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何为儒家之道(二)

何为儒家之道(二)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7 00:09:11
何为儒家之道(二)
时间:2023-07-27 00:09:11     小编:

三、儒家之道的第一期

依韩非子之见,孔子死后不久,其后学就分为八派,每一派都宣称合法继承了孔子的遗产。大概每一派均与孔子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弟子有关,或者受到了他们的启发。虽然对孔子思想互相冲突的诠释在于“道”的分裂,但看起来却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动态。在公元前5世纪,儒家并不居于思想界的主导地位,但是,对于为思想话语设定议程,儒家似乎 发展 了最为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资源。事实上,孔子的亲密弟子,象神秘的颜回、忠信的曾子、颖悟的子贡、博学的子夏,以及其它门人等等,已经在孔子的第二代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即便儒家传统在 中国 历史 上何时最终成为最有力量的学说这一点并不清楚,她确实稳稳当当地成为思想界一种杰出的声音。不过,是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使得儒家学说得以流行。

孟子(公元前390-305)抱怨战国初期(公元前403-221)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是墨家的“兼爱”和杨朱(公元前440-360?)的“为我”。从孔子死后一个世纪的历史境况来判断,周代封建礼制的崩坏和强力霸权诸侯国的兴起说明了这样的事实:孔子将 政治 道德化的企图遇到了嘲讽,被认为是迂阔不实的,而财富和权力的主张则喧嚣至上。当时,受到更多关注的是那些隐士(早期道家)和现实主义者(原始法家)。前者逃离尘世,在大 自然 中创造精神的殿堂并过着宁静的生活,后者则试图通过辅佐雄心勃勃的君主获取财富和权力,来 影响 政治的进程。儒家拒绝离开政治舞台在山林中修养自己内在的宁静,因为他们无法承受舍弃人类 社会 的想法。他们也无法使自己认同少数统治者的利益,因为他们的社会良心驱使他们去负起承担人民良知的责任。他们处在两难的境地。他们希望积极参与政治,但他们不能接受以现状作为权威发挥作用的合法场所。他们厌恶权力政治,但他们又无法使自己脱离国家事务。简言之,儒家是在于而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既不能遗世而独立,也无法有效地改变他们所处的世界。

孟子: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

于是,孟子所倡导的是一种“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的作用和功能,“有机知识分子”投身于儒家之道的保存与扩展(“有机知识分子”在组织结构上与社会相连,但在思想上服膺于根本的道德重建)。致力于弘扬儒家“人能弘道”的信念,孟子为“有机知识分子”创造了文化空间和政治场所。根据卫道骑士而非从属执行官的角度,孟子重新诠释了儒家“大人”的理念。对于那些通过政治操纵来行使强力的人,孟子表示蔑视。对于他们不能实践真正的天命的感召,孟子表示谴责,因为最终 分析 起来,他们不过就象臣服的妾妇那样仰承君主的野心。与之相对,真正的大人依天道而“居仁由义”。[3]这样,孟子就重新将儒家学者界定为卫道的骑士。忠实于儒家的精神,孟子认为道的承载者就是“有机知识分子”,通过作为道德典范而逐渐直接参与政治,他们履行着维护社会结构意义的神圣使命。

为了说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其所处 时代 具体 社会 和 政治 现实的关系,孟子批评墨家全体主义和杨朱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墨家倡导“兼爱”,但孟子却坚决主张,墨家待陌生人如同自己父亲的告诫,将导致待自己的父亲如同陌生人。而另一方面,杨朱提倡“为我”,孟子则坚决主张,过度关注个人利益将导致政治的失序。委实,在墨家的集体主义中,“父亲身份”无法确立;在杨朱的个人主义中,“亲属关系”无法确立。[4] 既然家庭的调节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国家的治理是天下太平的基础,为了给人民带来真正的福利,无论墨家的集体主义还是杨朱的个人主义,在政治上就都不是切实可行的。

对于社会改革,孟子的策略是通过强调正义、公益精神、福利和模范性的当局,从而将利益、私利、财富和权力的语言转变成道德的话语。孟子并不反对言“利”,毋宁说,他是恳求诸侯国的君主们去选择大利,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将会确保他们的利益、私利、财富和权力。孟子敦促君主们放眼于他们的宫殿之外,与其臣子属下以及看似不相关的大众培养一种共同的纽带。孟子坚决认为,只有如此,君主们才能维持其统治甚至保持其将来的生活状况。他鼓励君主们推行他们的仁爱,因为这甚至对保护他们自己的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孟子对于以民之所同然作为政府管理机制的诉求,是建立在他这样一种强烈的“民本”感之上的,那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不能以王道而行的君主是不宜为君主的。在对儒家正名原则的生动有力的运用中,孟子得出结论:失道的君主应当受到批评、匡正,或者废黜—作为最终诉诸的手段。[6]既然天意人民的幸福应当得到保障,且统治者有责任承担这一义务,那么,在极端的情况下,“革命”就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众愿所归的。

孟子政治的民本概念基于他的 哲学 观点: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趋于完善,而人性本善。虽然孟子承认生物性与环境因素在塑造人类状况中的作用,但他却坚持:只要意愿如此,则我们就能够成为有德之人。依孟子之见,意愿需要转化性的道德行为,因为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决定将本然的善性化为自觉的意向,我们本然的善性便会 自然 流露发用。作为一种阐明,孟子将其仁政的思想建立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论断之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7]

