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略论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略论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14:48
略论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时间:2023-08-07 22:14:48     小编:

摘要:族际通婚即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促成民族融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之一。在我国,族际通婚主要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通婚联姻两种基本类型。本文谨据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族际通婚的历史渊源,汉晋之世夷汉通婚的“遑耶”制度,以及南诏、大理时期和元明以来的族际通婚的历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功能,进行探索讨论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族际通婚;汉族;少数民族;民族融合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族别和人口最多的边疆多民族杂居区之一。考察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状况及其发展脉络,不仅有其特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族际通婚的历史渊源

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庄开滇”。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根据这一记载,先秦之世的战国后期,在将军庄带领下,一支来自楚国的军队,沿着长江三峡溯流而上,经今重庆、贵州抵达滇池沿岸,将这一地区略定为楚国的疆域。后因原在楚国控制下的巴郡、黔中郡被秦军攻占,切断了返回楚国的归路,只得留下来“以其众王滇”,并“变服、从其俗”融合到了当地少数民族中。

对于“庄开滇”一事,除《史记》之外,在《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汉书・西南夷传》和荀悦《汉纪》等典籍文献中,也有大同小异的记载,仅在入滇的时间和行军路线等具体问题上略有出入。因而被古今学术界公认为信史,而有“西南外徼,庄首通”①等美誉,将其视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开端。

二、“遑耶”制度与族际通婚

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源远流长不绝于史。其中尤以汉晋时期汉族移民上层南中大姓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通婚联姻的“遑耶”制度,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为深远。

“遑耶”一词,见于《华阳国志・南中志》:“与夷为婚曰‘遑耶’,诸姓婚为‘自有耶’。世乱犯法,辄依之藏匿。或曰:有为官所法,夷或为之报仇。与夷至厚者,谓之‘百世遑耶’,恩若骨肉……”据研究,“遑耶”为古夷语“亲家”之意,音、义至今仍保留在今四川大凉山彝语中,[2](P366)故“遑耶”为“夷”与“诸姓”之间的一种交织政治联盟与夷汉民族之间联姻通婚关系的古老制度。其中,“诸姓”指的是当时汉族移民上层南中“大姓”,而“夷”则是指少数民族首领“夷帅”。有记载说,西晋末年建宁大姓毛诜、李和朱提大姓李猛起兵反晋被南夷校尉李毅杀害后,李的“遑耶”五苓夷帅“于陵承及诜、猛遑耶怒,煽动谋反”,围攻州城困死李毅。(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可见当时的南中大姓,几乎家家都有“遑耶”,有的还是若干代持续不断通婚联姻的“百世遑耶”。

对于“遑耶”制度的起源、形成、流变和作用与功能,尽管历史文献中无明确记载,但从逻辑上讲,作为一种古代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较之南中大姓相互之间通婚联姻的“自有耶”,“遑耶”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夷汉民族的密切交往,结果则是促成民族之间的交汇融合。在此,谨略作探讨以供参考。

首先是“大姓”的概念与由来。所谓“大姓”,是史籍中对汉晋时期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以血缘为纽带、姓氏为标志的宗法制大家族的统称,也被称为“豪姓”“豪族”或“豪门大族”。汉晋南中大姓的由来,经考证多源自从内地迁徙而来的汉族移民。[3]史载西汉中叶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郡县”时,曾从内地征发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汉族人户前来屯田。对此,《史记・平淮书》说:“当是时,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华阳国志・南中志》也说:“晋宁郡,本益州(郡)也……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因开为郡,治滇池上,号曰益州……汉乃募徙死罪及奸豪实之。”

根据这些记载,汉世西南夷地区的“徙民实边”,起因是为解决筑路人员和作战部队的粮食供给问题,从内地招募商人前来屯田,以后又把犯有死罪的囚徒和作奸犯科的豪门大族发配而来。再往后,随着封建统治的逐步深入,在络绎不绝地进入“西南夷”地区游宦、经商、开矿、驻防的内地人户中,有的也落籍定居下来加入汉族移民的行列。据研究,两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汉族移民,主要分为商屯、民屯、军屯三大类型,分布上多聚居在靠内地区郡县据点周围和交通沿线地带,成为封建王朝“能够在西南夷地区进行比较稳固统治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源泉”。[4](P54)

另据文献记载,在两汉时期进入“西南夷”地区的汉族移民中,不少都是来自内地的“奸豪”,例如永昌郡吕氏为秦国旧贵族吕不韦家族的后裔, 《三国志・蜀志・吕凯传》注引晋人孙盛《蜀世谱》:“初,秦徙吕不韦子孙宗族于蜀、汉(汉中)。汉武帝时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因曰不韦县(治今保山市隆阳区)。”益州郡大姓雍的先祖为汉初“什邡侯”雍齿。《三国志・蜀志・吕凯传》。这些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蛰居潜伏便又重新滋蔓起来,成为汉族移民中的上层。史载当时的南中诸郡,几乎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姓”,而以建宁(今曲靖、昆明)、朱提(今昭通)、(今贵州福泉至安顺一带)、永昌(今保山)四郡最为强盛。对此,《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建宁郡,有“大姓焦、雍、娄(雷)、爨、孟、量(董)、毛、李”及“霍家部曲”;朱提郡,有“大姓朱、鲁、雷、兴、仇、递、高、李”和孟氏家族;郡,有谢氏及“大姓龙、傅、尹、董”;永昌郡,除吕凯家族外,还有“大姓陈、赵、谢、杨”…… 其次是在“遑耶”制度的形成机制和时间上。基于开边置郡之初,西汉王朝在陆续设置郡县,并从内地大批遣发各类人户前来屯垦戍边,逐步建立起了以汉族移民为社会基础和支撑力量的郡县封建统治系统的同时,又从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册封“滇王”“夜郎王”“句町侯”等当地少数民族上层,让其以原有的方式继续统治本民族群众,并以武力为后盾实行“羁縻之治”。《史记索引》:“羁,马络也;縻,牛引也。《汉官仪》: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在这一“夷汉分治”的二元化政治体系内,尽管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往联系在所难免,但夷汉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即便已经出现也仅为个别现象。

