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视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视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2 00:05:51
从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视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2023-08-22 00:05:51     小编:成旭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持续升温和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成为一大学术热点。唯物史观的最高形态是世界史观;中国问题是世界历史当中的中国问题。只有透过世界历史视野,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命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最初是特指资本扩张使所有民族都被卷入现代化浪潮的现象世界性的历史,后来则扩展到对古代社会的研究尤其是俄国公社问题。因此,学术界在提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时,也将之纳入到世界历史范畴之中川。这样一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就分出了古代与现代两个维度,前者是地域性的世界历史,特点是生产方式的多样}h};后者是全球性的世界历史,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同一性。这两大世界历史视野及其融合,构成了我们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三把金钥匙。

一、地域性的世界历史:破解中国从何处来

地域性世界历史是与现代社会相对的概念,系指在西方取得现代世界的主导地位之前,各个不同地区的国家彼此独立发展的历史之总和。需要指明的是,马克思的原著中并没有地域性世界历史这一概念,相反,在马克思严格使用世界历史范畴的地方,它指称的恰恰就是地域历史的反而。我们之所以要确立地域性世界历史概念,是出于这样两个考虑:一是马克思由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结果的世界史而上溯到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地域历史的研究,因此地域历史研究己经整合进了世界历史研究;二是国内外理论界实质上也把马克思的地域历史研究(主要为东方社会理论)纳入了世界历史大范畴。因此,为了区别于马克思的(全球性)世界历史,我们以地域性世界历史指称古代各国彼此孤立发展的历史的总和。地域性世界历史的特点是文明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正是打破抽象历史哲学(单一发展模式论)的关键证据。

马克思晚年为了研究东方社会问题而不惜中断《资本论》的写作,就是要研究各种生产方式的特殊性,从而为找到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础。换句话说,不能机械套用西方模式来推测东方各国的历史形成机制。我国学界特别是教科书当中有一种教条主义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史和西方一样,不过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一般演化。这就把中国从何处来的特殊}h}给遮蔽了,也就把我们的民族基因给遮蔽了。为了正本清源,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地域性世界历史思想,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从而解开中国社会的秘密。

20世纪80年代张明敏的一句歌词极富深意: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中国心究竟从何而来?它为什么不同于印度心、美国心?可以说,不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就解不开这个心结。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属于亚洲各国的传统生产方式,马克思主要研究了俄国,次要研究了印度和中国;但是在关于俄国的系统研究中,却提示出研究印度和中国问题的宝贵方法论。比如《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三稿》写道:如果你在某一地方看到垄沟痕迹的小块土地组成的棋盘状耕地,那你就不必怀疑,这就是己经消失的农业公社的地产!叫今天我国到处都可见此种耕地,这就是中国曾经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证据。马克思这样揭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质:东方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这甚至是了解东方天国的一把真正的钥匙。川根据马克思的提示,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概括为高度中央集权下土地国有的村社经济。国家限制地主经济的恶性膨胀,牢牢掌控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和小农的人身自由。这种生产方式的原因和结果就是中国社会基因的秘密。

有三个主要原因,使得中国高度集权、土地国有。一是共同治水:治理长江、黄河与淮河需要庞大的社会合力,这促使中华民族逐渐走向集权,因为任何地方和个人势力都没这个能力。二是抵抗侵扰: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复侵扰,必须集中全国的人、物、财力,这也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三是地理封闭:太平洋、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大沙漠等天然屏障,造成中国长18期闭关自守,最终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印度和俄国的独特发展道路。这种道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从生存特点来看,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心最强调整体至上,唯家唯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印度村民而对侵略无动于衷,中国人则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从政治特点来看,中国政治家国同构,政治关系家庭化,家庭关系政治化。天地君亲师是一块排位,百姓叫官员父母(官),官员叫百姓子民,用温情脉脉的宗法伦理来统治天下,也导致裙带关系严重。从文化特点来看,中国心最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喜欢因循守旧,反对个人独立。狠斗私字一闪念出头椽子先烂棒打出头鸟杀鸡给猴看。所以黑格尔才说,中国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种个人的权利曰。可见,我的中国心从亚细亚生产方式而来。这些根深蒂固的民族}h}格,既是创造中华文明的基因,又使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中国是被拖着进入现代世界的。如果说,马克思的地域性世界历史回答了中国从何处来的问题,那么,他的全球性世界历史则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二、全球性的世界历史:破解中国向何处去

