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5 00:04:34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
时间:2023-06-05 00:04:34     小编:

本文尝试透过具体的宪法条文,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向人们呈现一些真正主导1954年宪法制定的因素,希望这些因素有助于人们更深入认识1954年宪法。

一、制定1954年宪法的理由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元旦社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中提出:

一九五三年来到了。一九五三年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三项伟大的任务:第一,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战争,争取更大的胜利;第二,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九五三年度建设计划;第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

显然,这篇社论体现的是中共中央领导层的意图。问题是,在已有的《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刚过三年,而且运转良好,没有人对之公开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提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代既有的政治协商会议,并提出由新选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的正式的宪法(即1954年宪法――作者注),以替代《共同纲领》呢?毛泽东于1953年1月13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了“根据”:

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届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举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注1

这里所说的《共同纲领》的规定是指《共同纲领》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注2从该条的字面上进行理解,其意义无可非议,符合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疑问在于,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兑现《共同纲领》第十二条呢?在这个时候要求兑现《共同纲领》第十二条,究竟是对《共同纲领》的遵守还是偏离?它是不是偏离了制定《共同纲领》时各政治主体之间达成的政治共识?

《共同纲领》的序言明确认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事先既然已经认定“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为什么在仅仅三年之后,就认为政协会议似乎不能“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了,而必须召开自下而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订新宪法以示《共同纲领》不合时宜?

比《共同纲领》早两天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第六条规定:“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会议,每三年开会一次,由全国委员会召集之。”其中“每三年开会一次”的规定,其明显的意思是政协会议不止开会一次。如果参加政协会议的各种政治派别事先知道“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政协会议只能行使三年这样的权力,他们还会那么心甘情愿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欢欣鼓舞地来参加政协会议,为新政权的成立提供合法性基础,来证明新政权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的吗?

因此,提前结束政协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的历史使命,提前结束《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的地位,提前脱离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注3,使中国共产党可能偏离与各民主党派订立政治契约的初衷。召开政协会议,建立一个多党派的民主联合政府,让大部分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加入进来,中共才可以获得大部分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拥护。如果仅仅是依靠军事行为打败蒋介石政府,那赢得的仅仅是一场军事斗争的胜利,并不能证明是人民的认同和民心所向,不能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于蒋介石政府的军事行为是代表人民意愿的“有道伐无道”。所以,中国共产党除了要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还必须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在政治上打败对手。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同蒋介石政府争取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站在自己的一边。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站在哪一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站在哪一边。

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三年多一点,政协会议只开了一届,中共中央就提出要搞选举,开全国人大,以全国人大代替全国政协,以制定新的宪法代替《共同纲领》,中共中央对此如何来作出解释呢?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在《共同纲领》的规定中,是否能合乎法理、合乎政治契约地得出制定新宪法的依据。 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举办全国性选举的条件是否成熟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这是办全国选举的三个前提条件。这三个前提条件有法律上的依据吗?似乎是有。根据《共同纲领》第十四条第四款:“凡在军事行动已经完全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实现、各届人民已有充分组织的地方,即应举办普选,召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可见,毛泽东所说的三个条件是根据《共同纲领》的第十四条第四款来的。不过,比对毛泽东所说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发现,《共同纲领》规定的是“召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到毛泽东这里则变成了“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共同纲领》规定是“地方”,毛泽东讲的是“全国”。

问题的第三个方面,办全国性选举,召开全国人大,是否必然要废除《共同纲领》,宣告它历史使命的终结,而代之以新制定的宪法?不言而喻,制定宪法需要召开全国人大,但召开全国人大不一定非要制定宪法不可。把问题再深入一步,即便是举办了全国性选举,召开了全国人大,《共同纲领》就不能调节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了吗?《共同纲领》是不是与全国人大必然不能和谐共处?如果两者之间有一些相冲突的地方,是不是可以通过局部的修改以达到使两者相容,就像修宪一样?

中共以外的人士对此提出了疑问,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二、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三、这样做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困难?

四、这样做对有些党派、阶级、团体是不是有利?注7

在中共和民主党派之外,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是否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新宪法呢?黄炎培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发言时转述:“人民群众在初听到‘宪法’两个字,完全不懂。说:‘什么是宪法’”。注8当时民众对于宪法是什么,是没有概念的,更不用说主动地、普遍地要求制定宪法了。

对于上述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当时终结《共同纲领》的历史使命,代之以新的宪法,如果衡之于事实和法理,理由并不充分,人民群众也没有制定宪法的呼吁。

1950年6月6日,邓小平在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上批评那些不学习不运用《共同纲领》的党员:“今天的不幸情况,恰恰是有些共产党员不学习不运用共同纲领。党外人士把共同纲领背得烂熟,在讨论工作和政策时,能够引经据典,充分说理。而我们的一些共产党员却往往瞠目不知所对,有的甚至最后拿出蛮不讲理的本事来。”注9

从上述可见,从《共同纲领》的通过,到毛泽东给黄炎培复信时止,无论是从客观形势还是主观认识,无论是从中共党内决策层还是到党外民主人士,以至于到普通民众,都没有提出以新宪法取代《共同纲领》的要求。或者说,即便是有,也没有上升为一种主导性的要求。可是为什么就在极短的时间段,《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就认为政协会议和《共同纲领》“这些在过去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完成了历史任务的过渡的办法,已经不适合现在建设时期的需要了”?注12

周恩来所说的“这个条件已经成熟”的准确含义是什么?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改变发生于刘少奇访苏。

二、《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莫斯科回合

促使中共中央改变原有的想法,建议立即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新宪法,周恩来所说的“这个条件已经成熟”,其决定性因素,是斯大林的建议或者说是“指示”。为什么这样表述呢?