这一情况,到东汉时期逐步发生变化,随着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加之自东汉末年以来持续不断的战乱纷争和汉族移民人口的逐渐减少,“晋弱夷强”的结构特征日趋突出,为“遑耶”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由此可以相信,“遑耶”制度特别是若干代人持续不断进行的“百世遑耶”,产生并逐渐盛行起来的时间上限,当不早于东汉中后期甚至还要更晚。

其三是“遑耶”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功能。一方面是随着“遑耶”关系的不断加强,促成了南中大姓与“夷帅”两大地方民族势力逐渐合流,致使封建王朝的统治势力被挤出南中,出现自东晋以后以爨氏家族为首的地方民族势力坐大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是当夷汉通婚进行了若干代之后,势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恩若骨肉”的民族融合现象。到了此时,按照“在一定区域内,民族融合的进程,通常是人口少的一方,融合在人口多的一方之中”的一般规律,[5]当民族界限逐渐模糊后,南中大姓也就逐渐蜕变为“夷化了的汉人”。

在这一问题上,尤其又以南中头号大姓爨氏家族最具代表性。关于爨氏家族的由来,陆良刘宋《爨龙颜碑》称,南中爨氏为东汉大史学家班彪、班固的后裔,“爰及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迁运庸蜀,流薄南入。”《通典・边防典》则说:“西爨自云本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一带)人,七世祖事晋南宁州太守,属中原乱,遂王蛮夷。”据此,爨氏家族也是来自内地的豪门大姓。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大姓”一词便不再见于典籍文献,取而代之的是“诸爨氐强族”《南齐书・州郡志》。“土民爨瓒”《隋书・梁睿传》。等模糊概念,延至唐代又进一步演化出了“爨蛮”《新唐书・两爨蛮传》,另见《通典・边防典》。“诸爨”(唐)樊绰,《蛮书》卷4。“两爨大鬼主”《新唐书・两爨蛮传》,另见《通典・边防典》。等称谓,并随之出现今白族先民之一的“西爨白蛮”和彝族先民“东爨乌蛮”两大兼具夷汉文化双重特征的新兴民族群体。表明到了这时,以爨氏家族为代表的南中汉族移民,已全部融入当地少数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在促成夷汉民族融合的诸多因素中,“遑耶”制度无疑又是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之一。

与此同时,在滇西洱海沿岸地区,进入隋唐后,也出现一批兼具汉族与少数民族复合文化特征,被称为“河蛮”“松外诸蛮”“白蛮”的民族群体。据《通典・边防典》记载:“西洱河(今洱海)……其地有数十部落,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户,无大君长,有数十姓,以杨、赵、李、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自云其先本汉人。”《蛮书》卷四亦云:“渠敛赵(今洱海东岸一带),本河东州也。……大族有王、杨、李、赵四姓,皆白蛮也。云是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蒲州老城一带)人,迁徙到此,因以名州焉。”其由来,当与滇中、滇东一带的“西爨白蛮”和“东爨乌蛮”大体一致,也同样是夷汉民族融合的产物。

再就是“遑耶”制度的传承和流变。在经历了从东汉中后期至魏晋南北朝之世后,虽然汉族移民已全部融入唐代“西爨白蛮”“东爨乌蛮”等新的民族群体中,但“遑耶”制度并未就此消失,所不同的仅只是由南中大姓与“夷帅”之间的夷汉通婚联姻,转化为乌、白蛮贵族之间交织政治结盟与联姻通婚双重关系的传统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例便发生在爨氏家族的头面人物身上。据《蛮书》卷四和《新唐书・两爨蛮传》记载:唐天宝年间,“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理石城(今曲靖)”,为曲轭川(今马龙)“两爨大鬼主”爨崇道所害,“归王妻阿姹,乌蛮女也,走投父母,称兵相持”,扶助儿子爨守隅代为南宁州都督与爨崇道对抗,并遣使前往滇西向南诏皮逻阁求助。皮逻阁居中调解,“仍以女妻之(爨守隅),又以一女妻崇道男朝辅”。后皮逻阁统兵击灭西爨,“杀辅朝而取其女”,携“守隅并妻归河赕(今大理)”,“阿姹自为乌蛮部落主”……从中可见,作为“西爨白蛮”的爨氏家族头面人物,不仅继续与滇中地区的“乌蛮”贵族保持着传统的“遑耶”关系,而且与滇西的南诏王室也是“亲家”。如此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遑耶”制度的衍生和流变。

三、南诏、大理时期的族际通婚

南诏、大理是唐宋时期相继兴起于西南一隅的两大地方民族政权,前后历时500余年,统治中心位于滇西洱海沿岸的今大理州一带。值此期间,尽管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并未完全中断,但却呈现为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状况。

反映到族际通婚上来,一方面是仍有汉族人口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渠道陆续进入云南落籍定居下来,并由此拉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和民族融合。其中主要有“天宝战争”唐军惨败后就此流落南诏境内数以万计的汉族将士;南诏后期“咸通(860年)以来,蛮始叛命,再入……邕管,一破黔州,四盗西川”,《新唐书・南诏传》。不断向唐王朝控制区发动进攻时掳掠而来的大量汉族人口。

