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方式的转变

关于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方式的转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4 03:04:01
关于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11-14 03:04:01     小编:

"

[论文摘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到一种条块分割的局面,这种学科壁垒的状态难以让人真正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思想的研究面临方法的转变, 即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內在整合关系中来理解马克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对当时思想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揭示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哲学革命之间的关系,是重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学科整合 马克思思想研究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来源,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也就具有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时代,这个划分对于人们了解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虽然列宁强调马克思思想的这三个方面是一整块钢,但这个划分还是造成了后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缺陷。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当马克思的思想被划分为这三大组成部分,并将这三大组成部分划分为三个互不相干的学科来进行研究时,我们真的能够抵达马克思思想的深处吗?如果不能揭示这三个方面在马克思思想变革中所起的“共时性”作用,那么,当我们在每一个具体学科领域中自认为进入马克思思想深处的同时,可能恰恰远离了马克思。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今天的马克思思想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研究方式的转变:即从过去那种根据单一学科来理解的状况转向从学科整合出发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将马克思的思想看作一个整体,开将马克思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当作一个整体,才能真正地获得面对社会历史与思想的马克思思想方法论。

一、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条块分割

社会历史生活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的过程,这决定了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分析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入手。在没有出现现代学科分工的时代,每一位思想家在面对社会生活时,其思想巾就可能存在着现代诸多学科的一些要素。当我们从现代学科视角来深入到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时,一方面具有现代学术分工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这种研究也可能将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单向度化。使其完整的思想分解为没有相互关联的学科碎片,从而无法从整体上去理解思想家。马克思思想研究也是如此。

虽然《反杜林论》的体系是根据论战对象而定的,但将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的做法,还是影响到了后来者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方式,这就是将这二个方面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这种区分构成了列宁论述马克思思想来源与组成部分的重要前提,也是今天将马克思思想研究划分为三个不同学科的最初依据。在第二国际时代之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又被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部分,经过斯大林主义教科书体系之后,这两大部分又被划分为四块,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历史观。这种条块分割的研究局面,也是国内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存在的状态。

条块分割式研究的优点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便于研究者展开研究。一个人的时间与能力有限,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科,特别是在现代学科分工非常精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从一个学科或某一学科的某一问题出发来面对马克思,相对容易上手。第二,便于在特定的理论维度上加深对马克思某些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学术视野中,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长长的历史谱系,能够将这一谱系研究清楚,已经非常困难。能够在特定学科谱系中去界定马克思的思想地位,这对于加深马克思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如果能够将这些不同层面的研究整合起来,则能形成深层的整体解读。但正是在这个层面,条块分割的研究方式似乎遇到了自己的极限,造成了学科壁垒的局面。

正是这种学科壁垒,造成了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深层问题。第一,从马克思思想发展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这三大学科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复杂的内在关系。不能理清这三大学科的内在关系,我们就不能真正地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而在当下的研究中,这三大部分刚好被分解为三大学科,它们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了内在的关联。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以原著来引证原理的目的论论证。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按照条块分割的方式来论述自己的思想,为了论证所出发的原理的有效性,就只能从原著中摘取相关的引文,以论证相关思想的存在。而不能真正让“文本”本身说话。这种论证的方式,就是从一个先定的目的出发来面对马克思的文本。这是一种目的论的解读。当然。对这一点的批评又不能走向反面,似乎认为只要搞清楚丫马克思每一个文本的写作情况就可以理解马克思。文本是一回事,对文本的阅读又是另一回事,即使每一个文本都是确切无误的,但对同一文本的阅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三,容易形成教条化的理论体系。当我们以一个外在的框架去分割马克思的思想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就不再是这个框架本身是否正确,而是如何去完善、补充这个框架,除非这个框架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人们是不会放弃它的。这种教条化的体系,不仅会封闭马克思思想的内在精神,而且会简单地拒斥一切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维持自身的合法地位。

