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问题

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7 00:45:31
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问题
时间:2023-02-27 00:45:31     小编: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精神生态上的多重性,就个体而言,确实有其决裂与选择的双重痛苦,而这种根本性痛苦正是产生真正思想的土壤。在全球化和后殖民时代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既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单一的大锅饭中,也不可能完全蹈空而跳入商品经济大潮,抛弃自己的心性血性底线。处于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能确实在发生转化。然而,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心性价值和学术操守,这是知识分子之为知识分子精神定位的关键。

一 全球化问题思考中的价值失重

全球化问题多年来一直牵动着中国学术界神经,知识分子在为自己定位的同时,大多在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并进而警惕问题的偏向性:一是以西方中心话语为方向,将中国现代化看作全盘西化,使自己成为分享第一世界学术强势的权力知识分子;二是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为理由膨胀为一种极端的后殖民敏感性,受个体经验和本土经验限制而过分强调对西方的抗拒,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变形的自我巨型想象中,成为一种新冷战思维的播撒者。这两种方式,看似不同其实有内在的相通性,即都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身份重建丧失了信心,将本土文化独特性本质化了。

究竟什么是知识分子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引发无数争论的问题。《时代周刊》(Time)有人认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早已不足看作是知识分子,甚至连大学教授也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至于科学家,只在有限的条件之下才算是知识分子。换言之,知识分子不是一个读书多的人,而是必须具有独立精神、原创能力和为观念而生存的人。作为知识分子必得以思想为生活,这意味着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的批评者和新价值的创立者。

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并非一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只有那些在教育过程中生命的内在素质获得“质的飞跃”的人,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唯有知识分子不隶属于任何阶级而葆有自由思想的权力,才能在“暗暗黑夜中担当守更人的角色”。唯有真正的知识分子能担当起自己的思想使命,才能真正区分意识形态思想和乌托邦思想。

法国思想家福柯分析了作为一种权力的知识,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所受到的压抑和对这种压抑的反抗,揭示了来自人心中的自我压力以及经过社会化而成为了权力的运作方式,从而继承和捍卫了知识分子的参与社会的人文传统,全力反抗来自任何方面的权力压抑,完成“公众知识分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同时,福科强调自己很难认同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怀有负罪感的所谓“知识分子”,因为这种知识分子无论是思考、写作,还是言谈、分析时事,都是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这种知识分子自身值得清理的问题很多,因为在一种真理话语的膨胀中,在一种虚构的思想理念中,在一种看似辉煌的理想城堡中,知识分子却被禁锢在“思想牢狱”里。只有使别人的思想得到改塑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改塑,改变自己的意识的同时也改变别人的意识,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当代法国社会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同样从新的角度对知识分子加以阐释。认为对知识权力的反思性关注,是植根于科学实践并面向社会实践的。知识分子具有反僵化体制性,既反对那种知识领域自恋式的唯我主义,也反对那种纯客观的所谓客观研究,而是张扬一种异向思维,一种揭示社会畸形存在方式的反思性思维。知识分子必得对自身存在的话语空间和所面临的前沿问题做出理论阐释。在这些学术求真中,一大批虚假的争论寿终正寝,而真正的问题却激发本真学者去着手解决。布尔迪厄在《现代世界知识分子的角色》中认为:知识分子是在克服纯文化和世俗化之间的对立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对人文和科学研究的控制在学科中变得日益明显,那些依附于大型文化机构(报纸、电台、电视等)的生产者,也越来越被迫接受和采用按部就班工作的规范,他们往往无意识地将这类规范当作知识分子成就的普遍标准。于是产生了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和自己生产的特权这样一种危险倾向。知识分子发现,他们越来越被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而越来越多的人(技术官僚、新闻记者、负责公众意见调查的人、营销顾问,等等)却赋予自己一种知识分子权威,以行使政治权力。这些新贵(new madarins)毫不犹豫地声称他们的技术或经济——政治文化具有超越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在世俗化进程中,传统文化被贬到无用、琐碎,雌伏的地位。在大众传播的控制下,某些知识分子蜕变为一种狭隘私欲的自我,使公民不再关心公共事务,从而垄断和俗化了公共领域。传统式的知识分子的预言功能被抛弃了,知识分子不必在萨特的“总体知识分子”和福柯“特殊知识分子”之间做出选择,从而丧失了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能。