孟子还观察到:人皆有天赋的四种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就象“火之始燃”或“泉之始达”那样,四种情感构成培养仁、义、礼、智这四种根本德性的基础。这里所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成为有德之人,并不是因为我们被告之必须为善,而是因为我们的本性,即人性的深层向度,自然地流露为善。

孟子认为,我们都具有内在的精神资源,以深化我们的自我意识,拓展我们公共实践的 网络 。尽管会有生物和环境性的限制,我们却始终有自由和能力去纯化和扩展我们天赋的高贵(我们的“大体”)。虽然孟子在现实的层面上接受人有“食”、“色”的本能倾向,人之异于禽兽者仅在几希之间,但他却坚决主张:我们能够扩充那几希的差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并通过集中于“四端”,将自己转化为本真人性的真正典范。[8]

孟子有关在人格塑造中完美的等级的观念,生动地阐明了这种自我的连续纯化和拓展:

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9]

而且,孟子断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0]通过发掘内在的精神资源,在人性的潜能中获得自我的觉解,这种深刻的信念使得孟子给儒家事业增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向度。从孟子的这种视角来看, 学习 成为“大人”,需要培养人将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生活经验来加以体现的那种感受性: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1]

正如孟子所设想的,儒家学者是模范导师、 政治 领袖、创造意义的思想家和有机知识分子。

荀子:儒家学术的传播者

如果说孟子带来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成果,荀子(约公元前298-338)则真诚地将儒家事业转化为一种现实和系统的探究,这种探究在于人类状况,尤其在于礼制和权威。公元前30世纪中期,在富足而强大的齐国都城稷下,聚集着一批活跃的学者,以其渊博、思想的精微、逻辑、经验主义、头脑实际和善于论证,荀子普遍被确认为其中最杰出者。荀子的所谓“非十二子”,使我们得以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概貌。他对同 时代 几乎所有主要思想潮流之缺失的深刻洞见,有助于建立作为一种有力的政治和 社会 劝导的儒家学派。

结合同时代人的各种睿见,以阐述一种关于自我和社会的综合性的观点,荀子的这种能力显著地开阔了儒家的话语。不过,荀子的主要论敌却是孟子,他坚决攻击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是一种天真的道德乐观主义。

荀子忠实于孔子的精神(孟子亦然),也强调修身的中心地位。他将儒家 教育 的过程—从 学习 成为君子到仿效圣人,从习诗到践礼—概括为一种积累知识、技能、睿识和智能的不断努力。荀子认为,除非进行有效的社会约束,人类易于滋生过度的需求以满足其感性欲望,那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一人类繁荣昌盛的先决条件。对荀子而言,孟子一派性善论信守最严重的缺失在于:它排除了礼制和权威,而礼制和权威对于保持有机社会的安定团结颇为需要。通过强调人性本恶,荀子简别出人心(人的理性)的认知功能作为道德的基础。经由自觉地控制我们的欲望与感性,以符合社会规范,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

和孟子一样,荀子相信所有人通过修身能够达到完美的可能性,相信人性和作为基本德性的正义感,相信作为王道的仁政,相信社会和谐以及教育。但是,关于所有这些如何得以实现的观点,荀子和孟子却有着显著的不同!由荀子所塑造的儒家事业,将学习视为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对于转化人性,诸如古代圣贤、经典传统、习俗规范、师长、政府规章制度以及政府官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资源。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一个人类社群的充分社会化的参与者,他或她成功地升华了自己的本能要求,去促进社会的公益。

孟子和荀子将儒学深化并拓展到这样一个程度:在孔子亲炙弟子那里所罕闻的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看法,被充分地阐释为一种一贯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根据孟子和荀子的诠释,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包容了将我们的生物性实在转化为自我审美表达的整个过程。修身的丰富语汇—举止的合礼,心智的滋养,灵魂的净化,以及精神的升华——与同样细致入微的“经世”艺术的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儒学提供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向度:“内圣外王”。

政治的儒家化

为时不长的秦王朝的专制统治,标志着法家的短暂胜利,但在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8年)初年,君主绝对专权、周边所属王国完全服从中央政府、思想的大一统以及无情地强化法令,这些法家的实践被道家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所取代。 历史 上,这种实践通常被认为是黄老之术—被归于黄帝和道家神秘创始人老子的统治术。象陆贾、贾谊等几位儒学思想家,在政策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甚至在董仲舒(约公元前179-104年)之前,在汉家朝堂之上已经可以听到儒家的劝导,并且,刚刚出现的将帝国建立在儒家原则之上的趋势益发明显。实际上,汉代 政治 逐渐的儒家化,在王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恢复封建制,还是于朝堂之上实行煞费苦心的廷礼,都使得汉儒们在塑造政府的基本结构方面贡献良多。通过广泛搜寻和口头转述而重获佚失的经典,汉王朝决定补偿秦代焚书所造成的文化破坏,这显示了将儒家传统作为形成中政治意识形态有机组成部分的自觉努力。

