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鲁迅的评价

试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鲁迅的评价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6:36:23
试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鲁迅的评价
时间:2023-08-06 06:36:23     小编:

摘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脱离了当时国内意识形态桎梏的前提下,他以相对自由的视角解读一些作家――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为现代小说史开拓了新的疆域、注入了新的空气,在文学史上他的许多“独见”也让人耳目一新。然而,诸多学者关于他对鲁迅的评价却毁誉不一,笔者认为夏志清对这位时代巨人的评价有失偏颇:一方面将鲁迅作品完全与意识形态挂钩,导致在重估鲁迅作品的价值时走向另一误区;另一方面,夏志清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停留在传统“大而空”的层面,没有以深刻的国民性角度研究。笔者将结合鲁迅具体作品,谈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国民性;偏见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作者首次将张爱玲、钱钟书、张天翼等人提擢至文坛极高的地位,同时降低了鲁迅这位“文化名人”在读者心中的重要性。对此,诸多学者褒贬不一,在夏评鲁迅的问题上坚守着各自的阵地。为了正确认识夏对鲁迅的评价,笔者将结合第二章节,并对比鲁迅原文,阐释自己的观点。

夏志清身处异国,逃脱了当时国内意识形态桎梏,以相对自由的视角解读一些作家,这固然为现代小说史开拓了新的疆域,他的许多“独见”也让人耳目一新。然而,至少在鲁迅一节中,我以为夏志清先生对这位伟大作家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从他第二章的解读看,夏志清对鲁迅和鲁迅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比如他认为祥林嫂的悲剧是被封建和迷信逼入死路,《孔乙己》的悲剧在于他不自知自己在传统社会中地位的日渐式微,保持着读书人的酸味。①这些纵然体现了小说的一部分思想,但往往避重就轻,没有抓住鲁迅思想的精髓。笔者将依据《中国现代小说史》,结合《呐喊》、《彷徨》以及鲁迅研究者谭德晶的《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对夏志清先生部分观点提出质疑的同时提出看法。

一、意识形态――夏志清是脱离束缚,还是走向狭隘

“这种殊荣当然是政治的制造品?”“对鲁迅的推崇,对共产党特别有帮助,鲁迅的作品可以用来加强国民党政府贪污和腐败的形象”②这些都是夏在第二章开头作的评论与总结,可以窥见长期生活在异国的作者持有“共产党借意识形态拔高了鲁迅作品价值”这一看法。表面上看,夏志清的评论脱离了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束缚,但殊不知他走向了另一种狭隘,因为绝对立足在意识形态的基点,就认为“政治化的鲁迅作品”实际上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只是被共产党一方抬高了。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除了鲁迅本人固有的才能之外,在某一时期内,他的确被“政治化”,同时也有“神化”的趋势。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神化”和“政治化”固然值得反思,但是鲁迅作品本身的价值不应因某一时期的“异化”而被忽视和否定。正如鲁迅研究者谭德晶教授说的那样,这种走错了方向的神化和过分的政治化反而是现代读者排斥鲁迅作品的一大原因,逆反心理导致大家不愿意正确面对鲁迅的作品。我认为夏志清先生也无意地犯了这个毛病。

实质上,鲁迅作品的深厚价值,并没有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也并不在于那些生拉硬套试图把“反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戕害”等大而空的概念附会到鲁迅作品上的庸俗阐释。笔者认为鲁迅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蕴涵着深刻的国民性批判,对国民心理劣根的直视与揭露中。在直视与揭露的背后,跳动着一颗充满责任和“爱”的炽热的心。正如增田涉先生所评价,“他说中国人的坏话,正好像父母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儿子:这家伙很蠢,没有办法。原是爱极了的憎恨,别人是没有察觉的”③。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与好友许寿裳讨论到中国人缺乏什么的问题,最终总结为了“诚与爱”,而鲁迅的许多小说和杂文都是立足于“诚与爱”这个基点,揭露中国人的劣根性(忌讳、借重、巧滑、自欺、冷漠等)。这是我认为鲁迅作品价值的最高体现,当然,围绕着这一内蕴,作者还尝试开拓别具一格的叙述视角、复调的对话形式等等艺术表现方式,这都可以看做鲁迅在文学上重大价值的表现。

