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之文本考证:二重性的视角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之文本考证:二重性的视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00:09:48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之文本考证:二重性的视角
时间:2023-04-03 00:09:48     小编: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典文本。从继承和创新、正确与错误等二重性的角度对这些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并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4-0007-05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其中哲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根本目标,政治经济学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研究可分为早年、成熟和晚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是前后矛盾的,进而试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可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确存在一些诸如脱离实际的强烈美好的主观愿望、重要概念的不清等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依据,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理由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研究具有辩证性,尽管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未达到成熟水平。另外,恩格斯晚年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广义政治经济学,尽管他认为该体系尚未建立,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就已经涉及到了对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思考。

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他自己有明确的表述:“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1](P588),马克思早期经济学思想主要来自对斯密、李嘉图、穆勒等古典经济学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马克思曾指出他的研究结论是经验式的、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批判研究得出的。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要早于马克思,他曾指出:“在40年代,马克思还没有完成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这个工作只是到50年代末才告完成”[2](P701)。马克思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始于1843年底,其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是于1844年4―8月撰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在1842年11月―1844年8月进行英国工人阶级劳动和生活调查,并搜集研究各种官方文件和资料,根据亲自的调查和考证于1844年9月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1844年完成并公开发表了他最为著名的早期经济学代表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笔者以1843―1848年为基本时间段,重点就《论犹太人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哲学的贫困》《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等著作的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拟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接地继承和批判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的合理观点与错误观点等二重性角度,结合广义政治经济学早期思想进行文本考证。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二重研究

除却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来源还包括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观察和调查。其中,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既有肯定,也有否定。恩格斯指出:“我们在批判国民经济学时要研究它的基本范畴,揭露自由贸易体系所产生的矛盾,并从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作出结论”[2](P60)。马克思强调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2](P60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着重批判了斯密关于工资、利润、地租三个经济学范畴的理解,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例如买卖、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2](P167)。这些引文表明马克思已经在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逻辑方式来探讨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为了清楚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讨论他们对古典经济学基本范畴的研究以及对古典经济学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资范畴的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笔记本I中马克思开门见山地指出工资是资本家与工人的斗争结果,资本家由于掌握生产资料,在工人的工资决定上更具优势,雇佣工人往往只能获得最低工资,即维持生存和繁衍的必要费用。马克思还就工资波动和工人命运做了详细的分析:表面上工人的工资所得往往取决于资本家的企业利润波动,实际上却呈现另一种现象,即资本家盈利时工人未必有更多收入,但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必定亏损。此外,“当市场价格倾向于自然价格时,工人遭到的损失是最大的而且是绝对的”[2](P116),显然,工人的工资并不仅仅取决于工人自身的劳动强度,更容易受到非自身因素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生活资料的价格远比劳动力价格更为稳定。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工人遭受的剥削更为严重,但资本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工资的剥削实质。马克思结合经济史实指出,无论社会状态如何,工人的命运都必将沦落为机器和资本的奴隶,所以马克思赞同斯密所说的在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时,工人阶级所遭受的苦难是最重的,但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将劳动仅看成是增加财富的手段。对国民经济学工资范畴的拓展研究形成了马克思早期产业后备军思想,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大资本力量越来越强大,无产者队伍也逐渐扩大,比如小企业主和小食利者都逐渐变为无产者。“最后,生产资本越增加,它就越是迫不得已地为市场而生产,生产就越是超过消费,供给就越是力图强制需求,结果危机的发生也就越猛烈而且越频繁。另一方面,每一次危机又加速了资本的集中,扩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2](P752),马克思很直白地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固有的经济危机理论和其掘墓人――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马克思一直秉承辩证分析问题的习惯,他毫不吝啬地对国民经济学合理的一面进行表扬,比如资产阶级经济学正确地解释了工资和资本利息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二)地租范畴的研究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将地租归结为土地富饶程度大小的观点,他认为正如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的斗争,地租则决定于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的博弈。各种利益的敌对性被国民经济学视为社会组织的基础,这是合理的一面。然而斯密在地租问题的研究中产生了前后逻辑的相悖,一方面他认为土地所有者利益始终一致于社会整体利益;另一方面他又表明在私有制经济生产关系里,个人从社会中的利得与社会从个人身上获得的利益成反比。恩格斯亦对国民经济学地租理论进行了辩证地批判,他肯定李嘉图在地租问题上认识的一定程度的正确性,同时指出李嘉图关于地租的定义,即地租是付租金的土地收入和值得费力耕种的最坏土地收入之间的差额,是有问题的。它只有在社会需求下降致使一定数量的最差耕地被废弃时才是成立的,但社会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李嘉图式的定义没有阐述地租产生的具体原因,这成为他地租理论的最大缺陷。比如,李嘉图错误地认为最差的耕种土地没有地租,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马克思做了重要的修正和发展,并形成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一般形式,除此之外,马克思也细致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特殊形式的垄断地租。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地租的本质,他首先指出地租离不开土地肥力,即自然肥力和经过耕作改良的肥力,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竞争和土地自然肥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占有者的财富日益增长的秘密无非就是“通过他个人劳动得来的、完全偶然地落到他手里的东西当做他个人利益的源泉进行掠夺。他靠出租土地、靠最终攫取租地农场主的种种改良的成果进行掠夺”[2](P69)。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地租范畴及结论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

