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

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2 00:07:00
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
时间:2023-08-22 00:07:00     小编:

摘 要:余华在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对苦难的叙述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余华前期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受个人生活环境、文学阅历和西方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呈现为一种暴力冷酷的姿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发生了变化。本文以余华的最新小说《第七天》为例,阐释了其苦难意识的转变和悲悯的文化情怀。余华表现苦难的方式的变化也显示了其文学思想的不断成熟。

关键词:《第七天》 苦难意识 悲悯情怀

先锋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流行的小说文体,作为“先锋派”的代表, 余华始终把苦难意识作为贯穿其作品的主体,对苦难进行反复的渲染,使得余华的小说世界里到处都充斥着暴力和死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不再是余华写作的重点,其作品中也出现了温情脉脉的情感描写,他开始将现实和历史结合反思, 创作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作品。余华创作主题的这种转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社会文化语境的嬗变。本篇文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余华小说的转型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

一、《第七天》中的苦难意识

2010年余华接受采访时说:“从我写长篇小说开始,我就一直在写人的疼痛和一个国家的疼痛。”三年后,他的新作《第七天》一上市便争议不断,引发了一系列文学和社会话题。首先,这是一部亡灵书,讲的是主人公杨飞死后七日的见闻。他在生与死的边界上游荡,来到一个名叫“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一路上,他遇见各路亡灵,这些人间的过客,许多都是各类新闻事件的主角――拆迁、瞒报死亡人数、死婴丢弃、“鼠族”生活、杀警案、地下卖肾等等这些时代的疼痛,被《第七天》聚在了一起。而在那“死无葬身之地”,却是 “人人死而平等”的。其次,《第七天》是一部非常有特点、有力度的作品,也是余华试图突破自我的一次积极尝试。从本质上看,它仍然承续了余华一贯的写作风格,如悲剧与喜剧相交融的叙事方法,对底层平民生存及命运的深切体恤之情,对荒诞现实强烈嘲讽的姿态,以及异常简约的叙事格调。他的作品在语言和形式上的革命性探索不仅仅构成其独特的个体言说甚至还构成了文学的规则和标准;而他对“暴力”与“苦难”不遗余力的书写更显示了一个作家对人性与人类生存的追问与深度思考。

那么,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余华是怎样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苦难的?对苦难主题做出了怎样的文学、形象的哲理性阐释?也就是,余华是怎样叙述的?因此我们要从女性形象和父亲形象两个角度进行精细的文本分析才能回答上述的问题。

(一)父亲形象的解读――亡灵的寻父之旅

从《第七天》的整体结构上看,这篇小说就像是一部奏鸣曲,第一天就是快板,所有的故事由头都出现了;第二章、第三章是慢板,写亲情、爱情;第三、第四天是对第二、第三章的变奏,把杨飞和李青的爱情故事转到刘梅和伍超身上;第五天把父子亲情转到子寻父的故事中;第六天和第七天是收尾,收尾的时候慢下来。第六天是刘梅葬礼,是最华彩的一部分,她穿着用男人的长裤改成的长裙去参加葬礼;第七天就是父子见面,找到了他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那个地方。从中可以发现,《第七天》里占比例较重的就是亲情这一块,尤其是第三天主人公杨飞回忆自己的身世、第五天子寻父以及第七天与父亲重逢的故事,暗示着小说的一条主线――父性的召唤/寻父。

年轻的铁路扳道工杨金彪意外地捡到了一个婴儿并一直抚养长大,但在面对爱情和亲情的艰难抉择时,他最终选择了丢弃当时年仅四岁的杨飞。当他和喜欢的姑娘走向街道的婚姻登记处时,心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父亲走到一半路程时说他很累,坐在人行道旁,双手放在膝盖上,随后他的头埋在手臂里呜呜地哭泣了。那位姑娘措手不及,她呆呆地站在那里,隐约感到了不安。我父亲哭了一会儿后猛地站了起来,他说: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找杨飞。”

杨飞的生母找到了当年意外丢失的儿子并要带走他;杨金彪决定给杨飞买一套名牌西装,让儿子体面地去见生母。

他意气风发地拉着我跨上手扶电梯,仿佛他腰缠万贯,我们来到二层,迎面就是一个著名的外国品牌店,他走过去首先看了看挂在入口处的几排领带的价格,他有些吃惊,对我说:

“一根领带要两百八十元。”

“爸爸,”我说,“你看错了,是两千八百元。”

我父亲脸上的神色不是吃惊,是忧伤了。他囊中羞涩,木然地站在那里。

这段反差极大的描写,勾画了一个对儿子全心全意付出父爱却在昂贵领带面前受到惊吓的手足无措的父亲形象。杨金彪为这个并非亲生的儿子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为曾经的弃儿行为后悔终生,得病后怕给儿子添负担选择了不辞而别,每一处细节无不凸显出一位父亲的默默忍受苦难的伟岸身躯,牺牲了自己却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余华将一个养父的形象推向极致,人世间的温情笼罩在这个养父的光芒之下。父爱为芸芸众生找到了活着的阿基米德点,余华式的从无父的无望到寻父的认同,再到有父的温情世界建构,是颠覆传统但却希冀其更具深远魅力所指的文本意义的努力。父爱世界的建立是先锋文学以孤绝姿态走向自己未来的反面,它的出现在今天这一社会文化转型期是很有辩证意义的。