在武帝(公元前140-87年)这位具有法家专制君主气质的统治 时代 ,儒家劝导已经在中央官僚体制中树立了牢固的地位。在皇权和政府明确的分离中,在通过举荐和征选双重机制的官员选拔中,在以家庭为中心的 社会 结构中,在以农业为基础的 经济 中,以及在 教育 系统中,儒家的 影响 显而易见。随着礼制在政府行为、社会关系的界定以及民事纠纷的调节方面变得日益重要,儒家的理念也在 法律 体系中获得了牢固的建立。然而,直到丞相公孙弘说服武帝正式宣布只有儒家学派方可得到国家的支持,儒家才成为官方认可的帝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崇拜。

儒学作为汉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建立,常常被欢呼为孔、孟、荀之教在 中国 思想史上的胜利。从儒家精神性的视角来看,这种胜利至多是一桩混合各种成分的幸事。汉代之前,儒家传统中从未有“上帝之事归上帝,恺撒之事归恺撒”的类似说法,但是,真正的儒家从来都对现实持一种批判的立场。象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中国的宗教》,将儒家的生活取向描绘为“对世界的适应”,[12]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儒家从内部转化世界的信守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儒家接受国家事物的可完善性以及尊重现状并以之作为出发点,但如果现存的权力关系不能够再保障人民的幸福,儒家常常又毫不妥协地要求既存的权力关系进行根本性的重组。

不过,作为反映统治阶层少数人利益的官方意识形态,汉代的儒学本身基本上表现为一种利禄之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儒家的仁义之道被完全拋诸脑后。事实上,在汉代的政治文化中,有关儒家之道的争论者们专注于两条相互冲突的道路上:为了修身与社会责任的本真的儒家追求,以及以修身为代价的社会进步的政治化的儒家目标。诚然,一旦那些作为调味剂添加到儒学传统之中的人们也成为政治上的显赫,政治操纵和道德匡正之间可能性的范围就会变得非常广泛。在各种形式的变项中,混合它们的摸棱两可之处便会成为一种生活的现实。

董仲舒:天人交感

象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样,董仲舒非常重视儒家的经典《春秋》。但是,董仲舒自己的著作《春秋繁露》,却远非一部具有历史判断的著作。那是一部在《易经》精神笼罩之下的书。作为一位异常献身学术(据说他因潜心学问而“三年不窥园”)和坚决服膺道德理想主义(他常为人所引用的一句话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13])之人,董仲舒在将儒学 发展 为具有汉代诠释特征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五行”(金、木、水、或、火、土)的意义、人与天数的相关性、以及同类事物的感化作用,董仲舒进行了探求。就象他对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根本价值所进行的 研究 一样,这些探求使得董仲舒能够将儒家伦理与 自然 主义宇宙论有机结合,从而 发展 出一套精致的世界观。董仲舒所完成的不仅仅是对作为“天子”的君主进行“神学的”合理化论证 ,毋宁说,他的天人交感理论为儒家学者提供了判断统治者品行的更高法则。事实上,他有关“灾异”的修辞,即断言洪水、干旱、地震、彗星、日食、甚至象“妇人长须”这样的自然现象都是警告统治者不良行为的天象。后来这种灾异说扮演了一种对于专制君主荒淫无度的有效威慑。董仲舒给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具有深远 政治 涵义的诠释力量。

董仲舒的思想模式反映了预言、卜测和象数思辩的学术倾向,这在当时颇为流行。作为“今文”学派的拥护者,这些学者们将他们的论证建立在汉代“新经”的基础之上,并致力于探求经典的“微言大义”,以作为 影响 政治的一种工具。王莽(公元9-23年)篡位的发生,部分原因就在于当时流行的儒家知识分子认为天命的改变不可避免这样一种要求。

然而,对于政府、学校、以及 社会 ,儒家伦理仍然在较大范围内发挥着强大的影响。直到汉代结素,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受到了儒家经典的熏陶。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并且,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学校都举行常规的的祭孔仪式。孔庙遍及全国。朝廷继续年复一年的表彰孔子。儒家圣祠最终矗立在全国两千个郡县的每一处所在。结果,与“天”、“地”、“君”、“亲”一道,“师”成为传统 中国 最受尊敬的权威之一。

尽管被奉若神明,但是,通过不断 学习 的个人范例,孔子的师表风范使他自己成为普天之下最高贵的人。孔子这位常人和神化式人物,在中国社会发挥着巨大的象征力量,同时,他又不失其作为人的属性。即使是对孔子的神化,之所以灵验,其原因也是道德转化而非别有所在。

佛道 时代 的儒家伦理

东汉末年,统治者的无能、官僚系统的派系斗争、管理不当的赋税体制以及宦官专权,促成了大规模的太学生抗议。朝廷于公元169年囚禁并处死了数千太学生和同情太学生的官员。这种高压政策使得思想上的反抗得以暂时终止,但是,随着衰退 经济 日见下滑所导致的民不聊生,一场大范围的农民起义随之而来。由儒家学者和道家宗教领袖领导的农民起义,会同公然的武装暴动,推翻了汉王朝并结束了第一个中华帝国。随着汉朝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崩溃不同),“蛮族”由北方侵入。北方中国平原地区有几个敌对的部族控制,战乱频仍,劫掠不断,南方中国则接连建立了几个短暂的王朝。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这段分崩离析的时代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那就是儒学的衰落、新道家的高涨以及佛教的传播。