(三)竞争范畴的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对经济学的研究中特别注意竞争范畴的作用。恩格斯先比较了斯密和萨伊对竞争的理解,前者支持竞争代表费用与生产费用对立,后者则认为竞争代表生产费用与效用对立;其次恩格斯剖析了国民经济学关于价格、生产费用和竞争的相互关系,并指出:“经济学中的一切就被本末倒置了:价值本来是原初的东西,是价格的源泉,倒要取决于价格,即它自己的产物”[2](P66);再次,恩格斯直接挑明:“只要私有制存在一天,一切终究会归结为竞争”[2](P72),意即竞争是私有产权关系社会里的典型范畴。恩格斯深刻揭露了私有制下竞争致使人类道德丧失到极点。斯密认为,个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无形间会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形成,按照斯密的逻辑,竞争亦有这样的功能,然而恩格斯深刻地点明充分竞争背后的最大利益冲动,即个人都希望成为垄断者,垄断的形成必然不会造成社会整体利益最大。恩格斯肯定了竞争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竞争有利于重新调整社会秩序,尤其可以打破衰败的旧秩序。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竞争的资本表现――资本积累、资本积聚。他就竞争导致的大资本如何吞食小资本做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对于大资本家而言,他们承受利润下降的耐力较强,也可以借助于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周转比例上的调节甚至可以通过短期亏损的手段强行与小资本家竞争,直至他们被兼并。

(四)自由贸易的研究

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发表演说指明了自由贸易的实质,“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不管商品相互交换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那些自由贸易的信徒认为,只要更有效地运用资本,就可以消除工业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对立,他们这种妄想,真是令人难以理解。恰恰相反,这只能使这两个阶级的对立更为显著”[2](P756)。显然,马克思认为,贸易的自由本质上是资本的自由,而且贸易自由程度越高,资本的活跃程度和对工人的压榨程度就越高。故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自由绝对不是工人阶级发展的自由,而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自由。另一方面,马克思辩证地指出自由贸易制度的积极影响,自由贸易制度瓦解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封闭――这种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自我保护作用――的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此外,由于贸易自由本质上是资本的自由,经过一定时间的竞争和积累,资本势必会形成垄断,同时,前述指出,贸易自由加剧了私有制的生产矛盾,故而,马克思最终指出:“贸易自由必定一方面造成垄断的恢复,另一方面造成私有制的消灭”[2](P59)。

(五)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深刻探讨社会经济体生产关系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形成因素,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资本对雇佣工人劳动的剥削,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资本的利益与工人利益一致的说法,并指出它们是相对立的,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经济关系。尽管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区分劳动与劳动力的范畴,但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关系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借助不太成熟的唯物史观分析,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深刻危机及其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否定了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成人类社会发展永恒制度的资产阶级庸俗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依据。

