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5:20:06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时间:2013-12-19 15:20:06     小编:
作者: lulu 历史发展到21世纪,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多元的文化图景。很多原有的文化局面在新世纪新观念的冲击下重组再生;同时,随着这一文化格局的改变,人们对多元文化现象的思考日趋深入。

《秋问》音乐会的成功与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秋问》所引起的争议却值得我们关注。在这两场音乐会中,演出曲目其古之“古”,新之“新”在以往的音乐会中亦实不多见。诚如杨燕迪所言:“传统曲目和当代创作的并列,自然而然造成艺术史理论中常说的‘想象中的博物馆’的效果。”

刻意把没有经过现代人“西化污染”的“原味”传统曲目和学院派大胆的现代技法作品同时并置于音乐会上,显示了主办者独具的匠心。 不可否认,综观20世纪西方音乐的介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进程,有的人选择了“全盘西化”,有的人执着于“国粹主义”,但更多的人在近乎莽撞的“中西融合”中,迷失了对传统音乐最真实的认识。而瞿小松及他的伙伴们则希望通过对古曲尽量“本真”的演绎,最大程度地“复原”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来面目,从而为受到大量西方音乐影响的现代人展现传统音乐中的精髓。

随着瞿小松“追问”的过程和《秋问》音乐会上《鹧鸪飞》、《陈杏元和番》、《行街》、《寒鸦戏水》、《锦鸡出山》等古曲的启发,不由让人逐渐体味出中国传统音乐中种种精妙的意味。在这其中,中国器乐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即兴之美”尤为让我有所体会。

让我们感受一下《鹧鸪飞》中不经意中完成的“起”和“落”;《陈杏元和番》中微妙游移的“张”和“弛”;《行街》中千变万化的“分”与“合”;《寒鸦戏水》中神闲气定的“即”与“离”;“即兴”的特点可谓是无处不在,而“即兴”的美却又是表现得如此丰富和引人入胜。

需要说明,本文并不是《秋问》音乐会的听后感,同时也无意评判这两场音乐会的水准。而正如副标题“从‘秋问’谈起”所言,《秋问》两场音乐会是引发笔者对中国音乐精髓思考的一个原因,而这样的思考在这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或许显得尤为重要。瞿小松试图通过音乐本体来表达他对中国音乐精髓的“问”;而作为一个理论学者,也许正可以从中敏锐地寻求关于中国音乐精髓的“答”。

体会变化的过程是东方人的审美和哲学。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线条中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

这正是中国器乐中无穷变化的即兴美。和中国书法中每一篇、每一幅、每一字都是包含着即兴创作的意味一样,在中国器乐音乐中,对即兴之美的关注始终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总的来说,依我浅见,中国音乐的即兴之美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音腔变化”、“加花演奏”、“节奏的渐变”和“循环与终止”。

1、音腔变化

沈恰在他的“音腔论”一文中认为“音腔是一种包含有某种音高、力度、音色变化成分的音过程的特定样式。”

音腔所代表的具有丰富独立意义的“单个音”在中国音乐的各种品种中广泛地存在。不论惊诧于它的游移或不确定,还是陶醉于它的细微之美,凡是接触过中国音乐的人对此或多或少地都有着微妙的感受。音腔变化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对音响细节的追求,而追求细节美的最小单位便体现在单个音的进行过程,即“音腔”中。音腔本身所特有的构成形式决定了它在演奏中的即兴性,因此被称为“活的乐音”。

对同样一个音,根据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需要,每个演奏者可以做出不同的处理,而陶醉于种种限于一个音单位里的无穷变化是演奏者和听众所共同关注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A、演奏者可以即兴处理音高和力度。

如在笛子名曲《妆台秋思》中,为了表现宫女幽怨的情绪,笛子多处在长音的地方做了特殊的处理,运用气息的变化造成音高上的游移和力度上的改变。

谱例1《妆台秋思》:

最后的“6”是一个长音,为了表现出和番出塞的宫女极度无奈的思乡之情,随着力度的减弱,音高也渐渐降低,好象内心深深的叹息。虽然就是这一个音,但在余音袅袅之间,音内部的微弱变化显示了神奇的魅力。这种变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尽管我们无法在记谱上把它的即兴性表述出来,但若是在演奏中缺乏这种即兴的思维,缺乏对音腔变化的敏锐感受,恐怕就无法完成乐曲所要表达的深层意境吧。而这种即兴的音腔变化却又是难以用语言、概念或者名称来定义,它更多地体现了演奏者心灵深处一种直观的感受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能力。

弦乐器在表现音腔的即兴性中似乎更有优势。看着简单的乐谱,你几乎不能想象耳中听到的音乐会如此地丰富和迷人。如琵琶曲《飞花点翠》的开头第一句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德海的演奏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副教授张铁的演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谱例2《飞花点翠》(曹安和演奏谱):

4/4 1=D 5 6 | 7.. 66 1 1 11 | 6 11 6 5 4 3 | 5 —

从对刘德海和张铁的演奏中,我们不难看到,两位演奏者在对于乐曲中几个重要音(均用着重号标出)的处理各有特点。他们利用左手按弦及右手弹弦的各种可变化手法创造了各自对同一个乐句及音的不同理解。同样是第一小节中的“7”,刘德海的左手按弦稍重,琴弦由此变紧,音略有偏高,似是表现了一种跌宕环回的情绪;而张铁在这个音的处理上却使用了“淡化”的手法,反而是在弹随后的第二个“6”时用“揉”,产生了类似“颤音”的效果,象是表现了初春里一股灵动、秀美的气息。又如在第二小节中,刘德海在处理“4”时运用“ ”(擞),而张铁却着重在后面那个“3”使用“ ”(拉),改变了原来的音高,并由此造成力度上的加强。这些对局部细节的细致处理既不是偶然情况,也不是笔者夸大其词,而是任何一个对中国音乐在音腔中的即兴美有所感受、有所认识及有所研究的人都有所体会并为之着迷的。

B、演奏者对音色的即兴处理更具有中国音乐的特点。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重叠错落的音色;而中国古代周朝以金、石、土、木、丝、革、竹、匏等制作材料来划分乐器种类,称为“八音分类法”;这些都显示了中国人对音色的独特偏爱。如古琴中的“吟、揉、绰、注”就是音色即兴处理的完美体现。同样是一个音,各种弹奏方法可以表达各色的韵味;而同样是一种手法,却在不同演奏者的手中还有着不同的风姿。同样是琵琶曲《飞花点翠》中的一个音,演奏者所使用不同的力度、手腕幅度大小、指甲触弦深浅、触弦位置的上下、触弦角度的正斜、左手按弦的松紧等等各种原因都会造成音色上的不同。反观西方音乐对作品结构及整体构造的重视,音响细节的意义、一个音内部的活动对于中国音乐而言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超越整体结构而单独存在。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忽视无数单独音的独立表现能力、忽视演奏者在处理这些单独音的即兴特点,那么我们忽视掉的就不仅仅是那些单独的音,而是忽视了中国音乐中由单独音色的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上的神韵。