正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已经在尽力改变马克思思想研究的这一局面,以推动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在80年代中期,学术界重新提出将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作为一整块“钢”来研究,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模式。应该说,这在理念上是非常正确的,但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内容只是在上述各个条块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拼盘,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内容内在地整合起来。这种外在的嫁接最终还是解体了,又回到了学科分离的局面。在后来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各个二级学科力图实现一种创造性的理论转换,这种转换是双向的:一是重新理解经典文本;一是审视当代历史与文化。这个过程虽然推进了一些具体学科的专业研究,同时也再次遭遇到了学科间的整合问题。相比于80年代的研究,我个人认为这次的遭遇有了更深的理论基础与文本支撑。至少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学界开始形成了一种共识: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其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是融为一体的,“回到马克思”就是要以这种方式回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揭示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只有在这个层面上回到马克思,我们才能真正地回到马克思的鲜活的思想,回到马克思所面对的世界,并从中获得面对当代的理论视野与理论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马克思思想研究,必须再次打破学科壁垒,从整体上重新理解马克思。“在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壁垒分明、互不关联的研究平台上,以某种十分局限的专业眼光来孤立地面对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众人都自以为把捉到了马克思,然而却没有一个人真实和有机地把握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摆脱过去的“独白式”研究,走向一种多学科的“复 调式”解读,这是县今天研究马克思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二、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

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这三部分内容之间的理论整合,构成了具思想转变的深层内容。甚至可以说,当这三部分在马克思思想中还处于外在关系时,马克思就不可能真正地超越当时的思想,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自身思想的变革。由于这一问题过于复杂,所以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进行详细的讨论。下面我只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为例来简要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连。

从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构成来看,在马克思时代存在着三种理论逻辑的社会主义:一是法理式的补会主义,这是勒鲁、孔西德朗等人的社会主义;一是工业主义的社会主义,如圣西门式的社会主义;还有一种是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出发的社会主义,这以汤普逊、霍吉斯金、勃雷、格雷等人为代表。法理式的社会主义以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为基础,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它们,只有在未来社会才能真正地将这种自由、平等、博爱实现出来。勒鲁在《论平等》一书中认为:自由、平等、博爱体现了人类在行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本性,在这三者中平等是现代社会最为核心的本质,在全书的开篇他就说:“我在本书中所要论证的内容是,现在的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乔,除了平等的信条外,再没有别的基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为:不平等仍然占统治地位。”在现在的社会,“平等,平等!我只听到这个声音在我的周围回荡。然而,我到处看见的是刺眼的不平等现象,野蛮的专制主义和可耻的奴隶制度。”在未来社会,就是要将平等、自由、博爱真正地体现出来。对未来社会的这一规划,构成了他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在勒鲁的这一论证中,自由、乎等、博爱构成了他的理论基础,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当下的社会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差距,而没有揭示出这种差距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同构关系。按照他的理解,未来社会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差别是一种量的差别,这决定了他无法真正地透视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概念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果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来说,自由、平等、博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法理基础,这一基础并不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来保证的,而是巾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过程所建构的。当青年马克思从理性的自我意识出发来批判当时的德国社会时,虽然他还没有勒鲁式的社会主义理念,但在哲学前提上他与勒鲁等是一致的,也强调理性所具有的自由、平等的本质规定。进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马克思才意识到,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与现代经济生活过程具有同构关系。法国启蒙理性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人的天性的设定,在经济学上就是“经济人”的本性的设定,这是以孤立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设定。“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马克思不能实现哲学的变革,从理论上透视这种思潮的哲学前提以及市民社会的历史性特征,他就无法真正地面对这种社会主义思潮。

圣西门关注人类理性的进步,并认为自己研究理性进步的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合理地组织与发展实业。“一切思想和努力所应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合理地组织实业。”,圣西门理解的实业指一切有益的工作,包括理论和实用,即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他看来,只有有益于实业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他在关于《组织者》的书信集中认为,如果设想法国突然失去了与工业发展相关的50名各类专家与学者,或者说“法国总共失去了三千名第一流的学者、艺术家和手工业者”,法国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但如果失去的只是一些高官厚禄的大臣、元帅、主教等,对法国并不会产生什么真正的影响。现代社会“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传播、改进和尽量丰富这些知识。”,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建构一个实业体系,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这才是法国革命的目的所在。虽然圣西门讲的实业包括思想和实践这两部分内容,但实业的根本部分则是与生产者相关的工业体系,“实业家是从事生产或向各种社会成员提供一种或数种物质财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或生活爱好的人。”没有实业家的生产劳动,这个社会就无法存在下去。圣西门所探索的新的政治制度,其实就是要将实业家从一切旧的统治阶级中解放出来,以工业的进步造就人类的幸福。在圣西门的论述中,法国的唯物主义、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是其讨论工业和新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这再次显示出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参照系。