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古典经济学的二重研究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被马克思称为“天才的大纲”,它主要是为了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性质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而写的,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恩格斯在该书中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详细的二重性研究。

首先,恩格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体系的伪善性和非科学性。基于前述基本范畴的研究,恩格斯认为斯密的自由贸易体系是前后不一贯的,也是背离社会基本现实的。本质上,古典经济学是与真正自由人性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辩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却将他们非科学的经济理论用诡辩术包装起来并大肆宣扬。恩格斯指出古典经济学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类似一种试错,但利己论的哲学基础为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性自身解放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遗憾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缺乏历史观,也不可能从客观的逻辑演化来得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次,恩格斯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基本范畴的混乱。经济学最重要的价值范畴被资产阶级经济学赋予了双重含义。本应相互辩证而存在的范畴都被强制性地分裂,比如资本和劳动、资本自身、利润甚至阶级等,这些分裂的根源就是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存在。恩格斯批评了商品生产费用由生产原材料所必需的土地的地租、资本及其利润、生产和加工所需要的劳动的报酬三个方面组成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将资本视为蓄积的劳动,所以上述生成费用本质是两要素论,恩格斯以瓦特的蒸汽机的科学成果为例进行佐证指出精神要素存在的重要性,“精神要素自然会列入生产要素,并且会在经济学的生产费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P67)。

再次,恩格斯还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做了精辟说明。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至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因素,恩格斯花费了较大功夫来反驳和批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首先他指出马尔萨斯人口论形成的经济现实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周期性危机,也就是说马尔萨斯通过人口过剩和财富增长的矛盾来解释经济发展的长期可能。但恩格斯深刻指出人口论的逻辑问题和原因,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逻辑,“当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人口过剩了”[2](P78)。恩格斯指出人口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以化学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为例,指出马尔萨斯人口几何级数增长和土地生产力算术级数增长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

此外,恩格斯赞扬古典经济学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斯密的经济学是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农主义思想的变革,并且将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从交换领域引向了生产领域,特别是他强调工业生产的重要性。从经济史发展的客观角度看,古典经济学的革命是一种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做了各种合理的解释,这些理论本身又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素材,没有资本家所宣扬的自由贸易学说,也就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由本质的剖解。

三、分工的二重性思想形成:马克思早期的认知

分工范畴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经济学研究的始终。特别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性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特别强调分工范畴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资本论》中多次提及分工范畴并据此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自我扬弃,故而,探讨分工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马克思在充分论证资本之间的竞争、劳动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竞争之后,利用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的变革引出分工范畴:“分工如何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如何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劳动如何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劳动”[2](P737)。进一步,马克思提出分工范畴的背面――竞争范畴,他认为竞争使得资本家之间的斗争因为生产资料的高效率而变得日益激烈,这将产生分工和机器更大规模采用的循环效应,不可否认,马克思的思想深受斯密的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影响。马克思肯定了分工在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生产方式革新、生产资料变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实际上也是古典经济学在分工范畴上认识的进步。当然,此时马克思所讲的分工还仅仅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系下的,他没有从分工的自身演化来展开论述分析,这一问题的最终解释是由恩格斯在其晚年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完成的。

其次,马克思论述了分工对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影响。生产资本增加的幅度与分工和机器使用的范围正相关、与工资呈现负相关,原因在于生产资本扩大反映资本积累,它本身必然得益于分工细化。但是分工的深化和广化都使得雇佣工人的综合能力越来越狭窄,导致工人转岗能力日益减弱;另一方面,虽然分工不断提高了工人的专业化技能,但由于受到激烈的竞争影响,雇佣工人的工资收入就会下降。故而,分工加剧了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对抗性矛盾。