(二)女性形象的解读――苦难深渊里的呐喊

鼠妹在哭泣。哭声像是沥沥雨声,飘落在这里每一个人的脸上和身上,仿佛是雨打芭蕉般的声音。鼠妹的哭声在二十七个婴儿夜莺般的歌声里跳跃出来,显得唐突和刺耳。

很多骨骼的人凝神细听,互相询问是谁在唱歌,唱得这么忧伤?有人说不是唱歌,是哭声,那个新来的漂亮姑娘在哭,那个穿着一条男人长裤的漂亮姑娘在哭,那条裤子又宽又长,那个漂亮姑娘每天踩着裤管走来走去,现在她没有走来走去,她坐在地上哭。

然后,我们听到鼠妹的哭泣之声在原野上长途跋涉了。

鼠妹那如歌声般的哭泣,隐含了命运的无奈、生存的艰难、社会的压迫以及对爱人的愧疚等重负,无尽的哭声在原野上弥漫开来,表达了身为女人和弱者的不幸和哀愁,只有在哭泣之中才能释放和消解掉她们的悲剧处境。余华在《医院里的童年》中写道:“我觉得哭声里充满了难以言传的亲切,是那种疼痛无比的亲切。有一段时间,我曾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动人的歌谣。”鼠妹把哭泣当成一种诉说,以及对以往事实的追忆和对爱人的怀念。在苦难深渊里的“呼喊”是余华诸多作品中的身处苦难处境的女性的生存之隐喻。她们的呼喊如同舍斯托夫所谓的个体身处绝望深渊而向上苍发出的“旷野呼告”,余华的作品也因对这些苦难女性的书写而浸淫上存在主义者的一种类似宗教悲悯的人文情怀。

二、20世纪90年代创作转型前后的苦难意识

(一)由先锋话语转向现实叙说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以90年代为界线,不论是其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余华从未放弃过对苦难的表现,只是呈现出来的风貌有所不同,其前期小说的苦难可以概括为内容上的罪恶和本质上的宿命,呈现出来的场景,基本上是一个由暴力、死亡、血腥、杀戮组成的罪恶的世界,在《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小说中,余华残酷地抓住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和血腥死亡的事实,并以一种不动声色的零度情感的方式,冷漠而细致地加以叙述。进入90年代,余华一改过去零度情感的叙述风格,虽然仍然是在铺陈人间的苦难,然而这种“苦难”与先锋小说中的苦难精神与形式意义已经完全不同,替而代之的是直指终极的生命悲剧和人必须直面的生存困境,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为代表的后期作品为我们展现出了另外一种生命苦难。

余华的先锋创作既非温馨的精神记忆,也非经典化的历史叙事,而是在超越现实语境中以暴力和死亡为核心的苦难的筑就。在文本中具体表现就是用对欲望―暴力话语的抽象描述来向人性的畸变和粗陋深处掘进以及凸显个体生命的不确定性和飘忽脆弱感;用对死亡叙事的倾心雕刻来直接逼视人生存的终极归宿:死亡是人的生活存在,而且不啻于人类的现实生存,更是人类最大的苦难。在《现实一种》中,报复欲望的奔突更是促成暴力场景的残忍和人性之恶的指证。这是“受难者的苦行记录”和“施难者的施虐图景”的纠结惨相,在这里人类的伦理亲情荡然无存,人性的冷漠与残酷被注解得淋漓尽致。不容忽视的是两个人物:皮皮和祖母。一少一老均无动于衷,对暴力也好,死亡也好。皮皮要揍堂弟,因“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 由此可见,人性之恶的浸染之深。而在《一九八六年》这个特殊的文本中,不仅在于血腥场面的淋漓,更在于作者把思维的触角伸到人类的历史、文化层面中去,从而突破人性这一维度和背景。

正如夏忠义、富华所说:“从20世纪80年代呼喊‘苦难中的温情’到90年代宣告‘温情地受难’,余华几乎判若两人。”{2}余华在《活着・前言》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余华重新拥抱现实,笔下不再只是恐惧、焦灼、战栗与仇恨,他重回人的心灵,让我们洞察并珍视真善美的存在,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从冷静叙事到温情叙事

80年代余华的小说刻意延迟、回避甚至排除主体对苦难的人生和人生的苦难明确的价值评判与情感渗透。他始终用近乎冷漠的方式叙述着一个个本是触目惊心但听起来却平常无奇的故事。在《古典爱情》当中,对“荒年”的描写令读者在啃食青草的“沙沙”声中不忍卒读。余华的方式,直观地看,就是一种不介入的方式,也就是在苦难人生的呈现过程中拆除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习见的那道理智和道德防线,让苦难以苦难的方式而不是以经过种种解释包装过的形态不加节制地呈现出来。这样就不仅加强了苦难描写的刺激效果,也使苦难的呈现获得了某种纯粹和透彻。从某种意义上讲,“先锋派”小说的叙述,就是一条逃离现实读者阅读兴趣的孤往之路。

