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探究

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9:54:21
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探究
时间:2023-08-07 09:54:21     小编:秦瑞锋

观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很多古文献中多有提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解释观为: 觀,諦視也。从見雚聲。根据古文字学的研究,甲骨文中雚是觀的本字,古代雈、雚、觀通用。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雈或雚有相似之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 似鸱鸺而小兔头。也就是说如猫头鹰之形。由此可见,观是雚与见组成,由此观之见不是一般的见,而是雚( 如猫头鹰锐利眼睛) 之见,是能穿透事物的锐利之见。从辞源学的角度,观在美学意义上也即观照。《辞海》中说: 观照: 美学术语,亦称静观,指在无所为而为中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西方美学家认为,在审美观照中,对象孤立绝缘,主体则持超然态度,不关心事物的利害和道德,也无任何概念活动。此时主体与客体交触,物我两忘,消除了现实的各种束缚与界限,达到一种恬静的、怡然自得的境界。 观是可以观本体的,而这种观本体的思辨方式要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

一、老子《道德经》中的观

老子《道德经》中,观字出现在4 章,共9。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一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十六章)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第二十六章)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第五十四章) 除了第二十六章的荣观指代名词外,其余8 处均为动词。观在这里就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道的实践方式。

老子区分了观与视、见: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第十四章) ,视、见也有观察的意思,但视、见仅指一般的人眼的观、看,并不能深入事物本质。许慎《説文解字》: 視,瞻也。从見示聲。文視。眡,亦古文視。也就是说,視,远眺。字形采用见作边旁,示是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视。眡,这也是古文写法的视。见,许慎《説文解字》:見,視也。从儿从目。凡見之屬皆从見。见的甲骨文上面为目下面为人,造字本义为睁着眼睛看。

这已经不同于观的锐利眼睛了,所以视、见也即为与感官相联系的一般地看、远眺,少了观的把握全局和本质观察的意思。在《道德经》中,老子对观与视、见的区分还有多处,比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五章) ;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章) 文中视、见很显然就是一般地看、察之意,与人的感官感觉相关联,与视、听等与人感觉器官相联系的感觉感知相对应,更注重感性思维。所以,观包含视、见,但绝非一般的视、见,观超越了一般感官的感觉,融合感性理性,而又超感性理性的直觉的思维与体验方式。

观能够通达事物之本,指向心灵的体悟和生命的感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在中国哲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成中英认为观是理解世界的方法论和动态过程,表现为一种整体的、动态的观察,是一种意义网络和时空结构中的观察,是一种主客体互动并因之而带有主体的评价性与创造力的观察,乃至于是在人与宇宙世界的会通中所实现的本体宇宙论的观察。概言之,观不仅是中国哲学证显本体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进入和理解中国哲学的不二法门。而观的本体诠释学的地位的体认,或者说观对于本体的认识功能的彰显正是在老子《道德经》中确立的。

二、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

老子《道德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乃为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有物混成,先天生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二十五章) 道即有即无,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永恒无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十四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 此无亦空亦虚,认为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十四章) 是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也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四十一章) ,这种对道的感性描述,恰恰说明道的把握不可言传,难于界定,具有介乎可感和超感,非理性和超理性之间的特征。

道的把握不是简单的视、听、见可以把握的,《老子》第十四章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显然,对道而言,不但在视、听、搏等感官探求中表现为夷、希、微而不可致诘,即便是在人的理性认知中亦会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也即,老子之言道,非空谈宇宙之本体也。必以吾心之本体,合宇宙之本体,以宇宙之本体,证吾心之本体。[6]老子认为人类一般的认识能力是不能够体悟道的,或者说人类对于根源性形上之域的道的认知上,用一般的或理性、或感性的感觉和认知都是无能为力的,必须与心之本体相联系,从而为我们暗示、指引并导引出一条具有神秘色彩的体道达道之途径,一种进入和揭示体悟、通达本体的基本方式,而这一基本方式和基本途径正是与心之本体相联系的具有知觉性思维方式的观,这种思维方式是纯粹的观审,是在直观中浸沉,是在客体中自失,是一切个体性的忘怀,是遵循根据律的和只把握关系的那种认识方式之取消。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即对道的体认作了明确规定,明确指出只有观才可以认识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里老子已经规定了道作为宇宙万事万物本体的意义,同时也包含了老子言观的要义。王安石说: 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即是说,道自身是无与有的统一,道在形而上意义上的本体归为无,道在形而下的感性意义上表现为有。冯友兰认为,老子赋予道形上学的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所以产生的总原理,是有和无的一种统一,无言其体,即道非事物,有言其用,即道能产生天地万物。观,在中国哲学思维中融感性与理性为一体,感性的观只能观道之有,理性的观才能得道之无。道之有无的统一也可以理解为体用的统一,妙徼的一体,无为体为妙,有为用为徼。体用、妙徼一体,得之观也。老子第一章,在断句上有不同的处理。如究竟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早期的帛书本、河上公本和王弼本均为前面一种。司马光、王安石、苏辙以及近现代的大多数学者,所肯定的是后一种断句。但不管是哪一种断句,落脚处都在观: 观其妙、观其徼。明代高僧德清解老子首章曰: 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此一观字最要紧。[9]不管是体虚无实的无,还是周流万有的有都是道的别称,通过观我们才可真正获得道之体用的妙徼,因此观也可称为妙徼双观。常无与常有置于句首,不仅在于突显其本体地位,而且与后面的观一道构成一种本体认识论的境域。