思想家哈维尔的说法更为激进: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知识分子生活在道德沦丧的环境中,都是道德上的病人。口不应心对知识分子来说已习以为常。知识分子已学会不相信任何东西,不再关心别人而只顾自己。“我们全都已经习惯了、适应了这个极权制度,接受了这个制度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从而成全了它的运行。换言之,知识分子都多少对这部极权机器之得以运行负有责任。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仅仅是这部机器的受害者。要知道它之所以能运行,我们每个人都曾出了一份力。假如社会的支柱是在谎言中生活,那么在真话中生活必然是对它最根本的威胁。正因为如此,这种罪行受到的惩罚比任何其他罪行更严厉。”

可以说,当代世界知识分子权力场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会折射到中国知识界中,使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要对西方问题加以关注,另一方面要对本土文化和知识现状加以阐释,并且要对文化虚无主义加以拒斥,对自我心性、个人价值、言说方式加以坚持,对民间、庙堂的立场进行自我选择。面对“下岗”的时代,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也正在从思想者的岗位下岗,忘掉了自己的思想、道义、价值、根本归宿和存在意义。但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将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问题中,不再以心理变态和脊梁弯曲为代价走向权力中心主义,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的个体边缘话语的立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要】人口问题论文: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认知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摘要 19世纪前,西方已达成有关中国人口众多的一致认识,但对它的认知与理解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早期将之等同于繁荣强盛......
论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吉林大学法学院·陶文昭 当代知识分子在“形”发生变化的同时,“神”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在淡化。在利益复杂纷争的当代社会,知识分子扮演社会良心的角色也面临着历史性的考验。 知识分子的批......
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流弊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有关知识分子的界定 所谓“知识分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群中以具备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群体。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还有着“社会良心承担者”之类的头衔,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虽然是以知识思想等......
现代世界知识分子的角色
发布时间:2022-12-15
知识分子并不习惯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社会学研究。这种研究不光针对知识分子行动的那个世界,而且针对知识分子自身和知识分子行动的前提(或社会因素)。这一研究项目潜在的新颖之处在于:在对知识分子是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最大可能的现实主......
父辈和俞大维半个多世纪的君子之交
发布时间:2023-08-04
抗战烽火献计越缅 1937年9月中旬的一天,俞大维在南京兵工署本部召见了刚从华北紧急调来,拟任兵工署香港分处处长的方兆镐与时任兵工署百水桥精密机械研究所技术主管拟调任香港分处秘书的伯父,这应当是伯父和俞大维首次会面。会面中......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23-08-05
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开始萌芽,其综合性标志是城市的复兴和 发展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新意识形态在城市中逐渐形成。城市意识形态市民人文主义和共和主义组成,包括市民权利、人民主权、共和制和选举制等要素。 一 商......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发布时间:2023-04-18
我想借这个机会提出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供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知识分子 的边缘化──牵涉的范围太广,而我自己的思考也远远未达成熟的地步。现在我只能写出 一个简单的提纲,我的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因为我也没有自信这里的提法是......
回顾与前瞻——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3-06-27
回顾与前瞻——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 回顾与前瞻——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 回顾与前瞻——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 在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我们的哲学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这就是:不仅要总结20世纪......
“七七”抗战与中国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23-06-25
中国知识分子素来具有强烈的爱国传统、忧患意识,尤其是当民族、国家危亡转折关头,这种意识就更为强烈。七七抗战爆发后,中国知识分子不论年龄,不分区域,他们面对民族危机、国家危亡,义无反顾投身于全民族抵抗运动,而不计较个人......
浅析葛兰西思想理论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 要: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21世纪以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影响渐渐隐退和淡化了,而葛兰西却始终是学术界非常重要的话题和研究对象,尤其是在政治哲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后,葛兰西作......