而另一方面,在南诏、大理时期,由于汉族移民在人口数量上居于相对少数,加之身份上又多为战俘和被掠边民等从属地位,因而民族融合历史趋势,仍继续沿袭以汉族“夷化”即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惯性格局。期间,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的典型案例,又以南诏清平官郑回,南诏与唐王朝及“大长和”与南汉的两次和亲,以及大理国王段氏、大贵族高氏两大家族较具代表性。 据文献记载,郑回原籍相州(今河南安阳),唐大历年间于州西泸县(今四川攀枝花市西部一带)县令任上为南诏军队所掳。后得南诏国主阁罗凤敬重其才学人品,聘为王室子弟塾师。及至阁罗凤孙异牟寻继位,拜为“清平官”(宰相),“而国事专决于回”。《资治通鉴・唐纪》。延至唐末天复二年(902年),发动政变“灭蒙氏(南诏王室)而自立,改国号曰‘大长和’”的南诏权臣郑买嗣,即为郑回的七世孙。(明)杨慎,《滇载记》。按照这一记载,郑回原为中原汉人,因居官边地被掳,流落南诏而发迹,传至郑买嗣时,跻身“白蛮”顶层权贵之列,灭南诏自立。其间,与当地“白蛮”等少数民族世代通婚联姻,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理国时期的情况,则以大理国王段氏和权臣高氏两大家族的来源较具代表性。大致说来,从郑氏取代南诏建“大长和”开始,以滇西洱海沿岸为中心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又先后经历了赵氏“大天兴”、杨氏“大义宁”两个小王朝的更替,到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起兵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传22世300余年为蒙古大军所破。

至于大理国时期权倾朝野,曾一度取代段氏建立“大中国”的白蛮大贵族高氏家族,据传世的高氏《楚雄族谱》和《楚雄令长高公墓志铭并序》等文献碑刻资料记载,高氏家族的先祖,同样是历史上徙居云南的汉族移民。在《姚郡世守高氏源流总派图》中,不仅记载了高氏家族前后凡54代的世系传承情况,而且还对其家族的由来追溯道:“一世祖高公定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井冈乡人也,后移居南滇”,降及三国初年诸葛亮南征时因助战有功,“亮加公忠顺,疏请封以益州守,是为高氏始祖,盖功德所由始焉”。

再就是南诏、大理时期不同少数民族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支系之间的通婚联姻,更加频繁与广泛。其中,除《南诏野史》所载唐朝初年“白子国王”张乐进求“禅位”于南诏始祖细奴罗,并“妻以女”的古老传说之外,据记载作为“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的南诏王族,《新唐书・南诏传》。在与洱海沿岸的“白蛮”和滇东、滇中“西爨白蛮”保持着通婚联姻关系的同时,还涉及聚居在滇西北的今纳西族先民“麽些蛮”。对此,《蛮书》卷四说:“磨些蛮……与南诏为婚姻家,又与越析诏姻娅。”而同一民族群体内部不同支系之间的通婚联姻,则以南诏王室与分布在滇中一带的“独锦蛮”最为密切。史称“独锦蛮者,乌蛮之苗裔也。在秦臧川(今昆明西北郊富民县一带)南……其族多姓李,(南诏)异牟寻母,独锦蛮之女也;异牟寻之姑,亦嫁独锦蛮;独锦蛮之女,为异牟寻妻”。(唐)樊绰,《蛮书》卷四。故《新唐书・两爨蛮传》有“(东爨)乌蛮与南诏世婚姻”之说。

四、元明以来的云南族际通婚

元明以来,随着重新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并长期稳定下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族际通婚也更加活跃起来,而主要与下列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其一是汉族移民的大量植入。元明两代,在国家统一的宏观政治局面下,随着边疆与内地交往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促使这一时期陆续进入云南的各类汉族移民,在形成较为稳定的民族群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于明朝中后期上升为主体民族沿袭至今。

期间的大致情况,据记载元代云南境内的汉族人口,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游宦、经商、流寓等杂散居人户,例如元初官至云南行省参政的河北大名府人张立道,《元史・张立道传》。同期以“西台御使”身份巡行云南作《大理行记》的郭松年,[9](P245)大年间出任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云南志略》的作者河北河间路人李京[9](P241)等。另一种是成建制的驻屯部队,据《元史・兵志・屯田》记载,元代曾在云南境内推行军民屯田,其中除“蒙古军”“探马赤军”“畏吾儿军”和就地遣发各少数民族组成的“爨军”“罗罗军”等之外,还有先是驻扎在乌蒙(今昭通)、后换防到新兴州(今玉溪),被称为“汉军”的“梁千户翼军屯”,以及稍后设立的“新附汉军”乌蒙军屯。 《经世大典》:“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曰‘汉军’……既得宋兵,号‘新附军’。”

这两支驻屯部队,尽管合计仅三四千人,加上随军家属不过一万余人,却在云南汉族移民史上占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因为这些以汉族为主体的军屯户,既不同于隋唐及南诏、大理时期陆续进入云南的各类汉族人口,同时与元代游宦、经商、流寓等杂散居汉族人户也有较大区别,是一批以军事化的形式组织起来,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并长期稳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即聚居区内)世代生息繁衍的民族群体,由此标志着继汉晋以来,汉族又重新成为云南境内的世居民族之一。 明代是内地汉族向边疆民族地区移民迁徙的又一高峰期,同时也是云南汉族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历史阶段。史称早在明初洪武年间明军平定云南过程中,同样是由就地解决数十万大军的军粮供给问题而发端,明王朝便着手布置以商屯、军屯和民屯作为基本形式的军民屯田。这一情况,与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郡县”时近乎一致,所不同的是规模更大、人数更多、分布面也更广,同时较之两汉时期的轮戍制,明初以卫所作为建制的军屯,采取的是十分严格的“世籍制”。包括“军皆世籍”,父死子继;驻地固定,不得私自流徙;凡为军者,均须在内地完婚后携家眷同来;若有军户死绝,需从其原籍亲属中派人前来冲抵等。[4](P353~354)因而明代植入云南各地的卫所屯军,实际上就是从内地遣发而来的汉族移民。

民屯的情况,正史中见于记载的主要为:“洪武二十年冬十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出一丁,往屯云南。”《明太祖实录》卷186。方志、稗史中则不胜枚举,例如明季谢肇《滇略》称:“高皇帝既定滇中,尽迁江南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咸尽室以行。”清代师范《滇系》云:“洪武十七年,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民屯户的人数,据佚名氏《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说: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沐)英还镇,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田亩,分布临安、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于云南)”……这一数据,尽管有浮夸之嫌不足为训,但可以相信的是,明初以民屯形式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亦当以数十万计,且同样是多来自江南一带。

