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严歌苓早期作品与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

严歌苓早期作品与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5 18:41:00
严歌苓早期作品与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
时间:2015-08-25 18:41:00     小编:

摘 要:本文集中讨论严歌苓在1980年代的早期作品“女兵三部曲”,将它们置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大背景中,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与分析。这三部作品,尤其是《雌性的草地》,其中已包孕着她下一时期创作的核心与精华,深入研究她这一时期的作品对把握她后一阶段的创作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严歌苓;军旅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性文学

从1981年发表小说处女作《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算起,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历程已经长达三十余年。如果要把她三十年的创作生涯做一个基本的划分,出国就是那一道分水岭。出国之前,初露端倪;出国之后,气象迥异。一般认为,严歌苓的重要作品都发表在出国以后,但她在1989年出国之前写就的《雌性的草地》不容忽视。

严歌苓的早期作品“女兵三部曲”的前两部《绿血》与《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小有成就,分别获得1987年“全国优秀军事长篇小说奖”和1988年“解放军报最佳军版图书奖”。它们可以用《白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次次演出:全身心投入;每场虽有即兴发挥,大部分却是规定动作。”①这两部作品定位明确,毫不溢出1980年代军旅文学、反思文学的基本框架,完全可以置于当时的中国文学坐标系中一起讨论。

一、绿色的血脉:《绿血》与

1980年代的军旅文学

以题材、风格论,《绿血》是一部纯粹的军旅小说。它于1986年问世,恰好处于军旅文学的“第三次浪潮”的潮头②。1980年代的军旅文学有两部界碑式作品:《西线轶事》和《高山下的花环》,《绿血》与它们有着互补同构的关系。

《西线轶事》只是一个短篇小说,但一经发表就赢得极高声誉,被评论“为1980年代军旅小说的基本格局埋下了最初的伏笔”③。它“一改以往军事文学的作风,独辟蹊径,不拘囿于写战场本身,而是把笔触伸到战场以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④作者徐怀中当年谈自己创作中的探索,已将其中的独特奇巧道明:“炮火硝烟只是战争之树的树冠,是一眼就看得见的。而一棵树,据说在地下的根部和树冠一样大小,如同它的倒影,把那些看不见的微细根须连接起来,可以缠绕地球多少圈。”⑤避开人人眼中常见的“树冠”而用力挖掘“树根”,这种开拓性的文风,对后来的军旅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山下的花环》对此有完美的承继和发扬。《西线轶事》是一个突破口,《高山下的花环》扩大和巩固了这个突破口,在思想上、艺术上有新的崛起和突进。它们两者题材相似,风格并不相同:《西线轶事》清新、细腻,如着色淡雅的水彩画,《高山下的花环》悲壮、浓烈,如浓墨重彩的油画,《绿血》更接近前者;在具体选材上,《高山下的花环》描写的是正面战场,《绿血》与《西线轶事》选取的都是战场的侧面,如同正与副的关系,又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南线战场可歌可泣的多幅画卷。

除了挖掘“树根”给读者以“历史纵深感”,《西线轶事》的柔美风格也令军旅小说的面目焕然一新。写战争而笔触婉约,表现人性美和人情美,孙犁早在1940年代就这样做过,但是经过了建国后几十年间军旅作品风格一律的豪壮雄浑,尤其“文革”中对人性的禁锢,《西线轶事》的出现显得难能可贵。徐怀中是一位有扎实的艺术修养和美学追求的老作家,起点高、眼界宽,熟谙外国文学作品,前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定为他所喜爱,因为《西线轶事》与之颇为相似:它们都描写战争中的女性,不仅写她们在战场上经历枪林弹雨,也写她们战前的日常生活,二者交织,笔调明快、活泼、委婉、隽永,充满人情味。瓦西里耶夫自谓,他让女兵们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可以“使作品更洋溢着深刻的激情……使我有可能赋予作品以更突出的道德含义和更强烈的感情色彩”⑥,道出了女性与战争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西线轶事》写女子总机班的六个女兵上战场十七天,去架设电话线。她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高温烘烤、毒蛇袭击、蝎子蚂蝗叮咬、就地如厕、和衣宿营、忍受生理不适急行军――这一切都是违反女性天性的;也在磨炼中飞速成长:起先越军的尸体都是她们跨不过的障碍,后来勇敢地跟敌人短兵相接并俘获了对方。《绿血》也与此相似:严歌苓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写一群进入战区作为“宣传队”的七个文艺兵的遭遇,他们在丛林、河滩、甘蔗田、淤泥地里跟敌人的生死周旋。话务兵、文艺兵,都是非主流的战士,活跃在战场“前沿后方”的侧面,《西线》是短篇,《绿血》是长篇,可都是截取几天的长度浓缩地表现战争。或许是出自女作家之手的缘故,《绿血》里浓雾中的孤身女兵,“这呆然的树,这浓浓的雾,像恶梦一样难以摆脱”,女性的情韵更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神韵,贯穿在情节中的对爱情的思索和感悟,如:“爱情是否也有它的演化过程呢?就像此刻,它表层的亮度熄灭了,而内核的比重在增加”⑦,也使作品带上了鲜明的女性特点。

这三部作品,虽然都是以女兵为主,却都设置了一个重要的男性与她们相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是瓦斯科夫,《西线轶事》里是刘毛妹,《绿血》里是杨燹――“一群女兵和一个男兵”,是它们的共同模式。杨燹和乔怡的爱情是《绿血》的主线,他们聚散的一波三折反映着时代的嬗变,这也可视为“历史纵深感”的一种。 《绿血》对英雄群像的塑造,则类似于《高山下的花环》。《花环》中的梁三喜、靳开来、赵蒙生等人物没有一个是概念化的化身,而一旦被作家李存葆创造出来后则成为战场上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绿血》中的人物也是人各其面:性如烈火、黑似“赞比亚”的杨燹,恬静聪慧、灵魂丰富的乔怡,自视甚高的音乐天才廖崎与挚爱音乐却毫无才华的季晓舟,朴实善良的田巧巧与自卑畏缩的“小耗子”黄小等,不仅气息如真,还颇具戏剧性对比。

《花环》的笔法是扎实的写实。《绿血》则大量运用时空交错的手法,长篇幅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意识流,将宣传队的青年人在战场上几天的横截面、在“文革”中的宣传队生涯、和战后的重新聚首三个生活平面串联在一起,几乎是无处不剪辑、无处不拼贴,在不同时空的接合处都有相同人物、或相似情节的契合对应点,可谓深具匠心。然而,在通过战争来表现社会的广度上,在揭露军队内部的矛盾和阴暗面的力度上,《绿血》显然远未达到《花环》的高度。《花环》只是一部8万字的中篇小说,而作家敏锐地抓住了这场战争的特点,对战争与当代生活的关系进行了一次立体交叉扫描,将前方与后方、高层与基层、人民与军队、历史与现实有机地勾连起来,大刀阔斧地揭示了军队的历史伤痛和现实矛盾,令人振聋发聩。如两发制造于“文革”的“臭弹”,在战场上的千钧一发之际竟然哑然,这个情节的设计正好比“系千钧于一发”,仅此一笔,就多么有效率地控诉了十年动乱对整个经济建设,包括军事工业在内的严重破坏及其恶果!相比之下《绿血》的笔力弱很多,它写军中高干子弟的飞扬跋扈,这与《花环》中高干为子女安排“曲线调动”、乃至上战场前把电话打到前线指挥所去“开后门”,程度不可同日而语。《绿血》主要表达的是战争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巨大震撼和净化作用,这与《花环》一脉相承。战友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结下的赤诚情谊消除了生活中的过往恩怨,大家带着全新的精神风貌一起走向新生活。这个主题严歌苓圆满完成,如她借书中人物之口阐释书名的寓意:“军人的队伍像强大的绿色血脉,流动、循环……”⑧。所以《绿血》是一部纯粹的军旅小说,风格清新,但局限明显。太明确的主旨,和情节的过分戏剧化,“使得文本没有了可供二次阐发的空白点”⑨,可见严歌苓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还是比较稚嫩的。

