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父亲的田(短篇小说)

父亲的田(短篇小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00:51:33
父亲的田(短篇小说)
时间:2023-04-03 00:51:33     小编:

一整夜,我一直听到隔壁父亲的房间里传来OO@@的声音,声音不大,时断时续的,仿佛一直在倒腾什么东西。早上起床后,父亲从房间来到客厅,对着我说出一句话:我要回去住一阵子。

这是父亲的原话,简单明了,言简意赅,没有丝毫商量的口吻,这很像早年的他。为什么要回去,父亲没有说,这不像现在的他。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我们全家生活在农村,我们一家六口人,父亲,母亲,三个哥哥,还有我,六张嘴吃饭,父亲是家里的大梁,是唯一靠山,当然也是绝对权威,因此每次总是以绝对权威的口吻和我们说话。记得有次全家人围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母亲那天做菜可能走神,也可能是想到父亲在田间地头辛苦地劳作,体力消耗过大流汗过多,需要补充适量的盐分,把一道茄子炒豆角做得特别咸。菜端上桌来,三哥第一夹吃到嘴里吐了出来,没心没肺地大声对着娘嚷:“娘,糊涂了吧,你是要把我们咸死呀!”坐在一旁的父亲觉得三哥忤逆,作为一个孩子,不应该这样没大没小毫无礼貌地和大人说话,甚至还带有训斥和责怪的口吻,简直大逆不道,立刻将碗筷往桌上一板,拉下脸吼道:“吃不了滚!伺候你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这拣那的。咸了?不知道加点开水呀,真是越大越蠢!”三哥受不了父亲的责备,碗筷一搁便冲了出去。父亲不但没有叫三哥进屋,也不许我们去叫三哥回屋,硬是要惩罚,没让三哥吃那顿饭。

父亲的权威一直延续到我们姊妹四人长大离开农村,大哥二哥因当兵去了北京和吉林部队,后来分别留在了北京和吉林。三哥赶上恢复高考的好时期,考取江西南昌科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南昌。我是老幺,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母宠爱有加,如同一只恋窝的雏鸟,不愿意离开家乡,高中毕业考入长沙,随后我像一叶浮萍飘在了长沙这座省会城市,也结婚成家。或许因为我们姊妹长大离开农村,父亲由此失去权威,再也没有动辄训斥的气势。六年前,母亲因病离开了我们,父亲更像是一只飘流在大海里失去航标的茫茫孤舟,或是一株失去根基的浮萍,父亲这只孤舟,这叶浮萍,北京、吉林、南昌、长沙来回地漂荡,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这些年来,特别是母亲去世以后,我从没见过父亲有过任何关于他自己的决定,仿佛他是一件东西,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的任何一个人,唯独不属于他自己。久而久之,他的三个儿子,还有我这个女儿,在心里都是把他当作我们家里的共有财产,我们都对这样的日子习以为常。

父亲说完那句话,坐在右侧的沙发上,眼睛直盯着茶几上那个白色瓷盘里的杯具,还有杯具一侧的那盆墨绿色硕大的米兰。墨绿色的米兰如同撑着的一把幼儿小伞,开着密扎扎的米粒般一朵朵的小白花,满屋子溢出淡淡的清香。父亲两只手相互捏着,仿佛在等待我和丈夫答应他的要求,然而我和丈夫都缄默不语,好像都没有听到父亲的话似的,各自吃着早餐,还在一边谈论我的一个同事前几天买房子的事。因为丈夫只是女婿,隔着血缘,这个选择当然只能由我们姊妹几个来决定。恰在这时,我五岁的调皮儿子从屋子里跑出来,径直跑到爷爷的跟前,“爷爷、爷爷”地喊叫,拉扯着爷爷要去屋子里帮助他找积木,这才转移我们的话题。父亲的嘴微微张了一下,而又合上,他被孙子拉进房间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因为丈夫要赶坐七点半钟以前的地铁去到单位,早餐后丢下碗筷,拎着包很快出了门。我们做老师的,时间节拍没有那么快,何况我这天的第一节课是上午八点半钟,现在距离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不急不慢地吃完早餐,简单地收拾完餐桌,又将自己梳理了一番,换上那套深蓝色短裙套装,没有再和爷孙俩打招呼,拎着包也出了门。

在去往学校的途中,我用手机分别给三个哥哥和丈夫打去了电话。二哥因为手机关机而无法接通,大哥、三哥和丈夫的电话都是通的。我向他们诉说了父亲的念想,我很自责,说:“可能是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够孝顺,平时照顾不周,父亲不习惯不满意才萌生出执意要回去的念想。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提出过生活不习惯的问题呀!”知父莫如子,大哥、三哥都说我这是多疑。大哥说:“你这难道还不知道父亲的心思?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里装的都是农事,时刻惦记着的也是农事。你可能还不知道,今年春节全家人在你家聚会时,父亲曾经提到过家里那三亩六分责任田,他说土地是农人的生命,农民离不开土地,荒芜更是个浪费,那时他就有要回老家去种田的主意了。”三哥说:“父亲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当然忘不了他那点土地,那是他的命!”丈夫历来是个和事佬,宽慰我说:“老人要走要留,随他的心愿吧,不可强求。”我嗔怪丈夫不负责任,我说:“你倒省心,你是怕父亲住在我们家里添麻烦吧,回去累病了怎么办?还不是我们的责任!”丈夫不语。

上完课我匆匆地回到家里,早已不见了父亲。我问保姆王阿姨,王阿姨告诉我,说你出门刚不久,爷爷就背起你大哥早些年送给他的那只米黄色的迷彩军用大背囊,也出了门,他说要回乡下去住一阵,把老家的事安顿好,少则半年,多则

八、十个月,最迟也会在明年春节赶回来,并反复叮嘱我一定要细心地看带好他的小孙子。听了王阿姨的解释,我随即走进父亲的房间,发现房间里收拾得整齐有序,除了不见父亲的衣物,其他物品一应俱全地摆在那里。望着眼前的一切, 我不由一阵心伤,发出一声哀叹。

要说家里那三亩六分责任田,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还独自种了两年。后来经过我们姊妹几个的反复劝说,父亲才依依不舍地将责任田托付给了堂叔长生家代种,跟随我们离开农村住到城里来了。父亲仍不放心,后来还几次给长生叔家去过电话,询问田里的收成。去年初,长生叔跟随儿子也住去了县城,把自家的两亩八分责任田和我们家托付的三亩六分责任田全都搁荒,那几亩被搁荒了的责任田,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恶魔,时时压在父亲的心头。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那个村。我们村坐落在湘南以北的一个大山冲里,距离宝庆城有六十余公里,而距离省会长沙有三百余公里,更是远天远地。村子的名字叫喇叭口村,也有人叫口袋村。不过叫口袋村的人极少,除非他们知道咱们村里的历史。村子的上游有一条十余里长的山冲,前面是一条宽宽的河流。因为河岸两侧都是一些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故名叫石卵子河。山冲的两旁,是起伏连绵的青山,顶端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水库,叫喇叭嘴水库。山冲如同一只躺在群山峻岭中的长长的大喇叭,也像一只卧着的布袋,故而取名曰之为喇叭口村,或曰口袋村。水库就像一个人铆足气在吹一只长长的喇叭。山冲里有一条从喇叭嘴通向喇叭口的小溪,水流潺潺,终年不息,就像一条吊在喇叭里头的布带子,我们村就住在布带子的最尾端,住在喇叭口最底部的半坡上,直接面对着前面的石卵子河。从山冲水库里排泄下来的水流经到这里,直接汇入石卵子河,河水再往下流去,便是宽宽的资江。虽说山冲里的绝大部分的良田,都是依靠水库里排泄下来的水流灌溉,但石卵子河是我们喇叭口村人的母亲河,它滋润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奔腾着生生不息的血脉,同时它桀骜不训的性格,也曾经让我们村吃了不少苦头。就是这条喇叭口村人的生命之河,总是让我们那样难以释怀。 事物往往会物极必反。由于水源丰沛,村很少干旱,农田十分肥沃。但就是这样一片富庶之地,每年的夏秋洪汛,村里就要遭受一些损失。尤其当遇上山洪暴发,几乎要遭到重创。不过这样的重灾不多,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年才突发一次,所以大家都比较淡定,似乎等到洪水来临时才想起上一次的灾情,也就不足为奇习以为常了。在我的记忆里,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记得有年八月,村里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洪水是深夜来的,当时大家还在熟睡之中,洪水像个疯狂的恶魔,漫过河岸,翻过稻田,爬进院落,幸亏被深夜起来小解的邻居张二嫂发现,张二嫂望见天地一线漫无边际的一片汪洋,急忙从屋里提面铜锣,满院子上上下下地敲喊,村民连夜组织人员物资转移,才幸免于难,不过有住在村子下端十户人家的房屋,被洪水冲跨。

据村里上辈人说,这儿并不是我们家族的根,我们游家是从我高祖父那一代搬迁到这里来的。高祖父原来住在离喇叭口村有好几十里远的山窝窝里,进村出村都得要翻越一座高高的山梁,就好比《愚公移山》里的愚公一家,出门进门都得要翻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只是我们游家只需翻越一座山梁,而且游家人谁也没有想到要搬掉挡在屋前的那座山梁,似乎感到这是一种认命。高祖父有次带着他的两个弟弟挑脚途径到喇叭口,发现这片福荫宝地,顿时感到有一种美好的思绪投影在他的心灵深处。高祖父兄弟放下肩上的担子,放眼望去,惊叹这片如画一样的景致:湛蓝的天空,碧绿的大地,水似阳光流泻在山冲,寂静安详;风似花朵开放在草丛,遍野烂漫。块块水洼,一如面面小镜,清澈暖流。那些被水滋润过的草木,葱葱郁郁。每一棵蒿草,每一根树枝,每一片绿叶,都是最纯洁最浓情的表达,写满勃勃生机。右边一侧的河流,逶迤而来,宽阔清澈,用圣洁般的母乳滋润大地,滋润万物。傍河的山地正是它浇注成长。大地弥漫着温馨、清新、淡雅之气,让人在劳顿中放松身心,打捞希望和期待。水洼两旁的青山,大片的森林,蔓延的绿意,一如充满生机的音符,日夜奔腾。眼望着面前的一切,高祖父的兄弟们立刻定下了迁移的决心。