然而,佛道两家思想在精英中的杰出以及在大众中的流行,并不意味着与儒家传统的消长。事实上,儒家伦理与 中国 社会 的道德组织结构难以分离,孔子继续被普遍地赞誉为圣人的典范。杰出的道家思想家王弼(公元226-249)坚称:孔子虽未“言道”,却比老子更能“体道”。儒家经典仍旧是所有知识文化的基础,并且,贯穿整个 时代 ,各种有关儒家经典的繁复注释也不断产生。在中央官僚系统、官员选拔和地方行政那样一种 政治 建制中,儒家价值从未停止过占据主导地位。生活的政治形式也明显是儒学化的。当象北魏(公元386-535)那样的蛮族国家采取汉化政策时,大体上也是儒家特色。在南方,通过建立基于儒家伦理之上的家族统治、家族世系以及祖先礼制,也在进行着试图强化家族的系统化尝试。虽然儒学不再是官方意识形态,她却为世家大族的行为准则、地方精英所容纳,间或也被蛮族征服王朝所吸收。隋代(公元581-618年)中国的重新统一,以及唐朝(公元618-907年)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恢复,给了儒学的复兴以强有力的促动。带有详细“传”和“疏”的官方版本的《五经正义》的出版,以及儒家礼制在政府实践(包括著名的大唐法典的编纂)各个层面的实行,是儒学实践的两个突出例证。基于文字能力的一种 考试 制度得以建立。这使得掌握儒家经典成为政治上成功的先决条件。并且由此,在以儒家术语界定精 英文 化中,考试制度的建立或许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制度性革新。

在政治领域,由唐太宗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明智、心胸开阔的大政治家所代表的政府风格,显然具有儒家的特征。《贞观政要》这部应当是唐太宗统治的可靠记录,迄今仍然是常为人们所引用的代表卓越领导 艺术 的 文献 。但是,必须注意,正是在这个时代,专制的机制如此深入地渗透到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之中,以至于作为政府唯一合法形式的皇权被视为理所当然。结果,那些经过竞争性科考并被配备到官僚系统当中的士大夫们,就成为儒家之道的事实上的承载者,这与孟子那种作为卫道骑士的有机知识分子的理念相去甚远。不过,唐朝几位辅宰相在君主面前仍然显示了如此令人敬畏的形象,以至于他们继续唤起了有关个人尊严和政治责任的孟子精神。对他们而言,“从道不从君”的儒家理念,是一种实践的德性,而不仅仅是一种想象的可能性。

孔子和孟子、荀子这两位后学,开启了儒家人文主义的第一期发展。到公元前一世纪前汉的高峰期,儒家传统在中国的道德 教育 、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伦理方面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力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儒学是规定文化精英生活取向的正统,在中国哲学和宗教的景观中,她同时又是和许多其它的思想潮流—道家、法家、阴阳宇宙论、五行 理论 以及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相并存的。诚然,就象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综合主义一样,儒家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其包容性。这种包容性象征着一种深思熟虑的努力,努力将看似不兼容的一些观念系统安置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观之内。当然,尽管儒家的影响在政府建制、社会组织以及文化生产方面仍然存留,到公元一世纪,儒家人文主义的第一期开展却是逐渐减弱的。虽然儒家人文主义在佛教和道教的时代仍有进一步的发展,她真正给人印象深刻的复兴却是在11世纪。英文中经常提到的Neo-Confucianism的出现,标志着儒家人文主义的第二期开展。

注释:

--------------------------------------------------------------------------------

[1] 《孟子》第3章上:第4节。

[2] 《孟子》第3章下:第4节。

[3] 同注15。

[4]《孟子》第3章下:第9节。

[5] 《孟子》第7章下:第14节。

[6] 《孟子》第1章下:第8节。

[7] 《孟子》第2章上:第6节。

[8] 《孟子》第4章下:第19节。

[9] 《孟子》第7章下:第25节。

[10] 《孟子》第7章上:第1节。

[11] 《孟子》第7章上:第4节。

[13] 此句见《汉书·董仲舒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现代性隐忧与儒家道德学说体系之重构
发布时间:2019-12-02
摘要:“现代性隐忧”在当代中国社会引发出一些道德难题。功利与价值关系的矛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失衡,公平与平等关系间的不协调以及国人道德观中出现的“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主体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依据儒家道德学说对“现代性隐忧”进行化解,存在较大可能性。但传统与现实间的张力又促使儒家道德学说必须进行体系重建。重新诠释道德范畴内涵,将“德得相通”原理与和谐社会建立相联系,在新的意义层面托举“内圣外.........
当代新儒家的道统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当代新儒家的道统论 当代新儒家的道统论 当代新儒家的道统论 近年来,当代新儒家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研究群体内部的批评,确切地说是受到同样对儒家传统采取卫护立场的某些专家学者的批评。可以说自新儒家作为中国现......
作为中国哲学“四大主潮”之一的新儒家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14
论者谈中国哲学,一般称儒、道、佛三教为中国哲学之主流,而方东美谈中国哲学,则以四大主潮称之。他所谓四大主潮,乃是原始儒家哲学、原始道家哲学、中华大乘佛学和宋明新儒家哲学。二者的不同,在于方东美将原始儒家哲学与宋明新儒家......
儒家传统中的道德和宗教道德
发布时间:2023-05-16
" “德不孤,必有邻”(4:25)孔子《论语》中的这句引文,能给任何读者或作者的心灵引发希望与恐惧之双重撞激。说其希望,乃因其那激动人心之断定:人的美德将永远不会遭致忽略,而真正的共同体终将出现;说其恐惧,乃因其暗示出......
弘扬传统文化,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23-06-23
弘扬传统文化,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认为“在新历史时期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
厌之何所,学之为何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学习是维护人类尊严的正义之举,学习是追求人类幸福的必要之举,纵使阻力重重也要勇敢向前,更何况少有起伏,何以略起厌意,更甚于大谈特谈“厌”之有理,实属恬不知耻。 【关键词】厌学;幸福;功利主义 一、弃厌之径 ......
比较视域中的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儒家之孝道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古代犹太教和早期儒家具有高度相似的孝道,例如对父母的赡养、尊敬、承志继事、礼葬与悼念、婉言劝谏等等。与此同时,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儒家的孝道伦理在行孝的程度、孝道的范围,以及孝道在各自体系中所居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
而立之年,如何为家庭换套大房
发布时间:2022-12-02
三十而立,生活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为自己而活,家庭和孩子成为了生活的重心。对于刚迈入而立之年的刘东来说,事业也开始小有所成。这不,今年年初,刘东就升职了,才32岁的他,已经是深圳某外企公司的项目经理,年薪25万元,为15个月的......
儒家早期道德教育对道德情感的陶冶
发布时间:2023-05-15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文化体系,其涵盖了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对于道德教育的理解是深刻而广泛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在道德上对人们进行影响,培......
从儒家到儒教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为抵消佛道二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朱熹以《仪礼》为本经,以《大学》修齐治平的理想进阶为依据,对传统儒家礼学进行重建,改变了传统礼学自上而下的路径,使之由政治转向生活。自下而上的礼学重建注重日常......
中国古代儒家和道教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古代中国地缘位置和政治发展的因素,导致产生了中国本土儒家和道教的发展。 [关键词]宗教;道教;儒家思想 一、地缘位置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特点鲜明。而历史上的中原地......
建设性后现代的道德教育儒家道德观与怀特海思想之融合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人性与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世界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经验中关于道德品质状态令人不安的模糊性。在当今文化生活的多维语境下,我们对自我的理解既可以参照尼采崇高的超人楷模,也可以依据行为主义卑微的刺激一=反应模型。我们可以......
先秦丧葬礼节中的儒家孝道观
发布时间:2022-12-18
[摘 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古代中国维持家族式宗法社会正常运转的绝对需要。丧葬行为是儒家孝道思想形成的前提,孝道则是丧葬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正在强烈地呼吁着孝道的回归,这是时......
浅析儒家“中”道的政治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7
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建构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体系,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政治哲学,旨在讨论和寻求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无论何种政治哲学研究体系的建构,都应当对以下基本问题作出回应:权力的合法性、执政者的价值关怀......
儒家早期道德教育对道德情感的陶冶
发布时间:2023-04-23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涵盖了世界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精髓,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儒家对于道德教育的理解是深刻而广泛的。道......
儒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15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虽然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
师范生如何从《论语》中学习为师之道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现在的教师群体,作为一名师范生应该如何从《论语》中学习为师之道,也应具有广泛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责任;态度:师生关系 近些年来社会上掀起......
如家的成功之道
发布时间:2023-04-15
【关键词】如家;发展模式 一、如家的历史 二、如家的成功秘诀 1.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如家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地方,但它善于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目前,如家酒店的经营方式是采用直营店、管理合同、加......
颠覆传统儒家 弘扬儒家传统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 提要:出于在 现代 化背景下弘扬儒家文化传统的意图,本文提出一种“后儒家”的 理论 构想,试图通过深度批判“原儒家”和“新儒家”始终坚持的血亲情理精神,彻底消解传统儒家的特殊主义理论架构,转而依据一种原本就内在地......
儒家以善为美及其对诗学影响
发布时间:2019-12-09
[摘要]儒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家关学思想更是对中国诗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起至今都对中国的社会有着一定的教化作用,而儒家“以善为关”的关学思想对诗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以善为关”的关学观落到诗学上,“善”成为评价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首要标准,文艺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否积极;而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
何为幸福何以求之
发布时间:2023-07-13
我曾经在今年的3月20日应邀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国际幸福日”的现场采访,谈论的题目正是“幸福”一词。另有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马克・怀特(Mark D.white)和澳洲“国家发展指数组织”主席迈克・赛瓦瑞斯......
慈善为奉道之本