二、纷扰的思绪:《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与1980年代的反思文学

我动不了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我快死了。对这点我特别明智。不过我还是想动一动,这个姿势死起来太不舒服了。我几乎被倒悬着。山势很陡,我头朝下坡躺着,不久前那场泥石流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把我搁在这儿。

……我的死,多少有点马虎。本来挺壮烈的事,搞得像不了了之。

……我得设法改变一下首足颠倒的睡姿。谁有团支书哪个本事?他酷爱拿大顶,并多次介绍:拿大顶能使身体得到最有效的休息。⑩

调侃英雄形象,是《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通篇的基调和主要问题。

在反思的背景和内容上,《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可以和李存葆的《山中,那十九座坟茔》(1984年)和毕淑敏的《昆仑殇》(1987年)放在一起讨论,它们都对极“左”年代中的荒唐行为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反思。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11}以极“左”年代为背景,揭示了军旅生活中造神运动的严重存在和严重后果。那些淳朴的战士,一个个胸怀理想、积极进步,然而他们冒死修建战略坑道只是为了某些领导捞取政治资本铺路。为了在地质条件极其不利的山体重建一条“地下长城”,一个“锥子班”几乎全部覆没,山中堆起十九座新坟。战士们死得毫无意义,他们“把生命的圣水倒进了‘龙须沟’里”。战士们牺牲后,上级要做的事就是采访、报道、宣传,编造他们临终前的“时代最强音”,给“英雄集体”中的每个人,无论死了还是活着,都戴上一顶“英雄帽”。英雄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了封号和“英雄帽”,唯独这集体中最值得歌颂的英雄――营长郭金泰,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没有进入烈士的行列。

无独有偶,《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有个郭金泰,《昆仑殇》{12}中有个郑伟良。这两篇小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的故事发生在1968年,《昆仑殇》的故事发生在1970年,都是描写生活在极“左”年代的军人,荒谬地服从一切命令,执着地遵循极端政治教条所宣扬的生存方式,直至跌入生命的悲剧而不自觉。《坟茔》中是挖坑道,《昆仑殇》中是拉练――徒步、背负辎重、吃忆苦饭、听从号令,穿越海拔5000公尺以上、摄氏-40℃、缺氧、无水的死亡地带“无人区”,结果是一个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在狰狞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的“革命”环境中陨落。参谋郑伟良对他的司令“一号”提出了对拉练行动的反讦和反思,思考力明显超前的他也在拉练中牺牲。“反思文学中的英雄几乎都是恶风浊浪中的独醒者”{13},郭金泰、郑伟良是那个时代中真正的英雄,他们与极“左”年代中大肆宣传的“英雄典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基于此,严歌苓在《一个女兵的悄悄话》中写道,所谓“英雄”,在那个时代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是“一个教条的形象,一个公式化的形象”,“好像每个英雄都有一模一样的文章等在那里,只等他们一牺牲,就登出来”{14}。陶小童被抢救过来后,立即被记者们包围,让她说她失去知觉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什么。他们连追问带开导,终于写出报道,他们报道的英雄陶小童连陶小童自己也不认识了:一个浑身闪耀着理想之光,充满可望不可即的优秀品质,一心想着献身献身,不顾一切去送命的人。陶小童身陷泥石流之时运用的荒诞和调侃语调,与此构成联系,而这种认知,也是经过了一个过程才达到的。陶小童本是一个感情细腻、善于思考的女兵,她身处的时代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个人只有掩藏、扭曲真实的自己才能达到,人们不断地让她“丢掉你那一套”,于是她真诚地这样做了,像蜕皮一样接受改造,不再写日记、诗歌,不再顺从自己的心去爱个性鲜明的徐北方,撇下相依为命的阿爷,她“出操、扫地、喂猪、冲厕所,猛烈地干着这一切”,而她的内心却备受煎熬,因为这一切都有违常情与本心。她终于真正内化了全套的信仰,完全符合了那套标准,变成一个面目全非的人,成为英雄。在濒临死亡的时刻,她清醒地意识到,为了追求信仰,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她丢失了。她“在精神上经历了一个从‘我’到‘非我’的历程;从一个纯朴真诚的自然天性,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否定,终于被化成了一个‘左’的典型而面目全非了。”{15}

《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的荒诞基调,严歌苓在后记中的自述说得很透:“十多年前,我们存在于这些生活之中,毫不怀疑它的合情合理,而多年过去,当我的目光几经折射去回望时,当年合情合理的生活就显出了荒诞的意味。于是,我便对同龄人整个青春的作为感到不可思议。十年,我们赤诚而蒙昧。反常的社会生活必产生反常的心态,种种不可思议的行动便是反常心态的外化。因此‘悄悄话’一眼望去,满目荒唐。”{16}

三、越轨的笔致:《雌性的草地》

有人说“没有资料显示严歌苓在国内是一颗有潜质的文学新星”{17},此言反映出当时的大陆文坛忽视《雌性的草地》的事实。《雌性的草地》1989年出版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鲜有反响。陈思和教授认为严歌苓“从《雌性的草地》开始显露独特的语言才华”{18},严歌苓自己至今仍然说是这部小说最大程度地表现了她的才华。就是从这第三部开始,严歌苓有了“越轨的笔致”。

1. 题内闲话:“怪胎”与“性感”

由于题材、主题和手法取向上的多极性,《雌性的草地》难以在文学流派上给予明确界定,它与军旅文学、知青文学、性文学都有着丰富的联系,同时又区别明显,经常体现出特异之处。

2. 军旅背景让位于草地空间

从故事的背景上,《雌性的草地》也从部队组织脱逸了出来。牧马班的姑娘们是被输送到川、藏、陕、甘交界的一片草地上去牧养军马,这里地老天荒、与人烟隔绝,虽然有一名领导她们的指导员“叔叔”,但她们与组织的联系松散,等到她们牺牲了青春、美丽、亲情、恋情、乃至生命终于把马“牧”成,才得知部队已经取消了骑兵建制,军马不再被需要,她们也早已被遗忘在那片让人无法生存的草地上。这样,女子牧马班事实上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她们被播洒到无人的草原,被缺席的组织和自觉的信仰引导着,唯一与她们亲近无比的是大自然,她们与天、地、畜、兽都建立起了奇特的关系。如此,小说就脱去了军旅背景,而代之以草地空间,组织纪律让位于自然法则。 3. 理想主义的牧场

