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火塘边的历史记忆―走进哈尼村落

火塘边的历史记忆―走进哈尼村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5 00:49:10
火塘边的历史记忆―走进哈尼村落
时间:2023-08-25 00:49:10     小编:

坐在火塘旁边的“ 莫批”马建昌。

发源于大理巍山的一条大河一路向东,经大理、楚雄、玉溪、红河等地,最终流出中国界,经越南入海。这条河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越南境内被称为红河,在玉溪境内称为元江。红河南岸山高谷深,是绵亘千里的哀牢山南部末端,在这里,有哈尼族人口分布密集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它们习惯上被称为“江外四县”。过去,红河一度被视为分界线:河的北岸被称为“江内”,是接受文明教化的地方;而河的南岸则被称为“江外十八土司地”,是山高皇帝远的“蛮荒之地”。传说哈尼族人和汉人曾经在红河边活埋白骡,立下互不侵犯的咒誓。

《哈尼阿培聪坡坡》是流传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的一部长达5600行的哈尼族迁徒史诗。它详尽地记述了哈尼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艰难曲折,从祖地“诺玛阿美”到红河南岸的迁徙历史。

哀牢山上的蘑菇寨

云雾渐渐散开,一幅美丽而壮阔的田园画卷在我们眼前打开。抬眼望去,高处是墨绿色茂密的水源林,苍翠欲滴,在云山雾海的烘托下,呈现出一种神秘的气氛。由于云南亚热带山区受南面海洋性季风和海拔高低悬殊的影响,这里云遮雾罩,降雨充沛,从炎热河谷地带中蒸发升腾的水蒸汽在此化为绵绵雾雨,在林中汇成数不清的水潭和溪流。因此,哀牢山区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

哀牢山系的哈尼族村落,都是在严格考察山形、水势、土壤、植被、气候等地理因素的基础之上兴建的。哈尼族建寨故事《为什么哈尼族居住在半山腰》讲到选择三个居住位置时,认为中间一块地方最重要。选择半山腰,既便于妇女就近砍柴、采集猪草,又便于男人下梯田去劳作。

从哈尼族村寨分布的形态看,构成了“一座山梁养一村人”的整体特点和“山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空间模式。在村寨与森林之间,哈尼人会选择一处小树林作为护卫整座寨子的“寨神林”,并在林中选择一棵健康、笔直而且多籽的树,作为“寨神树”。村民们每年在这里举办“昂马突”节(二月年)。而在寨子和梯田之间,哈尼人会选择一块相对平坦的场地,作为每年办“L扎扎”节(六月年)的磨秋场。寨门、蘑菇房、沟渠、水井、碓房、磨秋场、寨神林,组合成哈尼村寨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哈尼人居于山坡上,住房大多数顺坡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村寨中多是传统的土坯茅草民居,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蘑菇房”。蘑菇房是土木结构、四斜面草顶或四斜面草顶与土面平顶混合的民居建筑,屋前用石头砌矮墙或者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差围合成院。底层架空,四周砌筑围墙,关养牲畜家禽、存放农具。二层是日常起居室,仅在房屋左侧用木板隔开作为卧室,右侧是土灶,作为家庭活动中心的火塘设于房间中心,室内空间低矮,开窗少而小,光线昏暗。顶层又被称为闷火顶,多为储存粮食、堆放杂物。蘑菇房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会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日,里边却十分凉爽。这种冬暖夏凉的特点,主要得益于“蘑菇顶”:草顶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还帮助屋内通风干燥。哈尼族每一两年修缮草顶,使其完好如新。

作为一种土木结构的民居建筑,蘑菇房在哀牢山系传承的时间,与哈尼族在该区域生息繁衍的历史一样久远,已流传逾千年的哈尼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这样描述:“惹罗高山红红绿绿,大地蘑菇遍地生长。小小蘑菇不怕风雨,美丽的样子叫人难忘。比着样子盖起蘑菇房,直到今天它还遍布哈尼家乡。”很多哈尼山寨保留有使用年限超过百年的蘑菇房建筑,显得异常古朴和沧桑,成了负载着丰富文化信息的建筑文物。 蘑菇房边的溪流常年流水不断。 云南元阳县,哈尼族长街宴的祭祀仪式。图/ FOTOE

不灭的火塘

沿着雨后湿滑的石头台阶走上蘑菇房的二楼,热情的哈尼族主人会把你让到房间中央的火塘旁坐下,递上长长的水烟筒。熟络此道的人便会从面前的火塘里取来火种,在烟斗处放上烟丝,陶醉地吸上一阵。哈尼族阿嫂早已把火塘上烧着的茶水端下,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送到客人手边。

火塘被视为哈尼人一家生活的中心,火塘常年不灭,意味着红火的生活经久不衰。背向大门,火塘的左手边是家中男性长者的床,这张床与火塘之间,有三块木板,被称为“三块板”,据说,当一家之主去世时,要将遗体停放在这三块板上,丧礼结束后,要将三块板撬起,并翻面重新钉好,象征着新的男主人开始掌家。

火对于居住在高寒深山的哈尼族来说,无异于生命之神,哈尼人称火神为“迷”,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祭祀活动。而大自然馈赠给哈尼族丰富的肉食、菜蔬和粮食,通过火塘的加工,成为一道道可口菜肴。