因此,夏志清先生虽然脱离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但却站在“反对以政治角度抬高鲁迅价值”的角度走向对鲁迅价值的狭隘研究,掩盖了鲁迅作品本身的光辉。笔者将结合夏志清对鲁迅作品的评价、谭德晶先生对鲁迅的研究和忠于原作的思考,进一步阐述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内蕴。

二、流于固化的解读:《孔乙己》、《祝福》

夏志清先生对鲁迅小说的阐释流于固化,停留在“封建”“迷信”等大而无当的词上,虽然脱离了他所排斥的“政治化视角”,却没有深入到人性层面的挖掘,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地解读鲁迅作品,彰显其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从夏对鲁迅作品分析的篇幅看,大多是过于简单的;从采用的语言和论述性文字来看,也并没有以严谨的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是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极少数有具体论证的除外)。这些从夏志清对《孔乙己》、《祝福》等小说的分析上可窥全貌。

1、《孔乙己》――读书人地位的式微,还是世人的凉薄?

夏志清对《孔乙己》这篇鲁迅自恃甚高的小说评价仅仅用了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强调“他的悲剧是在于他不自知自己在传统社会中地位的日渐式微,还一位保持着读书人的酸味”。④诚然,小说中的确体现了这一点,但《孔乙己》的第一主旨到底是不是这种思想,还要依赖并忠实于对文本本身的解读。

“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半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⑤还有孔乙己写“茴”字的细节,大概可以从这几处看出科举制度导致读书人的陈腐,而小说其他地方并不能明显突出这一主题。

笔者以为,小说更多地是在表现看客对善良潦倒的孔乙己的冷漠式戕害。短小的小说中,“笑”这个字眼出现了十四次,每一次“笑”的叠加最终杀死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迂腐却不失善良的可怜人。“‘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这回他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是恳求掌柜,不要再提”。⑥孔乙己沦落至此,掌柜和那些看客们依然不依不饶,不是“旁人的说笑声”,就是掌柜“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无一不透露出世人的凉薄。 夏志清先生在书中指明自己的态度,却没有清晰地解释出原因,以此说服读者,笔者认为,《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旨是想表达看客的冷漠对可怜人的戕害,而非科举弊端在读书人身上的延续。

2、《祝福》――祥林嫂“悲”在何处

“《祝福》是农妇祥林嫂的悲剧。她被封建和迷信逼入死路。”⑦夏志清在阐释《祝福》时,开篇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并阐释对它的解读。祥林嫂的死主要是因为自己时刻惦记着“自己的不详”,而旁人(柳妈、女主人和男主人)也对想象的宗教世界充满了敬畏和迷信,加大了祥林嫂的恐惧,最终导致她走向了自杀。笔者基本同意这种分析。但夏把该小说的主题理解过于片面和单一化,眼光仅仅聚焦在“迷信杀人”这一点,固化了小说本身丰富、深刻的题旨内涵。《祝福》的悲剧意识应“悲”在多处,尤以社会冷漠为重。

如果说妇女的卑下地位、众人封建迷信的思想、主人公多舛的命运让祥林嫂沦入失望的汪洋,那么旁人的冷漠则让她失去了活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走向毁灭。我们来看看祥林嫂失去儿子后旁人是怎样对待她的,“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可怜,但是伤风败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她讪讪的缩了手。”“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⑧雇主不让她染指祭祀用品,众人嘲笑她不厌其烦地诉说悲惨的过去,同为帮佣的女工用迷信恫吓她――一个善良能干的好人身体上惨遭命运的打击后,就是在这样的冷漠中冻结了精神的余温。像《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一样,只因没有一点点支撑自己活下去的温暖,祥林嫂这样一个勤劳善良倔强的好人走向了末路。

夏志清先生对《祝福》题旨的阐释,只是将这篇优秀的、内蕴丰富的小说的一个方面放大来看,掩盖了《祝福》全面、深刻的内蕴。

三、所谓“世界性宏观视角”

