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

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4:42:05
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
时间:2013-12-19 14:42:05     小编:
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 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 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

关于一般财产权的发展,尚未有人写过圆满的描述,或许在当今的知识状态下,这种描述也不可能有人写得出。在比较制度的研究中,没有领域像这个领域,资料是如此地难捉摸,难令人满意。法律理论和经济事实、成文法律和民族习惯、潜在权利和实际幸福间的差异,使人和相同的制度,被涂上了很是差异的色调,即使人们是很诚实和详确地描述这些人和制度。具有法律心灵的史学家,会把重点放在与人民实际生活有很少关系的形式或原则上。经济学的史学家,对这种细节可能没耐心,他们会要求人们关注制度的实际运作,结果却发现,某些事件的变化唤醒了沉睡的法律原则,在制度之运作中,这个法律原则或许有致命的力量。具有辩护之归纳倾向的理论家,通常凭借审慎的挑选和明智的舍弃,引证旅行者、人类学家、早期的法典和一些当代的习俗,来支持自己;因为,如果他不能忽视某些方面,从而在日常制度运作和其理论意涵中,发现一些能支持自己的东西,他也太不幸运了。我们自己的社会历史学家,在提供任何一个世纪的英格兰土地财产权的完美的确切图景时,会有非常大的困难。任何一个人,只要考虑到这一点,他就会认识到,在从旅行者的陈述中重构某无书面文件的原始人民的财产权的真性质时,科学所要求的那种谨慎,即使他是一个熟练的观察者。

只要一个例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实行粗放式农业的简单共同体中,有个人告诉旅行者说,这是“他的”土地,那是他邻居的土地。后来,这个陈述就被适时地印刷出来,最终进入一卷论述财产权发展的著作中,作为个人土地所有权的证据。作者也没有用注解告诉读者,是否还有别的关于占有状况的研究。另一个研究者,可能会同样正确地说,这土地“属于”部落。在不同倾向的著作中,这种评述可能同样是支持原始共产主义的好证据,尽管可能没有资料,以表明土地事实上是怎样被部落成员使用的。在一些澳大利亚部落中,优秀的研究者告诉我们,这里不存在土地的私人财产权[2];但在另一些部落,其他研究者则使我们确信,土地既不属于部落,也不属于家庭团体,而只属于单个的男人[3].这究竟是部落间的差异,还是观察者间的差异呢? 侯韦特(Howitt)的经典著作[4]中有段话,或许对此类问题和方法的一般难题,会有一些启迪。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 的海滨部落里,其中的情形似乎是,孩子出生于其上的土地即是“他的(is his )”:他可在其中打猎;当孩子在父母自己的地方以外的土地上出生时,父亲或母亲甚至也可“获取”这块土地。“一个人出生于其上的地方,”一个老人说,“是他自己的地方,他通常有权利在它上面打猎;所有在此出生的其他人也有这样做的权利。”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这是文明的研究者最不愿意遇到的权利资格现象之一。对任何单个土著人的考察的结果将会劝他相信,该土著人拥有他出生于其上的土地;但如果他碰巧考察多个在同一地域出生的人,结果就只是,他将发现,许多人主张同一块土地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对它的财产权既不可描绘成公共的(communal),也不是个人的。

由于资料很难确知,所以归纳就必须非常谨慎。在此,我最多也只可能展示少数非常突出的特点,希望有助于说明下述问题:财产权在社会制度中的非常不同的功能,财产权观念所经历的变异,这些变异与社会一般发展所联系的方式。为此目的,我将简要阐述下述五个问题:一,财产权的一般观念;二,财产权赖以存在的心理条件;三,财产权社会功能的某些方面;四,财产权在社会发展的若干阶段所采取的一些形式;五,我将简单考察一下上述思考对某些典型财产权理论的启发。

一 财产权的观念

为了社会理论的目的,财产权被构想为人对物的控制。人需要吃食物,需要工具获取食物,需要土地在其上耕作,并为此在其上站立和移动。他仅是为满足他的需求,就必须至少能暂时控制他正在适用的工具,和正在其上工作的场所。但是,这种暂时的控制和占有要变成财产权,某些另外的条件还是不可缺少的。它的占有必须首先得到其他人的承认,也就是说,它必须有权利的性质。第二,对有恒定性质的物而言,他的权利必须也要有某种程度的恒定性,他必须能够指望自己可使用该物,他对它的权利,虽然在时间上可以受到限制,但这种权利的效力一定不能仅限于物握在他手中之时,而且,在他缺席时也必须受到尊重。三,他的控制必须是排他性的。如果与其他人分享对物的控制,那么它就不是他的私人财产。但是,如果只是他和同伴控制它,排除了世界上的其他人,那么它就是他们联合的(joint)或他们共同的(common)财产。在另一方面,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可同样地使用它,那么它根本就不是财产权,财产权可以是私人的,联合的或共同的,但它必须是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它必定对其他人是排他性的。