发布时间:2023-05-30
今天,我们在泰山以“正直行化,利物利人”为主题,共同研读、体会我们道教的劝善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部经是以劝善为宗旨的,与《太上感应篇》一样,是在道教发展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劝善书。泰山是奉祀主掌人间生死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洞天。因此我们在泰山脚下解经、讲经是有特别意义的,其意义在于,行善去恶不仅仅是我们修道、行道的手段,更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的一种价值取向。现结合《文昌帝君阴骘文》来.........
儒家无为而治与全程互动式管理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要:儒家的无为而治管理讲求榜样效应、上行下效和有效沟通,是一种全程互动式的管理。儒家培养君子的主要目标就是治人,“草上之风”的管理模式脱胎于自然现象,是融合了道德和自然的“无为”,同时也是中国式管理的隐喻,代表了一......
儒家文化对干部内在修为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 要】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从政人员,只有注重自我修养,践行好"三纲八目",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关于干部内......
论儒道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文章从人生态度和理想性格、矛盾的转化、内外特性方面谈及了儒家和道家的特征以及彼此关系,儒道两家不是绝对对立也不是绝对互补,是一种相容相济而又不相容的关系。 关键词:入世;出世;有为;无为;阳刚;阴柔 [中图分......
浅谈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0-24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浅谈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
浅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05
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以下是由查.........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发布时间:2023-03-09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摘 要】孔子的仁与道表达出的是两个范畴,在我们今天看来,其隐藏在历史文本内的潜台词应当是两种概念,两种定义。当孔子说“吾......
绚丽之美与儒家美学观的内在矛盾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讲求朴素与实用,反对奢靡华丽,并且据此把“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升华为 中国 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这样来理解儒家美学观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儒家美学观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试析网络时代下的儒家道德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0
" 论文摘要:道德是生命的发扬,是心灵的归宿,是我们行走在人间的正路。儒家思想一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在道德方面对人的规范也一度成为中华民族行动的不成文准则。但是现今网络时代的到来,它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及趣......
儒家角色伦理
发布时间:2015-08-18
〔主持人简介〕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济南250100。 〔作者简介〕安乐哲(Roger T. Ames),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檀香山96822。 〔译者简介〕孟巍隆(Ben Hammer),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
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成因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年之久,儒家思想能够被统治者所采纳并不断被继承并非偶然。本文对于儒家思想何以正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三个成因,即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的......
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之贯通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 唐君毅先生认为仁心仁性是道德的根源。仁心仁性具有普遍性、以人为目的和意志自律三大特性,它决定了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并无本质区别,而是相贯通的关系。在传统伦理关系中,个人与他人是直接贯通统一的关系,道义与情感是直接......
关于儒学“修身”之道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08
" 【论文关键词】儒学 修身 职业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当下,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儒学“修身”之道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借鉴。 一、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
为师之道,爱是根本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通往科学宝库的引路人,传播文明,塑造人格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有人说,教师好像是海上的灯塔,百花园里的园丁,人生道路上引人向上的人梯。崇高的职业,光荣的使命,迫使我们教师必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探究一种现代儒家道德哲学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澄清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儒家传统道德与现代龌龊性的讨论己经很多了,相关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龌龊既然如此,本文就无需拾人牙慧,用一种简单枚举龌龊的方法来罗列它们两者之间的诸多差异。虽然这龌龊种罗列......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儒家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特征以及儒家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探讨在儒家文化的传承影响下,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设的策略:转变观念,提高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健全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完善制度;丰富活动......
百亿蔬菜市场:处“鸡鸣三省”,行儒商之道
发布时间:2022-10-04
小池,湖北省黄梅县的省级经济开发区,1995年6月被国家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试点”。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拥有“九省通衢”之优,为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文化区之结合部,是正在快速发展的长江经济带与京九经济带的黄金交汇点。黄梅县百亿商业运营有限公司小池国际农产品物流港,极具慧眼,相中了小池这块物华天宝之地,于此建立了小池乃至黄梅县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百亿蔬菜市场。发展之初――得“众利”者多助百亿蔬菜.........
几何的代数方法几何三步曲之二
发布时间:2023-02-25
复投影平面中代数曲线的研究是几何应用如密码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线性几何研究向代数几何研究的自然过渡。本书论述的就是几何空间中的各种不同代数方法,给出了解析几何、仿射几何、欧几里得几何和投影几何研究的具体内容,并详......
儒家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儒家民主主义 儒家民主主义 儒家民主主义 众所周知,一些西方人对自己的民主制度深感骄傲。这些人对中国的看法大抵可以分 为两种,第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极权国家;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华民族自始 至终......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3
我国当前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新旧体制的交汇使意识形态领域也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型期,既有现代意识与封建残余的交锋,也有吸纳外来文明与弘扬传统美德的矛盾,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直接冲击着青少年的心灵,而学校德育明......
儒家道德思想视野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7-31