再次,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分工的本质并批判古典经济学对分工的理解。分工在本质上体现为劳动,如果它承认是私有财产的固有性质,那么正如斯密所理解的,分工就必然成为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马克思认为分工使生产逐渐呈现异化特征,人的自由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雇佣工人成了片面的人、畸形的人和有依赖性的人。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的荒谬逻辑学说。“全部现代国民经济学一致同意:分工同生产的丰富,分工同资本的积累是相互制约的;只有自由放任的、自行其是的私有财产才能创造出最有利的和无所不包的分工”[2](P239),这里所指的现代国民经济学包括斯密、萨伊、斯卡尔培克、穆勒等人关于分工的认知。实际上,他们所指的“最有利”和“无所不包”无非是为资本剥削劳动的“合法性”进行的巧言诡辩而肆意为分工带上的帽子而已。

四、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早期提出

广义政治经济学概念首次出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研究人类各个社会产品生产和交换并相应进行分配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尚未建立。实际上,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相一致,它也体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可以从这两条线索展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形成已经蕴含了诸多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

从人的解放角度来看,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从哲学视角指出,现实的个人和抽象的公平是对立而存在的,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将自身附带的经验生活、个体劳动等团结起来形成社会力量,并且不再把这种社会力量视为政治力量而与自身分离、对立,人的解放才可能有完成的基础和条件。那么实现这种解放的经济学条件是什么呢?个人财产权的自由是基本前提。首先是家庭财产的变革,工厂制度的存在使得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能够在财产权上保持一定的独立,个体财产私有与家庭财产共有被打破了;其次是土地财产的扬弃,没有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整个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不可能实现合理和科学,正如马克思指出:“凡是进行地产分割的地方,就只能或者回到具有更加丑恶形态的垄断,或者否定(扬弃)地产分割本身。但是,这不是回到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是扬弃整个土地私有制”[2](P152)。最终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财产。打破土地所有权的私有,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土地的联合应用,土地所产生的社会财富也才有可能在国民经济全民范围内实现平等分割,在自由人联合体内,土地才有可能从资本家牟利的对象变为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财产。 从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史的过程角度来看,马克思现实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没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思维,即对生产关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没有研究:“经济学家们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2](P598)。紧接着马克思深刻指明了“自然史”过程的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生产方式并不是永恒的规律,它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而言,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导致生产方式发生相应改变。显然,马克思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永恒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错误观点。另外,关于自然史的未来走向,马克思谈了三种共产主义,第一种共产主义是较为低级的、原始的,它建立在对私有制的最初积极扬弃基础上,是早期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第二种共产主义具有政治性,或表现为民主,或表现为专制,尽管要求废除国家,但它是一种不完全的、仍然建立在私有财产影响下的。但这两种共产主义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第三种共产主义是对人异化的积极扬弃,是真正意义上对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矛盾的解决,被马克思称之为对历史之谜的解答。所谓历史之谜是指“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的客观矛盾的发展中得出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结论”[2](P788)。

另外,前述指出的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观点都是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早期体现的主要标志。无论是从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还是从“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创建政治经济学具有广义维度,故而,他们才会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广义政治经济学尚未创造。广义维度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从一开始就具有灵活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可以发展的、是可以创新的,其当代价值启示就是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和创新必须以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为指导[3](P9)。

五、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中的不成熟认知

任何一种事物都要经历不断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是一种自我否定并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在它的稚嫩阶段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不足之处,同样,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中也有不成熟的认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还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比如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提到:“可见,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是一种具有最不幸的特性的商品。然而,甚至按照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劳动也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自由交易的自由结果”[2](P128)。又比如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无产者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把劳动出卖给资产者的”问题时回答道:“劳动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也是一种商品”[2](P678)。这一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形成后得到了纠正。恩格斯在1891年为《雇佣劳动与资本》写的单行本序言中指出:“我所作的全部修改,都归结为一点。在原稿上是,工人为取得工资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在现在这一版本中则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P702)。