高山森林为哈尼族提供了丰富的野味和肉食来源。因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狩猎仍是哈尼族集体的一项定期举行的重要活动。此外,散养的猪、牛、羊、鸡、鸭以及梯田里出产的鱼、泥鳅、鳝鱼、田螺等都是哈尼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作为稻作农耕民族,哈尼族的主食是梯田里产出的稻米。除糯米是白色的外,哈尼族地区的稻米绝大部分呈红色,俗称“红米”。红米米质比较粗糙,而且产量较低,但红米仍然在哈尼族耕种中占据主导。这是因为红米具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长出红米的水稻特别适合在光照不足、气候寒冷的高海拔地区生长,而且不像杂交水稻那样需要大量化肥,同时红米做出来的饭很抗饿,非常适应当地远距离的山地农耕生活。 哈尼族人种植蔬菜品种不多,无非是种植于宅旁、田埂的青菜、白菜、瓜、豆等,基本没有专门的菜地和菜园。但在哈尼族的餐桌上,野菜的品种却十分多样。在哀牢山区,各种野菜四季不衰,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的块根、茎、叶、花、果,品种有上百种之多,极大地补充了人工种植蔬菜的不足,是哈尼族佐餐的绝妙菜蔬。哈尼人对食品的加工烹饪技术一直都比较古朴简单,大部分蔬菜为清煮。但他们极善于制作蘸水,一碗蘸水甚至用到了薄荷、香椿、芫荽、葱花、香老、姜汁、食盐、辣椒、麻椒等三十多种配料。而黄豆制成的豆豉、腐乳也都是三餐必备品。眼见过哈尼阿嫂蹲在火塘旁的烹饪才知道,美味并不在于技法,而是美妙的食材。

在哈尼人的观念中,火塘除了是民族、家族、家庭的凝聚中心外,放置于吊顶和第三层的木柴和粮食、挂在吊顶下的一串串玉米和辣椒,都要靠火塘烟熏才得以干燥。而火塘中的火还是智慧之源。“哈巴”便是火塘的直接产物。

“哈巴”是哈尼人最常用的说唱艺术形式,用以解释宇宙万象,向神明祈祷,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传播生产生活常识,团结、教育和鼓励每一个哈尼人同困难抗争。在没有文字的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独特的哈尼文明凭借着围坐在火塘时的说唱这个直接的教育形式,通过代代的口耳相传不断延续,并且融进了丰富的内容。

哈尼族历史上有着很长一段血雨腥风的南迁岁月。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虽然正常的发展进程被迫打断,但整个民族却依然能从历史的重负中走出来,发展成为今天人数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正是其民族性格使然。火塘象征着哈尼人火一般的性格,待人火一样的热情,以及民族的兴旺发达。倘若来到这古老的民居中做客,主人一定会把家中存有的腊肉、野味干巴都端上桌,把香喷喷的焖锅酒提出来,热情地给客人倒酒、挟菜。酒到酣时,主人便唱起祝酒歌。祝酒歌由某人起头,接着大伙站起来附和,最后大家齐声吆喝“哆萨”,一起将杯中酒喝完。

服饰文化中的历史记忆

赶集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项之一。交通闭塞的哈尼山区,逢集才能进行固定时间、集中地点的物质交换,将农副产品带到集市出售,买回家庭生产生活所需物品。在热闹的集市上,街旁的三角梅欲燃,摆摊售卖的货物从野果、野菜到附近各民族的服饰应有尽有。比起色彩艳丽的傣族、彝族服装,哈尼族女性的衣服却显得沉静了许多:缀深紫色缨络的黑色金绒包头、小立领蓝色长袖上衣、银扣对襟黑布褂子、带花膝下和裤管带绣纹的黑色长裤就构成了全部。

黑色、蓝色似乎是集市上哈尼族服饰的基本色调,几乎占男女全身衣服鞋袜的90%以上。据介绍,黑、蓝的染料均为自植靛青树枝叶捂沤而成的靛汁,将靛汁溶解于掺合着醇酒的清水之后即可浸染衣服,浸染次数少者为浅蓝色,多次浸染则呈黑色。

哈尼族何以尚黑?在哈尼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哈尼族喜穿浅色或白色衣服。有一天,一对母女上山采药,途中遇上了“鬼”。慌忙躲避中,母女俩的衣服被野生靛叶染得青一块紫一块,最后竟染成了黑色。不料母女身上的黑衣服竟成了生命的保护色。她俩离“鬼”无论远近,“鬼”都看不见,幸免于难。从此,为了防止“鬼”的伤害,哈尼人便由尚白改为尚黑。

一般而言,女性上衣为小立领右衽长袖遮腰短衣,大多用盘扣,腰部微收,领口袖口滚边。少数在领口、襟边、袖口有拼镶装饰。这种款式的女装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在云南,乃至全国都不鲜见,汉族习惯称之为“姊妹装”。实际上,这是满清服饰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中的一种遗存。清朝时期,红河南岸的土司与清王朝的联系较之前朝更为密切。清朝官服也成为土司身份的“政治化”的一种外在标志。土司家眷亦如此。天长日久,土司辖区内的小官及子民纷纷效仿制作长官眷属穿戴的衫、裤、袍、马甲等,将其视为文明、身份、权力、尊严的一种象征。由于边疆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在清王朝结束百年后,这类服饰还屡见不鲜。传入哈尼族地区的满族服饰经过了“本土化”的改造,呈现出地域的和民族的双重特色。

服饰是哈尼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哈尼人穿的是艺术,戴的是神话。在哈尼人的神话传说中,其祖先最初从水里出生,变成鱼,然后演变成两栖动物青蛙,再变成鸟,最后才变成人。戴在头上的成排银饰,暗喻着浩瀚无垠的宇宙苍穹;穿在身上的银坎肩和银褂衣,以及挂满胸前后背的银链,表示财运绵延富贵满身;系于腰间的银鱼和银螺,既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特征,又是哈尼族生命起源与生殖崇拜的重要具象物,寄托了哈尼族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虽然,如今大多数哈尼族男性的日常服饰已不具有任何民族特征,然而,大多数女性的服饰仍显露出明显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如果说,古歌、家谱以及祭祀是哈尼人男性社会记录和保存历史记忆的主要方式的话,那么服饰则是一种特殊的女性视角、民间立场的记忆手段。在哈尼女性日常服饰和节日盛装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丝丝缕缕的历史记忆,将现实人生与古老传统隐约连接在一起。