据说当时发现这片福荫之地,不仅仅只有我高祖父兄弟,还有后来的李姓、刘姓和高姓三户人家,他们也相继迁移来这里。经过陆续移民,加上人口不断繁衍,这片福荫富庶之地,逐渐变得人口稠密起来了。

听了村里人讲述的这些历史,有一次我从长沙放假回家,真的留心做了一次考察。我立在村头,凝望着故乡的村庄与土地,想象着当年我的祖上来这里开荒垦地的情景。我从村头的牌匾下向里走去,一栋一栋的土砖瓦房给人遐想,沉淀了百年记忆像是在村子里某一角。突然看见一块年代久远的青石板,让我顿感新鲜和好奇。一面旧墙、一幢陈年土砖瓦房、一口古井,不断地撞击我思想和惊叹的火花。村尾深处青砖老墙根下露出的斑驳苔藓,墙角边浸润于柴米油盐的旧痕,让我感悟先辈们在此安顿生活的时光,也让我感受到她历史的久远。

照说是我们祖上最先搬迁到喇叭口村来的,要是按照现行时髦的话讲,是我们家淘的第一桶金,祖上或多或少会有些田产,而且理应颇丰,理应成为喇叭口村最有名的地主。但由于高祖父、曾祖父经营不善,据说在我高祖父那代,家里起了把大火,把家产烧了个精光,高祖父后来变卖部分田产,重新修建了房屋,添置了家什,全家人才有了栖身之处。另一个版本是说我高祖父喜欢赌,原有的田产都输在赌场上了。总之传到我爷爷那代,已经无田无地,一贫如洗了,变成了真正的破落户。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爷爷靠租赁地主老财家的五亩田生活,父亲十岁开始下地干活,十五岁挑起了抚养全家的重担。父亲含辛茹苦,田里地里地辛勤劳作,不但自己成了家,还给他的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成了家,听说他娶的我母亲,还是一户殷实人家的女儿,是村里少有的漂亮媳妇,让好多人羡慕。我三爷爷在世时,常常把我父亲作为教育的榜样,对着他的几个儿子说:“你看人家正伢子(我父亲的小名),人勤劳能干,找的老婆都不一样,这就叫差别,你们应该好好地学习。”解放后村里组建了生产队,我父亲便成了队里当之无愧的种田能手。队长特别器重他,几乎把父亲当成他的左膀右臂,凡属农事技术上的活计,都要交给我父亲把关。比如每年一度的入春谷种育苗,那是关系到全村的收成,关系到全队一百多号人的温饱生计,都是父亲一手把持,从不让第二个人来插手。当然队长有时也把最艰苦的技术活交给我父亲,比如哪块田出现渗漏,哪块田高低不平,只要经过父亲修整,便很快变成为一块好田。父亲识字不多,但有关于农事的许多谚语,简直是一部农历:“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宜”,“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芒种火烧天,夏在雨连绵”,“立冬若遇西北风,来年定是五谷丰”。父亲还有一套插秧的绝活,经父亲插过的水田,如同在田里画上格子,禾苗分秧蔸蔸均匀,行距之间在一条线上,远远望去,每一行的秧苗如同一根直线。

父亲的农活技术直到农村推广责任承包制以后发挥到了极致。那时我家共分得三亩六分水田,二亩四分旱地。当时我大哥二哥都在部队,早已穿上了四个口袋,早已经是部队的军官了,不在分配之列。我爹,我妈,三哥和我,我们家四口人参加分配,人平九分责任田,六分责任地,因此只分得三亩六分责任田,二亩四分责任地。因为我家是军属,属于应该照顾的对象,所分得的责任田位置都很好,都是靠近小溪和石卵子河岸旁边的放水田。父亲知道这是生产队对军人家属的关照,分到责任田的那天,父亲别提有多高兴,脸上荡满了笑意,像似春风吹拂着绿色的禾田,笑意一波荡过一波。父亲对分得的责任田早有盘算,哪块田里种植水稻,哪块旱地种植玉米,什么时间耕田,什么时间翻地,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插秧,什么时间禾苗抽穗,什么时间收割,父亲已经有明确的时间安排表。父亲农时的节拍总是比村里人要快,村里的农田开始插秧时,父亲农田里插下的秧苗,已经泛青,已经生机一片了;虽然天还寒着,父亲的心里却暖暖的,村里农田里的禾苗开始抽穗时,父亲农田里的稻穗,已经颗粒饱实,开始勾头搭脑了。父亲对分得的责任田,除了每年要栽种两季水稻,还要间种一次其它作物。殷勤的农田也像父亲,总是不断地长着庄稼,从不愿意闲置。 “地种三年亲似母”,父亲把责任田当成老祖宗敬奉侍伺。父亲说,还是这块田,还是这些泥土,只要你肯下功夫,舍得气力,常在里面铲锄翻,累了的时候也坐在它的田埂上抽支烟,心平气和地端详着那块田土还没打碎,那条垅沟还掏得太浅,这些田,每季就会有让你喜上眉梢的好收成。作为种田的老把式,父亲深知农田底肥的重要性。种田也好似女人怀孕,好比是孕育在腹中的胎儿一样,出生之前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营养。进入冬季,父亲就把长在田坎上的树枝杂草,一锄锄地铲到田里,翻入泥里,并在田间里挖出几个水耄从山坡上刨一些草皮挑到肜铮再在草皮上覆盖一些猪粪牛粪。第二年开春,将沤好的土杂肥一铲铲地抛撒开来,再进行翻耕。下足了底肥的稻田,生长出来的禾苗特别粗壮茂盛。

父亲还有一套种田秘诀,每到禾苗开始抽穗扬花时,父亲就要将水田放干,进行晒田,直晒到稻田开裂,白根露面,禾色变淡。通过晒田,父亲责任田里长出的稻谷,禾杆强壮,颗粒饱满,从不倒伏,产量比其他稻田都高。村里有几户农户学着父亲的方法也去晒田,结果稻田同样增产。他们问我父亲是何道理,父亲回答说,道理很简单,它能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排水晒田供氧旺盛,可以提高禾苗根系的质量,增进根部的吸收能力。听完父亲的解释,他们都夸赞,说我父亲对种田很有研究,简直是个田“博士”。父亲当然知道“博士”这么个洋名字,知道这是对他的褒奖。父亲颇有些得意,咧开嘴巴笑道,说:“研究说不上,主要靠摸索。”

我是个患怀乡症的患者,每次回家,当我站在屋后山顶的高处,鸟瞰脚下的田畴,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轻声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当我站在高楼上鸟瞰土地,每次都会有晕眩的感觉,楼层越高越觉得离庄稼近,疲倦时合上双眼,总是梦见自己站在一大片庄稼地里。烈焰下,家乡大地到处是阳光的烈焰,扎满了植物根系的土地和农人们,都在脱水般的状态下因沉重劳作而喘息。每当土地被犁头翻卷过来,鸟儿在泥田的上空往返盘旋,泥土那种沁人心脾的气息使人倍感舒畅。聆听播种时的声音,我会从土地那嘶嘶的声音里感受到土地像一个老者的慈祥;伫立在平平展展的土地上,心中那种踏实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当硕果累累的时节,我会觉得那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一片片神采飞扬的叶子,都是土地的生命在涌动。

土地是农人的生命,多少代农民与或偏或远或大或小或穷或富的土地相依为命,走过历朝历代,度过多少春夏秋冬,风雨寒霜,经历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与喜剧。

在家乡那片土地上,春夏秋冬,寒来暑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晃动着父亲的身影。父亲对土地的眷恋,对土地的固执,对土地的深情,让我倍受感动。蓝天是高远的,大山是静寂的,沟壑是深邃的。远望那人,那牛,那狗,恰似大山褶皱里活动着的标本,在落日余晖里又似一幅粗犷古朴的剪影!

每年五月,喇叭口村是梅雨季节,下雨和天晴老天爷是由着性子来的。下午出门时,太阳还好好的,朗日高照;一到傍晚,就乌云翻滚,大雨倾盆。由于雨水来得过急,村前河水的顶托,山冲水库的排泄,把个喇叭口边靠近河岸一线的稻田,淹成一片汪洋。望着密织的雨帘,想到成巷口那丘低洼田禾苗才刚刚稳蔸,担心被洪水淹没,父亲放心不下,背上蓑衣扛着锄头就往成巷口跑。这次暴雨,河水倒是没有上涨,但上边喇叭嘴水库的泄洪汇积山冲两旁的山洪,排山倒海般地倾泻下来,平时小溪里清澈的缓流,此刻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纵横驰骋。洪水卷着泥沙,泥水裹着柴草,把成巷口稻田里的泥土卷去了一半,原本平整如镜,长得绿油油禾苗的那丘低洼田,犬牙相错,像一片凹凸不平的斜坡。望着汹涌奔泄的洪水,如同一把尖刀戳在父亲的心头,父亲毫无鸡肋之力。父亲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伤心之极,茶饭不思。母亲问他: “怎么才出去一会,就变得这么心事重重,到底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父亲说:“你是天塌下来都不担心。什么事?成巷口那丘稻田,连禾带泥被洪水冲走了,只剩下呲牙咧嘴的一片黄土,一丘完好的良田没有了,一个季节的收成也没有了,怎么不伤心呢。”听完父亲的解释,母亲倒是不急,母亲扑哧一笑,“我还以为什么事把你伤心得那个样子,天灾人祸,冲跨了再修呗。”第三天,洪水退去后,父亲请了村上的柳石匠和几个壮实的劳力,从后山凹里开山凿石,运来田间,将冲去的田坎垒砌修复,再一担担泥土挑到田里,七个人整整忙了六天!