英国的社会主义者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力图将劳动价值理论推广到底。汤普逊沿着劳动价值论的思路论证道:“财富是由劳动产生的;除劳动外没有别的要素能使任何欲望的对象成为财富品。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普遍的衡量标准,也是财富的典型特征。”根据这一原则,财富的分配就是要使劳动者获得最大的幸福。“财富分配的目的和用劳动来生产财富的目的一样,就是借此尽可能地给那个生产财富的社会以最大量幸福,也就是给以最大量的感官的或者道德的或者知识上的快乐。”这构成了全书的宗旨。怎样才能使得劳动者得到最大的幸福呢?汤普逊确立了三条原则:“第一,一切劳动,在劳动的使用上和劳动的继续上,都应该是自由自愿的;第二,一切劳动生产品都应该为它们的生产者所有;第三,一切这些生产品的交换都应该是自由自愿的。”根据汤普逊的论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出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压迫,这当然是资本家个人的道德观念的问题;一是交换过程中的欺诈问题。如果这两个层面的问题都能解决,那就可以将劳动价值论的原则彻底实现出来。这种方法也就是在不改变商品自由交换的前提下,彻底实现无剥削、无欺诈的自由交换原则,这是汤普逊保证劳动者得到财富的解决方案。其实这也是勃雷、格雷、霍吉斯金等人的思路。在这种解决方案中,他们都对“资本”概念产生了误解。汤普逊认为:“劳动生产者在生产时使用的物品叫作资本,这些物品的所有者叫作资本家”,劳动生产者使用资本家的物品后就应该加以补偿。在这里,“资本”成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它体现为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这种意义上的资本是所有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它当然不能被废除。当资本体现为具体存在的物吋,社会的发展就体现为技术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李嘉图社会主义者的这一思考与圣西门主义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与资本的剥削无关的“工业社会”。 "

从当时的理论语境来看,英国的经验论本身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古典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的唯物主义分别成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前提,德国的黑格尔哲学虽然极具思辨性,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反思,也是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之一,这在他的《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潮具有共同的思想型,虽然这一思想型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中并展示为不同的内容,但透视这种思想型是马克思思想得以变革的条件。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当他的哲学思考遇到现实问题的困扰时,他求助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在进入到政治经济学的领域之后,如果不能对这一学科的哲学前提加以反思,马克思就无法真正地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但如果不能揭示李嘉图式的社会主义者的内在难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难以真正地呈现出来。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中,特别是在进入巴黎之后,他是在同时遭遇这些问题的。今天的马克思思想研究,如果不能真正地实现这三个领域之间的内在沟通,我们就无法真正地理解马克思的理念。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在马克思思想的这三大组成部分中,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是哲学,而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又可以推论出社会主义的结论。今天要探讨马克思如何实现对上述三大思潮的超越,首先就需要关注马克思是如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实现其哲学变革的。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正是对市民社会的政治哲学批判使马克思意识到,要想真正地解剖现代市民社会,必须进入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之中。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近代以来的经验唯物主义。关于这一点,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他看来,当下的政治经济学要成为科学,就必须通过明确的观察来确定一般事实的存在,证明它们间的关系并演绎出结论来。这其实就是近代唯物主义所提倡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只承认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作的精确推论,从而有效地排斥在文学上和科学上往往阻碍人们获得真理的偏见与先入之见。”萨伊认为,这里的事实不仅指存在着的物体,而且还应该理解为发生着的事件。对于存在着的物体,如果要使之成为一切推论的基础,就必须从各个视角来观察它们的实际情况,观察它们的性质。对于发生着的事什,必须通过观察它们的变化来揭示从本质,根据这一区分,科学也分为关于存在着的事物的正确知识的叙述科学和阐明事物何以发生的实验利学,前者如植物学等,后者如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根据那些总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告诉我们财富的本质。”然后从财富的本质出发来推断创造财富的方法,阐明财富分配的制度。这是从经验上升到小质,然后从本质出发来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这就是萨伊所说的“一般事实”。萨伊的描述表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正足经验唯物主义所说的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合,与德同古典哲学所强调的思辨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异。