当周(周恩来――作者注)谈到与亚洲共产党的关系时,请求斯大林给予“指示”,斯大林显然有些精神紧张,不再是克制,而是反问道:“是指示,还是建议?”周的回答在西方人听起来有些诡辩。他说,在斯大林看来可能是建议,但在中国看来则是指示。尽管斯大林强调苏联建议的非约束性,但周坚持认为:中国人把它看作是“指示,而且是重要的指示”,尽管人们不能盲目地去执行。注13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阐述的都是表面的原因,是中共中央高层在内部已经决定接受斯大林建议之后而寻找的理由,否则无法解释这种转变的突然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会议在1949年开过后,已有三年了,最近就应该召开第二次会议。而如果在最近不召开人民政协的第二次全体会议,那就应该在明年或至迟后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为人民政协在全国有很好的信【誉】,各民主党派也愿意召开人民政协,而不积极要求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选举的准备工作也还有些不够,因此,我们考虑在明年春夏之间召开人民政协的第二次全体会议,而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到三年以后去召开。

在中国党内有人提出了制定宪法的问题。当然,如果要制定宪法就应该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在中国是否要急于制定宪法也还可以考虑。因为中国已有一个共同纲领,而且它在群众中在各阶层中有很好的威信,在目前过渡时期即以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可以过得去的。如果在目前要制定宪法,其绝大部分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也还是要重复共同纲领,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改变,不过把条文的形式及共同纲领的名称加以改变而已。因此,我们考虑在目前过渡时期是否可以暂时不制定宪法,而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共同纲领则可以在历次政协全体会议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以修改补充,待中国目前的阶级关系有了基本的改变以后,即中国在基本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再来制定宪法。而那时我们在基本上就可以制定一个社会主义的宪法。注14

从刘少奇信中的上述内容看,毛泽东等人认为:其一,现在不必召开全国人大,而是召开政协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如果要开全国人大,要三年以后较为适宜。其二,共同纲领在群众中在各阶层中有很好的威信,没必要制定宪法;即便召开全国人大,也没必要制定新宪法,废除共同纲领,而是可以对共同纲领进行修改。其三,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再来制定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换一句话讲,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前,中国可一直适用《共同纲领》。

可以说,这才是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看待政协会议、全国人大、共同纲领和新宪法的最真实的意图。这跟前文中毛泽东、周恩来在公开场合所讲的内容大相径庭,立意完全相反。在这里丝毫没有体现出所谓“条件已经成熟”,“必须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开始进行起草选举法和宪法草案等准备工作”的意图。恰恰相反,毛泽东、刘少奇是想力图保留《共同纲领》,在整个过渡阶段都适用《共同纲领》,一直到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之后,再考虑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

斯说:如果你们没有准备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暂不召开,而开政协会议。但政协不是人民选举的,这是一个缺点,对外来说,如果有人在这一点上加以攻击,人们会不大了解……斯同意我们的计划所说要准备的宪法。注15

我问斯大林同志应准备的宪法,是否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斯答:不是。我说的是现阶段的宪法。注16

看来刘少奇原先的理解错了。刘少奇试图坚持以往的立场,向斯大林解释适用共同纲领的必要性:

在共同纲领初制定时,人们曾经怀疑我们是否真要实行共同纲领,但三年来我们真正实行了共同纲领,因此共同纲领在人民中及各党派中威信很好。如果在今后两三年内制定宪法,势必重复共同纲领,承认资本家的财产及剥削雇佣劳动为合法。但是再过七八年以后,我们又要把资本家的企业国有化,再制定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似乎是有些不好。注17

刘少奇的解释没有丝毫效果,反倒激起“斯大林同志说了一长篇的话,并坚持他的看法”:

如果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因政协不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人家就可以说你们的政权是建立在刺刀上的,是自封的。此外,共同纲领也不是人民选举的代表大会通过的,而是由一党提出,其他党派同意的东西,人家也可以说你们国家没有法律。你们应从敌人(中国的和外国的敌人)那里拿掉这些武器,不给他们这些借口。注18

斯大林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形式上的合法性问题。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人对中共领导的联合政府提出合法性质疑。恰恰因为它是联合各党派的,所以在实质上就解决了“民意”问题和合法性问题。人们对《共同纲领》的认同度也很高,刘少奇对此一再做出解释。难道必须搞一次选举,再制定一部宪法,才能免于“敌人”的合法性攻击?