然而,必须牢记在心,排他性控制不必然意味着全面控制。A可能为了一个目的控制一物,排除了世界上的所有人,其中包括B;然而B可能为了别的目的控制同一物,并排除世界上的所有人,其中包括A.当我在一家旅馆中占据一个房间过夜时,它在这一夜便是我的,排除其他的任何人。但是,房东对该房间则拥有排除我的恒定的权利。有人可能会反驳道,我们应该说,房东有财产权,同时,他只给了我使用它的权利。这种说法看来可能是很符合习惯的,如果对财产权作寻根究底的分析,那么,基于某些理由,可取的做法似乎是主张说:所有形式的控制,都是同一个属的类(species of one genus),对一物的控制可是全面的,也可是部分的,部分控制会通过诸多等级之递增,直至演变成全面控制,当然,我们很难知道在何处划这道线。主要的原则区别,似乎是处于为了使用和享受的对物控制和为了处分、出卖、交易或遗赠之目的的控制之间。就所有权的意义而言,后一种控制可能确实被看成是财产权的实质要素,但把财产权仅仅局限于这种意义,将会遗漏对“使用”和“享受”方式的考虑。某人可能只是一份地产利益的终生所有人(life-tenant of a landed estate),这份利益在他死后的处分,可能取决于法律、共同体的决定,或在他之前的所有者的意志。然而,当他活着时,他对该地产利益之管理可能有全面的控制;由一代传至一代,相同的情形都可能会重现。不考虑他活着时的利益,就将割裂财产权的概念与实际控制的主要条件。

另外,财产权是一个原则,它容许若干不同方向上的变异,这一点在下面将会看到。控制可以或多或少是受社会充分承认和保障的。它可以或多或少是恒定的,或多或少是依赖于当前使用和占有或享受的。它可能仅集中在一个人之手,或者为多人所共同拥有。在物所可投放的目的中,它可能被扩展至很多目的,也可仅局限于少数目的。但是,这种控制最终要成为财产权,它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被承认,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对有体物直接的物理享受(physical enjoyment),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排除其他人的控制。在这些限度内,诸多方向上的不明确的变异是允许的,这些变异并不必然是相互依赖的。

二、财产权的心理学

这些基本考量,有助于我们确定财产权的心理学基础,在此,仅举一例就已足够。一些学者谈到财产权本能,但这是太过简单的说法。毫无疑问,高级动物有初步的财产权。你的狗抓到的骨头是“他的”的骨头,他会激烈反抗从他处夺走它的企图;但对他尚未捡到的骨头,他则没有这种表现。我家养的寒鸦偷了我的铅笔,自觉是个小偷,急忙带着它振翼而逃。他用它玩游戏,挑衅地丢下,又敏捷地捡起;当我努力去抓它的时候,它却径直跳到我的手指上――我这个倒霉蛋。这些场合的情形似乎是,某类物激起的兴趣――或者是作为食物的用途,或者如在小寒鸦的例外情形中,通过它们作为好看、明亮、易啄和轻便的物的固有吸引力等――是由对某特定物的第一次夺取行为甚或第一次注意行为所集中起来的,由此产生对该物而非其他物的一系列的伴随或附属于该物之使用的情感或反应,这构成物的心理的拨归己有(mental appropriation)。被拨归己有的物成了行动的永恒基础,是他们在急需时可指望且可依靠的东西,不仅对人来说是这样,而且对狗和它的被埋藏起来的骨头、对鸟和它的巢、对寒鸦和它的被隐藏起来的食物来说,也同样如此。对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他的财产首先是他可依靠的恒定的家,是他维持生计和享受生活的恒定的资料。财产权因此就是有目的行动之有序生活的必要成分,实际上基于相同的原因,它也是自由生活的必要成分。这就使财产权区别于单纯物质资料的充分供应。一个由专家权威精心准备和调配美餐的人,或许营养充分,但由于他除了他眼前的饭碗之外没有任何财产权,所以,除了接受该食物或拿它喂猫外,他便没有任何自由。一个口袋里只有一先令的人,却可自由地在这一先令的限度内吃喝自己喜欢的食物。他或许不像第一个人,吃的食物没那么好,没那么有营养,但是他有他自己的选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按周拿工资的人要比被支付汽车的人更自由,以自己的劳动工具在自己土地上劳作的人比挣工资的人更自由。在任何一点上,一个人越能指望投入到自己财产上的自己的劳力,他便越能追求适合自己兴趣的活动。一句话,某种程度的财产权,似乎是自由的实质基础;反过来,享受自由的感觉依赖于所有权的喜悦和自豪的复杂成分间的安全和恒定感觉。

