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中国历史的精神症候式表达的探究——关于李凤群长篇小说《大风》

当代中国历史的精神症候式表达的探究——关于李凤群长篇小说《大风》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0:23:33
当代中国历史的精神症候式表达的探究——关于李凤群长篇小说《大风》
时间:2023-08-07 10:23:33     小编:

回顾一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以土改和稍后的农业合作化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数量并不在少数。从起初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到后来十七年期间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一直到文革后新时期以来张炜的《古船》、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与《生死疲劳》、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方方的《软埋》、杨争光的《从两个蛋开始》、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等,虽然称不上是汗牛充栋,但也的确可以说是连篇累牍。其中,由于时代与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缘故,文革前后的两端,这种题材的书写甚至干脆呈现为一种对比极其明显的两极化叙事形态。对于这一点,陈福民曾经做出过精辟的论述:考察当代文学史我们可以知道,在此题旨下的小说创作,一般总是出现在历史被颠覆及再次启动之后各类喧闹的高潮中,并且呈现出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种艺术冲动,同时各自具有其相当显著的特征。一个方向,可以追溯到十七年时期的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作。以《三里湾》《创业史》和《山乡巨变》为代表的这类作品,往往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理想主义精神,体现出对历史的充分信任,在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上,致力于某种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开创,强调了历史运动对于人物性格命运形成与发展的积极效应,譬如柳青在《创业史》中对梁生宝这个人物的发现与打造。而另一个方向的创作,比较集中在文革十年结束后的八十年代初期,以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顺大造屋》等作品为代表。至少在客观层面上,此类作品是对上一类型的天然反对。它们不仅见证了那些历史规划的崩毁,也着眼于曾有的历史激情的破灭。对于那些被高蹈历史所宣讲的辉煌前景与现实灾难,小说不仅寄予了无限的同情,有时乐于怀着一种激愤恶意对规划与激情极尽嘲讽戏弄之事,与此相映的,是小说里那些疲惫不堪贫困交加的人。

在承认陈福民观点所具合理性的同时,有几点需要提出加以商榷的是,其一,因为把自己的讨论视野限定在当代文学史这一特定范围的缘故,陈福民并没有提及诸如周立波、丁玲、赵树理他们更早一些的土改小说。其二,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陈福民只是提及农业合作化运动,但却没有提及土改运动。但在实际上,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世界演进方向的却正是这两次在时间上可谓接踵而至的乡村政治运动。忽略了土改,而单纯讨论农业合作化,有很多事情就极有可能说不清楚。而这,也正是在文革后出现的那些长篇小说中,除极个别外,大多都会把土改与农业合作化共置到同一个平台加以艺术表现的主要原因所在。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先有土改以暴力方式对于地主所属私有土地资源的肆意剥夺,也才可能会有后来彻底破除土地私有方式走所谓集体化道路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生成。还有一点,我真的不知道,陈福民凭什么会认定作家李凤群在长篇小说《大风》(载《收获》长篇专号2016年春夏卷)中关于那段乡村历史的书写起点就一定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按照我的理解,与其说李凤群的书写起点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莫如说她的书写起点是土改有着更加令人信服的合理性。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乃因为土改所具血腥暴力性质,已然是一种世所公认的客观事实。相对于土改的血腥暴力,农业合作化运动虽然也带有明显的强迫性质,但总体而言,却可以说还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究其根本,《大风》中那个梅或者说张氏家族的梅长声或者说张长工,之所以要不管不顾地连夜携带妻子和幼子从故乡仓皇出逃,肯定是因为生命存在受到严重威胁的缘故。依照常理,这样一种对于生命的威胁不太可能生成于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之中,只可能生成于带有突出血腥暴力性质的土改运动之中。也正因此,在承认陈福民关于文革前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创作思想题旨呈两极化趋势这一基本论断可以成立的前提下,对于他仅仅把李凤群的书写起点理解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看法,我个人持保留意见。结合小说文本与社会现实的双重实际,一种更具说服力的结论,恐怕应该是把土改连同农业合作化运动一起看作是李凤群的书写起点。倘若承认这种论断的合理性,那么,对于李凤群来说,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面对着的确称得上是连篇累牍的土改与农业合作化题材的众多小说作品,她自己到底应该选择设定一种怎样的切入表现方式,方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落入前辈作家的艺术窠臼之中。虽然无法从李凤群的相关言论中得到确切的证实,但就我个人所读到的《大风》文本而言,则完全可以断言,李凤群的确在切入角度与书写重心的设定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同样是对于土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这样一些中国当代历史上(不能不加以辩明的一点是,与通常我们往往会把土改划归现代时期不同,我更愿意把它纳入当代这一历史时期,并把它看作是中国当代历史的起始端点之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表现,李凤群的表现方式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独辟蹊径。