如果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经验论唯物主义面对的对象是自然的话,那么在政治经济学中,经验沦唯物主义而对的对象就是人类社会。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就意味着要从唯物主义的方法来面对社会,这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给予马克思的东丙。正是受到政治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才能将社会存在决定礼会意识作为基本的哲学理念提出来,同时才能将政治经济学的一切重要概念如生产力、资本、劳动等,作为忻学的概念提川来。只有在这种理论整合与重创中,马克思才能实现哲学理念的重要变革,即将形而上的思考与历史乍活的内容勾连起来,将哲学看作是历史生活中的哲学。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在于:思想的变革并不等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变革,将思想的变革等同于社会生活的变革,就是一种跪着的造反,这正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理念。但将资本、劳动、生产力等概念引入到哲学之中,强调从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社会存在,还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性。当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经验论唯物主义出发吋,他们所面对社会具有自然对象的特征,即永恒性。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中,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就存在资本,资本主义是最合乎自然秩序的社会。按照这样的逻辑,人们不能从根本上变革资本。而只能改变资本存在的形式,即资本的物质存在方式,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言外之意,也是当时一些社会主义思潮的言外之意,特别是对于工业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和李嘉图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来说,更是如此。这时,作为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资本”就蜕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当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从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去理解社会存在时,这种马克思主义并不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

正是意识到经验论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才能从总体上超越两者所具有思想型,但这种超越并不是回归到思辨哲学。黑格尔式的思辨哲学虽然也在批判经验论唯物主义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经济学,但黑格尔只是将它们的问题颠倒过来,而在其理论的社会存在论上,资本主义仍然是黑格尔无法逾越的。恩格斯所讲的黑格尔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真正被理解。即体现出其历史性的辩证法与对当下社会的默认之间的矛盾。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马克思是如何改造黑格尔的。按照我的看法,马克思对传统思想型的超越在于:以历史性颠倒了永恒性,即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而不是永恒的存在,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存在中来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及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正是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哲学的意义。因此,马克思的变革就不是简单地以唯物主义颠倒思辨辩证法,而是进入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存在的考察之中,他才能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在社会历史的语境中统一起来,揭示资本的逻辑。只有在这样的理论平台上,我们才能把握《资本论》。