而90年代创作转型之后的余华小说,开始倾向于温情地受难。《第七天》中余华通过语言的诗化,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和对苦难的温情化解。第二天开头李青对杨飞的呼唤:

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在呼唤我的名字:“杨飞――”

呼唤仿佛飞越很远的路途,来到我这里时被拉长了,然后像叹息一样掉落下去。我环顾四周,分辨不清呼唤来自哪个方向,只是感到呼唤折断似的一截一截飞越而来。

这里对飘忽不定的呼唤声的描绘,“叹息一样”“折断似的”等词组无不预示着杨飞和李青婚姻的不幸,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颤动。这些凡俗人生中的温情并不崇高热烈,甚至也会消弭于苦难的间歇,然而正是这种朴素而本真的温情,在苦难对人的摧折中,作为最具人性的活着的力量,慰藉着普通人的生存。作家的心情在这种超然的目光中渐渐温和起来,然而苦难之于人的摧残以更为深刻的方式抵达我们的灵魂。这不仅如余华自己所言,“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而且在叙事的温情转变中,他虚构的不只是事物的表象结构,他的作品已经向我们道出了心灵永远的真实,苦难在他的小说中也不仅仅是叙述主题,而是灵魂、精神的诗性表达,它使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灵魂的提升与净化。{3}

三、结语

事实证明,余华是一个逐步变化并在变化中走向成熟的作家。从他90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来看,余华不仅成功地完成了自我艺术上的再一次转变――回到朴素,回到现实,回到苦难的命运之中,而且也实现了自我精神上的又一次迁徙――从先前的哲学化命运思考向情感化生命体恤的转变,从冷静的理性立场向感性的人道立场的转变。在《第七天》里,闪耀在字里行间的人性光辉让人备感温暖,如杨飞对前妻李青的宽容、众骷髅为鼠妹净身、伍超卖肾还钱给鼠妹买墓地等等。通过余华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余华不仅在小说中展现了苦难,还表现出了他对苦难的理解和态度:一种胸襟和气度――“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的气度,“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的气度。

{2} 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第33页。

{3} 张学昕:《余华小说创作的精神气度》,《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第109页。

参考文献:

[2] 余华.现实一种:余华中短篇小说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南方文坛,2001(4).

