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时代与历史 魔幻与虚无

时代与历史 魔幻与虚无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6 01:48:21
时代与历史 魔幻与虚无
时间:2022-12-06 01:48:21     小编:

“无法容忍自己成为一颗螺丝钉”

陈培浩:先从你的写作聊起吧。我不知道最初是什么把你引向文学的?童年和故乡岁月你是如何完成文学的自我启蒙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开始真切地渴望过上一种写作者的生活?

陈崇正: 作为八零后迟到者中的一员,我和很多白手起家的作家朋友一样,成长于非常恶劣的人文气候环境中。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作家是一个只有在杂志励志专栏中出现的概念。如你所说,书本是极度匮乏的,我曾为了读完一部《天龙八部》和邻居的小伙伴打架,还偷过亲戚家的书,也曾因为偷书店里的书被店老板罚站示众哇哇大哭。我家曾是一个豆腐家庭作坊,当时的塑料袋还没有完全普及,豆腐是裹在纸张里头出售的,所以家里每个月都要买进一些旧图书,我总能在里头发现很多奇奇怪怪的故事。除了读,我最早接触的类型文学,其实都是“听”来的。当时收音机里经常有“讲古”的节目,我就是守在收音机前面听完金庸的大部分小说的。很怀念那样一段岁月,有时候突然想起儿时爷孙俩守着收音机的情景,莫名感怀。前些日子我还托一位朋友去打探汕头一位讲古师林江先生的消息,可惜已经不在人世。当时家里很穷,每个学期都要为学杂费发愁,学校的老师基本都按教科书上念完一节课,语文老师讲不了普通话,数学老师爱打人,初中有了英语课,英语老师又喜欢跟家长告状,每次都害我挨揍,这直接影响了我对英语的兴趣。而除了语数外之外,其他科都是副科,副科的意思就是可上可不上,反正也无聊透顶。所以跟现在的孩子相比,当年我有更多的时间无所事事,只能读闲书。而家长对所有的闲书都是管制的,我老妈就曾撕掉我的《水浒传》。当时四大名著也是我们家的闲书名单之列,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只有课本才是正经书,好好读书就是读课本。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是教书,因为教师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有可能的“领工资的人”,除此以为,其他人都必须靠天吃饭。那时候下田都是赤脚,我有一回穿鞋下田,他们就骂,你以为你是教书的啊!

因为太调皮,我经常挨揍,挨完揍我会写日记,千篇一律地感慨一番。写,大概是最原始的情感需求吧。而当时的农村,语文是唯一可以自学成才的学科。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对偶的句子,喜欢在本子上摘抄一些古诗词句,继而喜欢现代诗,也会涂鸦一些分行的句子。而作文后来几乎成为我校园生活的唯一骄傲,我会写一些比较惨的经历,博取老师的同情。而事实上我童年也过得比较惨,本来觉得还好,写下来就觉得真得很惨,内心也得到一种释放。这样一直到了高中,我离开村子到城郊去上学。凭着作文写得好,我混成学校文学社的社长,而此时所有科目中唯一有点把握的就是语文,语文中唯一有点把握的就是作文。这时候韩寒的盗版书已经上了地摊,而我在考虑的是快高考了,我以后该干点什么。身边很多同学也说我以后会成为作家,但我开始想去学法律,后来阴差阳错到了中文系。中文系离作家其实也是挺远的,直到我发现写稿子还能赚点稿费,而且写文章对我来说几乎是唯一技能。所以别人说你为什么写作,我说因为干不好别的。听起来像开玩笑,其实也是实话。而且我相信对许多作家来说也是实话。

陈培浩:大学期间你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文学生活。毕业后有几年时间你是一个中学教师,应该说那段时间你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我很好奇是什么使你热切地渴望写作?应该说在教师这份全职工作之余保持高产优质的写作绝非易事,何况期间你又要经历买房子、结婚、女儿出生等日常生活的困扰。这期间你出版了小说集《宿命飘摇的裙摆》《此外无他》和诗集《只能如此》,看上去还挺“风光”的,至少作为一个东莞的业余作家,人们会觉得你是很活跃的。可是这三本书的书名却透露出某种“悬空”状态,你看“宿命”呀,“此外无他”也,“只能如此”也,都有种“你别无选择”的味道。这种别无选择究竟是“别无选择地被文学所选择”呢?还是你感到被生活挤压得“别无选择”“只能如此”呢?此间你动过放弃写作的念头吗?事实上身边就有不少文学朋友写着写着就写到别的轨道上了,似乎也别开生面。

陈崇正: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踌躇满志,但因为家里确实太穷,我当时考虑了三种职业:一是大学老师,二是中学老师,三是编辑记者。主要考虑的是收入稳定,能有闲暇时间写作,能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老实说,八年的中学生活,我过得比较压抑,因为我一直无法习惯中学教育的游戏规则,一方面我无法降低自己去获得所谓的精神交流,另一方面我也一直有意识地抵制职业化给我带来的伤害。我无法容忍自己真的成为一颗可以随时替换而又不能随意挪动的螺丝钉,镶嵌在庞大的教育机器上。所以进入中学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到大学里头去,那里应该有更自由的空气,应该更适合我,可惜我数次考研都因为英语太差而失败。所以转而我只能写作,那时候我觉得,写作大概是我唯一的出路。但其实从一个农村小子到一个中学教师,我一直在文坛的视野之外,我很害怕自己坠进自叹自怜的深渊里。生活中层层的压力和工作中的挫败感,常常使我感到焦虑――我担心一地鸡毛的生活会破坏写作的根部气息,将文学创作所需要的生活养分连根切断。所以那段时间,我的诗歌是走在小说前面的,诗歌对生活细腻的情绪感应,以及直接对情绪直接的抚摸,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我后面小说的转型。我开始注意到一个人在特定时空中的生存感觉,所以生存感觉,其实就是情绪和认识。或者说,我意识到情绪有更深层的表现方式,而不是单一的煽情,生存有更为内在和深层的焦虑,于是开始书写“宿命”和“恐惧”这样的主题。加上后来家庭发生的一些事情,也间接巩固了我对于人生和小说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呈现”和“发现”之外,我也有了“抽象再造”的需求。