连接“彼岸”的纽带

在哈尼族神话中,世界是由人、神和鬼的多维空间组成。在《十二奴局》等神话古歌中,就有“天、地、人”或“神、鬼、人”空间层次之分。哈尼族自古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以“万物有灵”观支配哈尼社会,这种原始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成为“咪谷”、“莫批”形成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哈尼族认为人有十二个灵魂,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或几个超脱于人意志之外的“神灵”,他们在诸神的主宰下存在着、生存着。而“莫批”则是人类派往天、地、万物、诸神的使者,庇护着人类、五谷、六畜的精魂。

在爱春大鱼塘村,我们见到了寨中的“莫批”马建昌。初进马家的蘑菇房,马建昌正坐在火塘旁吸着水烟筒,他的妻子在窗边低头绣头饰,见有客来,赶忙邀请在火塘旁坐下,沏上一杯热茶。屋内摆设与一般哈尼人家并无二致。我们刚刚说明来意,马建昌已经从火塘里掏出一个烤熟的玉米递过来,顿时甜糯的香气四溢。哈尼族传统的坐次一般是火塘左侧属长辈,右侧属小辈,客人坐中间,饱经沧桑的莫批边吸着气味浓烈的水烟筒,边侃侃而谈家族历史或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故事。 莫批源于哈尼族父系氏族社会的祭司和酋长。而祭司乃是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的产物。由于当时的祭祀活动是以氏族、部落为单位分别进行的,因此,祭司实际上是由氏族、部落首领担任。这就是说,最早的莫批是氏族、部落酋长。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祭司和酋长基础上产生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唐初,哈尼族先民和彝族先民经历了一段共同的“鬼主”制度。这是一种部落首领和原始宗教祭司二位一体的民族部落制。到了元代,随着哈尼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的逐渐发展,原来的“鬼主”制度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遂委任原来的一部分“鬼主”为土司、土官,另一部分被革除的“鬼主”一般都发展成专司原始宗教职务的莫批。直到解放前夕,在大多数哈尼族土司家族中还有着一两名德高望重的大莫批。

马建昌早年随父亲学习,后来专门拜师学习莫批的技能,已经有30多年,现在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附近寨子里跟随他学习的徒弟,也有十几个之多。在学习期间,要掌握各种神话、史诗、父子连名制的谱系、民间传说、道德规范及各种禁忌;精通哈尼族各种巫术技能、咒语;主持各种祭祀、占卜、释兆;学习舞蹈、医术;了解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历法节令;熟悉各类“鬼神”的形象特征、职能特征以及他们在哈尼族原始宗教中的地位。问及莫批学习几年可以“出师”,马建昌笑说:“学完的没得啦!我到现在还会跟比我高级的莫批学习一些不懂的知识。”

马建昌介绍,莫批是一个文化阶层,没有明确的政治组织,也并非宗教组织。各地莫批之间的关系,则以血缘或按地域圈形成一个自然的传统组织,有一套师徒继替、地位传授的制度,即一定范围的若干“小莫批”统属一个“大莫批”。这个“大莫批”是由上一代“大莫批”经长期传授、严格考试选定的继承人。成为“大莫批”者,将从死去的“大莫批”手中继承一个条形布袋和一把尖刀,作为权力的象征。布袋和尖刀十分神圣,平日挂在莫批家中的中柱上,不准任何人随意碰弄,待其范围内的居民,进行丧葬仪式或发生大灾难时,“大莫批”才带着布袋和尖刀,率其一两名徒弟,前往主持祭祀活动。其他区域的莫批不能干预或越界活动。由此可见,“莫批”不仅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还是组织哈尼族进行原始宗教活动的祭司。 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的长街宴。图/ FOTOE

哈尼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由于社会发展缓慢,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和文献,故其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风尚、礼仪以及文学艺术等,都依靠口头沿传。在我们的请求下,马建昌穿上哈尼族祭祀时的传统服装,在火塘旁唱起哈尼哈巴。唱的是一个英雄传说,讲述英俊小伙子“阿扎”夺取妖魔眉心上的火珠,给哈尼人带来火种的惊险经历。马建昌说,火塘是圣火,是神火。由于其神圣的涵义,哈尼人以耐燃的柴疙瘩小心保存火种,或用火灰谨慎捂火种。每逢过年节庆,哈尼人还要设贡品专门敬献火塘,如此崇奉的爱火行为,反映了延续火塘,即是延续并保住本民族生存发展条件的观念。