[4] 张学昕.余华小说创作的精神气度[J].齐鲁学刊,2004(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发布时间:2023-03-02
对荒谬、暴力和死亡热衷和展览只会继 续增加更大的焦灼和绝望、空虚与迷茫、冷漠与 悲哀,最终导致精神的沦丧.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
沈从文小说中的孤独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沈从文在中国文学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对于之后的文学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边城》已经被纳入高中语文教材之中作为重点文章进行学习。沈从文的作品中无不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意识,这种孤独......
试析沈从文小说《萧萧》中的悲剧意识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要:《萧萧》是沈从文的一篇很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小说。在平和、清丽的语言下,平淡、清新的故事后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悲之所在――无意识;悲之所致――无反抗;悲之所源――无自信。 关键词......
从新华小说看家庭伦理思想与行为的急遽变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序言 新加坡的华裔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整个国家所受到的华族文化影响是异常深远的。过去在殖民地时代,英文是唯一的官方语文,可是民间仍然普遍使用方言与华语,以及恪守华族的风俗习惯,英化的程度并不严重。 新加坡于1......
1945――德意志苦难元年
发布时间:2015-08-07
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依托解放者的光环,很多丑恶的行径便不再被揭露。当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胜利结束的时候,正义的力量消灭了邪恶的势力。 若彻底反思七十年前那场人类史上的浩劫,如此简单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为还原历......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
发布时间:2022-11-14
一、元小说元小说这一概念首见于美国作家威廉加斯的《小说与生活中的人物》(FictionandtheFiguresofLife,1970)。此后,评论界对元小说做出了种种不同的释义。加拿大评论家琳达哈琴将元小说定义为有关小说的小说也就是自身包含着评论自己叙述和/或语言身份的小说。与此类似,英国评论家帕特里夏沃认为:元小说这个术语指的是这样一种小说创作,它自觉地、系统地关注其作为人工制品的地位上,以此.........
余镇(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23
一方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怪事,以前没有,今后也不想再有了。但人间的事,总是逃不过个“事与愿违”。余镇中,那个喜欢穿着红裙子的疯女孩,在咸湖溺水了。人们慌了,怎么说这也是条人命。当这厄运,恰巧发生在余镇面貌万象更迭,建设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时,人们更慌了。余镇极小,历史却极老,周遭的城镇流传着各种各样关于这座古镇的传说。相传余镇的先祖是改名换姓逃遁于此,因地势险要隐逸而鲜少与世相交。镇子围绕咸湖而建,.........
从“炫苦哥”看网络文化
发布时间:2022-12-17
从“炫苦哥”看网络文化 简单地用“炫苦哥”来称呼左扬民实在不够准确。他上传照片的本意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留学生活,或是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正我丝毫没有看出炫耀的意思。但是,网络时代的宣传却从不在乎真实,只在乎是否能引......
加兰小说中的休闲意识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美国作家加兰的短篇小说写出了美国中部边地的真实生活,尤其是女性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的压抑和生活的无望。加兰笔下的女性寻求休闲的生活,不甘于自己被异化,休闲是对积极自由的渴望,但是这些女性的寻求又常常处于两难。休闲......
浅谈小说《那儿》的底层意识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论文主要是以曹征路的小说《那儿》为研究文本,通过对底层及底层意识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小说中人物体现出的底层意识,分析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背叛与承担”的主题,揭示这种“背叛与承担”与底层意识的关系,探求社会和个人拥有......
浅论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
发布时间:2023-05-27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成了现代文学的重要描写对象,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位直面惨淡人生批判民族劣根性的作家,他将平民意识文化启蒙人道主义关怀融合起来,通过市民生活的书写,展现了20世纪中国......
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看其人物形象发展的源流
发布时间:2023-04-28
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看其人物形象发展的源流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来源于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的真人真事,其后被艺人说成传奇历险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吴承恩据此撰写成了这部鸿篇巨著。四百多年来不断流传,......
苦难的突围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 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和《活着》都是讲述在苦难面前生命力的坚韧和顽强,不同之处在于面对苦难,索克洛夫顽强反抗,而富贵则更多地呈现出淡然和超脱的姿态。本文在分析两位主人公性格和经历之后,从文化背景、作家个性和写作......
天开成都:从天意到民意
发布时间:2015-08-18
由北京大学和赶集网联合发布的《2014应届生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的大学生就业目的地排名,成都超过上海、深圳,位于广州和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位。 想起10年前,我离开北京的大学到成都工作,怀揣一张“支援西部建设”的奖状......
浅谈从小说《牛》看莫言的历史视角
发布时间:2023-04-21
" 论文摘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的影响,莫言在小说《牛》中选取个性化的视角切入历史并解构历史。小说中聚焦小人物的生活,以领导阶级的丑陋反观历史,从动物的命运反映文革时期的社会状况,以此呈现莫言自我的历史观,带给......
从《聚宝盆》看倪匡小说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23-06-16
倪匡作为一个想象力超凡脱俗的天才型作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为之后科幻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将武侠、探险、历史、传奇、悬疑等诸多因素融入小说中,更以奇幻惊异的想象编织出天马行空、独具一格的科幻世界......
余小华:微商的营销能量
