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0 00:52:36
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时间:2022-12-10 00:52:36     小编:

"

我国总体实现小康以后,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党的十五大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验,对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出发,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进一步深化了对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对初级阶段认识的重大发展。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尽管它只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但这个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则是不容质疑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当然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更不能抛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毫不犹疑地使公有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是坚持国家和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需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防止产生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尽管现在已经在总体上进入小康,但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而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支持和鼓励一切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判断一种所有制有无存在的根据,有无优越性,不是看它的经济性质,而是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一种所有制有无优越性和优越性大小,归根结底决定于它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生产力发展。而具体判断它在当时当地是否适应生产力需要和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又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适应生产力要求的不仅有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还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实行的“一大二公”所以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就是离开了中国具体国情下生产力的具体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逐步消除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解放了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以外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一样,“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们发展。

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两个“毫不动摇”,还特别提出了一个“统一”,明确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这一点十分重要。过去一般认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对立的,似乎一方的发展必然会制约和限制另一方的发展,因此有些强调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同志总希望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有些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同志则提出所谓“国退民进”。实际上它们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各有各的特点,在适宜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各有各的优势,互相并不对立,也不能彻底地互相替代。党的十六大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初级阶段的作用特点,作了精辟的概括:对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突出强调它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性作用;对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则强调它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则从过去的“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为更加概括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用“加快发展生产力”这个更加一般性的提法取代对各种具体作用的描述,在更高层次上肯定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各自作用的不同的界定,深刻地说明了它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可以也应当得到统一。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不是互相对立的,相反它们具有互补性和互动性。这些年来南方一些非公有制发展很快的地方,不仅吸纳了下岗职工就业,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了国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根据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另一方面要创造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十六大报告在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提法,是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已经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在进一步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等等新的观点和要求。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根据。马克思主义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来自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讲的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按劳分配讲的是消费资料的分配,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各有自己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消费资料的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因而是由生产方式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的基本依" 据,就在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而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所以能够存在,原因在于它们对于创造社会财富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马克思指出,劳动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时才能生产财富。没有其他生产要素,光凭劳动,赤手空拳只能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的物质,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新的财富。所以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马克思特别批评了拉萨尔主义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说法,强调自然界同劳动一样是财富的源泉,因为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马克思提出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生产资料即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公共财产,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实现了平等,因此它无法像在私有制社会中那样成为分配的依据。当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时,劳动成了分配消费资料的惟一尺度。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实现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一律平等,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它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具有各自的无法取代的作用,相应的应当根据各自的贡献获得各自的所得。只有使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能够按贡献参与分配,才有利于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老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开始,就一直在探索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中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修改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明确表述。以后党的文件中都强调这一政策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广泛存在的平均主义而提出来的。我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小生产传统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分配方面的平均主义被披上了社会主义的外衣,严重挫伤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出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但共同富裕不是全体人民同时富裕和同步富裕,更不是靠平均主义能够实现的,它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财富的很大丰富为条件。强调公平,牺牲效率,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十六大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出发,提出“效率优先”,发挥市场的作用,承认收入分配方面应当和允许存在差别,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为实现共同富裕逐步创造条件。当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在收入分配上也不应悬殊过大,更不能搞两极分化。因此,还必须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