与那些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到土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自身的书写方式不同,李凤群在《大风》中干脆就远离了所谓的历史现场。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即不难发现,在其他同类作品中差不多已经司空见惯了的土改与农业合作化场景,在《大风》中却完全隐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乃是李凤群关于土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诸如此类的历史事件所引发或者说所造成的各种精神后遗症的充分艺术书写与表达。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件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会对后来者留下怎样一种无以解脱的精神羁绊?所有这些,正是李凤群这部《大风》的关注重心所在。虽然从表面上看,李凤群这部作品的叙事时间跨度不小,可以说从七十年前的土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一直写到了当下的所谓市场经济时代,但作家的书写意旨,却显然并不在历史演进进程的如实呈现上。细察文本,即可以发现,她的书写重心自始至终都落脚在了梅氏或者说张氏家族数代人的精神症候上。

质言之,《大风》正是一部试图从历史受创者被严重扭曲的主体精神状态入手,以一种精神症候的表达方式谛视表现中国当代曲折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或许与精神症候的关注与表现这一书写主旨密切相关,李凤群可谓是煞费苦心地设定了一种多位家族成员轮流交叉进行的叙事方式,从太爷一代的张长工,到爷爷一代的张广深,到父亲一代的张文亮,一直到作为子一代的张子豪、梅子杰,连同家庭的女性成员陈芬、孟梅,可以说是全部披挂上阵,承担着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功能。既然是第一人称,那就一定是受限制的有限叙事者。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有限叙事者,其年龄往往被控制在年少时期。除了各自都只出现过一次的张长工、陈芬以及孟梅,属于成年叙事者之外,其他叙事者都属于少年粗通人事或者干脆就不通人事的少年叙事者。之所以一定要征用这些少年来作为小说的叙事者,乃因为这些少年叙事者对于人间世事基本上都属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之中。在这些少年叙事者的心目中,不管是事关重大的社会事件,抑或还是父母他们的各种人生选择,都显得讳莫如深难以理解。唯其因为如此,那些在成年人看来正常不过的事情,方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陌生化效果。

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一个例证,就是小说开始那一部分的叙事者张广深。故事开始的时候,张广深的年龄只有五岁。五岁那年一个乌漆麻黑的夜晚,熟睡中的张广深被父亲从睡梦中摇醒。因为父亲诓骗他说要赶早去娘舅家走亲戚,所以张广深便稀里糊涂地跟着父亲动了身。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张广深就永永远远地失却了自己的故乡:以至于很多年之后,他都会为自己当年对于爹的顺从懊悔不已:如果那晚我动一下脑筋,没有上我爹的当,兴许我现在还住在颖上村,不过也难说。在真正上路之后,张广深方才搞明白,他们不仅不是要去娘舅家,而且父亲还开始变得张口就是谎言。明明被别人认出是梅先声梅大哥,但他却矢口否认。明明自己的家乡是颖上村,但到了父亲嘴里,却一会儿被说成马坝村,一会儿又变成了孟河村。关键还在于,父亲母亲不仅自己满嘴谎言,而且还想方设法迫使本来口无遮拦的张广深也硬生生地闭了嘴:我爹说,从今天开始,你要收住你的嘴。如果你不说那么多的话,你就什么危险都没有。就这么,一家三口一路撒谎一路走来,等他们终于走到一个叫乌源沟的地方可以落脚的时候,一家人都已经面目全非了。首先,是父亲梅长声变身为张长工:那天,我才听说我爹叫张长工,前头,我一直以为他叫梅先声。然后,是梅学文也即这一部分的叙事者我变身为张广深:傻儿子啊,你叫张广深啊!我的儿啊,你傻到不记得自己的姓名了呀!我是你爹,你不能叫我的名字,就算所有人都叫我的名字,你不能叫,你得叫我爹啊!与此同时,伴随着姓名的变化,张广深一家人的身世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爹告诉他们,他做了一辈子的长工,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好不容易娶了一个老长工的哑巴女儿,好不容易盖了一间破草房,好不容易打土豪,分了些田地,好日子才开始,可是突然,他的家乡,那个叫黄良的村庄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一切都被冲走了,田地、乡亲、村庄、牛羊,还有他所有的儿子,都被洪水卷走了,除了这个憨子。至此,从姓名到身世,张长工一家的身份转换彻底完成。一个不容回避的尖锐问题是,好端端的一家人为什么要慌里慌张地逃离故乡颖上村?父亲梅长声/张长工为什么不仅变得满嘴谎言,而且还要可以编造自家苦大仇深的身世?所有这一切,对于年仅五岁的梅学文/张广深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理解的。但在貌似实录的叙事话语中,李凤群还是留下了一些带有强烈暗示色彩的蛛丝马迹:老表,对不住了,就前几天隔壁庄子里有个地主想逃跑,也到我家来投宿,他一卷袖子就露出他那双白生生的手,我可不想捅娄子。我是迷迷糊糊地听到我爹在说我娘舅吃了枪子的事。亏我娘舅最疼我,什么时候吃了枪子我都不晓得,他们连头都没有让我磕一个。梅学文/张广深的娘舅为什么会吃枪子?那位路人又为什么要特别提到地主逃跑的事情?如果把这两个细节,与后面张广深对小伙伴专门讲述的那个自己家曾经非常富有的细节(我曾经对我的一个小伙伴说我记得我家有十间瓦房,我还见过银锭子,我吃过蜜桃,我脖子上挂过银锁。)综合在一起做出判断,那么,一种合乎逻辑的结论,恐怕就是,梅长声/张长工一家人之所以要从故乡颖上村慌慌张张地一路逃奔到乌源沟落脚,关键就在于他们家乃是拥有相当土地财产的地主。唯其如此,在获悉了同为地主家庭的梅学文/张广深娘舅吃了枪子之后,为了保全性命,梅长声/张长工才会在想方设法搞到一纸证明后,携妻带子不管不顾地匆匆忙忙逃离了故乡。在这里,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处理方式,就是他们一家人尤其是张长工父子二人的身份转换。梅先声变成了张长工,梅学文变成了张广深。人都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对于一向被笼罩在祖先崇拜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来说,若非情况特别严重,是断不会轻易更名换姓的。