权力-市场-民间——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一)
发布时间:2014-01-17
90年代中国文坛关于知识分子的争论是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这个背景的国内方面(本文暂不涉及国际方面)主要是:80年代新启蒙话语的中断与90年代世俗化与市场化的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市场化(或曰商品......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8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接受市美协的委托,理论委员会成立后一直想搞些活动,活跃学术,推动创作。在举办大型研讨会前,先开个小型的会。开个什么会呢?不久前,我接到一......
叩问精神家园之门
发布时间:2023-08-08
[摘要]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c.s.路易斯的《天路回程》皆通过寓言和梦境叙事、讽喻和标名的手法,借用主人公历经艰险抵达天家的经历,寄予了不同时代背景中的作者自身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对灵魂之救赎的渴求。不同之处在于《天路历程》诗歌部分以及圣经典故的引用更多,而《天路回程》额外描绘了人在获得信仰之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图景。[关键词]《天路历程》;《天路回程》;寻求精神家园;文学对比[中图分类号]1.........
知识:在神话与政治之间
发布时间:2022-07-22
" Abstract: human knowledge traditionally bears various social and ethnic functions, and intellectual man has ever served as sacrifice, legislation, salvation, as well as enlightenment and liberation, whose practice ......
试谈生态哲学视阈中的中国茶道精神
发布时间:2017-06-12
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深,中国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所在。学界对中国茶道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所涉及的问题有中国茶道的类型,中国茶道与审美,中国茶道与养生,中国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学界已探讨的比较成熟。然而,笔者以为,还有相关问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例如,究竟什么是茶道?茶道是可定义的吗?茶道就仅仅只是人类品茗之中的自我陶醉吗?中国茶道究竟有无体现出某种应然性的全体大.........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3-04-10
" 近年来,欧洲政治舞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国社会党纷纷亮出改革的旗帜,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改革浪潮。这股改革潮流绝非空穴来风,它与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相呼应,体现了社会党对在上述因素推动下发生的深刻社会......
知识产权交易理论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一、知识产权交易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中国已经逐步的开始迈步于创新型国家的领域,市面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的字眼,知识产权交易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显。其已经成为了......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6-24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一词起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这一群体由不同的职业人士所构建,对社会作批判,使社会机制加以改进;其成员要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影响国民思想、塑造政治领袖的行为来直接干预政治过程,并将......
“现代”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存在状态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要:《放逐伊甸》再现了诗意的20世纪80年代向功利的90年代演进的过程,描述了受人文主义洗礼的一代人怎样被时代所裹挟、挣扎、失落及顿悟的艰难历程。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幼被灌输“士”的责任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肩负着“五四”精神的传承,被铸就了“重精神、轻物质”的人格体系,但在社会价值体系被颠覆下的时代,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着生存发展的挣扎和灵魂的拷问与裂变,这是一种暂时的精神“短路”,还是一种“现.........
生态文学与人的精神生态征象
发布时间:2023-03-29
[摘 要]当代生态文学已经成为一种自主性、社会参与性、地方性及对文化根脉的挖掘性非常强的文学活动状态。精神生态是自然生态的延伸或派生论域,由自然生态到社会生态再到精神生态的演化呈现出人的生命有机化过程。生态文学与精神生态......
分析十九世纪交响乐与交响诗
发布时间:2023-08-09
分析十九世纪交响乐与交响诗 分析十九世纪交响乐与交响诗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析十九世纪交响乐与交响诗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在十九世纪时期......
我国民航客运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7
一、引言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期英美法系各国,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受害人精神的损害程度以用金钱的方式来补偿的制度。到20世纪中期,我国《民法通则》才开始承认人格、名誉、荣誉、隐私等精神方面的权利,但实践中精神损害赔......
论新世纪诗歌的信任危机和精神突围
发布时间:2022-10-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盛行,先锋诗坛的确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诗歌数量极速增长,诗歌活动频繁,诗歌刊物不断涌现,诗歌选本多如牛毛,诗歌评奖大量出现,专业诗歌批评和研究机构也相应增多,这一切似乎都预示出了1980年代诗歌辉煌时代的重现。然而,在这大繁荣的背后,也潜伏着内在的危机:诗歌的泛化写作更趋严重,诗歌的边缘化同样难现转机,诗歌文本的经典化严重滞后,诗人的冒险精神逐渐丧失……诗歌在表象上的繁荣.........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
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传教士
发布时间:2022-11-15
一、引言 由时空、质能、生命和心智构成的世界--过程,其未来的走向已同心智即人类发展紧密相连。自然选择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让位位于“人类选择”过程。 世界的前途系于人的自由选择,人类的问题集于人的选择能力,即人的特......