按照上文所举军、民两种类型的屯户,再加上人数不详的商屯户,合计明初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可达百万之众。再往后,随着汉族移民群体自身的繁衍增殖和游宦、经商、流寓、开矿等其他类型内地人户的迁入,到了明代中后期的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便已达到147.66万人,《元史・地理志》。从而在省内各民族中,上升为居于相对多数的主体地位。

明代以后,又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陆续进入云南。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主要有:明末清初张献忠余部“大西军”和南明永历帝退守云南时带来的内地军民,接踵而来的吴三桂所部“西府兵”,清末修筑滇越铁路时招募而来的外地民工,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由内地涌入的后撤人员、战争难民和奔赴滇西-缅北战场抗击日寇的中国远征军将士,40年代末追击国民党残余部队进入云南的“解放大军”指战员,60年代前来参加“开发大西南,建设大三线”的内地员工,以及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等等。这些外来人员,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且不少人就此在云南各地落籍定居下来。

大量汉族移民的植入,不仅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提供了空前广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也使得云南边疆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由先秦汉晋以来的以汉族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逐步转化为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占据主导地位并持续到今天。

土司土官制度的推行,是在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存在较大经济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特殊政策,曾对建立和维系封建统治秩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又是诸大小土司各据一隅、画地为牢,轻者相互争战、杀伐糜烂地方,重者陷州克府、围攻省城,甚至踞地称雄自立为“国”(例如“麓川王国”),成为影响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一大祸患。

对于“改土归流”尤其是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对边疆各族人民的血腥屠杀,尽管学术界历来颇多非议,但仍不乏其诸多积极作用与重要功能。其中仅从族际通婚的角度看,主要是铲除了由封建政府和土司土官在地域空间上共同设置的人为障碍,使得汉族移民的分布面进一步扩大,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联系日趋密切,由此为相互之间通婚联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滇东北乌蒙山区,有文献记载说,清初改流前不仅当地的土司土官对汉族人户的迁入持排斥态度,而清政府也将汉人自发流入“土司地”娶当地彝女为妻视为大逆不道,延至改土归流期间,竟然发展到一经发现,“必以汉奸杀之”(清)倪蜕,《云南事略》。另见《清仁宗实录》卷353:“其严禁汉民私入夷地一条,最为紧要……此后汉民概不准私入夷地,贸易者亦发给腰牌,勒期回缴,如逾期不回,查治罪。”,即为一大典型事例。 其三是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汉文化的广泛传播。元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对族际通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首先是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元明以来以汉族为主体,包括蒙古族、回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的外来移民陆续植入,在为边疆开发增添了大量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将内地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了云南,从而推动了地方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缩小了边疆与内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为更加广泛的族际通婚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其次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明清时期玉米(玉蜀黍)、土豆(马铃薯)等耐旱、耐寒、耐贫瘠高产外来物种的传入,铜、锡、银、铅等有色金属矿冶业的兴盛,道路交通的进一步畅通和包括与周边国家在内的商业贸易的繁荣,又反过来促使汉族移民向广大山区直至以往较少涉足的边境沿线地带直至境外迁徙流动,从而将族际通婚的范围,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例如,在今中缅边界中下段古称“葫芦王地”的阿佤山区腹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的茂隆、波龙两大银厂,就曾吸引“内地贫民至彼采矿者以万计”。(清)周裕,《从征缅甸日记》。及至遭到清政府的刻意打压日趋衰落后,不少矿工遂就此流落边地,融入当地少数民族。据调查,时至今日,世代居住在沧源县班洪乡南腊、蕉山等村寨的部分佤族群众,仍坚称是当年茂隆银厂汉族矿工的后裔。李诚,《国家构建与边疆稳定――基于中缅边境阿佤山区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

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兴起和汉文化传播对族际通婚的影响,仅以云南的情况而言,主要是在通过推广普及汉语汉文、倡导孔孟礼教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提高人口素质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上,缩小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文化和心理层面上的差异与区隔,客观上为密切相互之间包括族际通婚联姻在内的交往联系减少障碍。而从更深层次上看,儒学的全面兴起和汉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增进边疆各民族之间以汉族为主体的互聚力,也有其不可低估的特定功能和重要作用。

元明清时期云南族际通婚的典型事例,上层达官显贵中,当数元末大理总管段功与元王朝派驻云南的最高统治者蒙古梁王之女阿盖公主夫妇最为著名。(明)彬等,《南诏源流纪要》。而明代“世守”云南的沐氏家族,据记载也与多家少数民族土司保持着密切的通婚联姻关系。及至明末清初败亡前,末代黔宁公沐天波还曾做过这样一番安排和叮嘱:“天波知国势已去,身死亡在旦夕而先人宗祀不可继,乃使其子分赘各土司。曰:‘蛮者,吾先人所抚也,魂可依焉。汝依妇翁,犹不失净土’。”(清)温睿临,《南疆逸史・沐天波传》。除此之外,清初盘踞云南的“三藩之乱”首恶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娶清帝皇太极之女和硕公主为妻并被册封为“和硕额驸”,虽然有其十分特殊的政治背景,仍不失为突破清代“满、汉不通婚”和“旗、民不结亲” 《清德宗实录・二十七年》:“满汉臣民……唯旧例不通婚姻。”定制的极少数案例之一。

至于下层民众中的族际通婚,则以最迟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便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较具代表性。据称,时“有客娶夷女者,欲出,则问还期,或一二年,或二三年,女即以毒饵之。如期至,更以药解救,亦无他。若不尔,必毒发而死,所许还期,即死日也。” (清)檀粹,《滇海虞衡志・志蛮》。文中的“客”,系指前往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而“夷”则为“摆夷”,亦即今天傣族的先民。这一说法,尽管时过境迁业已无法辨其真伪,但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在空间上已从云南靠内地区拓展到了南部边境沿线的傣族聚居区。