按题材划分,《雌性的草地》也可以归类为知青文学。梁晓声、张承志、史铁生等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都曾是时代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对那一段知青生活中的情感记忆难以忘怀、矢志不悔。他们固然明晓“文革”、上山下乡不过是一场掩盖在革命口号下的骗局,但他们憎恨的只是骗局本身,而对自己当年献身边区的真挚热烈的情感和行动并不感到后悔。他们注重并怀恋那些岁月中的无私与崇高,作品中也充溢着向往、眷恋和对英雄主义的赞颂。他们插队的地点,梁晓声在北大荒,张承志在内蒙,史铁生在陕北。延续我们刚刚说到的草地空间的话题,可以选择张承志的《金牧场》来与《雌性的草地》类比。

张承志是名副其实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自小接受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深入骨髓,使他形成了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人格模式,和庄严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文革”后期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红卫兵运动的继续或变奏曲,那一代人凭借着类似于宗教的热忱和浪漫主义的激情涌向农村的“广阔天地”,去“接受再教育”。“由于脱离了政治雷霆和精神风暴的中心,由于原始而艰苦的生活本身的磨难,这一代人出现了第一次精神分化。大部分人开始从宗教执迷中清醒过来,他们回顾自己走过的歪斜的脚印,滋生出前所未有的迷惘和历史沧桑感。然而也有一些人如张承志笔下的主人公,却一直未挣脱宗教热忱的缠绕,他们在继续维护其理想的纯洁度和崇高性中,不知不觉地与‘广阔的天地’、与那里的大自然同化了。”{23}张承志的理想主义,由社会理想升华为人格理想,“那种理想已经是一种人生境界,而不再是一个政治目标”{24}。

从“女兵三部曲”的历程上看,《雌性的草地》延续了《绿血》的激情和《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的反思,在累积之后发生质变,形成飞跃。它仍在反思,但已去除了如《悄悄话》般的“十分明显的政治反思和批判的倾向”;它激情犹甚,但不是“那种最能引发人们同情的,为知青说话的功利性极强的激情”{28}。延续严歌苓自己的比喻,既然这个女子牧马班是一个“试验”,那么她这部小说就是聚焦这个“培养皿”,观察这群“活细胞”的生长和变异过程。由“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指引,导致小说的主题有了这样的走向:这群年轻女孩在常人甚至无法活下去的草地上牧马,抵抗烈日、暴风、狼群、豺狗和土著的游牧男人,她们为了生存与“革命”,必须去除自己身上合乎人性的部分、属于雌性的部分。严歌苓描绘这群铁姑娘的非常境遇和情感,目的是为说明:“人性、雌性、性爱都是不容被否定的”{29}。从而,《雌性的草地》在主题上比一般的知青小说有所超越,更加复杂。

4. 草地空间中的有利元素

对知青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张承志来说,草原是向他“洞开的宝藏”。他在草原深处生活多年,潜心体悟;若干年后告别草原,重返都市,他发现草原文化已有力地重塑了他。在他为自己塑造的坚强男人的内里,横亘着一个细腻、纤敏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在作品中被投射成大草原的壮美、纯净与大爱包容。对草原,严歌苓也足够熟悉,不只是一个旁观书写者。她年轻的时候,曾经六次进藏:“西藏给了我很多。在我青春的时候,西藏使我成为今天的我。它那种景观,让你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入了最初浅的思考。为什么我能写出《雌性的草地》,人啊,狼啊,狗啊,马啊,鹰啊,羊啊,种种的生命。我在写这个小说时大概30岁,而在我十几岁进入西藏时,我已经在好奇了。西藏让我震撼,那样的山川不是哪里都有的。只有西藏。”{30}正因为“那样的山川不是哪里都有的”,西藏这片神奇、灵异的土地,使得《雌性的草地》中的许多情节成为可能,倘若脱离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小说就不能成立。草原,“草地空间”,不仅作为故事中知青生活的大环境而客观存在,还是她主观上大力倚仗的有利条件,她最大限度地利用它来推动情节发展、制造戏剧化的场面。

由于沈红霞一心追寻崇高、神圣、精神永存,严歌苓行了大胆的一笔,触目地设计了两个先辈“魂灵”来与沈红霞展开对话:一个是过草地时牺牲从而永远留在了这片草地上的女红军芳姐子,一个也是牺牲在这片草地上的青年垦荒队员陈黎明。正是这片草地,与这两个“魂灵”密切相关,虽然她们是“另一种生命形态”,但在地理逻辑上是成立的。“沈红霞知道,这片草地在三十年前被荡平过。红军像翻耕土地一样将草地揭去一层皮,之后草地在他们沿途铺下的身体上更旺地新陈代谢。”十多年前的青年垦荒队也曾在这片什么都不长的草地上开垦,他们使用过的康拜因还留在场部:“一堆机器的尸骨”,垦荒队员的墓碑也在姑娘们打草时被刨了出来。西藏又是一个笃信神灵、魂灵的地方,“魂灵”的出现,艺术性想象也有现实依据。严歌苓尽情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让两位革命先辈的“魂灵”来与在精神上始终追随她们的女子牧马班成员沈红霞不断展开对话,探索苦难的意义,因为“理想这类话题只有与牺牲者交谈起来才感到不空洞”。一心要为理想献祭的沈红霞甚至超越了这两位革命先烈的境界,令她俩也心生惭愧,同时又未必认同,这样作者反思的态度就有了多个层面。

用牧马这种艰苦卓绝的形式达到一种伟大的实现,沈红霞在这个角度上像是张承志的代言,然而牧马班的真实结局,决定了严歌苓小说的反思走向。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小点儿,她的出现也与草地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个出现时只十六岁的女子,在“文革”的混乱年月中犯下命案,只身脱逃,潜入这片草地。只有在这片地老天荒与世隔绝的草地她才有可能躲避天罗地网的通缉令,藏匿起来。小点儿一身的毛病:不良的出身教她从小就会偷会骗,毒辣、淫荡,寡廉鲜耻,富有心计和手段,这些毛病使她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得以混进女子牧马班这个集体;同时她的美貌又命中了指导员叔叔心中的软弱部分,他不由得在政审之类的关卡上打了马虎眼,让小点儿留下了。小点儿在牧马班里给大家做饭,政治神经敏锐的沈红霞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放牧点,跟小点儿没有照面的机会,给了小点儿相当长的一段潜伏期。最终,还是沈红霞认出小点儿是通缉令上的罪犯,而那时小点儿在这个集体中逐步受到浸染,已经洗心革面成为新人了。小点儿在暴露身份之前,许多的情节也必须依靠她来展开:一个美丽又邪恶的女性参加进一个女修士集体,会有多么激烈的人性冲突从中发生。

草地是牧马的地方,所以女子牧马班的姑娘们来到此地;草地远离社会和人群,草深长茂密,又引来了负罪的小点儿。草地上除了人,更多的是狼、狗、马、羊这些动物,它们身上也同样发生着生命的故事,与人类构成类比的关系。连草地中的草,无边无际半人多高的野草都会突然与那里的人相纠缠,造成一个情节的环扣。草地是这一切的关键,把这一切都集束起来。

由此可见,草地空间中的“每一个部件都可以成为情节发展的机关,同时也制造出或精彩或惊心动魄的戏剧化场面”;草地这一空间也“像一个磁场,将小说中零散的角色吸引汇聚,像连锁反应一样制造出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并推动情节不断向前发展”{33}。

