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佛教史的角度看髡刑的废除

从佛教史的角度看髡刑的废除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3 00:21:53
从佛教史的角度看髡刑的废除
时间:2023-02-23 00:21:53     小编:

摘要:髡、耐、完等毛发刑是我国古代刑法中的重要刑罚。它们何以成为刑罚,法史学界进行过不少梳理与考证;若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更易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被赋予的涵义。它们又何时因何被废,史籍语焉不详。其实,完刑在西晋定律时即已被废,而髡刑最终被废应该是在北周时。至于决定性的原因,应是受佛教影响所致。

关键词:髡;耐;完;佛教

一、髡、耐等刑罚的存续与废除

髡刑、耐(形)刑、完刑是中国古代三种去人毛发的刑罚。髡刑是指剃去犯罪者的头发而保留其鬓须;耐刑即指刮去犯罪者的鬓须而保留其头发;而完刑则相对复杂些,有学者认为以汉文帝刑制改革为界,此前它是髡刑的别名,之后则是耐刑的代称。它们常常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而适用的。作为刑罚来讲,它们的意义主要在示人以耻辱,戒之勿再犯。

它们的产生时间应该很早,现存文献最早予以记载的是《周礼》。《周礼・秋官・掌戮》载:“髡者使守积。”可见,至迟在西周的时候已经有髡刑。《楚辞・涉江》:“接舆髡首”。《史记・滑稽列传》载淳于髡为齐之赘婿,吴荣曾先生据此推断战国时期关东六国私家奴隶皆须髡首。其说基本可信。从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擅杀、刑、髡其后子。”及“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勿听”之类的规定来看,此制也实行于秦代。遍览《晋书・刑法志》、《魏书・刑法志》及《隋书・刑法志》,髡刑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存在。

至于它们废除的时间,沈家本先生在《历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十一・髡》中指出:“北齐流罪髡而刑罪不髡,与古制异。完之名,晋以后无明文,当已废除。至北周以后,并无髡之名,盖亦废之矣。”考之史实,沈氏的结论是正确的。

《晋书・刑法志》记载曹魏《新律》中的刑罚有:死刑三,髡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唐六典》记载《晋律》“其刑名之制,大辟之刑有三:一曰枭,二曰斩,三曰弃市。髡刑有四:一曰髡钳五岁刑,笞二百;二曰四岁刑;三曰三岁刑;四曰二岁刑。……弃市以上为死罪,二岁刑以上为耐罪,罚金一两以上为赎罪。”因此,晋律还有髡刑。南朝各代法律多以《晋律》为蓝本,据《隋书・刑法志》记载《梁律》:“其刑制为十五等之差:弃市已上为死罪,大罪枭其首,其次弃市。刑二岁已上为耐罪,言各随伎能而任使之也。有髡钳五岁刑,笞二百收赎绢,男子六十匹。又有四岁刑,男子四十八匹。又有三岁刑,男子三十六匹。又有二岁刑,男子二十四匹。罚金一两已上为赎罪。”由以上材料可见,从《晋律》开始,魏《新律》中尚有规定的三种完刑已不存在了,《晋书・刑法志》评价《晋律》为“蠲其苛秽,存其清约”,很有道理。从此耐刑与髡刑却成了同义词。

但何以在魏晋南北朝与隋朝之交最终废除了髡刑,沈氏并未详论。经过梳理史实,发现髡刑的废除当与佛教有重大干系。于是不揣谫陋,以佛教史为视角做一推测,以就正于学界方家。

二、髡、耐、完作为刑罚的依据

要想探明髡刑为何被废,首先应弄清楚髡、耐、完是在什么思想的引导下被先民认为是一种刑罚的;然后再弄清是什么观念影响到了它的存在意义并最终导致其消亡。据学者考证,髡等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刑罚,跟中国古人对发须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古人不但重视发须,还重视发须的疏密、颜色,认为这是健康与否的标志,因此十分注意保护发须,甚至有些人还佩戴假发。当时人们认为生命力的质量与人的天资优劣之间存有相关关系。据民俗学家江绍原先生的研究,古人觉得“本主与其发爪被认为有同感的关系”,就像人身上的其它器官、血液、精液等一样,头发、指甲也被认为是本人的代表物。而且,古人还觉得头发可以生长,出于一种“万物有灵论”的理念,认为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人的灵魂的归宿地。所以,发须爪常常被用为本人的代替品。

这种观念并非中国古人独有,世界别的一些民族也有类似的禁忌。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里说:“原始人相信自己身体各个部分同自己有着触染关系,即使哪个部分已经从身上脱离出来,这种触染关系仍然存在。”“如剪下的头发和指甲,倘受损害,也会损害自己,所以,很注意不让它们丢在容易受损害的地方或落到坏人手中被施加巫术以为害于己。”据说,法兰克王国的一位太后宁愿让自己的・两位孙子被篡权的叔叔们杀掉,也不愿他们被剪去头发而偷生在世。

