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该书第二篇重点阐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7年7月13日,首届全国青年环保风云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年责任”为主题,与会领导对青年环保力量积极担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行为表示赞赏并寄予厚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劳尔先生提出:要把发展、环境、人口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把发展、环境、人口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在实施生态环境素质教育方面,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目前做的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是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制约中学历史生态环境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因素
1.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制约
我国的历史学科课程,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认知结构和学科方法,这决定了我们的历史学教育与生态素质教育在内容方面不能有很多的关联与重合。目前,中学历史教育仍局限于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等,涉及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内容是少之又少。
2.师生偏科观念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副科,一些学校不按照国家要求开足课时。但教材本身又规定了较多的教学内容。所以,在讲授内容中根本无暇顾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
3.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上的缺陷
首先是指导思想的缺陷,我们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但生产力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土地开垦的增加、人口的增殖等。我们崇尚“人定胜天”,将生产工具的改进、土地开垦的增加、人口的增殖作为作为政绩来褒扬君主与官吏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这是生态环境观严重缺失的表现。其次是教材编写体例上的缺陷,我们的历史教材主要介绍改朝换代、制度沿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多避而不谈,只从社会角度去诠释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很少从生态环境的变迁方面深入分析历史,更谈不上用现代生态学的概念去分析历史问题。
二、中学历史教育在生态环境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所设计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学历史在生态环境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第一,以史为鉴,通过研究人c自然关系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环保责任感。如在西汉、唐朝和清朝初期,政策的调整、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的剧增,但耕地并没有大量增加,于是出现了毁林开荒、向山要田、围湖造田等情况,结果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发展经济要既注意保护环境,还要控制人口数量。第二,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秦朝的《田律》本来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献,其阶级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发现了《田律》的新功能,认为它是一部详尽具体的环境保护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研究古文献的兴趣。第三,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历史知识的巩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但后来经济重心南移,究其原因,战争、人口的迁移等是主要的,但北方人口的增加,环境的破坏导致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也是重要原因。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的特征有机联系起来,揭示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有助于学生的历史空间概念的形成,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巩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进而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素质教育的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以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古代史内容为例,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中可以用来进行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非常丰富。教材中讲述了大量经济史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包括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也包括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农业生产为例,教材内容许多地方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密切相关。与以农业为本相辅相成的是为灌溉农业服务的水利工程的不断兴修。中国古代很重视水患的治理和水利兴修,初中教材先后介绍的有:秦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在关中修建六辅渠和白渠,发明了井渠;诸葛亮在成都西郊区筑成“诸葛渠”等。这些水利工程,主要用于灌溉农田,少数用于航运或者其他用途,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起过积极作用。但也有的因设计和使用不当,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讲到古代经济开发,时常涉及屯田,屯田形式多种多样,地跨内地边疆,从秦汉到明清,屯田不曾中断,历史教材中讲屯田肯定的评价居多,如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看待,结论定会有不同,大规模的屯田,曾经使长城以北的许多地区和河西走廊沙漠化,导致一些森林消失、湖泊萎缩。
政治史方面,古代史教材中不少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统治者无节制的奢侈浪费、大兴土木、大肆兼并土地,既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又比如,我国古代的法律有很多内容涉及环境保护,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我国较早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秦朝的《田律》是一部详尽的环境保护法典;南北朝时对乱砍滥伐林木者依法惩处;清朝时设官专管水利,设堡专门保护河堤等等。
文化史的许多内容也可渗透环境教育,如讲到春秋战国时,可以适当补充材料,介绍当时有关思想家、政治家的环保思想,如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山林川泽的管理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形成了一整套保护思想。他认为,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是自然财富的产地。政府应当把山林川泽管起来。“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就是说,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家的领导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许多唯心主义思想其实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如从庄子“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心自然、爱护自然,教育学生学会关心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道德观、伦理观、法律观具有重要意义。
2.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除了历史教科书之外,还包括图书馆、历史音像、社区资源、历史遗存、互联网等等。战争与和平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以战争对环境的破坏为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具体步骤为:第一步,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制定调查计划。第二步,按计划实施调查,分类、整理调查所以获得的材料。第三步,写出调查报告。第四步,采用课堂讨论会、演讲会、出板报等多种形式发表和交流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学生发现,战争不仅导致亿万生命的丧失,巨额财富的损耗,而且还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愈是现代化的战争对环境的破坏愈是严重,有的影响持续到今天,从而使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意识。通过调查,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