你刚才提到是否想过放弃写作,我想每个写作者一定都考虑过中断写作,至少闪过这样的念头。但当我想放弃或者不干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写吧,赚点稿费吧,除此之外你也没有别的赚钱的本事。人有时候把自己整得比较庸俗,日子也就容易过去;借助一些原始的欲望,可能更能成就相对圣洁光辉的艺术,所有的莲花都是在淤泥里偶然开出来的。淤泥是大多数,连通着大地。 “在坑坑洼洼的误读中写作”

陈培浩:你大学时主要是作为校园诗人行走江湖的,当然大学时你一定已经在悄悄地写小说了,我曾经也写文章指出小说叙事性――比如“元叙事”――在你诗歌中的体现。回头看,从诗歌到小说这个战略转移的部署是什么时候决定的?我知道你其实并没有放弃诗歌写作,那么这两种写作对你来说有什么不同?诗歌是否在你的小说中打下烙印?其实很多诗人转写小说非常成功的,比如朱文、韩东,比如卡佛我们发现他的短诗也非常出色。

陈崇正:我最早写诗歌,其实是当成日记在写的。我非常感谢诗歌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不是我写了诗歌,而是诗歌成就了我。甚至可以说,诗歌让我变得健康。诗歌让我直接面对人生的两个最重要的命题:死与爱。因为思考死亡,人就会变得豁达和真诚,人是必然要死的,机关算尽也不过大地茫茫,何必活得那么猥琐;而对于爱情的书写和记录,会让人变得善良。爱让人脆弱,让人痛苦,也让人和人之间多了一种万有引力。可以爱,心存善念,人才能完成性格的再造。能诞生美丽诗歌的心灵,应该是这人世间的珍宝;无论裹在外面的皮囊如何浊臭不堪,诗之心都可以不管不顾,直面人世。

诗歌影响了我的性格,诗歌对于情绪的敏感也影响了我的小说创作。而我最终选择以小说创作为主,一个是出于世俗的考虑,一个是诗歌已经很难满足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表达欲望。对我而言,当下最高的诗歌功能应该是“发现”,而无法“再造”,遥远的史诗传统已经没有叙事的土壤了。而小说天然具有“再造”功能,它有足够的容量去容纳我们的思虑和时代的焦灼。它要求更为缜密的心思,而不再像诗歌那样需要鲜嫩的触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意识到自己很难完美保护心灵中某个鲜嫩的区域。换言之,我选择小说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来继续我对于诗歌之于情绪和人生的表达。当然,说半天,更为庸俗的理由是,小说比诗歌容易换钱,可以赚稿费贴补家用。

陈培浩:这里谈到写作之途中的困难和障碍,我以为这种障碍其实是永恒存在的。比如你在韩师时是小地方“处江湖之远”的障碍,你在东莞时是教师和作家两种身份的冲突,如今你在《花城》杂志当编辑则又变成了编辑与作家的身份冲突,以后还可能是媒体人跟写作者的身份冲突。也许应该这样理解,写作选择了某个人,然后创造了那么多障碍让他去跨越。你怎么理解你写作途中的这种种障碍?

陈崇正:卡夫卡说,任何障碍都能摧毁我。卡夫卡所说的“我”,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卡夫卡,而不是物理意义的人。所以,其实所有的障碍都能摧毁写作的路径。形象的说,一个作家的成长,就如大风夜行,作家凭着感觉认定脚下的路,然后大风会将他吹走,刮到另一条路上去。但没有人规定另一条路就不是写作的路,写作只是一个方向,人的学识只是行囊,有人丰盛有人干瘪,但走路的姿势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走不走也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当然,并非说你卯足劲写作,就一定能走到彼岸。余华曾说过一个感冒就可能毁掉一部长篇小说,所有的生活障碍对于写作的伤害,经常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的,它悄无声息把你刮到荒漠里,毁掉路径可能你就不再惦记远方。

陈培浩:再谈谈你的写作资源问题。其实你的写作受到的中国古典文学影响非常小,中国作家可以看出对你影响大的就是王小波、余华和金庸。关于王小波究竟是个优秀作家还是个伟大作家,你和我和王威廉还有过热烈的讨论,你依然是立场坚定的王粉。这个不说,但你的小说倒是可以分辨出很多外国小说家的影子,比如福克纳,比如博尔赫斯,比如马尔克斯。可是他们对你的影响既不深刻也不稳定,你不像某些写作者,学某个作家就会稳定地呈现出某个作家的风格。你似乎更接近于“拿来主义”,这有用就拿一点,那有用也拿一点,好处是永远不用担心你的写作会成为某个大师廉价的倒影;坏处是接受的真气太多太杂,有时会相互打架,造成气脉不畅。你不妨就写作资源方面的话题谈一谈,哪些作家、作品给过你深入的影响,让你产生心向往之的感觉。

陈崇正:有人说一个好作家首先是一个好读者,但其实很多作家的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相对于评论家而已,作家更需要时间去创作,也更需要时间去经受生活,虚度时光发发牢骚,学者型的作家毕竟是少数。所以在我看来,很多作家说受到另一个作家的影响,很多时候也是不全面的一种误解。我看余华、马原等人写的一些读书随笔,经常会被他们的赞叹声弄得很错愕。作家读作家,中间的误解可能更能让人获得写作上的进步。如果我的这个谬论成立,我就是在坑坑洼洼地阅读中误解和受益的。如果非要自圆其说,我要说好作家都是擅长误读的。

陈培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作家你喜欢哪些人?哪些作品是你内心喜爱的?

陈崇正:除了金庸、余华、王小波,还有钱钟书、阿来、莫言等。其实我的频道是比较窄的,我的阅读非常挑剔,但如果喜欢上了,我就会一头扎进去反复读。现在回头去读金庸和王小波,又有一些新的体会,也看到很多他们的局限。

陈培浩:有的作家喜欢的是一类作品,但想写的又是另一类作品。对于你尚未写作的作品,至少在方向上你有什么样的设想吗?