《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昔者汤克夏而王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日:‘余一人有罪……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也有类似的记载:“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殷史卜,曰:‘当以人祷。’汤……遂斋戒,剪发断爪,以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这些记载是否可以说明,“在先民心目中,须发并不是于人之生命健康没多大关系的两件东西,因此,(由之演化出的)髡刑也就不是只给与精神痛苦的刑罚。”此论甚有道理。由于受惩罚而被剃去头发,在先民看来未必就轻于其它肉刑,因为在古代的迷信里,头发与指甲有极浓的神秘色彩与象征意义。它们尤其是人身的精华。罪人饶他一死也可,他的毛发,却必须除尽――岂但光脸秃头可供众人玩赏,主要的真正的目的,在伤他的魂。这似乎是换个法子取他的命。当然,也可能是“髡耐之刑的出现,必在社会稍有进步之后。创始之者的用意岂有他哉:将肉体的痛苦减至最低限度而以精神痛苦代之而已。”但是,“精神的痛苦,有时竟较肉体的痛苦更难熬。”因此“人无故剪去很多的发爪,委实是一件重大的损失,几乎和流出一斗血一样。如此看来,成汤的牺牲是真实的,他的功德是极大的。……这点倘若不认明,本是颂扬功德的故事,变成形容人滑头的故事了。”这点说得很精辟。由此让人联想到了曹操“割发代首”的难能可贵,不能仅以权谋论之。

重视发须的观念被儒家吸收到自己的经典著述中后,逐渐成了汉民族拥有的基本观念。到了汉代,儒家学说被国家逐渐推到治国理念的地位,也日益被社会所认可,随之而来的是孝的观念深入人心。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引孔子的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使得当时之人以保全继承自父母的身体发肤为大事,以不能保全为耻辱。曹操割发即可代首。《水浒传》中绝大部分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都是被“刺”面之人,与其说是暴君奸臣之压迫,毋宁说是社会歧视与心理痛楚使得他们上了梁山。都是“罪人”,也就互不歧视了。这亦可用来解释受髡刑后人的心理压力。

三、南朝不因佛教而废除髡刑的原因分析

正是基予以上所揭示的对发须的禁忌及对孝的观念的坚守,人们很重视对身体发肤的保全,所以,在佛教初传入中国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就表面特征来讲,和尚们“髡发缁衣”的“不雅”外形是招致抵制的重要原因。髡发在佛教中称“净发”,是出家受戒的一种标志。本来是为了表达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但与汉族文化传统却格格不入,遂产生矛盾。他们的外貌特征与受髡刑者相似,因此也常被讥为“刑余”之人。由此推测:中国第一位出家人朱士行,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奇异的外形,这历来是人们反对佛教的重要借口之一。据说东汉人撰写的《牟子理惑论》云:“沙门剃头发,披赤衣,见人无跪起之礼,威仪无盘旋之容止,时人讥其违貌服之制,乖缙绅之饰。”南朝宋时沙门释慧琳以才学为宋文帝刘义隆所赏识,“每召见,常升独榻”,颜延之讥之:“此三台之坐,岂可使刑余居之。”被高僧鸠摩罗什称为“东方圣人”的中土大德道安法师也不例外,《晋书・苻坚载记》载:苻坚与道安同辇,权翼谏日:“道安毁形贱士,不宜参秽神舆。”沙门被视为“刑余”,当然主要是指其髡发而言。

从晋朝开始,佛教在中国信众日多。据《宋书・五行志》载晋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日:“南风起,吹自沙。”南风,是指惠帝皇后贾南风,白沙,太子的小名。吕恩勉先生说,以佛语为名,可见其时洛中佛教,业已盛行。东晋帝后,信佛者多,尤其以孝武帝与恭帝为甚。宋明帝及齐武帝也信佛教。可见,南朝前期皇室多信佛。但信则信也,却并没有因此而出家的皇族,毋论皇帝。

梁武帝以皇帝之尊而受佛戒出家,如若不是深信其道,绝不能行此“大逆”之事。前人不乏以此讥梁武帝伪信佛者,笔者认为实非公允之论。梁武帝自己出家还不算,还下令佛教徒“禁断酒肉”,后来更进一步下了“断绝宗庙牺牲诏”,请自己的祖先们也吃素了,并且还撰《制旨革牲大义》三卷,阐述他革牲的理念。自古以来,皇帝都杀牲以祭祀宗庙社稷,因此也以“血食”来形容祭祀,它也被视为一个国家或政权存在的象征;反之,宗庙得不到牲祭即表示亡国,称为“不血食”。梁武帝冒着“不血食”这个忌讳,让祖先也吃素,可知他信仰之虔诚,已经到了敢于颠覆自古以来的牲祭传统的地步。

但何以梁武帝自己“髡发”当了和尚,却还在《梁律》中保留了“髡钳”之刑呢?笔者认为这正可体现出梁武帝信佛法之深,把自己的“剃发”作为一项虔诚佛教徒的必然做法,与犯罪之后的“髡钳”刑罚分开来。而不是像朱元璋那样忌讳别人在他面前说与和尚有关之事。《隋书・刑法志》说梁武“锐意儒雅,疏简刑法。”后来“专精佛戒,每断重罪,则终日弗怿”。说明梁武帝确有雅人之量。加之,梁武帝究竟是文人气质太重,又浸染当世学术风气过深,他所修习的佛学的性质仍不脱玄学藩篱。所以,他的出家本身就有点玄学人士放荡不羁的架势。可能,当时的人们已不把和尚的剃发与刑罚的髡发刻意相提并论。