夏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附录《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表示,现代中国文学不及西方文学的原因――因为局限在中国的揭露和批判,思想流于狭窄的爱国主义。“表面看来,他们同样注视人的精神面貌。但英、美、法、德和部分苏联作家把国家的病态拟为现代世界的病态;而中国的作家则视中国的困境为独特的现象,不能和他国相提并论。”⑨又在第二章探讨鲁迅作品时指出“鲁迅为其时代所摆布,而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的导师和讽刺家!”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现代文学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又由于对民主富强的向往,许多作家不免将视野放到民族自强、反思自我的层面上,并在创作上受其限制,较少涉足西方现代致力的探索现代文明的病源。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品总是脱离不了特定的环境的约束。即便是夏志清所说的“西方现代文学”,也是20世纪受战争摧残后西方人精神失落的产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鲁迅的作品亦是如此。

鲁迅的作品在夏志清看来“为时代摆布”,并不承认鲁迅作品的影响力之深。如果他以鲁迅作品主要内蕴是“反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知识分子的不自知”等角度来证明鲁迅价值只限于他的时代,无法体现文学的深度,那么笔者认为夏从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便略显狭隘了。从前面的两个例子中基本可以看出,夏志清先生对鲁迅的整体认识停留在一定阶段,而鲁迅作品的真正蕴含则表现为对国民性(社会的冷漠、人的借重、对特异人的打压)这种深层次的揭露中,这种对人性的剖析,超越时代,超越国籍(当然,鲁迅本人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必然对本国的针对性强),这才是鲁迅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

夏志清先生长期生活在美国,脱离了共产党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用较自由的眼光审视中国现代文学与作品,发掘了几位艺术上很有天赋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开拓性的贡献。但就他对鲁迅得评价这一章来看,一些论述有失偏颇,对鲁迅作品的分析也没有跳出固有的模式,没有发掘鲁迅作品的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呐喊》 鲁迅 中国人民出版社;

[3]《彷徨》 鲁迅 中国人民出版社;

[4]《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 谭德晶 湖南文艺出版社

注解:

①《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究》 谭德晶

④《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呐喊》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⑥《呐喊》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⑦《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⑧《彷徨》 鲁迅 中国人民出版社 ;