五、云南历史上族际通婚的几点启示

根据以上对云南族际通婚历史脉络的考察和梳理,可以从中得出下列几点启示:

一是作为边疆多民族杂居区,在云南历史上,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族际通婚,不仅上起先秦时期的“庄开滇”,下迄明清绵延不绝,而且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涵上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通过对“遑耶”制度产生、功能和流变的考察不难看出,一般情况下,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要以民族之间交往联系和密切接触作为基础与前提,并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而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尤其是若干代人持续不断地通婚联姻,历来是促成民族融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之一。

三是仅以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而论,由此促成的民族融合,既可以是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也可以是汉族融入少数民族,同时还可以是通过民族融合后形成新的民族群体。云南历史上的汉晋南中大姓经与当地少数民族通过“遑耶”关系逐步融合后,形成唐代“西爨白蛮”“东爨乌蛮”两大新型民族群体,就是一大典型案例。

四是在边疆多民族杂居区,人口数量尤其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民族结构中所占比重,是在影响民族融合历史趋势的诸多因素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量。云南历史上自先秦、汉晋直到南诏、大理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以汉族移民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后至元明以来逐渐转变为以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占据主导地位,就与这一因素密切相关。 五是云南族际通婚的历史事实表明,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除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联系与相互依存之外,就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关系,由此成为现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与维系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唐顿庄园》中的英国贵族婚姻观阐释的英国贵族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14
《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是由英国ITV电视台出品的时代剧,该剧由布莱恩派西维尔、詹姆斯斯特朗联合执导,朱利安费罗斯编剧,休邦尼维尔、伊丽莎白麦戈文、玛吉史密斯、米歇尔道克瑞等领衔主演。背景设定在1910年代英王乔治五世在位......
云南省交通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节能和环保这个当今社会的主题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交通新能源。本文从云南省常规交通能源储存现状出发,结合云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分析其交通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提......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在孔子之前占主流地位的民族观是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歧视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等民族。孔子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取代了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是民族观的伟大进步。孔子民族观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历史上人性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人性化管理是人的本性向“善治”政府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善治”政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人性化管理的来源和基本理念,分析“善治”政府如何运用实施人性化管理来获得政府良性发展。 [关键......
论民族音乐史上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6
毕业论文 民族音乐史上的丰碑——简析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的历史功绩 ......
南方基金史博:A股必将重回上升通道
发布时间:2015-08-13
在系列维护市场稳定和信心的办法陆续出台的背景下,本周四A股市场出现绝地反击,个股一改前期下跌走势,令市场对后市持续反弹有了期待。 南方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史博表示,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同时居民资产配置历史性的变化......
论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机遇进行分析,结合“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回避威胁”的原则,提出加强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云南民族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宗族重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1-27
对于解放后 农村 宗族组织的遭遇及其形态,大多数学者认为宗族在国家政权的打击下处于不断地瓦解之中。在新政权的 政治 话语中,宗族和宗法制度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宗族被表述为封建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组织,应被彻底地铲除。在对农村的......
鄂伦春族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23-06-16
鄂伦春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元时称为“林木中百姓”,明代被称为“北山野人”,清初谓“树中人”。其在鄂伦春东部者,又呼为使鹿部,其在鄂伦春上流西部者又呼为使马部。其在黑龙江下游之鄂伦春又呼为使犬部。鄂伦春族17世纪之前,生......
云南:春运铁路线上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7-26
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在了铁路,把回家的希望也都给予了铁路。春运铁路线上,一个个温馨的故事在上演―― “家人已在等我” 往来的人群、候车的旅客、紧捏的车票、张望的眼神,回家,已然在路上。 一大早,昆明火车站就迎来了大批扛......
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31
第一节艺术创新与对娱乐价值的彰显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特定的时代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承担的主要是培养各个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的政治职能,突出的是电影的政治属性。因此,从总体上来讲,这一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艺术......
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1
广义地说,古代社会已有国际法(可称之为古代国际法),或者至少有国际法的遗迹。当然,一般意义上,国际法是指近现代国际法,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 不过,从国际法的历史发展来看,古代国际法(或国际法的遗......
中国历史上的“吃货”
发布时间:2016-08-29
吃惯中国饭菜的人,再去吃英国的黑暗料理,多半是会觉得难以下咽的。那些海外华夏游子浓浓的乡愁,我想更多是那只中国胃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因而被一缕缕地牵引至故乡的美食,幻化为一碗烩面,一碟鱼香肉丝,一钵老火靓汤,一屉小笼......
中国历史上的祥瑞
发布时间:2023-06-22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中,祥瑞是不可或缺的玩意儿,它以天象、动物、植物、石头等形态出现。皇帝需要它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官员、百姓需要它为自己铺就晋身之路。 大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阿丹国的贡使来朝,他们送来了一种比......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发布时间:2023-04-13
河北涿州三义宫桃园三结义碑。三义宫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三义宫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建。FOTOE 蜀汉名将张飞与刘备、关羽情同手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后世对张飞的了解,多半是从演......
历史上淮阴的盐务
发布时间:2023-06-18
由于淮阴地区位于苏北中部的淮河下游介于黄河、长江之间,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其河流纵横。湖面广阔。是 南北水陆 交通 的枢纽,素有“五水之交,七省咽喉,京师门户”之称,明清时期又为“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地,是苏北......
历史上的“中央特科”
发布时间:2023-07-27
中央特科在开展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人安全,搜集情报,了解掌握敌情,惩办清除叛徒、内奸等工作同时,还建立起秘密交通联络和通讯联络站点网络。在白色恐怖下,党中央的决议、指示和中央领导人的布置、指令,都是通过这种秘密交通......
从《南京!南京!》谈历史灾难片的叙事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要]历史灾难片表现的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的事件,例如战争、自然灾难等,此类电影既属于灾难片,又属于历史片。由于题材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此种类型的影片具有特定的主旨和叙事禁忌,而且在叙事主题、叙......
用照片探寻家族历史
发布时间:2022-10-29
用照片探寻家族历史刘卫也许是想表达我们之间的距离,照片里的人,大多我并没有拍他们的正面,做这个项目的这几年,我知道了很多从来不知道的事。无题,香港,2012刘卫摄刘卫1982年出生于香港现于香港从事摄影创作据称有过半的香港家庭,是上一辈从大陆来到香港定居。影师刘卫1982年出生在香港,她的父母是四十年前从大陆来到这座城市的。一些偶然的家庭变故,让她对熟视无睹的家庭关系和周边的城市街区有了新的观察。.........
上海国际贸易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09-30
一、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上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贸易地位的发展起步主要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沿黄浦江码头形成了商船云集的局面;元朝开始这里设立行政县,一直发展到明朝成为国家的纺织与手工业中心,清朝其国际贸易......