全球性世界历史是与地域历史相对的概念,指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使得全世界都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此后再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形态能够孤立发展。它的特点是文明同一}h},确切说来是市场经济文明的同一性。马克思指出,资本扩张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就是全球性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中国角度来看是遭受侵略,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就是资本扩张。为了救亡图存,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三次高潮:学技术的洋务运动,学制度的辛亥革命和学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是追随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跨域,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则无法跨越。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中国五千年来所发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形态的飞跃,也就是从人的依赖形态,向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川的飞跃。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理解资本的逻辑。

首先,资本具有文明性,优越于自然经济,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在自然经济当中,人的存在状态是人对人的依赖。如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因为土地掌握在家长手里。土地是不动产,人依赖于不动产,也就跟着静比,被限制在一块狭小的空间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是变了形的自然经济,其依赖关系表现为人对单位的全而依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取得了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物就是货币,货币是最高层级的动产,通过动产的机动人就取得了机动性、独立性。以上是从人的形态角度去看;从财富创造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也远胜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因此生产规模不怎么扩大,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只需三尺宽。而在市场经济当中,生产物品不是要其使用价值而是要其交换价值,是向广阔的消费方而生产,这就打破了自给自足对生产力的狭隘限制。《共产党宣言》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市场经济像魔术一样创造财富,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才谈得上未来社会人的自由个性,否则所谓社会主义将是空中楼阁。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实行市场经济。

其次,资本具有盲目性,依赖于政治引导,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实行社会主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从马克思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理论来看,这根源于对资本的扬弃要求。资本的出发点是利润最大化,为此它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但利润实现却依赖于社会的购买能力。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到全球。这场危机表而看来跟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危机不一样,是由金融导致的。但究其实质,信用卡泛滥的原因仍是消费力不足,商品过剩。所以说到底它还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还是私有制与社会化对抗的危机,还是资本盲目运动的危机川。社会主义中国必须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来限制资本的盲目性。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证券业的监管,云南绿大地等造假案被严肃处理。这是其一。其二,资本造成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这更是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任由资本的马太效应扩大,那么改革开放的成果就无法惠及十三亿人,就跟共同富裕的目标南辕北辙。因此,正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毫不动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三、两种世界历史视野的融合:探求中国道路选择的辩证法

地域性世界历史的特点是文明多样性,各国有各国的发展道路;全球性世界历史的特点是文明同一性,所有国家都必须经历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两种世界历史视野的融合,也就是坚持文明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对我们来说,就是坚持本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这就是中国道路选择的辩证法。从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视野出发,我们引申出关于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以下思考。