李凤群的这种身份转换方式,甚至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来。《阿Q正传》中,显示赵太爷绝对威权的一个重要细节,就是他居然轻而易举就剥夺了阿Q 姓赵的权利。当阿Q强调自己也姓赵的时候,赵太爷的回应,只是特别傲慢的一句你也配姓赵?对于鲁迅先生如此一种细节设定的深意,我起初并没有太在意。只有在对国人的祖先崇拜心理有了深透的了解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鲁迅先生其实是在借助于这一细节表现阿Q精神世界被伤害的严重程度。当一个人被逼迫到连自己都做不成,只能够满嘴谎言,只能够以身份转换的方式才可以勉强生存下来的时候,其内在精神世界的绝望与哀伤,很显然已经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哀莫大于心死,到了李凤群的《大风》中,恐怕就得置换成哀莫大于更名改姓了。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张长工他们一家仓仓皇皇的奔逃途中,也还发生了一件颇有象征意味的事件,那就是张广深的路遇花狗受惊撞树。就情节序列的完整性而言,张广深撞树这一细节的设定,当然是在为此后他的变傻做必要的铺垫。意谓,张广深是被这一撞给撞傻的。但其实,在写实的意义之外,这一细节设定的象征意味也是不容忽视的。假如我们把那根树桩理解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社会与时代,那么,张广深的一头撞上树桩,很显然就象征隐喻着如同张氏父子这样的个体在一头撞上社会与时代这个庞然大物之后,只能够被碰得头破血流。

通过以上的分析,即可看出,只有让张广深这样处于懵懂无知状态的孩子承担第一人称有限叙事者的功能,方才能够传达出那种简直就是讳莫如深的命运变幻感来。身为童稚小儿,张广深根本就不理解究竟何为土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什么叫作地主与农民,留在他生命记忆中的一种刻骨印记,只能是一家人连累带饿疲于奔命式的奔逃经历。唯其因为不理解,所以才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与惊悚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生成一种强烈的对于自己所寄身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不信任感。倘若把年仅五岁的叙事者张广深置换为张长工这样的成人,或者干脆就采用全知的第三人称叙事方式,那作品所取得的艺术效果肯定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并不是说就不能采用其他非童年视角的叙事方式展开历史叙述,而是说那样一来所取得的艺术效果很可能极明显地背离李凤群的写作初衷。正因为在少年如同白纸一般纯洁稚嫩的内心世界打下了殊难磨灭的精神创伤印记,所以才会构成一种缠绕整个生命过程的难以化解的心理情结。与其他那些同类题材的小说作品相比较,李凤群的独辟蹊径处,就在于不仅敏锐地洞悉并意识到了这种心理情结的存在,而且还在这部《大风》中对于这种心理情结进行了足称淋漓尽致的艺术书写。在这个意义上,李凤群的《大风》又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伤逝》。对于以反叛家庭张扬个人为基本内涵的所谓个性解放主题的书写,可以说是五四时期很多文学作品的一种共享主题。但鲁迅先生的更胜一筹处在于,他总是会在别人止步的地方来开始自己的思考与书写。当大家都还在一窝蜂地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时候,鲁迅先生所思考的,却已经是个性解放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了。《伤逝》中潜藏于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之后更深一层的思想意蕴,很显然就是鲁迅先生所深切思考追问着的个性解放之后到底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虽然说包括鲁迅先生在内就连他自己也未必能够给出合理的答案来,但提出并思考这一问题本身,就意味着鲁迅先生已经承担并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使命。与鲁迅先生的《伤逝》相类似,李凤群的《大风》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与书写。当其他作家都在竞相展示历史现场本身的残酷与苦难程度的时候,李凤群却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艺术关注重心转移到了政治运动所导致的严重精神症候的书写与表达上。或者也可以说,作家是在借助历史受创者被扭曲精神症候的精准捕捉与描摹,折射表现土改与农业合作化此类政治运动某种反人性的邪恶本质。

这一点,最集中不过地表现在子一代的张广深与孙一代的张文亮身上。首先,当然是张广深。在伴随着父母经过了那样一场堪称惨重的历史劫难以及那样一次千里徒步大迁徙之后,张广深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变成了一个脑子不怎么够数的傻子,但张长工却无怨无悔。张长工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政治运动发生时,身为成年当事人的他,非常清楚,倘若不逃离故乡颖上村所必然导致的那种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与逃难途中的苦难,与张广深的身心变化相比较,这种结果显然更加令人难以承受。对于一家之主张长工来说,遭逢那样的政治劫难,能够凭借自己的勤勤恳恳、小心谨慎,带着一个傻儿子和一个整天咳咳咳的病妻,在乌源沟落下脚来,能够苟全性命于风雨飘摇的乱世,实在已经是一种极大的幸运。唯其如此,面对着别人不理解的嘲笑目光,他才会感到心安理得:我嘴上说算了吧,傻就傻吧,痨病治得好,傻病治不好,我心里想,到底是他傻还是你们傻呢。张长工之所以会在言辞之间为儿子的傻而感到有几分自得,很显然与其身为历史达观者的精神立场密切相关。

然而,只要从张长工的立场跳脱出来,我们即不难发现,实际上,那场无法逃避的历史劫难,的确给张广深幼小的心灵世界造成了不可能被修复的精神创伤。多少带有几分吊诡色彩的是,张广深这种精神创伤的发现者,竟然是身为父亲的张长工。所谓倒立行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彻底颠倒过来,以一种与正常方式恰好相反的方式来理解看待这个世界。其中所隐含的寓意,或许就是,既然政治运动已然颠倒了社会的本然秩序,那么,要想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恐怕也就只能够依赖于倒过来的这种方式了。倒立行走之外,张广深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怕黑:我儿子怕黑。不是一般的怕,只要太阳落到山那边,只要哪晚没有点灯,他就会蹲到灶门口,锅里什么都没有,他会烧火。原因不外一句话:要有光。如此一个怕黑要光细节的设定,其象征意味也是非常明显的。