第二,恩格斯认为不能实现跨越式过渡。在回答无产阶级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的时候,恩格斯认为是不能的,这个回答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跋里的观点是相冲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否能成功过渡是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定论。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针对俄国原始公社的发展走向是否一定要经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出了一种跨越式过渡可能的答复。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验证了恩格斯早期关于过渡不可跨越式的不成熟观点。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价格的决定、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的自然史过程等观点也还存在不完善的认知和解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二是他们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还未成熟,对经济问题认识的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无论如何,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熟体系有重要的影响,这点是不能也不容否定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卢江,钱书法,王亚南.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贡献[J].经济学家,2012,(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试析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品格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21
"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品格包括以自律为核心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严谨自律、求真求实的研究精神和以创新为特征的立足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对我国当前学术研究的启示有二:一是要勤奋自律,严谨对待科学研究;......
基于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思考马克思哲学的二重性
发布时间:2023-06-13
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是西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虽然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人提出对科学主义的批评,如卢梭指出了科学对人类道德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康德明确提出了事实与价值、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重要差别,但是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纯粹思辨倾向的批判者,马克思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倾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不是一种先验的预设,而是一种如下文所证明的基本的事实。而在中国近代.........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7-20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本质的揭露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宗教划归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对其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消极作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将宗教、哲学和艺术等......
浅谈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29
全面考察分析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比较批判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丰富
发布时间:2019-09-1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科学共产主义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1](p228)同时,他们也指出,个别地方本来可以做某些修改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p228)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巴黎.........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甚至在此前的计划经济年代,资本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就客观存在着,只是由于某些非学术的原因,学术界不愿或者不敢承认。虽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起陆续有学者对资本问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反思:政府救助视角
发布时间:2016-04-08
摘 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世界的突出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政府救助理论及实践路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救助实践本质上仍属于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增加了新的内涵。本文通过归纳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的发......
浅析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19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 【摘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著作中"/L的本质”思想的解读,并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假定进行比较.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此......
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3-03-16
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两者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统一,而是对立统一的。解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歧,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包含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从制度批判和社会变革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态危机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才能解决;西方经济学从生产和消费角度,主张通过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修正政府......
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的中国特性
发布时间:2016-07-0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和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联系的,当时的中国处于衰落的时期,并且西方列强纷纷的侵略中国,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都想寻求救国的出路,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11
一、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依靠自然生活,人应该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在论述物质变换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8
" 一、引言 恩格斯这些年被我们冷落了,而这种冷落不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传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是“恩格斯视角”,其基点是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 题”的经典表述,由此出发所看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后......
分析走出马克思人性异化思想之中国式验证
发布时间:2023-05-23
异化的本质: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的失却在哲学层面上,人的问题是一个老而又老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又总是把它变成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人性的异化现象就永远新鲜而切近。讲人性的异化,离不开马克思。马克思的人性异化思想见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异化范畴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理念异化,称之为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方面:产品与生产者之间的对立;劳动作为人的本质与劳动给人带来痛苦.........
评析马克斯·舍勒的主体间性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12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倾向,也是其理论建构的主要根基之一。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建立在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反叛之上。主体性哲学以理性、意志自由为根据,为现代性奠基。但是,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体性哲学遭遇困境,它不仅面......
浅谈重思马克思哲学的形上观点
发布时间:2023-02-04
现代生活的务实取向几乎使严肃的形而上学乏人问津。然而,这不能改变现代生活本身建立在一种有缺陷的形而上学之上的事实。现代性以对人类欲望的辩护为起点,开创了人类自立法度、自我实现的道路,但也正因如此,现代性在开端中即伴有浓重的......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沉淀成本比较与综合
发布时间:2023-02-15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沉淀成本比较与综合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沉淀成本的分析 通常,新古典经济学家仅仅着眼于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市场交易过程,产生沉淀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 2交易成本也是产生沉淀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交易成......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STS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17