八月,是喇叭口村少雨的季节。有一年遇上天旱,久晴无雨,旱地里的作物几近绝收,靠近山坡上的稻田眼看就要枯竭。村里幺叔家里的稻田,有一半都在坡上。幺叔心急如焚,决定从坡下的石卵子河里抽水救禾。但从河里抽到山坡上来的河水,必须得经过我家的那块高粱地,而且要从地里挖出一条横沟,才能把河水浇灌到幺叔家的田间里。幺叔早年在县里机关工作,有些仗势,后来因为提前退休回到农村,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农民。父亲和幺叔虽说没有什么过节,但对幺叔过去的行为总是有些不满,加之想到自己旱地里栽种的高粱正是扬花期,满地青绿的高粱苗长得比人还高,是全凭自己一瓢粪一瓢尿地浇灌出来的,尤其遇上这种久旱无雨的天气,几乎三天一浇灌,汗水洒遍了整个高粱地,企盼年底能够有个好的收成。幺叔这么一挖,整块地里的高粱将损失过半,心里确实有些不舍。幺叔找到我父亲,我父亲当然没有答应。幺叔哪能示弱,连夜一纸状书告到市抗旱指挥领导小组。这是典型的阻止抗旱抢险的行为。市抗旱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杨主任直接将电话打给县公安局长,要求立刻出动警力抓人。接到市里电话的杨副局长说:“无法无天了?灭了他!”

傍晚,一辆囚车开到我家对面的沙石公路上,四个警察就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我家。我父亲那时正光着膀子从田间回到家里。当时带队的刘警官问:“你叫游龙?”我父亲回答:“是。”刘警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逮捕令,对着我父亲说:“我们是专门上门来抓你的,你破坏抗旱抢险救灾,阻碍村民抽水抗旱,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我们现在要把你带到县公安局去。”父亲想对刘警官等人作解释,刘警官哪里肯听,像老鹰扑小鸡似的拽着我父亲往对面公路的囚车上推。等我母亲从地里回来,父亲已经不见了踪影。母亲急了,连夜给我们姊妹几个人打电话声援救人,等到我们姊妹几个第三天赶回家来,父亲早已被关在县看守所里了。好在大哥二哥和县里一些领导熟悉,县领导直接把电话打给公安局王局长,王局长指派下边才将我父亲放出来。 当我们姊妹四人走进县拘留所去接父亲,父亲正蹲在一间阴暗的屋子里。见我们儿女几个进来,父亲十分愕然。父亲恹头恹脑地从看守所里出来,像个囚禁多年被改造过的罪犯,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父亲说:“我一辈子从没做过违法违纪伤天害理的事,想不到被抓进牢房坐了牢,真是颜面丢尽!”我们宽慰父亲,说让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您老人家常常教育我们的话,何况抗旱抢险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您怎么不支持配合呢?父亲知道自己犯下了错误,说:“我是心胸狭隘一时糊涂,心疼那块地的高粱,真是糊涂,真的悔不当初!教训深刻,教训深刻呀!”父亲跟随着我们,一直沉默不语。

父亲出走后,我心里像梗着一根刺,咽不下,也吐不出,时时惦记,日日牵挂。早年,父亲虽说是家里的一把手,但我觉得他只是披着一副强硬的皮囊而已,里头软弱不安,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母亲做主,由母亲一手操持,父亲基本上没有插过手。母亲像是一只硕健的母鸡,张开丰满的翅膀,将他全然覆盖。她照顾着他的一切。如今母亲不在人世了,父亲一个人住在家里,田里地里,家里家外,甚至连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这样一些琐碎之事,都得事必躬亲,他能养活自己吗?我不能不产生怀疑。我真不知到父亲是怎么想的,如今我们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都有自己的收入,家里剩下的那几亩田,就是产金产银,又能产出多少?即便产出来,又有什么用有多少用?你跟着儿女住在城里,遮风避雨,不愁吃穿,颐养天年,又该有多好!人家是钻山打洞想着法子往城市跑,你却放弃城里的好日子不过非得要回到乡下去种那几亩薄田,真的是作贱!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我决定回去探视父亲。清晨出发,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十点半刚过,我就到了家。父亲不在家。我打开屋子,屋子里没有什么东西,家什收拾得还算井然,只是多了一些蜘蛛网,长长短短地悬在房顶,显得有些落寞。饭桌上放着个半圆形灰黑色的纱罩,罩着两只花瓷碗,碗里盛着些剩菜。我揭开网罩,发现一只碗盛着青椒炒油渣,一只碗盛着青炒豆角。因为过了夜,菜上裹着油,灰灰的铁青色。饭桌的墙壁上,贴着一张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另一面墙壁上,挂着两张镜框,一个框里装着母亲的黑白遗照,一个框里装着全家人平时的生活照。母亲的遗照,是那年春节我们儿女几个给她照的,当时她坐在一条长凳上,身着平时常穿着的那件黑衣,肌肤光泽,秀发黑白掺杂。母亲很慈祥,双眸明亮,定定地看着我。我走近母亲的遗照前,双手合十地低着头,虔诚地向母亲做了个揖,然后对着母亲说:“娘,女儿回家看您了!”母亲没有应答,仍旧定定地看着我,十分地慈祥。我不由一阵悲伤,眼眶里蓄满了泪液。

从灶屋走进父亲的房间,可能是缺少开窗通风,屋里有些阴暗,散发出一种湿润霉味的感觉。进门的左边,是父母早年曾经使用的那张双人木床,床上罩着浅灰色的苎麻蚊帐,床架的横杆上晾放着父亲穿用过的衣物。右边贴墙摆放两只篾箩,篾箩上各搁着一只麻筛和一只米筛,筛里盛着一些绿豆。屋里角立着一个深红色大衣柜。屋里一切物品,都是母亲在世时的摆放。

过了好一会,父亲回来了,一身泥水。他在田里忙着,一张脸晒得黑红黑红,身子好像瘦了整整一圈,清瘦的脸上漾起一丝明朗的表情。我赶紧走出门迎上前去,立在父亲的前头大喊一声,“爹!”

父亲在门前的禾场坪里站住了,朝喊声张望,然后很快就看见了我,朝屋里走来。他感到很惊讶,真的没有想到我会回来。他问:“你怎么回来了?”我接过他肩上的锄头,呛了他一句,说:“难道我就不应该回来呀?”父亲连忙说:“应该,应该,怎么不应该呢,这本来就是你的家,你应该常回来,应该回来看一看。你回来时告诉你的三个哥哥没有?”我说,“没有,是我自己临时决定回来的。”

进到屋来,我要父亲先坐下来歇息一会儿,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对他说,“你先休息,我来做饭。”父亲说:“你好久没有回家来了,家里东西的放置你不知道。”接着便起身走进里屋,端出半筒米来,对着我说,“中午就煮这半升米,估计咱父女俩还吃不完。农村就不是城市了,只要肯花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在农村就只能是吃季节了,哪个季节种出来什么,才能够吃什么。中午我们就简单点,冰箱里还有昨天买回的肉,水缸里泡着有从菜园里摘回来的丝瓜和茄子,竹篮子里有青椒,中午就吃青椒炒肉和炒茄子、熘丝瓜三个菜。”我接过父亲的米,就开始淘米做饭和炒菜。农村也在发展,液化气灶早已替代了柴禾灶,一会儿饭菜就上了桌。吃完中饭,我们休息了一会。下午,我陪着父亲去看田里地里的庄稼。

三点多出门,几乎还是正午,太阳老高,直直地照着。七月的天气有些闷热,炽热的阳光透过斗笠竹篾里的缝隙,稀稀疏疏的印在脸上,斑斑点点。万物一片葱绿,远处的青山墨绿如黛,田野里的禾苗正在抽穗,黛青色的稻穗上点缀着密密麻麻的白花。父亲稻田里的稻花已经褪去,青色的谷粒鼓胀饱实,开始垂头,一丛丛地俯首i笑。父亲告诉我,说:“今年的天气风调雨顺,早稻长势很好。咱们家栽种的都是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抗虫害、抗倒伏的性能都很强,村里的万叔铁叔等几家去年都种过,都说这个品种好。从禾苗目前的长势看,应该亩产会突破两千斤,咱们家三亩六分水稻田,收成估计会突破七千斤。稻谷收割后,我把它加工完,你们姊妹几个都带些回到城里去。现在农村稻谷也是精加工了,碾出来的米都是精制米,城里的陈年米,味道怎么都比不上农村的新鲜米,营养价值比城里的米要高得多。”

从稻田来到旱地,父亲在靠近村子最近的一块地里种了蔬菜。菜地不算太大,估计有半亩,地里种有一垄辣椒、一垄茄子、一垄豆角,四周间种有南瓜、丝瓜和冬瓜。菜地里的菜还算葱郁,结结实实地挂着果,南瓜、冬瓜的滕蔓爬满了整个土坎。菜园边有一小片湿漉漉的地,已经冒出有两瓣浅浅的嫩黄色的菜芽,估计是白菜秧。父亲说,“咱们家共有五块旱地,我精力顾不过来,只种了靠咱家最近的这一块,其余四块地,都荒了。”我看着这一小片湿漉漉的菜芽,知道父亲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离开农村了。

“你要在这里住到什么时候?”我说。我感觉到和父亲之间的生疏之后,不知怎么的,平时张口就来的爹变得别扭起来,我像只满怀怒火的小刺猬刺拉拉地朝父亲发问。 父亲在身上擦他的两只手,看了我一眼,说:“其实,农村挺好的,连空气都是甜的。”