陈朝诸帝也信佛,武帝陈霸先请佛牙,设无遮大会;又幸大庄严寺讲经,舍身及乘舆法物。陈朝沿梁朝之旧,刑律中仍然保留了“髡刑”。髡刑在南朝并未被废除。

说到南、北两朝传习佛教之不同,汤用彤先生曾说:“政治上形成南北之对立,而佛教亦且南北各异其趣。于是南方偏尚玄学义理,上承魏晋以来之传统,北方重在宗教行为,下接隋唐以后之宗派。”确实,南朝人的信佛总让人有玄学之感,主要重在义理的推敲提炼,与玄学相映成趣;而北朝人对佛教的笃信程度明显深于南朝,尤其民众更甚,这可从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英高窟及天水麦积山石窟都地处北方和北方各地发掘出的佛教徒的造像记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佛教影响下北朝废除髡刑情形分析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制定了《北魏律》,该律虽早已失传,但笔者从《魏书》中梳理出几则髡刑的案例:

《魏书・刑罚志》载:太和十一年魏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丽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

《李传》:“罪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得降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

《刘昶传附刘辉传》:“正光初,辉又私淫张陈二氏女。……(其妻)公主遂伤胎。……灵太后召清河王怿决其事,二家女髡笞付宫。”

由此可见,《北魏律》中仍保留有髡刑。《北齐律》承袭北魏刑律,髡刑仍然存在。《隋书・刑法志》述《北齐律》:“流刑……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边裔,以为兵卒。”同时,《北齐书》中散见的一些案例也证明髡刑确实存在。

《北齐书・王唏传》载:“以故不杀(唏),髡钳配甲坊。”

《李构传》曰:“(杨)倍党助魏收,遂白显祖罪(卢)斐等,并髡头鞭二百。” 到鲜卑族的另一支系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权时期,刑律中则再无髡刑出现。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乃“五胡乱华”之后,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统治时间较长,政治制度、文明程度自觉汉化并日益接近汉族的政权。从其初建国时,就十分自觉地模仿汉族文明。至孝文帝时达到极致,迁都洛阳,改汉姓、习汉语、穿汉服,崇门第、重儒术。与汉人几无差别。当他提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的意图而与执政李冲讨论时,李冲说“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何必改旧从新”。孝文帝听后认为“冲之此言,应合死罪”。正印证了恩格斯所说的“为被征服者所同化”的理论。旧都平城及主要由鲜卑人把守的拱卫平城的几个重要据点“六镇”之人,多为功臣勋族的后人,后又加入了许多流戍的罪人。“六镇”之人远离京都,生活无定,升迁无门,失落的心情不言而喻,矛盾日积月累,终致在魏末复杂动荡的政局下爆发了“六镇起义”。在“六镇起义”中发迹的多是一些“原教旨”式的鲜卑人,或是鲜卑化很深的汉人,像尔朱荣父子、宇文泰父子、高欢父子等。后来,高氏建立北齐,宇文氏成立北周。二氏俱为极力鲜卑化的政权,都有回改鲜卑姓或赐汉人为鲜卑姓、名者。由此可推知:他们虽已不得不借助于汉文化来治国,但是并不像魏孝文帝那样于学习汉人文化的一切。北齐由于地处汉族文化的中心地带,鲜卑化很难成功;而北周割据河西一隅,情况自又不同,客观形势让它的政策多有别于北齐。而就信仰而言,北魏、北齐君主不少都很信佛。

北周所统治的地区是各民族的大杂居,百姓多尊奉佛教,尤以西域各族崇信为甚。早在北魏立国之初,关陇一代的少数民族如屠各、氐、羌、卢水胡等就信仰佛教,后秦君主姚兴聚集五千多外地僧人在长安译经,使长安成为当时译经之重镇,致使后秦领地内“事佛者十室而九”。而卢水胡贵族沮渠氏后来建立北凉政权,其全盛时期国土范围包括今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也很信奉佛教,汤用彤先生甚至认为“北凉沮渠氏,本可谓为佛法之国家”。这些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大致就是后来北周所统治的区域,因此,北周国内崇信佛法是很正常的事。据马长寿先生考证,北周鲜卑贵族带领民众人关以后,使得原先就很复杂的民族关系更加复杂。但是,从发现的造像记可以看出,鲜卑族也像别的民族一样,信仰佛教,民间信仰之风丝毫未减。比如《宇文达造像记》、《建崇寺造像记》、《合方邑子百数十人造像记》便是最典型的实证。北周权臣宇文护小字萨保,太祖宇文泰常说“我得胡力”,时人解释就是得宇文护之力。可证,北周皇族随大流,也信佛。

与汉族文明不同,在鲜卑旧俗中本就有“髡发”的习惯。《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王沈《魏书》载与鲜卑同属东胡的乌丸的风俗是:“父子男女,相对蹲踞,悉髡头以为轻便。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冠步摇也。”又说:“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丸同。……嫁女娶妇,髡头饮宴。”

为提防汉族贵族根深蒂固的“夷夏之别”观念,因此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需要尊崇这外来的佛教,以和合治下之民众。如石赵中书著作郎王度曾奏:“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四民之服。”但君主石虎却以“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其夷赵百蛮有舍其淫祀,乐事佛者,悉听为道。”来答复他。北周鲜卑化色彩较浓,这种心态应该存在。北周国内又有在“五胡乱华”蹂躏下苟活的各族人民,易于受风气与困苦的影响而信奉“报应轮回”的佛教,故北周国内僧侣很多。加之,其主要负责政治制度策划及修律的官员苏绰也是位佛教信徒。