一要在理论根基处防比两种思想倾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仁月防比封闭僵化与改旗易帜两种思想倾向。朝鲜、中国和俄罗斯,都曾经是苏联模式国家。冷战结束后,三个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朝鲜固守封闭僵化的教条,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俄罗斯则向右转。事实胜于雄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对道路选择正确性的最好证明。但是,发展中的矛盾又使这两种思想倾向一直伴随着我们,防比这两种思想倾向不能一跳而就,而是任重道远。那么,如何在理论根基处防比这两种倾向呢?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全球性世界历史视野是防比封闭僵化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不断增大,再加上体制不健全,问题富豪层出不穷,弱势群体心怀不满。一方而是仇富心理泛滥,仇恨富人;一方而是愁穷心理泛滥,为贫穷而发愁。这就为封闭僵化的左倾思想提供了社会土壤,这种思想认为,改革开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是打着左灯向右转,搞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因此,他们怀念毛泽东时代,幻想回到平均主义。如何看待这种思潮呢?我们认为,必须坚定地站在全球性世界历史视野,防比封闭僵化思想的干扰。前而提到,全球性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那就是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无一例外。列宁曾经想搞例外,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但他很快就意识到犯了错误,于是转而实行新经济;斯大林曾经想搞例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也取得了宝贵成果,但随着弊端越积越多,苏共不得不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毛泽东曾经想搞例外,一大二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反倒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朝鲜还想搞例外,已是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的活化石,体制僵硬,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所以说,幻想跳过市场经济而创造一个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根本不可能仁。这就是马克思全球性世界历史思想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历史不能开倒车,我们要正确看待社会矛盾,一定要钻研好全球性世界历史理论,防比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其次,地域性世界历史视野是防比改旗易帜的思想武器。与封闭僵化的思想不同,还有一种思潮向右转,嫌中国太保守,他们主张接受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打破枷锁搞改革,甚至要求中国再给西方当三百年殖民地。左的思潮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市场经济造成的,而右的思潮则认为是社会主义造成的。如何批判右的思潮呢?有两种批判的角度。第一种角度是从外部威胁性来看,也就是把右的思潮视为境内外敌对分子对社会主义政权的颠覆。这种批判角度的特点是单纯防御。第二种角度是从内部合法性来看,也就是我们理直气壮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合乎历史规律的正确选择。这种批判角度的特点是以攻为守。马克思的地域性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文明的多样性,也就为我们从第二种角度批判右的思潮提供了武器。中国当然应该走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跟着西方走。其实,所谓的西方模式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英法属于早发内生型市场经济,日俄属于晚发外生型市场经济;政治上,真正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也只有美国,欧洲各国则多采取立法与行政权一体化的政体。中国由于特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以根深蒂固的民族性格作为文化基础的。同时,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将亚细亚的整体主义优势发挥到市场经济中,从而有力地控制资本,既发挥资本的文明}h},又节制资本的盲目性,最终为人民服务。右的实质就是全盘西化,放弃民族特色,已只承认欧美的市场经济模式,不承认其他模式,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由于西方国家在发达程度上远高于我们,因此右的观点也很有市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很大。所以,我们也一定要钮研好地域性世界历史理论,防比走改旗易帜旷邪路。

二要在实践根基处把握民族命运。通过拐讨地域性世界历史,我们能够初步理解中华民族的性格基因。通过探讨全球性世界历史,我们能够初步理解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两种世界抚史视野的融合,要求我们实现民族性格与市场经济的有机互动。

首先,要从地域性世界历史视野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利用民族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发展市场经济。前而分析过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整体至上的性格基因。这种民族性格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有利于节制资本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振手。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0117。他所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实际上是建立在整体主义民族性格基础上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这些巨大工程的顺利实施,都是社会主义的优势,也就是整体主义民族性格的优势。西方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反思个人主义泛滥的危害,同时也就给予中国的整体主义以恨大期望,希望以中国文化来挽救西方的没落。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需要整体主义来统筹全局;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前,需要整体主义来提高建设效率;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而前,需要整体主义来提供向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性格是我们的天然优势,甚至是独一无二优势。充分利用民族性格来发展市场经济,我邢_就有望创造出超越资本主义的更高文明。

其次,要从全球性世界历史视野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利用市场经济,改造民族性格中的消权因素。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辩证法就是命运}f辩证法。中华民族的性格,既使我们创造了辉蝗的古代文明,又束缚了我们步入现代世界的脚步。我国独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造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权力要集中,就必须依靠庞大旷国家机器,就要养大批军队和官僚。官僚由上级任命而不是民主选举产生,因此他们对上不对下,结果就是权力缺乏监督,腐败严重mo。亚组亚传统对中国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m固的,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中国社会转型难,难就难在亚细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政治思想领域。邓小平总结了政治领域封建残余的四个表现:第一是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第二是权力过分集中,实际办事的大多数人反而倒无权决策;第三是家长制作风,下级惟命是从;第四是宗法观念,裙带关系。

胡锦涛、习近平同样总结了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些危险,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无一不是亚细亚传统的消极产物。不过,我们现在也具备了鲁迅时代所不具备的、改造民族劣根性的条件,那就是市场经济。不妨从商品、货币、资本和全球化这四大市场经济因素的作用来看。其一,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其等价交换原则能够有力促进市民平等观念的培育。在我国,商品交换越不发达的地区,封建特权思想越浓,反言之,商品交换越发达,平等观念越强。其二,货币代替土地等不动产成为人的生存基础,能够有力促进独立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中的人具有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而不再依赖于特定的人或者单位。经济独立,人格随之独立。其三,资本增值的冲动刺激了人的创造力和致富欲,而资本竞争的压力又克制了人的懒惰和小富即安。这是医治中国传统因循守旧心理的一剂猛药。其四,全球化为人的普遍交往提供了条件。