那么,这个宪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宪法呢?斯大林说他同意刘少奇“在信中所提的意见把共同纲领改变成宪法”。注19联系上下文,斯大林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要中共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选举,制定新宪法,对政权机关和《共同纲领》进行合法性的包装,这样就可以“从敌人那里拿掉这些武器”,以避免“敌人”的攻击。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斯大林还建议中共借助选举结果搞苏联式的一党制政府:“如果人民选举的结果,当选者共产党员占大多数,你们就可以组织一党的政府。其他党派在选举中落选了,但你们在组织政府中可给其他党派以恩惠,这样对你们更好。”注20

三、两个联盟:《论人民民主专政》设计的建国基础

按照传统观点,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它论述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论述了新的国家政权必须建立在与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即同盟的基础上,是一个统一战线的而不是无产阶级单独的政权。政府的结构形式是党派联合政府,而不是像苏联那样,建立共产党的一党政府。这就是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制度形态。《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共同纲领》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界忽视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建国纲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即中共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设计――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结盟,即外交政策的“一边倒”。如果说与资产阶级的联盟是国内统一战线的话,那么与苏联的结盟可以说是新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通过与苏联阵营的联盟,可以获得新中国所需要的安全的国际政治环境,以及获得苏联阵营在各个方面对于新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表述了这两个联盟:

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

(一)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注26

与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向外界公开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向苏联阵营的同时,刘少奇正对苏联进行着秘密访问,与斯大林商谈建立中苏同盟的事情。在涉及外交问题时,刘少奇提出了四项原则,其中第

(二)项表示:“在国际事务中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站在一道,反对新的战争危险,保卫世界和平与民主”注27。在谈到两党关系时,刘少奇转述了毛泽东与中共中央的意见:

毛泽东同志与中共中央是这样认识的:即联共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统帅部,而中共则只是一个方面军的司令部。根据局部利益服从世界利益,我们中共服从联共的决定……在某些问题上,如果中共与联共发生争论,我们中共在说明我们的意见后,准备服从并坚决执行联共的决定。注28

在斯大林表示不接受这样的文字表述之后,刘少奇第二天将此电告毛泽东。毛泽东复电刘少奇,仍然坚持认为这是“一种实际上需要而非形式上需要的处置或态度,这种处置或态度,不要采取任何文字的决议或记录,更不应当向党内外宣布。因此,请你们和斯大林及马兄商量,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的话,你们可以从书面报告中撤销那种提法的文字,但我们实际上这样做,以利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注29

《论人民民主专政》所表述的国内、国际两个同盟都写进了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

这一时期,国内与资产阶级的联盟同国际间的中苏同盟,两者在天平上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参战,两个联盟的天平就不得不向苏联大大倾斜。朝鲜战争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对于苏联的依赖程度。“向苏联学习”成为唯一可以选择的新中国建设之路,“苏联模式”或者说“斯大林模式”不可避免地全面移植到中国的建设中来,也从此给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埋下了隐患。

斯大林是想以防止“泄密”为理由,切断中国与英美存在联系的可能性,以保证中国完全站在苏联一边。斯大林建议:“如果人民选举的结果,当选者共产党员占大多数,你们就可以组织一党的政府……各党派在选举中落选了,你们不应该使统一战线破裂,你们应继续在经济上和他们合作。”注35斯大林力图通过“选举”的合法形式,把民主联合政府中亲英美的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清理出去,使联合政府变成一党政府,以中苏联盟挤掉中共与民主党派的联盟。或者更准确地说,使中共与亲英美的民主党派的同盟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在政治上则要对其削弱到几乎不能影响中苏同盟的地步。

这是斯大林屡次四番、锲而不舍地“建议”中共举办选举,召开人大,制定宪法的关键原因。斯大林所谋划的实际上是以明修制定宪法的栈道,暗度绝对保证中共站在苏联一边的陈仓。斯大林的建议直接导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迅速改变初衷,决定制定宪法。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介入宪法制定

按照斯大林的建议,制宪就是把《共同纲领》直接转换成宪法,是“现阶段的宪法”,是一种“粗制品”。中共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决定在1953年召开全国人大,制定宪法。按照毛泽东等人原先的思路,《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理所应当也是新民主主义性质。

但是,最终的事实是,毛泽东认为:“我们的宪法是属于社会主义宪法类型的。”注36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这是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而不是属于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注37在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里注38,却要通过并实行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似乎自相矛盾。这样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在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后不久,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去世了。将《共同纲领》直接转化成新宪法的急切的心理压力,在毛泽东心中一下子化为乌有。开不开全国人大,是否制定新宪法,至少是不那么迫在眉睫了。所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所说的三件任务中的制宪任务,似乎也没有必要完成了。历史恰恰是这样显示的,1953年确实没有进行召开全国人大,制定新宪法的工作。关于朝鲜战争,毛泽东原希望将战争继续打下去。但是失去了斯大林的支持,新的苏联领导集团主张与西方和缓,同时又忙于内部事务,朝鲜事务开始转向停战谈判。1953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开始浮出水面并付诸实施,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显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不在原定1953年的三大任务之列的。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具体内容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他,就要犯右倾或“左”倾错误。注39