“你不打算回城里去了?”我顿时有一丝气恼。

父亲沉默着。这一刻,我感觉到父亲对我来说有那么陌生,我从来不了解他心里有什么想法。

晚上,父亲安静地坐在我对面的矮椅上,东家西家,柴米油盐地拉扯着家常,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仿佛他说的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确实,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又哪能懂得父亲的心思呢。

坐了一会儿,父亲对我说,你们这些做儿女的,没有经过那些岁月,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父亲的心结。随之,父亲对我讲述起祖辈父辈们与土地的情感,讲述起炎黄子孙对土地图腾般的顶礼膜拜。

“土地”这个词,虽说普通平凡,但却深邃灼心,高频率、快节奏地扣击我的心灵。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万物的母亲,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家园,农民是土地的子孙,土地就是农民,农民就是土地。土地厚重,农民质朴,土地与农民是血脉相通的孪生兄弟,农民是土地的精神和灵魂。这聚宝盆里的泥土和其它的泥土有些不同,它不像田坎或者其它不长庄稼的泥土,成色单一,颜色寡淡,很浅很淡的单调的灰或者黄,它黄中有灰,灰中有黑,黑中还有其它的色泽,它黑色的主色调中饱含了多种颜色,多种成分,不再是单纯的土或沙,它已经超过做土做沙的阶段了,随手抓起一把田里的泥土,都会看到陈年的秸梗,枯萎的庄稼叶,腐烂的根须,甚至还有一粒遗失的种子,正在生长的一星不知名植物的绿色,一个种田人春耕秋收的日子,遥远的耕种岁月。它也不像其它的泥土显得干燥糙砺,还处在混沌初始的冥散状态,随风而散,随水而流,可这田土,抓一把捏几捏,就抿挤成紧紧的一团,黏润油亮,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柔韧像正在生长的芽苗一样,从掌心蔓伸到你的心底;只要沾着了人的汗水,哪怕是丝缕的汗星,它就会从沉睡中苏醒,变得生机勃勃,焕发出斗转星移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出生命的光彩。这些田土,只要放进一粒种子,它就会生根发芽,抽茎吐穗,在阳光下长出迎风飘扬的葱绿庄稼,挥扬着又一季节丰收的旗帜。

父亲告诉我说,高祖父兄弟三人搬迁到喇叭村以后,首先想到的是劈山造田,凭着捷足先登的优势,兄弟三人沿着山冲里的水洼地,以及石卵子河的堤岸,由近而远,自下而上,扛石填土,夯基垒坎,一块块地开垦,一丘丘地垒砌,将开垦出来的田土,能灌溉的作田,不能灌溉的作地,当年就开垦出土地五十余亩,每人分得近二十亩。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传宗接代。凭着辛勤的劳动,他们在田里种植了水稻,在地里种植瓜果作物和棉花,也算能自给自足,衣食饱暖。谁知好景不长,后来乡公所来了镇长、保长、甲长几个,强行要从他们的田里地里收租纳税,而且每户还必须交纳人头税。高祖父兄弟与他们争辩,说这些田这些地,都是我们兄弟三个人一锄一镐一担挑挖出来的,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出过一份力,凭什么还要交税?我们迁移到这里,镇里保里从来就没有人过问过。镇长说:“这田这地,的确是你们兄弟几个开垦出来的,这个没错,谁都承认,我们也承认,我们也没有和你们争执。但你们难道还不知道?这所有的山地都是国民政府的山地,你们是国民政府所管辖的臣民,是在国民政府的土地上开荒种地,因此应该交租纳税,而且必须交租纳税。谁要是负隅抵赖顽抗,那我们只有采取强制的措施了,不但没收全部田产,而且要把你们全部抓去坐牢房。”说完,镇长保长甲长几个,便拂袖而去。第二天,镇里一个姓王的甲长,带着五个黑狗子来强行征税。五个黑狗子个子都不高,精瘦精瘦,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好像都是营养不良。黑狗子们身穿黑衣,歪戴着一顶黑帽,腿上扎着白色绑带,腰间斜挎着一杆黑色长枪。黑狗子真黑,一进门就从腰间卸下那杆黑枪,端在手中,气势汹汹地喊打喊杀,强迫高祖父兄弟限期交租交税,而且必须签订契约。“强龙斗不过地头蛇”,高祖父兄弟无奈,只有俯首称臣。高祖父兄弟凭着自己已有的几十亩田地,凭着辛勤的劳作,虽说买不起田地,但基本还能填饱肚子。

日子就这样一天挨着一天的过着,后来传到了你爷爷那辈。那一年先是旱灾,后来蝗灾。那年的旱呀,从三月开始,旱到九月,整整半年,旱过三季,当时十里八乡的山塘开裂,溪水枯竭,地里的农作物几乎绝收,一片萧条。接着又是蝗灾,一片片,一拨拨,昏天黑地,漫山遍野。蝗虫把地里的农作物啃光了,把山上能啃的树叶也啃得所剩无几。那一年的光景,就好像地球将要毁灭,人类将要灭绝似的,真是惨绝人寰。为了保全全家人的性命,保住靠河岸最近那块田的收成,你爷爷每天挑着一担水桶,天不亮出门,从门前的河里觅着只剩下一潭墨汁似的淤泥,一担一担地挑到田里。整天立在田间扑捉蝗虫。你爷爷后来累到了,从此一病不起。为了给你爷爷治病,家里卖掉了牛和猪,也卖掉了维持全家人生计的田产,从此走到贫困潦倒的境地。你爷爷瘫倒在床上十二年,屎屎尿尿,全靠你奶奶服伺;奶奶身子也不是很健朗,病病痛痛的常犯;当时你的两个姑奶还没出林,还算不上正数的劳力,家里租下的那几亩田土,哪个来种,还不是交给了年幼的我。

家里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苦过来,熬到了解放,穷人总算看到了青天。毛主席共产党领导我们翻了身,先是把土地分给了我们,后来又将土地收归到集体,共同走集体化的道路,总算解决了我们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在这些日子里,我们虽然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饿死冻死人的情况。为了真正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老百姓视土如金,爱土如命,垒石造田几乎成为我们每年农闲时节的必修课。长年繁重的耕种和劳作,我们虽说常常会直不起腰,满身酸痛难受,但看到荒坡变成田地时,我们就有一种幸福感;看到干裂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的禾苗时,生命的喜悦便洋溢在心头,看到摇动在庄稼秸秆上等待收获的谷穗和满仓满屯的粮食时,收获的喜悦便写满笑脸。繁重辛苦的劳作有喜悦,有欣慰,也有难以言明的满足和陶醉。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膀大腰圆的身材真的是让我们艳羡,那是因为胖人肚子里不缺油水。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被松了绑,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兴旺,中国人日益“心宽体胖”,从杨柳细腰变成了大腹便便。现在,肥胖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民影响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大量农田被荒弃,大量耕地被占用,人均耕地占有量越来越少,加上大气污染,河流干涸,土壤毒化,森林萎缩,虽然一时增加了经济总量,但这是“夺命发展”,相当于断了发展的后路,断了子子孙孙后代的后路呀。

“这是当前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你能改变?”我说,“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办法。”

父亲的脸上隐隐掠过一丝不安,说:“土地上长出房子了怎么去解决?河流干涸了怎么去解决?森林资源没有了怎么去解决?我真的是在替后人担忧呀。”

“社会上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这样认为。”我说。“你打算责任田还种多久?”

父亲低下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今年六十八岁了,就是再活十年二十年,身体也不会允许我继续种好这几亩田了。听说土地抛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目前正在采取留转集约的方式来解决,而且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推广。我想把这几亩田再种一季,种到年底。至于那几块旱地,我只种一块作为菜地,其余的地只能是抛荒了。晚稻收割后,我就把三亩六分责任田和二亩四分责任地全部承包给承包人,安安心心地住到城里去。”说完,父亲一副如释重负的感觉,脸上露出轻松的笑。