在这种复杂的格局中如何收拢人心肯定是个大问题,同一的宗教信仰无疑让统治者抓住了救命稻草。把握立法之机,去除髡刑;既显示了体恤百姓的轻刑之心,又关照了佛教徒的虔诚信仰,岂非两全其美之策。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推测:为了不伤害乱离之中佛教信徒已很脆弱的心理,又尊重鲜卑民族自身的风俗习惯,同肘又可与接壤的西域各国同崇佛教以示同风同俗,在刑律中除去“髡刑”似为可能。当然,一项政治举措的出台考虑的因素主要在于是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去髡刑是如此,等政局稳定之后更图灭北齐时,周武帝宇文邕的灭佛亦复如此。一以贯之的都是政治考量。

五、结语

髡刑之所以不废于和尚皇帝萧衍,而废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周,笔者认为:一则因为南朝尚通脱,梁武帝崇儒雅,并非思虑不及故留有髡刑,实乃信仰虔诚及洒脱无所谓之故。二则因为宇文鲜卑不如汉族王朝那样崇奉《孝经》的理念,实则过于信奉《孝经》等儒家经典,反而与自己民族的习俗相抵触,不利于民族自豪感的培植⑥;又处于时艰局危的脆弱政局人心之下,需要有一种能整合汉人及其它种族人心的思想,而佛教正好是其国内人一致膜拜的,为了显示他们对佛教的尊崇,于是在刑律中废除了髡刑极有可能。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⑦灭佛事件中的主角有三位皇帝谥号中有“武”字,正说明了这些人性格行事上的共同性,也显示了他们在灭佛理念上的相似性。据《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刚强直理日武,威强德日武,克定祸乱日武,刑民克服日武,大志多穷日武。《魏书・世祖纪下》魏收评论拓跋焘:“世祖聪明雄断,威灵杰立。”“奋征伐之气……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经纶,事当命世。”《周书・武帝纪下》说宇文邕“性既明察,少于恩惠。凡布怀立行,皆欲越古人”,“劳谦接下,自强不息”,“性又果决,能断大事”。《旧唐书・武宗纪》说李炎“能雄谋勇断,振已去之威权;运策励精,拔非常之俊杰。……纪律再张,声名复振……将致俗于大庭,欲希踵于姑射。于是削浮屠之法。”这些君主皆为雄主,故能成别人难成之事。但由于灭佛的动机不纯及善后举措失当,草率为之。所以,虽然在表面上对佛教摧毁严重,甚至李炎灭佛最终使佛教走向衰落,但是,这种政治运动式的暴力举措并不能真正消灭佛教,尤其是民间对佛教的信仰并未歇绝。四次灭佛的结果都是,前王一死,后王马上恢复佛教。佛教的真正衰落还有待宋明理学的兴起,从理论上使得三教合流最终形成之后。