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加上三大改造。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的历史发展提前发生了转向。原来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调整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原来设想10-15年后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调整为10-15年(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注40。显然,召开全国人大和制定宪法基本退出了1953年的历史进程,而过渡时期总路线强势介入了1953年的工作安排,并且上升为“照亮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错误。

斯大林去世了,制定宪法的建议变成了斯大林的遗志。出于对社会主义阵营事业的考虑,毛泽东一定要继承斯大林的遗志,这样有利于巩固、提升毛泽东和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毛泽东的心中,这个时候要制定的宪法,已经不是最初设想把《共同纲领》变成宪法的、作为“一种粗制品”的宪法,而是一部把过渡时期总路线宪法化的宪法。总路线是“灯塔”,新宪法的制定就应该照着灯塔所指引的方向前进。因此前一种宪法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后一种宪法则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两种宪法同样都是计划在1954年通过的宪法,但两者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是不是制定1954年宪法这个决定上,斯大林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1954年宪法最终成为一种什么性质的宪法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斯大林的想法是直接把《共同纲领》变成宪法,这样宪法在所有制问题方面仍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毛泽东则在所有制问题上把宪法引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1954年宪法的最终制定,是毛泽东主动追求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的结果,这种追求必然淡化中共与党外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联系,联合政府也提前启动了瓦解的进程。虽然宪法的最终内容与斯大林的建议不同,但是斯大林借制定宪法将亲英美的民主人士清理出去、而实行一党政府的建议却基本实现了。在1954年产生的新政府中,仍然保留了联合政府的形式,但是党外人士已经从国家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的位置上全部退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在规范与价值之间 ――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发布时间:2023-06-27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是林来梵博士最新出版的一部宪法学著作。林博士负笈东瀛八年,近年来在中国公法学界已是一位颇为引人关注的学者,这是他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法学专著。本文试图从立场、语境和进路等......
从“家长领导力”到“平台领导力”
发布时间:2022-11-09
在互联网时代, 随着用户需求变得多元、 极致个性并快速迭代, 仅依靠领导者的精英指挥 和员工整齐划一的行动 已经不可能覆盖“长尾”。 随着环境的更迭,企业领导力迭代升级的层次是非常明显的,让我们来看看,不同条件......
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
发布时间:2013-12-19
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 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 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 摘 要:私有财产入宪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和巨大的宪政价值。中国新宪法在总纲中通过......
找到你的利益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5-08-13
“公司已经有供应商了,你再找一家是什么意图?”刚进入GE第二年的郝永江没想到自己会收到这样的邮件。邮件来自平时很少打交道的财务部,里面还罗列了一堆质问,并抄送了GE中国工程部和采购部的最高领导。 这对当时还是GE陆地发电部......
从“公有”到“共有”-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9
——对深圳市万丰村共有制模式的公共管理 分析 【 内容 提要】文章对共有制的由来和从“公有”到“共有”的转变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公共事务治理角度分析了这些转变对公共管理实现形式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浅析从“总章程”到“国家根本法”———现行宪法颁行以来的“宪法概念”史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分析框架的建构:对象、资料、动机与方法 (一)术语、资料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的基础问题,对宪法的界定形塑了宪法学的分析框架。既然自现行宪法颁布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宪法一词的界定具有多样性,那么最好在开头就对宪法概念这......
从草草蚂蚁到香香蚂蚁(四)
发布时间:2022-08-10
我在安娜家住了下来。因为我身上好闻的花香味,蚂蚁们都亲切地叫我“香香蚂蚁”。 每天,我都会和安娜他们一起到外面去找食物,空闲的时间我就给蚂蚁伙伴们讲讲故事、唱唱歌,我的生活恢复了以前的温馨与平静。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
带领更多职工共同致富
发布时间:2022-10-23
“俺家培龙自从担任五师八十三团园艺二连工会主席后,农忙时成天不在家,每天要用两部手机才能忙过来。对待职工技术管理的事情比对自家还重要。”谈起周培龙的变化,妻子李彩既埋怨又心疼。 李彩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周培龙担任干部后......
五四精神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引领
发布时间:2023-03-12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虽然距今已90多年了,但是其留下的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之奋斗。五四精神凝结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价值,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励着青年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不息。研究探......
从善良人的大宪章到犯罪人的大宪章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要:李斯特曾说:“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中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由向主观主义倾斜到向客观主义倾斜的转变,足以见得我国刑法日益注重对犯罪人人权的保护,反映到刑法理论上体现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在......
浅析四项基本原则的形成到入宪
发布时间:2022-09-26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他指导下,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的两个讲话,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一个是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
论从历史的宪法到理想的宪法:基于文本、情势和解释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2-12-27
一、问题的缘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宪法可以塑造一个国家的命运,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宪法不仅表明了共同体的特定生存形式,而且体现了一种基于客观价值秩序的生活规划与民族性格,它意在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方式,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宪法凝聚共识
发布时间:2015-09-0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新的历史高度作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政治判断。依宪治国关键在于有力推动宪法实施,确保宪法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指引,成为全面深化......