火塘边,延续着一段段哈尼人的历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大屠杀见证:创伤记忆与历史再现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70周年,但对于纳粹大屠杀的研究和讨论却一直没有停止。战后对于大屠杀的见证分为三个部分:大屠杀幸存者的见证、德国人对罪恶的见证和历史的再现。幸存者的见证由于创伤后应激反应,充满了再现的困境;德国人的见证则聚焦于集体罪恶和个人罪恶的问责;而历史学家的再现则从道德的、法律的、文化的、现代性的角度规范了再现的过程。这三个部分体现了大屠杀见证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都将成为历史经.........
历史感,或有关时间与记忆的政治学
发布时间:2023-01-28
一 有关“80后写作”缺乏历史感的指责持续了有一阵子了。《名作欣赏》杂志的“80后”专号上,金理与黄平二位批评家在就此问题向读者与评论界展开自己身为同代人的体悟与诠释。②不过,对于这种指责,我所感到怀疑的是,这种所谓“无......
王阳明遗像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信息
发布时间:2023-04-02
王阳明的挚友湛甘泉在谈到为何要为其师陈白沙塑像时说:是故于其没也,有三成之道焉。具体克肖,谓之德成;见于美墙,僾乎容声,谓之思成;刻木肖形,谓之像成;德成不已,求之思成;思成不已,求之像成;皆有不得已焉也。1而所谓德成......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村落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村落共同体问题对于思考宋元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前近代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学界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围绕着地主佃户关系、国家编民关系和共同体论展开了论争;关于华北是否也与南方同样存在村落共同体,也是日本史......
打开心窗走进荷塘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艺心理学;课堂案例 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文学艺术的世界则是一个“心理的世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者与作者一次心理的沟通与碰撞。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涵......
历史、传记
发布时间:2023-07-09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宋国涛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9 49.80 ISBN:9787511519733 本书在仔细梳理史料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任党委书记的事迹。透过这些历史记忆的片段,我们不仅可以了解......
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
发布时间:2022-09-26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 1.精心设计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从而沿着老师导入新课时留下......
樟木秘境游:中尼边陲的“夏尔巴部落”
发布时间:2019-11-12
在热带秘林深处,在万千白云之上,在鸟语花香之间,立新是一颗落在人间的明珠,静躺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原始森林之中,发出璀璨的光……立新村地处中尼边境,位于靠近樟木口岸的森林之中,与尼泊尔隔河相望,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立新已逐步成为夏尔巴民俗风情边境小村。依托于秀丽典型的亚热带自然风貌,山环水涌,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雨雾缭绕,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炫目尼式风情的建筑、民风淳朴的夏尔巴人、动人.........
高考作文题材走进历史例谈
发布时间:2023-01-16
高考作文是给阅卷老师看的,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笔者结合多年教学,让学生的高考作文题材的引入历史人物,增强题材的文化意蕴,有理性色彩和文化深度,高考作文走进历史,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情境,总之高考作文的题材走进历史......
必须牢记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10-23
一、我答应为本书作序的经过和设想 简而言之,“文革”前“老五届”大学生有过五段必须牢记的历史:即“文革”前所受的教育;“文革”中的被驱使 ;发配后受到的磨砺;工作后的经验体会;退休后的感悟。这五段历史,我概括为:“文革”......
推动黄岩历史文化村落活态再生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4
1问题的提出历史文化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植所在,体现着最自然、最淳朴的乡土生活,蕴含着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012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2016年6月,在黄岩召开的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强调,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索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
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
发布时间:2023-04-08
历史法学观作为法学的一个全新的理论,为法学研究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一贡献是不容抹杀的。这里是一篇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历史法学观产生的背景 (一)思想的背景 伴随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启蒙运......
历史博物馆游记
发布时间:2023-03-28
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年纪。人们说他去世时老得不成样子,我们都很伤心。那天金星低垂无光,第二天村口走来沉默的工人,在老人屋前平地竖起长长木房,轮轮奂奂,北构西折。木门挂了沙制门牌,门牌刻了“历史......
感受身边的历史与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10
感受身边的历史与社会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人文环境产生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提起身边的乡土人文资源,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自己的家乡。人人对家乡的山水、传说、人物、建筑、风俗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说陌生是因为现代学生的大部分历史知识来源于教材、课外书、电视网络等,对家乡的了解反而并不深入。上.........
重返历史现场的记录
发布时间:2023-05-26
马建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工作,亲身经历了湖南美术史的近三十年,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美术事件。但真正促使他产生编撰《口述湖南美术史(1949-2009)》的想法缘于一次偶然的相遇。有一次,他在省文联大院碰见回长沙办理退休手续的美术家邓平祥。寒暄之中,邓先生说话的语调、神态给了他非常大的触动,使他陡然意识到老省美协职工也就剩下自己一人了。这时的他,便“觉得自己应该站在另外一个角度.........
让我们高兴地走进“回忆录”
发布时间:2022-12-28
我第一次“走进”别人的回忆录时,感觉怪怪的。无感?不是。高兴?不是。引起我记忆的连锁?好像也不是。我为凡人,此时恐怕只有浅浅的得意和淡淡的感慨了。 少年伙伴的回忆 一位退休的某省体育局官员这样记录了50多年前我在少年......
关爱老兵 铭记历史
发布时间:2022-12-27