2、 加花演奏

加花演奏在中国各种音乐体裁中都使用得十分广泛。如在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加花变奏几乎是音乐发展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秋问》音乐会中所选用的江南丝竹《行街》为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加花演奏在江南丝竹等音乐中的普遍性及由此造成的魅力所在。

谱例3《行街》 :

谱例4《慢行街》

实际上,为江南丝竹等音乐记谱究竟是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现在似乎尚待讨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从实际的演奏来看,我们是否能为这样一种“千变万化”的旋律记下准确的谱子尚属疑问。(关于这点,将会在后文中继续阐述。)这里所说的“千变万化”不是指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复杂,也不是指音高的变化复杂,而是指在一个较为固定的骨干音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完全是即兴的,随着演奏者的喜好、风格甚至心情等各种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加花后的旋律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即使是同一演奏者在演奏同一乐曲时,这一遍和下一遍也有会有所不同。因此,之所以说能不能为江南丝竹记下谱子更准确的含义是,无论如何,我们记下的只是《行街》无数次演奏中的一次。换而言之,我们无法记下所有的《行街》,而各种各样的《行街》又确实是同一个《行街》。

这话听上有点象绕口令,但这正可以提示我们在欣赏、演奏及分析中国音乐的时候,忽略乐谱之外的变化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西方音乐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一种“聚焦式”的经典文化。对他们而言,树立典范的观念使他们乐于把一切即兴中发挥的美固定下来。而中国人的兴趣更在于“散点式”的即兴变化,在于“移步换景”,我们往往更能从每一次的细微变化中体味出莫大的乐趣。

谱例5《欢乐歌》 :

笛子谱:

从以上谱例中我们看到琵琶和笛子的加花不尽相同,那正是因为琵琶和笛子的演奏指法、音色不同,熟悉自己乐器特性的演奏者一般都会选择较为顺手的品位或指位进行加花。琵琶的音高是在品位上完成的,因此级进及小音程跳进和符合其四度过弦特点的旋法比较多见;而大音程跳进由于需要换把或超过2根以上的过弦,所以在演奏员即兴的加花中不太常见。(琵琶的定弦为C调的6326,江南丝竹乐曲多为D调,定弦即为5215。)笛子是吹管乐器,不论什么音程,只需通过十指的按孔就可以完成其音域内的任何音程跳进,而不需考虑换把、过弦等技术问题。因此,一些大音程的跳进对于琵琶来说可能在技术上比较困难,而对于笛子演奏者来说却能运用地十分自如。相反,一些琵琶很容易做到的级进进行对笛子来说,由于手指的穿插按孔反而在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如353的进行或454等等。另一方面,笛子的音色比较容易在乐队中“串”出来,因此间插的八度等大音程进行往往会为音乐增添一抹亮色。

第二是符合地方音乐特点。尽管中国音乐中的很多“加花”看起来十分复杂也难以学习,但比较有经验的演奏者及老听众不难发现,除了以上所说的乐器特性以外,各地不同的音乐语言也是加花的重要依据。请看以下2个谱例:

谱例6:广东音乐《平湖秋月》

谱例7:广东音乐《一枝梅》 :

加花是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组织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也是中国音乐即兴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音乐所谓“单声思维”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演奏者将这种横向线条中的变化几乎扩展到 “无限”的地步。这种“无限”不是谱面上的无限,而是超出谱面之外的无限,是根植于演奏者及欣赏者的审美习惯、文化特质的一种无限。

与西方音乐一谱一曲的情况不同的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大量的“同名异曲”的情况。

如同为一名的《渔舟唱晚》,却因为地方风格的影响,潮州筝曲《渔舟唱晚》和广东音乐《渔舟唱晚》有着迥然不同的意境;或同是称为《一枝花》,板胡独奏和二胡独奏也因为乐器性能及技巧上的差别而使音乐性格有着很大的不同。“同名”的主要原因大多在于其原始母本同出一源 ,而“异曲”的主要原因则正在于各演奏者根据同一母本的不同加花变奏。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加花既是局部的,更是整体的,是整个一首乐曲的加花,它包含着每个演奏者对乐曲的再度理解和创作。

3、渐变的节奏

这个特点在《秋问》音乐会的开场曲,笛子独奏《鹧鸪飞》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完美。

音乐从淡淡的散板进入,在轻吟浅唱间,旋律逐渐成型,节奏也在不经意中逐渐加快了,似乎感觉“入了板”。而随着旋律的进一步变化和发展,节奏自然而然地加快,转入轻快流畅的快板,直至乐曲末尾的高潮。整首乐曲一气呵成,直叫人听得酣畅淋漓。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春江花月夜》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曲共分为十段,其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款乃归舟、尾声。乐曲从模拟的鼓声中缓起,随后,微波荡漾、优美宁静的春江景色在我们眼前缓缓铺开。随着曲调的反复和变奏,节奏逐渐快了起来,橹声急促,波浪起伏,乐曲的情绪也越来越热烈,最终达到很快的高潮。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非常多见。凡是对中国音乐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首散起的乐曲,随着情绪的投入,不知不觉中趋于热烈,直到高潮的末尾。节奏的渐变往往是随意的,但又是有一定倾向的:一般来说,很少有从快到慢的渐变,通常都是由散起到慢至快的发展。

西方音乐中速度的改变总是有明确的标记来标明,“快-慢-快”或“行板-小快板-谐谑曲-行板”这样的具有套曲原则的乐曲通常也有严格的速度术语。而中国音乐中对这类渐变的速度变化通常没有明确的指示,全靠演奏者自己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奏者之间不同的理解决定了一首乐曲速度发展上的不同。当然,这种即兴的发挥仍是要被限制在一个大的速度范围之内,例如上面提到的“一定的倾向”——不过一般而言,这样由慢趋快的倾向是为大多演奏者所中意的,而中国音乐早在魏晋时期的相和大曲中就有“艳”、“趋”、“乱”这样由慢趋快的形式。

演奏者在节奏渐变的即兴性,体现在演奏者对渐变程度的控制。近代西方音乐中的速度变化除了速度表情记号以外,还往往有精确的拍/分钟的指示。如 =144,这样一来,虽说不至于每次演奏都需要节拍器来控制速度,但每个段落的速度大都十分严格。而中国音乐却很少有类似的段落速度划分,更多的是演奏者根据个人的理解来控制渐变的程度。不同的演奏者之间的速度变化甚至可以达到非常大的差异。同是《春江花月夜》,上海音乐学院退休琵琶教师张祖培的演奏和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师林石诚的录音整整相差3分钟;而同是《阳春白雪》,卫仲乐和刘德海的录音更是相差有将近5分钟。