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在政府职能转型和公民社会成长的背景下,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面临困境,客观上呼唤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因地制宜开展的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网格化社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维......
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发布时间:2023-07-27
城市雕塑的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发展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北京城市雕塑已进入繁荣期,未来必然向公共艺术的方向发展。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城市雕塑......
从《海滨故人》看五四新女性困境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海滨故人》描写了五四时期接受思想启蒙的五位女性面对爱情与生活不得出路的困境,反映了五四时期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批新一代女性怀揣现代思想却在传统大环境下无法寻得理想人生的悲凉状态,揭露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和女......
试论《钦定宪法大纲》的宪政意义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5
【论文关键词】《钦定宪法大纲》 宪政 探析 论文论文摘要: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近百年的宪政探索史上,《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意义重大。大纲具备了宪法的基本内容,为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奠......
浅析宪法功能:科学领导的宪法面向
发布时间:2023-05-27
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党的领导原则已经演化出一个具体而庞大的制度网络,并因此成为某些学者主张中国宪法之不成文性的制度根据。这些基于党的领导的制度网络并非宪法不成文性的根据,而恰恰构成发展成文宪法的......
从宪法的功能谈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现代法治国家,所有的国家权力都由国家宪法赋予并加以规范,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及其政治活动,都是人权的法律化。宪法对于国家基本权力、人权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功能。关键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基本权利;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
从“五星”到“破产” 豪华酒店转型艰难
发布时间:2023-05-14
政府公务会议不再入驻、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客流量持续低迷……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两年多来,在狠刹奢侈之风背景下,国内不少高档星级酒店经营遭遇寒冬,有的五星级酒店甚至陷入了破产清算的境地。 五星级酒店首现破产 一些客人正在......
谈五“品”高照:让客户从想要到尖叫
发布时间:2022-08-01
谈五“品”高照:让客户从想要到尖叫 谈五“品”高照:让客户从想要到尖叫 谈五“品”高照:让客户从想要到尖叫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业的营销模式只有对特定时期的营销环境作出良性的回应,才能保证其营销工具在市场实......
提纲挈领 条分缕析
发布时间:2023-03-25
克隆技术如果用无性繁殖来解释,只是说到了这门高端技术的性质,而要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它的具体内容和它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就有点困难了。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奇妙的克隆》巧妙地用了四个小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标题当然......
从“双基”到“四基” 启迪数学思维课堂
发布时间:2023-04-15
王庆军,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学研究室高中数学教研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被授予“深圳市名师”称号。现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对象,深圳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深圳市龙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兼职教研员,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级优秀教练员。近年来,发表论文26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篇。参与编写的著作或专业书籍有《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设计》等4部。近3年主持的课题有广东省“十.........
探究宪法上的领土原则
发布时间:2023-05-15
按照规范的逻辑层级来划分,宪法中的领土规范除了表达一个明晰的领土概念之外,也表达出各自奉行的领土原则,这些原则大多在各国宪法文本的序言、总纲或总则中进行了庄严地表达。其意旨在于抽象地确立和宣称一个国家所奉行的基本领土准......
从宪法侵权看我国的宪法救济(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论文摘要:宪法司法化是宪政的基石,中国宪法的私法化无成例可考,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实践进行了理论剖析。 论文关键词:宪法;司法化 1 案件 1990年山东某市中学生齐玉苓考上中专,但齐的同学陈某在其所在......
简析党的领导与宪法实施
发布时间:2023-07-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身国情特色的法治之路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全会公报和......
从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 从根本上说,少年法庭向少年法院的发展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创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一个少年法院在中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远。关键词 少年法庭 少年法院 少年司法制度第一个少年法庭的诞生美国伊利洛斯州......
从新手到行家女PSCO王国芬的五年蜕变
发布时间:2023-01-31
夕阳西下,余晖给波光粼粼的海面抹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繁忙的阳江港内,一艘10万吨级的货轮正缓缓靠岸。阳江海事局女PSCO王国芬身穿笔挺的蓝色制服,头戴白色钢盔,静静望着这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籍巨轮,任凭它那巨大的身影将自......
对于建构主义纲领评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通过对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案,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建构主义关于科学知识的几个观点的阐述与分析,来回答“科学知识到底有没有社会性和多大程度上具有社会性”这一有关元科学的根本问题,同时表明笔者对建构主义的立场。 ......
樊纲:未来五年的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3-04-16
本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一个通常说法是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进入一个比较低的增长时代。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待? 什么是好的正常增长呢?经济学有个术语叫潜在增长率,是指充分利用了潜力而且没有通货紧缩的......
70后水墨:从个人日常到公共图像
发布时间:2015-08-24
进入21世纪以来,70后水墨开始被关注。常有此类展览发出类似的论断:作为一个同中国改革开放同步成长起来的社会群体,70后艺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为70后水墨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了空间。而70后水墨创作群体是相对庞大而整体的......