三、财产权的社会视角:使用和权力

不幸的是,一个人的自由往往否定了另一个人的自由。在发达的社会中,某个人的财产不只是他控制和享用的东西,不只是他可作为劳动之基础和有序活动之载体的东西,而是他能够用以控制别人、使它成为别人劳动和他自己所命令之行为的载体的东西。财产的抽象权利容易忽视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区别。例如,建立在劳动者对他的产品的权利之上的财产权理论就完全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财产权最显著的职能是为别人的利益而拿走某人的劳动产品。财产权的历史和哲学,都把该制度对社会生活的这两种关系,看作了一个整体。一方面,财产是恒定、有序、有目的和自我指导之活动的物质基础。从整体上讲,这种财产是所有者本人直接或与其最亲最近的人一起使用或享受的。另一方面,财产权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藉此,那些不拥有它的人的劳动,受到拥有它的人的享受的指引,并且是为了满足后者之享受的。在此种意义上,所有者的控制实质上是对劳动的控制。它是一种魔术,藉此,在自己的圆眼窗阁楼上闲逛的人榨取了在土地上劳动的人的第三支荨麻,并称之为租金。它实质上并不存在于对实在物的处理和使用之中。他对该实在物知道的很少,比如一个阿根廷铁路的股东对“他的”铁路的路线所知道的一样:他只晓得每六个月要分一次红利,虽然他可能很难说出500里内铁道的终点在哪里。

财产权的这两种职能是非常不同的。一种是对物的控制,它给予自由和安全,一种是通过物实现的对人的控制,它给所有者以权力。在一些方面,它们二者是截然对立的。然而,从性质上讲,二者又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的关系可藉制度的历史而得到考察,现在本文就简要说明其中的一些阶段。

四、财产权发展的阶段

在一般的意义上,在每个已知的社会都有这种财产权。男人的衣服、武器和工具,女人的首饰、家庭的小屋或洞穴,至少是其中被标记的部分[5],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属于男人、女人或家庭的。塞利格曼(Seligmann)博士和夫人曾给出了韦达(Vedda)部落之简单个人财产的清单:

“一个斧头,一个弓和苦干支箭,三个罐,一张鹿皮,一个燧石和一个钢块,一团火绒,一个盛水用的葫芦瓢,一个装有蒌叶皮的蒌叶袋,一个盛莱檬果的盒子,还有若干件换洗的衣服。”

就“权利得到简单社会承认”的意义来说,对这些个人的物什,个人拥有权利。至少盗窃是要受到个人的反对的,而且这个人可依习惯的形式要求赔偿。一旦有公共法庭成立,它便会依照与其他地方相同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处理自己社会所发生的权利和由此而生的冤情问题[6]. 要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就必须查考一般权利的社会基础。当然这不是我们的目的。从各个方面来讲,财产权自始就是这样一种权利:它得到承认的方式,与人的权利或结婚权被承认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就此而言,它们的发展也遵循大致相同的一般路线。对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财产权的对象是什么种类的物?它们是谁的财产?用更根本的话说就是,对物可行使何种排他控制权?由谁行使?

在已知的靠采果子、挖草根和打猎生活的最简单部落里,可能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就是前面提到的看似不重要的个人物什;另一种是土地,它虽未被开垦和耕种,却是很重要的生存资料。对前者,该社会里存在私人所有权;但很显然,小型社会里的生活,主要取决于打猎和采集活动的自由和所受的限制,即取决于土地的所有权。那么,在此类共同体中,土地是如何被拥有的呢?它是个人的呢?还是公共的?如果我们能清晰明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基本上就能在证据所允许的范围内,解决初始财产权的难题,特别是解决围绕着村落共同体的性质的难题。不幸的是,这种证据并不完全明晰明白。在一些事例中,土地毫无疑问是公共保有的,前引中部澳洲人即为一例。首先,在这些人中,部落有其明确的地域,而且其边界也得到了相邻部落的承认,在部落内部,存有划分和进一步划分。最小单位是少数家庭构成地方团体――在一个部落中,最大的团体有四十个人――此类团体在一定的土地内漫游。团体的地域和部落一样,整体上也是明确界定的。在该地域内,不存在个人财产权。该地域对团体所有成员都是开放的,但团体以外的其他人若未经许可则不得在该地域打猎;其边界习惯上也是受到尊重的。再者,所有权是与该地域的中心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该中心沉淀着居住在黄金时代――很久以前――的先祖的灵魂。他们灵魂在该团体现世的成员身上再生。用我们所定义的术语来说,很明显,该地域是该团体的共同财产(common property)。那些完全否认狩猎人群中存在公共财产权(communal property)的学者,可能只会这样来处理这种情形:即不称其为财产权,而称其为主权。此类团体本质上确是一个自主单位,但这只意味着,在该阶段,政治控制――如果我们可以使用该术语的话――和财产权利,尚未有区分。就土地而言,该区分只是到了社会发展相对较晚的时期,才最终确立;如果不是发生了灾难性社会后果,这种全面区分是否可能,是很可怀疑的。不管怎么讲,在这里,土地的有效控制权归于团体之手。任何单个成员,都不拥有针对团体的排他权利。然而,团体则拥有针对所有其他人的排他权利,而且该权利也得到其他人的承认。我们只能称之为共同所有权。如果此种相同的制度在所有狩猎人群中都得到承认,土地财产权发展史的起点,就非常清楚了。 但情形并非如此。狩猎和采食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分割。不管是在澳洲,还是别处,我们都可发现一些案例,其中,土地是由单个狩猎者和其家庭所有的[7].我们在前面看到,在这些案例中,证据都有些含糊。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准确报道的例子。维达人的组织形式是紧密联系的家庭构成的小团体,每个团体都有它的明确的狩猎地域。但在该地域内,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土地。该土地可通过有规则的继承进行传递,或者被给予其儿子或继子。它也可以被转让。但不管财产是给他的自然继承人,还是别人,都必须经过该团体全部成年男子的同意[8].在该例子中,很明显,直接所有权属于私人,幕后的所有权属于团体。团体的控制,在于确保基于出生而成为其成员的人能保有对土地的权利。只要适用该原则,土地可是公共财产,也可是个人财产,或者说,这两个原则可能混杂在一起。但是,在任何情形下,它被持有都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使用。它的保有将是占领性的(occupational)。我认为,我们可以暂时得出结论,即这是初始土地财产权的一般特征,也可以说,是最低级发展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实在基础[9].