论国际法上的灭绝种族罪(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7
一、灭绝种族罪的历史渊源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以下简称“灭种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承允防止并惩治之。”毫......
法的历史类型与国际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 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阐释了法的历史类型,并对中国法理学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国际法;法理;法系 法的分类历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西方法学家往往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及其历史传统,把法分成若干法系,如英美法系......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14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一向是哲学家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长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从巴......
历史上真实的尹志平
发布时间:2023-04-15
尹志平是全真教历史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对全真教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长篇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描述使这位全真教道长蒙受了不白之冤,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笔者拟从尹志平对全真教的贡......
历史上的“温郫崇新灌”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 要:“温郫崇新灌”被称为成都的“上五县”,是成都平原上最富裕的地区,也是“富裕”的代名词。“温郫崇新灌”积淀着厚重的成都平原的历史文化。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们似乎已经是昨天的历史了。作为“天府之国”的核心区域,在曾经......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村落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村落共同体问题对于思考宋元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前近代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学界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围绕着地主佃户关系、国家编民关系和共同体论展开了论争;关于华北是否也与南方同样存在村落共同体,也是日本史......
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5-19
本文所探讨的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制度设计,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段,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及其走向有重要影响的三次制度设计。自三代始,迄于近代,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三次重大的制度设计:一是西周的制度设计;二是秦朝的制度设计;三是近代民主共......
论延安时期东南亚华侨的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 要]延安时期可分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两个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团结海内外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东南亚华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努力壮大了祖国的抗日力量,为祖国抗战的......
历史上的几则《劝学篇》
发布时间:2023-03-27
提起《劝学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荀子。没错,古今广为流传的当然要数荀子的《劝学篇》了。 荀子,乃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劝学》是他为学生撰写的一篇讲义。在文章中,荀子以生动形象的譬喻,循循善诱地阐述了知识的重要与学习......
中国电视剧对历史风云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2
1前言 电视剧中的悲剧性不仅让我们体会到社会变革中的思想冲突、社会动荡中的无情摧残,更有着对历史事件、历史风云的深度关照。怎样表达历史,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曾庆瑞先生提出了三个必要的尊......
历史课堂创设历史情境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历史课堂创设历史情境的策略探究传统教学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中教师将备好的课程逐步讲解,学生仅仅作为倾听者对教师的课程进行记录、背诵。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注定会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营造与课本相适宜的课堂历史情境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创设历史情境的重要.........
傣族桥文化与云南“桥头堡”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24
摘 要 傣族爱水,去世后也希望下一辈子要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筏渡舟渡有危险和不便,对桥有着密切的需求和强烈的渴望。桥在傣族文化中演化为祈福消灾,生产丰收,婚姻幸福,生活顺利,经商发财的象征。云南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
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6-05-31
1前言 在整个20世纪前半叶,中国一直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相当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出现了根本性改观,但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使得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上......
石门栈道,两汉三国的历史风云
发布时间:2023-05-03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是以褒谷口为中心,石门水库为依托,汇聚栈道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古摩崖石刻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览胜地。其中的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林木苍翠、奇峰峥嵘,既有雄伟壮观的坝堤和烟波浩渺的水域风光,又有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遗迹。在这里,你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公元前206年起步,从汉高祖刘邦.........
王云五的出版理念及历史镜鉴
发布时间:2022-08-23
[摘要]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王云五身在出版,情系文化。他的出版理念体现在:出版的目的在于“中国文明之再造”;出版要“有功文化,纵有亏损,亦义不容辞”;出版机构“必须先能自立,才能对社会有贡献”。王云五的出版理念为当下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出版要明确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出版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出版企业要通过深化改革自立自强。[关.........
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
发布时间:2023-05-12
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 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 ......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发布时间:2023-02-11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一)安德列·巴赞说过:“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①按照他 的观点,一切艺术都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惟独在摄影(像)中,有了不......
浅析身份认同的交缠与岭南文化历史的重塑———解读《田野上的史记》
发布时间:2022-12-07
熊育群的散文集《田野上的史记》,副标题为行走岭南,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岭南大地上四处行走后,对岭南的民系、历史、风俗等所形成的个体体验以及审美想象,是对长期以来人们对岭南历史文化太忽略以及抱有偏见的补苴和去蔽。该散文集,曾获得过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全集收文24篇,分别辑为生命的奔赴田野上的史记山水形态之外辛亥革命的血四部分。其中生命的奔赴辑中4篇散文曾被作者先前出版的另一部散文集《路上的祖先》收录过,.........
中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我国古代民族政策内容丰富,既存在歧视、压迫政策,又存在有关于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但它们所起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些。中国的民族政策源远流长,它们相互影响......
云南迪庆藏区“藏回”民族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族群认同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认同的基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回族群体,他们自迁移到此,逐渐适应了藏区高原的地理环境和藏族文化,云南藏区 “藏回”的文化特征......
新历史主义的“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理论史上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3-12-18
新历史主义的“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理论史上的渊源一、新历史主义文艺理论的兴起(一)新历史主义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新历史主义文论就正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是身处后现代阶段的知识分子对启蒙现代性历史的深刻反......
关于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8