这对于一首只有10几分钟的乐曲来说,可见有较大的差别。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当然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贝九也有8分钟的速度差别。

但是,中国音乐中速度渐变的即兴性更为普遍和典型。演奏者对速度渐变程度的控制根本就是属于乐曲自身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演奏者在速度上的自由即兴变化甚至足以创作一首新的乐曲。这恐怕与西方音乐中所谓的演奏者二度创作有着根本的差别。

演奏者对节奏渐变即兴性还可以体现在演奏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决定“渐变”或是“不渐变”。也就是说在对同一首乐曲的处理时,演奏者既可以按照一定地倾向让速度由慢趋快,但同样也可以从头至尾地保持同一种速度。大多数的情况是演奏者根据某些仪式(如婚丧嫁娶)的进程和需要决定第几遍的时候将速度加快,达到乐曲的高潮。在民间,很多仪式过程相当长,而背景音乐往往是一首乐曲从头至尾地贯穿始终。如《行街》就是在队伍行街时演奏的,从出发到终点乐队走在队伍的当中,他们边走边演,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乐曲的速度慢慢加快,随着行程的结束,速度也达到了全曲的制“快”点。

4、 循环和终止

与渐变节奏相关的是中国器乐乐曲中的循环演奏和终止的不确定。这较多地体现于民间乐曲中。或是根据特定场合的需要,也或许根据审美的需要,很多乐曲都可以反复演奏或随意终止,而不会引起听觉或心理上的不适。上文所提到的《行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在江南丝竹中,的确有“循环体”的乐曲结构,即各部分前半的换头与变体和后半的重尾(合头)及反复 。象《三六》中不断循环反复出现的“合头”部分贯穿全曲,把整个乐曲环成了一个“圆圈” 。由此,乐曲可以循环不停地演奏,同样,音乐也可以在任何一个部分结束后就终止。从曲式角度来看,“循环体”并不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特点,西方音乐中也有类似的曲式,称为单回旋曲。

但我们似乎很少听到有人将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或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循环着演奏,或演奏到某一部分就自行终止。但在中国音乐中,并不只有江南丝竹中“循环体”结构的乐曲才可以循环演奏并任意终止。象北方弦索乐、河南板头曲、浙东锣鼓、苏南十番锣鼓等中的大部分乐曲都可以循环演奏及随意终止。

从现象上来看,循环演奏和不确定终止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音乐大多为某些仪式而存在,它有为这些仪式服务的特质。而从本质上来看,中国音乐发展的动力并非来源于音高之间的关系,而更在于节奏的自由及旋律延展中的细节意味。中国传统音乐之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是感性的、随意的,而非逻辑的、有强烈倾向性的,这就使得中国音乐的段落感并不完全存在于音乐的本身,而更依赖演奏者的感受及需要。如果说近代以来,西方音乐的功能和声(普遍存在于艺术音乐及民间音乐)暗示着西方人强烈的终极性,那么中国音乐里循环与终止的随意性则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理想中崇尚行云流水、随感而发的美学原则。

上文通过对中国器乐音乐即兴性表现的几个主要方面——“音腔变化”、“加花演奏”、“渐变的节奏”及“循环与终止”——做了一些现象考察后,我们发现,即兴性的特点在中国音乐中的表现并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因而我们不能疏忽对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对此,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一、中国记谱体系与即兴性

说起中国的记谱体系,最常为人所道的可能就是音高上的非定位及节奏上的非定量。与强调音高空间位置及节奏时间运动精确定量的西方五线谱不同,中国的大部分传统记谱体系都是以记录演奏方法及音位为主。

以中国记谱体系中最为完善的古琴减字谱为例,乐谱上并不确切记录绝对音高,而是以指法、音位来提示其所对应的音高。因此,对古琴演奏者而言,在乐谱和产生实际音响之间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打谱,或称读谱。由于减字谱并非重视谱上的“音”与琴上的“乐”的完全对应,而是强调演奏者在完成这个音过程中的指法和音位,这就给演奏者留下了巨大的自由空间,也就是即兴的余地。各人根据各自的流派、风格、理解对乐谱做出各种不同的阐释;而也正由于没有“固定”的音响,演奏者在演奏中把“即兴”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

这并不是说,正是记谱的简略造成了中国音乐中的即兴思维,而是简略的记谱与中国音乐即兴思维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为因果的。如果说提示性的简略(模糊)记谱为中国音乐的即兴性提供了莫大的空间;那么中国文化中的即兴思维也使得中国在长期的乐谱发展中并不需要一种更为详尽或标明音高定量的记谱体系。

中国本土记谱体系重视指法和音位,而近代西方记谱相对重视确切音高位置的重视,这其中的反差显示了中国人对音“过程”有着更为广泛的兴趣,而这种过程则正可理解为一种即兴性。音腔细微变化中的微妙韵味在定量音高的记谱中根本无法表达,倒是指法的运用更能暗示音色的表现力。古琴中的“吟、揉、绰、注”等不同指法所带来音色上的细致差别是演奏者更为注重的一个因素;而由于琴弦紧张度的不同,每根弦及每个徽位所发出的不同音色也是演奏者所着力追求的重点所在。受了古琴指法很大影响的琵琶谱同样也有着类似的情况。同样是一个音,上面标了“◆”和标了“ ”,在实际音响上有很大的差别,而比音响上差别更为重要的正是演奏者完成了这一“音”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记谱体系的传承并不着力于传“音”,而更在于传其乐谱背后的“经验”、“流派”或某种“程式”。这也正是中国音乐“口传心授”的原因和结果。 以中国记谱方法中的简略提示性相对于西方记谱中详细标准性,显示了中国人对乐谱之外的想象和变化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加花演奏中对骨干音以外旋律的无限变化、节奏在渐变的过程中自由的发展,及乐曲进行过程中随性循环及终止等,都在简略的提示记谱背后成为一种音乐发展的可能,一种审美的需要,一种中国哲学所崇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体现。

在对乐谱的解读过程中,中国音乐中的即兴之美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而事实上,中国的记谱体系用“无”或“淡化”凸现了中国音乐中的即兴之美的“有”和“丰富”。而这种表现方法也正暗合了中国文化中“生生不已、纵生大化”的美学思想。

二、中国音乐特有的社会生态与即兴性

对一种音乐现象的深入研究除了在技术及形式上的分析和剖析以外,我们还应将其扩大到其生存的社会生态及文化根源的角度进行更为宏观的考察。但由于这个问题涉面太广,所牵涉的内容也太过复杂;因此,本文在此仅就与中国器乐音乐即兴性有关的一些社会状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中国古代,严格地讲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音乐家,除了宫廷乐手可以算是专职的 音乐工作者外,最多从事音乐创作、演奏的主要就是文人和民间艺人。正如我们现在所知,所谓的“文人音乐家”并不是真的音乐家。事实上,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他们对音乐并没有特殊的兴趣,“琴、棋、书、画”于他们而言,与其说是兴趣的表现,不如说是修养的体现。音乐之于文人,更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而非我们现在通常认为的是一种技能和才能。