⑨《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⑩《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鲁迅小说《伤逝》《奔月》的经济意识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伤逝》和《奔月》是鲁迅经济书写的典范之作。小说通过经济书写论证了鲁迅以生存为本位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在爱情之上的有关启蒙的超越思考。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可以将宽泛的经济问题具体化,从而在两性关系中挖掘小说的悲剧......
鲁迅杂文浅说
发布时间:2016-08-26
一、鲁迅杂文类型化写作所具有的超越性 先从前而提到的鲁迅杂文不知道背景读不懂的疑问说起。鲁迅杂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它总是对现实问题作出及时回应,有很强的具体针对性,不了解背景,就不知道在讲什么。鲁迅杂文的取材、构思的起......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发布时间:2014-01-20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最近美国出版了纽约大学文学教授弗莱德列克·R·卡尔的《美国小说评论史:一九四○至一九八○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第一部小说评论史,作者原是个美国文学指南一类资料书籍的多产作家,素以写作详尽......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1-15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当封建制度蚕食人心的事实不断清......
夏目漱石和鲁迅作品中的“间离”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鲁迅是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丰碑,两人都是各国文坛的顶尖人物。一次赴日留学的经历,把鲁迅和夏目漱石联系在了一起。夏目笔下的人物,生动细腻,又带有丝丝哀愁,鲁迅笔下的人物,哀......
新时期贬损鲁迅现象评析
发布时间:2015-09-14
我们湖北省杂文学会1985年诞生,如今已“三十而立”了。1986年,我们学会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地点就在华中师范大学。我特别希望,杂文学会新的领导班子,继续高举鲁迅这面旗帜前进! 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鲁......
从“我”做起,深入社会—— 试析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
发布时间:2013-12-19
" 内容摘要: 鲁迅小说数量不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不少,艺术成就很高。他做小说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从“我”做起、深入社会。本文试从这一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鲁迅小说创作特色 从“我”做......
凋零的《伤逝》,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27
我还活着,其实我已经死了,在涓生宣布他已经不再爱我的那一刻,我就死了。 一年前我与涓生相识,他经常和我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那时我每天都期盼着午后去涓生的住所,和他一起讨论伊孛......
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
发布时间:2023-03-0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直而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秉承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追求有小资情调的闲适生活,飞机失事不幸结束了他浓情而感伤的短暂生命。与此相对的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旗帜,他长期生活在批判和忧思......
鲁迅笔名和《说文解字》
发布时间:2023-04-19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其书博采通人之论,总结经传训诂,根据“六书”原则系统分析汉字,指出各字本义――成为我国自成体系的首部字典。历代考究《说文》之学者不乏,著作亦良多,章太炎则是其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是中国......
探析鲁迅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间资源
发布时间:2023-06-20
民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可以从社会学范畴去解读,也可以从文学视角去关照。依照陈思和最初的提法,民间具备以下特点: 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21
" 论文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使大学生掌握历史人物评价方法,对历史人物能够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是这门课程应当实现的教学目......
鲁迅与小品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杂文、小品文写得酣畅淋漓,像尖刀,像良药,似匕首投枪,表露了对人民的真挚爱戴和对敌人的嘻笑怒骂。 关键词:鲁迅;小品文;战斗作用 一、鲁迅的战斗性与小品文 ......
试论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03
[内容提要]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故其在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结构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9
摘 要: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祝福》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悲剧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鲜明的悲剧特征,同时此作品在悲剧艺术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鲁迅小说的悲剧观念以及小说《祝福》中的悲剧结构艺术进行解读,从......
浅议《现代》杂志中的穆时英小说创作
发布时间:2022-11-30
摘 要:《现代》是一份兼容并包的杂志,也是“新感觉派”的重要阵地。穆时英则被誉为“新感觉派的圣手”,他在《现代》杂志上共发表十一篇小说,由此出发,可探索穆时英创作上的“南北极”风格及此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现......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13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好几篇入选。陈建忠先生将《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的“看客”们集中到一起,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精辟论及,异彩纷呈,成一家之言。基于此,我向读者朋......
鲁迅视野里的读经与读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读经与读史的问题,是观察鲁迅精神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鲁迅不仅自身经历过读经与读史的时期,而且以自己读史的经验参与读经问题的论战。在这个文化问题上,鲁迅虽然自身读过经书,但反对读经,而主张读史,尤其是读野史。 鲁迅反对......
试论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浅析王国维\鲁迅《红楼梦》评论观之不同
发布时间:2023-07-24
浅析王国维鲁迅《红楼梦》评论观之不同 长久以来,关于《红楼梦》之评论研究,有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有以胡适为代表的作者考证派……在纷繁多样的重围中,王国维与鲁迅的见解独具价值。 王国维与鲁迅都经历过清末民初的国家转型期,......