再者,共同体仍然保留对耕作的普遍控制权,是其成员的监护者和权利义务问题的终身法院,它依靠所有的习俗管制共同的生活。就此而言,在我们中世纪的庄园司法制度中,这种古老的原则仍然存在。后来,可耕土地之耕作已不能自足。农业发展了,耕作开始依靠牲畜。为维持耕作,耕作者便应有让其牲畜食啃公共草地和使用荒地的权利。但是,草地和荒地仍是共有的;如果有草地,共同体便能依每个人的需要对它的使用做出正当的分配。最后,如果财产之持有不再平等,或不再满足家庭需要人们便会自觉地通过定期再分配制度,维持其间的合作经营模式,如俄罗斯的米尔(Mir)*.

此种体制,虽然允许个人所有权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它仍是比较原始的,因为在这里,与财产权相联系的不是权力而是使用[16].至少,当已有财产渐始不足维持生活时,社会制度应确保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有基本的生活资料。他应能继承他在家庭土地中的份额,包括对附属于它的牧场、草地和荒地的权利。随着家庭的扩展,当落到某人头上的土地不够用时,他应能获得共同体的同意,另外去开耕新荒地。如果人口压力出现,这就很可能引起邻里间的争端(在家庭贫穷和没有土地时,类似争端很少会在家庭内部产生)。其具体后果就是部落的动乱,移民和征服性战争。同时,这也可能是非组织化(disorganization)的根源。另外,人天生是不平等的,某个家庭会兴旺发达,而另一家庭可能会衰落毁灭。如果债务奴隶制――特别是当凶手应支付但却没有支付给受害人家属赔偿金额时――得到承认,一人就可能落到债权人之手,并为他开垦土地,战俘也会被投入同样的用途之中[17].这样,最后,整个部落便会服务于一个强人[18].在共同体内,军事组织的增长,也会提升头人的权威,会把他的忠实追随者提升到高于一般自由人所构成之大众的贵族地位。这种提升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相应的对另一些人的贬抑。如果某个人要有空闲作一个贵族,就必定有另一个人来服务他。