浅谈新世纪图书馆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的存在的真正意义,读者不仅是图书馆能够一直存在下去的重要参与者还是使图书馆的职能与其目标能够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承担者。所以,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核心。......
解读民国知识分子的武斗
发布时间:2022-08-16
戊戌变法之前,由康有为幕后策划、梁启超任总主笔的《时务报》,请来章太炎担任撰述。章太炎为人极狂傲,可以从死掉的学者一直骂到在职的大总统。在时务报馆,康派极强势,自然招来章之反弹,加上双方从学术思想到政治观点均有分歧,遂......
知识分子的背叛
发布时间:2023-08-05
在20世纪的极端年代,这一切都被颠倒了,知识分子公开宣扬崇恶的理念,他们的背叛是彻底的 朱利安・班达的《知识分子的背叛》是一部名著,基于个人独立思考的立场,他把知识分子的使命规定为远离世俗实践,只是追求真实、真理与正义......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之二)
发布时间:2023-06-24
【 正 文】 (四)宋元明清宗族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内容和观点来看,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为第一阶段,在该阶段,六七十年代留意族权问题的一些学者整理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形成宗族研究的一个高潮。研究的基本......
《给我的孩子讲中世纪》
发布时间:2015-08-11
勒高夫以通俗易懂的文风与大师的博学回答了一个又一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从骑士战马的品种到西方大学的组织结构,从大教堂雕像风格的演变到城市的社会阶层,都可以从这本一百页的小书中找到解答。它不仅仅是给孩子讲的中世纪,也是大人......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23-04-01
【 正 文】 20世纪就要过去了,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为宗族定位、定性是探求现代化之路必不可少的一环。事实上,本世纪初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的探索中,已经把宗族问......
圣人立场与贫民立场——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二)
发布时间:2023-08-05
在90年代关于知识分子角色认同的讨论中,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圣人立场与贫民立场。 1、知识分子:道德圣人还是凡夫俗子?(1)、《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下),《东方》,1994年第6期。(2)、、王蒙等《......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重建
发布时间:2023-08-0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呈现多元化状态,特别是在网络文化、西方观念的冲击下,人们精神世界逐渐呈现出功利化、物质化的趋向,面对这种现象,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全面推进社会主......
世纪之交加强和改进中学地理教学刍议
发布时间:2013-12-19
" 中学地理课全面恢复近20年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设备渐臻完善,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几......
关于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23-08-25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 1、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14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研究的水平与发展状况,经常可以从它的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中反映出来。 ......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法的命运(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 在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形成过程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性格及其命运,是由中国一百多年几代法科知识分子所铸就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从事研究的;受......
‘大而化之’看《庄子?逍遥游》中的精神超越
发布时间:2022-10-05
摘 要:《庄子》一书中提出 ‘大’和‘化’。他所说的‘大’就是要超出小大对的等性比较的樊笼,站在超然物象的文学想象下的达观的大。而‘化’就是要不停滞在‘大’所达到的思维的范围之内,超然于有意识的范畴达到无意识的纯粹精神......
知识分子的三可贱
发布时间:2023-04-01
和,谁说了算? 我研究孔子六十年,总结出了儒家文化的三大学说九大方面。 第一大学说,就是社会生产发展稳定的学说,第一部分,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第二,就是人际之间的和。儒家思想就是治国安邦之道,一个王朝一建立,孔子......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
发布时间:2015-12-04
自20世纪拉美危机和东南亚危机之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主权债市场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欧、美、日等富裕国家与地区均日益陷入重债富.........