探究民族寓言与“中国形象”的营构———以《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05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驱动了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知识分子开始探求走出当前困境的未来之路。关于中国形象设计等一系列的民族国家想象的思考也因此被催生出来了:中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境遇如何?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未来将会是怎样?这些问题涉及到的核心议题是中国的现代化困境及纳入世界文明轨道的路径。吴翔宇教授专著《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正是对上述议题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其将现代民族国家重构使.........
论现代中国小说对传记体的戏仿和拟用
发布时间:2023-05-27
一史传是中国小说重要的源头之一。《左传》《史记》等史传典籍,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逸史、稗史,不仅为中国小说积聚了丰富的叙事经验,同时也为中国小说提供了与史传传统紧相缠绕的文类与修辞。无论是成熟于唐传奇的文言小说,还是成熟于宋元话本的白话小说,无不回荡在“史传”与“演义”的双重维度之间。近代以来,在梁启超等大倡“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这一文类――如鲁迅所说――迅速成为文坛的“主脑”。鲁迅以《狂人日记.........
鲁迅作品中的议论修辞
发布时间:2023-03-08
鲁迅小说文类的扩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向杂文文体的扩张,而作为这种扩张的最明显标志,就是鲁迅小说中的议论性话语及这些话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具有杂文语体的特点。 一、鲁迅杂文的语体修辞特点及魅力 鲁迅小说中的众多议论性......
文学史·文学评论·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20
文学史·文学评论·小说 郭艳,京城皖籍学入,青年评论家,其正业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既管理,又教学。人为一,名有二。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评论,发表文章一概出示本名郭艳,蹈入虚构作小说则用笔名“简艾”,让人不由......
论英语世界晚清小说研究的现代性视野
发布时间:2023-03-11
英语世界的晚清小说研究成果颇丰,专门研究晚清小说的专著和合集有20多部,相关论文则更多。这些研究成果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将晚清小说纳入现代性的范畴重新加以梳理和讨论,其切入点很多,视角相当丰富,能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中国近代小......
试评《中国文化史导论》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要:钱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写于《国史大纲》之后,为钱穆先生生平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于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其中主要以中国文化为叙述主干,以大量的中西文化比较为辅来凸显其思想观点......
关于鲁迅文艺评论的思维标准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关于鲁迅文艺评论的思维标准探究 一、文艺创作的思想内涵鲁迅先生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极为看重,他期望的是每一个文人墨客都能通过手中的笔揭露现实的黑暗,启发人民,因此在她的文艺评论思想标准中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内......
论鲁迅面对新式爱情的疑虑
发布时间:2022-10-28
论文关键词:鲁迅 新式爱情 伤逝 疑虑 论文摘要:妇女解放和新式爱情,是西方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四”启蒙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伤逝》等文本充分展示了导致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各个方面的原因,表现了鲁迅对于个性解......
从“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现象看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1
" 论文关键词:文体 小说现 小说批评 论文摘要:“以西倒律我国小说”是清末民初我国小说界的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它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和界定我国小说,这不但反映出一个转型的时代的独特的小说观,而且让我们对透视......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29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鲁迅作品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展现其应有的魅力。学校教育......
冈本绮堂和中国志怪小说
发布时间:2015-08-25
序言 谈到江户怪谈小说时,必须提到中国志怪小说。对两者的关系冈本绮堂这样认为“我国自古以来的怪谈悉数是从中国输入的,可能几乎没有自己的创作。”当然,江户时代的怪谈小说不仅仅是中国志怪小说的翻译、改编,但是两者之间密切......
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
发布时间:2013-12-18
欢迎浏览,以下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网给您推荐一篇关于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的毕业论文 摘 要:鲁迅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笔者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本文以阿长、孔乙己、祥林嫂为例,分析了他们命运的悲......
鲁迅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3-01-15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期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当然是按照五十年代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我记得最后还......
析鲁迅《奔月》
发布时间:2015-07-23
摘 要:鲁迅的作品《故事新编》中对传统和诗意的消解,将神圣凡俗化,但无厘头的情节却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开创了新的审美向度。而这些正暗合于当下的先锋性,其实质恰是深刻的指向现实。 关键词:颠覆;无厘头;审美向度;先锋 一、颠......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收入的数量是所有现当代作家中最多的,可见鲁迅在教育、文学、文化中占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可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是多么深切地期望青年学生能够学习鲁迅、......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要: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最主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直作为中小学教材被广泛使用。他的作品因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社会里,鲁迅的作品已经不再受......