而历史发展到南北一统后的隋代,那正是佛教兴盛的时代。隋高祖本生在佛寺中,长于伽蓝内,与佛教甚有渊源,故早信佛法,建国之后又大崇佛教,佛教自北周武帝灭佛之后,于此大振。隋炀帝虽曾于大业三年令沙门致敬王者,但未真正实行。后又欲沙汰僧道,也不了了之。。他其实对佛法甚致敬礼,沙汰僧道可能是因为他们人数太多,不少人品行不端的缘故。据南宋天台宗僧人志磐所撰《佛祖统纪》卷三十九言,天台宗的创立者智者大师把炀帝当作了佛教中亦因弑父弑君,而被佛经找各种理由予以开脱罪行,地位极高的阿世王来看待。所以炀帝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远非其他中国历代帝王所可比拟。这正可证明炀帝与佛教关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隋律不采北齐律中的髡刑,而取北周律中的废除髡刑的做法,顺理成章。唐律几乎抄袭隋律,其时佛教又很得势,更不可能恢复一项过时的制度了。于是,髡刑不复存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从“电脑量刑”看量刑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2-08-21
(一)对“电脑量刑”的误读与量刑的规范化 2009年3月,山东淄博某法院开发出一套《规范量刑软件管理系统》,并开始在刑事审判中试用。按照该套系统的要求,法官在量刑时将有关被告人的基本情况、犯罪情节等信息输入电脑,该系统即可得......
从历史学角度看理想信念教育与实践平台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长大,对我国的历史缺乏直观认识,理想信念方面又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和时代因素的影响,因为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活条件变好,很多学生脱离实践,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思想迷茫空虚、......
从历史角度看西方哲学意象观的演进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14
意象(imagery)是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感性形象,是当前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心理表征。意象是潜意识的心理倾向,它表征着个体对过去事物的印象和积累,成为指引当前行为和认识的重要方法。意象作为主体的心......
从历史人物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6-11-02
摘 要: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习历史,首先要研究创造历史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抓住他们的内心活动、所处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尊重史料,理性地、科学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才能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历史,培养充满正能......
论我国贪污罪的死刑废除及刑罚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26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先后废除了13个和9个死刑罪名,连续两次修正案都对死刑适用问题作出修改,然而针对非暴力的贪污罪却依旧保留了其死刑刑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从《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罪保留死刑的反思入手,分析贪污罪死刑保留的弊端,并阐述贪污罪死刑废除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贪污罪死刑制度的完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关键词:死刑贪污罪刑罚完善在逐步废除死刑过程中,先行废除.........
走私武器、弹药罪死刑废除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11-03
摘 要 《刑法修正案 (九)( 草案)》拟取消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在内的9种犯罪的死刑,引起社会对死刑罪名废除的热议。我国刑法在死刑的适用条件上的限制规定是:“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抛开死刑存废之争和刑事政......
对中国死刑的废除与民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中国死刑的废除与民意的交融 (一)死刑与社会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刑法最为主要的作用并不在于其保证社会安全、经济稳定等等,而是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各类社会犯罪不能侵害公民的财产与健康,......
从法律的角度看财政评审
发布时间:2023-07-27
在日常的财政评审工作中,我们会重视各种细枝末节―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材料单价及签证合理性等等,但是很少关注评审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因为本身财政评审职能定位的模糊及法律定位的缺失,以及工程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对财政评审相关......
从物理学角度看色彩
发布时间:2023-06-24
许多人认为,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色彩,颜色只是各种不同波长的光。许多人也都见过牛顿的光谱,一道白色日光被分解成如彩虹般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特定波长的光。所以人们会说:“哦,颜色就是我们周围世界的光的波长,不同的物体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因此我们看到这些物体拥有不同的颜色。”但这并非是全部事实。如果你看到的是反射红色物体或者蓝色物体的波长,它们也并不会是我们所认为的“哦,这是蓝光的波.........
从现金流角度看乐视
发布时间:2023-05-29
一、背景介绍 “平台+内容+终端+应用”这八个字诠释了乐视创新的商业模式,业界也称之为“乐视生态模式”。同时,乐视特别采用延伸产业链,在产业链上游依靠乐视影业(原花儿影视)专业化团队制作精品大剧及电影,再采用全屏播放促......
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中国宰相辅助制度起源于夏朝、商朝,终止于明朝。封建最高统治者既要手握大权又要享受做皇帝的乐趣是丞相制度存在的必然依据; 处理国政,不可能没有辅政机构,辅政机构也不可无人主持,也就是说相职不可废除,但相权要受......
从佛教中国化看少林寺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 要]佛教传人中国后,为和中国文化环境相适应,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一步步实现了中国化。今天少林寺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人间佛教理论的积极实践,更是对中国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变化。 [关键词]少林寺中国化 人......
浅谈从小说《牛》看莫言的历史视角
发布时间:2023-04-21
" 论文摘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的影响,莫言在小说《牛》中选取个性化的视角切入历史并解构历史。小说中聚焦小人物的生活,以领导阶级的丑陋反观历史,从动物的命运反映文革时期的社会状况,以此呈现莫言自我的历史观,带给......
从法律角度看杀人游戏
发布时间:2023-03-03
杀人游戏:是一个集体活动,一般由11~13人组成,由法官、警察、杀手、平民角色构成,角色分布为一名法官、两名警察、三名杀手。大家在游戏中针对谁是杀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最后举手表决谁是杀手。游戏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从刑法角度谈食品安全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6-09-26
一、关于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食品安全的界定是不同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也不断被充实、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对食品安全作出如下界定:......
从阅读研究角度看“阅读”
发布时间:2023-05-13
[BT2](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浙江[KG*2]杭州310015) 关键词:[HTK]图书馆;阅读 ;词频统计 作者简介:[HTK]朱一红(1965―),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FQ)][HT] [BT3]1研究目的 [BT3]2研究方法 [BT3]3研究结果......
国际法语境下的废除死刑(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0
论文摘要:随着废除死刑国际法律文书在国际和区域范围的通过和实施,树立生命权的特殊保护观念以及严格限制并逐步废除死刑的目标已成为国际法的不可抑制的趋势。国际法律文书对国内废除死刑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影响日益显著。就我国来说,存......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发布时间:2023-07-23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摘 要】习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缺少了习语,语言将会变得索然无味。习语在语言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在写作或演说中适当地使用习语将会使篇章增色,加......
帝制中国晚期的废除刑讯运动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9
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的刑讯给中外学者留下深刻而突出的印象。围绕这一议题,在诸般文学描绘与历史记述,或民间传说与学术讨论之间,往往真相与假相并存,正解与误解同在,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法律和社会图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刑讯作......
关于死刑的存在与废除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8
废止死刑似是文明发展的趋势,且世界上过半数的国家废止了死刑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是一个死刑适用范围广泛的国家,学界对死刑的存废亦争论不一。是借鉴外国废止死刑的经验赶文明发展之趋进而从刑法典上摒弃死刑,抑或是保持治乱世用重典......
从国际法角度看糯康案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7
国际法和国内法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具有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国际法与国内法在性质、主体、渊源、效力根据。使用空间、调整对象和实际执行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从属:另一方面,国际实践也表明,国......
