进程大大加快,它展示的是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联性、互动性和整体系统性的图景。因此,世界历史所带来的不仅是世界市场,更是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在此人类历史进程中,必然导致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其中,尤以文化的公共性问题日益彰显。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的共处性、公平性、独立性的关系,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的热点。

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民族差异的发生和加强过程。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创造出不同的人化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对于各民族-国家来说,不同的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成的,它们必然包含着人类对付不同境况和挑战的智慧和经验积累,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特色、习俗、情感素质、审美方式、语言思维等心理结构在文化中的综合体现。在文化差异性和多元性并存及相互作用下,既不能过分强调多元而产生文化相对主义,也不能过分强调趋同而走向文化霸权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世界的文学”是由“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所形成的,没有“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也就没有“世界的文学”,“世界的文学”要扬弃“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也正像阿伦特所说,虽然人们角度不同、看法各异,但关注的总是同一客体。同样,哈贝马斯说,在公共世界的条件下,不同文化在对话中获得共识。只有这样,每一个民族既可以作为独特性而活跃于世界舞台,又可以突破自己的局限性而兼收并蓄。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世界的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公共性的建构原则与价值理念。

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民族-国家之间的公共性更多地表现为各民族-国家维护、争取民族-国家利益。而民族-国家利益相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另一层面的特殊利益。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普遍利益”,从世界范围和人类高度的视野来看,仍然是一种“私人利益”。因此,在构建良好国际秩序的同时,公共性在“人类”这个更高、更深的层面上展示出来。

在马克思看来,个体和类的矛盾,自古代社会就是有待于解答的历史之谜。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类存在物”,即人们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同属于人“类”。而且人“类”能意识到这一点。人这个类就把人和其他类区别开来。所以,个体和类都成为人意识的对象。在马克思看来,人能意识到自己的类本质,能成为类存在物,最根本的是由于劳动,“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中就阐述了个体与类的关系,认为个体在选择职业时应放眼人类的幸福。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说,“人过着双重的生活”。所谓双重的生活,即类生活和私人的生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特性成为人的解放的可能性根据,而人的类特性的异化状态是人的解放的必要性的根据。在历史之谜得到解决的共产主义社会,个体与类的矛盾得以真正解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对个体与类的关系的理解看成是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区别,前者立足于市民社会,后者立足于社会化的人类。可见,个体与类的公共性与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的本体论追求是融为一体的。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 “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在前两个阶段,人们没有摆脱传统关系和私人利益的阻碍和牵绊,没有表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所以,在私有制下,社会同个人是对立的。社会作为类的力量,是同个人相异化的力量;类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意识领域),是作为一种与个人生活相对立的抽象的普遍性。就历史事实而言,人类的发展已经总体上从“人的依赖关系”转化为“物的依赖性”。因此,马克思的思想聚焦点,就是揭示这个“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及其为人类摆脱这种异化所提供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认为,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是解决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前提和条件,也就是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现实的个人成为类存在物,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扬弃了私有财产,产品不再是劳动的异化,而是体现了劳动者自身的个性;它不再是交换价值,而是直接用来满足别人的需要,人们彼此为对方生产,即为社会而生产。正是在扬弃了私有制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社会达到了统一。因此,必须扬弃私有制,使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联合体之间因为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相互促进中,因而是共享自由发展的社会。”[8]这样的社会关系或共同体才是真实的,才能成为人们发展的前提,才能做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个体在共同体的发展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条件,共同体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个体与共同体实现真正的有机统一。 三、人与自然的公共性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蕴含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人与自然的公共性解答与人与社会的公共性解答具有内在一致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自然和人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通过实践,一方面,人在自然中实现目的、满足需要,使之成为社会的自然;另一方面,自然进入人类的视野,转化为社会中的因素,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

马克思认为,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生产,人和自然都参与其中。在劳动过程中,人按照人的尺度去“裁剪”自然,同时,也按照物的尺度调控自身。这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自然和人实现了互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创造历史,历史发展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实践不仅创造了属于人类史的一般历史,而且正是在实践的中介下,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自然历史化,历史也自然化,成为统一的历史的一部分。在马克思的视阈中,人、自然、社会是统一的,但不是自在的统一,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统一的。对于人来说,现实的自然不是开天辟地已经就如此这般地存在着的,而是现实的历史的存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被改造的对象。虽然从时间意义上说,完全与人无关的自在自然是存在着的,但对于人来说等于无,或者说是非存在物。只有通过人的发现、利用,自然才能获得现实性。同时,人自身也融入到自然之中,赋予自然以社会性。