上述简略的框架,可能有助说明西欧中世纪组织由以演变的经济的一般特征。庄园制之前身的整个问题,依然纠缠于无尽的争讼之中,但是,对人类学资料的考察证明,总体上证明了这样的观点:即,在全部进程的后面,我们必须放置“一个共有者(share holder)的村落共同体,它在开放土地制度中开垦耕地,并把村落生活的所有其他必需品视作自己的附带物”[21].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共同体中私有财产权发展或幕后控制权维持的程度。在任何情形中,拥有土地最初可能都是为了使用。对独立所有者而言,它的价值依赖于伴随着它的对确为公有土地的某部分的权利。但从一开始,我们就看到,此种制度与不平等是相容的。我提过到这种不平等发展的方法。中世纪早期,在我们国家,国王权力的增长,对私的人民(private people)司法特权和对应的财政义务的授让,与对教会的相应授让一起,持久地共同发挥作用,把村落转变成庄园[22].现在,庄园中耕作者的劳动,既是为了庄园主,也是为了自己。庄园主的财产就是为了“权力”而被持有的,或者更严格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9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摘 要」抗辩权的概念来源于抗辩的概念,它经历了罗马程序法、罗马宗教法和德国法三个发展阶段。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
追问生产力和唯物史观——系统历史观导论
发布时间:2023-04-13
" 内容提要:目前学术界对生产力的研究,只是用系统思想研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一些学者开始用可持续发展即用生态的观点来研究生产力的构成,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但没有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生产力的本质,没有历史地考察生产力的内涵......
浅析权限规范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13
一、权力的概念及其本质 ( 一) 权力的概念权力: power,中文其实来源于英文,意为通过意志的运用已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现在多指一种权属和能力。权力观念来源于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是人们依据契约而订立,那么国家权力是属于人民......
探讨作为“他者”的历史———梅洛-庞蒂的历史观念
发布时间:2023-01-04
梅洛-庞蒂重新阐释笛卡尔式的我思,以知觉作为认识自身和世界的起点。知觉不同于意识层面的一系列逻辑判断,而与另一要素密不可分身体。通过身体,个体以具有感知和行为倾向的意识与世界遭遇,因此知觉的真正主体是基于身体寓居于世界之中的个体,超越了纯粹意识反思的圉限,作为一个存在的合集,即我作为身体存在与我在世界中存在的统一;同时,主体所在的固有的场及其存在维度不止自然世界,还有社会和人的历史。由此,历史作为.........
财产权观念应跟上“修宪”步伐
发布时间:2013-12-19
财产权观念应跟上“修宪”步伐 财产权观念应跟上“修宪”步伐 财产权观念应跟上“修宪”步伐 财产权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有了财产权,才会有正常的交易、企业、经济,才会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转观念变教法学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17
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演化
发布时间:2023-06-11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演化 中国哲学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朝独尊儒术,中间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而儒家最后获得独尊的地位,不仅仅是行政命令使然,更多的是来自理论的成熟和不断完备。之所以成熟,是因为儒学的经典,有很多事周朝立国之初......
他物权的历史演进和我国他物制度的重新构造
发布时间:2023-04-29
他物权的历史演进和我国他物制度的重新构造 他物权的历史演进和我国他物制度的重新构造 他物权的历史演进和我国他物制度的重新构造 一、他物权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 (一)关于他物权的称谓 民法......
浅谈西方艺木观念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31
论文关键词:;再现;表现;形式主义;观念艺术 论文摘要:就历时的角度来说,西方艺术在观念上可区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形式艺术和观念艺术,每一种艺术观念针对不同的艺术,适合解释特定种类的艺术。现代艺术从形式艺术发展到......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要 「权利」是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及法学的核心观念,其意义为个人自主性为正当。本文通过对「权利」一词在晚清文献和《新青年》杂志中使用时的意义分析,以及初步统计研究,试图揭示中国现代文化形成中是如何接受和使用个人权......
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的盛大叙事
发布时间:2023-02-03
小说是这个时代文学创作的主体和中心,因对时代生活的记录和艺术的广阔包容性而具有巨大文学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小说创作成就是体现地方文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是衡量文学湘军是否走向复兴的重要评价指标。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湘......
论财产具有的社会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存在的“财产”概念
发布时间:2023-06-09
共产主义之共,是何种意义之共?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群众中,该问题都颇受争议。总体来看,人们多是围绕财产的社会形式做出探讨的,也就是把共产主义财产权问题主要看作是私有财产存废、财产制度安排等问题。这种思路特别容易陷入死胡同,因为马克思既批判私有制,又不认同简单的公有制,这样,共产主义之共就相当于是在挑战人们的想象力了。我们认为,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考察财产,才能理解共产主义之共的真正内涵,否则必.........
演义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征服者的荣耀和力量AlexandertheGreat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人物简介: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他的远征客观上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传播。对应酒种:TIVERVranec戴维娜韵丽干红葡萄酒产地:马其顿(Magedon)戴维娜(Dal.........
历史概念解读中的“历史味道”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历史概念解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偏重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对历史概念的解读缺乏“历史味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考试的成绩。历史概念的解读要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历史概念形成的前因......
历史研究中的笔记小说史料——一种广域的史料观念
发布时间:2023-07-22
历史研究中的笔记小说史料——一种广域的史料观念 研究历史总要弄清楚每个时代的大势,对于求知各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应该看得比记忆各时代的“故事”重要的多,所以我们应当看谚语比圣贤的经训要紧,看歌谣比名家的诗词要紧,看野史......
历史书写的锋刃与大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5-07-31
马社香的新书《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出版了。书的体裁是访谈录,采访原毛泽民的夫人、毛远新的母亲朱旦华,共计72篇,以第一人称口述,辅以作者的研究笔记,连缀出全书的筋骨。这本书论述的角度突出女性化和个性化。我们能看到作......
有关西方哲学意象观的历史演进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8
一、引言历史环境不同,人们对于意象的认识也有所区别,西方哲学意象观认为意象和主体的心智活动有很大关系,包括人的意识、记忆以及思维能.........
简析全球化对主权观念的影响和应对
发布时间:2023-01-07
一、全球化带来的契机和挑战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而......
从浅析财产权到人权: 文化遗产权的理念变迁与范畴重构
发布时间:2022-10-03
一、财产权: 早期文化遗产相关权利的理念基础 尽管西欧地区早在15 世纪就已出现了对特定珍贵古迹进行保护的专门立法,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立法却出现在19 世纪,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达到繁荣。总的来说,在早期相关立法对文化遗产......
浅谈犹太一基督教的时间一历史观念
发布时间:2023-07-22
颓废作为审美现代性论域持久而热烈的研究议题,迄自19世纪初法国保守批评家尼扎尔首次以颓废距抑雨果浪漫文学风格开始,嗣后戈蒂耶、波德莱尔、尼采、克罗齐等人相继从颓废风格、颓废文化形态乃至颓废主义等面向进行颓废研究并取得诸多实......
运用“大历史观”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大历史观”,即主张用宏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大历史观”是通过教学视角的优化选择和围绕该视角把课本的章节......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14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一向是哲学家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长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从巴......
观念、媒介与方法:历史影像书写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28
历史向来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选材来源。与历史题材影视剧虚构的叙事不同,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及历史题材电视节目的历史叙事方式会以更多的历史真实为依据,具有一定的史学视野,构成当代历史书写的重要范畴,我们可以把这两种类型称为......
理念的历史性:差异、推延、起源和先验
发布时间:2013-12-17
" 通过极限图形(figure-limit)和数学的出现,单单理念的在场就使得向纯粹观念性的飞跃获得允许,而数学的出现这个事实可能引发对起源的特殊历史性的疑问。难道我们不是一方面面临非历史的理念,另一方面又看到,它介入了事件和历史事......