从审计的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失真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要:从审计角度列举了 会计 信息失真的种类, 分析 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审计;防范;对策 1、引言 会计信息失真 问题 已成为会计界若干难题之一,因为......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筹划
发布时间:2023-02-15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筹划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筹划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税收政策为导向,在对税收法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
关于废除死刑的宪法学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这方面,法学理论研究工作者特别是宪法学、刑法学及刑事诉讼法学等方面的学者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积极开展生命权与死刑方面的理论研究,大力提倡生命权属最基本人权的理念,宣传人权入宪后生命权自然成为公民的一项宪法基本权利的思......
从共形映射角度看Schwarz引理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欧氏度量是解析函数满足Schwarz引理的关键,本文我们首先介绍了Schwarz引理和共形映射,然后介绍了Schwarz引理的一些推广形式,最后指出该引理也适用于在共性映射下保持不变性的几何度量。 关键词:共形映射;解析函数;Schw......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看色彩
发布时间:2023-03-15
拥有正常视觉的人,视网膜上有视锥细胞。视锥细胞是对白天光线具有感光作用的光感受器。所以,白天光线明亮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色彩世界,那是我们的视锥细胞在工作,它们能感知不同波长的区别,第一时间向视觉系统提供了色彩信息。因为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反应不同,我们才能够看到物体的不同颜色。但是,波长与色彩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我们能看到什么颜色,还要取决于不同视锥细胞接受周围世界光线能力之间的平衡,.........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27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大多数习语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它们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中西两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物流产业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由于 现代 信息技术的 发展 ,把很多产业融合在一起。从某个角度看,物流产业是为了达到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由运输、仓储、邮政、通信等产业融合而成。文章认为物流产业是一个“大”产业,这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认识物流产业,指导物......
从法律角度看地下管线的管理
发布时间:2023-05-08
一、我国法律在地下管线管理中缺失导致的问题 我国在地下管线领域目前仍没出台高于地方性法规的专门性规定,地下管线的管理规定多属于地方政府的规章。这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 (一)国家层面立法缺失导致各地的地下管线管理主体不......
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发布时间:2022-08-25
隋祚短暂,但是它的富有程度令世人咋舌。史书中有关隋代仓库丰盈情况的记载不一而足,我们于此便可管窥隋朝之富足。《隋书 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4
论文摘要:犯罪客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刑法保护的客体,二是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客体,三是现实的受犯罪侵犯的一种犯罪客体事实。这三种形式都有不同的意义和机能。刑法保护的客体是立法的基础,犯罪客体要件则对犯罪成立的认定及......
从商法角度看提单的性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单本是海上货物运输中的单据,却又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担保等领域独立于运输环节而发挥作用。正因为它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实务特点和法律品行,所以关于提单性质和功能的讨论与研究,在海商法界一直没有停止过,也一直没有定论。笔......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 2008年北京奥运给我国产业 经济 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它将促进我国 体育 事业的 发展 ,并全面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低谷效应”,对我国的产业经济造成了负面 影响 。本文从产业经济的角......
从翻译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17
一、汉语和英语的行文特点中国的汉语文字博大精深,不仅有语音、语调,而且还包含各种结构,每个词的组成也都有其特殊的内涵,即便是同一个.........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
发布时间:2022-12-11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整理了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钓鱼岛群岛亦称钓鱼台,依主岛名称为钓鱼岛而得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分布在东经12320-12440,北纬2540-2600之间的......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城市内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整个城市的魅力值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目的论的具体含义论述入手,分析了在......
创意航拍: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世界
发布时间:2023-01-27
前阵子,玛莎就用无人机为自己居住的村庄拍了一番照片。正如她在微博中所说的那样,她利用平板电脑操作自己的无人机,将其放飞到广场上,然后操作电脑就能取得她喜欢的角度的照片。 玛莎特别喜欢航拍花园和动物。她说,想象一下,如......
关于死刑制度存废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要】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故又称极刑。但是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人权运动的发展,生命权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尊重,使得死刑的存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中国人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对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的诉讼观念进行分析:......
从法学教育角度看职业法律人之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29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然而,当前的法学教育基础之下造就的“社......
浅析从艺术现代性的角度看艺术观念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16
论文关键词:真善美 私人化创作 价值 意识 自我意识 超越意识 论文摘要: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地增加一点艺术修养的问题,而是艺术观教育的问题。目前,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艺术观念的混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艺术在西方某些现代主义......
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
发布时间:2014-01-17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为弥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 题】专史 研究 【正 文】 1 科举选官与胥吏 政治 的 发展 程念祺 一 中国 在春秋战国之前,并不是一个官僚化的国家。西周实行的是领主制,统治者各治其民,只不过天子、诸侯用卿大夫为官,卿大夫又用家臣为官......
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3-06-14
人类因民族、地域、经济、政治等的不同而有了文化的差异,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体系。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往既促进了不同文化各自的发展,又在相互的对话中实现着相互的融合与进步,并时还常常激发出种种新型的文化......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09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于洪军 近些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北方城市冬季供热中......
从经济学角度看艺术圈的鸡犬升天
发布时间:2015-11-04
能在体制内暂时占据主流的艺术家,要通过传媒――古代靠口碑、书籍,现代靠报刊、网络――和师生关系之类尽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周围师生也名声鹊起,势力大增,那自己也可以水涨船高。 这些年国画界流行某某工作室之类的说法,多数是......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5)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17
关于刑法保护客体和犯罪客体,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犯罪客体理论不但把犯罪客体视为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是刑法设立某种犯罪的构成的根据,体现着它应有的政治功能,而且把犯罪客体视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把它纳入犯罪构成中看成可......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1)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 2008年北京奥运给我国产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它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并全面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低谷效应”,对我国的产业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