在此一境域中,圣人须破除我执,消解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自常无观之,可观照到道体深微,神妙玄通; 自常有观之,乃能观照到万物分际,道用无穷。显然,观非谓日常的对象化知性认识和理性探索,而是排除了抽象思维和理智的态度后的艺术的审美观照,是用自我观照、自我体验去契悟道,它表征着本体论高度的哲学观照,我们只有在此本体之观中方可达入道的境界而与道为一[10]。

但是观道的前提是什么? 海德格尔说: 作为理性的生物,只要人愿意,他是必定能思想的。可是也许人意愿思想,其实却不能思想。说到底,在这种思想意愿中,人意求太多,因而所能太少。[11]人要能思,必须去其意求。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第十章) 涤除玄鉴也就是在绝虑澄心中与道合一,我们要获得观的澄明境界,必须是抛却机心、忘却名利世俗的道心,这种道心的获得需要在清虚寂寞的状态中获得。正如老子所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章) ,庄子的心斋、坐忘是对老子涤除玄鉴的最好注解,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大宗师》) ,强调观时的主体心态的无功利性以及虚静的心境,从而同于大通,无私无欲,故能放下一切,没有分别、没有烦扰,这一切都通向精神的自由以及艺术创造的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天下》) 。因此老子所提到鉴或曰观,即是在一种澄澈无私无欲的自由的心灵状态下,才能得道,也即涤除玄鉴式的审美体验,以求悟道。

如何观? 对于天下的任何事物,老子反对从这一事物之外去观照它,而要求从这一事物自身如实去观照它。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五十四章) 这里,所观的事物发生了变化,从自身扩大到天下。但观照自身的本性未变,就是如实观照。如果说到观道的话,那么就是以道观道[12]。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来说,我们应摈弃各种利益、情感,外观外物,从客观事物的立场观察万事万物,任物本性才能不带偏见,达到观的客观认识、对待事物的目的。人不仅仅可以通过观洞见万事万物,而且可以通过观而观道。观除了外观还包括内视,观本身是感性理性的合一,观应该是关系的概念。观拥有多重关系,最基本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纯粹从客体或纯粹从主体的立场来理解观都是不恰当的,在观的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主客互融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向我们揭示了主体应该融入客体,并遵循主客体异质同构去进行观。

观作为证显本体的方式,是对本体道的认识。通过洞见的观来观道,并体悟道,从而达到观道之本体,这种对本体的认识论和其他认识论的不同在于,在一般的认识论领域,需要或感性或理性或者二者合一的逻辑思维方式去认知,相反,对本体认知的认识论则需要既非感性亦非理性的指向心灵的理性直观去体悟,使道实现从理论性向实践性的转变。换言之,老子的观不只是看,而且是多种感官、感觉的有效综合和统一,并与身体、心灵、思维、精神相联系; 观在本体认识中已经超越了理性和逻辑思辨,指向心灵的开悟与生命的体验。

三、老子《道德经》中观的美学意义

美学意义上的观也即审美观照,是一种视觉观看方式,但又远不止于一般的视觉观看,它还兼之以明显的心理活动。它的所指从来都不止于一般的视觉观看,而是意味着通过视觉观赏把握事物的本体的、终极的意义。观照是审美主体以充满情韵的眼光和超越逻辑思维的智慧,来看对象物时的观赏与晤对。