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到哲学、社会学、历史等诸多学科。我国的STS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鉴于此,有学者呼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要建设中国特色的STS学派,并最终形成中国语境的STS,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的STS研究,注重研究马、恩著作中的STS思想。STS研究在.........
恩格斯哲学思维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反杜林论》是恩格斯著作生涯中的名作之一,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成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杜林论》被列宁、毛泽东等多位忠实马克思主义者所研读,从中吸取......
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19
内容提要 马克思最初构想的共产主义是一个不同于市民社会的共同体世界。马克思这一社会理想的形成来自于对黑格尔“虚幻的共同体”和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的批判,具有哲学人道主义色彩。后来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逐渐把对未来......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1)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都是正确的,但其价格理论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表现在其没有区分卖方价格、买方价格和成交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卖方价格,效用的货币表现是买方价格,价值和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是成交价格。三种价......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作为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哲学,从历时性看,对现实公共生活的批判和理想社会形态的指认,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符合马克思理论的本真精神。从共时性看,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其中,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构成了公共性的存在论前提;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表明了“彻底的解放”的公共性旨归,包含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和个体与类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
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关于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的观点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认为,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的实践的产物,......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他经历了由“理想主义”到黑格尔主义再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直至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探究二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现实性挑战
发布时间:2016-08-16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立足于实践以及这种实践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世界在科技、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要: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出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主张消灭分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并提出超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社会理想,把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
马克思正义思想及重要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 马克思正义思想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这一独特的立足点决定了马克思正义思想与众不同的基本主张,包括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分配正义原则,消灭生产资......
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06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对人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从不同维度进行了不懈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由久远的历史映照进鲜活的现实,正在变成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充满无限生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当代中国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08
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其他部门经济。应当注意的是,农业经济历来是其他部门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其他部门经济的深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研......
论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困境反思的基础上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科斯从研究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和社会成本及收益间的差别出发,提出减少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但新制度经济学与......
简述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
发布时间:2017-03-2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实质。二是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关于前一个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看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6-04-14
一、数字化和全球化冲击传统生产方式 尼克拉期尼葛洛庞帝的一本《数字化生存》一时风靡全球,原因在于他准确预言了人类正在经历的一场数字化、网络化革命。其实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已经从理论上指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发布时间:2013-12-18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文章 来源 海德格尔在其着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浅析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国家既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工具。马克思从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区别的基础上,论述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中,“国家”和“社会”是一对最基本的概念。本文就马克思的国......
以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看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3-02-12
以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看新经济学 一、数字化和全球化冲击传统生产方式二、警惕网络经济的西方范式面对这一严峻形式,我们必须关注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这两个引人关注的发展趋势和它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重新思考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马克思颠覆以往哲学观的宣誓。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进行批判,认为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是对“解释世界”的循环论证,最终仍然是“解释世界”。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
简析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从传播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的传播环境、运用多种传播方式、重视传播效果的反馈,以切实增强其有效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从早期传入国内以及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去学习的那些阶段,是当前必须研究的问题。中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一文化之下我们何以去......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本真意蕴之诊解
发布时间:2023-07-17
一、批判意蕴 17世纪维柯,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黑格尔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世界历史做了开拓性研究,但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最终没能脱离唯心主义的立场,没能摆脱各自的民族观念的束缚。马克思在......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雾霾”灾害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本文在阐述生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雾霾”灾害,提出对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雾霾;人与自然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涵 解保军教授指......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域中的黑格尔与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3-02-20