与文人相比,参与音乐活动的民间艺人要多得多,有的人甚至以音乐作为他们的谋生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或许要比文人更接近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音乐家”的意义,而不是相反。但是民间艺人的音乐活动往往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通常是伴随着某种仪式或活动而进行,由此,我们也很难把把这样的音乐活动同我们想象中的音乐会之类联系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家的音乐活动多为一种自发性的或是仪式性的,这就为即兴演奏提供了最初的可能。

1、 演奏者和作曲者的关系

正因为中国当时并没有专职的音乐家,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作曲者”或“演奏者”之分。西方音乐在18世纪以前基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演奏家”,作曲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占据最高地位。到了18世纪后期,随着李斯特、帕格尼尼等炫技派演奏家的崛起和此后录音技术的发展,西方音乐才对演奏者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但是相比作曲者的地位来说,演奏者的再度创作仍被视为较为不重要的。而在中国古代,情况恰恰相反,在中国的音乐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演奏者(演唱者)的记载(如魏晋时期的嵇康,唐朝时期的琵琶演奏家们,不胜枚举),在这其中尤以演奏者兼作曲者更为重要。而单纯的作曲者往往被忽略(也或许根本没有)。从这一点上既可以看出中国音乐的记谱体系使得演奏者的即兴创作完全达到和作曲者相同的重要作用(甚至更为重要);也可以看出中国音乐强调以演奏者的感受为中心、以人的实践感知为主体的音乐特征。而这正是体验即兴美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只有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演奏者和作曲者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即兴美的精髓所在——那是产生于演奏者各异的意念、感受、情绪及思维,心有微动而应诸于弦、管,从而完成整个音乐作品的创作。

2、演奏者和听众的关系

由于演奏者在中国古代所特定的生存状态,我们简单地以“创造”和“接受”来表明演奏者和听众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够妥当。事实上,若一定要用一种话来表明演奏者和听众的关系的话,更多的是相互之间的交流。

文人音乐追求审美主体的自我完成,这也就意味着文人音乐并不需要听众,演奏者本人就可以完成从创作、演奏到欣赏的全部过程。在此,文人追求的是心理与生理的贯通,人格与乐格的统一,音乐在他们手下更是内心精神与气息的对话,随兴而至的“气韵”是音乐的主导者,富于即兴变化的音乐特点在此处化为一种随兴的美,超脱于旋律的原本意义,而与演奏者的“神、气”合为一体。

而民间音乐由于所伴随的音乐活动使得音乐更具有其他的功能。除了演奏者以外的听众由于专注于活动或仪式的举行,并不关注音乐的细节变化,他们更需要的是情绪的烘托和鼓励,这正为演奏者提供了即兴变化的自由;而只有专注参与到演奏者演奏中的听众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美”,体会到每一次不同变化的魅力。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般而言,演奏者比听众对每一次不同加花或每一次安排音乐高潮的不同方式有着更多的兴趣。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娱自乐”。

而不论是文人音乐还是民间音乐,都没有一个类似音乐厅的大众传播场所。文人音乐 大多为“独居一处,孤芳自赏”。民间音乐则大多出现在庙会、集市及各种婚丧嫁娶的行进队伍中。

相比西方由经济简化模式和原则发展而来的音乐会体制所强调的表演与欣赏的概念,我们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更多以“聚会”的形式出现,以演奏者和听众的共同参与为目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听众或许并不仅仅是“听”众,他们与演奏者往往保持着密切和默契的交流。正是这样的交流使音乐演奏中的“即兴性”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部分;也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交流,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即兴之美的探求上越走越远。

综上所述,即兴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兴之美是中国音乐精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致概括了即兴性在中国音乐中的几个表现方面并粗浅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即兴性的演奏和创作方式所带来的即兴之美既与中国音乐的生产方式有关,也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有关,同时也与中国传统中哲学思想有关。同样,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粗略地看到,贯穿在中国音乐即兴之美的原则里,主要体现了精微奇妙的线性艺术感、细节意义的非凡表现力及注重神至而非形似的基本哲学观念。

由此可见,我们对中国器乐音乐中即兴之美的考察或许正如瞿小松所愿,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髓的探究,做了最初步的尝试。对“即兴之美”从表象到本质的探究则让我们在面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重新树立起更接近其本体之美的认识。就如在《秋问》音乐会中,瞿小松的目的在于“反击”中国乐坛上以肤浅的西方音乐思维方式“改良”中国本土传统音乐的做法;而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多次以西方近代艺术音乐为参照的目的亦在于试图让人们在演奏、欣赏、及评论、创作中国传统音乐时,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富特点的“即兴之美”,意识到传统文化中贯穿着中国精神的各种美的标准或原则。

如果说,在本世纪初,因为战争纷乱、民不聊生、经济落后、各种矛盾尖锐冲突的社会状况使中国人无奈地向西方“乞灵”的话;如果说,在5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及对苏联的态度使得我们无法重建中国音乐自信的话;如果说,到了80年代,由于“欧洲中心论”的灵魂仍飘散在中国上空以及国人对西方经济模式的向往导致了文化上的“西化”倾向的话;那么到了今天,随着在学术上“欧洲中心论”的进一步瓦解及民族音乐学的兴起、经济方式上中西方的进一步接近、文化形态上政治意识的淡化所造成文化意识冲突的升级和在观念上人们对于多元文化格局的认同,使我们在对待本土音乐及本土文化时比以往任何是一个时代都要更敏感;而我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所要“追问”的显然还有很多。 尽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作,每个时代也都有代表着这个时代美的观念。但是,当我们意识到方块的文字、点画波折的书法、写意的水墨画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构成我们每个中国人内在文化积累时;当我们仍能感受及感动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包括“即兴之美”在内的诸多美的原则时;我们有必要再进一步思考进入新世纪的人们为何仍留恋于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或许凝结在这种种古典艺术中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贯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从以往直到今天;也或许积淀在无数作品中的情理结构暗合了我们中国人从历史沿袭下来的文明历程,从今天直到未来。就象瞿小松在《秋问》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做点小事” ,笔者也希望通过对中国器乐中“即兴之美”的探究,抛砖引玉,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

参考资料;