浅谈从行政科学到公共行政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4
在1910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上,美国还是作为行政科学研究的后来者出现的。美国学者在这次会议上并未发出什么声音,以下就是由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的浅谈从行政科学到公共行政。 但就当时的情况看,美国在行政科学研究方面......
深刻领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质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民建中央引导全会成员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关键词】“四个全面”......
从构建公共领域看美国情境喜剧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要:本文将从情境喜剧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这一视点对美国情境喜剧展开研究分析。主要分析什么是美国情境喜剧构建的公共领域和美国情境喜剧构建公共领域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希望能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美国情境喜剧能够有如此大的魅力,深受......
从国际人权公约到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6
【论文关键词】人权 妇女人权 宪法 论文论文摘要:人类的未来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充分发展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发展则离不开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广泛参与。妇女人权的实现必须保证妇女获得自立、自强与自主的能力,以及赋予她们参与......
纪念“五四”话科学
发布时间:2022-10-06
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当年正在求学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并受到它的熏陶和鼓舞,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一辈子投身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我是1918年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的。第二年,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很快地传到了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我是从偏僻农村来的,一来到南京这个中国南方的文化中心,立刻感受到新文化运动正在冲击着封建古国的.........
从产品到角色,从角色到产品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 要:文章通过角色的抽象化,提出一种快速原型的产品设计方法。以产品的功能拓展为基础,用角色功能匹配产品功能,利用角色的行为能力特征反馈到产品的设计原型,实现产品设计的精准定位。 关键词:角色;抽象化;产品设计 检 ......
后“五四”文学浅谈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关键词:后“五四”;基本形态;观念构成;创作概况 一、后“五四”文学的基本形态 20年代的大革命驱动了“五四”文学“化”的进程,部分作家投身政治斗争,更多的作家从人生态度到艺术观念也都程度不一地向政治趋......
公共领域
发布时间:2023-03-21
按照我们的祖训,为人应当以天下为公,而个人修炼之最高境界当为大公无私。作为一种思想范畴,"公"与"私"的辨证关系在中国思想史上本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大概是由于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的原因,人们一想到"大公无私"这个多少带有......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导言:问题的界定 近来,围绕《物权法(草案)》而出现的争论,涉及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包括宪法、民法等部门法学者的共同关注,在学界乃至立法界都引起了广泛反响和思考,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法律问题......
从“礼治”到“法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8
一 根据一般流行的见解,传统的中国社会,从政治学的方面看,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从社会学的方面看,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而无论“人治”还是“礼治”,在今天都不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因为归根到底,它们只是另一种社会、另一个......
从“法律的统治”到“法律人的统治”
发布时间:2022-09-19
一、法律职业论及法律人观念 法律职业论与法律人观念出现于我国构建法治国家与法律自由性确立的过程中,因此两者对于法治国家的建立与法律自由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法律职业论提出的目的是相对于政治而言,更好的实现法律的独立。法律独......
现行宪法对国家治理的法治引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据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与依法治国通过全会决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依法治国对于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国家治理究其实质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
从“编”到“用”
发布时间:2023-07-22
【关键词】语文课程;读本;编写;运用 【作者简介】钮勤章,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210008)教师。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当下的语文教学基本是文本教学,而文本的重点落在读本和课本。准确地说,读本是相对于课本而言的......
缄默到触动(四首)
发布时间:2015-08-20
一直没有从那么多好 听的名字里走出来 从嘴上摘下来,挂到心上 仅此,就用了我三十年的时光 暖水沟,老榆树,水泉洼,寸草梁 玉液渠,杏树崖,黄花峁,槐荚香 葫油坊,绣线塔,鸳鸯伴,老鹰爪子…… 那么多不识一丁者,......
不能用行为共同诉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
发布时间:2022-09-26
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据此,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实施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有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第二,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在发生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三,在主观上必.........
从“堵”到“梳”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备受道德谴责的性工作,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但是就性工作的合法与否一直是当今时代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女性工作者的合法性问题,并结合目前,对现代化社会管理制度下......
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 ——“四段学导”课堂教学结
发布时间:2023-01-26
" 讨论交流的合作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在“四段学导”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之“导学”阶段就是在学生自学完毕后......
“公共利益”的宪法解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文摘要】宪法上的“公共利益”主要是指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等以保障人权为最终目的,并且应当主要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和决定的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执行和适用有关法律时应有宪法思维,进行合宪解释......
浅析中国共产党的宪法实践