" [摘 要]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此种观点涂改遮蔽了马克思在......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体概念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要: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着漫长的历史,其真正确立是在近代西方哲学之中。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中所提出的主体概念不是对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的延续,而是与其有着本质区别。 关键词:马......
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论文,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总结: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论文网! ......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但随之而来的是发展背后的沉沦,特别是大学生队伍的沉沦。近年来大学生杀人事件、大学生虐待动物事件、大学生失联事件等,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做好大学生......
重新研读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得出的新思维
发布时间:2023-03-15
翻开马克思的著作,我们发现他本人并没有对经济危机问题设专门的章节进行论述,而是散见于各种论著中。于是一百多年来,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解认识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形成了多家派别。如基本矛盾说、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利......
试论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11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古典劳动价值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通过把劳动......
“苏联范式”之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2-11-13
" 【内容提要】“苏联范式”之争,不仅关系到问题本身,而且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在斯大林直接领导下编写和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管它有多少问题,从其基本性......
循环经济视角下制造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2-21
【摘要】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为基础进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对制造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制造企业提供参考。【关键词】循环经济;制造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制造业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把循环经济的.........
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视角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3
" 【英文标题】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Marxs Angle of View and Approach Gu Zhiming 【内容提要】马克思以其特有的视角和方法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涵义、途径和动力等。面对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人的问题和日益高涨的“人学热”,深......
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一场非思想性的思想论争
发布时间:2022-09-16
要弄清楚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的历史性争论,通常都会碰到很大的困难。对于一个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的阐释者来说,所遭遇到的第一个层面的困难就是他们各自思想的复杂性。时至今日,关于二人基本著作的阐释仍然没有在学界达成定论。第......
浅谈摩尔的伦理思想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摩尔伦理思想的基本要义 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的伦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1903 年出版的《伦理学原理》当中。摩尔伦理思想体系中有三个方面的观点对凯恩斯的影响较大。 1. 传统功利主义的逻辑谬误 对于伦理学,摩尔提出了两......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发布时间:2023-03-02
" [论文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扬弃 [论文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青年马克思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青年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中阐述他对黑......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发布时间:2013-12-19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论文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扬弃 [论文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
浅谈“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关键词:感性 抽象存在 具体存在 现实 论文摘要:作者认为,“感性”都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前提”或“开端”,但是“感性”这一概念在他们各自的体系内的规定是不同的,它的规定在他们之间本质上是一个辨......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7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摘要:作者认为,“感性”都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
浅谈摩尔的伦理思想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6
在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亚当斯密是实现经济学与伦理学融通和结合的第一位思想家。斯密之后,经济学家们在自己的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对经济问题予以关照和解析。这其中,使经济学与伦理学结合得更加深入的是英国著......
诺斯理论的马克思渊源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要:尽管诺斯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与马克思不同的结论,他们坚持的和所维护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也是截然相反的,但在他们的具体论述过程中却运用了相同的方法,很多思路和局部的观点在表述上虽然相异,但其实质内容却相通。考虑到诺斯......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意识对象观 实践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为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处理......
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2-10-20
" 论文关键词:经济哲学 发展 历史地位 指导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从经济哲学的概念出发,解释了什么是经济哲学及经济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历史地位,以及在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的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析马克思的宗教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宗教;宗教批判 论文摘要:近代宗教批判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上帝的自然化。上帝的理性化和上帝的人本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马克思对宗教采取了人本化的理解,他认为......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邓小平同志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上,他......
对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双重意蕴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0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先是在哲学的视野内审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形成其消费思想的哲学意蕴。然后用其哲学思想审视政治经济学家的消费思想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导下的消费,形成了他消费思想中的......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1
1、首页2、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希望可以助朋友......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关键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2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哲学开始产生,人的问题就是许多哲学家们智慧的指向。马克思也不例外,他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视角理解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化: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观的最终界定也经历了批判发展的过程,最终成为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革命、改革、建设的每个阶段都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继.........
浅谈“经济人”的现实基础、生成途径与扬弃方式———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
发布时间:2023-07-19