5. 归结于性

基于草地空间的性质与格调,小说《雌性的草地》具有粗犷、雄浑、冷峻、神性的风格。牧马班的姑娘们是它要表现的焦点,而草地上的其他生灵:马、狗、狼等,也都被有意识地摄入焦距,它们都被集中在写性的主题之下。

1985年前后,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性意识的觉醒与高涨。文学在表现人的时候,从人的社会属性转向人的自然属性,从人的理性内容转向非理性内容,从文明的人转向自然的人。小说对人的关注不再仅限于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而是以极大的热忱转向人的生命――生命力和生命状态。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写了人性的两大根本问题:食欲、性欲,写它们的满足与否对人的影响。张贤亮不是孤立地探讨性的问题,而是把它与其他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来表现,比如人的性功能与社会创造力的关系。他以“性”为视角,抨击严重扼杀人性、扭曲人性的社会政治力量。单纯写性的是王安忆,她的“三恋”及《岗上的世纪》,淡化性爱之外的一切社会历史因素,把性爱写得淋漓尽致。她阐述她的创作意图是“性爱本身就反映人生”;“如果写人不写其性,是不能全面表现人的,也不能写到人的核心,如果你真是一个严肃的、有深度的作家,性这个问题是无法逃避的”;“我是想知道,当人类,当两性彻底摆脱开一切社会的功利和金钱的困扰后该是怎样的”{34}。随后还有贾平凹的《黑氏》,铁凝的《麦秸垛》、《棉花垛》,刘恒的《伏羲伏羲》等大量作品,都不约而同在性的领域进行了探索。性意识迅速地向各种题材和主题的作品渗透。

《雌性的草地》在性的方向走得深而远。它集中写性、雌性、人性,包括与人的性相通的动物的性,严歌苓说她写这部书是为了“伸张‘性’”,“性爱是毁灭,更是永生”,“以血滴泪滴将一个巨大的性写在天宙上”{35}。 回到她的草原上,对于草原,严歌苓和张承志都有触及本质的把握――马,并有浓墨重彩的抒写。“假如说草原不能说明它自身,那么只添一匹酣饮的马,就使草原的概念明确了。”{36}马是草原的精魂。《金牧场》和《雌性的草地》里都有一匹最神骏的马,是那种草原上不会有第二匹的马,在《雌性的草地》里,它是红马。红马奔跑起来没有蹄音,如同一个惊叹,是草原上所有骑手的美梦。红马的伴侣叫绛杈,也是一匹红马,严歌苓特别说明她起这个名字因为它有草原风格,并说“我笔下每一个生命都是因为悲剧需要”。这两匹马在草原上两情缱绻,宛如神仙眷侣,而沈红霞为了让它成为一匹合格的军马,不顾所有人反对使它承受了被阉割的命运,这是全书最令人扼腕的悲凉一幕:

红马悲惨长嘶一声。它看着苍天,天不是蓝色,而是紫色;紫色渐暗变黑,一滴巨大的雄性血渍溅在天幕上。它不动了,不挣扎了,疼痛一过去,什么都平息了。随着苍天上那滴血越来越大,它感到世界彻底变了个样,平平的草滩,淡淡的山影,全都惨白惨白。原来就是这样一个单调平淡的世界,一切生命都还这样兴致勃勃地活在其中。它感到乏力、乏趣。当它慢慢支撑起身体,天和地调整了位置。那巨大的血滴干了,成了块不干不净的血痂。它站稳,同时感到了毁灭和新生。……

……人后面走来了那匹红色的母马。你欢蹦乱跳什么呢?你这匹傻里傻气的母家伙。我走了。人要我往哪走我就往哪走。烦恼和欢乐一齐去掉,也挺好。别这样跟着我,别来烦我,以后属于我的就是吃喝与卖命。请离开我吧,因为我再也不认为你美。{37}

从此之后,红马神采尽失,直至默默死去。这一情节有力地说明了全书的主题:“要成为一匹优秀的军马,就得去掉马性;要成为一条杰出的狗,就得灭除狗性;要做一个忠实的女修士,就得扼杀女性。”{38}

马有马性,狗有狗性,狼有狼性。牧马班中唯一做过母亲的女性柯丹,有一只老母狗姆姆与她彼此理解,互相映衬,从中凸显的是母性。姆姆外表丑陋,令人嫌弃,但它善于生养,生产过无数漂亮优秀的儿女。当人们把它这架生育机器最后产出的不合格产品――一只小怪胎处理掉时,它拼了老命去护犊。与此情节平行,柯丹怀上了叔叔的孩子,她在恶劣的环境中想尽办法掩藏,在雪地上把他生下,伪装成是一个捡来的孩子。所以,柯丹一眼就看出大家想杀来吃的姆姆正怀着孕,而姆姆也同时看清瞒过了所有人的柯丹“身体里正成熟着什么;她因负载着另一个生命而显得庞大且丰满”。这种彼此的理解是一个雌性的世界,一个感性的世界,这个雌性世界有另一套准则,迥异于那个时代的准则。严歌苓谈到,她写作《雌性的草地》时,将主义、理想作为“雄性体”,与雌性形成对立关系。而小说不局限于雌雄关系的对立,它写出了草地上的人与畜、人与荒野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吸引、相互钟情、或相互敌视的关系,这是更广泛的意义上的性{39}。

小说对狼的描写尤其精彩。那一对被姆姆叼回来喂养大的狼崽,其中一只“金眼”结合了狼和狗两种动物的优秀属性,高贵、孤傲、忠实、自尊,却被人当作非狼非狗的东西消灭了;另一只“憨巴”因为历经了狗的生涯、了解狗的屈辱而不愿做狗,它蔑视它的兄弟违背天性的忠良,最后它顺从自然回归原野,重新成为狼,甚至成为狼王。严歌苓在小说中展示的对狼和狗的深刻理解,令人联想到杰克・伦敦,他正是她幼年时最喜爱的作家。杰克・伦敦的名作《野性的呼唤》写狗变成狼的故事,《雪狼》则是狼变成狗的故事。《雌性的草地》中的这一对狼/狗,它们的命运也是奔向小说的主题的:金眼去除了自己身上本能的狼性,对人类忠心耿耿,结局却是身名俱灭;憨巴回复了天生的狼性并充分发展壮大,虽然最终也是一死,被人高高吊起示众,它脸上却是一副仰天大笑、不枉此生的神情。

人物的命运,也是同样走向。小点儿从前一身缺陷,却是一个完整的人性。她进入女子牧马班的集体中,被她们的精神和生活一点点感染,一点点改变,尤其一场纯洁爱情的洗礼,使她涤尽了生命中的污渍,灵魂得到了净化。她改邪归正的过程,恰是她渐渐与她可爱的人性、迷人的缺陷相脱离的过程。与她两相对照的是沈红霞,她一心朝着理想去奉献、牺牲,放弃人的天性,虽然出发点是最善,结局却是残酷、幻灭。女子牧马班的失败告诉人们:人性、雌性、性爱都是不容被否定的。