由于南郑县各级政府按照民政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为抗战老兵落实关爱政策,使这个仪式办得既隆重热烈又简朴高效。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为九名抗战老兵发放2015年第二季度生活费每人900元,西安红星美凯龙给九名抗战老兵捐送米、面、......
历史性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3-12-17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内容提要】艺术史论在袁运甫这样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的全部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正是他“有容乃大”的虚心态度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成果。从张光宇先生手中接过“......
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
发布时间:2023-01-28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南战场,两名10岁左右的少年因重庆遭受轰炸,被迫上了战场,背上与身份、年纪不相称的武器――深圳卫视新闻中心执行总监陈红艳在翻看一张二战老照片时唏嘘不已,“他们本可能是幸福家庭的孩子,憧憬着未来美好的......
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
发布时间:2017-06-12
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版的一套重要丛书,这套丛书记录了百多年前的中国人从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历程,反映了19世纪中国由闭关自守到逐步开放的历史。从林则徐的睁眼看世界,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容闳的西学东渐,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让我们看看这些名字:张德彝、黄遵宪、张謇、康有为、张荫桓、伍廷芳、盛宣怀、罗振玉、张元济他们都是走向世界丛书的作者,他们不但是百年前.........
记忆的坐标
发布时间:2022-11-30
你有过脑袋被掏空的时候吗?我是说你十几年就像没活过一样,完全是一片空白。那时候,你整天想做的就是抓一些东西来把脑袋填满,妈妈说我的生日刚过不久,可我怎么也想不起哪一天是我的生日。 我的记忆是从睁开眼睛开始的。我发现自......
赶集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7-27
陕北大理河川有一个镇子叫石湾,是横山县一个边远乡镇机关的所在地。因其地处横山、子长、子洲、靖边四县交界地带,方圆四县几十华里的群众都来这里赶集,在当地一带很有名气,可以说是陕北地区的一个名镇。镇子很是繁华,蜿蜒的大理......
食物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2-07
每次出国,容易让我有自身文化辨识的是食物。当身体极度渴望家里的食物时,最先浮现的常常是一碗打卤面或者豆儿粥就咸菜。 今年10月去法国开会,虽然经常出门已经能够尽快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但每次唤起想家的念头都是从食物开始的......
姚莹治边思想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3-07-04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又号展和,晚年因以十幸名斋,又自称幸翁。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列强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中国边疆的渗透,边境不断告急,边疆危机日趋严重。一批有识之士感于国家的安危,开始关注实事、考察边疆形势,探讨御敌之策。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姚莹从嘉庆年间就开始关注边疆问题,了解海外情事,并以亲身实践,留下了一些成果。在广东的幕客生活和长期的为官经历使得姚莹的认识和理.........
民族文化记忆和人类文化记忆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要: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带给我们的首先应该也必须是一种责任,即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于这份文化遗产的所作所为,对于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所以,这里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并非由此产......
老单车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4-06
爷爷的老单车早就不在了,可我还清楚地记得它摆在大厅里的样子:锈黄的车身,一动不动,像迟暮的老牛。我喜欢看爷爷骑车,双脚把底下的脚踏板踩得风生水起,风风火火地跋涉到小镇上卖些自己编的扫帚。老单车上那泛黄的竹筐是我童年时......
记忆中的油画
发布时间:2023-04-27
对于一个忙碌的人来说,拥有回忆的闲暇本是一种奢望。但这不包括我,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我也很少抑制自己思绪的飞扬。那些镌刻在脑海中的事物,这其中包括一年前的陕北之行,正是我今天的讲述。 在陕北,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但令我......
图像记忆(2)
发布时间:2015-08-25
在今天,图像甚至已经成为比文字更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逼迫着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图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图像的生产者,每天有大量的图像信息被制造出来。在不同的拍摄者那......
高中历史“巧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高中历史记忆量较大,掌握历史“巧记”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实现高中历史学习减负的目的。文章围绕高中历史教学,对一些历史“巧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减负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高中历史;巧记方法;参与式记忆;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91-01每每谈及高中庞大记忆量的学科,都无.........
用画笔记录时代与历史
发布时间:2017-09-08
辽宁女画家孙晓娥是位与时俱进、风格独立的学院派画家,作为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近年来,她在培养美术人才的同时,还创作了一大批有分量的艺术精品,成为辽宁画坛知名的女画家。孙晓娥艺术禀赋深厚,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绘画艺术,10多岁时便能根据小故事绘制长达20多页的情节连环画,在同学间竞相传阅,为当时匮乏的校园文化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从14岁起,她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学习,大量的素描、色彩、速写临摹和.........
做一名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3-04-04
如何做一名让学生记住的老师?简单来说,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那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就是要把课上得好一点。上一堂好课并不那么容易。要让学生佩服你,就要看你对课程、课堂的理解。你的课堂效率高吗?你的讲解评点是否深入浅出?很多老师不是这样提高自身素养,而是大搞题海战术,把学生搞得苦不堪言,对这门知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丧失殆尽,自然谈不上学高为师。当然,学高为师并不是指老师任何方面都比学生强.........