对道之本体的认识,也就是对美之本质的把握,美之本质也就是活泼泼的生命之本,作为本体论,本体在中国哲学中被经验和描述为一个万物从其创生的源头以及万物有序地置身于其中的内容丰富的体系。而且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万物仍被创生。在这种意义上本体最好被表现为道。也即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吾以观复,而_R|Y_*讃这一切发生在身心合一的虚静之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是人们在观时的状态,当人达到了极端和绝对虚静时,这便敞开了人与万物间的神秘通道。一方面,万物在虚静中显示自身的本性; 另一方面,人可以静观到万物自身的存在。这就是与道合一的经验[12]。在致虚极,守静笃的静心中吾以观复,观复也就是观道,体验道,体验道以知常,这就是知道了万事万物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知常曰明,人把握了永恒和普遍的真理,所以获得光明的洞见和智慧。

明是老子《道德经》所揭示的认识道所得的境界,这也是审美的境界自由的澄明之境。明在老子《道德经》中有九处,在老子这里,明、袭明、微明是与视觉相联系的,都是观所取得的成果,但是要取得明的境界,又不是一般地与视觉相联系的视、见所能取得的,必须是具备既非感性又非理性,但又不离感性和理性的超感性、超理性的悟道之观才能获得明的境界。故此处的明乃为澄明之境。海德格尔用去蔽很好地阐释了这种澄明,去除万事万物以及各种物欲的遮蔽,体验到极乐之境,作为众乐之源,澄明也就是极乐。通过愉悦的澄明,他照亮人的精神以使他们的本性得以对那些在其田野、城市、住宅中的本真者敞开。人们就此而获得一种快乐的洞见的智慧。这种洞见和智慧不是形而上的理论存在,乃是自然之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在自然本真之中,观道获得其本质意义,也即存在的本然。这种本然的自由的审美境界也就是鯈鱼出游从容( 《庄子秋水》) 的自然审美境界。

