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存在的音准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音高概念和演唱方法不当。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并通过一些辅助手段进行科学的指导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让他们学会科学的演唱,促进他们音准的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培养音乐的综合素质。
一、指导聆听,建立音准概念
在音乐的学习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歌唱,也要让他们学会聆听,因为音乐的教学是听觉和视觉结合的活动,学生在视听中感知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及音乐风格。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聆听去建立音高概念,把握歌曲的准确度,为歌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音乐课《愉快的梦》时,教师就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聆听活动,指导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提高音准准确度,做到真正的学会歌曲。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初听时,采用闭眼睛聆听的方法,教师言语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学生回答:做过。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愉快的梦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就此把学生带到优美的旋律当中,让学生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来畅想自己愉快的梦境,激发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去感受歌曲。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跟歌曲拍节奏的聆听,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及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音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聆听环节在教学活动中的必要性,并采用灵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聆听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建立学生的音高概念,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完成音乐作品的学习。
二、设计动作,辅助音准记忆
小学生的音准偏差除了可以通过反复聆听去提高外,用肢体动作的辅助方法来进行训练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可以通过身体或者手势的高低变化来对学生进行音高的训练,帮助他们记忆音高,感知高低音的不同,促进音准的准确度。
比如在学习歌曲《牧笛声声》这首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唱好歌曲旋律,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对学生进行音阶训练,找八名学生带上音符的头饰站到讲台上,按照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顺序依次站好,并摆出一个比一个高的姿势,让学生齐唱音阶。学生在唱的过程中看到前边同学呈现的动作,感知音阶从低到高的变化。除了这个方法,教师还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训练法,让学生感知音高,通過手势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的动作变化,辅助学生记忆音高。
动作的高低带动音的高低变化,把抽象的音高变成具体的动作,呈现给学生,让音高概念变得清晰,让音准练习变得具体简单。学生们在这些辅助动作的加入中逐步提高了音乐的感知力,音准能力无形中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三、轻声吟唱,体验音准变化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提倡轻声歌唱的演唱方法,避免歌唱过程中学生的喊叫和过度用嗓,这种错误的演唱方法不仅仅是伤害学生的嗓子,也会误导学生造成音准的误差。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轻声吟唱的正确歌唱方法很有必要。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歌曲《山谷回响》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了轻声吟唱的演唱方法训练,教师首先给学生进行了具体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教师歌唱当中的科学方法。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的讲授,告诉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演唱高音,纠正学生演唱当中大声喊唱的错误,并给学生渗透保护嗓子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同学们唱歌不能声嘶力竭的喊叫,这样会给我们的嗓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唱歌一定要学会轻声轻松地演唱,尤其是唱高音的时候更要学会运用假声,科学地去演唱,轻声地歌唱更能帮助我们把音唱准!除此之外教师针对这首歌曲的情感表现也进行了具体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山谷回响的那种幽静意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轻声歌唱法去表现作品。体会歌曲中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变化,感受轻声歌唱的音乐意境之美。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轻声歌唱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音准,唱好歌曲,因为学生在轻声演唱的过程才能学会听钢琴,这样就对提高音准的准确度有了很好的帮助。同时,科学地轻声吟唱也是唱准音准的最佳方法。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音准练习作为基础的训练,贯穿到音乐活动中来,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反复聆听、动作辅助及轻声吟唱等,引导学生去促进自己的音准,帮助他们提高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