历史知识巧记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高中历史记忆量较大,掌握历史“巧记”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实现高中历史学习减负的目的。文章围绕高中历史教学,对一些历史“巧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减负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高中历史巧记方法参与式记忆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55-01每每谈及高中庞大记忆量的学科,都无法逃开高.........
写进历史的皱褶里
发布时间:2023-04-20
不同性情或受不同规训的诗人,会展示出不同的诗歌写作类型。有的诗歌,像是擦亮的一根根火柴,偏向抓住瞬间升腾之物。江汀的诗则像一种被蘸湿的物质。不是属于飞翔型的,而是具有滞重的分量,吸饱了意义和不可说出,向下垂挂或者探入......
旅行的记忆(六首)
发布时间:2015-08-24
逆 光 一只鸟的起伏中, 岁月拉长着黑夜。 月光中的火焰和抽离的歌声, 飘过山峰成为流云。 天堂,在沉思者低垂的眼睑中。 穿过秋天雾霭山岚和高处简淡的云彩, 逆行的光 沉默、回旋、空茫。 站在秋天的午后, 谁......
记忆中的针栅儿
发布时间:2023-02-10
在母亲珍藏的为数不多的“家宝”中,有一件她最青睐的宠物,那就是与她相伴了六十多年的针栅儿。我懂得母亲的心,深深知道,那针栅儿与母亲相伴所经历的缝缝补补的清贫岁月,那里面装满了她的辛劳、慈爱和对子女的期望。针栅(zha四声)儿曾是东北农家女随身携带的一种放置缝针的用具,用针栅儿携带缝针不仅安全、方便,而且美观好看。所以,农家女经常像饰物一样将它佩戴在大襟上。母亲的针栅儿是用做纳底鞋剩下的袼褙边角料做.........
1999,我的生存记忆
发布时间:2022-12-22
1999年,毕业季,炎热夏天,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 现在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毕业季,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在1999年5月9日的上午,即将离校的我在校园游走,骤然间发现满世界贴满了“大字报”。原来是在前一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
记忆中的那朵云
发布时间:2015-08-27
她叫陈媛,是个不幸的孩子。一岁多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母亲本想将她抛弃,但奶奶死活不答应。为了照顾陈媛,奶奶提前两年退休,带着她四处求医。几年后,病情无任何好转。到了上学的年纪,也没有学校肯接收她。奶奶只得在家里弄了......
为了忘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7-13
2006年 格拉纳达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七月底,我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修习的暑期班课程“拉丁美洲文学史”已经接近尾声。那天任课老师有事外出,就让一位文哲系的博士生来代她上课。代课的女博士没有按讲义来讲文学史,而是谈了......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语言风格
发布时间:2023-04-22
引言 作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还是出色的幽默语言大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幽默语言对现代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他的作品总是用最具有真情实感的语言达到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点,语言风......
记忆八十年代
发布时间:2023-04-15
1985年,法国人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并非新闻摄影记者的他,只拍自己认为很美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中国正在经历文化启蒙,日子贫乏、简单,却又充满激情,人们贪婪、好奇地着迷于所有的新兴事物。来自异乡的阎雷则着......
记忆·思考·审美
发布时间:2015-08-21
毛宪文先生既是一个作家又是一个学者,他不仅研究作家作品,而且善于对各种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高洪波在《甲子集粹》的序中借用陈建功的话说,毛宪文先生的书中“不乏独到见解”。而这“独到见解”显然是他独立思......
人间记忆二题
发布时间:2023-02-13
初春的早晨 那天清早,母亲从堂屋走到门外粉红的霞光中,浑身上下拍打着,说去接萍儿姑出方,我立即蹦出家门。 太阳像烤透的红薯饼,夹在村东筷子样的古树杈间。地面散落的金黄稻草上,布满洁白细碎的霜花,仿佛神仙撒下的白糖粉......
寻找根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4-24
你从山的深处走出 漂泊在山和海之间 储满了沧桑和寂寞 看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却无法承载生命的沉重 于是你化为了根官佛国 你的躯壳里有千古岁月 骨髓里有乡愁在蔓延 无论你走在何方 记忆里永远是不变的乡音 你以......
钟理和日记与创伤记忆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本文尝试以“新版钟理和日记”为分析中心,从所记录的事件、风物、生活细节和情感经验去探究钟理和的记忆轨迹和精神状态,借用“创伤记忆”论述说明钟理和日记其实是作者人生创伤记忆的记录,兼论日记与书简的不同功能。本文......
浅谈哈萨克族历史影片拍摄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哈萨克族历史影片是以哈萨克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题材的影片,内容大多涉及哈萨克民族政治,民族历史,军事斗争等方面。本文从拍摄哈萨克族历史影片的可行性这一内容出发,阐述了拍摄过程中需要的剧本资源以及拍摄制作团队......
忆长沙火车站的修建
发布时间:2023-04-07
历史机遇,铁道部领导厚爱有加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湖南省和铁道部曾多次动议将长沙小吴门火车站迁移,重建新站。 1974年,经国家计委立项,铁道部批准了广州铁路局修建长沙火车站的计划。为了确保完成这项建设任务,1975年4......
一段遥远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4-23
关于西安交通大学,在我的心底里,有这样一段美好而单纯的记忆。 几十年前,我偶然结识了一个在西安交大上学的学生,当时他大四了,来自山东。几次交往,感到这是一个率直、热情、单纯的青年。 我的弟弟正在上高中,家里有数学课......
一枚石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5-15
麦子是我的初中同学,准确地说,是迄今为止,我唯一保持联系的初中同学。尽管,我的初中距离现在,只有十年。不要小看十年这两个字,它带着无形的杀伤力,一下子就把人打得溃不成军,只能臣服于时间之手。但有些过往,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光阴的涤荡中,欣欣向荣。初遇麦子,是在初一的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我在操场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看书,正好,她也在。不同的是,我拿的是《教材全解》,她拿的是《西厢记》。线装的带着时间沉.........
严济慈:历史不会忘记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3-06-09
在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仅以此文纪念那些曾经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为写严老传记,在他的寓所多次访谈。 在谈到8年抗战期间许多难忘的经历,这位老科学家仍然......
中哈边境治安员的爱民护边情
发布时间:2023-06-14
今年45岁的努尔哈生,是四师霍尔果斯河流域灌溉管理处(简称霍管处)的一名普通治安员,因为土生土长在当地,他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对中哈界河防区内每一座界碑、每一处地形都十分熟悉。20多年来,他用责任与“习惯”默默无闻地爱民......
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13