马克思认为,孤立地区的人只是偶性的人,无法开眼看世界,也就跟不上时代。而世界历史当中的人才是全而的人,因为他把一切文明成果作为自己的发展前提。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已对人的塑造效果还只是初步显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自觉自为地利用市场经济来改造民族性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中国道路的成功使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具多样性 在开放环境下,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建构必然与各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没有必要追求与其他国家完全一致,因此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该尊重多样性、尊重选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向度”析论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是一个自我设限的封闭体系,而应是一个与世界文明保持密切互动的开放过程。确立“世界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吸纳人类......
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当代重构的方法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1
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为热点。这一研究曾一度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每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解读。但21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06
" [关键词]建国6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进程 创新 [摘要]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从空想到科学等四个阶段,作为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
第三道路世紀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3-03-27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條道路」的話題,打破了人們對意識形態的厭倦,在歐美各國政、學兩界流轉激蕩,正領一時風騷。但是,這種話題對中國人來說並不新鮮。中國人對「第三條道路」或「第三種文明」的類似追求,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
中国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为一种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性走近了中国,受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慢慢的中国化。这个过程是长期繁杂的,有着特有的含义和特点。那么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如何被中国所用,发挥其巨大作用的呢?在这......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3-02-09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条道路」的话题,打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厌倦,在欧美各国政、学两界流转激荡,正领一时风骚。但是,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文明」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3-06-02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条道路」的话题,打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厌倦,在欧美各国政、学两界流转激荡,正领一时风骚。但是,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文明」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公元新千年之交,「第三条道路」的话题,打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厌倦,在欧美各国政、学两界流转激荡,正领一时风骚。但是,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文明」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简述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生成
发布时间:2023-02-07
黑格尔和马克思分别给后人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世界历史概念,表征了他们理解世界历史的两种不同方式。黑格尔所关注的世界历史仅是精神在时间里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生活在现实下的人们也仅是丧失了主体性地为绝对精神服务的工具。马克思研......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发布时间:2022-09-23
意识形态是人们熟悉但又时常误解的词汇,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偏见和权力灌输;有人对意识形态敬而远之,试图保持绝对中立;还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建设是虚的,经济建设才是实的。我们认为,这些误解都源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偏离,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属性,然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理想信念20世纪初,德国学者柯尔施提出了备受学术界关注的.........
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08-18
"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史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历经了十年动乱的严重挫折之后艰难启动的,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三十年,中国最大的成就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负面影......
论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22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承继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和分析社会演化规律基础上而获得的思想体系,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内在的理论规定性,包括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前提、根本动力、基本途......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23-05-22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确立了发展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政府体制改革的发展道路。 坚......
探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中国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3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文化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愈发显著,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则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如何让中国文化既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新元素,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大融合,又能克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输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阻碍,是世界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难题。(一)世界文化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述评近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影响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热潮。众多学者围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考察,促进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 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
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3-21
一、国内外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对整体马克思理论研究中进行论述,专门针对性研究主要是由当代全球化角度切入分析。换言之,目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西方全球化理论影响深远,并且......
简析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选择;创造;自然 论文摘要:现实社会主义的一切问题都源于它的落后性,是落后造成了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也因落后带来了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困难与挫折。落后与先进的交织,使东方国家的这条历史道路变......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艰辛奋斗取得的成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局面。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它几种主要社会主义流派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从而更加坚定中......
解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3-04-23
当今,人类社会真正全面进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命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辩证看待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现象、如何深刻理解新科技革命和全球性危机、如何全面.........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下的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这一“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和汲取其丰富的生态意蕴,对于修复社会与自然的断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实现“十三五”规划生态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
论从解放思想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 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发布时间:2022-12-09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的主义,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一种对立统一,一种“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内容上,吸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发布时间:2022-11-2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文章来自 【内容提要】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的今天,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大环境都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又一......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21
法治道路的选择对于一国法治的实现至关重要,对我国也不例外。世界各国的法治道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都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既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模式,也有自下而上的社会自然演进模式;既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发展模式,也......
浅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发布时间:2016-07-2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的全面把握。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首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为社会有序发展和人民充分当家作主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一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垄断时期,随着资本的高度......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2-10-24