陈崇正:我觉得有一类小说属于神品,就是神来之笔,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比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能跟他们并肩的作品。

文学地理与魔幻现实

陈培浩:谈谈你的小说吧。如今你的小说被聚焦最多的角度大概是“文学地理”和“魔幻现实”了。先说文学地理,用你自己的话说,你习惯“将所有人物都栽种在一个叫半步村的虚构之地。在这样相对集中的时空之中,一些人物不断被反复唤醒,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反过来唤醒我”。在半步村中,碧河、木宜寺、栖霞山、麻婆婆、傻正、向四叔、破爷、孙保尔、陈柳素、薛神医等地点或人物反复出现,他们确实已经形成了一种方阵效应。是什么启发你进行这种“文学地理”的培育呢?

陈崇正:开始是因为命名上的懒惰,开始一个新小说,经常不知道人物名字应该叫什么。我估计王小波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他小说的主人公干脆都叫王二,只是各个小说中的王二都不尽相同。按这个思路,我就想以前写过的小说里有没有一些好听的配角的名字,拿来用一下。然后就发现,不同小说里头,名字一样性格设定互相矛盾。有搞评论的朋友跟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说应该统一一下。那就统一一下吧,但其实到目前为止,很多也还是没对应上。于是就形成现在的情况,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小说里串联,也挺好玩的,这样既省事还能成系统,我觉得这是个不坏的做法,但其实很多前辈都做过,不算什么新奇的招数。 陈培浩:老实说,在我看来,“文学地理”并非作品优秀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在福克纳、莫言这些作家之后,“文学地理”要成为一种值得一提的艺术要素,还必须其他条件。你一定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你的半步村,更是折射当代社会焦虑的综合性空间符号。比如在《半步村叙事》中我们看到村官恶霸化、女青年卖身,在《秋风斩》《夏雨斋》《冬雨楼》中我们看到农村空心化、强征强拆,在《春风斩》中看到执法队强抓计生,在《你所不知道的》中看到贩卖儿童,在《冬雨楼》中看到校园暴力,在《双线笔记》中看到宗教商业化等等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写的是一种与时代肝胆相照的小说。这里其实带出了一个话题――小说如何表现时代?事实上你往往把这些时代焦虑化为一种虚线叙事,它们是故事的背景,给小说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但是在小说的前景,你有另一番营构。在用小说表现时代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思考,这些思考又有什么变化?

陈崇正:这十几年来,博客、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让本来在电视和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涌现到每个人面前。这样的趋势很多成名的作家其实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新闻比小说还要精彩。我玩微博和微信都比较早,同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就是自己对纷纭世相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不知道说什么。所以这几年,我有意识在提升自己对世界发声和言说的能力,有时候会写点时评,也有一些人关注。但我没有成为一个时评作者,我意识到呱呱乱说一通并不是一个小说家应该干的事,作为一个可以成为时事评论家的小说家,我不能忘记自己根子里是个诗人。我更不能将小说变成时评,那样是在抢时评家的饭碗。我能做的是,在小说中“被动地呈现”,不是主动去批评和批判,而是因为人物本来就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个时代。如果将当下时代的社会万象比喻为一条河流,我的人物应该是河流中的石头,这个时代的洪流会经过他们,会浸润他们,会冲刷他们。我能做的,是去呈现和再造,让本来属于他们的想象重新回到他们身上。

陈培浩:你小说的辨析度其实还来自于“魔幻”,魔幻元素确实给你的小说带来了新的生长点。这样说其实是因为,我觉得你并非一开始就“魔幻”,而更多是有趣、顽童、黑色幽默,一种王小波式的气质。比如《半步村叙事》一开篇钱小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检讨书,这种反复叙事和顽童叙事确实有点王小波附体。可是后来就“魔幻”了,比如“分身术”。但我要说,魔幻同样不是优秀小说的充要条件,魔幻可能成为前现代故事和现代类型小说的主料,但作为有抱负、想对世界发言的小说,魔幻后面还必须有更多东西,这便是魔幻的象征性。也就是说,魔幻其表,象征其里,你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将魔幻的概念(如分身术)跟表层的故事和深层的精神叙事象征性地勾连起来。就此而言,《黑镜分身术》是你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小说,你是怎样一步步获得这种小说上的顿悟的呢?

陈崇正:王威廉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深度现实主义”的概念,他说得很对。与此同时,另一个词也在我脑海中浮现,那就是“深度魔幻现实主义”。光有现实主义是不够的,我希望我笔下的世界,还是必须有一些神秘的东西,有一些让人着迷的魔幻设置,这可能跟我的阅读和兴趣有很大关系。我从小对神秘的世界就有一种好奇,我喜欢武侠小说,喜欢《西游记》和《封神榜》这些电视剧。这些趣味的选择会影响我对小说的理解,我觉得无妨在现实的荒谬之中注入一丝荒诞,在荒谬和荒诞的叠加中,很多东西也许可以不言而喻。小说家要对世界发声,又要显得比较矜持,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不言而喻。

陈培浩:你早期小说一直对宿命、孤独、恐惧等人心的黑暗深渊有执着的表现,后来对时代和历史也有兴趣。时代焦虑我们上面已经有所涉及,你对历史记忆的忧思在《碧河往事》中有精彩的表现。这篇作品刊于《收获》,《文艺报》“新作快递”也有推荐。林培源关注那种逼使读者在读完之后必须“再读一遍”遮挡式写法,我则关注里面历史如何“雕刻”现实的精神忧思。老实说,关于集体记忆的话题其实在十年前文化研究领域热闹过,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认为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于是某个时代刻意锻造和刻意遗忘的东西就显得特别有意思。这个话题对于文革后的中国人而言更是心有戚戚焉。其实很多作家都花大力气表现了,比如毕飞宇的《平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有信心再进入这个话题?你携带着什么秘密武器来克服影响的焦虑呢?