2、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4、 同3

5、郑济民、胡锡敏编《中国竹笛独奏曲精选》,,香港上海书局出版,1985年,第47页

7、解金福、叶绪然、谢家国编,《中国琵琶考级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48页

9、同7,第67页

10、此处所引用的谱例是根据民族乐团前笛子演奏员(现已退休)李相庚(中国江南丝竹协会会员)和梁晁芳的演奏记谱。

13、可参见拙文“‘汉宫秋月’的同名异曲和同曲异情”,sh音乐学院音乐学系1998-1999第一学期学期论文

14、同13。除了同源于一个“母本”的原因以外,标题的借用、同一标题的重复使用、词牌名、诗词引句等亦是产生同曲异名的原因。但其中以“同源加花”最为主要。

15、张祖培演奏,翻录音带,1988年,lulu翻录;林石诚《琵琶十一课》,1993年,北京音像

16、卫仲乐演奏,卫仲乐之子提供录音,1987年,lulu翻录;刘德海,《刘德海琵琶精曲选》,1987年,上海音像出版社

17、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76年录于柏林爱乐音乐厅DGG出品;富特文格勒指挥拜鲁伊特音乐节乐团,1951年录制,EMI出品。

18、叶栋编,《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81页

19、三六的基本结构为:B-A-C-A-D-A-E-A-C1-A-尾声。其中A为“合头”。

20、单回旋曲式为开始段落同若干不同段落轮流出现,呈A-B-A-C-A-D-A……。上海音乐学院研究所王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654页,“Rondo”条目。