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道德经》的观,在美学意义上可称之为审美观照,也即审美主体在涤除玄鉴的状态下,通过理性直觉式的观,体悟到活泼泼的生机之美和精神的极乐之境。或眼观,或心观,重要的是具有内省外观的主客体交感形式的观。王昌龄说: 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 《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 刘勰说: 目既往还,心亦吐纳。( 《文心雕龙物色》) 王夫之《诗广传》卷二云: 天地之际,新故之际,荣落之观,流止之几,欣厌之危,形于吾身以外者,化也,生吾身以内者,心也; 相值而相取,一俯一仰之际,几与为通,而悖然兴亦。讲的就是主体以心灵映射万象,以心灵节奏契合宇宙的生命韵律,以达到心观与外观的合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老子《道德经》研究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在历史和当下、国内和国外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经》一书的主旨、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无为等范畴的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思考。 ......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浅析善意谎言及其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从认知角度讲,语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和结果,善意谎言也不例外。同时,语用对于善意谎言亦有很好的解释力,是对认知的补充。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视角,以理想认知模型(ICM)为理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尝试对善意谎言解进行阐释并且......
论《孝经》对“中韩”道德发展及其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要]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形塑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化,化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范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近邻尤其是东亚的朝鲜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
富勒的法律内在道德观及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2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界永恒不变的辩题。其中,上世纪中叶针对告密者案件的判决,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富勒与英国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哈特展开的多次论战在西方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两人的多次论战中,关于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的......
论孔子人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孔子尤其注重人生道德修养,文章分别阐述了多种学修养的方法,其中学与思相结合的方法,内省以及躬行。每个方法都有其内涵与作用,以孔子的著作为理论研究依据进行论述。而学习这些方法,则有利于高尚品德的形成,加强对自身......
现在进行体意义与用法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5
" 摘 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进行体的本质意义;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的理论基础上,试图构建英语进行体的原型图式及其变体,以期更好地认识英语进行体的本质意义和用法。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英语进行体的意义 英......
原型理论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认知词汇语义学是认知词汇学、认知语义学和词汇语义学的一个重要交叉学科,原型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这一理论的建立否定了传统范畴观,对认知词汇语义学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认知词汇语义学 原型理论 范畴化 原......
论朱光潜的美学体系及其当代意义(1)
发布时间:2023-03-05
1 朱光潜美学体系的四维特性 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一一入世”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一一艺术生理学......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2-08-30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生成语言学的http://wWW.LWlm.Com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
探究士人巫化及其文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2
从纵向看,在历代许多士人身上都存在巫化现象,但目前学界对士人思想的研究多限于论述士人思想的正统性、理性、包容性及宗教意识,对士人思想中的巫文化成分关注不够。事实上,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脉络,它对古代政治和人们的日......
道路交通管理的审美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道路交通是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与每一个人关联极其密切。道路交通管理(下称交通管理)是依法改造这一客观存在、理顺公共交通关系、保障公众交通安全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并与公众构成鲜明的审美关系。当“公安交通管理成效”与“公众安全出行需求”趋同或吻合时,公众就会获得满足感,并通过各种方式作出好的评价,最终演化为一种民意;交通管理执法者(个体或群体)也将因此获得一种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成就.........
中国哲学论文: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中国哲学论文: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无论是哲学领域还是伦理学领域,幸福是一个古老的重要课题。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话语中,幸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亚里士......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思想及其义理
发布时间:2023-03-02
一、中国哲学及其核心问题 所谓中国哲学,广义言,就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应包括中国古代的、近代的和现当代的哲学思想在内。但我们现在谈论中国哲学时,却是以狭义言之,即专指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因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5
" 论文关键词:认知 生成语言学 论文摘 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
《老子》中的哲学闪光点及其“道”论的现实局限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老子思想在其作品《老子》一书中以区区五千字展现,早在二千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其中老子可贵的哲学思想,它是哲学发展的早期。老子“道”的哲学观博大而深奥,本文从现实角度看“道”,探讨了“道”在现实意义中的局限性。 关......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3-03-28
" 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
认知视角下的“的”字结构转指构式及其认知转喻观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认为“的”字结构是独立构式,且属“心理”构式,具有主观性、隐晦性、推导性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范畴化分类。重点分析了“的字结构”形成的概念转喻观及其形成机制,提出构式需符合“小部分来转指整体,个性转指共性,所属转......
简论成人教育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09
" 论文摘要:目前,成人教育学生在生源结构、生源地和生源的社会背景等方面较过去都有较大的变化,这反映在道德品质上就是成人教育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要改变这种状况,成人教育学校应用正确的道德知识来武装学......
对孟德斯鸠及其地理环境学说的再认知
发布时间:2014-01-26
对孟德斯鸠及其地理环境学说的再认知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创立的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与三权分立同样有重要影响的......
浅谈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4
" [论文关键词]真实的道德冲突 道德选择 个体道德 [论文摘要]个体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个体道德成长应该面向真实,接触真实,向真实发问,而并不仅仅是通过虚拟情景下简单的道德选择模拟实现。真实的......
关于老子治国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31
" 论文摘要:老子在把握“道”以及由“道”衍生的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基础上,主张统治者治天下应该“无为”,并对统治者的政治素质提出了一些要求。此外,老子还主张社会平衡和以民为本。这些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
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
发布时间:2015-08-21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三种形式的集体和个人的“不负责任”(政治上的不负责任、道德上的不负责任、知识分子的不负责任)互相重叠、交叉,塑造和损毁着法国的公共生活。朱特选取了3位“毕生都在法国扮演重要......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1.导论庄子对技术的见解,可发见于其关于知识的论议。在区分假知与真知时,庄子曾以技术为典型来说明后者。故将见庄子......