发布时间:2023-03-02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微商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带动1000万卖家。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新机会出现,所以微商几乎是拔地而起。 在电商时期,淘宝、京东以流量吸引眼球,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玩法,电商时代已经过去了。微商崛起,微......
苏童小说中的时间意识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4
作为新时期先锋小说作家的苏童,其小说中的时间意识对于如何将人物与小说情节巧妙融合和凸现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将小说的基本构架与模型初具体现。同时,小说中将不同的时间概念进行对比和融合,折射出小说中所要塑造的历......
从“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现象看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1
" 论文关键词:文体 小说现 小说批评 论文摘要:“以西倒律我国小说”是清末民初我国小说界的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它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和界定我国小说,这不但反映出一个转型的时代的独特的小说观,而且让我们对透视......
从《公司法》第60条第3款说起
发布时间:2023-03-14
从《公司法》第60条第3款说起 从《公司法》第60条第3款说起 从《公司法》第60条第3款说起 一、引言 本是已经过去的话题,但还是想议论议论。 二、最高法院的判例引发了进一步的争论 《中国民......
天色(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24
和往常一样,秋涵不紧不慢地走出家门,沿着小城的环城路走上一里、二里地,躲开人群,潜在暮色里慢慢又独自走回家,打开一个人的电视,随意摁出一个频道,听电视里呜呜啦啦的节目,不知不觉中睡意已浓,便关了电视,回卧室睡去。许多年前,秋涵可不是这样。那时,秋涵刚参加工作,在机关打字室工作,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白晰的皮肤能看到发丝一样的血管,水汪汪的眼睛,似两潭秋水。秋涵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来上班,又一个人安安静.........
从X-阶标理论对小句的分析看小句中枢说(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从两个角度探讨小句的中枢作用:一是对小句中枢说的核心内容和生成语法中的X-阶标理论中的小句分析做了对比,从中找出两种语法体系中对小句分析的相同点,即成活律、包容律和联结律反映出CP小句中的语篇和句法接口的特点......
论刘绍棠小说中的文化守成意识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 要:刘绍棠,乡土小说作家,作品曾引起轰动,但又很快沉寂下去。在轰动与沉寂的背后,隐藏的是困扰着小说家的议题:在文化转型的时代,怎样保持“自我”与“他者”的不同,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中保持平衡。 关键词:轰动;沉寂;转......
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看他的廉政思想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词家与伟大的爱国者范仲淹著名文章《岳阳楼记》里的千古名句,广为传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名句用在毛泽东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毛主席是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
从《三里湾》看赵树理创作的“问题小说论”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要】作家赵树理曾代表了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始终把“为农民”放置在一个至高无尚的地位,倾尽毕生经历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1953年冬至1955年春,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
中华文化?费孝通说:看玉器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华文化?费孝通说:看玉器 白描,作家、教授,现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日本创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延安大学等高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论鲁迅小说《伤逝》《奔月》的经济意识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伤逝》和《奔月》是鲁迅经济书写的典范之作。小说通过经济书写论证了鲁迅以生存为本位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在爱情之上的有关启蒙的超越思考。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可以将宽泛的经济问题具体化,从而在两性关系中挖掘小说的悲剧......
从称谓内涵的演变看社会意识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 要: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时代在变迁,社会文化意识在不断发展,称谓的内涵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演变。在交际中,人们需根据特定的社会规则选择正确的称谓以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和社会地......
池莉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彰显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女性意识主要是把女性作为两性关系以至社会关系的主体,进行思想上的萌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女性意识主张女性在社会的作用与对世界正向的引导力量。西方的女性主义主要是把女性作为主体,主张女性的权力。而池莉在其作品《来来往......
奈保尔小说《大河湾》中的悲剧意识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 小说《大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巅峰代表作,他在书中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观照后殖民时期的非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处境。奈保尔用冷静而理性的笔触将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弥漫化扩展,试图通过悲剧感受......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
发布时间:2013-12-17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 “新生代”导演王小帅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2001年的第51届柏林国......
华赋诞(七)
发布时间:2023-01-21
中核工业,六秩峥嵘;三番创业,伟绩丰功;慨而叹之,隐现戈壁蘑云,心潮翻涌;赋而颂之,遥闻洪钟大吕,气贯长虹。 共和初创,百废待兴;核武讹诈,霸权欺凌;领袖高瞻远瞩,人民戮力从容;跬步起风雷,两弹惊天镇苏美,滴水汇洪流......
苦难·流行乐
发布时间:2022-08-23
流行乐如艺术品,凡是那些被称之为精品的,往往都会带有一个故事。 名导演北野武在08年接受NHK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艺术已死”的论调,随即在各界引起争议。 在音乐工业化的今天,流行乐的命运恰好印证了北野武的逻辑。无论是唱响神......
苦难与温情