陈崇正:我什么武器也没有,只是觉得文革这样一个话题远没有停止。物质意义上的文革结束了,但精神意义的文革还在继续。那段特殊的岁月影响了中国的精神和历史,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化基因,它的改变是巨大的。很多前辈写文革,有的控诉,有的呈现,有的戏谑,我可能都干不来,毕竟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但我觉得,我们依然可以在广场舞、碰瓷和网络舆论中得以了解当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模型。一种没有反思的写作非常可能是无效的,或者可以这么理解,书写文革只是我切入当下的一个缺口而已,这跟我写计划生育和网络游戏其实是一致的。

陈培浩:在你的《夏雨斋》中其实也展开了一个历史的叙事层面,里面的大学讲师“我”通过阅读外曾祖父留下来的日记而进入了一场民初曾真实发生、死人无数而如今已经被历史烟尘所掩盖的大水灾。当然这篇小说最后的落脚点其实还是在当代的叙事层面,是无法理直气壮地自命“夏雨斋”主人的“我”在家庭、事业、社会多方面,在入世与避世之间无地徘徊的精神迷惘。小说中夏雨斋作为历史派往当代的使者被拆迁的命运其实包含了很深的寓意,它不仅是一种时代现实的“拆迁”,更是一种认同的破碎。“我”已经找不到精神认同了,所以我认为你不仅是书写作为现实镜像的半步村,更是通过半步村书写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存在与虚无。你这个人看上去乐呵呵、心宽体胖的,可是你小说的底色却是深沉的虚无。虚无在你以往作品中其实是全局性的。你一直强调“我们都是命运的囚徒”,《半步村叙事》中,直如天神般守护着爱人的何数学被恶霸张书记害死了;何数学的儿子钱小门的复仇只能是一把火烧毁村委大楼而后把自己送进监狱了。张书记代表的恶之秩序依然存在,更大的恶的秩序是将纯洁少女宁夏转变为高级妓女的世界程序。站在狱中的钱小门对此无能为力。他能有的便是满腔的感伤。虚无更深一层便是上面提到的认同的破碎。宗祠及其象征体系作为传统乡土的信仰空间,一直源源不断地为乡民提供精神支持。《秋风斩》中,许辉的母亲便是“守旧”而精神笃定的一代,在闻悉媳妇的病状之后,她挑着一担祭品把乡里的神庙转了一圈,用一种古老而繁复的严谨程序祛除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可是,许辉一代是无法回归父母辈的信仰程序了,如何消化内心汹涌的不安和不能说出的秘密,成了时代性的精神难题。小说中,代表现代医学的“薛神医”(精神病科主任医生)、《圣经》以及在广播里布道的高僧面对时代的精神病都言辞振振但苍白无力。作者在小说中提供了一种现代反思下的“虚无”,这种虚无表现在最后连代表着某种精明理性的企业主许辉也开始迷糊了,他已经无法确认妻子阿敏仅仅是目击了车祸,还是他们当时就是车祸的制造者。你是怎样看待你写作中的虚无的?它干扰过你的写作吗?或者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使虚无成为写作中的一种生产性元素?

陈崇正:并不是我去写“虚无”,而是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可能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再回头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我们的荒诞和乏力。“80后”这一代注定是两个世界的见证者,我们看到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秩序的不再建立。我们可以从祖辈和父辈中感受到某种属于上个世纪初延续下来的精神秩序,也可以从比我们年轻的下一辈身上看到全新的精神建设。我们看到城市对于乡村的摧毁和乡村对城市的反覆盖,看到城市越来越像农村,而又是“失神”的农村,没有神了,上帝已死。我们有义务在小说中去呈现这种时代变迁,去记录旧的乡情伦理网络逐渐失效。我们身边众多活着的生命标本在告诉我们,虚无是一种真相而不是一种感觉。