张广深为什么怕黑?黑象征着什么?光又象征着什么?只要联系当时的具体社会语境,联系张广深自己的不幸遭遇,其含义可谓不言自明。归根到底一句话,张广深的怕黑要光,所充分凸显出的,是其生存安全感的严重缺失。或许正与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有关,张广深另一个非常专注的举动,就是一刻不停地挖碉堡挖洞。关键的问题是,这张广深不仅无休无止地挖,而且他的挖在别人听来也还别有一番深意:乍听就像在数数:一、二、三、四、五再一听又像:不许老子讲话!还听,又能听到他在铲:老子不姓张!越听越觉得难受:老子要回老家!有回我听岔了,感觉到他的铲子在说:打倒赵养广!赵养广何许人也?赵养广是贫农,将来肯定能当乌源沟的治保主任。由此可见,张广深的挖碉堡挖洞行为中,潜隐着的其实是他精神深处某种实在心有不甘因而难以缓释的心理情结。而这种心理情结的生成,很显然与他的人生遭际密切相关。正因为心有怨悱与芥蒂,所以他的铲子才会本能地发出充满对抗色彩的不和谐音。这一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张广深的土地归属意识上:把碉堡西侧的山丘填平,这差不多要一百个工。他做到了。这四方田有十个宅子大,他还在四方田外插树枝做记号,表示这些土地全部属于这个房子的主人。关于这一点,我告诉他这更不可能。天大地大,全是国家的,一草一木,全是公家的。张长工他们一家的仓皇出逃,本就是为了逃避地主的厄运,没想到的是,在张广深的精神深处,其实还一直都牵系着重新成为地主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在那个政治高压的集体化时代,显然带有不容置疑的反叛色彩。由以上分析可见,举凡倒立行走、怕黑要光、挖碉堡挖洞,乌源沟时期张广深的所有这些怪癖式精神症候,其最终的着眼点,都指向了张长工一家土地被剥夺所导致的切肤之痛。不能不指出的一点是,或许与作家一种旨在书写精神症候的艺术意图密切相关,李凤群在《大风》中所有精神症候的描写都可以称得上是笔墨集中酣畅淋漓。只要抓住了人物的标志性症候动作,李凤群就会不吝笔墨地反复进行描摹书写。无论是张长工的谎言,张广深的挖洞,抑或张文亮的寻根问祖,都在作家的笔下得到了反复再三的重复性描写。在这个意义上说,作家这种很显然带有突出夸张色彩的症候式书写,也就具有了某种显而易见的现代主义意味。但在结束本文之前,一个必须加以回答的问题就是,李凤群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这部长篇小说命名为大风?我们注意到,在人物以各自口吻展开的叙事过程中,曾经屡次提到过大风这一意象。当然,最集中不过地提及大风这一意象的,还是小说临近结尾处的第五章逃离中以第四代人张子豪与梅子杰的口吻展开的叙事部分。梅子杰:一阵大风吹来,把我身边一棵树上的叶子吹得哗啦啦响,紧接着又掀起一阵灰尘,在这一瞬间,风好像个乱舞的狂魔,到处招摇,远处一张旧报纸被抛到空中,绕了一个圈,发出粗哑的呼呼声,又落到地上。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我轻而易举地被风带到他的车顶我紧紧贴在车上,仍能听见风从耳旁呼呼而过。我很稀奇发现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牵扯着我和他。很快我明白,跟不跟着他们由不得我,是风。张子豪:我能感到外头刮大风,江浪翻卷,浪花泛黄,撞拍到岸边,没完没了,像是对江岸怀着无尽的怒气,不拍到最后一刻,决不罢休。

毫无疑问,李凤群小说的命名灵感,很显然来自类似的小说细节。又或者,类似的细节描写,正是在强化着大风这个小说标题。倘若我们把这些描写与故事文本紧密结合,那么,自然不难体会到小说命名的一种象征性意味。说到底,大风所象征隐喻的,也正是中国当代七十年来可谓是风云变幻的吊诡历史进程。小说中的梅/张氏家族四代人,在这样一种历史与命运的大风之中,可以说毫无主体性可言,只能够被动无奈地任由历史与命运的大风席卷而去随意摆布。我想,这样来理解阐释李凤群大风命名的寓意,应该也不算是太离谱的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社会转型中失意者的精神症候解析
发布时间:2023-05-15
作为独立的时代记录者和思考者,贾樟柯始终保持着对社会转型中诸多问题的严肃审视。从小城儿女,到大都会众生相,贾樟柯的目光集中于底层民众的命运,以及底层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这种强烈的底层关怀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
关于用周恩来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发布时间:2023-04-06
" 论文摘要: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生活俭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一生。面对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现状,周恩来崇高的精神,......
福建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体现与现代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福建省对于长征的重大历史意义福建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和重要的途经地,尤其是闽西地区为红军提供了人力支持和战略物资的后备支持,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私的付出、顽强的坚持、伟大的牺牲,为长征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一)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和重要途径地1.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后的主战场。1934年9月23日,松毛岭战役打响,这是第五次反围剿中主力红军进行的最后一仗。2.........
李村的日与夜(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4-03
驴眼儿驴眼儿一辈子没碰过女人。小沈阳儿他娘故意气他,你老婆呢?驴眼儿嘎嘎两声,还在丈母娘腿肚子里抱窝呢。赌博鬼李一落从来没赢过,不知哪天偷了几只鸡,买了个傻娘们儿,天天蹬辆三轮车,拉着个鼻涕虫在大街上一圈儿一圈儿地显摆。大鬼儿说,大叔啊,你咋不买个去?暖和被窝,还下蛋。驴眼儿干瘪煞白的脸,如落了地的树叶样儿,要那玩意儿,碍事绊楞脚地。吧嗒吧嗒嘴又说,哪来的钱啊,这辈子,就等着收兵回营了。说这话时,.........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8
时间的一维性或不可逆性,造成了一切历时性事物———如当代爱情小说———那自然演进的趋势。我们要显示的,就是爱情小说这种文学生态的自然进化趋向。 在新时期,爱情文学成了思想解放的突破口和文学发育的生长点。爱情题材的文学也有......
当奥巴马也患上“空巢症候群”
发布时间:2022-10-17
奥巴马最近总是显得有些魂不守舍,倒不是因为他的总统任期即将届满,而是因为家事――明年秋天,他的大女儿玛丽亚即将成为大学新人,届时就要离开父母身边奔赴远方,这件事让对女儿无限依恋的奥巴马非常介意,只要一想起来,就难过得......