实行这一原则以来,在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出现了大量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并且出现了高低悬殊,基尼系数不断提高的情况。因此必须适应新的情况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方面,对于那些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的人们,广大群众是认可的,并且成为他们效法的榜样;人们不满甚至十分愤慨的不是一般的差距的扩大,而是不合理的过高收入,特别是通过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非法手段牟取暴利造成的收入高低悬殊。这些高收入阶层或者利用垄断公有的生产资料为自己和小团体牟取远高于他们应得的收入,或者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转瞬之间成为暴富。在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高低悬殊的问题上,市场是无能为力的。理顺分配关系,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由国家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必须加强国家再分配的调节功能,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必须坚决依法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悬殊。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是党的一贯政策,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则是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的,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新的提法充分反映了党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深刻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脑力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等收入者已经从过去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主要由中小资产阶级构成,转变成为当代主要由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脑力劳动者构成。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一方面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意味着使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成员的数量不断扩大,使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创造条件。

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理顺分配关系,目的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但由于后来党的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不断发展,这一方针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有的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突出强调了这个方针,把它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

十六大关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同当年提出十大关系时相比,内容大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它囊括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一切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阶层,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报告明确指出,实行这一方针" 的目的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的勤奋劳动,而且需要依靠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共同努力,包括海内外各类投资者的投资和创业活动。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后,十六大报告再次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四个“都要”,即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这对于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六大首次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意味着除了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外,各种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途径取得的收入,包括资本收益、股份分红、存款利息、遗产继承等,都要受到保护。“非劳动收入”在传统的观念中等于“不劳而获”,一贯被看作是一个贬义词。公开提出予以保护,不把它划入另册,是对“非劳动收入”的正名,在观念上无疑是一大进步,意义十分重大。实际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劳动,同样也离不开创业和投资。因为劳动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条件下才能生产财富,这就决定了提供劳动资料和对象的资本投入即投资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丰富人力资源而建设资金比较匮乏的国家里,资本是更为紧缺的资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大量投资。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在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而扩大消费归根结底要靠扩大投资来提供就业和增加收入。鼓励和支持扩大投资,就必须允许投资能够得到回报。显然,这种回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收入”。尽管投资行为必然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决策和管理方面的脑力劳动,但其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实现投资后的资本收益,属于“非劳动收入”。明确提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将鼓励人们大胆地去投资创业,不仅直接利及投资者,还将通过对合法投资行为的鼓励促进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鼓励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必然涉及保护私人财产问题。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国居民家庭财产不断增加,既包括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等实物性财产,也包括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性财产,还包括投资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性财产。这既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又是人们继续创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作为全面小康的一个目标,还提出鼓励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的合法权益,社会各阶层的私人财产将进一步不断增加。十六大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私人财产正了名,消除了人们在创业方面的顾虑,为扩大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积累创造了良好的前景。

团结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鼓励他们的创业精神,表彰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同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既然理论上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它们的所有者及其合法权益当然应当受到尊重和得到保护。何况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大过程中,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不像过去那样长期不变,而是经常变动。继十五大提出基本经济制度,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后,十六大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护合法收入与私人财产的分析,进一步解决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其财产的地位问题。

总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上述新思想、新提法、新要求,体现了党在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它妥善处理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为形成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和机制,让人们想干事,能干成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才能使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 公平 调高 扩中 提低 论文摘要: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充满了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本文拟就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调高、扩中......
谈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23-02-11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 传统 误区 论文摘要:本文从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四件大事中阐析: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澄清和消除传统社会主义的误区与盲点。即:“只讲政治,不讲经济;只讲斗争,不讲共处;只讲......
现代社会中的阶级和政党: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30
20年来的挫折迫使我们在展望社会主义的前景时采取一种更温和的方式,与其将社会主义看作一种成熟的理论构想,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艺术。然而,这些(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的确能够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主义的目标及其......
浅谈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2-23
" 论文关键词:认识 社会主义 当代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在当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认清社会主义的特征,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坚持......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发布时间:2023-05-12
"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阶级位置;阶级认同;社会分层 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当中以来,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一直是这一领域内争论得最为激烈的议题。本文对西方社会学界围绕这一争论而产生的......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特点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列宁落后国家单独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公有制理论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理论的统一。 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
论钢琴的初级阶段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01
毕业论文 [摘 要] 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而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涌出,是与高水平的全民教育分不开的。为提高全民素质,钢琴教育已成为素质教......
知识表征的社会认识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 一直以来,知识表征的探讨都是从个体角度研究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再现的认知过程,这种研究视角由于忽视社会的维度,最终陷入个体认知的困境。就知识的本质、产生过程以及当代大科学时代的社会背景而言,知识的表征离不开诸如......
浅谈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6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 论文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并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复杂性矛......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5-22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改革中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且指出需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对于协商民主内涵理论界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在理论和......