“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但是,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却使这一本真状态被遮蔽了,从而形成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对立。所以,人类的解放是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双重关系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诸多学科之间的对立,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分裂本身就是一种有待扬弃的异化状态。在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状态下,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统一的。吉登斯指出,“马克思宣称,必须建立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这门科学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创造性的、动态的研究基础上,也就是建立在对人形成自身的创造性过程的研究基础之上。”[10]马克思在论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关系时所体现的目标与方法贯穿其成熟时期。

马克思将对“统一科学”的追求与共产主义运动结合起来,将之看成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马克思认为,在历史之谜得到解答的共产主义,自然主义=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确,马克思就是致力于对人的本质的充分占有和人的丰富性的历史生成。这种生成的、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人道主义不再是自在的、形而上学的人道主义,而是基于人和自然统一基础上的历史性的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一致的,这样的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都不是一种应该确立的状态,而是现实的运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科学应从自然界出发。人要在对“自身有用”的意义上扬弃自在自然界的自在形态。这样一来,在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自在自然界就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成为另一个“感性地存在着的人”。自然科学只有探究这种意义的自然界才有现实性,因为自然科学的根基就是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是人,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是自然界,任何企图分裂“生活”和“科学”的主张都是“谎言”。

综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逻辑建构不是凭空编造的,该逻辑建构的背后是人类公共生活发展史的历史支撑。马克思思想中所蕴含的公共性批判体系,不是用公共性的逻辑去剪裁、规范公共生活,而是在尊重人类公共生活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借助理性思维的加工,以逻辑的方式再现公共性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沈湘平. 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J]. 教学与研究, 2007,(4).

[2]袁玉立. 公共性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进一步思考[J].学习与探索, 2006,(2).

[3][德]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4][美]汉娜・阿伦特. 人的条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6]郭湛,王维国.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J]. 哲学研究, 2009,(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8]谭清华.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于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比较视角[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0][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析走出马克思人性异化思想之中国式验证
发布时间:2023-05-23
异化的本质: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的失却在哲学层面上,人的问题是一个老而又老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又总是把它变成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人性的异化现象就永远新鲜而切近。讲人性的异化,离不开马克思。马克思的人性异化思想见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异化范畴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理念异化,称之为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方面:产品与生产者之间的对立;劳动作为人的本质与劳动给人带来痛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思想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3-07-27
异化在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们哲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对异化的批判与消除异化途径的认识上二者却迥然有别。这两种不同思考异化的视角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都不过时。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是......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发布时间:2023-02-28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精品 源自 英 语 摘 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政党。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就是一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关键......
马克思思想的咨商解惑意蕴
发布时间:2015-08-20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群体思想咨商;意义指引;生命意义 摘要: 澄清认知、剖析症结和意义指引是思想咨商的主要环节,意义指引居于“顶层设计”的地位。思想咨商的意义指引有两个逻辑出发点,即个人的与社会的。马克思以社会发展为意......
马克思正义思想及重要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 马克思正义思想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这一独特的立足点决定了马克思正义思想与众不同的基本主张,包括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分配正义原则,消灭生产资......
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06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对人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从不同维度进行了不懈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由久远的历史映照进鲜活的现实,正在变成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充满无限生机......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民族主义研究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民族主义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把民族主义纳入研究的重点对象,并加以引导。从马克思同共体思想视角对民族主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廓清民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见......