有关鲁迅争论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鲁迅思想究竟是前期重要还是后期重要 仔细揣摩上面这段话,似乎是前后期并重的,但因有“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一般均认为是指对外斗争。 毛的这两段话有点平分秋色,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毛歌颂鲁迅反帝的这一个方面。但是现在有......
浅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浅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实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作品与时代不合适宜了,不能与时俱进了,艰涩难懂,远离时代等等…并且要逐步淡出鲁迅作品。......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跨界取譬”传统鸟瞰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写论文是件很严肃的事,通常要花很多时间去准备资料,写的时候也要注意各种格式。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2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拜伦式英雄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清末文坛的拜伦热给鲁迅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漂泊、孤独和具有反抗气质的“拜伦式英雄”已经深入到鲁迅文学创作的灵魂,他结合中国的实情,发掘其可利用的价值,在自身的文学创作中使拜伦式英雄中国化。鲁迅在早期和中期的......
明代武当山志的文献价值例说
发布时间:2023-07-07
由于兼有道经和山志的双重属性,明代武当山志既是研究武当山历史变迁和武当道教渊源流变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我们研究中国道教史、政治史、文化史和区域社会史等诸多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珍贵的史料。笔者近年在研习武当道教文化的过程中,曾多次援引明代武当山志以校补古今著述,渐觉其文献价值之不菲与不彰。兹聊举数例,以见其概,并望藉此一隅,引玉大方。一、根据《明神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九“万历十一年(1583.........
论鲁迅《野草》的模糊性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文化模式和深层心理结构的巨大变迁。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在确定自己启蒙者位置的时候,内心是复杂的。《野草》是鲁迅先生心理世界发生重大震荡的产物,他在这部......
鲁迅作品对当代青年成长的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08
鲁迅作品对当代青年成长的教育意义 鲁迅是文学家,更是思想家。中学课本选了不少鲁迅的作品,当代青年没有接触鲁迅作品的很少。绝大多数青年,学习了不少鲁迅的作品,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犀利的文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当前......
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7
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鲁迅是中学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位现代作家,仅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就有三篇他的文章(《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他的文章之所以频频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原因是他不仅......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无法取代的地位;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鲁迅思考和论述的一些问题,时至今日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就是要铸造民族的脊梁与魂魄,鲁迅的精神和思想可以汇聚为时代......
论鲁迅《复仇(其二)》中的宗教意蕴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文关键词:鲁迅 《复仇?其二?》 宗教思想 论文摘要:鲁迅的散文诗《复仇?其二?》是对耶稣蒙难故事的改写?融汇了作家个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并从内容和言语叙述两个层面对各种宗教进行了既有批判又有借鉴的理性改造。 宗教从)‘义......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发布时间:2023-06-15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摘 要 地方志是地方文献......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的民俗现象
发布时间:2023-05-07
对于晚清这一时间概念,学术界一直持有争一议。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中指出:晚清时期始自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终至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 晚清时期,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小说创作得......
试论西方政治学说在晚清中国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2-11-25
自 1807 年马礼逊来华至鸦片战争期间,英美等国新教传教士开始向中国传播一些西方的政治思想学说。1835 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介绍了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并引出国政公会及省称公会(国会)一词。1838 年,美......
论清代地方志的修纂人员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主持修纂清代地方志的地方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能够贯彻国家的修志政策,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但真正承担清代地方志书修纂任务的是地方知识分子,他们是地域历史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承者,这部分人有的是地方上的知名贤达......
浅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发布时间:2022-11-02
论文关键词:鲁迅 传统 思想 死亡意识 鬼气 论文摘要:从传统伦理思想、鲁迅的死亡意识、以及他的“鬼气”观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并非仅仅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迅,作为中国史......
论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传播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明末清初涌现了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说,与此同时,关于此类小说的评点也应运而生,并且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态势。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源自经注、史著之体例及文选注评,是一种对文本依附性很强的评论形式。......
鲁迅的浪漫柔情
发布时间:2023-04-08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根本不懂浪漫,毫无柔情可言,其实不然,有一种浪漫折射在小事上,浸润于细节中。 同年9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则去了广州,......