读《论知识主义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18
一关于“什么是知识”的讨论最早可见于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柏拉图学园,如《柏拉图对话集》中的《美诺篇》《泰阿泰德篇》讨论的核心话题就是“知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关于知识定义的讨论至今仍然是学界讨论认识论或知识论的哲学基石。当然,知识的社会作用远不是他们所关注的话题。严格说来,知识的社会作用主要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才开始显现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学者已经不满足于内在心灵的系统思索,而逐渐开始重视实验活动。.........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2-07-30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但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却多次出现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的新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05
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笔者认为应该把从“五四”至今的80年,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在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才能理清中国现代思想发展的线索和全面把握它的丰富内涵。 纵观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实际是一部走出中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历......
社会共识与国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基础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意义重拾、信仰重建和社会价值观重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使命,确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凝聚最大程度的社会共识和获得国民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识;认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
初中阶段英语文化意识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交流者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因此,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目标应包括“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0-26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
关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2-10-15
" [论文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 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论文摘要]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初就表现出了低效率。为此,从1957年起,我国就曾先后多次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修补式的“改良”,但无一例......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7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增长,日本经济走出“失去的十年”低迷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快速推进,中日经济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现在日本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经济贸易伙伴国。在这样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附......
浅谈如何调动儿童在钢琴演奏初级学习阶段的主观积极意识
发布时间:2016-11-29
一、学习钢琴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一)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每个儿童都有活泼好动的基本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而通过学习钢琴,孩子不仅可以学到音乐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6
【摘要】“‘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好地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过程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进行了再认识,认识到这一过程是个双向互动过程,是个由外入内的过程,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是个显隐结合、双管齐下的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推进中国......
试析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18
"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主导性意识形态与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建......
关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 要] 唯物史观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基石。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需要对当代社会主义问题、当代资本主义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等做出回答。坚持......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遗产与社会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022-07-24
" 提要:近年来国内知识界某些人提出的“公正至上”,是一种不切实际、且甚为有害的激进口号。本文认为,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何党、何派或何人能够为全社会确立起一种绝对的社会公正标准;而在于能否找到一种与当代政治新思维相一致的方式......
论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具有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进行历史透视,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时代进行历史展望,可以判断出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改革目标更宏大、改革领域更宽广、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19-12-07
摘要:对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逻辑关系。思想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价值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目的,情感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固化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价值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中华文化影响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强人们对中华文化思想.........
农民分化与先富阶层的社会确认
发布时间:2015-08-18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商业的空前繁荣促使原本均质同构的村庄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体现在哪些维度,其内在演化机制为何,对于乡村治理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经济......
初中阶段班级管理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班级管理问题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保障,也是班级综合素质提升的前提,但是班级管理也是让众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又十分多样,了学生自身还有班主任和家长。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提高班主任自身水平是首当其冲,而......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法治建设和法制改革进行了专题阐述和部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谈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判断。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对中学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 要:从对科学的全面认识出发,揭示科学的本质属性,并据此导引出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立足学生发展的三条教育实施意见。最后通过对科学的探究对象、历史发展与认知规律以及“综合”与“分科”......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语教学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05
一、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没有大量的词汇量作为支撑,学习者构建的语言大厦就会呈现摇摇欲坠的状态,词汇量的缺乏会直接形成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障碍。学习语言自始至终都应把词汇学习放......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发布时间:2023-02-25
" 摘 要: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社会主义现象和社会主义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其本质,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又要大力营造、......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选举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共产党的领导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效率的关系,是发展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文化视角
发布时间:2023-07-05
[关键词] 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 [摘 要]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文化包含意识形态,同时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借助意识形态得以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不同的心理成分。同时,在实际认同过程中还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内容两种不同的认同形式。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以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为突破口。【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要认同社会主义核.........
社会主义和谐视域下的文化和谐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方面,其和谐不仅只是社会和谐所包含的一个内容,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它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支撑,不断地推动着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唯有坦诚地面对问题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不断地提高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感,社......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发布时间:2023-03-04
内容摘要:理念是认识的结晶、规律的精髓。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提出,表明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抓住核心、把握本质的程度。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重大认识结晶,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关键......
对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是企业管理核心,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国关于目标理论有几种主要观点,本文对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利润最大化,是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润;股东权益;企业价值;最大化;中......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 一.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 要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它产生与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即是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如果在理论上它并不存在,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研究它“是什......