综合上面的论述,马克思的思想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从哲学维度根本无法把握这个复杂的过程。同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不只是一部经济学的著作,仅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也无法理解《资本论》。今天的马克思思想研究,需要打破传统研究中的学科壁垒,在学科整合的理论平台上,进入马克思的思想,以获得我们透视当下社会的理论方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整合多重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效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健词」范式 教学 〔论文提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一门历史规模宏大、理论内容深广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实戏中必须与中共党史学科的“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三个代表”......
国外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马克思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马克思创新思想需要全面把握国内外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研究动态,然而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当今学界对国外马克思创新理论的研究动态的把握依然不够全面,本文在对国外马克......
关于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争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2-09-22
如果将徐崇温发表于1978年以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和观点综述一文,看作中国学术界评述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端,那么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己经整整走过了36年的历程,这其中的甘苦与悲喜只有那些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融......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转变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29
" 【论文摘要】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要,高校必须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本文从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着手,谈谈新的课堂教......
基于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思考马克思哲学的二重性
发布时间:2023-06-13
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是西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虽然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人提出对科学主义的批评,如卢梭指出了科学对人类道德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康德明确提出了事实与价值、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重要差别,但是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纯粹思辨倾向的批判者,马克思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倾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不是一种先验的预设,而是一种如下文所证明的基本的事实。而在中国近代.........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3-12-18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充满活跃气氛的二十年。中国似乎进入一个狂飙时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风暴。在国门向西开放当中,人们张惶等待,希冀有新鲜的理念来荡涤激活僵化的中......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思想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3-07-27
异化在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们哲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对异化的批判与消除异化途径的认识上二者却迥然有别。这两种不同思考异化的视角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都不过时。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是......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16
"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住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体育教师教育方式转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7
" 论文关健词:新课程标准 主体性 体育教学 教育方式 论文摘要:在目前体育教学中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以及思降,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的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要求。根......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2-12-22
" 论文摘要:文章对“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为什么要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以及怎样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是......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26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研究西方社会及其现实问题,其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应用和社会伦理思想。科学地分析其伦理思想的内涵与特点,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对于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0
1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包含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从制度批判和社会变革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态危机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才能解决;西方经济学从生产和消费角度,主张通过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修正政府......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我自1959年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致力于二者的结合。1983年筹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让我负责。 从筹建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学科的争论就很大。何东昌、彭佩云等前教育部领导,......
探究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16
当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以系统性思维和眼光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早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系统知识、系统思想的逐渐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就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系统思想,使得以整体眼光和联系观念为特征的系统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独立形态的关于系统思想的专门著作.........
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学者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表现之一就是没有明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系。文章理顺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联系。分析了二者的区......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两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层面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把握好两者的互动关系,避免学科建设队伍与......
试析非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结合方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6
" 论文摘要:高校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作为培养人才绝对主力的非研究型大学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更是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界在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同时,应该从不同角......
论析马克思的宗教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宗教;宗教批判 论文摘要:近代宗教批判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上帝的自然化。上帝的理性化和上帝的人本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马克思对宗教采取了人本化的理解,他认为......
关于西方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注重文本本身是一方面,如何阅读文本则更为重要。作为思想史 研究 来说,它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要有“ 历史 ”的视野,即要将文本放在一定的语境下来解读。以往的思想史研究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思想家,或者某种......
对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双重意蕴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0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先是在哲学的视野内审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形成其消费思想的哲学意蕴。然后用其哲学思想审视政治经济学家的消费思想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导下的消费,形成了他消费思想中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6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催生了我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了无数辉煌,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能够成为开创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推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培养新型大学生负有重要使命,唯有与时俱进、不......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美学之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人的发展和美的发展都是在社会文化构造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的。脱离社会文化构造我们就无法认识人,也不能认识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矛盾论在美学上充分反映出来,是无处不在的。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观察问题,不了解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3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北京联合大学在这方面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兴趣不高,态度不够积极,因而教学效果尚不理想,但学生也对其有自己的希望与要求。为此,我......
关于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25
传统出版集团介入数字出版,应该突出出版的专业和信息优势。特别是专业出版社和教育出版社,应借鉴跨国出版公司的经验,在信息服务、咨询研究、在线教育、个性出版等领域进行深入拓展。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
马克思与吉登斯城市功能比较――冲突与整合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 要】马克思认为,城市是阶级社会冲突的集中地,国家在国家的产生和运行过程中意义非凡。而吉登斯认为,城市集中了大量的资源,对乡村形成一种压力,并最终形成一种控制乡村的力量,促进了国家的产,维持了国家的存在。 【关键......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作为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哲学,从历时性看,对现实公共生活的批判和理想社会形态的指认,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符合马克思理论的本真精神。从共时性看,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其中,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构成了公共性的存在论前提;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表明了“彻底的解放”的公共性旨归,包含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和个体与类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浅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要: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而技术则是改变世界。科学......