论文 关键词:海南中部 民族地区 旅游 业 论文摘要: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介绍,分析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 发展 历史 与现状,提出了发展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海南省中部民族地区通常......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23-01-26
选择题(共20小题,20)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領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
浅析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云南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更是蕴含着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情趣。它是最典型、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地研究......
上海市城镇化的历史演进(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上海以其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迅速聚集了人口、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由此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加速了上海城镇化的进程。建国后,上海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受政府政策制度的影响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论文关键词】上海 ......
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利用*
发布时间:2023-03-01
" 人们从事农业活动,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这就是所谓“相地之宜”。随着农业活动的发展,特别是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土地利用的方式也在逐渐变化,一般说来是从以适应为主转向改造自然。这个转变是缓慢的,它是......
略论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9
"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四大主题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
预言日本历史的南朝谶纬诗
发布时间:2023-06-27
15世纪后期,正值日本的室町幕府时代(1336―1573年)。自从嘉吉元年(1441年)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被大名赤松满佑暗杀后,政局就变得动荡不安,国内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不久,足利将军家因继嗣问题发生了内乱,同时又与诸大名......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现状
发布时间:2023-01-29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云南省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人们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极具浓郁和多姿多彩的艺术特色,这和云南特殊的地域有关系,也和少数民族众多有关系。在中华民族音乐的大典之中,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底蕴雄厚,群众......
黔南苗族婚礼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30
摘要:黔南苗族婚礼服饰色彩丰富、款式多样、审美独特。本文通过对黔南苗族婚礼服饰的概括、婚礼服饰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对款式、色彩、图案纹样、面料、制作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黔南苗族婚礼服饰元素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并归纳总......
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论文摘要】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优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深入分析云南省的优势,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助于实现其平稳较快发展。 【论文关键词】云南省 资源优势 经济发展 云南省处于中国的......
历史上对付报纸舆论的做法浅谈
发布时间:2022-11-06
1785年,英国《泰晤士报》出版。当时的英国政府不愿意有这么个报纸整天念叨自己,可又找不出不让它出版的理由,就想了个办法:收税。每出售一份报纸,收税四便士。税一重,报纸售价就上去了,一般群众看不起了,发行大受影响。不过摊贩......
云南山地民族社区水土流失评估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为探求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直苴村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坡度和植被覆盖是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研究为云南山......
为上班族挑选的通勤车
发布时间:2023-01-29
上班族的代步车需要具备购车与养护成本合理、经济节油、实用性强、外观时尚等条件。无论通勤路程是短距离,还是较长路线的上班族,都能在以下车型找到合适的车款。 1.短距离通勤:丰田 普锐斯 消费者评分:75分 燃油效率: 城......
中外历史上的神秘刺客
发布时间:2015-08-27
神不知鬼不觉地下手 总结古今中外无论成功与否的暗杀行动发现,刺客们需要练就这种精度与力量兼备的技能――会“戳”。 保加利亚的一名异见人士乔治・马可夫在1978年疑似因为被一把雨伞戳过之后,中毒身亡。当时他在一个巴士站等......
历史剧大讨论述略及其对中国历史电影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3
当社会出现急剧变动、转型之时,人们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顾虑而不能直抒胸臆,或者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完全正确地感知外在世界,于是往往会通过构建有效的历史资源来对现实进行定位。既可以为时代立言、立心,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也可以言志来消除内心的不稳定感、迷茫感。历史剧作为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运动中耀眼且争议最多的体裁形式,一直伴随着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我国戏剧大多数取材于历史,元、明、.........
重庆历史上首座机场
发布时间:2015-08-20
一、广阳坝见证刘湘称王 二、广阳坝见证“志航大队”英勇抗敌 三、广阳坝见证日机对重庆的残暴轰炸 ......
历史、日常、他者与“南京”想象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朱雀》是70后作家葛亮的长篇处女作,一部书写南京的小说。作品如何写出南京这座故都屡历沧桑而沉潜不变的底色,是本文解读的重点。简而言之,小说从这几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是以历史之“变”凸显生活之“常”,将动荡的家国......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2
"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 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 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
费孝通:要多谈点历史
发布时间:2023-07-24
为了生活的需要,人利用自然世界造就了一个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人文世界”。人们从早到晚,每一天都要通过人文世界来经营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生物人离开母体之后,就开始在社会中依靠前人创造的人文世界生活,也可以......
F―8战斗机越南战史(上)
发布时间:2023-07-21
       1963年夏季,一架F-8E即将从“福莱斯特”号航母上弹射升空,其机身两侧挂载了8枚“祖尼”火箭,翼下挂载两枚2000磅炸弹,此时的起飞重量达到17吨 随着越南军事冲突的日益加剧,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介入力度也不断加大。......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1)
发布时间:2023-02-15
(一) 安德列•巴赞说过:“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①按照他 的观点,一切艺术都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惟独在摄影(像)中,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 由摄像机记录的电视“影像上不再出现艺术家随意处理......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发布时间:2023-07-11
"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 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 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
物权法律适用的历史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8
物权制度,在民法体系中素来占有重要位置,与债权制度并称为民法财产权中的两大支柱。相对于债权而言,物权有着浓重的"土著色彩",特别是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制度乃至意识形态的影响,各国有关物权的法律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着......
生存环境与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生理心态的形成发展
发布时间:2014-01-17
【英文标题】Exis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ology and Mentality of 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 During Historical Phases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态......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
浅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08
浅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封建王朝为了长治久安,无不把“开科取士”当作第一等大......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6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著作,主要论述了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但是......
中国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