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世界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积极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强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积极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指导对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
论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26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他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提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希望能帮助您的论文设计,供您参考! 总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历史必然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我国实施的司法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司法制度。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董必武对人民司法制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人民司法的基本精神是要把马恩列斯的观点和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司法工作中去。人民司法基本观点之一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联......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辩证否定意蕴
发布时间:2023-01-29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相对于相互分裂、各自独立的地域历史、民族历史、国家历史而言的世界性历史、全球性历史或世界整体化的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的普遍交往,整个世界开始形成......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两制关系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20世纪社会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中,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产生了直接影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促成了苏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境域:从特殊法理学到一般法理学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身话语体系,在此前提下需要建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尝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一方面要将党对执政实践的自我表达的话语体系以及解读性评价作为特殊法理学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当在历史事实、现实需要和未来社会之间建立某种平衡性联系。从马克思主义历史终结论角度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乃至社会主义法治本身也是历.........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众认同的社会机制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完善。而坚持中国道路,必须推动这条道路的大众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仅靠政府宣传则达不到理想效果,社会机制优于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整合社会各部分力量,形成.........
从社会主义一大历史难题的破解看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发布时间:2023-07-23
" 【论文关键词】 社会主义 历史难题 破解 生命力 【论文摘要】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社会主义存在的一大历史难题。这一大历史难题终于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判断经历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这几个概念的演进。2013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作出的最新科学论断。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社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简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 [论文关键词] 中国特色; 民主制度; 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初步具备成功基础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和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中......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 要】民主社会主义在近年来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有人说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温和的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激烈争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特点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 要】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认真研究开始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向前推进,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
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马克思从总体上对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首先,整个人类社会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次,它是一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任务、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和合作,都使这些国家对中国具有天然的亲切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借鉴价值有: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本真意蕴之诊解
发布时间:2023-07-17
一、批判意蕴 17世纪维柯,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黑格尔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世界历史做了开拓性研究,但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最终没能脱离唯心主义的立场,没能摆脱各自的民族观念的束缚。马克思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维范式
发布时间:2022-09-04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维范式是中共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坚持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动构建的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主要经历了倡导“摸着石头过河”的酝酿和开启阶段、“创新思维”概念正式提出的......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现代德育口标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虽然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但仍是我们研究现代德育目标问题不可或缺的视域。从理论角度看,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于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路看中国哲学认识论“心”文化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04
马克思主义做为一种西方思潮,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一度凌驾于其他学说之上,成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准绳。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并因合时......
人类命运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的创建
发布时间:2023-04-0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也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以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侧重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的指导意义等,但缺乏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特性、基本问题及意义、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总结和对比,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涵义赋予新的解释,并在研究二者关系的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改革开放,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伴也随着挑战。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激荡,诸多非社会主义因素思想冲击着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判......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和制度的认同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一种反映,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悠久文化。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认同,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认同。 【关键词......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计研究方法作为经管学科重要的方法论,也亟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引擎向未来发力。马克思主义是极其严谨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科学体系作为指针,才......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更多内容源......
长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 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长征清算了教条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树立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思想政治路线,发展了我党的群众路线,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在之后的十五年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探究研讨的作用和价值 1、有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论思想世界、历史世界与经典世界
发布时间:2022-11-04
清华大学国学院陈来教授新作《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于201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为清华国学丛书之一种,共收录作者20篇论文,外附一篇综述文章。从时间上看,其中有的文章写作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作者学生时代的作品......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22-12-23