试论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 论文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剐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发布时间:2023-02-28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精品 源自 英 语 摘 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发布时间:2013-12-18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文章 来源 海德格尔在其着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要: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出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主张消灭分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并提出超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社会理想,把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融贯科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摘要:原有的高校“两课”教学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形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要有新的生机和发展,教学内容应融贯科学精神,即求真、求实、理性、怀疑和批判精神。 论文关......
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论文,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总结: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论文网! ......
谈马克思哲学科学性的澄明
发布时间:2016-11-22
一、科学:符合还是自洽 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是把科学理解为主观符合客观的符合论,从而机械裁剪式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还是把科学理解为逻辑自洽性的自洽论,从而辩证融贯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在对马克思哲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
发布时间:2022-08-08
" 论文摘要: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卓有成效,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问题,本文称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包括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和教学语境。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关于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发布时间:2023-02-26
甘肃定西普通高中选用的生物教科书里面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一些动物和植物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环境保护和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发展平衡的内容,还有一些人口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贴......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最进步、最科学的文学批评,也是影响最广泛、最持久、生命力最旺盛的批评流派。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他们不仅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0
"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逐步界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概念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作者的几......
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整合
发布时间:2023-01-08
"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的科技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03
一、科技异化加速了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在这部著作里,他深刻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工人非人化的、异化的劳动。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到资本主义......
关于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探究式互动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3-01-03
"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要方法就是变教师独角传授式教学为探究互动式教学。探究式互动教学应不断探究学生、贴近学生,从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不断改善课堂民主氛围,通过创......
关于江泽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时代与实践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体现出坚持政治性和科学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继承......
试析“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6-20
" 论文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从实体型思维转向关系型思维,从主客分离型思维转向主客统一型思维,从静止型思维转向过程型思维,从灌输型思维转向体验型思维,从形式说教......
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思想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2-12-20
" 【内容提要】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澄清了我国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公社是否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一个误解,即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
关于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13
" 论文摘要:理工科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别于综合性院校,教师应该了解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诉诸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
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8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异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各种技术批判流派的兴起,有关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技本批判思想......
关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23-05-01
" 论文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全面部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极......
重新思考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马克思颠覆以往哲学观的宣誓。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进行批判,认为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是对“解释世界”的循环论证,最终仍然是“解释世界”。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
关于当代大学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2-10-18
" [论文摘要]思维方式是制约当代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教学还存在着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思维方式过分强调工具性、还原性、确定性等思维倾向。基于此,强调教学场域、回归生活,关注教学过......
浅析马克思生态幸福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10
生态幸福是当今人类追求幸福的最新维度。就当前学界来看,学者们多以西方哲学的视角来解析生态幸福的本质意涵,将生态幸福置于人类精神哲学系统中进行运思,要么把生态幸福的研究引向一条由生态哲学追问转向文化哲学反思的研究理路,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科技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術水平不断提升及哲学的发展,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兼具科学与哲学的科技哲学,对人类社会中的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作用。现代科技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重要理论指导,并发挥积极影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科技哲......
马克思思想的咨商解惑意蕴
发布时间:2015-08-20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群体思想咨商;意义指引;生命意义 摘要: 澄清认知、剖析症结和意义指引是思想咨商的主要环节,意义指引居于“顶层设计”的地位。思想咨商的意义指引有两个逻辑出发点,即个人的与社会的。马克思以社会发展为意......
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06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对人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从不同维度进行了不懈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由久远的历史映照进鲜活的现实,正在变成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充满无限生机......
关于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模式差异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2-25
本科生与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需充分理解两者的差异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本文从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分析入手,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学习考评方......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世界历史变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和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后的第二国际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原始扩张的时候,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突出、斗争激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分析与这种背景正相契合,因此得到广泛传播。但由于西方国家深远的自由民主传统,民主制度成为革命方式中受到广泛支持的一种。因而,第二国际时期的理论基本上是围绕如何.........
初中数学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的转化
发布时间:2023-06-11
一 相关概念解析 函数思想是运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在运用函数图像和性质分析问题中,达到转化问题的目的。 方程思想是以数量关系为切入点,用数学语言把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方程组,......
基于科技创新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9
基于科技创新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措施研究1科技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农业发展同样如此。从古代曲辕犁等的出现,到现代的机械化手段,再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大幅度改变了农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所以,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农业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以往的农耕经济,而是将科技充分融入进来,产生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大规模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分析新教材,确定教材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主动变革教学方法,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普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武器。.........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11