陈培浩:其实我觉得这里的讨论某种程度解答了上面提到的文学地理、见证时代、历史记忆等价值的非自足性问题。即是说,并非你建构了“文学地理”、力图见证时代、书写历史记忆阙如的焦虑就一定是好作品。我觉得你一直在做加法,文学地理加上了时代焦虑,加上了历史忧思,加上了魔幻象征。在做加法过程中一定有某个时候秩序突然乱了,但是当作家的心智骤然被一种更高的秩序照亮时,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你小说有意义的地方在于,文学地理之上其实有民族寓言,时代焦虑和历史忧思之外又有精神象征。这是实和虚的辩证, 齐白石有句很出名的话,用在这里似乎也恰当,他说“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表现时代、历史也必须在实与虚之间寻找平衡。假如半步村完全平行于现实,恐怕便缺少文学的魅力;假如半步村完全看不到生活的只鳞片爪的话,读者又如何会心有戚戚焉。这算是由你小说而产生的一点感慨吧!感谢崇正!希望读到你更多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甚至还有你还未尝试过的文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湖湘历史与时代现场的深度透视
发布时间:2022-12-29
回顾2015年,湖南报告文学创作方兴未艾,整体态势是在平稳中发展,取材呈现出历史性、政治性和平凡性三大特征,一方面表现了报告文学作家关照反思历史,激扬理性精神的职业品格;另一方面又折射出他们普遍的人文意识、现实关怀和对生活......
清除历史虚无主义对舆论的荼毒
发布时间:2023-01-16
相对于正史来说,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野史。历史虚无主义以野史的身份出现,立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巧舌如簧的说辞动摇着人们的理智。但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是违背社会历史的,是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它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却是不容置喙的......
论历史虚无主义对红色资源的戕害
发布时间:2023-07-14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对红色资源的戕害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揭密真相的旗号,给一些英雄画上另类嘴脸。刘胡兰被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当年那个为了保守党的秘密和保护乡亲们安全、以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气魄英勇就义的刘胡兰遭到贬损和中伤。因此,我们不但要还原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及形象,更应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戕害红色资源的错误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红色资源需要长期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历史虚.........
虚幻与现实的双重曝光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第七天》以游走于阴阳两界的亡灵叙事延续了余华一贯的苦难式命题。小说带给受众的不单是生命个体间的悲苦与绝望,也不单是苦海无边无从逃离的宿命感,在鞭笞社会荒诞的同时,也蕴含一曲曲对温情的讴歌。余华以贴近现实的书写......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发布时间:2023-03-14
数年前陆扬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旧题新论,探讨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受到重创却何以得以长久延续。他指出,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唐廷经历了漫长的调适期,其中包含多次转折和多项变革,但调适趋向在德宗朝逐渐明晰,到宪宗朝末年基本落定。中晚唐虽然延续藩镇林立的局面,但宣宗和懿宗时代,几乎所有藩镇都是文官节度使,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官,而是一个唐朝中央系统培养出来的清要官员。这一看法实已提到陆扬新著《清流文化与唐帝国》.........
夏日魔幻之旅
发布时间:2023-01-19
活动特色: 1.通过魔术手法和简单的道具达到惊人的魔术效果!让你成为朋友中最闪亮的明星。 2.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巧妙综合视觉传达、心理学、化学、数学、光学及形体学、表演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高智慧表演艺术。 ......
用魔幻担负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28
马尔克斯离开了我们。当年,我在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印象最深的离奇故事是蕾梅黛丝抓起一个雪白的床单乘风而去,消失在空中。此刻,我在想马尔克斯是否也是这样自由、洒脱、轻松地离开我们,奔往属于他的另一个王国。 他的离开引......
识别历史虚无主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布时间:2015-09-08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有些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变换手法,在对“历史虚无主义”概念的解释上做文章,企图把水搅混。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透过现象揭示它的实质,确立正确的评判......
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3-0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
论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度”的把握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在《水浒传》中,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只有三处――高俅的发迹史,玉兰陪酒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朝四绝苏、黄、米、蔡的所指。但三处描写中两处存有诸多错误,一处则有争议。从历史真实的角度分析,三处描写漏洞明显,......
科幻故事着了魔
发布时间:2022-08-31
1818年,英国诗人雪莱的19岁娇妻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被后世多次改编,并成为大银幕最早的科幻蓝本和恐怖题材――其中摄制于1935年的《科学怪人的新娘》本是1931年《科学怪人》的续集,却超......
红十字无偿献血的历史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30
[关键词]徐州红十字会;无偿献血 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
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发布时间:2023-06-16
一、魔幻现实主义与第七艺术的交锋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理论最早出现在20 世纪上半叶的拉丁美洲,当时拉丁美洲的文学家受西方现代主义文艺创作思潮的影响,开始通过书写神奇现实或魔幻故事来展现拉丁美洲的社会生活,其中最......
温暖人生魔幻体验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 要:台湾导演李宗熹的戏剧作品向来以贴近生活,感情真挚为标签,在很多作品中向观众传递生活中的幸福为重点。而这部《邮差》,更是大步向前,通过超现实的舞台表现,让走入剧场的观众发现隐藏在生活每项细节背后的感动。 关键词......
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原因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西方资本主义有新发展,导致我国部分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持悲观否定态度,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的外部环境;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是全球化、信息化、西方价值观冲击的产物;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化导致多元价值观的盛行,现代化困境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存在提供了温床;主流价值观.........
和平 发展与历史大时代——试论邓小平时代理论的深远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16
"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 大时代 (论文摘要]和平与发展不仅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且是今后历史大时代永恒的期盼。和平与发展时代是高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时代,是历史大时代的高级阶段。因此,维护世界和......
虚幻的影像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艾塞亚・伯林的《两种自由的概念》是近代自由主义的经典之作,并一再被人征引。无论是经验主义者还是理性主义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持有的一元论域境中突破出来,并对二者由此引伸出来的对“积极自由”的热情、执着追求可能或已......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8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国内出现了各种声音,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倒台?社会主义这条路是否走的通?这逐渐形成了的一种政治思潮。这种思潮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否定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否定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否定建国以来我国的各项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活跃.........
中国魔幻电影的类型特征与美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3-01-17
摘要:新一批的魔幻电影帷幕刚刚拉开,《哈利.波特》、《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等系列的魔幻电影就相继横空出世。这些电影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还在评论界赢不错的口碑。这股“魔幻潮”来势之猛烈,已经在各国商业、文化......
国画写意山水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0
在传统艺术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艺术审美的观念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对于国画中写意山水的品鉴与研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对国画中写意山水的研究方向主要针对于意境营造、创作技法等方面,而对于其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方面的讨论比较少,甚至没有一份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不利于我国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国画艺术中写意山水的艺术特点国画中写意山水这种艺术形式的最.........