对相和歌社会文化功能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3-04
一、社会音乐生产视野下的汉乐府相和歌汉代武帝时期正式设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正是在这样的件下,大量根源于民间阡陌讴谣的俗乐民歌才得以走进宫廷。而依音乐社会学社会音乐生产论的观点:音乐创造是一种生产过程。音乐总是以其鲜明的目的性而被社会中的人们生产出来并运用在相对恰当的场合中。不同内容、形式、手段和质量的音乐生产始终适应着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需要而进行。而且,这些音乐生产的产.........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0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近几年高考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考点,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等。其中,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
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
阶级斗争、宪政与社会解放
发布时间:2022-07-31
鲁迅派左翼知识分子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从阶级斗争到社会解放,从而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民族共同体国家社会。马克思科学地论断:自古以来的文明历史,正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鲁迅说:面对阶级压迫,“为什么不斗争?”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和制度的认同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一种反映,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悠久文化。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认同,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认同。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农村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束缚和现有政策的限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实现农村城市化具有指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人口、社会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本和目标。推进农村城市化,应坚持“以人......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众认同的社会机制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完善。而坚持中国道路,必须推动这条道路的大众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仅靠政府宣传则达不到理想效果,社会机制优于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整合社会各部分力量,形成.........
浅谈从传统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0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主义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
试论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8
文化的论题是时代精神的主线。 从新文化运动,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近现代史在几种文化的激荡中前行。大致看来,这种根于文化的时代精神,经历了几次大的冲突和发展。 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同西方民主、科学精神的交融时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6-06-13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高校一直积极探索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本文将针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具体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管理过程上的体现。 【......
日本已告别中产阶级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8
21世纪以来,日本家庭资产持续缩水,负债一路攀升,收入两极化趋势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产阶级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危机。大前研一在书中首次提出“M型社会”,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从日本政府、企业、家庭等不同层面对中产......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4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共 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历史上......
关于增强西藏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藏族人民的思想也摆脱了旧社会奴隶制的束缚,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在经济发展......
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
对现阶段我国乡镇管理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 乡镇管理是以乡镇政府为核心的乡镇组织依法管理乡镇范围内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执行决策的直接操作性、组织运作的综合性、管理环境的中间性和管理对象的涉“农”性。乡镇管理在农村物质文明......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 要】民主社会主义在近年来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有人说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温和的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激烈争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9-11-14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党内理想信念动摇、党内意识形态多元化、党员质量有待提高,以及后意识形态化、社会思潮混乱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这些现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难题。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69-0220.........
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价值观教育本质上也是文化认同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内化。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紧密联系的,文化冲突到一定阶段会造成文化认同危机,当前大学......
论档案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
发布时间:2022-09-21
[摘要]本文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环境出发,分析了档案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提出了档案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档案文化;档案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
对初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语口语语段衔接手段的考察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本文采用篇章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介语口语语段进行分析,试图发现初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口语语段链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和特点,并从逻辑连接成分这一具体角度上挖掘其使用的特点并进行了偏误分析。 [关键词]中介语口语语段分析 常模......
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3-01-17
本文试图从乡土 社会 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 中国 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
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初级阶段 教学内容 练习形式 多媒体教学 教师角色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在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上,教学内容应在教材基拙上结合实际用语,练习彩式可结合课文主题多开展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要恰当并发挥实效......
对日语专业初级阶段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1
对日语专业初级阶段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是能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无论是语言交流还是文字交流,都离不开语法现象的使用。在初级日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大都包含专门的......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8
" ——浅议未来中国宪政原理 不应轻易超越自由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在器物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全民族的共识,而对政治制度上的安排这个关键问题却歧见颇多。如果说,历经了长期的探索、争论和曲折,走宪政民主之路总算大体上成为主流意......
屠格涅夫阶级论的虚无主义与中国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虚无主义问题最初来自德国,是现代化晚发的传统深厚的大国,受到西方现代化文明传入,自身传统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后,对于现代文明哲学基础的反思和质疑。不同于德、俄两国的是,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深厚的大国,加之地理区位和......
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2023-05-15
"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广泛存在于艺术、美学、文学、语言、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阶级镜像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赖特在阶级问题研究中经历过两次立场与逻辑的转变。最初以支配为中心对阶级进行了不成熟的探索,建立起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中期将马克思主义与韦伯主义相融合,在罗默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剥削理论;后来整合了多......