第二天一早,我走出家门站在禾场坪,看到父亲扛着锄头迈着健步,远远地行走在田坎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晨祭(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3-23
窗户上还是一片漆黑,但她知道时间已经到了。她微微侧脸,听了一会儿孙子匀净的呼吸,就片腿下炕,穿好衣裳进了厨房。她把馒头馏好,连炸豆腐一起端出来,又就手拉亮了电灯。灯底下,孙子揉着眼睛醒来,歪过脑袋,迷迷糊糊地喊声奶奶。接着,孙子看到了桌上的饭食,嘴一咧,小脸花一般笑了。不光孙子稀罕她的手艺,炸豆腐这口,儿子从前吃了多少年都爱吃。她做炸豆腐,都是提前一宿,先把豆腐切成半个巴掌大小的薄片,再下油锅炸,.........
蝉蜕(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4-05
一回老家休假期间,我闲适如微风中的树叶,轻盈、自在。这段时光,我的大脑也变得轻盈,思维飘逸,到处走神。夜里大脑也不安闲,老做梦,在梦里继续走神。我发现,那神思自以为能上天入地,行走天涯,可实际上只走两个地方:我飘泊过的城市、生我养我的故乡。高二那年,父亲病故,我的学业也跟着死了。以乡下学校的教学质量,考大学的希望就像养鸡希望长成凤凰!就算考上了,学费又在哪里?妈妈妹妹怎么办?妈妈是农妇,妹妹才读初.........
旧年(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06
三奶奶老了。老了。耳朵完全听不见了。学霸这次回来,提了水果去看她,给她带了云南上等的烟丝,另Я艘惶跄档ぱ獭K挪条凳子,踮起小脚,念着菩萨,把剥下来的柚子皮搁到木窗的窗台上。看样子还打算自己熬药。今年冬天特别冷,明年春上,她还在不在?如果不在,枯树老藤,她要变成一只昏鸦飞走了。也许同样上不了孙家祖坟山。不过,话说回来,身后事,她不管了,谁管?映雪堂人家还在。过年了各各回家,热闹几天,再五方四散。小桥.........
咪娜(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咪娜是只猫。咪娜是一只两岁又两个月的漂亮的小母猫。对猫而言,咪娜的“身体”已不算小,看上去不太会继续长了;如同发育良好的少女,身材定型,不太会再长高了。它或许会长胖的,若它贪吃的话。但咪娜并不贪吃,简直也可以说,它似乎具有人一样的节食意识,以保持自己“身材”的美观。它每次吃得很少,就像人形容人每顿吃得太少时说的那样:“吃猫食。”它已不像一岁多的时候那么贪玩了。那时,哪怕一个小纸团都会使它发生极大.........
后院(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07
傍晚,河边风比较大,临河的这个碧野康城小区人来人往。于东观站在河岸,仰望10号楼28层。那里曾经住着同乡王显虎的伯父。于东观时常随同乡来蹭饭。今天于东观又想喝酒了,他就不由自主地步行到这里,到了小区,见到凶巴巴的保安他不禁伤感:免费提供酒肉的老人几个月前已经见马克思去了。那是个慈祥的老头,他不只是提供酒肉,还对于东观很客气。在这座异域城市,老人是唯一个对于东观那般客气的城里人。于东观疲惫的目光收回.........
惊蛰(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22
1我想和你们讲一讲我们庄上赤脚医生的故事。我们那儿叫小官庄,庄上有两个赤脚医生,一个叫杨少俊,住在村的最东边;一个叫王曹全,住在村的最西边。东边的杨少俊除了给村东的人看病外,还给东边几个庄上的人家看病,西边的王曹全除了给村西的人看病外,还给西边几个庄上的人家看病。至于他们医术谁高谁低,小官庄的人经常是要争论的,让杨少俊看病的会说杨少俊医术高,让王曹全看病的又说王曹全医术高。我也曾问过我的奶奶――我.........
苏绣(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3-08
一绣一朵荷花心,方法如下。盘绕丝线,于平展的绷子上。一,两,三,四,五个圆环,叠叠相加;银针带线,穿过圆环,下刺,拉紧,一突起小点儿可成。回旋往复,密密簇拥,一团突起的花心,便依偎在荷花瓣里。这叫打子,我默默背诵。还有散套,施针,虚实针,滚针,数和针,正抢,反抢;每一种针法都像魔法。那点染蔻丹的白皙指尖,游走着几乎看不见的丝线和针头,像是布道,像是招魂。突然之间,万物被唤醒,一座花繁叶茂、蜂蝶飞舞.........
短篇小说的能量
发布时间:2023-05-10
一 就我所知,写过长篇小说之前没写过几个短篇小说的作家,几乎很少。但写过短篇小说之后再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作家却为数不少。在他们看来,短篇小说也许能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诗学立场。契诃夫、芥川龙之介、鲁迅、博尔赫斯、卡佛......
困顿者(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02
1 对着镜子,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此懦弱。我懦弱于看到他却放慢脚步,躲在没有围墙的世界里,用手中的纸屑堵住嘴,然后不加思索地转身离去。往回走时,我几次扬起硕大的手掌,试图狠狠地扇自己几耳光,但是我知道,即使我那样做,内心......
沈阳月(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26
抗战期间,在冰城哈尔滨麇集着一群包括萧红、萧军在内的抗争不息的文人。他们用笔作刀枪,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有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家阿成用小说的形式写下了这历史的一幕。 1 不久前,吉林共青团的地下组织,......
咸蛋小子(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07
阿琴打电话给她在武汉念大学的女儿小玫,问她已经放暑假了,准备什么时候才回家。阿琴告诉小玫现在顾村的经适房和以前在八村的家完全不一样,“一个天一个地,你有自己的房间了,你如果要忙自己的事情,就把房门一关,没人会再来打搅......
艳阳天(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22
医生告诉张俊英,已经五年了,她子宫上的恶性肿瘤没有复发迹象,是个好消息。可是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从广安医院出来,她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坐在花园廊架的木台上,想挨着太阳晒一会。她低下头,侧靠在一根方柱旁,脸和手被烤得暖烘烘的,非常舒服。张俊英觉得,她这半辈子,就像是游乐场里的过山车,急上急下,却始终都走不了太远。而且,一点也不好玩。清明,无风,也无雨,两个妹妹开着车,去良乡的青龙湖公墓,为老人扫墓。大.........
牛毛井(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04
一 牛毛井不是一口井。 牛毛井是马岭塬上一个不足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 老谭转业来到采油队的时候,牛毛井只有两口油井。一口打在村子东边的沟底里,井场旁有一条清清的溪水。一口就在村子西边的山坡上,站在井场,能看到全村人......
花生地(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15
程相崧,1980年生于山东金乡,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山花》《文学界》《时代文学》《雨花》《鸭绿江》《福建文学》《小说林》等刊物。 白颂决定,这年的八月十五就不回农村老家过了。 她在县城给儿子家看孩子已经两年多......
下弦月(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19-12-11
笑笑不想到深圳,她说只想跟奶奶在一起,一辈子都跟奶奶在一起。奶奶疼惜地笑着说:“傻妮子,怎么能一辈子跟奶奶在一起呢。奶奶老喽,要死喽,陪不了你多久喽!”奶奶不忌讳死,她信佛,天天念“阿弥陀佛”,她有地方去,不怕死。笑笑不知道怎么回奶奶的话,过来搂奶奶的脖子。她闻着奶奶几天不洗头的气味,把鼻子往外翻了翻继续搂着。笑笑十五了,开始懂事了,没有奶奶就没有她。小时候早上奶奶给穿衣服,她叫奶奶叫妈妈。奶奶说.........
旅游区(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09
下午两点多,我和朋友从他们那个县城出发,自驾车往六十里外一个叫青牛湾的古村落开去。迎面来的多是运煤的大车,轰隆隆的,扬起的煤尘不时撞向车的挡风玻璃。那地方原是个古兵寨,紧傍黄河,又有明代的边墙古堡,十年前就被外地一个财大气粗的煤老板鼓捣成了旅游区。可能想让我先有个印象,一路上,朋友讲的都是青牛湾的事。他是县报社的负责人,平时东奔西跑的,很注重搜集资料,对本地的情况自然摸得熟。我边开车边听他闲扯。到.........
暖寿酒(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19
枫树村地处湘中三县的交界处,三县的风俗给枫树村拼凑了一个流传甚久的旧习: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寿诞前一天晚餐要喝一顿酒,吃一餐席,谓之暖寿酒。喝酒划拳的口令就是“喝了暖寿酒,活到九十九。”过去能做暖寿酒的人家,都是村里有些头面的人家,日子过得滋润、殷实,男人女人走出去模样甚是光鲜。寿星生日那天做的酒为寿酒,是可以收礼金的。而暖寿酒不能收礼,是百分之百的白吃白喝一顿,亏本买卖。山里人家日子过得紧巴点的,当.........
氢气球(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21
李健男,汉族,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钟山》《山花》《文学界》《湖南文学》《广州文艺》《作品》《四川文学》《青春》《微型小说选刊》《金山》《芳草》《文艺生活》《翠苑》《山东文学》《天津文学》《安徽文学》《绿洲》《延河》《山西文学》《野草》《边疆文学》《西湖》等,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有风吹来》《三瓣嘴》《红肚鸟》《天上的鸭子》。曾获郭澄.........
假开心(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12
“我们认识的时候,你才只有二十岁。”小山喝大以后常常这样说,然后他朝我举起酒杯,oneshot!一口气喝完以后几乎要颤栗着跺一下脚。场所合适的话,我们最愿意喝的是各种烈酒。近两年我们发掘了两个隐蔽的酒吧,隐蔽指的是地理位置。两个酒吧都位于紧挨闹市区的小马路上,没有招牌,但是推门以后,生意却好到不行,经常需要等位。我们都是没有耐心的人,这种时候却愿意忍受。两间都以鸡尾酒作为特色。一间稍微便宜些,光顾.........
天鹅宴(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14
墙上的闹钟滴答滴答,也不知啥时起,这个屋里的节奏慢得像蜗牛。今天是正月初三,天气不错。张惠美从阳台上晃悠进来,尖着嗓子咳了咳,表示有要事相告。大男人刘志刚歪在沙发上用IPAD看韩剧,嘴巴一张一合。少年刘乐乐皱着眉盯住电脑屏幕,突然大喊一声:杀了他!然后拍打着鼠标,像公鸭一般嘎嘎叫着,亢奋、凶狠,所向披靡。他正在玩一种叫做英雄杀的游戏,已经连续四个小时没有抬过头了。无人理会张惠美。父子俩全神贯注的像.........
倾听记(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26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青年作家,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若干,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青春简史》,散文集《别人的生活》等,曾获“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中国文学现场”月度推荐作品、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提名奖、2012年度《中国图书评论》最佳书评奖等奖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你知道,这年头在领导开会的时候请假是多么难,但我必须这么做,因为我媳妇在电话里哭喊:“他们把推土机都开来了,他.........