论《儒林外史》中的“世说精神”
发布时间:2022-09-10
[摘 要]成书于十八世纪的描写明代儒林士人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与成书于五世纪的《世说新语》虽然年代相差一年多年,但二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作者吴敬梓身受“世说精神”影响,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
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 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井冈山大学与江西伦理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
在别处症候群
发布时间:2022-12-29
关键词:别处,迷失 换个工作,换个女友,换个城市,换种人生,用改变带来的可能性来告解心中的压抑,却从未想过,此刻压抑着你的未必是当下的生活。 我的一位朋友大学的专业是西班牙语,毕业后去厄瓜多尔援建铁路,在那儿工作了......
探究关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发布时间:2022-07-23
我国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是人们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代文学中的“九一八”国难叙事及其症候
发布时间:2022-08-02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学意义,实质是它最早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由于中国当时是鸦片战争后列强瓜分东方殖民地的弱国和牺牲品,也由于当时西方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存在着绥靖主义思潮和政策、远东发生的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没有纳入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战略意识,所以“九一八”事变的巨大世界历史意义一直没有受到世界主流史学的重视,迄今亦然。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中国和中国人而言,“九一八”是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
关于雷锋精神给当代高校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22
" 论文摘要:指出雷锋精神给当代高校的启示有三:一是人应该渡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为社会而活;二是大学应该树立一种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三是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
长篇小说《香飘四季》创作的前后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17
成长为革命作家 陈残云,原名陈福财,1914 年 3 月 25 日出生在广州市北郊石马村一个贫农家庭里。他6 岁丧父,因家境贫困,小小年纪便跟随母亲下田干活、砍柴、摸鱼虾、替别人看牛,以补贴家用。1922 年,他进村私塾读书,每天放学后......
用雷锋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发布时间:2022-10-13
【摘 要】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各大报纸相继刊登和转载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此后,学雷锋活动便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蓬勃兴起,历久不衰。雷锋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坚定信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解析关于儒家文化与当代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30
在中国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沧海桑田之后,如大浪淘沙般沉淀卜来世代相承的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表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定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无论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历史乱世,还是稻米流脂粟米白......
李黎式“掌小说”
发布时间:2015-09-08
“掌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日本,指的是一种篇幅极短的小说。匈牙利称之为一分钟小说,美国称之为瞬间小说,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称呼则为小小说或微型小说。那么,李黎的这组短小说,为何名之以“掌小说”而不是“小小说”或“微型......
关于精神障碍罪犯管控模式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
延长的假期(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4-19
通常来说,被厂方安排到住地后,刘攀就不再去别的地方了。因为周围多是郊外的工业园区,比她每天吃的员工食堂还要乏味。而且,作为项目的现场负责人,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出来。手底下一堆兵看着她呢,她这样想。可是今天不同,因为她听说新城有个韩国国际城,刚好是在这段时间开业。在她眼里,佛山和吉林,长沙,和南昌,和中国许多鸟不拉屎的城市一样,没有分别。况且从新城回宾馆,坐不上车的话,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可她还是强迫自.........
精神的感召 历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5
201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西柏坡参观调研。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总书记的这番......
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9
" 论文摘要:文章概述了团队和团队精神,阐述了团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团队;团队精神;培养对......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5篇)
发布时间:2022-12-07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五。题目: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进入了校园,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环节中,教师若能正确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有效地生成教学情境,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拓宽知识层面,更有深度地施教予学生。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初中历史教学方面的功用,以供大家探讨。关键词:多媒体.........
探讨王建琳长篇小说《风骚的唐白河》的思想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15
王建琳是湖北文坛著名的实力派乡土小说家。长篇小说《风骚的唐白河》是其河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其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代表作,被誉为一份时代的备忘录。该作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焦点性和内容的当下性;二是对以铁金凤、丁一锋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一、题材的焦点性和内容的当下性小说以19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背景,展现了位于江汉平原的小镇祁星镇二十多年来经历的改革的失败.........
论群众史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群众史观的三重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容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表现为群众路线。这条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群众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 (一)历史观视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
关于中国当代大学中的矛盾
发布时间:2022-11-03
" 论文摘要: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教育本身是矛盾的统一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正确认识这两者的关系,分析它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当代大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以及......
精神对话的姿态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1
朱效文是30多年来中国重要的儿童文学编辑家、作家之一。改革开放初期,朱效文依托对科学伦理、社会规则以及人性的洞察、揶揄,形成了自己观照情感世界与叙事的特色,构筑了一个在艺术上精微而到位的童话世界。在之后的创作、编辑生涯......
关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2
我国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是人们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对我国文学发展其有重大意义......
长篇小说出版信息
发布时间:2023-01-30
提供这个信息,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国内长篇小说最新出版状况。本期信息尚不完整。希望各出版社的编辑朋友提供支持,在每单月一号前,将你们近两月内出版的长篇小说篇目和定价告诉我们,使我们在为读者提供完整服务的同时,也能为你们提......
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形式探微陶
发布时间:2023-02-22
一、留白的表现形式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来讲,各画派的独特表现形式都是在中华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形成的。而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表现形式,在传统绘画中一直被画者们用来调整画面结构更是一种含蓄的意境表达。刘海粟在当时第一次提......
小说是历史的另一种诠释方式
发布时间:2022-10-08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有历史感的写作者,我对现实生活缺乏精准的把握,顶多只能算一个冷眼旁观者,而在典籍和历史事件中,却常常像一个发现新大陆的探寻者,或者挖到宝藏的寻宝人。那些被历史风尘湮没了的人和事,就像久违了的朋......
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
发布时间:2022-10-23
近年来,关于“虚无主义”的谈论日渐增多。价值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失落,道德滑坡,对崇高的躲避、怀疑甚至嘲讽,作为价值虚无主义的表现引起更多人的忧虑。对历史传统的反叛,对正统观点的颠覆,......
论铁凝小说历史叙事的独特风格
发布时间:2022-10-11
摘要: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童年的创伤经验和新历史主义思潮的影响,铁凝在创作中选择历史叙事,而其小说中女性叙事立场、民间化叙事角度、家国一体叙事模式和“文革”叙事抒写的完美结合使其作品独具特色。 关键词:铁凝小说;......