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论文摘要】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贸易理论主流派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自由贸易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是提高资源有效配置的。但在各国的贸易实践中,如何遏制进口、避免贸易自由化给本国产业造成的冲......
上海市城镇化的历史演进(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上海以其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迅速聚集了人口、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由此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加速了上海城镇化的进程。建国后,上海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受政府政策制度的影响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论文关键词】上海 ......
从历史角度看西方哲学意象观的演进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14
意象(imagery)是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感性形象,是当前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心理表征。意象是潜意识的心理倾向,它表征着个体对过去事物的印象和积累,成为指引当前行为和认识的重要方法。意象作为主体的心......
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化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教材中的体现,然后对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就现代化史观在高考考试中的体现做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
法国军事司法制度的历史和特点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法国军事司法制度的历史沿革 现在已经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军队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将其用于战争,才能在战争中增加获胜的概率,否则即使打了胜仗,也会处于被动地位,不被世界认可,还有可能面临联合国的相关制裁。从古至今的战......
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国际贸易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有国际贸易,以及作为一个国家应当如何对待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以下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国际贸易理论......
用画笔演绎的一段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6
为纪念“飞虎队”成立75周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瑞德福大学协办的“飞虎情缘――宫浩钦航空绘画展”将于2016年6月16日至9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罗纳德・里根国家机场举行首展。提起“飞虎队”,人们马上会想到抗战时期P-40战斗机上标志性的鲨鱼头涂装,以及“一击脱离”的灵活战术。“飞虎队”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AmericanVolunteerGroup,AVG),由美国陆军航空队退.........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3-03-21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 「编者按」自然环境是人之生存基本条件,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谋求......
世界历史与世界和平:陈衡哲世界历史观初探
发布时间:2014-01-26
一 为此,陈衡哲在《西洋史》中阐释了三个遏制战争的方法。首先,摒弃狭隘观念和阴暗心理。在对历史进行总结后,陈衡哲认为贪欲和仇恨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谈到上古时期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入侵时,陈衡哲......
善念改变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6
西汉开国元勋韩信墓前的祠堂里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是萧何;两妇人,一是害他的吕后,二是救他的漂母。史载,韩信早年贫寒,常饿肚子。有个洗衣服的妇人可怜他,经常把自己的饭给韩信吃。韩信感激地说:“吾......
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关系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从军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历经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即古代时期两者各自独立发展,近代时期彼此相互联系,现代时期的高度融合。关注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对我国依托基础......
历史上的法律和法律的历史(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在于他们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英国著名的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梅因正是这样一位大师;经典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对原初的问题作出了新颖的论述,并且其主题具有恒久的价值和可以承受解释的张力......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学习刍议
发布时间:2014-01-27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学习刍议 全球史观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史的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和广阔空间。对于中国史的教学而言,全球史观引发了历史教学的横向认知,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这是一种具备全球视野的认知观点。......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内容提要:在物权法中贯彻公示原则后,必然会有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区分,这种区分是客观存在的;在不涉及......
用新理念实施历史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04
历史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常说:历史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关键是用新理念实施历史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
初中历史学科中故事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
发布时间:2016-08-26
摘 要: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迹,而故事化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上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不但可以为历史课堂增添乐趣,还能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全面分析初中历史学科故事化教学应用实践的相......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和发展新趋势探索
发布时间:2022-08-2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并开始与全球的经济有了发展,这也与此同时带动了市场营销的不断变革。文章将对这种发展变化和改革探索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市场营销观念;观念演变;......
测度是非问句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29
"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测度是非问句,笔者从历时的、共时的动态的角度来观察是非问句继承和发展的特点。上溯秦汉,下探明清,得以阐明测度是非问句的历史衔接情况,这使我们对测度是非问句的历史稳定性有经较明晰的时间轮廓,对其在各个......
浅谈中国公证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7-21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中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公证作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证制度到底从何而来,如何在我国繁衍,成为我......
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历史、理论基础和评论
发布时间:2023-02-07
毕业论文 【作 者】约翰·沃尔特·希尔 【作者简介】约翰·沃尔特·希尔,美 【译 者】余志刚 【正 文】 10分感谢你们对我的邀请,使我能够发表这篇关于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讲话。我愿意就这1题目谈1点个人的故事,它涉及我的儿子布莱......
作为习惯权利的形成和演化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要】对民俗的田野观察与对人类学文献的深入研究无疑为习惯和习惯法研究提供了洞察力的源泉。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被观察或发现的习惯已经存在了。对于研究者来说习惯是既定的,习惯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则并不清楚。如果不能揭开习惯......
试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4-15
" 论文摘要:在教育史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既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又是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今天,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确认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把握教育变革的本质,构......
附魅、祛魅和返魅:昙阳传记形象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2-09-02
摘要:昙阳子形象建构是一场文化权利的争夺。王世贞、王锡爵以昙阳子种种灵异事件为契机,意图通过昙阳子信仰体系的建构以维系他们日益下降的世俗地位,为此展开了对昙阳子的一系列“附魅”活动。二王氏的政敌张居正、徐学谟等力图破......