发布时间:2022-07-29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奋斗历程中一以贯之的政治理想,是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坚实的制度保障,是最为根本的国家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
从由多读到少到由少读到多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由多读到少的习惯作者把写作思路铺陈为文字,是由少到多的写作过程;读者把文字浓缩成作者思路,是由多到少的阅读过程。由多到少的思路概括是基本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是获得主要信息的重要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是复杂的思维历程,包括记忆、筛选、概括等思维,而且渗透读者经验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记忆筛选概括等思维中,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经验为参照,是深度阅读。事实上,肤浅阅读即不可能由多读到少,却养成丢失的恶.........
梁干乔:从中共早期党员到资深军统特务
发布时间:2023-07-27
从中共早期党员到托派分子,再到资深军统特务、铁杆反共分子,梁干乔的人生真够丰富多彩的。只可惜他是“弃明投暗”,选错了路。 梁干乔的人生,从投身黄埔时立下反攻先驱的宏愿,到最终走向反共先锋的结局,其间经历,鲜为人知。 ......
探究从公共性行政诉讼到行政公益诉讼
发布时间:2016-12-27
一、我国公共性行政诉讼的勃兴 (一) 为何公共 从历史视角看,中国大陆自1996 年首例公共性诉讼案诉诸法院至今,就公民个体而言,几乎未见严格规范意义上的公益诉讼,即非利害关系人基于公共利益提起的客观之诉。实务上所谓的公益诉讼......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2
十年来,在劳动立法、司法、执法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例如,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悖、对于某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缺乏宏观整体把握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作简单化处理、有时不能透过......
试论雇工从事雇用合同行为受到损害的司法救济(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侵权责任、企业法人对其工作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中都有规定,而对雇主的侵权责任,《民法通则》未作规定,实践中又常遇到此类情况。笔者认为,雇工在从事雇用合同......
分析戴维森纲领的“福斯特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29
戴维森纲领基于塔尔斯基约定-T 模式将真和意义加以联结,试图勾画一幅真之语义论的理想蓝图,从而为一种自然语言中的任一表达式的意义提供一种有效的解释或说明。这一模式必须仅仅蕴涵具有外延解释性的 T-语句。然而,以福斯特( Foste......
从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的共产党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前后经过了20余年的时间。这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也在风雨飘摇中诞生并在炮火中逐渐前进。本文详细梳理了该过程,旨......
从平政院到行政法院(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6
【正文】 行政诉讼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是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处分损害了民众的权益。在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根深蒂固的官尊民卑意识下,是不存在产生行政诉讼思想和制度的土壤的。直至近代,行政诉讼的理......
人权与国权的觉悟——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同异论
发布时间:2013-12-17
" “五四”距今已经 80 年了,而人们对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却依然莫衷一是。有人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有人说是青年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有人说是自由主义的人权运动;有人说是民族主义的国权运动。混淆的根本原因是把五四运动和与......
依宪执政的五重意味
发布时间:2023-03-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长期以来,执政党与宪法法律关系问题、各级党委权力正当性渊源和边界问题、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问题、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关系问题,以及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问题等......
谈中国形象的海外认同从意识形态到形象
发布时间:2022-11-10
一、国家认同、国家形象认同与形象的特征 首先需要说明的,国家认同不同于国家形象的认同,尽管两者的目标都是认同。前者强调在想异求同心理中( 现实或想象的他者威胁) 形成身份政治,同处一个利益攸关的共同体( 如领土及主权范围、文......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法的模型”
发布时间:2022-08-11
摘要:维特根斯坦“意义用法论”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了后现代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开创了日常语言学派,且还为其后的语言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认知语言学(包括构式语法)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进路,一反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路,力主从......
从中西审美异同看汉语政论文四字格英译
发布时间:2022-12-04
一、政论文翻译与翻译美学 政论文翻译研究可以采取翻译美学的视角:首先,翻译与审美密不可分;其次,美学对翻译具有全局性观览。因此,翻译美学对政论文翻译具有适用性。 翻译与审美: 翻译与审美同属于文化范畴。一方面,只要我们......
教育到家:从传说到务实
发布时间:2023-02-04
教育,这个似乎最不可能被互联网颠覆的产业,正在面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变革和挑战。 近日,上海市民郭家佳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说他几天前报的托福强化班已预约成功,很快就可以上课了。更令郭家佳高兴的是,这家......
关于带领中青年教师共同研究中国教育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我退休十年来,参与承担三项国家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与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并出版四本著作。研究历代教育业绩,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价值,也具有现实价值。 [论文关键词]退休;参与;研究项目;心得 退休是人......
习近平就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
发布时间:2023-03-25
2015年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
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
发布时间:2022-11-09
【摘 要】文章从国家-社会的视野出发,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在两者关系的变迁中总结了我国社会建设问题的三种模式。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社会建设问题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统治模式,到十六大以前的社会管理模......
婚姻无效制度论——从英美法到中国法
发布时间:2023-01-15
婚姻无效制度论——从英美法到中国法 婚姻无效制度论——从英美法到中国法 婚姻无效制度论——从英美法到中国法 一 引言 在中国现行婚姻法中,并不存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共有的婚姻无效制度。目前,对各类违......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研究——— 从公民宪法信仰谈起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依法治国的拦路虎宪法信仰的缺失 从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1976 年后再踏法治征程; 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重要含义,到十八大审议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在磕磕绊绊的前进时,逐渐探索......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4