红月亮(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3-12
第一部回家父亲说,钢,我们回家吧。叔叔也说,回家吧。火车站检票口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父亲和叔叔架着钢子,被挤得东倒西歪,有那么两三次险些就被使劲往前蹿的人把他们撞分开了。父亲和叔叔一趔趄,钢子也就跟着歪了,像不倒翁一样左右晃摆,摇摇欲坠,幸好他的左右胳膊被他们用力地紧夹着,才没有倒下地。好不容易到了检票的铁栅栏内,三个人,连同父亲和叔叔肩上的两个帆布包挤在狭窄的通道里,每移动一步都很艰难,像多足的.........
倒春寒(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06
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从远处的小镇拐进村子,又钻过村后的大山,直通山那边的城市,紧跟水泥路冒出来的,是路边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雪白楼房,楼房的主人大都是修路征地的拆迁户。球二爹的房子不在拆迁之列,他的房子与水泥路中间隔着大片田野,为此,球二爹郁闷了很长一段日子。最近几天,马路两边的住户发现,往日里风风火火如陀螺般转个不停的球二爹,居然慢悠悠地沿着这条水泥路转起圈来了。起始,住户们以为他是看新鲜,但慢慢地,大.........
修身格言(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17
1 夏天的时候,我一直想认识一个女孩,一个年轻漂亮,而且没有男朋友的女孩。 我可以带她出去玩,去鸡公山看枫叶,看云彩。去南湾湖看芦苇,看白鹭。或者去灵山寺进香,抽签,玩遍我们信阳周边的山山水水。这些地方,我已经去过多......
无头夜奔(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23
乾隆八年七月十五日夜,暴雨,青河大坝决堤。是夜,成县县令吴文章之女吴小婉,携友人同游于青河。一行人等深明大义,于河中自沉客船,以身堵险,大坝遂安。六省得以保全,成县人民感其恩德。――《成县县志》封文慧1988年出生。同济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文学创作与批评。小说《烟花绽放》发表于《青年文学》,并入选《岩层书系:2015青春文学》。小说《日夜浮屠》发表于《中.........
比肩而立 (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28
一年过古稀的老画家关天痕,这段日子以来,性子变得越来越古怪了,或者如一头发怒的狮子,银发银须气得乱颤;要不如一坨沉默的石头,呆坐在阔长的画案前,目光散乱地望着窗外。他常大声或悄声地说:“这座庭院是监牢,我就是一个囚犯!”他清楚地记得他的经纪人彭彰夫妇,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到过他的画室了。他们住在省城,五年来一直负责经销他的画作,先前每月必有两三次到这里来取画,再安排一些指定要画的题材。从省城到这座小.........
庞羽短篇小说二题
发布时间:2023-05-15
龙卷风1邹杰伦推着单车,走在小镇的路上。天空昏黄,不远处的修车摊被风吹得哗哗响。把小镇拦腰截断的媚眼河,屏着呼吸流动着。不远处的稻田冒起了浓烟。每逢这个时节,翠鱼镇农民都会把收割的秸秆堆在一起,一捆捆,一道道,堆积起来,然后点一把火,让风带走一切。邹杰伦常常站在稻田前,看着秸秆欢笑着。他闻得到秸秆腐烂的味道,不似这么激烈,一步步地毁灭,消失,安然无尽。万物都会腐烂,他会,那个女孩也会。这辆单车几岁.........
孟春花开(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30
一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失去了丈夫。原本是该由两个人一起走的路,如今却留给了她一个人来走,她忽然倍感孤单。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啊,她把自己和丈夫的结婚照紧紧抱在胸口,又时不时从怀里推开来,在灯光下端详。一......
真火五魅(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3-19
一个有预感的男人都说女人有第六感,不知道男人有没有。反正李皮是有。不知从哪天起,李皮发觉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有莫名其妙的预感跳出来。比如好端端地坐在办公室里,脑子里就跳出一个预感,家里好像是着火了。李皮赶紧打电话给呆在家里的母亲,母亲接过电话,说,没有啊。再比如,李皮走在大街上时,又突然有了个预感,想到不远处的一条马路,一会有几个人在打架。可真正走过去,那里又都很平静,不时有人走过,.........
无风之始(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27
1显然那并非唯一的可能:我驾车带她驶向五里之外的海滩,难以遏制的欲望穿过夜晚雨中车流刺眼的光亮扑面袭来。可笑的是,半路上我便停下车子,冲出车门,吐出一滩酒、食混杂经胃发酵后的污物。那刺鼻的浓烈味道尚未彻底弥散,我已在芳香馥郁的风中躺倒在地。如今回想起那个兴味索然之夜,一切恍惚迷离。原本我不过想要借助酒精麻醉躁动的身体,岂料竟在酒吧一角邂逅了一场可以恣意放纵的艳遇。无可否认,自她出现之际,我已萌生了.........
猎人老冯(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19
一猎人老冯死了,死在他自己的猎枪下。暑假我从老家回到学校,父亲打电话来时说起这事,说是在擦枪的时候不小心走火,子弹正打在自己喉咙上,血流不止,异常惨烈。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就是这个暑假我还跟着他上过两回山,但听父亲在那里对他的老伙计发出英雄易老,晚景凄凉的感叹时,又觉得他不是在开玩笑。放下电话,我的脑中开始拼命刷新检索着关于老冯的一切影像……比如老冯的猎枪从不让人碰;比如他特会选狗和训狗;比如他五.........
布朗运动(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11
今年八月,“洋火”死了。我赶回老家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悼词念了十几分钟,我一句都没人耳,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躺在面前的“洋火”。我参加过很多追悼会,看到合眼躺在殡仪馆大厅中央之人时,知道此人再也不能站起来,用老家话讲,一阵喧嚣过后就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睡大头觉”。但对“洋火”,我却没有一点这种感觉。他这么安安静静地躺着,我倒认为他没死,而是在装死。说来话长。一认识“洋火”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家住.........
鞋柜里的人(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19
1 那是五月的一天,他在一个几乎密闭的金属容器里被禁锢了一个多小时,汗出如浆,几乎晕厥过去。从十楼办公室坐电梯到楼下收发室取包裹,电梯在九楼的时候,叮的一声,停了。然后,他的老板,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进来了。他眼前......
延长的假期(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4-19
通常来说,被厂方安排到住地后,刘攀就不再去别的地方了。因为周围多是郊外的工业园区,比她每天吃的员工食堂还要乏味。而且,作为项目的现场负责人,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出来。手底下一堆兵看着她呢,她这样想。可是今天不同,因为她听说新城有个韩国国际城,刚好是在这段时间开业。在她眼里,佛山和吉林,长沙,和南昌,和中国许多鸟不拉屎的城市一样,没有分别。况且从新城回宾馆,坐不上车的话,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可她还是强迫自.........
李村的日与夜(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4-03
驴眼儿驴眼儿一辈子没碰过女人。小沈阳儿他娘故意气他,你老婆呢?驴眼儿嘎嘎两声,还在丈母娘腿肚子里抱窝呢。赌博鬼李一落从来没赢过,不知哪天偷了几只鸡,买了个傻娘们儿,天天蹬辆三轮车,拉着个鼻涕虫在大街上一圈儿一圈儿地显摆。大鬼儿说,大叔啊,你咋不买个去?暖和被窝,还下蛋。驴眼儿干瘪煞白的脸,如落了地的树叶样儿,要那玩意儿,碍事绊楞脚地。吧嗒吧嗒嘴又说,哪来的钱啊,这辈子,就等着收兵回营了。说这话时,.........
村长曾如玉(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26
一上坪村的人把村主任叫村长。说这样叫顺口,响亮。曾如玉说在她的心里,村主任也好,村长也好,都与她无关。高中没毕业就打工去了,村里谁是村长她不知道,也不关心。几年之后,口袋里揣着几万块钱回家,将母亲弄到县医院把胃割掉了半边。母亲患胃溃疡多年,吃饭只能吃稀饭,整天还把手按在胸口下面,不然,胃就疼得刀割一般,曾如玉心里那个疼啊。心愿得以实现,曾如玉准备在家侍候母亲一些日子,过完春节,还是要出去打工的。现.........
等待阿尔法(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31
一传说,今晚会有红月亮。许多人早早在朋友圈里晒着自己的赏月计划。叶子想不通,红月亮有什么好稀罕的?月亮再红,未必红得过太阳?月亮再红,也不过是一种假象。如果没有太阳的光芒,浩瀚宇宙里,月亮不过是一坨荒凉得不能再荒凉的土坷垃。白月亮是假的,红月亮更是假得不能再假。为那几个小时的假象,做望眼欲穿状,做童心未泯状,做欢呼雀跃状,做不枉此生状,是不是比红月亮更假呢?还要巴巴地去朋友圈左显摆右炫耀,什么心态.........
红草湖的秋天(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09
居家过日子的人,开口不离“柴米油盐”。这四个大字的头一个便是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难为无柴之炊。小镇蛰居在土山一褶,国家的能源还垂青不到这儿的公民们。于是,就幸亏得老祖宗神明,种下了偌大的一片草,赐福于他的子孙。......
只有逝水流年(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05
引子据说,从金门大桥跳下去只需要2.5秒。所有的令人窒息的隆隆声都划过夜空,集中在渐渐昏暗的天空中,方小华排在了几十个印度人后面,这件事让她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要排在印度人后面,几十个人像几百个人一样,造成了几百个人的规模和效果,最重要的是速度,谢天谢地,移民官还嚼着口香糖,津津有味,就这样,她误了航班。事实上是这样的:方小华贪图便宜,她从北京飞往纽约时在芝加哥转机,她没有想过一点,就算不排在印度人.........
布鲁克林宝贝(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28
1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是你十七岁的女儿――田妍靠在卫生间门外,自认为明白了一个真理。 黑漆木门内,正关着一个“最可怕的东西”――田妍十七岁的女儿,瑞娜,身高一米七的大孩子。 “出去,神经病――”三个小时前,瑞娜对......
分析小说《纪念》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发布时间:2023-07-21
《纪念》是广州平民作家鲍十上世纪 90 年代在东北时创作的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则是张艺谋 1999 年根据《纪念》改编的电影。作为文字叙事艺术的小说《纪念》,与作为影像叙事艺术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在人......