发布时间:2023-05-13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艳阳天(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22
医生告诉张俊英,已经五年了,她子宫上的恶性肿瘤没有复发迹象,是个好消息。可是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从广安医院出来,她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坐在花园廊架的木台上,想挨着太阳晒一会。她低下头,侧靠在一根方柱旁,脸和手被烤得暖烘烘的,非常舒服。张俊英觉得,她这半辈子,就像是游乐场里的过山车,急上急下,却始终都走不了太远。而且,一点也不好玩。清明,无风,也无雨,两个妹妹开着车,去良乡的青龙湖公墓,为老人扫墓。大.........
从武侠小说中的苗女看文本中“苗”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文章展示了武侠小说中的苗女形象,以及“苗”与中原的关系是如何隐喻在苗女与中原男侠的性关系之中,并进一步梳理了武侠小说中的“苗”的形象构成与其他文本的相关性,发现了一个关于“苗”的文本体系支持着武侠小说苗女形象的......
初来乍到 第一季难得的华裔美剧
发布时间:2023-06-17
导演: 琳・谢尔顿、麦克思・温克勒、罗伯特・科恩、克莱尔・斯坎隆、马特・索恩 编剧: 黄颐铭(Eddie Huang)、考特妮・康、Nahnatchka Khan、桑杰・沙哈 主演: 兰道尔・朴、康斯坦斯・吴、瑞秋・坎农、切尔茜・克里斯普、哈德......
天鹅宴(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14
墙上的闹钟滴答滴答,也不知啥时起,这个屋里的节奏慢得像蜗牛。今天是正月初三,天气不错。张惠美从阳台上晃悠进来,尖着嗓子咳了咳,表示有要事相告。大男人刘志刚歪在沙发上用IPAD看韩剧,嘴巴一张一合。少年刘乐乐皱着眉盯住电脑屏幕,突然大喊一声:杀了他!然后拍打着鼠标,像公鸭一般嘎嘎叫着,亢奋、凶狠,所向披靡。他正在玩一种叫做英雄杀的游戏,已经连续四个小时没有抬过头了。无人理会张惠美。父子俩全神贯注的像.........
从小说《崩溃》看齐努阿?阿契贝看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3-03-07
一、阿契贝对“去人性化”的种族主义叙事的回击与逆写 在《崩溃》这部小说中,阿契贝对“去人性化”的种族主义叙事的回击与逆写主要体现在他重塑了一个鲜活生动的非洲。在阿契贝笔下非洲人当然具有人类的一切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而绝......
苦难这座富矿
发布时间:2022-09-07
老画家雷正民每每谈及“苦难”这个话题,就显得非常激动。 他说:“苦难是一座人生的富矿。对于画家而言,它带给人的艺术参悟、感悟,远远胜过前辈们教会你的一切技法、技巧。只不过,有的人悟得比较早,把苦难转化为他的开山大斧,......
与一头牛说说痛苦
发布时间:2022-11-18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向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着犁站下来,看了我一眼,说:“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好几个名字啊。”我依旧不解。老人神秘地朝我招招手,等我凑过去,他欲言又止,因为,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
从古代武侠小说看地方文献的收藏标准
发布时间:2022-12-16
从古代武侠小说看地方文献的收藏标准 从古代武侠小说看地方文献的收藏标准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从古代武侠小说看地方文献的收藏标准 地方文......
从“四只小小鸟”说说课堂导入
发布时间:2023-01-14
内容摘要:堂导入是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课堂导入应该具有三个特点。本文举例说明了以上观点。 关键词:四只小小鸟 课堂导入......
从《死水微澜》的人物“对话”看小说主题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3-03-07
从《死水微澜》的人物“对话”看小说主题的实现 巴赫金认为,小说中“到处都是主人公们公开对话与内在对话的交叉、呼应或断续……在每种声音中又都独有意蕴。作者创作的意向所在……恰好是通过多种不同的声音展现主题”[1](P368-P369)......
浅谈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具有十分深厚的乡土意识,在作品当中,其不断在自己故乡本土上发掘,对故乡的历史、时间以及人物进行描写,表达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正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在本文中,将就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进行一定的研究。[关键词]福克纳;小说;乡土意识;研究[中图分类号]11.........
从小说到电影
发布时间:2016-10-14
电影《费尼兹花园》(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又译《悲惨的青春》,改编自意大利作家乔治・巴萨尼的《芬奇・孔尼蒂花园》,于1970年被著名新现实主义派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搬上荧屏,主要讲述二战前夕,一对犹太男女没......
小说三题 2010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3-02-15
今天特别想你来到这个城市工作,有一种像一滴水一样,被抛入了茫茫大海的感觉。才知道,孤独、想家和需要被需要,与饿了渴了的滋味一样,或者更甚。然而,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况毕竟在事业上是走出一步天地宽啊。心,便逐渐“安之”了。首先,是换了本地的手机号码;接着,打电话、发短信告诉老家几个哥们儿自己的新号码,当然是打给和发给甲级哥们儿的。北京一哥们儿曾激动地说,朋友,是被类分为甲、乙、丙几级的。记得当时我被他.........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1)
发布时间:2022-11-21
“新生代”导演王小帅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2001年的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银熊奖),这是继张元凭《过年回家》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姜文的《鬼子来了》荣膺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后,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影......
论曹志辉情感系列小说的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22-11-15
湘籍女作家曹志辉的文学创作多以散文见长。她的散文取材广泛,女性空间、亲情伦理、民情乡俗、天南地北、时代社会、家国情怀,无所不包。近年来,曹志辉以她一贯的人文情怀和细腻文笔,将重心放置在小说的创作之上。她的《清欢》《女歌》等情感系列小说,皆以女性的情感与命运为主线,从性别、城乡、历史等多维度呈现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境遇与情感方式,真切地表现了现代女性在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面前的伦理困境,.........
从博弈论看管理当局盈余管理
发布时间:2023-07-11
从博弈论看管理当局盈余管理 从博弈论看管理当局盈余管理 从博弈论看管理当局盈余管理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严重问题,“银广厦”、“欧亚农业”、美国“安然”等一......
论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要: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当代散文创作呈现出相对平庸的状态。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在自觉的追求中,以其高远而切近现实的主体精神及独特的艺术表现为散文创作奉献了一种新的文体范式,显示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