清代小说《歧路灯》隐语初探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 要: 隐语是汉民族语言中古已有之的一种社会语言文化现象,其历史悠久,使用群体广泛,在社会语言学研究和民俗语言学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清代文人李绿园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歧路灯》中便保存大量涉及清代社会市井生活方方......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发布时间:2023-03-14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一直非常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解读》明确指出:“鲁迅是近代中国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注意改进鲁迅作品的教学,要......
鲁迅与古钱币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 鲁迅收集古钱币,早已广为人知。早年在书店见过一本书,专门介绍鲁迅的收藏物。我自己收集古钱,对这一部分自然最感兴趣。一看就看出问题。比如战国时齐国的刀币三字刀,编者说,因刀背有三道横线,形似“三”字,故名三字刀。其实......
鲁迅的深刻与伟大
发布时间:2022-10-24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
近代史是中国发展的“清醒剂”
发布时间:2016-09-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呼吁: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并提出,要牢记中国近代史中的屈辱沉沦和......
试发挥课堂评价优势 论让学生敢说会说
发布时间:2022-12-03
" 【论文摘要】 一、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分析 (一)不敢说。 (二)不会说。 二、发挥课堂评价,促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 (一)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准确。 (二)学生评价,学会文明沟通与交往。 【关键......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2-28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英国贵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是其经久不衰、焕发生命活力的真谛。作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英国贵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特征。在英国受这种贵族文化的......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0
一、联系背景,理解主旨 二、深入朗读,感受情感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要以朗读作为基础,特别是反复诵读,才能让情感得到升华。在学习鲁迅作品时,学生既可以在带感情朗读教材时体会文本,也可以将问题带到朗读过程中去,又或者......
时代语境下的人性彰显(小说评论)
发布时间:2023-01-06
时代语境下的人性彰显(小说评论) 读完拟刊《当代教育》2013N0.3的石万荣中篇小说《血字》之后,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血字》写的是一个特殊年代的悲剧。《血字》包含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因素,让人反思。那个时代是一个让做噩梦的时......
论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标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1、中国图案纹样在古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 在历史长河中,俺们的祖先经过休息和生活留下了有数珍贵的文明遗存,中国特有的传统图案有如龙凤纹、如意纹、四神纹、合头鱼、人物……各类图案,还包括自然崇敬所留下的日、月、星、山、水、树......
试论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种文学样式的发展总是处于从幼稚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后来者之所以更完善,那是因为有前代的积淀作基础和自身不断的扬弃改进。中国古代历史剧最终在清代走向辉煌,出现《桃花扇》这样的典范作品,正是历史剧与时俱......
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表现出的伟大人格
发布时间:2023-06-03
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表现出的伟大人格 通读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我的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先生那刚毅的形象。在我教学实践中,鲁迅先生是给我震撼最大、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尤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及彻底反封建的革......
论群众史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群众史观的三重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容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表现为群众路线。这条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群众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 (一)历史观视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
老师,放开那鲁迅
发布时间:2023-04-05
导语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让不少学生学起来十分头疼。不过,对某些“神奇”的语文老师而言,分析鲁迅的文童“那都不叫事儿”。下面就是一位网友模仿某些......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2-09-2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
给有志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人荐书
发布时间:2014-01-27
给有志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人荐书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因而,喋喋不休指导别人,为公众开“必读书目”是一件出力不讨好,且往往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胡适、鲁迅等一代名流无法幸免,因为任何一个书目在专......
鲁敏的文学评论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9
鲁敏的文学评论现象研究 一、引言鲁敏作为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备受人们的瞩目和青睐,“鲁敏是江苏文坛乃至全国文坛的惊喜,其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还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①鲁敏的首篇评论文章发表在《江苏邮电报》1993......
试论我国的传统符号与现代标志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22-12-20
" [论文关键词]:传统符号; 现代标志; 结合 [论文摘要]:我国的传统符号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含义。而现代标志则是对企业或团体内涵、精神、宗旨的象征与诠释。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决定了他们之间必然有......
论法国短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02