从现代性的角度看后现代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3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力图通过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认识现代性。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指出现代性的一些不足,谈谈自己对后现代的一些理解。 关 键 词:现代性,资本,同一性 后现代“思想庞杂深邃,正如后现代的......
心理弹性:论从积极角度看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7
" 论文摘要:弹性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对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弹性理论对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弹性是一种心理能力,通过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有弹性的个体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能够很好地应......
从审计角度看财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8
一直以来,会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这项工作,还要求财会人员具有与会计工作有关的其他知识以及较强的财经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下面我......
从哲学角度看阶梯式发展观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6
1991年,朱训在自己长期从事的矿产勘查领域,发现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论及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不能完全反映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的关系。他认为,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普查、详查、勘探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逐步提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班级凝聚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键词〕班级管理;凝聚力;心理学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一个班级的发展和管理脱离不了凝聚力的核心作用。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所能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凝聚力强的班级能够引领、团结班级成员为班级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每一个成员以班级(集体)荣誉至上,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品德,增强班级成员内部的情感连接。要把班级管理好,让班级良好地运行,强大的凝聚力是首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加强.........
从跨文化角度看广告商标翻译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在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广告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在信息时代,广告是语言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因此,商品的商标翻译研究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于中西方不仅语言不同,在......
从传承角度看戏曲现代性创新
发布时间:2022-08-16
摘要:戏曲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它融合了音乐、舞蹈、绘画等诸多创通文化 艺术形式。在现代文化冲击下,传统戏曲面临着不能自我保护性的萎缩以及非正常生长状态的改变。这种变化被一味的赋予创新的称谓。然而从传承角度来看,并非所......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4)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4
四、 犯罪客体的价值刑法自身的发展,已经使其从封建刑法向现代刑法嬗变。封建刑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干涉性,即刑法干涉个人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干涉个人的私生活;二是恣意性,即对何种行为处以刑罚,事前并无法律的明确规定,通......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6)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7
由犯罪客体类型化的刑法保护客体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既可以表现为一定的利益,也可以表现为一种秩序和状态。但是,一旦行为构成犯罪,则刑法保护客体也便受到了现实的侵害或威胁。所以,犯罪事实中必定包括着现实化了的犯罪客体。可以说刑......
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发布时间:2023-06-06
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用自己的经历以及对社会的理解来塑造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让她成为20世纪中国女性形象中坚强的代名词。而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与作者一样来源于社会底层,受尽磨难,虽......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 要 习语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凝练出来的固定短语和固定短句,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习语简练精悍,言简意赅,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存......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当代艺术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本文主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当代艺术设计,对民族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举措。 【关键词】民族文化;当代艺术设计;融合 当代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引......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中日寒暄语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特定的语言行为体现着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寒暄语便是其中之一。寒暄语是日语学习中最早接触的内容之一,但是学习者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使用寒暄语。这与不了解寒暄语背后的日本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也与学习者不了解寒暄语本来的含义也有关。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寒暄语及其背后日本文化的理解能力,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同一语境下中日寒暄语的特征与差异。关键词:语言;文化;中日寒暄语.........
浅议从归因理论的角度看大学高级英语的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20
" 论文关键词:归因理论 结果归因 学习行为 归因训练 高级英语教学 论文摘 要: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试图......
从审判的视角看对行贿犯罪的惩治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25
贿赂是一种共同犯罪。在我国极为严重的受贿现象是与十分猖獗的行贿行为互为因果的,行贿与受贿,尤如一条毒根上孽生的两个毒瘤,除索贿的情况外,有受贿必有行贿。行贿行为不仅是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的催生剂,而且其......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班级凝聚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23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这样比喻过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作为唤醒灵魂的中坚力量,对学生品德、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
从电影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交融
发布时间:2023-03-13
从电影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交融 一、 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是近代文明的产物,是一种将光影技术糅合得出神入化的发明。世界电影的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电影构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的最大奇迹。在它绚烂无比的长卷中,......
从文学角度看博洛尼亚进程的社会文化维度
发布时间:2022-07-21
2005年4月巴罗佐在日内瓦大学发表演讲时说,目前在欧盟就读的区域外大学生的数量远远低于美国。在欧盟成员国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只占劳动力人口的21%,远低于美国的38%和加拿大的43%,也不如日、韩。他强调,如果不能吸引足够......
论劳教制度被废除后与现实处罚的衔接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原本诸多诟病的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之后,却留下了许多值得为之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原有劳教制度与现实处罚的衔接问题,以及被劳教主体主体的规制问题。现行的主流观点为按照社会危险性的评估标准,将之进行分流,但此种说法......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29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Abstract] Sperber and Wilson first put forward the Relevance Theory, which explains ling......