网络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一、网络保险道德风险概述网络保险指保险公司通过网络与客户交流信息,进行保险产品的宣传营销,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等一系列保险经营活动。与传统保险相比,网络保险拓宽了保险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给客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这种保险模式增加了虚拟性,难以了解对方的信息。网络保险道德风险是指在从事网上保险交易的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对彼此的信息掌握不完全,在获取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对他人做.........
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14-06-09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日本.........
浅析老子的柔弱观的美学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 老子的学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道德经》是一颗火种,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和人生哲学,其中的柔弱观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艺术创造。因着老子的柔弱观,我国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别样的美学境界,一系......
日本农村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14-01-10
1、首页2、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3、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4、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既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伴相随、交织在一起的发展过程......
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转型及其时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10
" [论文关键词] 传统 道德文化 历史转型 时代意义 [论文摘要] 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价值。我们生在现时代,活在传统中,这是不可选择的文化定式。各种解构主义对生活和价值的破坏性......
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
发布时间:2022-09-30
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 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 文章 来源 摘......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1
" [论文关键词]美国;品德教育运动;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
关于意义疗法在心理咨询中对自我认知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7
" 论文摘要;意义疗法是由维克多·E·弗兰克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本文对意义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寻找生命意义,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意义疗法能够使个......
浅谈老子、韩非子的“自然”观念及其政治蕴含
发布时间:2023-06-15
韩非子之自然观念,不仅与《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存在深刻关联,而且与其人性论、政治观密不可分,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重视不足,张岱年先生所撰《中国古典哲学范畴要论》虽论及自然,但只论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死亡观是 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 自然 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现是抑我的、消极的,......
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4
" 【论文关键词】教育美学 【论文摘要】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 一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包含着许多值得发掘和思考的意义。限于篇幅,这里只就笔者的感受简单谈一点管见。 (一)教育美学的兴衰有着深刻而特......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 要: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
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及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22
从《诗经》时代到近代,中国古代文学历经数千年的演变,给后人留下一大批数量惊人的作品,虽说这些作品都是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流传下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珍品,但其庞大的数量和众多的体式给现代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以中国......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发布时间:2023-01-20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在20世纪的现象学思潮中,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以其严谨的哲学体系,和对问题的相当深入的探讨,成为一代现象学大师。他对"身体"的现象学分析,对"现代......
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1)
发布时间:2022-09-30
一、问题的导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徐复观先生的大著《中国艺术精神》横空出世,是书对庄子美学做了深度的发明,于奠定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开山地位厥功甚巨。 早先,徐复观先生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疏导了庄子思想,但......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管仲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7
管仲,生活年代约在公元前}zz年一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从约公元前685一公元前645年之间主持齐国政务长达41年之久。他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当时成为春秋时代诸侯国里第一个霸主。管仲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周......
浅析常变观中的辩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01
常变观,滥筋于《周易》,发展于中国诸家学派思想之中,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而毛泽东思想,是根植于深厚的中国哲学土壤之中,并师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结合时代情局,所形成的一个系统的、成熟的思想体系。毋庸置疑,二者都蕴含着......
试论老子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01
"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心理保健,对老子《道德经》的精髓“道法自然”进行现代阐释,探索符合当代国人的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文章主要探索了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原则,方法及研究意义。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的基本原则是“无为”、“......
浅谈“儒玄双修”的开启及其经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28
当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相对于魏晋玄学,儒玄双修是东晋南朝士大夫的新思潮。但对其逻辑起点、兴起的时间上限、发起者及其学理论证,大都少有提及或语焉不详。本文试就上述问题提出一点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一、东晋前期的儒学转机 南渡司......
知识表征的社会认识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 一直以来,知识表征的探讨都是从个体角度研究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再现的认知过程,这种研究视角由于忽视社会的维度,最终陷入个体认知的困境。就知识的本质、产生过程以及当代大科学时代的社会背景而言,知识的表征离不开诸如......
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价值与道德认知进行探究
发布时间:2016-11-25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项独立评价职能,作用是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评估。内部审计的质量与两点有关: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客观性。专业能力与内审人员的教育及经验、内审部门的管理有关;客观性则源于内审人......
浅谈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 要〕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既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伴相随、交织在一起的发展过程。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日本 1961 年制定 《农业基本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功......
形名组合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 要:以往对“形容词+名词”的形名组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结构的视角研究形容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二是从语义的视角研究形名组合的语义建构过程。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探讨形名组合的三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以及形......
认知过程中研究表观遗传学机制