试析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1
胡耀邦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胡耀邦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地方、共青团、党校等思想战线系统担任过重要职务,后又担任党的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成熟的马......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11
一、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依靠自然生活,人应该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在论述物质变换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
浅论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如何正确运用权力是当代国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这是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出了许多关于权力制约思想独特深刻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权力学说,为无产阶级国家树立正确的权力......
国外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马克思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马克思创新思想需要全面把握国内外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研究动态,然而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当今学界对国外马克思创新理论的研究动态的把握依然不够全面,本文在对国外马克......
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对于马克思来说,“人”一直是他研究与关注的重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探索的一个初步尝试。文章将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考察,探究马克思类本质概念的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来源,......
探析简·莱恩的新公共管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22
[摘要]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发展,时代转换,原有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需要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一场行政变革,由此开始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新公共管理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简・莱恩。他的《新......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26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研究西方社会及其现实问题,其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应用和社会伦理思想。科学地分析其伦理思想的内涵与特点,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对于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其发展历程具体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新时期研究思考马克思主义生......
浅析共和传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03
我们传统所理解的公共关系的共同的事务世界,就是政治与劳动的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反原子个人主义的共同体本位,以及强调积极自由和公民美德的特点,都让马克思相较自由主义,更适合被归人共和主义传统。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不是单纯......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STS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17
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到哲学、社会学、历史等诸多学科。我国的STS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鉴于此,有学者呼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要建设中国特色的STS学派,并最终形成中国语境的STS,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的STS研究,注重研究马、恩著作中的STS思想。STS研究在.........
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思想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2-12-20
" 【内容提要】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澄清了我国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公社是否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一个误解,即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他经历了由“理想主义”到黑格尔主义再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直至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的科技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03
一、科技异化加速了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在这部著作里,他深刻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工人非人化的、异化的劳动。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到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批判思维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 要】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批判思维是全面性的,不是片面的,它既是对观念领域的批判,又是对现实领域的批判;既有道德的批判,又有......
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幸福是什么?怎样看待幸福?如何实现幸福,是人类一直以来思考和追求的问题。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劳动学说作为依据形成了马克思幸福观。本文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进一步......
浅析马克思哲学科学性的澄明
发布时间:2016-12-04
什么是马克思哲学①的科学性? 是把科学理解为主观符合客观的符合论,从而机械裁剪式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还是把科学理解为逻辑自洽性的自洽论,从而辩证融贯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在对马克思哲学科学性的理解和阐释中,......
“三个代表”思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18
【原文出处】前线【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10【原刊页号】13~16【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2【 标 题】“三个代表”思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 者】杨耕【作者简介】杨耕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哈耶克“干预论”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 要: 哈耶克是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在《通往奴役之路》这部使他闻名遐迩的著作中,强烈地批判了战后主流思想中的反德倾向。通过对近代以来德国思想渊源的分析,指出暗含其中的历史因素和时代特征。最后他在书中针对......
荷马史诗中的德性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13
摘 要:荷马史诗所展示的是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史诗中的英雄在这种正义的宇宙秩序中开展活动,为了维护家族或城邦的利益,英雄必须勇敢战斗,在战争中体现个人价值,从而获得个人荣誉。 关键词:荷马史诗;德性;英雄;勇敢;荣誉......
试论马克·布洛赫的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31
[关键词]马克・布洛赫;背景;史学思想 一、布洛赫的历史研究目标 布洛赫确立了“整体史”的研究范式。传统史学多研究政治和外交史,而布洛赫使经济、社会、文化等也成为他研究的对象。布洛赫批评了传统史学的狭隘性,就像他所说的......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2-08-21
国际贸易分配的利益,是指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获得的由工人创造的新增的价值,国际贸易的利益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是超过正常国内利润的超额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和《1857 - 1858年经济学手......