第七束鲜花
发布时间:2023-06-26
在法国,有一个著名的小城阿尔,是凡・高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旅游度假。这里天蓝草碧,宁静和谐,似乎每一栋建筑都透出浓厚的艺术气息。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天堂一般的地方,也曾有过血腥,有过悲......
从华为诉中兴案看欧盟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
发布时间:2022-09-20
一、华为中兴滥用知识产权案的背景 中国华为公司一直认为,华为最早来到了欧洲并首先加以开拓,因此传统上欧洲被认为是华为的传统市场,欧洲数据卡市场的繁荣是华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为了进入欧洲这个市场,从2007年开始,中兴采用......
从客家谚语看男女两性意识及其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23
内容摘要: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而成的,内容极为丰富,是我们初步探索客家男女两性意识的重要窗口。文章从有关教育观念和婚恋婚俗的客家谚语中,探讨客家人因受重男轻女及传统社会风俗的影响,在对待男女两性的态......
苦雨是天的哭泣
发布时间:2015-08-20
你听过天哭泣的声音吗 那么多那么多的人都在放爆竹 太多太多的烟 熏伤了天的眼睛 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下来 滴在地上 那便是苦雨的来历 ......
试论赵树理的“难题”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07
每个新社会都有一部苦难的前史。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人间城郭在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旧貌换新颜,天翻又地覆。农村社会的权力秩序、社会结构和文化惯习遭遇革命之后,创生出全新的形态。新政权越出了一姓一家......
从传统审美意识的嬗变看“审丑”主题的出现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传统审美意识的嬗变看“审丑”主题的出现(一)传统美学对丑的探讨与重视我们说现代艺术以其突出的“丑”特立于现代,并不是说传统艺术不写丑,传统美学摈弃丑。从历史看,亚理斯多德可算是最早从理论上谈丑的人,他在《诗学》中说:“......
回不去的余秀华
发布时间:2023-06-17
今年3月29日,余秀华在西安签售新书《月光落在左手上》,这距离她获得“冯道信乡土文学奖”特等奖不足三天。还是那件红衣,红框眼镜,不同的是,她额前蓬乱弯曲的刘海直顺了很多。 去年年底,沉寂了近40年的余秀华带着她的诗歌,如......
从严歌苓笔下的男性形象中看其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批评方式,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男性形象却不太受重视。本文就简单阐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内涵,并以严......
刘林小小说:直抵悲剧意识深处的多声部写作
发布时间:2022-11-07
摘 要:刘林是广西著名小小说作家。作品在题材上大多为底层写作,对底层命运的关注是他作品悲悯情怀的基础,他的悲悯也体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对包括女性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他小说的一个焦点。他的作品随题材而转化语调,整个写作弥......
七星峰传说
发布时间:2022-12-25
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南岸,完达山余脉的集贤、桦南与双鸭山的交界处,距离集贤县城福利镇西南十五千米的地方,有七座秀丽多姿的山峰,巅顶屹立七座石砬子,老远看就象七个仙女般的玉立着,过去人们都叫它“七女峰” 、“七星砬子”和“......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余光中对“母亲”的热爱与地域文化的冲突凝结为作品之魂,热衷于“对脚下这块土地历史”进行追寻。余光中的“地理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人本意识层面产生的自我内在的地理感,这是与生俱来的类似基因的一种乡土意识情......
谁是你的第七感
发布时间:2015-09-10
五官带来五感,这是我们了解世界和事物的基础方式,后来开始流行第六感“心觉”,就是跟着感觉走。然而,没多久,我们又发现了“时觉”,即第七感。 在我们如今的选车购车中,虽然是“五感”为主,“心觉”为辅,“时觉”很难定义,......
十七岁的天空
发布时间:2023-05-15
天空十七岁了吗?不,天空说,十七岁的女孩像五线谱,谱出生命的酸甜苦辣,谱出生命中的巧妙绝伦,谱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充满春天的柔情与夏天的豪情。十七岁的天空,是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年纪。人们常说,十七岁是彩虹般绚丽的年龄......
红草湖的秋天(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09
居家过日子的人,开口不离“柴米油盐”。这四个大字的头一个便是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难为无柴之炊。小镇蛰居在土山一褶,国家的能源还垂青不到这儿的公民们。于是,就幸亏得老祖宗神明,种下了偌大的一片草,赐福于他的子孙。......
苦难 光荣 希望(1)
发布时间:2023-04-28
《记忆之城》是一部表现苦难和死亡的电视剧,除了给人沉重和压抑,还给人感动和希望,因为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精神和意志不会被击垮。我们不愿意去重复苦难的历史,但苦难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巨大财富,重温苦难可以帮助后人减少苦难的发......
苦难是道加法题
发布时间:2022-10-14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做成一家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有记者采访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城市,接受......
“无妈乡”的苦难循环
发布时间:2023-04-01
张明,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的一名12岁的学生,7岁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然而,三年过去后,当地的贫困现象有了明显改变,政府与民间对黄荆乡留守儿童生活的关注和帮助也显而易见,但是到现在为止,123名失去亲生母亲的......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
发布时间:2014-01-09
1、首页2、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3、注释 【摘要】本文是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新闻传播论文: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
[小学英语]侧重听说能力,培养交际意识
发布时间:2023-06-21
"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
从《石渠余纪》看王庆云的治国理财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29
[摘 要]王庆云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颇负盛名的理财家。他所著的《石渠余纪》追本溯源、罗列条陈清代的政治、经济事务。其中盐务、钱政、地丁等内容,着墨较多,充分反映了王庆云的治国理财思想。 [关键词]王庆云;《石渠余纪》;治......
余秀华和她的诗
发布时间:2023-04-11
最近,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这个患有脑瘫的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农妇,被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的第一本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也......