21、同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兴之所至 美在途中
发布时间:2019-11-18
如今,青年陶艺家谢克峰仍然延续山水题材,在陶瓷领域里,赢得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借山水怡情,以笔墨抒写胸中意气。小小的一方水墨世界,足以承载宇宙之大,品类之丰。谢克峰最擅长驾驭高温颜色釉。笔下的山水气势恢宏,雄秀壮观、烟波浩渺,构图新颖,颇为震撼人心。高温颜色釉采用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装饰胚胎,后经过高温烧制成有色陶瓷。由.........
美学视角探究中国舞龙运动之美
发布时间:2023-01-02
1引言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取之不尽的。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理解为社会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其中美学资源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1]我们的社会需要和谐,这是人的本质的需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即兴创作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即兴创作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即兴创作是事先不必作酝酿及准备的临时创作。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即兴创作的机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促使学生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奥秘和学习音乐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1音乐即兴创作的概念音乐即兴创作的概念,国内外有着许多观点与认识。《音乐百科词典》中:improvisation翻译为即兴演奏,认为这种演奏是带.........
电视与音乐的融合之美探究
发布时间:2016-06-01
电视音乐是从电影音乐中起源,经历了几十年的播出实践与电视制作,如今电视音乐已经向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发展,并且愈发鲜明在电视屏幕上地呈现出自己的艺术张力与规律性。音乐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声音艺术,它具有科学的、独立的、完......
即兴诗(组诗)
发布时间:2023-04-16
春游记 我先写打油诗一首: 春日田野上, 随手拍风光。 少儿恋花朵, 微博传村庄。 后改为儿童诗一首: 你一路上采摘着蒲公英。 你一路上追逐着蝴蝶。 你第一次如此亲近田野、村庄和风。 你说:“喇叭花开出了蜗......
美国摇滚乐的兴起与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 要 美国摇滚乐是在布鲁斯、乡村音乐以及叮砰巷音乐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表达方式。它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不仅在于它音乐形式的新奇,更在于通过音乐在消弭种族、文化隔阂等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 摇......
试论作曲家在即兴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动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即兴音乐创作作为一种相对于文本音乐创作更为灵活和自由的音乐创作形式而独立存在。在这种特殊的创作形式中,作曲家没有足够的时间按照文本创作的动机发展模式逻辑地、理性地并高度依赖传统作曲技法来写作,而是一种感性占据主要......
钢琴即兴伴奏
发布时间:2016-11-02
摘 要:钢琴被世人称为“乐器之王”。钢琴的即兴伴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技能,音乐教师一定要让钢琴即兴伴奏深入音乐课堂,为歌唱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小学音乐 钢琴伴奏 歌唱教学 对音乐教师来说,如果具备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
声乐与器乐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22-07-22
毕业论文 摘 要 《第9交响曲》是贝多芬全部创作的高峰和总结,它结构宏伟、构思广阔、思想深邃,意境高远,形象丰富多样,它开拓了交响曲的规模和技术手......
音乐之美
发布时间:2022-09-07
音乐之美我从小就喜欢音乐,除了唱歌,还喜欢中国民乐,十岁以后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拉二胡、京胡、板胡和小提琴,还会吹笛子、吹箫,曾在学校的晚会上演奏过,现在有空闲还拉拉二胡,听听音乐,聊以自娱。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孔子在齐国听韶乐演奏,心灵契入定境,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古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诸葛亮在城楼上边抚琴,边观山景,大唱《空城计》,说明周瑜和孔明都通音律。儒家对音乐的作用极为重视,所谓乐者,.........
中国戏曲“中和之美”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的集中体现,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上。中国戏曲以音乐为本位,追求音乐与天、地、人的和谐,是“和”的外在体现;其次中国戏曲“大团圆”的结构模式,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和谐安定......
浅谈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即兴伴奏能力作为一项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评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导致当前高职院校音乐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普遍较低。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对现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一定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水平,保证他们充分意识到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重要之处,丰富高职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关键词:音乐专业;即兴伴奏;钢琴;高职钢琴即兴伴奏作为当前高职音乐系的.........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钢琴伴奏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就即兴伴奏而言,它首先是属于音乐范畴,必然有艺术性这一共性要求;它也属于音乐表演范畴,也就具有音乐表演的特殊性即创造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同时,它本身还具有单一性即实用性、程式......
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前奏与尾声的音乐创作
发布时间:2023-04-03
电子管风琴是由传统的管风琴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具有较高集成度的乐器,与传统的管风琴相比,在音色方面更具有优势。在进行电子管风琴的即兴演奏过程中,对于所演奏的旋律的前奏与尾声的创作,是一段音乐作品的关键,因此是十分重要并......
汉文帝即位原因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 要]西汉时期外藩入继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皇太子继承制度上的不足,汉文帝作为西汉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外藩入继的皇帝之一,其从一个藩王成为皇帝并非偶然,汉文帝能继承皇位有其重要的历史原因,本文试从有关史料进行分析汉文帝即位......
中国扬琴音乐的审美初探
发布时间:2023-04-23
1前言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它不像绘画方法那样具有生动的视觉性,也不像语言那样具有准确的语义性,如何能够表现形象性,概念性的对象?在音符的变化,旋律的起伏运动之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音乐的价值在于让创作者更好地抒发......
即兴演讲语言的变异修辞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 如何在演讲中,特别是即兴演讲中抓住听众的耳朵,吸引他们的眼球是极为重要的。演讲者需要合理恰当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手段来点缀他们的言辞,而变异修辞的运用尤为值得关注。 关键词: 即兴演讲 变异修辞 运用 一、 即兴演讲概......
美国人身伤害之诉中“享乐损害”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9
论文摘要:“享乐损害”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法院并不采用享乐损害赔偿金这个概念,而是裁定“生活乐趣的丧失”的赔偿金。对于“生活乐趣的丧失”是否可以救济,若可以救济,它是“疼痛和痛苦”、精神痛苦或者......
体验音乐之美
发布时间:2023-06-24
体验音乐之美 体验音乐之美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体验音乐之美 更多 精品 来自 3 e d u 论 文 摘要:音乐是一个付诸听觉的艺术,它美妙动听,精......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
发布时间:2016-06-01
1问题的提出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是一个贯常的用法,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含义似乎无须深究,然本文将以对它的深究开始。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可析义为二:一是指在中国研究音乐美学(studying Aesthetics of Music in China;二是指研究中国的音乐......
谈论钢琴即兴伴奏的心灵自由的审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2-26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其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相关理论的学习,而要重视其实践教育活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钢琴即兴伴奏要求演奏者能数量掌握和应用声学、基础乐理、作曲理论、曲式分析、钢琴演奏技能等......
探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探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训练方法 吴 喜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已被广大的教师与学生认同。它是1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弹奏基础好或者弹奏基础差,要想真正地......
中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8
"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是指用钢琴为歌曲(或乐曲)快速并有效果地伴奏,起到对歌曲的补充和衬托的作用。而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则是在眼看旋律的同时,在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并能快速即时有钢琴键盘上演奏出来。它是理论......
农村中学音乐美育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在多年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非常喜欢音乐,爱好唱歌,有的同学甚至还养成了边写作业边听音乐的习惯。可是,真正地走入音乐的课堂上,他们又打不起精神来,毫无兴趣了。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教师我们将如何着手......
播音主持即兴素质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要;优质的基础素质是当前播音主持胜任工作,提升艺术魅力的必要前提。即兴,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就着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即兴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兴应该有两个重......
中国经济复兴之路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13
专业人士指出,不管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还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其实质都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如果这种经济模式得不到改变,经济危机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今天查字典范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经济复兴之路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轮纲
发布时间:2016-06-01
1前言 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审美活动的一门超经验性质的理论学科。音乐审美活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音乐审美经验,一是音乐审美观念。研究音乐审美经验的,是音乐美学史,它以时间为线索,展示在音乐审美历史上,有过哪一些音......
文化研究学科化即末途之旅?
发布时间:2022-10-25
引言 反对的杂语 在新时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各种西方理论或者思潮中,文化研究可谓姗姗来迟;直到大众文化已然大行其道地在中国发挥着意识形态书写功能的20世纪90年代,人文学者们才发现唯一在欧美已经成为显学而国内尚无系统介......
于交响乐中,听见唐诗之美
发布时间:2016-01-19
春秋时,吴国派遣季札出使鲁国。到了鲁国,季札听到了蔚为大观的周乐。听到《唐》,他听出了思接千载的陶唐氏遗风,听到《大雅》,他在乐曲深广的气魄里,听到了文王之德。当《魏》歌四起,那“大而宽,俭而易”的盟主之志,辉映着以......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探究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1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明确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探究思考,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开展过程中实现小学生音乐潜能的全面激发,为小学生形成理想的艺术素养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一、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兴趣的培养作为基本教学目标进行.........
利用乐高器材激发通用技术课学习兴趣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中,很多地方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乐高积木器材可以很好地解决工具和材料的问题。应用乐高积木器材,可以将许多活动直接搬到教室,不需要增加新的任何设备,而积木器材的搭建与拆装,也可以......