《雌性的草地》在结构上庖丁解牛,在叙述上扑朔迷离,富有现代派的特色。写作手法上的某些创新如“故事的剖切面”等,可见它在艺术性上的匠心独具。但是《雌性的草地》在大陆的初版没有引起关注,几近默默无闻。严歌苓出国前写作的“女兵三部曲”,前两部是被挟裹在文学潮流中,这突破性的第三部,要等到她将来声名大噪之后才被给予应有的重视。而写完《雌性的草地》后出国留学的严歌苓,随即步入了文学的新天地。

③ 朱向前:《从建构辉煌到对抗消解――转型期的军旅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⑥ 李万钧:《外国小说名著鉴赏》,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⑦⑧ 严歌苓:《绿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

1

8、418页;第480页。

⑨ 张洁:《严歌苓小说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11页。

{11}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昆仑》1984年第6期。

{12} 毕淑敏:《昆仑殇》,《昆仑》1987年第4期。

{15} 蔡葵:《从“我”到“非我”――读〈一个女兵的悄悄话〉》,《解放军文艺》1988年第4期。

{16} 严歌苓:《“悄悄话”余音》,《一个女兵的悄悄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73页。

{18}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23} 杨经健:《一个理想主义英雄的精神漫游――兼评张承志小说的宗教意味》,《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24} 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28} 黄国柱:《留恋芳草地――长篇小说〈雌性的草地〉读后》,《雌性的草地》,台湾尔雅出版社1993年版,第487页。

{29} 严歌苓:《从雌性出发》,《雌性的草地》,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0} 陈黎:《严歌苓:死了都要爱》,《南都周刊》2006年7月9日。