焦裕禄精神的历史细节
发布时间:2022-10-11
1963年5月18日深夜,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第二天天还没亮,焦裕禄便召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区域。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一床......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重建
发布时间:2023-07-0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呈现多元化状态,特别是在网络文化、西方观念的冲击下,人们精神世界逐渐呈现出功利化、物质化的趋向,面对这种现象,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全面推进社会主......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
发布时间:2022-11-14
一、元小说元小说这一概念首见于美国作家威廉加斯的《小说与生活中的人物》(FictionandtheFiguresofLife,1970)。此后,评论界对元小说做出了种种不同的释义。加拿大评论家琳达哈琴将元小说定义为有关小说的小说也就是自身包含着评论自己叙述和/或语言身份的小说。与此类似,英国评论家帕特里夏沃认为:元小说这个术语指的是这样一种小说创作,它自觉地、系统地关注其作为人工制品的地位上,以此.........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12
[摘 要]党史也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对群众路线进行历史梳理可以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提升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自信,强化对党和国家的制度自信。[1]对于党的群众路线,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酝酿期、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
浅析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1)
发布时间:2013-12-18
时间的一维性或不可逆性,造成了一切历时性事物———如当代爱情小说———那自然演进的趋势。我们要显示的,就是爱情小说这种文学生态的自然进化趋向。 在新时期,爱情文学成了思想解放的突破口和文学发育的生长点。爱情题材的文学也......
“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 “中国梦”是中国自1840年起170多年以来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的历史反映,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为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断奋斗的发展历程。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要实现“中国梦”就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大历史”到“中国梦”的路程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01
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国人又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贡献?2014年1月,笔者带着这两个大问题,开始了第二次欧洲之旅:在德国不莱梅的雅各布大学,讲授《大历史导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文献选读》。前一个问题是由大历......
别当癌症候选人
发布时间:2015-08-28
以下10条是“癌症候选人”常常具备的生活习惯,自检一下,你是否已经或正在具备候选人的资质? 1.常喝功夫茶:经常饮用高温(70℃以上)浓茶水,或饮用很烫的热汤; 2.经常熬夜:不仅因为种种原因熬夜,导致夜晚睡眠不足,而且常......
村长曾如玉(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26
一上坪村的人把村主任叫村长。说这样叫顺口,响亮。曾如玉说在她的心里,村主任也好,村长也好,都与她无关。高中没毕业就打工去了,村里谁是村长她不知道,也不关心。几年之后,口袋里揣着几万块钱回家,将母亲弄到县医院把胃割掉了半边。母亲患胃溃疡多年,吃饭只能吃稀饭,整天还把手按在胸口下面,不然,胃就疼得刀割一般,曾如玉心里那个疼啊。心愿得以实现,曾如玉准备在家侍候母亲一些日子,过完春节,还是要出去打工的。现.........
关于我国失独群体精神慰藉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风险增加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承担了独生子女的高频风险。失独群体的数量逐渐增加。失独群体在生活上面临着养老和医疗困境,在精神上面临着老无依靠,精神孤......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中生命意识和形式美韵味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 要:抽象艺术家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的无规则视觉形象呈现出来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把生命中对于美的向往和感悟转换成艺术符号,传递给审美大众。中国的抽象艺术有着一套有别于西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形式美法则研究方式,......
说说群众的通情达理
发布时间:2023-01-23
在等公交时,随便看一个报刊亭摆放的报纸,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的副标题――“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报道一位官员在一个会议上的讲话:只要给群众把道理讲充分、讲透彻,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不会跟政府“顶牛”。 笔者完全认同这个话......
关于日语中情意表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6
关于日语中情意表达的研究 1、日语情意表达的倾向日语的情意表达方式极其丰富,其中最能代表感情词汇的是形容词和动词,它们可以直接描述某种单纯的情感,但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的时候可能是悲喜交加,有的时候可能是又惊又喜,当描述某......
《论法的精神》中关于中国的形象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 要 本文旨在对孟德斯鸠在文中提到过的对于西方对中国的印象作出理解,并针对孟德斯鸠提出的“环境决定论”来理解当时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 《论法的精神》 中国形象 环境决定论 作者简介:胡蝶,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硕士研......
中国共产党整党整风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06
" 综观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历史,经党中央文件决定的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整党整风前后共有七次。在这些整党整风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教训,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党建设,永固执政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无风之始(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6-27
1显然那并非唯一的可能:我驾车带她驶向五里之外的海滩,难以遏制的欲望穿过夜晚雨中车流刺眼的光亮扑面袭来。可笑的是,半路上我便停下车子,冲出车门,吐出一滩酒、食混杂经胃发酵后的污物。那刺鼻的浓烈味道尚未彻底弥散,我已在芳香馥郁的风中躺倒在地。如今回想起那个兴味索然之夜,一切恍惚迷离。原本我不过想要借助酒精麻醉躁动的身体,岂料竟在酒吧一角邂逅了一场可以恣意放纵的艳遇。无可否认,自她出现之际,我已萌生了.........
试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散落
发布时间:2022-12-13
"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思潮、功利主义的驱动和大学教育使命的畸变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遮蔽已是众所周知。重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重塑大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确立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重视教育对大......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 要:服饰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源远流长,表现也是丰富多彩的。明清以后,随着小说创作,特别是通俗白话长篇小说的繁荣昌盛,服饰描写逐步发展为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艺术手段,人物服饰描写艺术随着人物个性化的进程、不同的时代文化......
气候创造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26
最近十几年,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成为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的问题。几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各国更为此争论不休:谁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扩散的时代,这种担忧可能会传递到每一个人身上。举目四望,人......
犬儒主义--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主要表征
发布时间:2023-05-17
关键字:犬儒主义 精神分裂 听过侯宝林的相声《买佛龛》的人都会记得,那里面有个老太太,老太太从纸店里买回个“灶王爷”,回家路上碰见个小伙子,小伙子挺懂礼貌:“大娘出门儿啦?哈……买佛龛啦?”老太太一听,不乐意了:“年......