《牡丹亭·写真》之精神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明代的《牡丹亭》被称为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传世巨作。在作者汤显祖所处的时代,《牡丹亭》中追求人性解放与自由的思想具有极其先进而深远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十四《写真》中,杜丽娘的自我写真表现出了她自恋的内......
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8-05
毕业生们已经在准备毕业论文了,面对论文的要求,很多人都束手无措。不过只要有个例文,就好写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
启蒙立场与反启蒙立场——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三)
发布时间:2023-08-05
启蒙主义是本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传统。这个传统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话语的内容上具有反传统的价值取向;但另一方面,在思维与话语的形式上,它同时也承接了古代中国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与借思想文化解决......
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发布时间:2023-04-06
——为当代知识分子研究定位 一、知识分子:覆亡与觉醒 "知识分子"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在中外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俄国是"知识阶层"这一名词的起源地,其知识分子的始祖是被别尔嘉耶夫称为"18世纪俄罗斯最卓越的人物"的拉吉舍夫⑴......
新世纪国外人口学研究动态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中)摘要21世纪以来,国外人口学研究在延续传统人口学领域三大板块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人口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沿袭、内容广泛且彼此交叉、手段和方法多样、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文围绕婚育家庭与社会性别、健康与死亡、预期寿命、老龄化、地域流迁、人口理论与方法等11个热点领域,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为检索数据库,对2000―2016年人口学领域的英文文献进行回顾检索,重点突出.........
论《儒林外史》中的“世说精神”
发布时间:2022-09-10
[摘 要]成书于十八世纪的描写明代儒林士人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与成书于五世纪的《世说新语》虽然年代相差一年多年,但二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作者吴敬梓身受“世说精神”影响,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
知识产权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9
知识产权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 知识产权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 知识产权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 【内容提要】知识产权的概念、性质及特征是知识产权法领域中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应是结合民事权利......
布迪厄的科学知识分子和知识政治
发布时间:2023-08-06
提 要:布迪厄知识分子理论着重在知识分子与文化生产的场域和现代社会的等级关系上。他的知识分子理论实际上是关于知识实践的理论。他的知识场域分析强调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和政治性以及他们在争取合法性斗争中所起的象征生产者作用。尽管......
民国时期《北洋画报》中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发布时间:2019-10-22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天津而言,自开埠之后,城市化便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至民国,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都市。在天津城市化过程中,报刊成为最直接记录、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载体。在报刊的城市书写中,可以窥探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本文以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为例,分析城市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一、媒体人的国家想象《北洋画报》由冯武越创办于1926年,前后共有五任主.........
当纪实成为一种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徐肖冰在长达70余年的摄影生涯中,尤其在革命战争年代,用生命换来许多无法复制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了解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和记忆。在摄影数字化下的今天,拍摄方式和传播手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纪实精神仍......
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
发布时间:2022-11-01
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现象,是伴随着工业化产生的,虽然追根溯源,可以从希腊罗马或春秋战国时代找到这类现象的雏型。本文无意作详尽的历史探源,而只是力图概括地说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人:他们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识别他们?他......
《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书评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 要]《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是近年来研究中世纪日常生活的一部重要作品。著者为已故法国中世纪历史学家罗贝尔・福西耶。虽然相关作品众多,但是福西耶呈现给我们的绝对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他以历史学家特有的视角......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1
一、高校系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集区 高校依托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氛围宽松、国际交流通畅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创新发明不断涌现,已然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集区。高校知识产权具有专利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对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大等特点......
21世纪: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发布时间:2023-05-31
"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21世纪中国教育应当求解的21道教育难题: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施的关系问题;高等......
精神生态学视角下的医院植物选择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从精神生态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基于精神生态学视角下医院植物选择的原因及方法,探讨了医院植物选择的重要性。 关键词:精神生态学;医院;植物选择 1 精神生态学概述 鲁枢元先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
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
发布时间:2015-08-21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三种形式的集体和个人的“不负责任”(政治上的不负责任、道德上的不负责任、知识分子的不负责任)互相重叠、交叉,塑造和损毁着法国的公共生活。朱特选取了3位“毕生都在法国扮演重要......
中国文化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15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得失与论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哲理的启迪......