{32} 王冠含:《〈雌性的草地〉中的草地空间》,《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33} 王冠含:《〈雌性的草地〉中的草地空间》,《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探究电影《1980 年代的爱情》改编
发布时间:2023-02-07
从小说到电影的跨媒介叙事,不同的艺术符号并置,产生不同的文本诠释,也引发了关于文学改编成电影的伦理探讨。野夫的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在2015年由霍建起执导改编,作者在《代跋》敞开心扉:他是要追忆那一代人的纯真,不再有的青春过往、伤痛遗憾。那种克制成全而又纯洁神圣的情感,足以成为一代人隐秘的骄傲。导演霍建起镜头下的爱情故事,平静、温婉和淡雅,将唯美发挥到了极致。两种媒介,便有两种审美体验。小说.........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发布时间:2023-03-02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日本哲学家西周于1867年在其着《百一新论》中首先使用“哲学”一词。而“哲学”一词由日本输入中国,具体年代不详,大约在19世纪最初几......
新时期下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国形象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强大,大批的华人涌向美国发展。因而催生了不少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作家的优秀作品。美国形象这一题材在众多的作品中颇为引人注目。本文尝试对部分作品中的美国形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展现作者......
1950年代诗歌中“新中国”的想象与抒写
发布时间:2023-07-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此之后,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新中国”不但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文化想象,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文化共同体”。1950年代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关于“新中国”的国家想象与文化认同,而今,半个多世纪过去,对当时的这种诗歌写作进行重新观照,可以发现一些有意味的话题。一、断裂式的时间神话与颂歌模式“新中国”的叙述体现了一种断裂的时.........
王以敏早期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王以敏其人 王以敏“为人伉爽任气,刚直不挠,善博辩,议论古今事,多有创解,于人鲜所屈服,尤訾当世诸新政。”少时才名极盛一时,与龙阳(今汉寿)易顺鼎齐名;同王先谦、王]运被称为“湘中三王”;英彦乐与之交,《檗F诗存》初......
浅谈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6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用算筹记数,有纵、横两种方式: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位值制,各.........
浅谈中国早期音乐剧与现当代音乐剧
发布时间:2023-07-12
音乐剧可以被称为是综合的艺术,语言的表达、舞蹈的表达,以及音乐的表达。单独某个元素在构成综合体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可以作为其区别于其他综合性艺术的重要标志,而融合就是音乐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艺术角度讲,音乐剧是及音乐、台词、表演、舞蹈等各要素的完美结合。中国既有古典的歌舞剧传统,更有丰富的民间歌舞剧传统,而音乐剧就是在日趋前进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油然而生的新风格歌舞剧。在小调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编曲,或在.........
探究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
发布时间:2023-04-17
中国古代文学,悠久灿烂。上起神话传说,下至清末小说,都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不论是《诗经》中的先民歌唱,还是盛唐的诗歌艺术,或者宋词的婉约豪放,抑或《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都昭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绮丽的想象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囊括中国文化的大宝库。茶,作为一种饮品,最早被饮用和种植是在中国。因此,中国有着漫长的茶历史,并最终形成了形式各异的茶文化。中国的茶饮品.........
中国民歌合唱作品的情感美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合唱艺术在中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中国民歌合唱,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新发展,它作为一种合唱形态以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吸引着人们。 【关键词】民歌合唱;情感美;合唱形......
早起的人 2013年12期
发布时间:2015-08-21
何谓早起,何谓晚起,真不好说。毛泽东习惯于夜间工作,午后起床;张之洞则是每日凌晨即开始工作,午饭后睡觉;大学问家南怀瑾先生,90多岁高龄时,每天晚上“送走客人后,处理内部外部事务,常常到凌晨。从午后到凌晨,每天至少十二......
论法国早期巴洛克声乐作品语言发音规范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法国早期巴洛克声乐作品语言发音规范 女高音歌唱家、两次格莱美音乐大奖得主Sylvia Mcnair 女士,以其完美的声线诠释了从古典到现代的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令人惊讶的是,在她演唱的每首歌曲中,听者都可以清晰地听懂她所唱的每一个......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9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爱情等待;第二类是政治等待;第三类是伦理等待、这三类不同的等待主题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各有其独特的审美趣味与哲学内涵,而且都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创作者有待而等的理念、对......
严重变形 2015年2期
发布时间:2022-11-13
在镜前吓一大跳:错过了春天 的约会 剩下的只有想象 对了,想象,一片森林 只有森林,那里才有无数的藤蔓 让思绪蔓延 蔓延爬满镜前的额头,并进入 重度的晕厥 扭曲,在深度里寻找呻吟 不需要顺藤摸瓜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鉴赏
发布时间:2023-03-24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爱情等待;第二类是政治等待;第三类是伦理等待。这三类不同的等待主题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各有其独特的审美趣味与哲学内涵,而且都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创作者有待而等的理念。对......
儿童作品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2-09-30
朱 尔 挑妈妈 @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 看见你了 @ 觉得你特别好 @ 想做你的儿子 @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 没想到 @ 第二天一早 @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蔡茂榕 风 @ 呼呼呼 @ 你是谁?......
瞿秋白与中国早期红色音乐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要: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最早关注音乐问题、从事红色音乐传播和创作的共产党人。他不但有“心弦上乐谱的记录”,已能窥见其对音乐艺术的挚爱,且是第一个将《国际歌》完整的词曲中译本公开发表的译配家;由他......
成人作品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3-06-16
吴 波 下雨了 @ 雨沙沙地下着。乡路上 @ 两个放学的孩童把书包顶在头上回家。 @ 水塘里的一只青蛙喊:孩子们,可别把课 @ 本淋湿了。说着说着,水塘边撑开了两 @ 把碧绿的荷叶伞。 @ 看,这荷叶在春雨的田野上跑得多欢! 雪......
大赛作品 2013年12期
发布时间:2023-02-09
同景杯“兰沙赋”全球华人诗赋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一等奖作品(诗、词、联、赋) 三沙设市感赋 徐章云 碧浪挝天鼓,遥闻洗辱声。 豺狼窥禹甸,忠烈仰零丁。 霁月龙光竞,摩云剑气横。 愿将千顷血,海上铸长城! 曾......
作品选登 2013年1期
发布时间:2015-09-06
2003年山东省写生展获三等奖 2004年”黄河龙“杯山东省国画展获银奖 2009年中国画中国画作品《君子之交》“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合作) 水彩画作品《百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7
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富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来源(World Bank,1997)。过去20年(1980~2000年)里,中国不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5.4倍,而且总人力资本存量(指15~64岁人口与平均受教育年数乘积)翻了一番,......
浅析早期中国实验影像艺术的创作特征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一、实验影像的基本创作观念与方法实验影像艺术进入我们的视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的实践者是杭州的艺术家张培力,作品《30×30》就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的。随后的几年间,更多的艺术家选择了实验影像的手段,如:王功新、李永斌、汪建伟、朱加等,1996年邱志杰、吴美纯策划的“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不仅表明了实验影像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一支力量,更为重要的是策展人在理论上总结了中国实验影像艺.........
简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发布时间:2023-02-02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
早看过了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2-09-25
老婆爱看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老公见状,摇摇头说:“这种炒冷饭节目,有什么好看的?” 老婆不服气地说:“这么新鲜的节目怎么就成了炒冷饭?” 老公不屑地说:“同样题材的太多了,我早看过了。我二年级时看了《小蝌蚪找妈妈......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对人类男女两性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受西方近代女性解放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主义色彩鲜明的相关作品。《李双双小传》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试图以该作品为案例进行分......
戏曲器乐在早期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28
摘要:中国动画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跨越文革断层而两度辉煌,该时期的动画电影背景音乐大量采用传统的戏曲器乐,使得国产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鲜明的民族特色,获得诸多国际电影节奖项,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学派”。本文旨在分析......
民国中学国文教材中的周作人作品
发布时间:2023-04-28
民国中学国文教材中,周作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新文学作品是如何进入中学国文教育系统的?在进入这个系统时各自在内容、形式方面经历了怎样的知识选择?在这个知识选择过程中,哪些知识被规避,哪些知识被放大,剩下的哪些......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3-05-29
从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性别的差别和对女性的歧视,从先秦两汉就已经存在,尤其是在汉朝独尊儒术开始,女性更是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束缚.........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本文从政府职责、制度程序和实质性变化三方面,并结合中国的雇佣关系,来诠释1980年之后的英国雇佣关系变化。 关键词:雇佣关系 变化 政府 1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1.1 政府角色的变化 政府在雇佣关系中发挥着......
浅析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师范音乐教育是我国近代早期的音乐教育形式之一。本文从教育史和音乐史的双重视角,考察教育制度、音乐观念、学堂乐歌和西方乐理对早期师范音乐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早期师范音乐教育 教育制度 音乐观念 学堂乐歌 西......
爱的颂歌 2014年5期
发布时间:2022-12-28
每当有人问及我的兄弟姊妹,我常常骄傲地宣称:“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我是老七。”可现在,在这世上我只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了。二哥走了近十年了,今天清晨,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又送别了你――我的大姐。 我初到人世时,并不是......
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难点与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05
摘要:外国文学作品进入高中语文教材,对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开阔学生文化视野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存.........
物件的文化:中国学者的早期田野采集志反思
发布时间:2016-02-17
[关键词]标本;文化;田野采集志;博物馆人类学;林惠祥 对一所博物馆而言,其藏品(collections)种类与丰富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长期以来,有关博物馆藏品的研究较多集中在物件本身,而对博物馆标本的采集活动(collecting)及......