历史研究中的笔记小说史料——一种广域的史料观念
发布时间:2023-07-22
历史研究中的笔记小说史料——一种广域的史料观念 研究历史总要弄清楚每个时代的大势,对于求知各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应该看得比记忆各时代的“故事”重要的多,所以我们应当看谚语比圣贤的经训要紧,看歌谣比名家的诗词要紧,看野史......
探春(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11
深圳就像荡妇一样迷人。 假如说深圳真的是一位侧卧而眠的荡妇,那么莫高就等同于住在这位荡妇的一只乳房之上。那应该是荡妇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吧?可是莫高总感觉自己的生活与这位风情万种妩媚性感的荡妇距离太远。假若身上披了袈裟面......
关于历史探究式教育的内涵与主体价值
发布时间:2023-01-26
" 论文关键词:历史探究式教育 内涵 主体价值 论文摘要:历史探究式教育,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合作与分享、科学的思维方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
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2
"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需求不足与毕业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李群玉对湘楚文化中经屈原、宋玉加工的神女意象――湘妃和巫山神女颇为青睐,创作了很多与此相关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李群玉灵活运用神女意象,并将之巧妙融合,颇具新意。 关键词:李群玉 湘妃 巫山神女 诗歌 在中国文......
凤凰诗群小辑
发布时间:2023-05-14
东 篱 东篱,世居唐山,专业办报,业余写诗。中国作协会员,河北青年诗人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诗歌艺委会副主任。出版诗集《从午后抵达》《秘密之城》《凤凰――唐山青年诗人诗选》(与人合编著),获首届河北诗人奖、滇池文学奖......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5
内容提要:文章在概述前辈时贤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缺乏系统性、开创性的状态,许多问题的论述或语焉不详,或简单比附。要突破这种状态,就要改变目前只关注二者成熟形态的比较研......
病(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19
1回到蘑菇岭,是下午两点,天下着雨。张客看着檐下的雨线,地上打出来的雨坑,想起了离开村子那天,也是下着雨的。好象是那场雨,一下就下了二十五年了。不过那时候的雨,是狂风暴雨,如今这雨却显得绵长、温顺了。门是虚掩着的,张客在门前站了一会,还是伸手推开了门。张客在天井的角落里站立了一会,缓过了神来,才走进厅里。大哥子鸣正在屋里看书,他抬起头来,张客就看到了那张脸,黝黑、浑圆、厚重,与离开时没有太大的改变.........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毛姆的三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面纱》和《刀锋》,观察到这三部小说都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而且主人公无一例外地在乌托邦般的异域中得到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解决了在原先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困惑与......
毒(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26
一周昆异常兴奋地闯进高局长的办公室,一进门,抓起办公桌上的茶杯“咕噜咕噜”就喝,边喝边说,好渴哟。喝完,左手抹了一下嘴巴,右手伸出去说道,给我来根烟。高局长从电脑前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就说,你这是怎么回事?搞得满面是血?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周昆接过烟,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燃,深吸一口,用手摸了摸额头,说道,今天去黑龙洞……高局长站起身来打断他的话说,先别说黑龙洞,你看.........
《母亲的村庄》(长篇小说节选五)
发布时间:2023-07-26
几个月后的一个秋日,地里的庄稼已基本收完。在队长刘老黑的督促下,南蛇湾村的秋收加快了步伐,原先田野里大片大片的芝麻、黄豆、玉米都已安详地躺在了生产队的场上。村外的几个大场堆满了高高低低的粮垛。就连那几百亩红薯也都被一耙子一耙子地挖起,堆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放眼望去,田地里一片秋日的荒凉和无奈。一大早,母亲便起了床,领着6岁的大姐,拿着筐子,扛上耙子,走出了村外。穿过村东的河湾地,又过一条小河,来到了.........
研基于EFNB2 基与精神分裂症样本关联
发布时间:2013-12-18
1.引言 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大约有1%的发病率,表现为错觉,幻觉,认知改变,情绪激动和行为异常。在已知各种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大约占据了80%的作用,表现为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EFNB2 基因座位在精神分......
说说史上的神童
发布时间:2022-08-21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附甘罗传载甘罗十二岁即做战国秦相吕不韦的家臣,年龄似乎小了些,但却能自请使赵,为秦谋得大片土地,因功任为上卿。史上还有没有比甘罗更年少就做了官的?还真有。 据南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五讲,宋朝......
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喻示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 要】历月余读毕熊召政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随着主人公张居正逐步施展政治才华,在匡扶社稷、富国强兵的改革之路上踽踽前行的历程,自己仿佛亲历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心情也随着小说起伏不平,不吐不快。 【关键词......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发布时间:2023-07-11
"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 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 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
民族精神的华彩诗篇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25
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赫赫的福建船政的重要嫩部分。作为船政建设的教育机构,船政学堂幵中国大规糢官办西式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海军教育、船舶工业教育、机械工程教育等事业的鼻祖。学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成就难以计数......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塑造
发布时间:2022-07-22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型阶段,正由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发达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转型,这客观上为个体的人格精神塑造提供了足够的可塑性空间。与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人的现代化是通过人格精神的塑造而形成的。中国社会......
《诗经》无长篇史诗原因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长篇史诗 宗教思想 采诗制度 中国 诗歌 论文摘要:由《诗经》中有无史诗引出为何无长篇史诗的关键问题,《诗经》没有长篇史诗的原因较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周人单一神教、人神分离的宗教思想,具有明......
犹太人的批判性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3
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又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遭遇数次大流散、大屠杀的犹太人,以占世界0.3%的人口,培养出了19.1%的诺贝尔奖得主[1],以及众多商界、政界、思想界、人文艺术界的精英。犹太人为什么这样优秀是人们热衷的问题,答案包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强烈的危机意识,甚至优良的基因,等等。而本文将试图从批判性精神这一角度,解释犹太民族的成功特质,分析犹太民族的批判性精神产生的.........