谈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对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3-22
一、缘起 自19 世纪起,教育界就不断有学者致力研究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即是其中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家。在心理学领域,吉尔夫特、托仁斯、麦克隆等研究者也在研究创造力方面颇有建树。然而由于研究......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探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 文 章 来源 自 3 e d u教 育网 摘......
《和声学》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和声学》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研究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师音乐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与核心。为不偏离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http://WWw.LWlM.cOm,紧贴基础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好地凸显“师范性......
中国古代音乐史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关键词】中国音乐;古代音乐史一、远古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民间音乐远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的中国民间音乐,先秦民间音乐主要收录在首部诗歌总集《国风》中,《诗经》收录风雅颂三类诗歌凡305首,风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阶段15国民间歌曲,共计160篇,国风民间歌曲多属北方风格,特点是歌词语汇通俗易懂,富有诗意,内容朴实自然,大量运用比兴的手法。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与越国统一我国东南地区,是民间音.........
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要:新课程要追求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只有学生创造并且发现到其中的美,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艺术氛围、开放课堂、利用必要的激励方式、运用恰当的教具演示、组内合作与组外竞赛、在游戏中渗透教学内容等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在美术课堂中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
探析我国器官捐赠制度之完善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器官移植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医学. 成为20世纪生物医学发展的一个代表性领域,无偿器官捐赠在一些国家已被视为是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文章通过介绍我国器官......
谈音乐教学之美育
发布时间:2017-03-20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美育教育,可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使学校成为音乐摇篮,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和美的滋润!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音乐的灵魂。每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使......
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与评价机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要:高校音乐专业由于近二十年来持续扩大招生,每年各个院校大量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而这些毕业生只有极少数从事专业表演、音乐研究的工作,绝大部分将从事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活动、音乐商业活动等工作。而在这些工作中,键......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铜管乐器是在唇部器官、呼吸、舌头、手的相互协调配合下完成演奏的,准确的说唇部器官就是号嘴,号嘴是铜管乐器最重要的部位,是声音产生的基础。对专业演奏者来说,号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保证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的联系,还能......
试析肖邦即兴曲的创作特征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肖邦 即兴曲 钢琴 浪漫主义 风格 论文摘要:肖邦即兴曲是肖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本文针对他的四首即兴曲的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由肖邦本身的创作特征引入到他在即兴曲创作上的风格特点,并详细分述了四首即......
谈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发布时间:2022-08-10
一、疯癫者与癫狂行为界定 在中世纪时期,麻风病给整个人类社会蒙上了难以散去的阴霾,大众对于麻风病的畏惧不仅仅在于疾病本身,还在于麻风病被赋予的负面意义,许多人认为麻风病人应该被隔离出人群之外,而疯人院也是在这一社会思潮......
中国梦与美国梦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深刻的内涵和意蕴,有深远的社会和世界影响,值得我们深入进行比较研究。美国梦的终极目标是个人成功,核心内容是“白手起家”,其产生和实现的土壤是关国精神和美国制度,三者交互作......
声乐演唱中音色的美学特质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01
声乐演唱中音色的美学特质探究 声乐表演是门形象当中含有抽象,感受当中渗透美学的典雅艺术,其美学特质包含典雅美、协调美、准确美与升华美等方面,音色不同所塑造的形象是不同的,在声乐演唱中,音色的美学特质,对音乐表现力进行了......
发现中国文字之美
发布时间:2015-08-26
墓 有坟谓之茔,无坟谓之墓,古者墓而不坟,今俗谓扫墓者,指其茔地而言之也。 墓是没有坟头的,类似烈士纪念碑。 盼 目黑白分曰盼,黑白分则视物益明,故盼亦训视,盼,流览也,流览必增媚态,故又为美人动目之帽。 怪不得......
声乐艺术美的本质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声乐艺术美的本质探究 声乐艺术美的本质探究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声乐艺术美的本质探究 歌词的内容美声乐艺术作为一种以唱为表现形式的语言......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在现代音乐艺术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声乐艺术学习过程中,为能够将其较好掌握,应当对民族声乐各个方面特征加强了解,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族声乐的美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声乐进行更好地把握及体会,也就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学习,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提升民族声乐演唱水平及能力。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学特征;分析随着现代社会对于民族传统文化.........
麻省中国医疗之路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2022-10-31
10月11日,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以下简称“麻省总院”)、珠海横琴国联康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横琴”)在珠海横琴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横琴新区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医院――美国......
让乐器美妙的声音加入我们的音乐课堂
发布时间:2022-08-15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推进,器乐进课堂的脚印开始遍布义务教育阶段的每所校园,在高举素质教育旗帜的今天,器乐教学对农村小学来说具有其必要性,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小学学生器乐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阐述了器乐......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发布时间:2023-04-12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含蓄”一词的寓意比较深远,它既指用辞方面......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含蓄”一词的寓意比较深远,它既指用辞方面的委婉,又指在神态举止方面女子的娇羞。含蓄美,如同一位羞涩的孩童,藏在古诗词中给人以寓意无穷的惊喜;藏在山水画中给人以叹为观止的意境;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里......
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30
关键词:扎实的演奏技巧是学好伴奏的基础;和声是伴奏的骨架;作品分析是伴奏的前提;复调是伴奏的保障。 钢琴伴奏是将钢琴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理论融于一体的课程,要求学生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一般说来,我们的伴奏课主要......
浅谈歌曲手风琴的即兴伴奏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要:手风琴是一件和声乐器,它即可以用于独奏,也可以用于伴奏,尤其是用于伴奏乐器,手风琴被运用的广度和普遍性更是其他乐嚣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它虽然受到构思的时闻局限......
简述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之旅
发布时间:2023-04-10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辞:李遇春的《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从文体角度入手,论述了中国当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传统之间长期被忽视的血缘关系,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传奇文体在当代演变的多元形态及其艺术得失,对当代小说如何进一步开辟新的艺术空间具有较大的启示性。论文视野开阔,观点明晰,示例丰赡。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按照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界定,1917年是.........
中国古典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国古典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研究 中国古典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研究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中国古典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研究 精品 源自数......
谈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发布时间:2023-04-03
喜爱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音乐审美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主观思想的,客观理性思想则是其次。音乐的本质是一种表演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它需要用表演形式来让世人体验音乐的美。音乐不像语言艺术,语言本身是具有语义性的,而音乐则......
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9
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 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 精品源自生 物 科 摘要:钢琴正谱伴......
培养小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之管见
发布时间:2022-11-2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让孩子们有亲身科学探究的经历,从中获取更多科学知......
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14
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 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 文章 来 源 3 e d u 教 育 网 ......
中国歌剧与戏曲音乐创演关系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中国歌剧与戏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对于歌剧与戏曲音乐创演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演变脉络,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歌剧和戏曲音乐的研究。 【......
高师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配弹艺术漫谈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综合性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基本功,是钢琴教师长期以来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高校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存在的明显不足,如何提高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谈“即现”舞蹈的美学透视
发布时间:2022-10-30
对于《流淌在时间中即现的舞蹈》这一实验性质的舞蹈作品而言,单纯的技艺呈现、叙事再现、情感表现都已经远远不能餍足其探索的野心,对于舞蹈本体的智性叩问才是关切所在。叩问的钥匙与津梁就在于即现这一概念,全场舞蹈水银泄地般由这......
美媒:中国即将在喷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发布时间:2014-01-23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7月1日报道,根据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智库“洞察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即将在喷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过去这一直是中国在制造现代战斗机方面的一个弱点。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副教授安德鲁 埃里......
传统音乐尽展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3-01-25