试论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7
论文摘要:师范音乐教育是我国近代早期的音乐教育形式之一。本文从教育史和音乐史的双重视角,考察教育制度、音乐观念、学堂乐歌和西方乐理对早期师范音乐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早期师范音乐教育 教育制度 音乐观念......
文艺作品中的近代英国贵族服饰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通过肖像画和时人所著道德训诫、政论性小册子、游记、私人日记等文艺作品,可以清晰看到近代英国贵族的服饰处在奢华与简约、矫饰与实用的冲突之中。都铎时期贵族穿戴夸耀式的奢华服饰,展现富足时髦的宫廷和强大的王权。复辟时......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08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个难题,许多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不一。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希望能对其他一线语文教师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根据作品的体裁风格来选择教学内容 现代......
探讨“马”在古代典籍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发布时间:2023-05-17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早已退出了大多数人的视线,但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马都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文学作品中更是不乏对马的描述与抒情。有关马的成语举不胜举,例如:马到成功、老马识途、龙马精神、汗马功劳对于马的分类甚至详细到了以颜色命名,比如:黄色的马叫骠,枣红色的马叫骅,黑色的马叫骊,赤色的马叫骍历史上一个个英雄骑宝马,宝马衬英雄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西楚霸王项羽的乌骓,吕布的赤兔.........
早期中印哲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3-05-20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史因诞生了两部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摩罗衍耶》,而被称为史诗时代。《薄伽梵歌》(以下简称《梵歌》便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第六篇毗湿摩篇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化成印度......
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桃”意象的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21
含蓄敏感的中国古人善于用感性思维捕捉客观物象,在文学创作时常以景写情、以象易物,在对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寓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慨叹,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桃意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对桃有着深厚的感情,桃树原产地即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栽培、使用、食用历史。在人们的认识中,桃木可驱邪避祸,桃花极具观赏性,桃果被称为五果之首,桃核可制成手串,其根、叶、花、仁皆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在这个.........
早期民族融合与古代神话定型
发布时间:2023-01-21
摘 要:早期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形成与古代神话的传播与定型相随相助。上古神话时代是“万邦林立”、“众神并存”的无中心神时代。早期部族经过数千年的交融最后归融到华夏族,龙图腾在部族融合中起到了麾领的作用。夏商周三代“天帝......
文学作品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合理恰当地运用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质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可以清晰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教师可以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特点,挖掘可资引入的文学作品,......
试论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11
论文摘要:师范是我国近代早期的音乐教育形式之一。本文从教育史和音乐史的双重视角,考察教育制度、音乐观念、学堂乐歌和西方乐理对早期师范音乐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早期师范音乐教育 教育制度 音乐观念 学堂乐......
试析早期美国总统与美国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9
" 论文摘要:美国教育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美国教育的发展与美国民主进程有着很大的关系,也与历史上历届总统的努力分不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早期美国总统对美国教育和民主建设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养成公民民主意识;初建联邦教育体系;教......
探究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忠义观
发布时间:2023-04-07
1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对于忠义的认识忠义一方面指的是忠贞义烈,在《后汉书恒典传》之中写到献帝即位,三公奏前与何进某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在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崔融的《西征军行遇风》之中,他言道,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忠义另一方面指的忠臣义士,在《后汉书臧洪传》之中曾写道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中曾经写道忠义关心,奸邪触目,莫非感慨。明朝的钱谦益在.........
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的初探
发布时间:2022-12-02
毕业论文 [摘 要] 研究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将会促进合唱艺术的发展,提高大众的音乐素质。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音乐结构因......
当代文学作品中诠释和表达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我国茶文化由来已久,对茶的探索和喜爱已经穿越了时空,持续了上千年。茶饮品在现代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家喻户晓并且喜闻乐见的绿色饮料。茶文化发源于中国人流传千年的饮茶习惯,和茶叶有着同样相当长的文化积淀。茶的历史太悠久,以至于对茶的起源和由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早在盛唐时期开元盛世就有“茶圣”陆羽在著作《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把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归结为神农的功劳。茶叶在中国人的心.........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品格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从构成和品性来说,汉语在表达上特别富于情感色彩,内涵深邃而丰富,是一种富于张力的语言,一种诗性化的语言,一种产生伟大作品和作家的语言。汉语的优势和文学品性在近代和现代文学中并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与中国近现代政......
谈汉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14
随着女性主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并日渐盛行,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这不仅为古代文学史的重新审视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引入,有助于我国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史的研究,并导致道德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观的变化,并有助于构建我国新时期女权主义者所极力倡导的双性和谐的诗学体系。两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文学史、美学史乃至思想.........
歌迷心窍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2-09-13
有个城市里来的美女,喜欢上牛头坡的蓝胜利了。 说起来,大家都不信。可蓝胜利就是有那么好的命。那个美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找他。你看他哪天穿得特别好,一大早起来就唱山歌的,准是美女来找他了。 美女名叫赖青。家在北方,......
大善如歌 2013年7期
发布时间:2023-01-04
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后,有人想请著名歌唱家韩红创作一首抗震救灾的歌曲来演唱。正在北京鸟巢广场募捐的韩红接到电话,生气地对对方说:“难道唱歌比救援、比抢救生命还重要吗?我不创作这样的歌曲,并且坚决不演唱!”韩红的话被网友传......
歌圩奇遇 2014年5期
发布时间:2022-12-09
卢宝山决定“三月三”那天回家赶歌圩和拜山。他告别达妮,外出打工已经三年没回家赶歌圩和拜山了,前几天收到达妮发来的短信说:“年年三月三,今年不一般。”于是跟主管请了几天假,一心要回老家与情人达妮“不见不散”。 三年前,......
关东酒歌 2013年10期
发布时间:2023-03-16
一 酒碗举过头顶,高过生命。 高于城市、长白山、红尘和沉默的思想。 太阳的皮觞,盛眉梢千年日晖。月亮的皮觞,装鬓边万载月光。用光阴的柴火温热,烫香。 天与地很近。自天而地。斟来哗哗的畅想。杯杯漾着满而不溢的心事。起......
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4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女子大多都是以端庄、温婉、传统的形象示人,而西方的女子都多是偏有主见、刚强、勇敢等等形象。这都是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均衡的差距造成的。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形形......
研究在中美文学作品中对比“美国梦”与“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2-02
我们首先来探究美国梦是如何形成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梦就是由于对财富的渴求和追逐而产生的。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
网海啸歌 2013年7期
发布时间:2023-03-25
梓煜 梦里的家 山溪九曲枕青郊,隐隐茅庐出树梢。 三二老邻时对饮,一双紫燕筑新巢。 中秋 浙东烟雨入中秋,一水波寒只自流。 心死不求天上月,可移别处慰离愁。 刘豫州 无题 长宵细雨打窗台,怕惹蛩鸣不忍开。 ......
蓝莓之歌 2014年7期
发布时间:2015-08-21
当燕子千里跋涉 衔回南方冬小麦的金穗 大兴安岭的蓝莓树棵 刚刚走进五月就吐绿了 成片地占领着山野天窗* 复活着古老驿道碾过的辙痕 抚平久远的哀伤 像是远古大岭的守护者 盘踞在隐秘的草地和山坡 半是孤芳半是自赏......
比较视域中的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儒家之孝道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古代犹太教和早期儒家具有高度相似的孝道,例如对父母的赡养、尊敬、承志继事、礼葬与悼念、婉言劝谏等等。与此同时,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儒家的孝道伦理在行孝的程度、孝道的范围,以及孝道在各自体系中所居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15-08-20
〈一〉 春天一首诗, 鸟鸣点花枝。 紫燕剪云归, 山青芳绿喜。 〈二〉 夏天一幅画, 风雨行天涯。 竹连林荫幽, 牛织笑莲花。 〈三〉 秋天一支歌, 五谷万家乐。 中秋圆梦馨, 菊香傲霜悦。 〈四〉 ......
陕北牧歌 2013年12期
发布时间:2023-02-02
陕北的霸气就是这像海浪一样凝固的群山,陕北的雄浑就是这层层环绕的不朽沟田,陕北的大气就是这鳞次栉比的窑洞,陕北的传奇就是这群汉子和婆姨们的经典爱情,陕北的古老就是上下五千年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的真实与非真实的传说…… ......
它山歌诗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1-31
在我个人的文学字典里,鄞县这两个字具有魔力,这是年轻时读《越绝书》打下的基础。它的鲒崎亭、九经堂、飞庙、天童育王、梁祝故事,别说有机会看到,就是光听到名字,让人就有心动神摇之感。加上自己籍贯奉化,而按《元和郡县志》的......
且歌且行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1-10
我坐在院子里,沉默温柔的黑暗给我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夜空是繁星的坟冢,清寂的气息就从坟冢里渗出来,从头顶渗入我的心扉,再进入身体里比心更深的深渊,然后消失了踪影。我要说的人不是我,主角该登场了,只希望不要太冷清才好。 ......
古代爱情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女性
发布时间:2022-11-29
目前学界对古代爱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较为广泛,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对女性性格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探究了女性性格的特点、表现、社会成因等因素。其中对男权意识等因素有所涉及,但并不全面,其实文学中理想女......
陈映真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陈映真文学作品,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本文分析了陈映真中国文化认同思想形态形成的缘由以及作品中中国文化认同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作品的人物形象、内容自始至终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03