历史文物如何与现代重逢
发布时间:2023-05-21
历史文物如何与现代重逢真没想到,一部文物题材的纪录片成了网红。最近,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豆瓣评分高达9.4,甚至高过《舌尖上的中国》。慕名而来舔屏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要说之前,文物纪录片常给人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内香,顶多能赚圈外人的几眼好奇。有网友说,当别人.........
历史虚构与国族想象——《我的1919》的文化读解
发布时间:2022-12-31
在西方文化和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诱惑深刻地干预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中心主义情结和霸权优越感又刻骨铭心地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破坏社群的认同想象。90年代以来,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受挫、美国对中......
全球化时代人的历史责任
发布时间:2013-12-17
" 提 要:全球化社会的高风险性更加重了人对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在从康德以来西方哲学家对社会进步的几种论证中,"逻辑可能性论证"太弱,"历史必然性论证"太强,"语用必要性论证"可以说介于两者之间,但并不能代替康德最强调的"道德责......
“互联网+X”的时代历史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09
近日有两个机缘,讨论“互联网+X”的时代历史特征。昨天,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博士班的一整天专业选修课上,我讲了两个小时以“互联网+X”为代表的技术经济的时代特征,作为第一节课;今天,游敏先生与我打了两个小时电话......
历史与当下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为传统政治学说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本文以其代表作《君主论》的第十五章为切入点,围绕马基雅维里对现实,道德,美德等概念的看法以及学界对此的讨论展开描述。 [关键词]思想史;文艺复......
魔幻的波尔图莱罗书店
发布时间:2019-12-03
提起葡萄牙波尔图,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里盛产的美酒。其实,除了曾经极为辉煌的产酒区外,这里几乎包含了各类欧洲建筑风格,加上城内细小的石板街道以及起伏不定的坡度,历史的厚重感瞬间跃入眼帘。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沉淀的经典有太多。有着132年历史的莱罗兄弟书店,其实并不算是波尔图最具历史气息的景点。但它就是那么有魅力――JK・罗琳早在波尔图生活的几年中,这间被评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书店.........
魔幻世界的爱情传奇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全球范围内的畅销作品――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处女作《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营造了亦真亦幻的魔幻氛围,传统形象吸血鬼和狼人的出现为小说增添了惊悚刺激的元素。映射作者自身成长的女主人公的经历更像是一场冒险之旅,从......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发布时间:2015-08-24
西维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注重形式美感的作者,她的短篇小说集中,80%的小说都是两个字的题目。这虽然不能作为论据,但起码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取向。 并且,在她的小说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篇幅较长的景物描写。“从城西到城东......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以及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当今时代赋予我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青年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扣好自己的扣子,从“修身”出发,是青......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14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摘要】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虚无主义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虚空状态,是现代性的特征。列斐伏尔彰显现代性的虚无主义本质,从虚无主义切人现代性,从虚无中看到了希望,认......
历史书写的锋刃与大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5-07-31
马社香的新书《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出版了。书的体裁是访谈录,采访原毛泽民的夫人、毛远新的母亲朱旦华,共计72篇,以第一人称口述,辅以作者的研究笔记,连缀出全书的筋骨。这本书论述的角度突出女性化和个性化。我们能看到作......
魔性,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就是魔性
发布时间:2023-03-25
在群魔乱舞的时代,只有风魔才能活。人人心中有神也有魔,神性有神性的庄严,魔性也有魔性的洒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神性的力量在世俗化的世界无能为力之时,魔性的力量才显山露水。魔性的表情红遍社交网络,魔性的视频迅速传播开来......
历史纪录片与中学历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8
历史从来都不是枯燥的,历史教学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种多媒体出版物中呈现的历史却让人无法把握历史的真伪,而历史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经过了还原的相对真实的历史,将历史通过影像娓娓道来,让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真切体验,从而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一、历史纪录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
《救国时报》的历史缘起与办刊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10
《救国时报》原名《救国报》,于1935年5月由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创办,1938年2月宣告停刊。《救国时报》以抗日救国为宗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一份极具代表性的中文报刊。《救国时报》出刊不到一年,......
让魔幻与现实在矛盾中共存 乌拉圭自食其果
发布时间:2023-01-01
没有人不会在现实面前低头,南美人也许是个例外。这里充满诗性,却也忽左忽右,政权的更迭没有折衷与妥协,只有剧烈的动荡和极端的摇摆。尽管经济发展缓慢,但桀骜不驯的拉美人永远像这片土地诞生的艺术家一样,不安于现实,沉溺于幻......
混与分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5-08-11
在政策支持、金融创新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许多商业银行已经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获得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等金融业务牌照。截至201......
简述“世界历史”时代里的“世界哲学”与哲学的中国性
发布时间:2022-11-29
由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所开出的真实的世界历史时代,逐渐地改变了国别史时代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交往与创造的形式。与世界历史进程的要求相适应,19世纪的西方与中国世界,其实就已经在不断地呼唤着一种世界哲学,只是那个时代的哲学家......
神游太虚壹·虚幻之情第伍回
发布时间:2022-10-26
春梦歌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贾宝玉睡梦中神游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姑,被带入“孽海情天”宫,在“薄命司”中见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随手翻看,却不解其意。仙姑又请宝玉品茗饮酒,听......
魔幻现实的哥伦比亚足球
发布时间:2023-03-20
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大师,其代表作遵循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原则,其文字带给读者的是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和无限的遐想。而哥伦比亚的足球又何尝不是呢,和他们引以为傲的大师一样,他们的足球也一直是以充满想......
历史感,或有关时间与记忆的政治学
发布时间:2023-01-28
一 有关“80后写作”缺乏历史感的指责持续了有一阵子了。《名作欣赏》杂志的“80后”专号上,金理与黄平二位批评家在就此问题向读者与评论界展开自己身为同代人的体悟与诠释。②不过,对于这种指责,我所感到怀疑的是,这种所谓“无......
“交往”与历史转折
发布时间:2022-10-17
" 在传统的历史哲学里,交往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范畴。但是,在唯物史观中,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唯物史观的实践原则与交往原则有着一致性,它们都是主客体交互关系中的中介范畴,只不过交往范畴是实践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拓展和......
文艺复兴与当代文学的历史重述
发布时间:2023-03-06
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望近百年来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心中不禁五味杂陈。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群心中对于“五四”存在着不同的历史面影,由此必然会带来他们对于深受“五四”影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叙述的不同。依照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的说法,国人对于“五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阐释和评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由主义者”认为“五四”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一场.........
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商标与商誉关系新探
发布时间:2017-06-08
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商标与商誉关系新探商标与商誉,独立或共存?这是我们认识商标财产本质的前提。在商标法发展进程中,商标财产图景的描画就是这二者之间互相交织。在19世纪及以前,布莱克斯通思想占据主流的时代,财产被描述为对物的一种绝对控制。法官在商标案件审理中,虽承认商标是一种财产,但对财产的本质始终难以自圆其说。有形财产的附属物?那只要保护该有形财产就可以,为何要限制他人在相同产品上使用?财产是商标.........