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与现实基础 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容及其片面性。经济人假设之所以能追溯到斯密,是因为斯密虽未曾明确加以定名,但他的论述已经涵盖了后世在经济人名目下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
爱思考的麦克斯韦
发布时间:2022-08-16
麦克斯韦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他爱思考,好提问。据说在他只有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爸爸领他上街,他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旁,就问:“爸爸,那马车为什么不走呢?”爸爸回答说:“它在休息。”麦克斯韦又问:“它为什么要休......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分析新教材,确定教材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主动变革教学方法,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普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武器。.........
语言学视角下的克瓦斯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7
克瓦斯是用黑面包干加上薄荷、葡萄干、白糖等发酵制成的夏季解暑良品,其歷史可追溯到罗斯时期。由于克瓦斯深受俄罗斯人民喜爱,由квас派生了大量俄语词汇,出现了很多与克瓦斯相关的谚语、俗语。在俄语中以квас为词根的词有:......
试析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力量 论文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全......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23
" [论文摘要]首先,本文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一主题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其次.认为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的有机联系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整体把握非常重要;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4-01-0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都有完整的企业理论,本文就两大理论体系中企业的起源、性质、产权结构等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出两者不同的分析思路、分析视角、分析特点,既看到相同......
浅谈马克思对卢格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2-11-03
浅谈马克思对卢格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构 浅谈马克思对卢格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构 浅谈马克思对卢格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构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一、从革命同路人到走向分歧 卢格和《哈雷年鉴》的社会政治批判得到了青年黑格......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思想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3-07-27
异化在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们哲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对异化的批判与消除异化途径的认识上二者却迥然有别。这两种不同思考异化的视角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都不过时。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是......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发布时间:2023-02-28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精品 源自 英 语 摘 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
哈贝马斯:出位之思
发布时间:2022-10-09
德国南部是一片高地,风光迷人,在群山和湖泊之间,密布着神秘的黑森林。天空很低,浮云从头顶掠过,有触手可及的感觉。阳光透过丛林,点点滴滴,静静地洒在翠绿的草地上,勾画出一幅变换无穷的奇妙图景,引人遐思。难怪海德格尔和哈......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
发布时间:2022-10-30
〔摘要〕 “政治经济学批判”一直是马克思著作的核心论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揭露了人的存在的二重性,而且深入到“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构性机制”,揭露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抗性”交换,资本成为“一种普照的光”,个人现在......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当代民政
发布时间:2023-07-20
在当今社会,无论在何种领域从事工作,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不同的含......
数学广角应重视思考方法的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15
数学广角应重视思考方法的教学数学广角不是某个特定知识点的教学,而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训练数学思考方法的内容。因此,数学广角的教学应该多从思考方法上做文章,突出思考方法的训练。案例1:找次品。很多老师注重从物品个数是3的倍数开始,将物品平均分成3份,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找出次品所需要的最小次数。而对物品个数不是3的倍数的,则一带而过。这样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急于得到结论,学生没有思考平均分成3份是.........
浅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对立统一
发布时间:2023-02-06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致力于建立一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经济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很有可能。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社......
布莱恩•阿瑟的新经济思想评述
发布时间:2023-05-02
一、布莱恩•阿瑟的正反馈机制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静态的均衡分析基础之上,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为假设前提。依据一般经济理论,均衡意味着“最优”,即对资源的最优利用与分配。在此框架下,经济运行被描述成线性的、静态......
经济新常态下成本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要: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大量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价格曾经是中国的一大优势,并且借此优势也曾一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中国制造业,风云变幻,“中国制造”正遭遇着空前危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成本上升的压力......
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8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异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各种技术批判流派的兴起,有关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技本批判思想......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浅要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经济学说就是人们对自己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的认识。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说。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西方经济学占据统治地位,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却一直奉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是随......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马克思的公平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科学内涵,而且博大精深,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它对当前社会的现实价值就是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同时,它对社会公平的理想描绘能够给社会带来现实努力的动力与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公平正义思......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04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保守性。黑格尔把理念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市民社会”是理念发展中的一个......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 要:目前我国县级GDP核算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着手,提出了一些改进县级GDP核算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GDP核算工作;有效措施;重要性 一、引言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可以用来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好的统计......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06
广大朋友们,关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
浅析马克思生态幸福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10
生态幸福是当今人类追求幸福的最新维度。就当前学界来看,学者们多以西方哲学的视角来解析生态幸福的本质意涵,将生态幸福置于人类精神哲学系统中进行运思,要么把生态幸福的研究引向一条由生态哲学追问转向文化哲学反思的研究理路,要......
深圳房产价格的经济学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 要:中国的房产价格在国家调控下“越调控越反抗”,面对这种现象,各方均出现了对政府调控住宅价格的政策的质疑。在这场政府与市场的角力中,市场是如何根据需求调节房产的价格,政府的各项政策是顺应市场规律还是逆市场规律而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