三、处理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需要哲学家的智慧 劳动关系的复杂化直接影响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例如,李某在北京某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三年,但是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其间,李某的月薪8000元,被该公司每月扣发20%作为风险抵押金。......
启蒙:繁复的五四旋律
发布时间:2023-02-04
在进入本文题目所指示的意义阐释之前,首先应该有一点需要申明,即是对“五四”这一历史对象的确认。谈及“五四”及其所内蕴的启蒙精神,无疑是20世纪最为热门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中国人文学科的诸位研究者们所无法回避的核心题旨。......
班主任从保姆到参谋、班委从服从到计谋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格健全、通识博学的合格社会主义人才基地,但是现有的管理制度对于富有个性的90后所起的作用日渐衰微。寻求一条富有新意又充满创新的管理制度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以90后学生......
试论共同抵押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4
卷首担保法律制度作为化解市场经济风险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手段,横跨物权法、债权法两大领域,已经成为各国民商法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而在各种担保物权中,抵押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担保方式,素有“担保之王”之称。抵押物......
法律职业共同体间的交流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说明全会有意要加强法律共同体间的沟通,促进共同体间的相互交流。共同体是由某种共同的特质维持或形成的成员间因共识而达成协议的群体,......
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长河中,有一些堪称"一言而为天下法"的不朽名言,它们宛如这条长河中的璀灿明珠,长久地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它们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跨世纪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思想的......
“五水共治”急先锋
发布时间:2023-03-11
庄建平,海宁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斜桥镇仲乐村党总支书记。 据了解,这些“段长”主要负责河道巡查、河岸绿化养护、村民管理等工作,每月至少接受一次考核和不定期现场抽查。年底时,将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考核结果,并对考核先进单位......
从齐玉苓案看中国的宪法司法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可见,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上明确表明被告陈晓琪等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开创了中国宪法作为民事审理......
从默庐到潜庐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文章运用新批评细读方法分析冰心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两篇散文:《默庐试笔》、《做梦》,以期透视冰心散文之美文性、儒家文化性、基督教博爱性。 【关键词】细读;冰心;美文;儒家;博爱 《默庐试笔》开篇即运用中国传统绘......
从儒家到儒教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为抵消佛道二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朱熹以《仪礼》为本经,以《大学》修齐治平的理想进阶为依据,对传统儒家礼学进行重建,改变了传统礼学自上而下的路径,使之由政治转向生活。自下而上的礼学重建注重日常......
从迷惘到觉醒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 要:本文在西方父权文化的大背景中研究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两部经典作品中的新潮女郎。她们欲挣脱父权文化的束缚,有的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只能沦为男性的依附,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有的打破父权文化......
从现代到未来
发布时间:2023-03-20
双百万辉煌 品牌战略加速 随着产销量突破双百万,北京现代的品牌战略也再度提速。在23日庆典活动现场,北京现代还正式公布了其阶段性的品牌战略方向――“从现代 到未来”,这将成为北京现代未来2-3年的品牌发展方向,依据此规划,......
从“纤夫”到“牧者”
发布时间:2022-12-02
学习的发生之处在学生。教师如何依靠、点燃、激励和发动学生,由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实现“纤夫”到“牧者”的角色转变,达到不见自我的生本最高境界?根本方法就是从学生出发,对课堂进行再造,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
从48元到37.5元
发布时间:2015-09-16
你可别小看买菜这日常简单的事务,可是很能锻炼我们交际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同学们来说,是个很不错的尝试和挑战哟!你瞧,下面这位同学就因为“买菜”的独特策略,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哟! 生活中处处是惊喜。取得一次优......
从老子到米斯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我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less is more)的观点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米斯的观点和老子的“少则多,多则惑”高度契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的“少则多”......
从小众到小众
发布时间:2015-08-25
评估价格 3.4万元 评估车型:荣威350 行驶里程:6万公里 登记日期:2010年1月 配置:1.5升发动机,中控锁遥控钥匙,电动天窗,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自动空调 车况:个人一手车,全程4S店保养 付冰洋 经济......
从《岁月》到《挥手》
发布时间:2023-05-09
聚会地点在一个叫“岁月”的茶坊。茶坊靠河边,绿树掩映,内设古朴,处处茶韵流溢。大家品茗聊天,其乐融融。突然,诗人蒋明英对我说,你是写小说的,给你说个故事。接着,她就讲了两个老人的故事。说他们打赌,看谁先死,到后来住到......
从观念到细节
发布时间:2023-04-03
朱永通君曾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后又从事教育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工作,本书是他在教育领域多年观察和思考的心得的一个结集。他是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
从贝壳到刀片
发布时间:2016-04-07
如今大多数男性至少每隔几天就会使用一次剃须刀。其实,人类的剃须历史从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我们的祖先将燧石或其他物品的边缘磨利,从而剃掉脸上多余的毛发。在史前洞穴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男性的脸上没有任何毛发。考古证据......
从生活到艺术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为了提高我国人民对于民间舞的认识,加强不同的民族文化在我国的普及,本文就对民间舞在编创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编创方法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关键词:民间舞;编创;问题;途径 在现代民间舞蹈的编创中,大部分的编创者......
从小说到电影
发布时间:2016-10-14
电影《费尼兹花园》(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又译《悲惨的青春》,改编自意大利作家乔治・巴萨尼的《芬奇・孔尼蒂花园》,于1970年被著名新现实主义派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搬上荧屏,主要讲述二战前夕,一对犹太男女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