寻找灵魂相近的人(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17
傍晚出门时,马茫的老婆和女儿、马茫阴郁的母亲、马茫自己,都没预计到他会跟人打架。马茫天生老实,与世无争。而且马茫起初并不想打架,只想挨几下揍了事,特别是,向他围拢而来的两个人中的一个,用粗鲁而骇人的语气,让他搞明白了自己挨揍的原因。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起码要具备掌握因果关系的能力――马茫顺应天命,离开自己那辆破旧的车子,以免那两人的拳脚波及到他。他们非常狂暴,仿佛饿着肚子而来。马茫被迫不停地转动身体,.........
庭前谁种芭蕉树(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3-09
是身不坚,依兰水沫,是身常坏,芭蕉之树。新来的小施正在院里扫落叶。欧阳教授在篱笆外就唤起来,莫扫,莫扫。欧阳教授晨练回来,脸还有些红。他背着手走进来,抬头看大枫树,几叶飘零,又到秋天了。他对着阶前的空地发呆,从年初开始,欧阳教授就打算在阶前种一株芭蕉树。当然,午睡的夏天,看芭蕉叶分一抹绿是惬意的,夜晚听雨打芭蕉,更是要与古人对话了,但欧阳教授皱着眉,在另一些事上思量着。小施放下扫把,提着撮箕走出去.........
试析沃尔夫短篇小说《说愿意》的主题
发布时间:2022-11-28
摘要 美国当代作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的短篇小说《说愿意》(Say Yes),表面讲述的是一对夫妻间的日常争执,但作品的主题却与夫妻关系无关。本文结合作品创作时的文化背景,通过解读小说文本,来分析小说的主题。本文认为这篇作品的主......
《母亲的村庄》(长篇小说节选五)
发布时间:2023-07-26
几个月后的一个秋日,地里的庄稼已基本收完。在队长刘老黑的督促下,南蛇湾村的秋收加快了步伐,原先田野里大片大片的芝麻、黄豆、玉米都已安详地躺在了生产队的场上。村外的几个大场堆满了高高低低的粮垛。就连那几百亩红薯也都被一耙子一耙子地挖起,堆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放眼望去,田地里一片秋日的荒凉和无奈。一大早,母亲便起了床,领着6岁的大姐,拿着筐子,扛上耙子,走出了村外。穿过村东的河湾地,又过一条小河,来到了.........
论法国短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02
在文学作品的神坛中,法国文学尤其法国短篇小说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备受人们喜爱和称道。法国短篇小说篇幅短小精悍,大多以现实主义为主,采用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的手法,从小人物的普通故事和生活去揭露一个时代、一种现象、一种精......
市场街少年的芭蕾舞(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18
艾玛原名杨群芳,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湖南澧县人。法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签约作家。曾做过高校教师、兼职律师,现居青岛。2007年开始小说创作,曾在《黄河文学》《中国作家》《时代文学》《上海文学》《人民文学》《芙蓉》《江南》等杂志发表小说三十余万字,有小说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曾获首届.........
短篇小说的庙与精神异化者的灰
发布时间:2022-08-31
文学创作讲究内容和形式的契合,但实际上,形式通常绑架内容,作家为了表现特定的思想使用特定的艺术形式,如同古典小说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长篇小说经常使用,后来短篇小说也这样用,从而出现了短篇无盛景的说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蕴藉地展示官场的千姿百态,这种传统手法明显捉襟见肘。杨少衡是全国颇有影响的作家,有自己的独特构思。他以精妙的构思从一次上山“拜佛”的小事写起,通过两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侧面.........
父亲的小木窗
发布时间:2022-10-09
我出生那年,父亲已经42岁。父亲中年得女的欣喜立马使哥哥的娇宠宝座惨遭易主。 从小到大,我绝对是父亲眼里的小公主。不管我如何骄横跋扈,父亲从来没给过我一个黑脸儿。直到22岁那年夏天,我第一次把秘密交往了一年多的男友带到父......
死亡与欢颜的两夜(短篇小说两则)
发布时间:2023-03-24
蔡骏悬疑小说家。2000年开始悬疑小说创作,中国作协会员。先后出版《病毒》《猫眼》《生死河》《地狱变》《谋杀似水年华》《天机》《人间》《最漫长那一夜》等26部小说,作品总销量突破1200万册,并连续13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的最高畅销纪录。被《人民文学》选入“未来文学20大家”。万圣节的焰火葬礼一夜真美!原来白天放烟花也这么好看!惜朝,告诉你,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烟花了!――《逆水寒》电视剧版(原著:.........
罗恩?拉什短篇小说艺术特色初探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罗恩・拉什是美国当代诗人、小说家,他不仅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在评论界也备受权威的赞誉,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关注度还很低,对他的评论更是寥寥无几,且尚无对其短篇小说艺术特色的评说,因此笔者拟从个人的阅......
病(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19
1回到蘑菇岭,是下午两点,天下着雨。张客看着檐下的雨线,地上打出来的雨坑,想起了离开村子那天,也是下着雨的。好象是那场雨,一下就下了二十五年了。不过那时候的雨,是狂风暴雨,如今这雨却显得绵长、温顺了。门是虚掩着的,张客在门前站了一会,还是伸手推开了门。张客在天井的角落里站立了一会,缓过了神来,才走进厅里。大哥子鸣正在屋里看书,他抬起头来,张客就看到了那张脸,黝黑、浑圆、厚重,与离开时没有太大的改变.........
毒(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26
一周昆异常兴奋地闯进高局长的办公室,一进门,抓起办公桌上的茶杯“咕噜咕噜”就喝,边喝边说,好渴哟。喝完,左手抹了一下嘴巴,右手伸出去说道,给我来根烟。高局长从电脑前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就说,你这是怎么回事?搞得满面是血?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周昆接过烟,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燃,深吸一口,用手摸了摸额头,说道,今天去黑龙洞……高局长站起身来打断他的话说,先别说黑龙洞,你看.........
我的父亲母亲
发布时间:2023-02-26
上世纪末最后一天,我总算良心发现,在公务结束之后,买了一张从北京去昆明的机票,去看看妈妈。 买好机票后,我没有给她打电话,我知道一打电话她一下午都会忙碌,不管多晚到达,都会给我做一些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直到飞机起飞......
天色(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24
和往常一样,秋涵不紧不慢地走出家门,沿着小城的环城路走上一里、二里地,躲开人群,潜在暮色里慢慢又独自走回家,打开一个人的电视,随意摁出一个频道,听电视里呜呜啦啦的节目,不知不觉中睡意已浓,便关了电视,回卧室睡去。许多年前,秋涵可不是这样。那时,秋涵刚参加工作,在机关打字室工作,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白晰的皮肤能看到发丝一样的血管,水汪汪的眼睛,似两潭秋水。秋涵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来上班,又一个人安安静.........
陶泽祥小小说两篇
发布时间:2023-03-25
教我说谎没商量 深山村有个出名的养羊大户。这些年,他靠养羊成了村里的首富,他就是杨荤。 杨荤平时说话没个水准,常会闹出啼笑皆非之事。 昨天,村主任找到杨荤说:明天县里的几位领导要到他家走访,要他作好汇报准备。 ......
初明小小说两篇
发布时间:2023-03-27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前,他住在河东。他叫大水,出生在河边一户渔民家里,世世代代靠打渔为生。大水沿河上下游走不定,这也养成了他像水一样形状不定的性格。 这一年,大水处了个对象,小草姑娘,比大水小两岁,浓眉大......
戴希小小说两篇
发布时间:2023-01-12
恼人的空气 迷人的雪山,美丽的冰川,澄澈的湖泊,辽阔的牧场,黛青色的山峦,原生态的丛林……花香鸟语,蓝天白云,清新纯净的空气沁人心脾……一踏上新西兰的国土,旅行团的成员就眼前十分亮堂,飘然欲仙。 可忽然,有个英俊健......
绑架(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19
笔名资格、伯臣,湖南衡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领导科学学会会员、郴州市作协名誉主席。先后在《文艺报》《创作与评论》《安徽文学》《散文选刊》《海外文摘》等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出版各类文学作品集12部,近300余万字。长篇小说《走出大山的女人》获长篇小说杂志社2008年度最佳小说特别奖;长篇小说《城管局长》获2009年度“安徽文学奖”并改编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属于新影集团98部公益.........
语言学视角下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语言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其短篇小说语言具有口语化、生动化、客观化、简约化等特点[1]。许多研究者也对短篇小说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而从语言学角度综合分析其语言特点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用词风格......
边疆幽默在《布莱特·哈特最佳短篇小说》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5-08-21
摘要 布莱特・哈特是一位重要的边疆小说家,他笔下的“加利福尼亚系列”故事继承和发扬了美国边疆小说中的重要元素,如边疆意象,边疆幽默和边疆精神。本文旨从布莱特・哈特短篇小说中的边疆幽默入手,力图探讨边疆幽默在美国文学史上......
考试(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我父亲张宽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那一年,他四十五岁,我年方十五,正由初中升读高中。当时有人问我,你父亲在部队干得好好的,还是团里的主官,一团诸侯,为什么要转业?这些人真的是杞人忧天。我回答说,那是我父亲的事,我怎么知道!我父亲萌生转业的念头后,态度非常坚决,简直秤盘星里灌水银――铁了心。他说他选择当兵或许就是个错误,要是走读书考学那条路,他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我觉得他说的话有点自欺欺人,若不是.........
有父亲和没有父亲完全不同
发布时间:2023-02-23