开启认识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一扇窗
发布时间:2013-12-18
开启认识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一扇窗 门玥然(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http://WWw.LWlm.cOM化学院讲师。以下简称“门”):倪教授,很高兴与您就西方骑士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骑士制度的研究产生了兴......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路看中国哲学认识论“心”文化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04
马克思主义做为一种西方思潮,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一度凌驾于其他学说之上,成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准绳。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并因合时......
邓小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07
" 【摘 要 题】文化建设【关 键 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正 文】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突出抓好文化建设。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共产主......
知识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对其在20世纪初期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知识社会学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也有了多样化的理论形态与丰富的内涵。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当代发展进程中,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框架之中,意味着从知识生成及其社会功能等角度来考察当代的艺术生产与文学理论。这一研究理路对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有.........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3-02-05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本质区别,在民主观、国家观、对待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目标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新民主社会主义论[上]
发布时间:2023-01-06
" 新民主社会主义,是区别于这之前到伯恩斯坦的民主社会主义。新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代表一个阶级,而是代表一个社会,这个社会不仅仅是理论的理想,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社会管理模式。 新民主社会主义是区别于集权社会主义又强调集体主......
简析动漫在日语初级教学阶段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4-01-27
简析动漫在日语初级教学阶段的影响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体时代的发展,日本动漫在中国逐渐占据了巨大市场。尤其在小朋友和年轻人之间,问及兴趣爱好时选择动漫的人非常的多。而《新编日语》第三册第十六课更是以《漫......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几个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搞好这项建设就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特别是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管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民主社会主义论[中]
发布时间:2022-08-07
" 3、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恰巧迎合了俄国、中国这些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国迫切需要工业化的历史要求。在苏联、中国“实现”了。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在西方是注定要失败的,不仅在于他理......
浅谈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社会阶级阶层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近代东北地区地权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清末民初,封建旗地、官地转化成民地,土地官有化向着土地私有化进行转变;九一八事变前,经历了地权由集中到分散的演变;伪满时期,经历了地权由分散到高度集中、部分土地由私有被强行“国......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机
发布时间:2023-07-17
所以是否可以认为,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不同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也不同于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分析的帝国主义阶段。因为在这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
研究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社会的开放变革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一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创造与破除、更替与变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肌体和结构中诸多层面、组织和元素的调整,既有社会物质元素的变化,也有社会精神元素的变化。伴随着人的实践和创造,社会在不断发生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促生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因,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
探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2-1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写毕业论文也即将结束了,大家的论文都准备好了吗?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探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3
" 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按照自觉的目的建立和 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第649页。)......
转型社会的文化建构主义之路
发布时间:2022-09-11
谭运长先生约我写一篇有关拙著《如此世界》的文章。 十分感谢运长兄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只是想说的东西似乎很多,一时不知从何处落笔,思忖良久,决定还是围绕此拙著的核心观点“文化建构主义”问题,写一点延伸性的说明文字。 ......
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认同
发布时间:2023-03-25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念,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凝练和概括,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十八大报告又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可见,建设文化强国是国家之需、发展之需、时代之需。文章在分析建设文化强国......
浅议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发布时间:2023-04-12
摘 要 长期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方敌对势力亦同时利用意识形态对我国进行分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日益变得功利主义,在此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发布时间:2022-09-23
意识形态是人们熟悉但又时常误解的词汇,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偏见和权力灌输;有人对意识形态敬而远之,试图保持绝对中立;还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建设是虚的,经济建设才是实的。我们认为,这些误解都源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偏离,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属性,然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理想信念20世纪初,德国学者柯尔施提出了备受学术界关注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礼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着重要传扬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婚礼的独特性也成为许多国家借鉴和比较的一项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婚礼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来讲述我国特色的婚礼文化。 【关键词】婚礼;中国特色;文化......
社会主义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有可能发挥的创新行为对于评价该体制的可行性是重要的。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有可能运用当前可供利用的资源和技术满足人类需要,从而实现其支持者的全部期望。但如果它在技术上停滞,那就未必能存在下......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机
发布时间:2013-12-19
内容提要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