由《沧浪之水》论当代知识分子的二重性格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沧浪之水》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现实境遇里命运沉浮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二重性格及矛盾心态得到了完整的展现,比如迷茫与清醒,自由与不自由,反抗与妥协等。主人公的经历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普遍意义,值得人们尤其......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水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8-21
【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洪涝灾害加剧、北方河流断流、大江大河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水问题。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预计在21世纪初上述问题仍将呈加剧趋势。我国水利事业将重新构筑人与自......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 摘 要: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投......
“力”:中国合唱的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始于20世纪初的中国合唱,借鉴了西方合唱的多声建构技术,表现了类似于西方合唱 “力”的审美形态。这种审美形态是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承载大时代里群体性情感的多声部人声形式,与被“儒释道”思想浸润的中华文化遇合,因而“力......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30年代的“新专制主义”
发布时间:2023-08-06
" 20世纪10-20年代,大批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具有"民主"、"自由"等现代价值观念的知识分子学成归国,对中国的思想启蒙发挥过重要的影响。从10年代中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宪政运动",是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最辉煌......
入世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几个问题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8
入世后的中国法院要严格执行已经符合WTO规则的各项知识产权法律,认真将法律的各项规定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中贯彻实施。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积极、慎重采取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措施 新修改的专利法第六十......
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法治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 要]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确立“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以后 ,深刻道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主题主线,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需要法......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题
发布时间:2023-06-27
1.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时 年。 A.8 B.10 C.14 2.1933年6月,国民党爱国将领 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掀起了察哈尔抗战。......
论国际航空法中的旅客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8
(一)国际航空公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华沙公约》第17条规定,“对于旅客因死亡、受伤或者身体上的任何其他损害而产生的损失,如果造成这种损失的事故是发生在航空器上,或者上下航空器过程中,承运人应负责任。”运输方通过与旅客缔......
论余英时的知识分子观
发布时间:2022-08-15
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思想文化界深度关切的热门话题。作为极具现实关怀的人文学者,余英时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知识分子问题予以较多关注,为其学术思想注入了一种实践活力。《士与中国文化》(初版1987年,再版2003年)堪......
议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23-02-06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涓生绝对不如子君勇敢和热烈,但他比子君......
知识分子是不顾利害的
发布时间:2022-08-30
摘 要:《关于知识阶级》是鲁迅在上海劳动大学讲演的记录稿,以前的论者多着眼于它的内容针对性和文体特点。从文化、时代背景和文章的精神内核角度解读这篇演讲稿,认为它体现了中国话语言说的含蓄性和批判性,道出了真的知识阶级的本......
知识分子的“江湖”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7-24
庙堂与江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个“家”,谢青桐的初衷,也许是描绘古代知识分子徘徊于庙堂与江湖的两难,揭示中国知识分子“在路上”的难题。而对照当下,在笔者看来,他笔下的江湖,那个可漏船载酒,泛舟其上的江湖,庇护着古......
用匠人精神打造营销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15-08-13
快消品行业虽然追求销售回转的快速化,但在构建营销生态系统上却快不得,也快不起来。 最近和六个核桃的范召林总裁在一起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匠人精神。话题是从今年糖酒会的参会状况切入的,用范总的话来说,就是不知道从......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权利穷竭问题的相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 要: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法领域的发展之中,始终存在一个争议的问题,那就是有关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中权利穷竭的讨论。本文从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权利穷竭的法理问题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权力穷竭 经济的全......
书,精神成长之源
发布时间:2023-08-08
编前语:感谢德艺双馨而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于漪老师,耄耋之午仍敬敬砣砣,不顾身体不适,为读者倾心奉献“精神成长之源”――书,是人的历史和灵魂,读书,就是读许许多多的人生,你能享受到读书给生命带来的欢乐。感谢真善美真知性的张悦老师,告诉读者读书滋味绵长,教你“会读书”,用有修养的心灵抵抗虚无,走过一务感性、知性,乃至于理性的思想之路。感谢大彻大悟的道者智者徐殿东老师,体味读书之境界,不忘读书初心,方得.........