时序与主题:初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困境与抉择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 要: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最突出的特点是弱化了学习主题,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修订组专家的解读来看,修订稿并没有摒弃学习主题,而是强调了历史时序和学习主题的融合,但两者之......
浅析自决权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审视
发布时间:2023-04-06
一、自决权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 种族化形态的人民自决 人民自决渊源于16~19 世纪西欧出现的民族国家理论。这种理论存在两种立论根据:其一,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合法性的源泉,国家的边界应该与民族的边界相一致,每个语言、文化不同......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04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对社会和时代重大问题的反映,而虚无主义以历史虚无的手段来达到其追求的特定目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为了重新塑造历史,而对现有的正确历史认识和价值标准进行虚化和否定的社会思潮[1],当前的社会背景......
论秩序与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27
内容摘要: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和封建时代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在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完成的。中国殷周之际的《易经》早就记述了发生在秩序变动过渡状态中的历史。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历史课与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23-03-05
" 论文关键词:历史课 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曾读过北美阿拉斯加鹿苑的故事,使我有了感.陇。在动物群体中引进忧患意识,就能让它们健康成长。我们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一定要不乏有这种意识,而当今的时代,当代的中学生,缺少的正是......
从史部目录发展的四个时期看古代史学的历史走向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要: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再到《四库全书总目》,其著述形式和内容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概况,史部作为古代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中的一大部类,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附庸地位到独立成类的变化过程......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
发布时间:2023-04-15
20世纪最后10年,欧美学术界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但是,学者们普遍采用的不是传统的哲学和文化史学的研究取向,而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对象是现代流行文化。 一 流行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定义一样,也是众说纷纭。首先......
《英伦魔法师》英国幻想剧的复兴
发布时间:2022-10-20
魔法师斯特兰奇在英吉利海峡的沙滩上,抓住了一把沙子。沙滩崩裂,散沙凝聚成巨大的群马,一跃而起,跳跃过船帆,将海中搁浅的战舰扶起…… 《英伦魔法师》第三集时精彩的片段,令观众们惊呼“不敢相信是BBC的作品”,这也令BBC电视......
历史:赋予学生审视时代的“第三只眼”
发布时间:2023-02-10
2016年北京历史高考试题以涉及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为主要考查载体,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立足当下,关照现实,以历史的眼光探究和理解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试题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与认知特点,......
“虚妄”的历史中隐渗的文化诉求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与电影《黄金时代》同期上映的《亲爱的》和《心花路放》,已经分别从社会冷思考与现实热炒作的潮评中褪去,而相比《黄金时代》的票房却步伐坎坷、雾路艰辛。文艺气息浓重的电影却在这个时代没有完全体现出价值,而这份历史与文......
东北小延安时期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 要]将历史文献的收藏特定在东北小延安时期,是因为东北小延安时期是佳木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文献对全国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研究我党的革命史、党史的重要资料。本论文将集中阐......
人在历史 :新时期传记电影的求新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14
新时期中国电影发生在文革之后,通常是指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人们从文革中惊醒,一切处于百废待兴、重塑标尺的状态。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老导演们有的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并拿出了新的经典之作,例如汤晓丹导演的《傲蕾一兰......
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5-20
摘 要 历史虚无主义,即虚无历史,怀疑、否定客观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任意解释、刻意歪曲历史事件等的历史观。近年来,网络中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已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就应旗......
历史的跨越与激荡
发布时间:2023-07-28
" ——1998年以来村委会选举评述 1998年,在中国村民自治及其相应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进程中具有跨越性意义。1998年以来的全国村民委员会选举也因此显得格外扣人心弦,风云激荡! 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文本与历史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5-08-24
为什么“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可以引起不同时代读者与观众的兴趣,不同时期的“智取威虎山”在艺术与表达方式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与时代的变迁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为一个香港导演,徐克有过《青蛇》、《倩女幽魂》等艺术片时期,......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无权处分
发布时间:2023-03-15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无权处分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无权处分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无权处分 文章来自 无权代理包括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表见代理......
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
发布时间:2014-01-10
广大朋友们,关于“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关于“变与常”,无论古今中外,都有着莫名的热衷,但却聚讼纷纭,未有定论。如古希腊......
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
发布时间:2022-10-22
广大朋友们,关于“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变与常”,无论古今中外,都有着莫名的热衷,但却聚讼纷纭,未有定论。如古......
谈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8
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是河北省传统文化之精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渗透,河北民间音乐的历史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如何将河北民间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当下的重......
进步的历史观与中国现代危机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3-04-23
" 革命与创造的价值,是现代世界观完成自身的要求,只有以现代主体的劳动、革命、创造等价值为前提,世界才显现为意义的容器,显现为一个等待着主体去加工的、本身却没有深度的平面的物质材料的聚合体。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自然物理世界不......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12
[摘 要]党史也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对群众路线进行历史梳理可以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提升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自信,强化对党和国家的制度自信。[1]对于党的群众路线,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酝酿期、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
作为隐喻、记忆与经历的历史:“80后”历史书写三调
发布时间:2022-09-05
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刊载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有一段后来被广为援引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除了人所共知的启蒙命意之外,鲁迅这一笔的意义还在于,他将“历史”明确地引入新文学的视域,就像孟悦谈到的,从此,“‘历史’便如同一位隐而不露的主人.........
当代文学的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从《白鹿原》谈起 《白鹿原》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被认为具有厚重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但《白鹿原》对中国革命的表现却值得深思,可以从作品里的三个革命人物鹿兆鹏、白灵、黑娃( 后来改名......