【关键词】 语文教材;外国文学;思想情感;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一 、外国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习俗及思想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约占五分之一,体裁、题材也很丰富。外国文学作......
现代诗歌中的“理想中国”书写与想象
发布时间:2023-05-07
1908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递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群生辍响,荣华收光。”面对腐朽衰残之中国,鲁迅呼唤恶魔一样的摩罗诗人,奋起建立新秩序。20世纪上半叶,“摩罗”诗人相继出现,他们揭露社会丑恶,深情抒写他们的国家和民族想象,祈望一个理想的中国,这些诗人对理想中国的书写与想象颇值得关注和分析。一、线性时间叙述模式与未来中国预言现代诗歌中的理想中国书写多伴随着对现实中国的挞伐,形成.........
现代影视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16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产品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不仅刺激了一大批娱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还影响了现代影视作品发展的道路,它驱使着现代影视作品不断地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而抛弃了其重要的文化传播职能。这使得现代影视作品沦为了......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及鉴赏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尽管高中阶段我们学生被繁重的学习压力的压得“喘不过气”,但还是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和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这能够提高我们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阅读能力,为我们未来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那么,如何有效的阅读和鉴赏中学现代文学作品呢?本文将着重分析和说明小说、散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方法。【关键词】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通过日常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很多学生都被.........
中国近代史复习歌
发布时间:2022-10-16
中国近代史复习歌 第1课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 1840年。英起战争,祸因是鸦片。林则徐销烟,在虎门海滩。六月英舰至,对大清开战。两年又俩月,满清服了软。签南京条约,辱国又丧权。割让香港岛,赔款两千万。五口要通商,领事驻口岸。进......
浅谈早期启蒙说的当代使命
发布时间:2022-11-01
早期启蒙说是中国学者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阐述中国启蒙在明清之际早期生成的重要学说。这一学说源于梁启超而成于侯外庐,随后得到冯友兰和冯契等的认可,萧養父和许苏民等又坚持和捍卫,使得早期启蒙说在学术界卓有影响。然而与萧輋父同为......
探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形成极强差异性,主要通过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展示出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内容的展现比传统文学作品更加体现人性,贴近自然,更加能够展现出作品个性。通过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不同呈现,指出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表达的社会意义。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情感价值在文学的发展进程之中,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学相比,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其.........
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发布时间:2023-07-12
内容 提要 在古代几千年的岁月里, 中国 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东方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过深远 影响 。自先秦到明清,可谓代代有高峰,蔚为奇观。近代,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在 政治 、 经济......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2-12-25
一、低俗化与市场 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市场吗?当然不能。市场只是文学、艺术运行的一种机制、规则与方式,将什么样的作品推入市场则是作家、艺术家的理想与道德及观念所决定的。商品只是文艺作品的属性之一,不能说有人需要我就制造。......
早期电影中蕴含的西方现代绘画印象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要:随着照相术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诞生,西方绘画也逐步进入现代时期。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印象派开创现代美术开始,西方现代绘画经历了多个主义,这些流派的出现和电影的诞生相互影响,有着微妙的联系。从西方现代绘画出发,通过探究绘画与电影的关系以及现代绘画各流派在电影中的烙印,浅析其对早期电影的影响。关键词:西方现代绘画;早期电影;影响;关系;19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摄影技术日趋成熟并普及大众,人们对现实的再.........
试论中国早期先民仪式生活与舞蹈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文关键词: 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论文摘要: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是随着先民的仪式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仪式性是舞蹈的根本属性,舞蹈的仪式大体上可分为巫术仪式、占卜仪式、祭祀仪式、傩仪式、人生仪式......
新时期与现代文学两个三十年之比较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6
由于评论家们评价尺度不同、视角不同,文学现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因此,也就诞生了诸多意见不一的观念。通过现代文学来评价,毛泽东先生曾用新诗迄无成功这句话高度赞扬古典诗词的成就,而沸腾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文学大师排名则遭到了......
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解析
发布时间:2022-12-28
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艺术的象征,在诗歌中,作者通过自身的社会经历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将内心的情感世界赋予诗歌的形式中,成为了思想表达的一道璀璨的明珠。关于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深远影响是不......
古代文学论文论沈宋及其诗歌创作
发布时间:2014-01-08
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古代文学论文论沈宋及其诗歌创作”,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古代文学论文论沈宋及其诗歌创作在众星闪烁的唐初诗坛,声震朝野的著名诗人沈佺期、宋之问,被世人合称“沈宋”。《新唐书......
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与品牌战略
发布时间:2015-09-06
摘 要: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笔者论述了科技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及现实意义。讨论了创立科技期刊品牌的条件以及实现科技期刊品牌的具体途径,并从建立健全编辑部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
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的中国特性
发布时间:2016-07-0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和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联系的,当时的中国处于衰落的时期,并且西方列强纷纷的侵略中国,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都想寻求救国的出路,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
中国早期佛教美术考古泛议
发布时间:2023-06-15
内容摘要:近年来关于早期佛教美术考古的一大发现是在丰都槽房沟汉墓出土青铜钱树佛像及伴出的延光四年(125)陶器座,揭示了中国佛教美术滥觞的年代。西晋以后,中国佛教告别初传期,走向成熟,在战乱纷扰的北方,佛教中心先后形成于河北、长安和凉州。十六国佛教美术始于后赵金铜佛系统,继而经过关中秦陇与河西凉州两个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北魏佛教美术走向兴盛的基础。平城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聚集了山东六州、关中长安、河西.........
影视作品在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面对时代和教育的发展,现当代文学也面临了教学时间压缩、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活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课堂形式,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视频或资料学习知识,课上开展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活动”,这样的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构作品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成效。其中,影视作品的运用也是教学.........
新形势下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31
有人说电影与文学就像绿叶与红花,电影是绿叶,文学是红花,电影带我们走进文学王国;也有人说,电影与文学就像雄鹰与苍弯,文学是雄鹰,电影是苍弯,文学在电影中畅游。但是,在新形势下,就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而言,电影......
走进新形势下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
发布时间:2023-07-26
有人说电影与文学就像绿叶与红花,电影是绿叶,文学是红花,电影带我们走进文学王国;也有人说,电影与文学就像雄鹰与苍穹,文学是雄鹰,电影是苍穹,文学在电影中畅游。但是,在新形势下,就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而言,电影......
2011年“年度天文摄影师”作品
发布时间:2023-06-23
2011年“年度天文摄影师”作品 获奖作品1.“年度天文摄影师”大奖得主:双星拱木摄影师为达米安·皮奇。这幅在巴巴多斯群岛上拍摄的照片细致地表现了木星的两颗卫星“伊奥”和“盖尼米德”。2.“外太空”奖项得主:船帆座超新星遗迹摄影......
“华语网络诗歌大赛”第五期获奖作品小辑
发布时间:2023-04-12
由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潮》杂志社、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共同主办的2016“华语网络诗歌大赛”第五期比赛揭晓。经初审评委和终审评委两次公开投票,共有10首(组)参赛作品获得优胜奖(《特殊的祖国》作者黄锡锋在前四期诗赛中获过优胜奖......
清代学术与严复翻译会通
发布时间:2022-09-28
关键词: 义理反证;敦崇朴学;文章正轨;严复;翻译会通 摘要: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
中外早期期刊出版探究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要:中外早期期刊的出版均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演变,才逐步发展到今天现代期刊的形式与规模。业界对早期期刊的出现、形成及其确立一直存在争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中外期刊初期的出版概况,并根据期刊的基本概念与出版规律......
现代文学作品中有关典妻习俗揭示
发布时间:2022-12-28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主张文学应该“为人生”,揭露社会问题。其中,典妻这一婚俗出现在现代作品里。作家虽然对其主人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更多的则是对封建婚俗的控诉。我现在从以下五方面来揭示......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巫身份转变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1
摘要:巫文化是在远古时代形成并影响至今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不仅对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产生广泛影响,在现当代社会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20世纪,巫文化得到反复的书写和生动呈现。从革命年代作品中的被打倒被摒弃到和平年代作为......
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方向探寻
发布时间:2023-04-23
一、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简要回顾 纵观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可以鲜明地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五四运动后的萌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以赵元任、萧友梅、青主等为代表的留学归来者,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大幕。如萧友梅的......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7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不仅就中国与大清的关系表达了引人注目的意见,还乐于谈论清帝国主义,对大清的国家特性提出新的解说。他们虽然早已习惯并坚执大清帝国的称谓,但有的却因重新思考与维护新清史部分观点的缘故,近年来颇不满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