摘要:中华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音乐教育要通过民族音乐的教授,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
研究美国衰落之后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2-11-23
中国虽然国内成就非凡,但是迄今并没有谋求推广其经验。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美国衰落之后的世界,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
走进美国奇葩兴趣班
发布时间:2023-05-12
生活在美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孩子的特色兴趣班,既有技能型,如赛车、烹饪班,又有气质责任心型,如宠物班、领导人训练班等。面对这些奇葩兴趣班,我带着孩子好好体验了一把,发现这些兴趣班培养的不仅仅是“兴趣”。 美食兴趣班......
论“中和”是中国民族音乐之魂
发布时间:2023-04-05
提要:“中和”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以中国儒家哲学为灵魂的审美形态。“中和”的人文、艺术和谐观所传达的音乐美学思想,贯穿了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体系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观念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实践中随处可见。将“中和”思想称为“中国民族音乐之魂”,当不过分。关键词:“中和”思想,中国民族音乐,音乐理论,音乐实践。音乐没有国界,它是人类的,世界的,这是音乐的共性;但是,音乐.........
传统器乐曲牌的音乐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器乐在赣剧的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其中,弦乐器能够弹奏出较为优美的曲调,主要用于抒发人物的情感,多在室内表演;打击乐器能够演奏出各种各样的音色,且拥有极强的节奏感,可以使听众感受到温暖,有助于活跃气氛。赣剧不同于其他的戏剧,其拥有独特的江南韵味,是福建、江西等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戏曲文化。本文在分析赣剧传统器乐曲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当代创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研究赣剧传统器乐曲牌提供一.........
转基因食品:美国对付中国的“致命武器”
发布时间:2023-07-13
内容简介: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揭露中美关系的真相,新书运用详细的资料分析了美国的八大对华战略,包括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药品与疫苗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环境战争、媒体战争。同时分析了美国这些对华战略的软肋......
钢琴即兴伴奏者应具备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3-07-11
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技能,融合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演奏技巧和即兴理论知识。 即兴指的就是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形下,伴奏者依据歌曲的风格、内容等特点,在较短的时间里,临时进行的创作,创作具有目的性和逻辑性,......
地方本科高校实用性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临时起兴的钢琴伴奏教学的有利作用,并探讨了目前地方本科的高等院校在该方面的教学实际情况。最后,本文提出了临时起兴进行伴随歌唱的钢琴演奏教学如何增强实用性,主要通过提高授课老师在临时起兴钢琴伴奏和音乐......
“中国式硬汉”的人性之美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近年来,中外文学评论界都对“硬汉”形象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分析阐释。阳刚之气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美学情绪,阳刚之美又成为了八十年代以后的主要的美学倾向,“硬汉”形象的塑造更成为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时尚。本文......
扬琴演奏的音乐美之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04
扬琴演奏的音乐美之来源 摘 要:演奏者在演奏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自己的情感并用高超的演奏技术及充分的熟练来诠释作品。那么,除了这些基本因素外,要使音乐更具有表现力,气息的运用必不可少。深入的了解气息......
探寻乡村之美
发布时间:2023-02-0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诗不仅表达了他怡然自得的心境,更描绘出一幅清新的乡村画卷,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宁静、祥和,令人向往。美丽的田......
美国民主之源
发布时间:2023-07-17
即便在资讯发达、中美人员往来频繁的今天,在很多国人眼里,美国依然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对这个民族,我们常常抱有微妙而复杂的情感:既对它的所作所为有着颇多批判和不屑,又对其独特的现代化经历充满好奇,总想从中学到点“......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兴趣建构策略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本文从高中美术鉴赏的角度,提出要建构兴趣教学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探索艺术的热情。以美术鉴赏当中的教学案例为实战经验,给高中美术的兴趣教学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具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美术课堂 兴......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与美国音乐“人文”关怀的教育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1
1 美学始终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核心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各朝各代都曾提出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每一次的提出,都是对音乐美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中国音乐美学思......
中兴手机北美攻略
发布时间:2022-10-10
当黑夜笼罩旧金山湾,全世界最大跨度的单塔自锚抗震悬索海湾大桥(Bay Bridge)上开始排起长龙,汽车尾灯在暮色里闪烁,从旧金山一直延伸到奥克兰的甲骨文球场(Oracle Arena)。 而这里,也是中兴手机的主场。 2014年10月,中兴......
对中国民谣音乐兴起的批判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8
对中国民谣音乐兴起的批判与思考民谣音乐是众多音乐流派中的一支,由于其简单、纯粹、朴素自然的同时具有极强的现实感染力,是最为亲近大众的音乐形式之一,在当下的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十分流行,呈现出显著的大众文化特性,因此成为批判的对象之一[1]。中国的历史上从《诗经》开始就有诗歌民谣就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揭露、讽刺,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近代的校园民谣作为一种清新悠扬的音乐形式.........
戏曲器乐在早期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28
摘要:中国动画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跨越文革断层而两度辉煌,该时期的动画电影背景音乐大量采用传统的戏曲器乐,使得国产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鲜明的民族特色,获得诸多国际电影节奖项,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学派”。本文旨在分析......
浅析民族器乐音乐评论与乐评中的音乐
发布时间:2023-03-16
写在前面的话作为一名中国的音乐理论工作者和教师,笔者对于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总会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情怀。2016年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首届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征文(以下简称华乐杯评论)的活动。该赛事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征文采用了命题写作的形式,评论的曲目由组赛方设定,选择了若干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器乐曲(从琴曲《流水》《梅花三弄》到筝曲.........
内心听觉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1
一、内心听觉概述 在音乐界,内心听觉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已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它主要是指人类在其内心中进行的一种音乐活动,主要涉及到了人的听觉的意象。具体的来讲,就是当我们看到音符、乐谱的时候,可以不借助人声、乐器等外界辅......
声乐艺术的功能美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声乐作为一种美学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声乐在丰富生活的同时,还能舒缓人们的疲备,愉悦人们的心情,调节周围气氛,带给人们舒适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正面的影响。声乐艺术的美学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审美鉴赏功能、教育功能、社交功能和实用功能这几个方面。一、声乐艺术的审美鉴赏功能审美鉴赏能力,又称作审美能力,是指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它在人们学习.........
从《歌舞青春3》中探讨我国音乐剧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01-18
《歌舞青春3》作为北美票房冠军榜位的迪斯尼新片,以将近五千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北美电影史上首映周末票房不可匹敌的音乐剧.其不俗的战绩与剧组中的高水平歌舞人才是分不开的.受这部经典之作的启发,笔者认为发展中国音乐剧可以从以下几个......
让创新之“舟”在数学美育之“河”中探航
发布时间:2023-05-29
让创新之舟在数学美育之河中探航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认为这样做有用处。他之所以研究它,是因为他从中得到乐趣,而他之所以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环境、机械重复的过程,符号化、单一的内容,那怎能谈得上有何创新呢?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让学生受益,还要教师善于应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备课中将数学中的美挖掘出来.........
 简述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抽象观
发布时间:2022-09-02
西方音乐哲学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哲学新思路的开拓,然而,在中国自古参禅悟道及儒家中庸的思维模式下,音乐美学的走向大不相同。众多音乐美学的观点奠定了中国音乐功能论的事实。那么,音乐形式本身在审美过程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笔者在本文中将着重探讨音乐形式可否脱离内容存在的问题。一、《乐记乐象》中关于形式美的探讨《乐记乐象》中认为,音乐的声音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有所修饰才能达到美的效果。然后发以声.........
探究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23-06-12
探究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师要关爱每位学生实践证明,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更容易让学生喜欢,如果学生能产生这种积极的情感,他们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是幸福和快乐的。如何提高老师的魅力呢?我想,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和关爱每位学生,善于采取激励性的语言,通过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优美的语言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老师投入了情感,同样会得.........
简述中国新音乐的华美绽放——基于中国音乐学院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2-11-28
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展开,如何在音乐中传达特定群体的个性话语,如何用特定的音乐技法展现多样化的民族气质、人文品格乃至精神信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不仅是听者的迫切期待,更成为中国音乐作曲家的创作原动力。中国音乐学院,这所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作为办学理念的高等学府,分别在2015年10月上海爱乐乐团音乐季和201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以两场高品质的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
美国一战中的秘密武器:佩德森装置
发布时间:2022-08-26
美国加入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爆发,1918年11月11日停战,历经4年有余。关于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领土和经济纠纷。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刺杀,战争一触即发。在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强国都纷纷加入这场战争,使战争很快就扩散到全世界的范围。最初时,主要的战争双方是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协约国对战由德国和奥匈帝.........
略论晚清时期外销银器的“奢华”之美
发布时间:2023-07-15
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银质鼻饮证明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银器制作工艺,而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华贵的金属工艺已日趋成熟和普遍,唐代以后,尤其是清代乾隆以降,银器工艺达到了工艺水平的历史巅峰,深受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的广泛喜爱。而随着十八世纪中叶“一口通商”政策的出现,大批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商人开始了广泛地与中国商业贸易,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银制品也随着大批的商贸流通而进入了欧洲。为了更好的把握商机,开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