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 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 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 吉炳轩:《弘扬五种精神奏响时代强音》,《中国电视》01年第4期;但是从去年底开始,历史剧创作呈现明显的收势,降......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发布时间:2023-03-29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摘要: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的严格化、精确化,演变为图灵机概念,随着第一台电脑诞生,图......
山乡记忆四题
发布时间:2023-03-13
薯干子酒 下乡来到塞北大山里,见村小卖部代销员从公社供销社进货归来,过山型小推车一边是零七八碎,一边是装白酒的塑料桶。再将酒往大酒坛里倒,咚咚咚咚,空气中立刻就弥漫了酒香。也怪,这时就生出另样感觉:怪好闻的。 然后就......
因记忆而存在
发布时间:2015-08-24
去凤阳 1970年5月11日。16岁半。 像去春游,每人带很多行李,箱子,旅行袋,里面装有奶油饼干、麦乳精、炒面粉,还有钓鱼竿、蟋蟀盆。一路吃吃,说说,笑笑,有唱样板戏的,有背毛主席诗词的,还有拿出小提琴摇头晃脑拉奏的。很......
怒火中烧: 索尼“遭袭”
发布时间:2023-01-28
“黑客”引发好莱坞网络危机 灾难不止于此。黑客攻击使公司大量财物信息被盗,包括一些重要的合同和营销计划。除了公司的私密往来邮件,敏感信息还包括47000在职及离职员工的个人和经济信息,还有不少明星和普通员工的社保号被公开......
用有记忆功能的退火遗传算法求解车辆路径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物流配送路径问题是个组合优化问题,很好的求解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节省运输费用,对增加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遗传算法对这1问......
留在手腕上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6-16
那个年代,某个农忙日子,天不亮就来到田头干活的社员们累了,饿了,渴了,生产队长却迟迟不下“歇烟令”。有人下意识仰首,想看看唯一可以当作时间坐标的太阳走到哪里了?哦,不巧,太阳正躲在厚厚的云层里呢。无奈,社员们只得就“现在到底几点钟了”这个既单调浅白又抽象玄奥的话题,叽叽喳喳来一番不知谁对谁错的竞猜。忽然,有人惊喜喊道:“严老师来了,问问他!”严老师是镇上派来的村小老师,二十来岁,梳小分头,镶一颗银.........
记忆中的月亮很薄
发布时间:2023-02-27
离开古镇很久了小河中的月亮打磨得很薄岁月将它揣在背包里每在梦中打开行囊就轻轻播放出妈妈哼着的那首童谣沧浪之水将月亮冲刷得像块薄薄的鹅卵石在波纹中晃动我再不想用它打水漂真担心那些光腚的镜头从溪水中飞出清辉洒在老屋的窗羯月亮薄得像张窗纸泛着乳白我蹑足从窗下经过卧房里有急促的呼吸声我缩回那胆怯的手指不敢戳穿那个害羞的月亮记得月亮那时皮肤很白经常在小河中抚摸它的脸蛋它天生丽质不需我给它买雪花膏我走后,听说.........
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1-22
吉炳轩:《弘扬五种精神 奏响时代强音》,《中国电视》01年第4期; 但是从去年底开始,历史剧创作呈现明显的收势,降温的趋向是明确的。今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徐光春局长明确指出,在促进电视剧繁荣和发展的进程中,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的......
那块记忆中的补丁
发布时间:2023-02-24
那些粗糙简单的岁月总把那幼小的纯洁磨得破损裸露但总有一种情结将祖宗的传承搓成细线把人间的羞耻缝补和遮掩在那时街坊的世俗里针线是一曲女儿经补丁被翻看成弟子规生活中知微见著的崇尚都用四书五经中的精气神日复一日缝补出来每当行走在耀眼的时尚之中想从这个光鲜的世界里找到一块新鲜的裸露让快要失传的针线派上真实的用途但我发现祖传的手艺已无法缝合藏在心口上的那块补丁......
微博书记冶带队走进微时代
发布时间:2023-02-16
刚进村子,扑面而来的欢声笑语与热烈气息像一股魔力,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和脚步,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小营盘镇塔翁哈木尔村。塔翁哈木尔村是个多民族的村子,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8个民族的人口混居。村里......
“传承历史,创新共进”
发布时间:2023-05-01
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瞩目的展会,德国曼将携三款优势产品参展。据悉,德国曼将在本届车展发布一款中国客户期待已久的大件运输车,相信这款车的发布,将会在中国的大件运输领域再次成就一番佳话。下面让我们来提前了解德国曼的三款展车: ......
自行车童年记忆
发布时间:2015-08-24
总有刁民要害朕:我永远记着那一天,我家买了第一辆摩托车,我爹驮着我冲向了邻居家的菜地里。 Candy郭果:小时候听妈妈的话把腿叉开,结果脚丫子伸到旁边舅舅的车轮子里了。 颜二散:哈哈……在后座坐的定定的等出发,突然被老爸......
历史走远,唯有摩登不可辜负
发布时间:2022-12-07
我们在GPS显示离萨拉热窝市中心还有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停下车,路旁那个半露天餐厅看起来简陋不堪,但香喷喷的烤鸡和热茶足可以让人忽略环境。就在我们饱餐后准备继续赶路时,路对面两个摊贩热情地招呼我们过去看看。 这段地广人稀的......
华西小学小记者走进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2-11-18
在编辑部,小记者们了解到小编平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看到了真人版“七”“鱼菲菲”“米小嘻”等小编。座谈时,小记者和小编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小编告诉大家怎么给《少年大世界》投稿,怎样才能得到丰富的奖品,如何提高投稿......
土地的记忆(组诗)
发布时间:2023-01-16
近年王浩洪的诗歌创作更在成熟中透着澄静与睿智,中国诗人的人文传统精神在诗歌的意境中得到了明晰表现,尤其是诗人特有的敏感意识、生活哲学与忧思尘世的情怀,因此,在王浩洪的诗歌中,时间意识非常强烈。对他来说,每一天都是独一无......
不能忘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1-31
母亲常说,我一两岁的时候经常生病。人家在过年,她和父亲却要把我往医院送。那时候,“文革”的武斗还没有结束,路上不时地听到开枪的声音,吓得人魂飞魄散。 母亲说,姥姥就是在大跃进的时候饿死的。当时,饿死的人很多,因为没......
孩子的无声反抗——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感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要:儿童形象在文学形象中属于较为特殊的形象,人们往往以成人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对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阅读,可以让我们通过儿童的声音来听取儿童真实的内心,看到一个鲜明的真实的儿童形象------探索、......
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点燃智慧的火花
发布时间:2017-08-07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式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新形势也对基础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这一点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明显的体现出来。课程改革突出.........
我乡下的记忆(组诗)
发布时间:2023-06-07
我的乡愁熟了 今夜,月光熟了 银光闪闪,滚落一地 一粒一粒 熟的饱满,熟的甘甜 今夜,我的乡愁熟了 一坡红高粱 把天空涂染得灿若晨霞 满坡的谷子金光耀眼 沉睡的镰刀已经醒来 镰刀熟了 熟得锋利,熟得亢奋 ......
历史研究中的笔记小说史料——一种广域的史料观念
发布时间:2023-07-22
历史研究中的笔记小说史料——一种广域的史料观念 研究历史总要弄清楚每个时代的大势,对于求知各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应该看得比记忆各时代的“故事”重要的多,所以我们应当看谚语比圣贤的经训要紧,看歌谣比名家的诗词要紧,看野史......
历史题材类图文书编余手记
发布时间:2023-01-26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期间,笔者所在的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图说》一书。作为责任编辑,笔者全程参与了该书的编辑出版,其中甘苦自知,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以期对业界同仁策划编辑重大历史题材类图文书提供些许参考。一、重大历史事件与选题确定早在2013年上半年,笔者在一次与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时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李建平研究员的闲聊中,得知他正计划开展.........