发布时间:2023-03-10
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一统江山,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像这样一位战功显赫、......
历史废墟上的清算与重建
发布时间:2016-03-01
但是布鲁玛感到困惑的地方,不是因为父亲痛不欲生的经历,而是他回到荷兰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涯之时,需要接受一种庆祝生还的整人仪式,这些新人被称为“胚胎”,被人扯着嗓子骂、戏弄,甚至人挤人被关进狭小的地窖里,称之为“玩转达豪......
历史上被弹劾的领导人们
发布时间:2022-10-14
历史上被弹劾的领导人们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判决通过总统弹劾案,朴槿惠被罢免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在遭受弹劾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朴槿惠极力为自己任人唯亲、索取贿赂、泄露机密等罪行辩解开脱,但韩国的法律制度最终还是没有让她逃过制裁。实际上,弹劾制源远流长,是人类发明的让国家得以通过和平方式撤换不称职的领袖的制度之一。在古希腊时代,雅典共和国就已经诞生了粗糙的弹劾制度.........
历史上的第二座“黄埔军校”
发布时间:2023-06-28
庐山,千古名山。苏东坡曾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入20世纪,葱茏俊秀的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联。在中国近代史上,庐山披挂着浓重的政治色彩。1926年11月26日,北伐胜利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第一次来到庐山。10天后,国民党中央首次在庐山开会,研究“整理军事政治问题”。蒋介石从此便格外钟情于庐山。从1926年至1948年(抗战时期除外),蒋介.........
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
发布时间:2023-05-24
论文 关键调:土族 大通 婚嫁习俗 论文摘要:大通土族在社会 发展 过程中受周边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大通土族婚姻习俗的文化意蕴。 位于徨水以北,祁连山......
美洲峰会上的历史性见面
发布时间:2022-09-26
与欧盟峰会相比,美洲峰会在媒体的报道中一直都是一个比较边缘的会议。甚至美国媒体更热衷于报道它的花边消息而非会议本身。但这一次,古巴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太一样。 但从去年起,转机出现了,奥巴马不断向古巴释放出友好信号。在......
欧洲历史上的迫害和屠杀
发布时间:2022-12-02
以前,大多数国人以为,只有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迫害犹太人,屠杀犹太人。其实,稍稍关注一下史实,便不难发现历史上欧洲歧视、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远不止二战之前及期间的纳粹德国,其他欧洲国家也做过同样的事。 在东欧和中欧,......
我国历史上的四位“花木兰”
发布时间:2023-03-25
我国历史上的四位花木兰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有四位花木兰。朱姓木兰清代瀛园旧主著《木兰奇女传》载:唐朝初期,有一个少女名叫朱木兰,系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木兰娴弓马,谙韬略,14岁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13载,屡建奇功,凯旋故里。唐太宗李世民封她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并赐姓李。这段史实在《旧唐书》里也有记载。后人为了纪念她,在湖北省木兰山建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族自治权作为其核心内容。保障民族自主权的实现,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接触到民族自决的思想......
浅谈云南民族音乐舞蹈的社会文化功能
发布时间:2022-10-28
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座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宝库,许多民族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美誉,凡有节日、生产、宗教、婚姻丧葬、重要事件等重大活动,大都要以歌舞相伴,歌舞已成为云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云南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音乐传统,从而形成了色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音乐舞蹈。尽管云南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舞蹈,而且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从他们所反.........
河南省创业板发展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8
河南省创业板发展历史研究 一、创业板的定义创业板,顾名思义就是给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由于创业型企业一般是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缘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创业板市场都明确表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成长型中小企业申请在......
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评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要: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市场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和云南非民族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继续提高企业的市场化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强政府职能转换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离婚自由”论(上篇)
发布时间:2013-12-19
“离婚自由”论(上篇) “离婚自由”论(上篇) “离婚自由”论(上篇) 内容提要:婚姻家庭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研究离婚自由原则应从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入手,在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中发现其......
编写《中国彝族通史》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部四卷六编300多万字的《中国彝族通史》,终于在2012年正式出版了。该通史从远古一直写到1949年,采用编年史的办法,对彝族社会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了详细的论述。之所以采用编年史的方式,是因为彝家人向......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17
" 论文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地域性 文化特征 生态环境 论文摘要: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以外,还......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 本文主要从回鹘汗国的兴亡和裕固族东迁两个方面阐述了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目前的史学家一般都将甘州回鹘做为裕固族正源来看待,笔者对已有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判断,认为过去甘州回鹘大约就是今天西部裕固族的前身。东迁是促......
通过解谜重新发现历史
发布时间:2023-01-02
纳博科夫喜爱编棋题,这是他在欧洲流亡期间养成的嗜好。为了构思一道特别的棋题,他甚至会一连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煞费苦心地设计各种精巧的骗着和虽然简单却最出人意料的正解。纳博科夫后来曾感叹,在他精力最充沛也最多产的岁月里......
民族声乐艺术历史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为古代、20世纪及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进行分析。并论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特点及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旨在探索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演变历程;现代化发展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时期的民族声乐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在声乐艺术的发展初.........
历史在何种意义上存在
发布时间:2022-10-04
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但是历史被认为是一种艺术的观点似乎要早的多,早在古罗马时期的学者卢奇安就认为历史近乎诗,并且要求历史写作应该具有审美价值。同样在古代中国,历史也被认为应该具有艺术气质,虽然史官都认为在历史写作的时候应该秉笔直书,但是中国的历史著作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其艺术性,《春秋左传》、《史记》都是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写成。例如章学诚的方智、圆神的观点已能体现出这种艺术历史的观点。事.........
家族历史:填补超越“字辈”的信息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 要]家谱完成了世系的追寻和完整家族历史的塑造与还原,对历史的诉求促使家谱的编纂者们对超越字辈范围有限资料进行了历史的填补。对山东西南地区Z村回族杨氏谱牒的调查可作为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Z村;杨氏;谱牒;家史填充 ......
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推动地区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但是当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者特有的吸引力难以有效发挥,各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难以实现系统性、合理性开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角度进行分......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1-27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一个地方,当前云南的少数民族就有 25 个,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具有悠久的历史,诞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这些民族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 具有宝贵的价值,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后就应该把这些音乐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