一、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依靠自然生活,人应该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在论述物质变换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发布时间:2022-08-17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性质。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可以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凝合学科科研成果,可以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服务;凝聚学科建设队伍,可......
正确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9-11-07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人的本质和劳动实践作为理论出发点,论到两个尺度和美的规律,再论到人的本质对象化和审美感觉。对这三个互相联系的理论问题进行文本阐释,分析了《手稿》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性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实践观的创新;结合劳动实践阐明了两个不同尺度的含义以及由此形成的美的规律的具体内涵;解释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和历史内容以及其与审美感觉形成发展的关系,从而正本清源,对《手稿》中的.........
浅析马克思哲学科学性的澄明
发布时间:2016-12-04
什么是马克思哲学①的科学性? 是把科学理解为主观符合客观的符合论,从而机械裁剪式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还是把科学理解为逻辑自洽性的自洽论,从而辩证融贯地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在对马克思哲学科学性的理解和阐释中,......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
发布时间:2022-12-20
" [论文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大批博士点、硕士点的建立。学科建设的任务变的极为繁重。首先统一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清学科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最关键的;其次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理清队伍......
浅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17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完整而严谨的科学思想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从整体性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克服传统三分法的弊端,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整体性研究的强烈召唤。(一)克服传统三分法历史局限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传统三分法习.........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18
如果说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的革命策略是对启蒙传统的大拒绝和美学救赎论的话,那么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比较与整合
发布时间:2023-03-17
" 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诞生以来,一直是以实验科学作为其特征和标志的。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研究方法论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James P.Chaplin)曾指出:“任何科学发现或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达到该发现......
试论马克·布洛赫的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31
[关键词]马克・布洛赫;背景;史学思想 一、布洛赫的历史研究目标 布洛赫确立了“整体史”的研究范式。传统史学多研究政治和外交史,而布洛赫使经济、社会、文化等也成为他研究的对象。布洛赫批评了传统史学的狭隘性,就像他所说的......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观念转变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7
" 一、社会经济中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加特。穆勒在其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在此特定时期于政治科学与实践国务活动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如何对政府职能与作用范围加以适当限制......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民族主义研究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民族主义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把民族主义纳入研究的重点对象,并加以引导。从马克思同共体思想视角对民族主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廓清民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见......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23
" [论文摘要]首先,本文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一主题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其次.认为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的有机联系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整体把握非常重要;最......
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如何适应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大学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新时期”是分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转变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摆脱了传统体制下错误的指导思想的羁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权绝不能丧......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i近年来,大学生(包括部队院校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厌学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教学模式陈旧,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用”、“对谁有用”等问题上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模糊认识。......
马克思正义思想及重要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 马克思正义思想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这一独特的立足点决定了马克思正义思想与众不同的基本主张,包括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分配正义原则,消灭生产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摘 要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 ......
焦点与争鸣:当代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1、如何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种 社会 批判和文化批判 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末来到 中国 以后,对它的 研究 一直处于逐步“升温”的状态。学界和大众读者对于它们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否定性批判到肯定......
试析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3-04-06
" 论文摘要:为贯彻中宣部、教育部[2005]5号文件精神,创新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狠抓读、讲、听、谈、走、写六大环节,扎扎实实做好三个结合,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大力培学生的三大能力,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发布时间:2015-10-29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我党处理人民群众的关系时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高校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想特点契合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随着研究生就业难度的增大,以及部分研究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情绪往往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本文围绕着思想文化建设、教育和激励工作展开,以及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作为嬗变的出发点。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特......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发布时间:2022-11-2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文章来自 【内容提要】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的今天,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大环境都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又一......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精神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应包含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却很少重视人文精神教育,甚至将两者分离。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节中不但要重视理论课的教育,也要更加关注人文精神的提升。 论......
试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特点: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内容的倾向性及研究主体的特定性。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对于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
西方马克思文艺理论界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争的百年变迁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不断改写和重写,也由于文学边界的不断扩展和越界,加之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的理论基础、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不同,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及文艺思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选读、误读、臆解甚至背叛,导致西方......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19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 【摘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著作中"/L的本质”思想的解读,并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假定进行比较.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此......
浅析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0
阿特维尔在其著作《60 年代后的激进政治经济学: 一个知识社会学视角》中研究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类型和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即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资本有机构成论、工资提高论、国家财政危机理论。这五种类型是......
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9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项目,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目前美术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它是一种国民的教育,为的是促进学生把美术与生活实践......
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分析探讨
发布时间:2014-01-09
1、首页2、科学的思想方法3、人与社会的关系 广大朋友们,关于“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分析探讨”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马克......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是师生间的“导学互动”,“导学互动”的教学方式是让“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时应构建多蝶体素材资料库,开放教学系统。让多媒体教室与学校网、社区网、国家网连接,实现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