论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民国中医药期刊在刊载内容、办刊宗旨和出版形式方面存在的独特的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行业史和中医学术史两方面探讨了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民国时期;......
幻灭与追逐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 要:五四以来,女性们开始逐渐走出家庭,追求独立和解放。可是当五四转向落潮,这些女性又因找不到出路,而陷入迷惘。《雷雨》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繁漪和莎菲就是这样两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们身上有着追求自身解放的意......
“历史终结”与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汪晖的《90年代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一文在《天涯》发表后,据说在知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对于汪晖的批评却几乎不见于文字,一直处于一种学术谣言的状态。这是一场奇怪的论争。汪晖就像是现代的堂·吉诃德,同没有知识的“知识......
历史与影像:互为“他者”
发布时间:2023-07-08
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承办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抗日战争时期......
人物性格与历史真实
发布时间:2022-11-28
摘要:伏尔泰认为真实是美的第一要素,戏剧情节要符合历史的实际;莱辛则认为性格才是戏剧表现的重心,作品为了表现性格可以改编历史。莱辛对人物性格的强调与他试图要建立市民悲剧的主张联系起来。伏尔泰的戏剧观以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为基础;莱辛对戏剧的认识则以古希腊特别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为根基。在启蒙大潮中,莱辛思想的古典色彩与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关键词:莱辛;历史真实;人物性格;教育意义;古典个性中图分.........
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9
"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历史教育 理论与实践 特点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在抗El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形成了较系统的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实践活动。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
鞭挞现实,如魔似幻——浅谈莫言的《蛙》
发布时间:2023-07-28
一、引言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其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像狂放、叙事磅礴,独具个人魅力。读其所著 《蛙》 一书,痛快淋漓,感人肺腑,深悟颁奖委员会给其颁奖词乃是此书的最佳注脚之一:莫言将......
财富:“原罪”与历史功绩
发布时间:2023-03-13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有三大支柱:一个支柱是政府官员。纳税人花费一大笔钱,让他们管理政务,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安全和自由。第二个是知识分子和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和管理者。他们不但担负着科学文化的传授、研究、......
简析古籍目录史部学术源流与古代史学嬗变的历史路向
发布时间:2022-08-05
清代目录学家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观点,认为目录学与学术史理应结合起来,以收部次条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氏之学,使之绳贯珠联,无少缺逸,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效。古籍目录与古代学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历史复习与联想教学
发布时间:2023-01-22
"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 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乘着联想的翅膀,启动联想教学 的载体,在复习历史知识的......
形象思维与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 ,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于 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
被湮没的历史与记忆
发布时间:2022-12-23
杨辉 1979年生,陕西蓝田人。陕西师范大学文艺与文化传播学在读博士,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师。发表论文及小说多篇,著有《终南有仙真》《小说的智慧》《骊山释道》等。 过于聪明的作家,即便并无狂乱年代临深履薄动辄得咎......
论“抽象”与历史的丧失
发布时间:2016-12-23
就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这一文本而言,形而上学与哲学可视为高度接近的同义概念,并且,正是因为抽象这一运思模式,才生成了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形而上学与哲学。基于此,我们的问题是,作为运思模式的抽象何以生成了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
论史传题材与关汉卿的历史剧
发布时间:2022-11-12
一、《单刀会》简介及其与史传材料的比较《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是关汉卿最著名的历史剧之一。剧写东吴大夫鲁肃,为索取荆州,设计三条,宴请关羽,欲在宴会上相机行事。他先与乔公商议,乔公历数关羽神勇威猛的显赫功绩,以为荆州断不可取;后与关羽故友、道士司马徽商议,并邀请司马徽赴宴陪客,司马徽盛称关羽酒后性情暴烈,又言西蜀英雄众多,以为此举必无善果,力辞不往。鲁肃不听规劝,一意.........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拣选历史故事要把握的原则第一,真实性。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针对历史故事的选择应该紧紧守住真实性这条底线,在整个布局中要完全按照历史资料的记载。在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描述时,教师更要尊重历史,完全参照历史事实,切勿在整体上进行无度的虚构和编造,唯有如此才能让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第二,趣味性。历史故事就是历史课堂的调味剂,历史故事的趣味性越强就越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历史“填空”与记忆“补缀”
发布时间:2022-11-05
长久以来,人们总说中国文化是“历史的”。然而,现在的中国文化却很难再说是“历史的”了。因为“昨天”刚刚过去,就被迅速遗忘;不用多久,有关昨天的记忆可能就会成为忘得干干净净的“白茫茫一片大地”。或许邓拓先生早就看到此点,......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14-01-1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毛泽东思想论文,希望能帮助您的论文设计,供您参考! 总结:毛泽东思想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文学“历史化”命题与学科建设的自觉
发布时间:2022-11-01
当代文学历史化命题与学科建设的自觉以当今人们约定俗成的新中国的建立为时限分界,即现代文学的结束当代文学的开始,我们一般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生成发展至今,也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中国当代文学史经历了几轮不断的重写,无论是在文学史版本数量还是其学术质量上,较一度很长时间单一政治化图解的当代文学史之统摄,新世纪前后有了很大的改观。有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洪子诚教授学理性研究成果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也.........
史事的情意魔方
发布时间:2023-01-21
初读,感到他的情怀很深沉,其中必有许多隐痛;细品,文章提及了不少名人,计有闻一多先生引进的汉学家温德先生,还有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斯诺、周培源、翦伯赞、朱光潜、冰心、吴组湘、季羡林、金克木、陈贻{、严家炎等等,还牵出了......
音乐史写作:艺术与历史的调解
发布时间:2013-12-17
《音乐史学原理》① 一书似乎只能出自德国学者之手——因为它的思维深度和力度,也因为它的视野宽度和广度。当然,此书所关心的主题对象——音乐及其历史写作”。 这种德国式思辨与写作的特色之一是刨根问底:透视习以为常的现象,以......
研究融入“互联网+”时代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7-06-19
1)丰富历史教学中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平台拥有着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等鲜明特征,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新媒体都为其提供了无限的信息来源。在这种全新的传播语境中,历史教学中知识的传播与消化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课堂与书本,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得大量的历史学知识与信息。如此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知识视野,.........
AI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2022-12-20
AI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许多人已经发现,人工智能是李开复的老本行!他建立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曾被《商业周刊》授予科学创新奖,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得过世界团体比赛冠军的选手。李开復提出了五秒钟准则,以此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保安、销售、交易、会计、司机等工作的人,10年内有约90%被AI全部或部分取代。很多工作将变成服务业,比如医生。人类的理智逻辑判断不堪一击,人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
发布时间:2022-12-11
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敬请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浅议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 知识体系 高考模式 学生 论文摘要: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历史学科虽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并未能真正认识到。3+X的高考模式,让学生从初中开始便对语文、数学、英语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