试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18
" 论文关键词:宗教 狭隘性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与时俱进 论文摘要:在宗教复兴的现时代,宗教问题不仅影响着世界的稳定,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启示我们,宗教以“精神补偿”的独特方式,整合民族的......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共享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7
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吕氏春秋》曰: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凸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差异不断扩大。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任务。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思想,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的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在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构想中,阐发了较为系统的公平理论公平是人类思想.........
马克思消费理论浅析
发布时间:2022-09-21
马克思消费理论是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表述分散在他的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这些理论从不同的方面表述了马克思对消费理论的分析。 1. 消费与生产 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产品要经历生产、交......
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指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旗帜。应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引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家的各种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机关、组织等要定期举行思想报告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
试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宗教 社会道德 文化 邪教 论文摘要:宗教问题影响世界的稳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宗教对民族的发展具有整合功能,促使人们更好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对文化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宗......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23
" [论文摘要]首先,本文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一主题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其次.认为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的有机联系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整体把握非常重要;最......
分析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2-11-01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时代课题。我们既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智慧理解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也要坚持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提供哲学滋养和哲学智慧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研究理路。这种研究理路注重从马克思主义.........
德鲁克经典管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07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科的开创者,一代管理学宗师。他是现代“管理丛林”中经验主义管理思想流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推动管理学发展成一门严肃科学的先驱者。他著作颇多,不管是在管理,社会上,还是在政治,历史学科上都留下了精......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发布时间:2013-12-18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文章 来源 海德格尔在其着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30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要求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也必须同步更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但随之而来的是发展背后的沉沦,特别是大学生队伍的沉沦。近年来大学生杀人事件、大学生虐待动物事件、大学生失联事件等,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做好大学生......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条件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深入理解和研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于新时期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以及时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条件 邓小......
对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双重意蕴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0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先是在哲学的视野内审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形成其消费思想的哲学意蕴。然后用其哲学思想审视政治经济学家的消费思想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导下的消费,形成了他消费思想中的......
谈马克思哲学科学性的澄明
发布时间:2016-11-22
一、科学:符合还是自洽 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是把科学理解为主观符合客观的符合论,从而机械裁剪式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还是把科学理解为逻辑自洽性的自洽论,从而辩证融贯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在对马克思哲学......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发布时间:2022-08-17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性质。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可以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凝合学科科研成果,可以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服务;凝聚学科建设队伍,可......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浅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要: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而技术则是改变世界。科学......
分析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4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而实际上,马克思的哲学中就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意蕴。当然,我们须先阐明,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力图通过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拒斥,向主体性思想中植入一种宽容的胸怀,......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
发布时间:2022-12-19
"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为此就要认真把握马......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发布时间:2022-12-27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文章 来源 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后,政治哲学这种古老的研究方法又重新在哲学界被解读,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马克思的哲学自......
会通孔子、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儒家所谓“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相通之处:在管理体制上,二者都提倡对物的管理,对人则无需管理。在经济制度上,孔子与马克思都反对私有制,提倡全民公有的制度。在个人与社会发展状态上,二者都强调社会和谐,既是人......
浅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社会范围内持续发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形成了很大挑战。深入剖析这股思潮,对于普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思......
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其他生态文明理论不同,马恩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坚实的生态哲学基础、鲜明的生态批判维度和独特的生态建设旨趣三大理论特质。揭示马恩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有利于......
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洛克; 自然权利; 自然状态 论文摘要: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理论渊......
论福柯与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3-07-27
福柯的学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反叛的年代,受到尼采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尼采对理性、知识、主体、进步观念的质疑,以及认为求真意志与权力意志不可分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学界所公认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福柯成长和学术思想发生发......
浅谈共和传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我们传统所理解的公共关系的共同的事务世界,就是政治与劳动的世界。(阿伦特,第8页)从另一个角度说,反原子个人主义的共同体本位,以及强调积极自由和公民美德的特点,都让马克思相较自由主义,更适合被归入共和主义传统。但马克思的政治哲......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本真意蕴之诊解
发布时间:2023-07-17
一、批判意蕴 17世纪维柯,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黑格尔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世界历史做了开拓性研究,但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最终没能脱离唯心主义的立场,没能摆脱各自的民族观念的束缚。马克思在......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甚至在此前的计划经济年代,资本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就客观存在着,只是由于某些非学术的原因,学术界不愿或者不敢承认。虽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起陆续有学者对资本问题......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邓小平同志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上,他......