建筑读书笔记:走进安藤的光与水
发布时间:2022-09-03
1走近安藤 安藤忠雄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观察生活和游历世界是安藤认识、感受建筑,进而理解、创作建筑的最好导师。安藤在《安藤忠雄论建筑》中写到:“真正要体验建筑,不是通过媒体,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五官来体验其空间,这一点比什......
一家保险公司记录下的百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3-01-01
旧金山大地震、泰坦尼克号沉没、“一战”、“二战”、“911”……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了应对潜在的、未知的危险,古人求助于巫师和占卜,现代人则发明了保险公司。众所周知,这种公司主要从事收取保费、赔付损失等业务。鲜为人知的是这种公司还有一个与钱没有直接关系的“附加业务”――记录历史。因为保险公司与人类一道,行走于危险与平安之间,它们的历史,即是人类历史的一段。比如有着126年历史的安.........
宋代陇右石刻碑文中的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陇右石刻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宋代陇右石刻数量多,涉及面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立足于宋代陇右石刻,参考西方记忆理论,对宋代石刻文本中所表现的集体记忆和和个体记忆进行分析,试......
希望赛首站落幕 小将红字创历史
发布时间:2022-11-12
一次比赛的胜利并不代表什么,还是要继续努力,一步一步打好基础才行 张俊斌如愿夺业余首冠 张俊斌在本站比赛中每天都打出了负杆成绩,稳定的发挥与他赛前制定的策略分不开,“我都没有很放松,完全是按照试场时策略进行。对于困......
上海老歌:一种记忆性声音的回忆
发布时间:2023-06-05
自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老歌出场,日久弥新,上海老歌承载的社会和文化记忆不断被建构。上海老歌,这一中国流行音乐萌芽期的通俗文化,它包蕴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成为中国现代性文化基因组成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 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1.坚......
假如记忆能交换
发布时间:2015-08-25
我妈妈是个傻子。我六岁前的记忆全没有了。于是,在我的同学顾晨的引荐之下,我准备带妈妈去一个交换场所。 我们沿着铁轨静静地走。回头看时,顾晨的身影消失在入口处。 路上,我们碰到一个姓吕的女人,她说自己以前去过那个地方......
相机留下的知青记忆
发布时间:2023-05-24
这部相机滋润了知青的生活,给枯燥沉闷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与快乐。从此,荒原上的拖拉机旁,田间锄禾小憩时,晒场上欢声笑语的劳作中,红旗招展的水利工地上,到处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身影,火热生活的瞬间。 后来,在知青中形成一个......
中国环保的民间记忆
发布时间:2022-10-23
【APEC蓝】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包括内蒙古在内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强力推行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措施,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观。由此催生的晴好天气,公众称之为“APEC蓝”。 【环境保护税】 2014年4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为......
寻访80后的声音记忆
发布时间:2023-02-25
对于喜爱和关注配音的人们来说,在记忆中都会有自己熟悉的配音演员和声音,我们似乎已习惯于经过他们二次创作的影视作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只有通过他们的演绎,才能更加表现出作品所富有的魅力。就好比许多喜爱上海电影译制厂......
英语词汇的记忆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我们都知道词汇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非常重要。当前,由于有些英语词汇本身难以识记,加上学习者记后会遗忘,词汇学习成了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那么探索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就成了解决词汇这一难题重要途径......
国足铁杆的青春记忆
发布时间:2015-08-28
郭牧宁生于1983,1991年开始看球,自此与中国足球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进入《足球之夜》杂志成为一名足球媒体工作者。如今,已离开足球媒体的他没有离开足球,依然关注着国足。 6月16日,中国队将迎来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40强赛首......
“电老虎”落马记
发布时间:2023-06-26
2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旨在深入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强保证。会议强调,要持续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扎紧扎密制度“笼子”,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原副总经理关守仲(副厅级)受贿案就是近年来国家电网系统中比较典型.........
“鼓上蚤”落网记
发布时间:2022-11-10
“鼓上蚤”,意为轻巧的像在大鼓上蹦来蹦去也不会发出声音的跳蚤,轻功之高,身手敏捷,这是昔日“天下第一神偷”水泊梁山地贼星时迁的绰号。郝少凡,身高不足一米五,身轻如燕,练就一身飞檐走壁的功夫,自诩胆略过人、有勇有谋,自封“鼓上蚤”。因攀楼上房入室盗窃,3个月前被抓入狱,可他一心向往外面自由的天空,萌生了越狱的念头。2011年4月25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罪恶的行动瞬间改写了郝少凡一生的历史.........
记忆碎片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7-24
2000年,《记忆碎片》横空出世,一举奠定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江湖地位。虽然早在两年前,诺兰的长片处女作《追随》就已经被影迷奉为神作,并在小圈子内口耳相传,但绝大多数观众还是首先从《记忆碎片》这部作品开始认识诺兰的。若不......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发布时间:2023-02-05
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火车,大概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至于轮轨相击的节奏,初则铿锵而慷慨,继则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一颗......
棉质记忆 2014年5期
发布时间:2023-03-06
天气渐热,正是收拾旧衣物的时节。翻到衣柜最底层,我发现报纸下藏着一个布包,打开来,竟是年少时的纯手工棉衣。 棉衣里,外布料质地都是家纺手织的纯棉布,外面的布料颜色是素淡的灰色,里面贴身的布料浸透着微黄,里外拼接,只不......
水乡记忆 2014年1期
发布时间:2023-03-21
李清明 湖南湘阴人,1965年清明节出生,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高级工程师。在《花城》、《美文》、《读者》、《作品》、《广州文艺》、《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黄河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两百余万字。出版的作品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