天色(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1-24
和往常一样,秋涵不紧不慢地走出家门,沿着小城的环城路走上一里、二里地,躲开人群,潜在暮色里慢慢又独自走回家,打开一个人的电视,随意摁出一个频道,听电视里呜呜啦啦的节目,不知不觉中睡意已浓,便关了电视,回卧室睡去。许多年前,秋涵可不是这样。那时,秋涵刚参加工作,在机关打字室工作,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白晰的皮肤能看到发丝一样的血管,水汪汪的眼睛,似两潭秋水。秋涵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来上班,又一个人安安静.........
与青春无关的日子(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熊壮壮的再次出现是二十年后。我家里网络出现了问题,儿子叫来了维修人员。打开门的瞬间,我突然失声了。这体似棕熊的男人竟然是熊壮壮。“熊壮壮?”我大叫着。“唔。”熊壮壮还在对我进行确认。“我是关彤,你不认识我了?”“哦,是你啊。”他的表情没做出太多变化,见到我也毫不惊讶。儿子向他说明了网络问题后,他拖着笨重的身体走到了路由器旁,蹲下来,从挎包中翻出了工具箱和一根网线。他沉默不语,很安静。我有很多话想.........
王蒙小说的文化精神别论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要:当文坛极力推崇王蒙小说所表述的那种忠诚的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时,本文力图从另一角度透视王蒙小说别样的精神内涵:小说以“王蒙式的忠诚”传承着儒家至道—不愠不怒,无怨无悔,苦中作乐,忠贞不二。他的对荒谬、灾难的命运的默认,妥......
当代中国伦理文化小说的书写者
发布时间:2014-01-26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出的伦理革命,号召“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把伦理问题提升为超越政治、经济、军事之上的本源性位置,认为伦理问题不解决,政治等其它问题都不可能得到彻底根本的解决......
中国当代南北方风景油画的表现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要:风景油画是油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油画传入中国发展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油画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风景油画也在逐步发展、繁荣。尤其是在当代艺术思潮的碰撞下,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呼声越来越高,风景......
气候改变历史
发布时间:2017-07-17
气候改变历史 从公元800年开始,地球上出现了连续几百年的温暖期。北大西洋上少见浮冰,嚼着鳕鱼干的维京人一路驾船跟随鳕鱼群,由此发现格陵兰。好景不长,1200年,格陵兰和北极出现了小冰期极寒天气,西部的探险路线随之关闭。1350年,格陵兰殖民地被放弃了,但这只是欧洲人倒霉的开始。在《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一书中,美国人布莱恩费根描述了中世纪欧洲如何迎来严酷的气候。对欧洲历.........
化学史中科学精神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2
" 化学史不仅忠实地记录了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发展过程和演变的规律,而且它以不可代替的独特方式积累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分,是科学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学习化学史对高校学生人文道德的提高与智力的发展可以起到同等重要的......
文学史、趣味范式与精神史
发布时间:2023-04-26
趣味的历史――从两周贵族到汉魏文人,李春青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所谓“趣味范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段在特定阶层所彰显出的具有普遍性的趣味。文学史与精神史之关系研究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解释文学的感性形式与精神......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22-08-16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原刊地名】杭州【原刊期号】200303【原刊页号】3~9【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8【 标 题】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若干问题【 作 者】雷云【内容提要】文章本着实事求......
论“世界历史”精神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2023-02-10
引言 在全球现代性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历史精神的展演呈现出全新的态势,基于人类各民族共存依赖、互通交流的文化大环境得以形成,落后的地方狭隘主义和民族自闭意识退出历史舞台。民族情感共鸣与心灵诉求己拓展至全球范围,而网络......
李安电影情感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2-10-09
1前言 只有融入意义和内涵,电影画面的绚丽多彩、引人注目,才会引发观看欲望,如果将这种内涵隐喻到一个人身上时,角色的性格就更加圆满了,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之中必然包含各种情感。 李安电影中,经常表现一些有......
中国电视剧对历史风云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2
1前言 电视剧中的悲剧性不仅让我们体会到社会变革中的思想冲突、社会动荡中的无情摧残,更有着对历史事件、历史风云的深度关照。怎样表达历史,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曾庆瑞先生提出了三个必要的尊......
“象牙塔”的反思: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理性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18
近年来,有关大学精神的话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究其原因,冷余生教授指出,一是大学面临的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许多触及大学精神的层面,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大学精神的问题;二是时代的要求,即为了实现中国大学的现代化,人们也不能......
关于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
继续弘扬长征精神 实现伟大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长征是一次艰难的历程,苦难中却孕育着新的力量。长征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使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由此形成的革命理想主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一切为了群众的重要品质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
论“三个代表”的历史定位
发布时间:2022-11-12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04【原刊页号】27~32【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8【 标 题】论“三个代表”的历史定位【 作 者】王真【作者简介】王真(1949-),男,辽宁大连人,海军......
当代文学作品中诠释和表达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我国茶文化由来已久,对茶的探索和喜爱已经穿越了时空,持续了上千年。茶饮品在现代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家喻户晓并且喜闻乐见的绿色饮料。茶文化发源于中国人流传千年的饮茶习惯,和茶叶有着同样相当长的文化积淀。茶的历史太悠久,以至于对茶的起源和由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早在盛唐时期开元盛世就有“茶圣”陆羽在著作《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把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归结为神农的功劳。茶叶在中国人的心.........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2-26
内容提要:文章在概述前辈时贤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缺乏系统性、开创性的状态,许多问题的论述或语焉不详,或简单比附。要突破这种状态,就要改变目前只关注二者成熟形态的比较研......
浅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神实质的领会
发布时间:2023-07-14
论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思想理论;课 论文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围绕“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把握中国近现史的主......
历史小说叙事话语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14
历史小说跨越历史和文学两个学科,其性质甚为特殊。它既是一种文学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虚构性和表现性,又处在历史学构造的强大话语背景之下,并深受其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叙事话语结构。话语是一定数目的陈述之问的散布系统,是......