呼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走进《原理》教学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蕴着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批判,但由于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是否存在生态学思想仍存有争议,导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缺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该课程作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应......
青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呈现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青年马克思写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思想,即体现为从人与自然关系维度审视,人依然靠自然界生活;从解决异化劳动维度审视,应该而且必须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从自我异化扬弃维度审视,共产主义是完......
浅析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国家既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工具。马克思从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区别的基础上,论述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中,“国家”和“社会”是一对最基本的概念。本文就马克思的国......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i近年来,大学生(包括部队院校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厌学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教学模式陈旧,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用”、“对谁有用”等问题上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模糊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发布时间:2022-08-2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哲学的复兴,国内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热烈地讨论着政治哲学的基本范式,而马克思主义哲......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现实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并借鉴其他的理论资源,在研究当今时代人类实践的重大问题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尤为重要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
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变革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尤其是变革整个近代西方哲学所实现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实现对旧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其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实现思维方式转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于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方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2-11-14
" [论文摘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到一种条块分割的局面,这种学科壁垒的状态难以让人真正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思想的研究面临方法的转变, 即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內在整合关系中来理解马克思。只有这样,才......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逻辑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革命的道路上硕果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只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取舍才能有效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23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与我国当前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形势所需,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依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长期呈现一副枯燥、乏味的面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深刻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马.........
马克思海运服务贸易思想对现代海运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4. 16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是作为贸易的派生需求,我国航运业一直处于巨额逆差状态,逆差额从2000年的39亿美元增加到2013......
试论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11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古典劳动价值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通过把劳动......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发布时间:2015-08-18
引言 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风行,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如何帮助大学生分清是非,区别良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之维
发布时间:2022-11-17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观点很多,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研究仍旧......
试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摘要:多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解释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而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则为我们构建了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关键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2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哲学开始产生,人的问题就是许多哲学家们智慧的指向。马克思也不例外,他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视角理解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化: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观的最终界定也经历了批判发展的过程,最终成为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革命、改革、建设的每个阶段都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继.........
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04
广大朋友们,关于“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变革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尤其是变革整个近代西方哲学所实现的。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论文,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总结: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论文网! ......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政治任务。列宁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推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
简述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
发布时间:2017-03-2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实质。二是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关于前一个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研究......
试析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3-04-06
" 论文摘要:为贯彻中宣部、教育部[2005]5号文件精神,创新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狠抓读、讲、听、谈、走、写六大环节,扎扎实实做好三个结合,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大力培学生的三大能力,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
试析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力量 论文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全......
马克思人的需要本性概念的科学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唯物史观作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格外关注从科学的视角来阐发人的生成和发展。所谓科学视角,就是指研究所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要把对象当作有起始原因、有发展规律可遵循的研究课题。在这个意义上,凡是严谨的科学体系都......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之文本考证:二重性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
正确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9-11-07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人的本质和劳动实践作为理论出发点,论到两个尺度和美的规律,再论到人的本质对象化和审美感觉。对这三个互相联系的理论问题进行文本阐释,分析了《手稿》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性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实践观的创新;结合劳动实践阐明了两个不同尺度的含义以及由此形成的美的规律的具体内涵;解释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和历史内容以及其与审美感觉形成发展的关系,从而正本清源,对《手稿》中的.........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27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
延安时期中共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用通俗化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和普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发展的规律下开展起......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16
"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住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6
关键词:社会建设;平等公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等理论,蕴含着他们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思考和主张,他们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道路,为更多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的中国特性
发布时间:2016-07-0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和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联系的,当时的中国处于衰落的时期,并且西方列强纷纷的侵略中国,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都想寻求救国的出路,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