【摘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人与自然摩擦增多等诸多矛盾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在极其重视忠、孝的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孝道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佛教的生存及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宋代《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是国内......
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07
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 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 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 论文关键词:儒家孝道;传统社会;社会稳定;当代省思 论文摘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
企业家精神为何薄弱
发布时间:2023-04-29
中国曾长时期处于农耕文明,重农抑商的观念和政策长期占主导地位。在传统中国社会,“学而优则仕”是通向权力和荣华富贵的捷径,商人则为“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和深入人心,这种观念及相关政......
论儒家道德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2-08-26
[摘 要]儒家道德文化中包含很多文化精华,其中很多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对于当前的国民教育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关于“道”,儒家主张士志于道,人应该秉持建功立业的信念对社会有所担当;关于“德”,儒家认为事举而中、中庸至德,中庸之......
OTC市场的“单品为王”之道
发布时间:2023-03-23
国内药品零售市场增速连续三年回落,主要品类的品牌集中度相当高,OTC企业纷纷感叹生意难做,怎么才能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在快消品领域创造了许多经典案例的“单品为王”模式可以用在OTC市场吗? 从零售市场看,中国药店十大主要零......
松下幸之助为何哭泣?
发布时间:2022-10-12
市场风云难测,曾经风光一时的日本家电企业进入21世纪后明显创新乏力、弱势显现,松下、夏普、索尼先后曝出巨额亏损。这些曾经傲视全球家电企业的三巨头,为何由高高的神坛跌落尘埃? 凡事皆有因而起,就如同日本家电企业的崛起一样......
王儒林:无畏之魅
发布时间:2023-07-19
临危受命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入晋后,谈得最多的都是腐败问题。据统计,王儒林履新3个月后,山西被处理的官员共计15人。王儒林直言,“从最近查处的案件来看,有的人还不收敛、不收手,令人震惊”。他提出,要“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
儒家修养论今说
发布时间:2023-03-05
一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古今中外的前贤硕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和论述。有的以人具智识理性与动物区别开来,有的以人不能离群( 社会 组织、人际关系)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有的以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和合......
为何有些国家没有军队
发布时间:2022-10-08
世界上还存在没有军队的国家吗? 答案是肯定的。全球目前约有30个国家没有军队,包括欧洲的安道尔、梵蒂冈、圣马力诺,非洲的毛里求斯、冈比亚,拉美的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大洋洲的瑙鲁、所罗门群岛等。 这些国家没有军队的原因......
试论伯夷叔齐形象在儒、道、法三家中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要]伯夷叔齐是殷商末年孤竹国的两位储君,因相互让国,不肯继位。兄弟义不食周粟,以采薇为生,最终饿死首阳山下,令人唏嘘不已!此事虽历经千百年,但其表现出的崇礼、忠君、爱国、重义、求仁之气节,不仅成为文人笔下义士的楷模......
浅谈高校教育中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07-13
"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 儒学人文精神 化育之道 论文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义、礼、智、信”是人内在超越的根本......
农家书屋为何门前冷落
发布时间:2023-03-29
[摘 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
谈儒家的实践智慧
发布时间:2023-04-14
我们知道孔子虽然较少谈智,但孔子非常重视好学,而按照《中庸》好学近乎知的看法,孔门提倡的好学和智是一致的,这提示了一个重要的通向实践智慧的诠释方向。不过,儒家的实践智慧不限于对智德的提倡与实践,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儒......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18
所谓人性假设就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一些不证自明的假定。对于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学来说,人性假设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本的问题。人性假设不同,相关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儒家管理学,需要从人性假设入手对其整个学说的建构进行研究。当然,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对儒家的人性假设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是这些研究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对儒家人性假设的认识基本局限于人性是.........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2-03
面对西方精神文化的挑战和某些传教士直至黑格尔(Hegel ) 以来西方学界视儒学为一般世俗伦理的误导,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 人物,无不重视儒学内部所蕴涵的宗教精神的开掘。从一定意义上说, 20世纪儒学的一个重要的面相是通过讨论儒学......
由儒家思想看如何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6
论文摘要:儒家思想虽然没有提过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却提过很多治人的办法,其中治就是指管理。本文就是尽力总结出如何用儒家思想的精髓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实现人的自我管理,注重人的自我约束、自身的修身养性,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
略论儒家的修身观
发布时间:2023-07-20
修身是儒家道德伦理的重要支撑点,先秦儒家的修身思想由孔子开创,经过孟子和荀子及历代儒家思想家的发展与完善,使其有着深刻的内涵。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儒家崇尚道德和人格的培养的训念,在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1修身的终极......
千里之外(之二)
发布时间:2023-01-13
千里之外 有什么 南天一柱 曾母暗沙的贝壳 漠河北极 没了胭脂的胭脂沟 刺眼的雪峰 钓鱼岛的石崖 还有那片大森林 森林种植的 细腻,缜密,亮灿的 心灵,心灵绽放的 令我向往迈进的 视为知己的 那片思绪的......
画家为何扎堆“理想国”四川
发布时间:2023-03-17
在北京798艺术街区,四川话比北京话好使,连那儿的保安都喜欢用四川话调侃,周围的川菜馆也越来越多。这有一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四川艺术家进京了。 四川艺术家虽然在全国占不了半壁江山,但其绘画艺术在全国绝对占有一席之地。相对......
浅析儒与道的徘徊
发布时间:2023-01-11
20 世纪 80 年代,华裔作家包柏漪写下描绘中国旧式家族百年兴衰的长篇小说《春月》,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为美国最佳畅销书之一。90 年代初,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一反此前书写暴力血色与荒诞的人生的风格,以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赞美中......
飞机为何错降在“滑行道”上?
发布时间:2023-03-21
近日,某航空公司执行飞往N机场的航班。虽然该机场天气晴好,但原本应该在05号跑道降落的飞机,在采用甚高频全向信标/测距机(VOR/DME)方式进近时,却错落在了A滑行道上。所幸未对其他飞行造成影响,航空器无损伤。 N机场的跑道是......
多方博弈下的家电渠道之战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 要] 本文通过从多方博弈的角度 分析 “格力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和“幸福树”一成一败的经典例子,发掘渠道建设中利益多方达到均衡需遵循的准则,并指出家电厂商要从观念改变、品牌建设和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去努力。 [关键......
论儒释道“三教”合一
发布时间:2023-07-28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中国的道教、泊来的佛教(后演化成中国式佛教)为基础的、反映民族特征与风貌的文化。经千年比较与融合形成独特之文化。 适值今日,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5-31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的悖论,从而使荚好的......