一个国家的未来体现为这个国家青年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前景体现为这个民族青年的前景,一个社会的活力体现为这个社会青年的活力,一个政党的远见体现这个政党中青年的远见。古往今来,青年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活跃的力量,始终是一个社会、一个政党最新鲜的血液。正所谓:青年兴,国家兴、民族兴、社会兴;青年强,国家强、民族强、社会强。2017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社会法是由自身部门法精神与品格而定,其价值取向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力求社会实质公正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等。社会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担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法学;理论体......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考察路径及其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4
马克思思格斯所认为的世界历史主要有两重意蕴,一是指人类总体的发展历史,是从其具体的客观的历史事件中探究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问题,找寻其必然,并遵循必然以实现人之自由。二是指十八世纪以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使世界市场在全......
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的中国特性
发布时间:2016-07-0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和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联系的,当时的中国处于衰落的时期,并且西方列强纷纷的侵略中国,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都想寻求救国的出路,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变成了一种形式,只要求学生上交实践报告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适应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为更好培养社会需要.........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能否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直接决定了能否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我国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过于教条式的理解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论析
发布时间:2023-01-03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地位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改革观;教育基础观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文章通过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分析,......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9-11-18
摘要: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明显,尤其需要一个核心的、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来引领和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可争议地承担起了这样的职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哲学基础、理论内涵还是目标指向上,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发布时间:2023-06-23
"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时代意义 方法论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指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
发布时间:2023-07-25
东欧社会主义自始至终是在“民族道路”和“苏联模式”的选择与摩擦中前进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相继出现了“南斯拉夫试验”、哥穆尔卡的“波兰道路”和卡达尔的“匈牙利道路”等人民民主制度模式。东欧社会主义模式,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少问题,因而,道路走得曲折坎坷,终于在1989―1990年相继崩溃。无论他们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主题
发布时间:2016-08-10
经济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眼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典的经济学到现代的经济学,再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经济主义,都深切的反映了经济学的特征。中国经济体系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观察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势并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发布时间:2017-06-1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一栏中明确提出: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2015年12月初,永安市教育信.........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精神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很多精神文化(简称新时期文化),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还有很多红色标语、红色歌......
“四个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07-1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的新成果。 “四个全面”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
知识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对其在20世纪初期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知识社会学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也有了多样化的理论形态与丰富的内涵。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当代发展进程中,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框架之中,意味着从知识生成及其社会功能等角度来考察当代的艺术生产与文学理论。这一研究理路对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有.........
试论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 论文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剐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
试论网络社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31
"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 马克思主义教育 大学生 论文摘要:随着信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工具,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恋和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视域
发布时间:2022-09-2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视域 【 正 文】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类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也碰到了一些问题。 一种主义、一种哲学可以被化,本身就......
浅谈世界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有五个要点: 第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生产力的发展,即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而带来的巨大生产力,生产力的这种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布局与时俱进,不断演进,已经由“二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6
在此篇文章的开始我们就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以便突出探讨的主题。问题是这样的:在新时期新一轮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还要不要谋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问题是简单的,又是深切的。简单是它的结论很容易下答案肯定的;然而诚如黑格尔......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6
关键词:社会建设;平等公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等理论,蕴含着他们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思考和主张,他们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道路,为更多的马克思主义......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 现代性财富问题在当代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亟需一种科学的财富观作为先导。基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马克思的财富观蕴含着十分丰富而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正是在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
论财产具有的社会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存在的“财产”概念
发布时间:2023-06-09
共产主义之共,是何种意义之共?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群众中,该问题都颇受争议。总体来看,人们多是围绕财产的社会形式做出探讨的,也就是把共产主义财产权问题主要看作是私有财产存废、财产制度安排等问题。这种思路特别容易陷入死胡同,因为马克思既批判私有制,又不认同简单的公有制,这样,共产主义之共就相当于是在挑战人们的想象力了。我们认为,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考察财产,才能理解共产主义之共的真正内涵,否则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03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经历了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理论体系成熟三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礼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着重要传扬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婚礼的独特性也成为许多国家借鉴和比较的一项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婚礼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来讲述我国特色的婚礼文化。 【关键词】婚礼;中国特色;文化......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3-02-05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本质区别,在民主观、国家观、对待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目标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是在学习和推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而提出、深化,又以自己的特色验证、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有中国特色会计研究的过去和现......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30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要求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也必须同步更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我自1959年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致力于二者的结合。1983年筹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让我负责。 从筹建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学科的争论就很大。何东昌、彭佩云等前教育部领导,......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现“中国化”特色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内容。毛泽东在 1938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一次代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