中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我国古代民族政策内容丰富,既存在歧视、压迫政策,又存在有关于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但它们所起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些。中国的民族政策源远流长,它们相互影响......
如何以唯物史观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25
知识产权文化是当今我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念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是适合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发展的文化氛围。但这三条有关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怎样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产权正是对创新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逐步加强,目前正在进入一个历史性转折点,文章试图揭示这一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创新;知识产权;......
资本形态演化中的微观权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6
马克思曾说: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①这就是说,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日常生活都服从于资本的生产及其经济运作。据此,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马克思只是从宏观权力的层而分析了资本对现代生活的支配。宏观......
浅谈新文化运动与儒家“孝”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要】“孝”的伦理内涵,经历了从祖先崇拜的宗教伦理、尊祖敬宗的宗族伦理、善事父母的家庭伦理到孝治天下的政治伦理的发展演变。以儒家对“孝”伦理的建构和述作来看,“孝”的逻辑起点在于“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在这一视阈下......
也谈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也谈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也谈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也谈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呈现往往是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
“饥”“饿”历史演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一、饿甚于饥 一般认为古文献中的饿指饥甚,且这种程度的饿威胁到了生命;饥表示腹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康熙字典》在饿字释义后的按语中也说饿甚于饥也,这种区别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是明显的。例如: (1)初,宣子田于首山,舍......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 现代性财富问题在当代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亟需一种科学的财富观作为先导。基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马克思的财富观蕴含着十分丰富而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正是在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发布时间:2023-02-11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一)安德列·巴赞说过:“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①按照他 的观点,一切艺术都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惟独在摄影(像)中,有了不......
约翰.格雷:伯林的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作者:约翰.格雷 “人们一般都同意,对现实的颠倒掌握易于导致幻想或乌托邦,但是,颠倒或蔑视现实的方法却有许多种。没有充足的逻辑理由或经验根据而蔑视既成的假设和规律,这种非科学的做法不是可以经常见到吗?相反,以规律和......
美国表演诗歌的历史演变与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3-28
表演诗歌作为美国20世纪的一种文学样式和文化现象,其定义和内涵比较复杂,对它的界说也是纷繁芜杂。有人侧重于强调其表演性,认为它是专门为在受众面前表演而创作或者在表演期间创作的诗歌,美国诗人郭尔斯基(Hedwig Gorski)即是如......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微故事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28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微故事的运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期待,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的年龄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历史微故事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巧妙运用历史微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一是要突出微故事与课文内容的密切联系,二是要突出微.........
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历史、理论基础和评论(1)
发布时间:2023-01-25
【正 文】 十分感谢你们对我的邀请,使我能够发表这篇关于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讲话。我愿意就这一题目谈一点个人的故事,它涉及我的儿子布莱恩,是他陪同我做这次旅行的。 我今天这篇讲话的目的,就是简要地追溯这种早期音乐表演活动如何......
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3-02-11
【内容摘要】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而言,能够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技巧性的穿插故事性的教学过程,以故事的形式来辅助史实的讲授,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轻松,学生也更容易融入课堂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善于灵......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3-12-19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卢卡奇的成名著作叫《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这部著作刚刚问世就遭......
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脉络
发布时间:2023-06-1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具体战略部署,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我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它表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
试论博雅教育的历史演变及
发布时间:2023-02-17
" 论文摘要:博雅教育也称为文雅教育和自由教育,最早是由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其本身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内容。博雅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自身发展的素质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博雅教育理念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实践......
大学组织复杂性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2-08-28
摘要: 近年来,组织复杂性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研究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对大学组织复杂性的探讨也初现端倪。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组织复杂性进行探讨,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大学组织的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从时间不可逆性与大学组......
谈在历史发展中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跌跤”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07
二鬼跌跤起源于山西忻州地区,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流传于北方地区的民俗舞蹈。表演时由单人身背二鬼形象的道具,俯身手脚着地进行演绎,通过翻、滚、转、踢、扫、绊、托举等技巧动作完成表演,表现两鬼摔跤搏斗的场面,表演时长一般为三到......
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街区中的空间。文章从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空间传承的手法等角度,对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现的空间传承进行了内涵及形式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空间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
论述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述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一、“文史合一”观的理论贡献(一)更新了对文学和历史二者关系的认识新历史主义的“文史合一”观,更新了我们原有的对文学和历史关系的认识,在传统历史主义看来,文学文本是一种历史......
用景观解读历史
发布时间:2023-01-17
摘要:历史文化景观在城市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在以往加快城市化建设中,没有及时对历史文物进行合理规划及保护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这些历史遗产如何成为城市新貌的一部分,如何......
史观与叙事
发布时间:2023-03-04