多在苦难中体味
发布时间:2023-01-15
我们虚拟了与大人物的访谈形式,他们的回答全部来源于真实的记录。从他们的态度中,或许我们可以发现,向死而生,活着是痛苦掺杂着快感的时光,值得人去为之奋斗和享受,乃至陶醉和贪恋。生命是美的,苦难中的人体会得更深。 你巨大......
从余额宝限额降低看货币基金投资
发布时间:2020-02-16
余额宝限额降至10万元,很多人都没有看懂这背后的深意,以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却对我们今后的理财有很大影响。最近,余额宝再度下调额度,个人投资限额降至10万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树大招风,余额宝规模太大,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所以限额有理。也有人说没什么大不了,限额又怎样,有几个人的余额宝额度超过10万元?有数据显示,余额宝用户中,账户余额超过5万元的个人占比不到1%,由此可见,超过10万.........
浅谈明清时期的小说插图意识及其功能
发布时间:2023-02-18
从明代始,已有颇多文人学者对通俗小说的批评,主要形式有评点和序跋文。但是,这些通俗小说中的大量插图,却没有引起文人学者的足够重视。这也许是由于插图的文化身份它位于雅与俗、艺术与实用的模糊境界上。这可能造成了明清文人学者......
从源语小说到译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要: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奖引发了学界持久的讨论与争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莫言立足故乡娓娓道来的、极具本土性与民族性的东方风情与民间传奇,在有意无意之间恰恰满足了西方他者长期以来的东方想象与猎奇心理;葛浩文、陈安娜......
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发布时间:2022-10-06
有一次,一家与我合作的出版社,新来了一位助理编辑,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位助理编辑做事能干又细心,我要出差,他早早替我订好车票、旅馆,同时把一切烦琐的联系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我采访需要的数据,他提前一个星期就......
从不同电影对鸦片战争的解读看意识形态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表达方式大多不相同,有些是制作电影的人有意为之,有些是下意识的制作。根据鸦片战争这段历史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的两部电影,从中可以找出电影制作时期意识形态作用于电影的一些痕迹,从而为......
论《第五号屠场》的“反小说”形式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要:《第五号屠场》以德累斯顿大轰炸为主题,这部小说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采用“反小说”的形式,即用破碎、无序的故事情节,时间旅行法和荒诞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对荒诞、无序的社会的无奈和绝望,以及对社会的丑恶现......
从金庸与大仲马武侠小说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要:大仲马对金庸的创作影响极大。两人创作颇多异同之处。相同处表现为:热衷并取材于历史,都塑造了替天行道的侠客形象,将英雄人物的复仇由"快意恩仇"升华为"替天行道",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等等。相异处表现为:一是对待历......
以文字为苦难点灯
发布时间:2023-01-20
近年来,打工者作家群体引人注目。长篇小说《山沟沟里的女娃》的作者刘富琴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自2011年始,刘富琴每天在10余小时艰辛工作之余,坚持写作到深夜,积4年多时间完成这部近50万字的作品。 小说以女孩山娃苦难而传奇......
百姓苦难的真切呈现
发布时间:2023-06-29
论文摘 要:近几年来,底层百姓的严酷恶劣的生活境遇、命若悬丝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着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的深切关注,“底层”几成主潮。那些与底层百姓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作家们,以饱蘸血泪的文字,直面底层百姓......
“多余人”的华丽蜕变
发布时间:2015-08-21
摘 要:《饥饿的女儿》是虹影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文中的六六就是虹影。本文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究六六生存背后的精神危机,她与历史老师陷入畸恋的心理原因以及逃离家庭后走上写作道路的潜在内因;分析她如何在自我、本......
从小说主题类型看当代文学场的生态性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8
自从网络小说崛起之后,当代文学场被一分为二,即体制文学场与网络文学场。尽管网络小说至今未受到理论界的应有重视,但它的存在却使体制文学场日益显示出发展的非生态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体制文学场而言,网络小说发展有着自身的文学......
分析《家族》中苦难叙事的意义及其限度的阐述
发布时间:2023-04-21
将苦难进行主体内化,加以切肤之痛、令人灵魂震颤的方式进行叙述。这种内在的、生存论意义上的苦难。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要么以良心.........
从“五星”到“破产” 豪华酒店转型艰难
发布时间:2023-05-14
政府公务会议不再入驻、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客流量持续低迷……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两年多来,在狠刹奢侈之风背景下,国内不少高档星级酒店经营遭遇寒冬,有的五星级酒店甚至陷入了破产清算的境地。 五星级酒店首现破产 一些客人正在......
从验资公告及指南的修订看行业法律意识的加强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 原《公告》和《指南》实施以来,与验资业务有关的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原《公告》和《指南》中的一些条款存在与相关法规不一致的 问题 。例如,国家工商局第44号令《公司注册资本......
从狂欢化视野看《索多玛120天》
发布时间:2023-06-18
【 论文 关键词】《索多玛的12o夭》 狂欢化理论 终极人性 【论文摘要】意犬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绝笔之作《索多玛12o天》,自公映之后就颇具争议。它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写实手法,对人性的黑暗与丑恶进行了再现,体现了对终......
从《说文解字》看现代教育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和未来,如果教育出了问题,整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如果大家对教育的概念和真谛理解陷于误区,也就等于教育出了问题,那么社会问题和问题学生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怪了。近来利用业余时间在社会上参加了......
从《天浴》看知青电影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知青电影是对“文革”知青运动的艺术性反映与沉淀性反思,是人们了解、认知知青历史的重要方式。通过何种叙事策略表现历史是知青影视创作者思考的中心。《天浴》是知青电影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90年代惟一一部明确意义上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