大蒜的味道为何“阴魂不散”
发布时间:2022-10-17
小炒过后的蒜泥闻起来格外美味,可它一旦入口,味道就挥之不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蒜的味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其中很多化合物在分解的时候会挥发出不好闻的味道。其中味道最难闻的一种是甲基烯丙基硫醚。这种硫化物中的臭味来自......
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
发布时间:2014-01-17
提要:关于儒学为什么在先秦诸子之学中脱颖而出成为雄霸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言说的空间依然较大。我认为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引起......
儒家思想与中国民主
发布时间:2023-02-23
"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妨碍了中国在20世纪实现民主转型。进入21世纪后,仍然有一部分“特殊国情”论者认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决定论的逻辑,......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
发布时间:2023-02-16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 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先秦时期,儒、道、墨诸学派都对德福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其中,......
作为存在之显现的“大道”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作为存在之显现的“大道”研究第一节 展示语言之路海德格尔的探索是从对关于语言的流俗之见的摒弃开始的。我们通常认为,说是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的活动,是有声的表达和人类心灵运动的传达。面人类的心灵运动是以思想为指导的。这样就必......
华为小站:先行者的引领之道
发布时间:2023-07-06
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四代的快速发展,网络代际之间并非是相互替换,而是升级演进与共存。运营商普遍采用多频段、多制式建网,由此产生的不同网络在性能与特点上有所差异。运营商网络面临着为用户提供一致性移动体验的压力。 恰逢其时......
解析《功夫熊猫 1》的为师之道
发布时间:2023-06-01
美国拍摄的充满中国元素的大型动画片《功夫熊猫 1》取得了成功。 自 2008 年上映以来,为广大青少年及成年人所喜爱。熊猫阿宝的成功故事激励着青少年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乌龟祖师、浣熊师傅的博爱教育、 信心教育和创新教育是阿宝......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发布时间:2023-05-03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 时代 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因此,我们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20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者们发现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并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发掘生态启示。因此,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不断升温,学术成果日益增多。 一、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
宋儒《中庸》学之滥觞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 胡氏之说《中庸》始于性情,其以“天地之性”作为善之依据,以“性其情”作为工夫之法门,已指揭橥了后来张、程、朱子等道学主流的论说方向。从经学史的角度来说,胡氏之注《中庸》,则明显表现出了一种摆落注疏、以义理说经的......
纯正儒雅,君子之风
发布时间:2023-07-24
晋城古称泽州府,位于晋豫交界处的泽州盆地。历来名人辈出:古代韵律宫调的发明者,堪称古代音乐大师的孔三传;以“丧乱诗”名垂千史的元好问之师郝天挺;以及以书画避世的“江南四才子”之一的唐寅,都是泽州胜地里的翘楚。张星星也是......
三线企业,如何变“过客”为家人
发布时间:2015-08-12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数百万建设者汇集到祖国的大西北、大西南,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历经艰辛,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工矿企业、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科研院所。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西昌航天等响当当的名......
450名历史学家为何致信安倍
发布时间:2023-03-27
? 2014年8月17日,二战期间菲律宾慰安妇及其亲属在马尼拉游行,要求日本政府作出赔偿 听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国会以“成为希望的同盟”为题发表的演说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亚历克西斯・杜登开始忙碌起来。 在这次演说中,......
浅谈儒学中的道、德、仁
发布时间:2022-12-07
第一章 道 《论语》中称是天命令孔子去复兴道。在人们的理解中,天是一种无法理解和无法预知的力量,作为一种非人格的指令力量,类似与命运,是人类无法违背的。正如《论语》中所说,孔子的任务是去找到人类的道,那么道又是什么呢?道......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8
讲到儒家,多数人都会觉得儒家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的主流,并且在五四激进派看来,是中国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五四的时候要打倒孔家店,把中国的坏文化的根割断,我们才能拥抱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原因;而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
冯广洪:为京作家具之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3-07-28
现代被广为流传的京作家具中,人们首先提及的往往都是宫廷家具。而宫廷家具之所以流传与被继承下来,是靠一直坚守“阵地”的守护者们,他们默默无闻的在做着一些努力,直到把这种理念带到别人心里。而秉承这种精神的人,实则需要一种......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
发布时间:2023-04-07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
静默以待时:默克尔的为政之道
发布时间:2015-08-17
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办公桌上立着一个小小的银色立方体,当遭遇棘手的问题时,她就会将其捏起来把玩,闪亮的立方体上镌刻着一行字――“力在静默中”。2015年5月,默克尔第五次蝉联《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权势的女人。从风雨飘摇......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苏轼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与艺术创作都非常丰富,他对儒、道、佛以至百家杂说的各种思想和知识取精用宏,形成了广博而宏远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在苏轼的处世之道和文学观念中,道家思想的濡染是显而易见的。道家思想对......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1-26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的悖论,从而使......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时称谓。"儒者"即专指孔子及其门弟子。"儒学"即专指孔子思想及其门弟子发展的学说。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
关于儒家传统道德观对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摘要: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汲取的几乎唯一的精神源泉。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美德,它是建立校园、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也是一名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面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
建立现代儒家企业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 现代 企业 制度及其缺陷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科学 的企业组织和运作形式,它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前提,以有限责任的财产组织制度为核心,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以及专家经营为表征。 现代企业制......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5-22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精品源自化学科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