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0:07:08
在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07 00:07:08     小编:田鹤立

随着当前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推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对自己的理想、前途、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在道德上的失衡等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作为当代中学历史教师,对自己就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和课堂教学实践中丰富的资源,有机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历史科教学的责任。

新《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放在重要的位置。塑造教师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人格魅力是一个尊严、价值、性格和道德品质中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再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丰富深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大,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历史教材中那些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名人言行对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历史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如今绝大部分历史教师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的熏陶,已练就了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丰富的个性,鲜明的风格,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但由于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长期以来是一门被忽视的副科,于是历史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们既要容忍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又要承受激烈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长期以往,他们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在当今历史性转变时期,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要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等等。

(二)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日臻完备,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也越来越多。在教学中,应当广泛利用这些设备和资源,让历史重演,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感性认识,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 在讲美苏争锋和当代国际局势变化时,为使历史知识更贴近生活,融入学生生活,可以给学生播放《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让学生讨论中国在当今世界局势中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建立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地位是平等的,因而也是民主的。教师应丢掉师道尊严面具的束缚,摆正师生关系,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学生,在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不良的刺激,如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的讽刺挖苦、歧视差生等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肠,学习积极性高。

(四)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施个性化教育。对调皮捣蛋、不重视历史课学习的学生,不能以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来惩罚其过失,也不能以管理需要而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是要致意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要倡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使其不伤自尊,增强自信,弥补不足,走向成功。

(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快乐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构建健康的课堂心理氛围,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让学生思维活跃,处处闪耀火花,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是主导,是为学生服务的。

总之,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科渗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