2012年年底,在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研院主办的“延安时代的文学、文化与社会”的研讨会上,理论与历史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左派认为史料绑架了历史,不要动辄就将挖掘秘史视为“神棍”打倒一切;右派则认为理论抽离了历史,真相其......
《三国演义》的虚实观
发布时间:2023-07-28
1《三国演义》虚实问题概述 中国拥有悠久而发达的史学传统,中国人对历史独具的强烈观照造就了中国人性格之中的崇尚真实,尊重历史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深刻影响到了古代的小说家,使他们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对历......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编者按」自然环境是人之生存基本条件,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谋求自身发展准则。环境要素已为各国民事立法的关注对象。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充分体现环保理念。本刊在民法典制定之际,组织一组笔谈,从民法的理......
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オ
发布时间:2022-09-01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教学理念的创新。巧妙借用历史故事的教育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历史课堂,增加历史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拣选历史故事要把握的原则第一,真实性。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针对历史故事的选择应该紧紧守住真实性这条底线,在整个布局中要完全按照历史资料的记载。在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描述时,教师更要尊重历史,完全参照历史事实,切勿在整体上进行无度的虚构和编造,唯有如此才能让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第二,趣味性。历史故事就是历史课堂的调味剂,历史故事的趣味性越强就越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发布时间:2023-04-13
河北涿州三义宫桃园三结义碑。三义宫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三义宫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建。FOTOE 蜀汉名将张飞与刘备、关羽情同手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后世对张飞的了解,多半是从演......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09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人格权是最重要的民事权利之一。在国外,人格权是近现代法律正式确立的法律概念,但是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尤其是对具体人格权......
历史上人性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人性化管理是人的本性向“善治”政府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善治”政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人性化管理的来源和基本理念,分析“善治”政府如何运用实施人性化管理来获得政府良性发展。 [关键......
民法诚信原则的历史演进、价值分析和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4-14
民法诚信原则的历史演进、价值分析和发展趋势 民法诚信原则的历史演进、价值分析和发展趋势 民法诚信原则的历史演进、价值分析和发展趋势 「摘要」对契约自由的学理基础和诚信原则的功能取向作了......
原子结构教学的科学观与历史观
发布时间:2023-03-13
一、概述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化学这座大楼的基础。原子结构在化学和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解释物质状态、电离能、化学键和元素周期律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国内很多化学教材......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17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为根本的是文化的复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本质和灵魂,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去考察、反思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从中找出核心价值观发展变化的顺逆之......
蠡壳窗的历史和再生
发布时间:2023-06-24
明清时期,江南太湖流域一带水乡民居曾普遍使用蠡壳窗,其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最早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清代诗人黄景仁在《夜起》中写有“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便是一个例证。蠡壳窗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时期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蠡壳就是海蛎子的壳,江南地区蠡、蛎同义同音。海蛎是一种水生天然贝类,攀附在浅海的岩石上。将海蛎连壳扒下,其中软体是鲜美的海味,其壳则被丢弃.........
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
发布时间:2023-04-08
历史法学观作为法学的一个全新的理论,为法学研究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一贡献是不容抹杀的。这里是一篇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历史法学观产生的背景 (一)思想的背景 伴随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启蒙运......
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与创意转化
发布时间:2023-04-19
沧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用高端创意激活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走出一条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子。一、沧州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与优势(一)文化历史资源丰富沧州历史文化悠久,是诗经文化发祥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再生地,有着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境内有沧州铁狮子、献县单桥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皮石金刚等.........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1)
发布时间:2023-02-15
(一) 安德列•巴赞说过:“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①按照他 的观点,一切艺术都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惟独在摄影(像)中,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 由摄像机记录的电视“影像上不再出现艺术家随意处理......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做的还很多
发布时间:2022-09-19
对于我们这么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如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我认为要更好地去建设。这个建设,当然不是物质性的建设,而是文化性的建设。文化性的建设,好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会对整个国家建设起到一个关键作用。比如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排第二位。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现在看来保护的很多,但事实上保下来干什么?我们很多人脑子里仅仅想到的是,这些东西很有价值,很珍贵,可以拿.........
关于大学校标的历史演进及文化内涵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10
" 论文摘要:大学校标是彰显大学精神和形象的重要载体,其本质属于大学文化的范围。大学校标将大学文化和办学精神以艺术的形式集中地表现出来,是大学社会形象的代表。大学校标自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探寻大学校标的历史演进过程,了......
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互补方法论”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2-08-07
论文 关键词: 历史 文化遗产 保护 整体性 层次性 方法论 论文摘要:运用 哲学 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在孔子之前占主流地位的民族观是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歧视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等民族。孔子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取代了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是民族观的伟大进步。孔子民族观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审计 方法 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从顺查法向逆查法、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从手工审计向 计算 机审计、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演进等几种不同阶段或层面,促使这种演进的内在动因是基于......
企业设备管理的历史变化及其理念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13
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衡量企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创造国家财富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设备是重要的生产因素和主要的资产。设备的科学管理,在企业的运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高精端设备的需求日益的增长。昌飞公司不断引进高端的数控设备、专用设备。如何发挥这些高端、智能、先进数控设备的效能,是目前企业设备管理的一个短板。要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