发布时间:2023-01-02
1何谓表观遗传学及其主要的细胞学基础[1,2,3,4]一般意义上的遗传学指基于DNA序列改变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星不稳定等,表观遗传学指非DNA序列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它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表观遗传学研究主要包括染色体重塑、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等。真核细胞的特征是有细胞核,细胞核包含了真核生物几乎所有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基因组D.........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发布时间:2022-08-31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一、多义词的性质和特征 (一)多义词的性质 多义词众多义项的形成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语言的历时演变现象。在国内,自从多义词开始被学者关注以来,关于多义的定义就众说纷纭。现今学术界较......
探讨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及其文学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19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始于先秦时代,并且在之后的文学发展中,一些文人雅士对于远游的文学创作从未间断过。远游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又一种文学类型,扩展了中国文学作品的范围,并且推动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通过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中国文学的道德情感的传承,对于中国的文学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中国古代远游文学以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简要分析和研究。一、中国古代远游文学种类(一)中国古.........
探究微观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思想及其新挑战
发布时间:2023-07-27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大体系之一,与宏观经济学相对应,它研究单个经济个体及其活动,如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或者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取最大的满......
塔吉克族民间文学中的鹰文化及其象征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塔吉克族来源于中亚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使用伊朗语的东部一些部落。17世纪以后,帕米尔高原西部和南部的塔吉克族人陆续迁入到我国成为我国的塔吉克族人。塔吉克人聚居在“......
浅谈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生物 教学 生态 德育 【论文摘 要】 生物科学为实施生态德育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教育资源,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教育,能促进学生生物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实现科学技术的和谐发展,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浅析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8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过程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历经土地革命时期的萌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体系、解放战争进一步发展三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萌芽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忠孝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有它自己的起源、发展轨迹,既有阶级性又具有全民性,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价值。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忠国孝亲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
方文山歌词文学美体现及意义(1)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在流行乐坛中,台湾著名的作词家方文山,他的作品得到广大的歌迷的青睐和肯定。他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歌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诗意韵味十足,古典中带点现代特色,文字剪接宛如电影场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视域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6-10-27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其逻辑思辨能力较为缺乏,尤其表现为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不足。将认知语言学体验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问......
老子政治之道的理想形态及其逻辑结构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老子阐发了侯王之道和圣人之道这两种理想政治之道。前者次于后者,后者为理想形态,前者为理想次态。二者皆以以民为本为思想基石,以与道同一为思想原则。老子政治之道具有内在的逻辑:起点是人民,终点亦是人民;基点是人民,而其顶点则是圣人。在整体上,老子政治哲学逻辑结构图可谓一个竖立的圆圈。关键词:老子;圣人之道;侯王之道;政治哲学;逻辑结构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01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摘要:儒家的权变伦理思想在孔子那里并未做出详尽的阐释,但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奠基人,孔子的思想意蕴、处世原则和方式,......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26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Ⅰ、内容提要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成就,最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心态与精神面貌。”......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
发布时间:2023-02-05
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的地位十分独特。一方而,他是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家批判和责难的对象;另一方而,他又可以被视为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发展的源头。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康德赋予德性品质一种新的独特内涵,这不仅扭转了......
纵横家的外交策略及其现代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0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此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各成体系,真可谓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然亦有无成书留于后世,而对当时社会有重大影响并为现代人所熟知的大家,如纵横家。 纵横家是先秦......
体育美学教育意义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25
体育美学教育意义解析 体育美学教育意义解析 体育美学教育意义解析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1.体育舞蹈的美 (1)体育舞蹈的形式美 体育舞蹈要求舞者深入理解音乐内涵,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如在华尔......
浅谈道德资本内涵及其社会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要:近年来关于道德资本的研究在学界掀起一片轩然大波,不同学者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本文在不同的观点的碰撞中梳理论点,有助于推动道德资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化;资本道德化;作用 道德资本是近年......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发布时间:2023-04-23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二十世界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理论发现和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及各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了认知语言学。和传统的研究语言的转换生成法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独立的认知,而是人类全......
试论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及其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大赛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误区。要克服这些误区,正确认识技能大赛,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
试论魏晋名士音乐观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影响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魏晋名士 美学 意义 论文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开始面向一些新的领域,将注意力转到认识音乐自身的特征及其表现方式上来,对某些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促成了音乐朝着与过去......
生物教学中藻类种类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3