谢有顺文学批评的知识谱系与话语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05
1990年代以来,谢有顺开始置身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场,先后出版了《我们内心的冲突》《活在真实中》《于坚谢有顺对话录》《此时的事物》《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文学的常道》《被忽视的精神》《从密室到旷野》等著作。这些作品,既有对中国当代文学困境的条分缕析,也有对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探寻;既有对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走向的判断,也有与具体作家作品的精神对话;既有对文学理想的张扬,也有对人生意念的传达。在文学.........
知识分子的结构性困境
发布时间:2015-09-08
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邀请到阎真做客“南开文学名家讲坛”。我听阎真当面阐述他的小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读《沧浪之水》《活着之上》,也听一听作者是怎么说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这两部小说的人来说,仿佛又跟......
电力知识问答300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1、油浸变压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答: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有:铁芯、绕组、油箱、油枕、呼吸器、防爆管、散热器、绝缘套管、分接开关、气体继电器、温度计、净油等。 2 、什么叫全绝缘变压器?什么叫半绝缘变压器? 答:半绝缘就是变压器的靠......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题材 现代性 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新青年......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上)
发布时间:2023-03-18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上)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上)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上) 在1999年11月之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指执法)如何发展的问题,主要与数字技......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下)
发布时间:2013-12-19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下)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下)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下) 2.“即发侵权”与“无过错责任”、“侵权四要件” trips协议并无条文直接规定......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9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方法论的角色回顾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国知识分子研究,指出其所围绕的传统与现代、学术与政治两个轴心的内在限制。作者认为,在新世纪的背景下,知识分子研究有必要纳入到重新问题化的框架之中。本文从知识社......
浅谈陶行知平民教育教材中的国民精神
发布时间:2022-08-14
上世纪三十年代,众多的文化名人,如蔡元培、徐特立、梁启超、夏丐尊、梁实秋、林语堂、刘半农、叶圣陶、朱自清等,编写了大量质量上乘、影响深远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正规的,系统的学校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传承......
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意识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3-06-29
一 史学界倾向于认为康、梁维新派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是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论著直接肯定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形成并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①这是值得讨论的。笔者认为康、梁维新派是科举知......
对我国民航客运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6
一、引言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期英美法系各国,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受害人精神的损害程度以用金钱的方式来补偿的制度。到20世纪中期,我国《民法通则》才开始承认人格、名誉、荣誉、隐私等精神方面的权利,但实践中精神损害赔......
分析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
发布时间:2014-04-09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析21世纪的化.........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影视纪录片为已经流逝的20世纪存储了巨量珍贵的影像文献,从传播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说,纪录片功莫大焉!欣逢世纪交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演变轨迹作一番梳理,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跨入21世纪。 演变之......
现代知识分子的“还乡”叙事
发布时间:2023-08-05
鲁迅的《故乡》是为大家熟知的作品,创作于1921年,讲述作者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重回故地重见旧人的所感所受。1985年,莫言创作了《白狗秋千架》,讲述“我”回到故乡所遇到的诸种人情世态。本文之所以将这两部不同时代的小说放置在一起进行研究,是基于在知识分子“还乡”叙事上,二者既具有某种创作相似性,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一、对故乡的观照:启蒙立场和民间立场鲁迅是一名真正的思想革命者,他创作的.........
面向21 世纪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 要 通过对大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特征、城市公共 交通 现状和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的 研究 , 指出在我国必须尽快 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以解决大城市的交通 问题 。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域结构 特点 研究 1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交通运输的关......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0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教育不是把孩子越教越死,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而是要激发学生去寻找、去......
鲁迅笔下的9类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23-08-17
一、帮闲、帮忙、帮凶与扯淡 鲁迅讲,中国统治者只在两种情况下关心到中国知识分子或者需要知识分子。第一种情况,统治者刚刚掌权时,“偃武修文”,需要知识分子来加以粉饰,此时知识分子扮演歌功颂德的帮闲角色。在统治发生危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3-07-16
思想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奥地利著名医生、心 理学 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虽然一生从未来过 中国 ,但是他的精神 分析 学说却于他的生前到达了中国,在身后仍然持续地 影响 着中国的学术和文学。考察弗洛伊德精神......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