在文学作品的神坛中,法国文学尤其法国短篇小说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备受人们喜爱和称道。法国短篇小说篇幅短小精悍,大多以现实主义为主,采用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的手法,从小人物的普通故事和生活去揭露一个时代、一种现象、一种精......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 要:服饰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源远流长,表现也是丰富多彩的。明清以后,随着小说创作,特别是通俗白话长篇小说的繁荣昌盛,服饰描写逐步发展为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艺术手段,人物服饰描写艺术随着人物个性化的进程、不同的时代文化......
试说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3-02-06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代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史的短促,忽视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隋朝这样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在其存在的三十多年中,......
试析面对学术评价现实的改进尝试
发布时间:2023-02-11
" 论文摘要: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中的“学术研究评价问题”,一直是舆论研究的热点。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反对各种......
对民族与时代的超越--鲁迅与普希金之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为人生”是俄罗斯文学与中国文学共同的主张。关心民族与人民的命运,体现时代脉搏也是中俄许多作家共同的追求。这种文学的共性本身就给中俄作家与中俄文学比较提供了一个基点。本文就是从此出发,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从鲁迅与普希金两......
童年经验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19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1】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情感基调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0
1.《秋夜》坚韧的抗争意志:方法,于是生虚无感,这种虚无是一种积极的虚无。鲁迅失望于现实的政治的黑暗与轮回,同时自身个体灵魂也找不到出路,双向的绝望,而又不沉沦于这种绝望。“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
分析鲁迅的升值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5
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长达14年。其间,他工作卖力,但一直得不到升迁。而当初巴结他的朋友,后来却成为教育部的最高领导。 是鲁迅不想升迁吗?显然不是。从他1918年8月20口写给挚友、江......
清代后中国文学的历史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命名 文学历史的叙述,终究还是要归入历史的叙述。而历史总有其自身的叙述体系,有其自身的叙述框架。中国历史叙述的整体框架就是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朝代的历史。我们在这里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二十四史所......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6-04-06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解决您在写民法论文中的难题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含义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民法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法律体系构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真......
试论事件文化视角下李贽与鲁迅思想的变异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 要:李贽与鲁迅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发生重大变异的人,而从事件文化视角下看这一问题发现二人都是在重大悲情事件的大力冲击下使得在心理以及意识上发生重大的变异,并且这种变异都是非理性和非常态的思想变异。鲁迅的悲观主义、愤......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评价(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3
确切的讲,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在战后产生和发展的,特别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有关国际贸易理论的学说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其有代表性的有:技术缺口理论、学习曲线理论、需求结构理论和区域内贸易理论等。本文试图对上述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并......
耽美小说的后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要:耽美小说作为网络时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范例,其本身具备有后现代性,本质上是对男女现实生活的仿像,本文对耽美小说的定义、分类、本质、特性等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网络文学后现代性的发掘。 关键词:耽美小说;后现......
鲁迅的头号弟子是谁?
发布时间:2022-09-19
关于萧军第一次抵达延安的情况,牛津版的萧军《延安日记》出版之后,一些评述文章不但与历史脱钩,且缺乏相应的时代意识与文史知识。刊登在2014年4月17日《南方周末》的“往事”栏,由陈益南先生撰写的《里的萧军与毛泽东》这一整版文......
鲁迅与司徒乔的友情
发布时间:2023-04-19
鲁迅是中国现代大文豪,司徒乔是一位爱国画家,两人亦师亦友,相识相知,真情交往。 司徒乔,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赤坎镇塘边村一个贫苦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在亲友资助下,他前往北京求学,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由于他酷爱绘......
浅谈地方志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地方志作为中国古代史史料来源之一,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具有资料性和教育性的作用。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时,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方志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指导学生运用地方志资料,发挥地方志的史料价值。 ......
再看鲁迅《铸剑》中的目光与剑
发布时间:2023-06-09
研究者总是热衷于解开鲁迅小说《铸剑》中诸层寓意:或从复仇来阐释其严肃与荒诞,或从借古讽今来消解启蒙的意义,或进行美学与历史的分析,或探究黑色人究竟是谁。然而,对复仇、权力、成长、启蒙、荒诞等单一命题的论述都或多或少削......
布鲁克林宝贝(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28
1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是你十七岁的女儿――田妍靠在卫生间门外,自认为明白了一个真理。 黑漆木门内,正关着一个“最可怕的东西”――田妍十七岁的女儿,瑞娜,身高一米七的大孩子。 “出去,神经病――”三个小时前,瑞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