生物教学中藻类种类及其意义 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原植体植物.藻类植物体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它能适应各种生态环境,广泛地出现在生产生活中,课本中也应用了......
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思想的比较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 出于立孔教为国教的目的,康有为对作为孔子后学的孟子和荀子备加关注,并成为最早对孟子与荀子进行比较的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对两人的比较从经典文本、学术源流、传承方式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展开,尽管受制于立孔教为国教的宗......
“自由”的学理争论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2
“自由”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价值。有诗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自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既然自由如此重要,为什么认同自由价值的人们还会为之展开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与现实政治生活究竟有......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摘 要:本作品是基于对浙江若干高校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进行的调查研究,调研后使用word、excel和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取本专科对比分析法、图表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和研究。通过调研分......
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5
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的探讨 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的探讨 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的探讨 [摘 要]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制度本质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话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也很不一致。本文根据......
理解的教学意义及其评价
发布时间:2022-07-25
摘 要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此职责效果最大化的基础是学生的理解。只有学生理解了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本文将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为例,从理解教学的概念,学生理解的内容,理解的意义,理解的评价方面阐述理解的教学意......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西汉 黄老管理 无为 论文摘要:西汉初期,黄老管理实践盛极一时,并取得了社会 经济 全面复兴、人民生活富足、天下大定的巨大成功。深究黄老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为:在管理的过程控制中,强调清静无为,......
“真”━━“美”之本体观(1)
发布时间:2022-08-15
中国 现代 大诗人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年作的《诗论》[1]第一则是: 真、善、美,是统一在先进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 何谓“真”?他说:“真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它给予我们对于未来的信赖。” 何谓......
论老子的“道”的本性与人生境界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五千言中,几乎无处不言及“道”。道的思想贯穿老子思想始终。通过对老子道的解读,揭示道的本性:自然,亦即“道法自然”。追求自然的本性是老子思想的主要部分,也是老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是......
唐律中自首制度相关规定的探究及其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自首制度作为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和一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立法中,在我国历史上,这一制度同样源远流长。唐律是中国法律史上的灿烂瑰宝,唐律的制订是系统和完善的,其中对于自首制度的规定对于我国现......
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14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权"。但在《论语》中仅三处提到"权",如:"......
从体育伦理道德视角探讨体育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23-06-12
从体育伦理道德视角探讨体育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及其成因 一、前言近年来,通过各新闻媒体的揭黑报道,使人们更加认识到,滋生中国足球的黑哨是足球裁判在比赛中进行腐败活动的主要表现之一及代用词,它暴露出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腐败的潜规......
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发布时间:2023-07-24
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不断丰富,很多网络用语日益丰富。很多词汇都增添了一些新的“释义”,这使得汉语词汇的多义现象更加普遍。同时,也是更加增添了汉语多义词的复杂程度。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多......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8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内涵1.人类应善待自然在人类尚未出现前,自然就已存在,相对于人类来说,有着先在性及客观性,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重要产物,永远不会也无法脱离自然。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是在当下所处环境及其该环境共同发展起来的,人类作为自然性、形体性、感性、目标性的存在物,与动植物相同,都是被动的、受牵制的存在物[1]。因此,不管是从人类起源上看还是从其发展历程上看,都属于自然界中的产.........
王安石的政治美学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6
我国当代关学界的政治关学概念,正如其首倡者之一骆冬青先生所言,还远远不是一个公认的学术概念,其内涵与学理待尚进一步厘清。本文认为,所谓政治关学的研究对象大致有二:一是政治现象、运作中包含的关学动力;二是文艺、关学观中对政......
患者知情同意权及其保护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患者知情同意权及其保护探析 患者知情同意权及其保护探析 患者知情同意权及其保护探析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摘要】患者知情同意权作为一种新型医患关系中患者的权利被提出,但民事法以及医事法上对其规定是不够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1
"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基础道德教育,社会经济道德教育,社会理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遵循的原则是:整体目标与层次教育相结合,道德灌输与榜样示范相结合,道德规范养成......
浅谈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与功能
发布时间:2022-12-29
浅谈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与功能体育是指遵循人身体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通过自身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技能、丰富生活为目的的强化体能的生产性人体运动活动。美育为美感教育或者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它是高等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它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美育这两者属于.........
讽刺长诗《长帽子玉素甫汗》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要:讽刺长诗《长帽子玉素甫汗》是19世纪著名诗人毛拉・比拉力的著名作品之一。在文章中除了综述这篇长诗的主要内容外,通过分析长诗的主要思想来总结它在维吾尔古典文学讽刺长诗和19世纪维吾尔文学中所占的重要之位。 关键词:讽......
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一、问题与方法当前,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新形势的形成,社会上逐渐呈现出社会意识、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甚至物化生存利益分化文化植入等西方不良价值观在我国取得了较高的认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中国古代祆教美术遗存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17
古代祆教美术遗存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一、自身价值的探究相对于庞大的历代美术遗存,祆教美术遗存只是冰山一角。从数量上可以说,它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然而假如我们从其在当代的影响来看,我们就无法忽视祆教美术的存在。这也是笔......
探究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差异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2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学独特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关于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取向及其心理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2
" 论文关键词: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论文摘要: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社会建构论反对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是社会的、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