青褐色的龙眼饱满圆润,有一种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青涩感,我在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十分吃惊,它有一只鹌鹑蛋那么大,这是龙眼中罕见的品种,叫广眼。我舅舅曾经在一个薄雾的早晨从乡下挑了担广眼到B镇。我是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看......
母亲的包子父亲的粥
发布时间:2023-03-04
毕业后留在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北方,虽然春天有大风,虽然夏天太短, 但冬天却有我喜欢的暖气,让我的冬天不再寒冷。安定之后,几次三番打电话回家,让父母过来小住,他们都推托家里走不开来不了。他们年纪大了,又不肯来,我只能经常来......
父亲的遗愿
发布时间:2023-04-02
我父亲是个倔巴人,人称他是个“扁犟劲”,当了大半辈子干部,群众没说他半个“坏”字。 父亲没念过一天书,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当我懂事时,父亲就给我讲述穷人不识字,常受有钱人愚弄和欺辱的苦诉。民国十五年间,乡丁到我家拉我......
父亲的篾刀
发布时间:2023-04-06
旧时教书的父亲 身份复杂 后来改行当了篾匠 那把纯刚的篾刀 他经常掖在 腰间 或拿在手上 动荡的年月 刀被别人抢去 架在父亲脖子上 我看见了父亲眼睛里的锋芒 在一节一节攀升 断裂 一家人的光景 经年行走在刀刃上 多......
父亲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7-08
进城 父亲出生在那个叫茶洞的小山村,那是云贵高原南麓的一个小坝子。从父亲的爷爷的爷爷开始迁居到这个地方算起,有一百多年的村史,还没出过一个能识文断字的。这里远离镇,不通马路,出行靠脚走,运货靠肩挑;没有电灯,照明靠煤......
父亲的姓名
发布时间:2022-11-27
不用避讳,我的父亲叫毕明。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以为父亲的名字就叫“爸爸”。 突然有一天,我知道了,他不叫“爸爸”,他叫毕明。 长大之后我又知道了,父亲原来也不叫毕明。我见过他废弃了的私章,隶......
父亲的胜利
发布时间:2015-08-20
儿子大了,父亲就老了。母亲过世前对父亲说,我命苦,你到城里与儿孙们享几年福吧。可一次父亲和我闹矛盾,拍了桌子指着我的眼皮骂,你说说,我享了什么福,吃了你一点残汤剩饭!在一起生活了十年之后,父亲通过“绝食斗争”取得胜利......
父亲的样子
发布时间:2015-08-21
我想我已经找到一个知道父亲样子的方法了。是的,终于找到了!请原谅我如此兴奋。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直到今天,我从没见过一张他的照片。我一直都在努力回想,我们去苏丹北部难民营以前他的面容。 我父亲被杀害,是在......
沉默的父亲
发布时间:2023-04-08
自从黄老汉去镇里银行汇了一次款后,整个人就变了。农活少干了,整天独自一个人坐在自家屋檐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个月下来,他脸色泛黄,咳嗽也多了,整个人都变憔悴了。平时和黄老汉要好的几个老乡邻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登门对黄......
父亲的泪滴
发布时间:2015-08-20
那一刻,父亲他窝坐在一张陈旧的沙发里时,我坐在他对面桌子前,桌子上堆满了酒肉,父亲没有站起来,母亲也在他的身边,我们等着八月十五中午这一顿团聚饭――每年都是这样。忽然间,我看年衰的父亲,干涩的整日微红的眼睛里,悄无声......
吞剑者(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10
1991年8月出生,山西太原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硕士,现居北京。作品见于《文艺报》《连云港文学》《儿童文学》。长篇剧本《校服》《不法之徒》《团圆》入选广电总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镇上来了一个女吞剑者。我从邮局出来,手拎一瓶酱油和一封信,看见一群人围在镇中心小广场上。根据围的圈数,我判断出车祸了。一般来说,围一圈,是崔疯子在犯病,围两圈,是河南家耍猴的来了,有时猴也耍人;围三圈,是庄家大公子.........
干瞪眼(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3-12
万 宁 湖南岳阳人,中国作协会员,株洲市作协主席。1991年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小说月报・原创》《湖南文学》《长江文艺》《天涯》《芙蓉》《文学界》《芳草》等文学刊物,并被《北京文学・中篇......
父亲的三轮车
发布时间:2022-07-31
父亲去世后,他生前穿过的衣服,以及用过的各种物品,都一块随之火化了。这是家乡的习俗,把死者生前用过的物品烧掉,是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用得着,衣食无忧,过得好。这是为死者考虑,不管迷信还是不迷信,想法还是好的。因此,除......
父亲的算术题
发布时间:2023-05-17
自从老根被儿子大根接进城,没多久就闹着要回老家看。可老家离城里有好几百里路呢,岂是说回就能回的? 大根耐心地劝解:“爸,老家那旮旯有什么好的?你怎么总惦记着?” 老根的脾气倔:“儿子,俗话说落叶归根,我就是想时不......
父亲的百宝箱
发布时间:2023-01-01
父亲是个细心的人,甚至比母亲还要细心,他经常在收拾房间时把我们遗弃的小物件收集起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呢!” 一天晚上,女儿做完作业准备上床睡觉,却突然大喊:“爸爸,手工劳动课还差一道作业,老师要我......
《我的父亲母亲》旧亲情新反省
发布时间:2023-02-26
《玛莎・奎斯特》是多丽丝・莱辛的第一本自传式小说,它用冷酷的笔触描述了一对母女之间的斗争。多年之后,当莱辛对自己父母的生活―从他们的战争创伤重新反省―有了更深厚的理解,她问道:“若在今天我还会那样写吗?”这本《我的父......
父亲的道歉信
发布时间:2015-08-27
那是1947年或1948年吧。 当时父亲转调到仙台的分公司服务,弟弟和我则留在东京外婆家走读,只有在寒暑假才回到父母身边。当时东京粮食严重缺乏,仙台却是个米乡,所以偶尔回家,会觉得那里的物资丰盛,宛如另一个世界。 最好的待......
父亲的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2-09-06
现在微信已成为一个便利、时尚的社交平台,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个人状况,渴望与朋友分享成功与喜悦,希望被“点赞”。父亲退休后对手机、平板之类的数码产品产生了兴趣,我前不久教会了父亲玩微信,并加父亲为好友。 ......
父亲的纪念章
发布时间:2023-02-19
我写过一篇《母亲的奖章》,记述的是母亲当县里劳动模范的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该写一写父亲的纪念章了。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的子女不提起他,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的父亲了。 以前,我......
父亲(外一首)
发布时间:2023-07-06
头发变得稀疏,腰身逐渐佝偻 父亲正在慢慢老去 像一棵老树,来不及抱一抱 落叶纷纷飘在了空中 他曾经多么英俊、年轻、潇洒 小时候,那个经常把我 举过头顶的男人,时光,毫不留情的 在他的额头刻下了一道又一道 皱纹......
海勒根那小说两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羊圈里的弟弟 我的家是在一个叫白音查干的地方,毫不起眼,在所有地图上都无法找到。家乡的草场十分破败。说是草场,那是人们习惯的称谓,其实那只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荒子:凹凸无序的沙岗,各种丑陋不堪的乱蓬蓬的草长在上面,更多......
拿来,酒瓶(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5-16
1北街是塘镇最古老的一条街,房子又老又旧,雨季来临之时,屋顶的瓦片都长出了绿绿的霉菌。路边高低不平挤挤挨挨的小楼年代久远,不论光线如何腾挪跳跃都照不进一楼的大堂,白天也黑灯瞎火的。安的还是老旧的电线,一条摸起来略微粗糙的线在底部打了个结,从墙上垂下来,人进去一拉,咔嚓一声,昏黄黄的灯泡应声而亮。老郑每次从机关大道的龙凤茶楼回到家,总习惯摸着墙,抓到那条线,才安下心来。他对家里的桌桌椅椅、锅碗瓢盆的.........
父亲的“老爷车”
发布时间:2015-08-28
“乒乒乓乓”卧房里又传来父亲侍弄那辆“老爷车”的声音。这是一辆有着三十年历史的三轮自行车。大哥高考落榜那年,父亲为了安慰他,一狠心花光家里的全部积蓄,还借了一点钱,给他买了一辆“飞鸽”牌载重自行车。后来,我又骑着那辆......
长篇小说出版信息
发布时间:2023-01-30
提供这个信息,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国内长篇小说最新出版状况。本期信息尚不完整。希望各出版社的编辑朋友提供支持,在每单月一号前,将你们近两月内出版的长篇小说篇目和定价告诉我们,使我们在为读者提供完整服务的同时,也能为你们提......
耳光响亮(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18
一啊――皮一修在医生引导下,迎着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张开乌洞大嘴。医生的手电摁开,光柱像条白蛇“哧溜”钻进皮一修臭气熏天的嘴里。于是,内面桃红色的口腔、绛紫色的舌苔和藏满烟垢的槽牙毕现无余。皮一修紧闭双眼,任由镊子在他的烟嘴内拨弄。镊子碰到牙齿,他听到了坚硬的声响,带着金属撞击石头的质感。医生说:“咦,找到了,这儿。”然后,他感到左上腭被挑开,镊子的尖刺用力戳破某个软溜的东西,随后有腥咸的液体流出来.........
三峡工程论证让父亲田方与周培源结识
发布时间:2023-06-28
新中国成立后,有诸多九三学社前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秉承民主、科学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为发展科学技术等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今天重读史料,决意把我父亲田方与周培源20多年前认识交往的一段历史写出来,以表达自己的怀念与敬意。父亲善于思考,勤于笔耕,1983年离休后作为国家计委咨询小组成员,10年里合作主编出版论著17本,且内容均为对三峡工程论证、开发大西南、生产力布局和人口迁移.........
“野战军”父亲
发布时间:2023-03-16
许多年后,父亲仍忘不了中越之间那条绵延1400公里的条带状边界线。1978年底,19岁的父亲参军,跟着部队集结在中越边境。这里山高林密,父亲每天跟随部队从指定地点执行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斗任务。山脊、沟渠、谷底、水道、植被的起伏,仿佛成了父亲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图腾。以至于战争结束后,他还总是喜欢往野外跑。作为一名军人,他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父亲,他对于我来说可望不可及。我记事以来,父亲就显得有些古怪.........
穿西装的父亲
发布时间:2023-04-24
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因为毕业分配得不如意,我对父亲心怀不满,为自己没有一个有本事、有门路的父亲而暗自神伤。学校就在镇上,我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途中要经过一处废品收购站。一幢简陋的红砖瓦房,窗户上封着塑料纸,四周一圈碎砖堆砌的围墙,里面的空酒瓶、废纸壳堆成了小山。让我惊奇的是,那个收破烂的中年男人,颠覆了我印象中“收破烂的”邋遢形象:一身得体的西装,头上一顶棒球帽,脚上一双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