废除“国定”历史教科书:文在寅启动“清算积弊”
发布时间:2022-07-21
2015年10月12日,即朴槿惠政府表示拟推动使用国定历史教科书的当天,时任反对党新政治民主联合(2015年12月更名为共同民主党)党首的文在寅就在青瓦台附近的光华门举行了反对其做法的一人示威,并在党内成立了阻止国定历史教科书特别委员会,宣布将反对斗争进行到底。5月10日,文在寅就任韩国新一届总统。在前任总统朴槿惠被弹劾下台、亟待处理的国务堆积如山的局面下,文在寅在上任的第三天就签署了第二道行政命.........
论从跨文化角度看品牌中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2-12-26
www.LWLM.com编辑。 论文关键词:跨 文化 ;品牌;文化内涵 论文摘要: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跨文化意识越来越强。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品牌中所蕴涵的文化 心理 、 地理 文化等文化内涵,并且对品牌中的跨文化成功与失败的事例加以分析......
从跨文化角度看《红楼梦》中的称谓翻译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要:中文中的称谓语往往体现着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学识修养以及亲疏程度,但英文中的称谓语却很难体现出这些。因此如何将汉语的称谓语准确无误地翻译成对应的英语称谓语显得非常重要。在《红楼梦》的两大译本中霍克斯和杨宪益都尽......
谈谈从会计史的角度认识会计涵义
发布时间:2016-05-03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从会计史的角度认识会计涵义,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一、会计的涵义 1、相关教材中对会计涵义的表述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
从音乐角度看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 要: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一直以来与音乐息息相关,乐府诗(歌诗)作为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体式,与音乐的联系尤为紧密。乐府机构的设置,异域音乐的引入,俗乐、雅乐之分,演唱方式,乐曲基调等等都在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乐府诗的创作。......
论从“老子化胡说”看汉魏六朝佛教徒的老子观
发布时间:2022-12-07
" [论文关键词]老子;化胡;佛教徒;道教徒 [论文摘要]汉魏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引发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道家象征符号的老子,曾被道教和佛教双方进行大规模的宗教化解读和利用,“老子化胡......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林黛玉”和“简爱”
发布时间:2023-02-1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林黛玉”和“简爱”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史关乎生产的美学,而接受美学则是关乎效果的美学。众所周知,创作的三要素是指:创作者。作品、观赏者,缺一不可。缺少哪一个因素都影......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 要]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强盛朝代,它强盛的原因与其所建立的较为完备的官吏体制是分不开的。本文从官吏的选拔、任命限制、考课、致仕、监察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了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 [关键词]历史文献;唐代;官吏......
从电影艺术的视角看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5-11-02
摘要:电影和语文教学同作为艺术,必定具有许多相通性。本文从分析他们的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技巧性入手,将电影的一些思想理论、技巧方法借鉴到语文教学中来,以期取得积极有效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电影;语文;教学 吕叔湘先......
从翻译的角度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发布时间:2023-06-29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明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论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您提供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的英美文学文化论文,欢迎参考!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是英国着名女作家。英国着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其作品以哥特小说《弗兰......
从公共关系传播的角度看“一条视频”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 “一条视频”,过去半年中微信生态圈最受瞩目的公众号,把深谙时尚与文化的品位植入视频。在15天里突破100万粉丝,从而创造了微信史上的惊人纪录。本文旨在从公共关系传播基本要素的角度入手,分析“一条”的传播者、传播内容、......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 要】自“以人为本”思想被提出之后,“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被广泛运用到经济、生活、政治、工作、家庭等各个领域和方面。“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的具体化,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浅析从历史角度浅析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道器观 观念 法制化 论文摘 要:在我国职业教育史上,尽管一直致力于提高职业教育的位置,但古往今来,现实中职业教育一直是底层次的教育,在整个体系中处“下层”地位。基于此,本文分析在古代跟近代使职业......
从社会学角度思考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发布时间:2016-09-05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639票赞成,169票反对,57票弃权高票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是继1996年十五年之后一次大修,可以说是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反应民意。 一、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
从加值审计角度看内审部门的规模确定
发布时间:2023-02-28
内部审计是 现代 企业 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各职能管理部门及 经济 活动的再监督,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帮助其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21世纪的内部审计人员将以“咨询顾问”、“业务伙伴”的角色向......
从传播学角度看图书馆发展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要】传播学是近年来与图书馆学相关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传播学;图书馆;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
从市盈率角度看当前A股投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20
从市盈率角度看当前A股投资价值 [摘要] 证券市场中,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该市场定价合理与否。回顾我国A股市场历史市盈率表现,1996年以前,市盈率水平非常低,仅在10—20倍之间,由此给1996—97年度股市的上涨留下了巨......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之争(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4
钓鱼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可是至今为止,该岛仍然在日本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中日两国政府在恢复邦交之际曾经有过君子协定:对有“争议”的钓鱼岛领土归属的纠纷,双方承诺在争执期间均不得在该岛上设置永久性固定装置。其争端的解决可以......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航空事故报道
发布时间:2022-12-24
一、引文 2014年可谓航空业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是大型空中客机还是廉价航空均发生过机毁人亡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飞机失事成为全球热点事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次又一次的航空灾难,报纸、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无一例外,广大受众......
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和谐企亚文化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3-01-30
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和谐企亚文化的建设 一、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况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同样十分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角度看“本体论”
发布时间:2023-02-11
多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在争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不是本体论、是怎样的本体论。本文试图结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参照和对比之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既往的争论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对本体论是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